A. 你覺得哪個二線城市發展的最快為什麼
如 果以10年為一個期限,那麼到去年為止,國內二線城市中發展得最快的依次為 貴陽、合肥 和 重慶 。貴陽在過去的10年間,GDP總量相比增長了將近3倍,年平均增速更是上到13.6%;其次為合肥,相比10年前經濟總量增長了2.7倍,年平均增速為12.3%;重慶則增長了2倍,平均增速為12.2%。總體來看同比增長得快的城市多數都體量較小,在前10中,僅有重慶和長沙兩個萬億級城市入圍。
貴陽 貴陽發展得快,部分原因在於基數較小,實際經濟質量並不算高。一個不足500萬人,坐擁全省最好資源、產業的省會城市,人均GDP不足8萬元,實難講發展得有多好。雖然早就規劃了幾大千億集產業群: 電子信息 、 汽車 產業集群、鋁及鋁加工產業、醫葯食品產業、磷煤化工產業 ,時至今日規模仍然偏小。在去年的重點行業增加值比重中:僅磷煤、鋁加工、特色食品和煙草等傳統產配州業就佔了57%(385個億),可見傳統產業仍然發揮主導作用。
另外貴陽的短板也不少,除了毫無區位優勢外,另外在科教文衛、交通樞紐上都處於劣勢。北邊又被300公里開外的重慶虹吸。在這種面臨不少發展難點的情形下,得益於佔比將近6成的商業和服務業,用10年時間將GDP做大3倍,還是能夠稱得上發展得最快的。
合肥如果以10年為一個期限來看待國內城市發展的話,個人認為發展得最好且快的還是合肥和重慶。 特別是合肥,經濟質量極高,吸引能力極強。在過去的10年間,常住人口由510萬增長到如今的809萬,增加將近300萬人口,僅次於深圳、廣州和成都。而當年465萬人的南昌如今仍然只有556萬。從發展速度來看,以800多萬人的基數還能將人均GDP做到10萬元,總量更是增長了2.7倍。在經濟結構中,工業和商業佔比合適,46.2:50.3,說明工業和服務業齊頭並進,可持續發展能力強。
最後來看,國內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現已日趨放緩,地區之間的差異也在逐步減小,但同時城市間面臨的競爭在加劇。下個10年在整體經濟放緩的情形下,各城市將更難輕易打破目前襲賣吵的這種國內城市間的位次和格局。
強者恆強。
如果以第一 財經 發布的商業魅力排行榜為依據的話,我國二線城市有以下30個,這30個二線城市當中,過去10年發展最快的城市是貴陽。貴陽是貴州省會,這些年來貴陽經濟發展迅速,其2009年GDP只有972億元,而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3799億元,年均增長13.6%。
除了貴陽,安徽省會合肥經濟發展也非常快,在安徽推行的「強省會」戰略下,合肥經濟強勢崛起,2009年合肥GDP只有2102億元,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7823億元,年均增長12.3%,並不遜色於貴陽。貴陽經濟規模較小,更容易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其實「新一線城市」這個概念只是近年來才提出來的,在此拍侍之前,全國公認的一線城市只有北上廣深,像重慶、天津、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線城市,在過去也算是二線城市。如今在這15個新一線城市當中,過去十年發展最快的是重慶,其2009年GDP只有6530億元,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20352億元,年均增長12.2%,雖然不及貴陽、合肥發展快,但鑒於重慶經濟體量遠大於合肥、貴陽,因此GDP差距是越來越大的。但重慶近年來經濟發展放緩,經濟增速目前保持在6% 7%之間,已經很難再像過去十年發展那麼快了。
天時,國家開始實施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兩大利好政策疊加,實在是百年難遇的發展良機。武漢是國務院批準的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與上海重慶一樣是長江經濟帶的三大戰略支點,更關鍵的是,中部崛起戰略開始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標志著東部開放,西部開發之後,中部地區改革開放正式拉開帷幕,武漢厚積薄發,後發先至,從此將一飛沖天。
地利,武漢處於京津-廣深,滬寧杭-蓉渝 兩大戰略通道的交叉點,四小時經濟圈覆蓋全國90%的人口和經濟區,南北兩大交通線聯絡全國所有的前十大城市,可謂天元區位。
政通,武漢2017年和18年分別招商引資超過25000億和18000億,2018年新開工的百億級項目達24個,涵蓋晶元,光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大數據,生物醫療,新能源等六大戰略新興產業,開通地鐵里程超過300公里,快速路里程全國第二,建成區面積全國第五,150米以上高樓世界第五。
人和,在武漢的院士長江學者等六類高端人才數量全國第四,新增的院士千人學者四青人才數量全國第三,每年武漢留下大學畢業生一二十萬人,武漢高等學歷人口數量達到約三百萬人,每四個人里就有一個大學生。每年賣房超過二十萬套,新房銷量連續八年全國前三,連續四年全國第一。每年說武漢留不住人才?腦子有包!
占盡天時地利,兼有政通人和,武漢終將厚積薄發一飛沖天
目前就拿第一 財經 的那個排名來說,中國位於二線的城市足足有30多個!下面我們來看看那個二線城市發展最好,有望晉升新一線!
二線城市二線城市,多為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東部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中心城市!二線城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商業活躍度較強,對大公司、大品牌和優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是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
目前二線城市較強的有,寧波、昆明、福州、無錫等這些城市不是經濟強市,就是經濟實力快要突破萬億的城市!
二線城市未來發展排名從這些二線城市中,小白菜第一比較看好福州、南通這兩座城市今年必定GDP會突破萬億,成為萬億俱樂部成員!
第二認為蘇南三傑的無錫和常州,無錫和常州本來就是經濟強市,加上人均GDP在全國也能排進前20。而無錫前幾年一直都是新一線城市呢!
第三看好寧波和徐州,寧波不必多說。做為副省級城市,發展潛力巨大。若不是老大杭州名氣太大壓著寧波一頭,不然寧波的發展只會更快!徐州淮海經濟中心城市,戰略要地!徐州目前缺的就是國家政策,若國家加大對徐州的政治地位!徐州經濟必然會飛速發展!
二線城市發展最快的是佛山和泉州。
這兩個城市在十年前還都是三線城市,如今都成為了萬億級的大都市。無論收入水平還是民富程度都堪稱飛速。
雖然從增速來說,貴陽和昆明才是最快的。但這兩個城市的GDP基數小、國企多,而且占據省會優勢,即便如此在經濟領域的實際發展水平也沒能跑贏佛山和泉州。那麼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兩個准萬億級的普通地級市的表現才更加出彩,而且都是依託民營經濟發展起來的。
原因其實也簡單,福建和廣東是近代史上生意做得最好商幫,而且普遍都是白手起家。泉州復刻了溫州模式,以作坊化、小廠化、低端化為路線走起了服飾和小商品為主線,這很吻合新世紀初的民眾消費點;佛山則是由當初的村鎮創業模式擴張為城市化行業,佛山早期立足於商場的主流產品是燈具,而且隨著時代發展而擴展到整個嫁妝領域。從早期的草根創業模式,一路披荊斬棘形成如今的產業鏈集群。走出了比當年東莞更具規模化的市場。
最近幾年,二線城市中發展較為迅猛的江蘇徐州應當最為突出。
很多人了解徐州,是從徐州的 歷史 以及交通地位開始,的確,這是徐州最拿得出手的名片了,但是近幾年的徐州已經脫胎換骨,發展成績特別搶眼,主要歸結於以下幾方面原因:
1、交通。
徐州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兩大幹線在此交匯。被稱為「中國鐵路之咽喉」,徐州可以通達181個城市,位列中國第四。天然地理位置優勢是徐州持續前進發展的基本保障,徐州本身常住人口880.2萬人,龐大的人流也為徐州帶來了無盡的發展紅利。 截止2021年7月1日,徐州已開通3條地鐵線,成為江蘇省第5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未來徐州地鐵線網規劃11條線路,總規模323.1千米,177座車站,未來的交通優勢將持續鞏固。
2、產業轉型。
2020年,徐州實現GDP7319.77億元,增長3.4%,江蘇省內排名第7。以往許多人對徐州的經濟印象還是煤礦、落後重工業等,但是近幾年在徐州市府的領導下開始經濟轉型,在第一產業,徐州是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大力推廣發展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銀杏、牛蒡、藍莓等)。 目前徐州擁有兩大國家級開發區:徐州高新區、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不斷招商引資、吸引高質量人才。同時創建了徐州綜合保稅區、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中國(徐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徐州市大學生創業園等一大批先進發展園區,源源不斷的先進製造業不斷在徐州紮根落地,為徐州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3、城市規劃
近期,徐州市政府發布了《徐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 建設「2+6」現代化城市核心區 ,打造服務經濟核心區,總部經濟集聚區,真正意義上的 淮海中心城市 呼籲而出。
淮海國際博覽中心, 整體建設規模67.41萬 ,規劃為全國第四、江蘇第一的大型會展中心,建成後將會成為淮海經濟區最大的展示中心。
隨著徐州城市地位的不斷提升,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徐州房價持續火熱,增幅多次領跑全固。要在徐州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萬元 ; 2035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5年基礎上實現十年翻番。
未來的徐州,必將是淮海地區一顆閃耀的確超級大城市,不可估量!
二線城市發展最快是貴陽市,從城建來看,中國最高的雙子塔居然在貴陽,亞洲最大的建成樓盤(花果園樓盤,方圓十平方公里)在貴陽,貴陽的高樓指數在全國排在前十一位,而且處於上升通道,進前八沒問題,貴陽市的綠化建設在全國處於前八位,有環城森林帶(全國唯一),一千個公園,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貴陽的發展潛力巨大,高鐵已成米字型,貴陽的水質、氣候、 旅遊 業都是支撐持續強勁發展的動力!
原來屬於二線城市中的合肥,東莞,佛山今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排名中已經晉級新一線城市了,因此這三個原來屬於二線城市陣營的城市是最近幾年進步最快,發展最快的三個城市吧。
當然發展速度快,未來潛力大,上升空間大的二線城市還有不少。簡單分析幾座未來上升空間比較大的二線城市。
1、徐州,黃淮海地區絕對的中心城市,徐州的區域中心位置優勢明顯,在附近的臨沂,宿遷,棗庄,濟寧,連雲港,淮安,亳州等等都難以與其競爭。徐州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行政分割,資源難以向徐州聚集,徐州地理位置是黃淮海地區的中心可以輻射周邊江蘇山東,安徽北部和河南東部很多城市,不過徐州只要擁有強大的教育資源集群,產業集群,成為黃淮海區域交通中心商貿和科創中心,附近城市的人口將被大量吸引過來,徐州2019年常住人口882.56萬,人口聚集能力比很多二線城市都要強大,在人口爭奪戰中徐州藉助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勝過很多二線城市,因此徐州在眾多二線城市中我特別看好它的發展。
2、福州,福州很低調,在福建省知名度關注度最高的城市是廈門,但廈門面積過小,人口也沒有更多的增長空間,泉州經濟規模雖然是福建第一,但福州這幾年不聲不響經濟已經有了長足發展,2019年福州的GDP總量達到9392.3億,離萬億GDP城市俱樂部只有一步之遙。福州有一大群活力十足,發展潛力大,成長速度快的優秀企業和品牌。比如福耀玻璃,永輝超市,華萊士快餐連鎖等。這些企業都擁有很強的競爭實力,而且福州新成長起來的創新企業要多於泉州和廈門。因此福州在海峽西岸經濟帶將超越廈門和泉州,成為區域龍頭城市。
3、貴陽,貴陽前些年藉助大數據產業打造國際大數據之城賺足了眼球,曝光度和關注度都很高,貴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迅速提升。最近兩年貴陽市意識到大數據一項產業也難以支撐起整座城市的發展,因此把新能源 汽車 等能夠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帶動一整個龐大產業鏈發展,帶動充分就業的高端製造業作為整個城市產業發展的重點培育領域。這個思路轉變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大數據產業建造了很多資料庫,但能夠解決的就業十分有限。沒有製造業帶來的大量就業機會,就很難吸引聚集更多的城市人口。沒有足夠多的城市人口,第三產業很難蓬勃發展。貴陽市發展的最大瓶頸還是城市人口規模過小,不到五百萬,在省會城市人口規模算很小的一個,只比西寧,銀川,烏魯木齊,海口,拉薩這些省會城市多一點。與周邊長沙,重慶,成都,昆明,南寧幾個省會城市比,貴陽人口是最少的一個。因此千方百計增加貴陽城市人口才是貴陽發展的重中之重。
徐州和福州常住人口規模都在800萬左右,稍加努力,即可以成為千萬人口大城市。而貴陽要成為千萬人口大城市難度是比較大的。因此貴陽面臨的挑戰遠比徐州和福州大很多。
在一線城市中,是新一線,其實說實話就是二線城市。無論從各個行業來看,都是如此,尤其是高 科技 行業。也是這樣的。鄭州的發展速度還是不錯的,目前應超過1萬億了。2019年,經濟發展會就加速。
根據國民經略出的數據,2009年到2019年,鄭州市的GDP在主要城市裡面,增速最快,達到了251%。
鄭州的發展,真的是趕上了好的時機。
一方面,米字型高鐵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商業飛速發展的基礎。舉個例子,我們之前公司的辦公室在東站商務區,你會發現,去各大城市出差的速度提升很多,這種地理位置會極大的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鄭州三產佔比近年來持續增長。
另外,被准許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以及最近中央的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都把鄭州推到了最好的發展機遇之中。全國第一個空港貨運中心,中歐班列的開通,龍湖副CBD金融島的建設,以及最近阿里,華為,海康威視等投資項目,這些成果在未來幾年會更加閃耀。
說真的,剛畢業的時候對鄭州的理解,那就是「屌絲之城」。鄭州人很會自嘲,也說明真的很有自知之明。但是變化真的是潛移默化,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鄭州已經脫離了之前的那種狀態,地鐵幾年之內必成網,城市效率改善,高架橋數量,立交橋數量非常多,之前那種堵車的狀態,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從西四環上隴海高架到東四環,不堵車的情況下,20分鍾就到。
另外綠化公園等工程,去年今年已經布局了很多項目,不遠的未來,鄭州綠城的稱號會再次回歸。
本人已經定居在這里,希望未來幾年,在新領導的帶領下,鄭州會更加美好,更上一層樓。
B. 你喜歡福州還是喜歡貴陽為什麼
肯定是福州,內陸城市和沿海城市沒法比的,埋乎第一經濟,都是省會城市,但是福州更發達;第二,交通,福州去廣州,上海,廈門大城市都很快捷的,哪怕去武漢合肥這樣的內陸大城市也有動車了;第三氣候,福州夏天有陵耐點熱,但是冬天絕對秒殺貴陽,你嘗試過一個冬天尺液春只需要穿一件長袖的感覺么;第四飲食,福州的飲食偏淡,但是海鮮和水果種類之豐富,如果你在貴陽也只能在夢里回味了。
C. 福州和貴陽哪個宜居
貴陽的發展目標應該是中國西部的重要城市,但肯定會落後於重慶、成都、西安和昆明,而福叢坦州位於東南沿海,發展的是外向型經濟,在發展潛力上看,在福建僅次於廈門。說貴陽比福州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是因為貴陽離福州目前的發展水平還有一段差距,就像跑步,福州比貴陽先起跑了10秒一樣。
不過每個城市都有它各自的特點,你要選擇在哪裡發展或者居住主要還是要看你自己比較喜歡哪座城市,哪座城市的人文性格比較適合你才最重要,畢竟生活才是第一位的,你也不想總在一鎮鄭春個自己覺得看哪裡都不順眼的城市生活吧?工資再高也會覺得沒有意思的。
不妨你自己親自去兩個城市體御耐會一番
D. 你覺得哪個二線城市發展的最快為什麼
如 果以10年為一個期限,那麼到去年為止,國內二線城市中發展得最快的依次為 貴陽、合肥 和 重慶 。貴陽在過去的10年間,GDP總量相比增長了將近3倍,年平均增速更是上到13.6%;其次為合肥,相比10年前經濟總量增長了2.7倍,年平均增速為12.3%;重慶則增長了2倍,平均增速為12.2%。總體來看同比增長得快的城市多數都體量較小,在前10中,僅有重慶和長沙兩個萬億級城市入圍。
貴陽
貴陽發展得快,部分原因在於基數較小,實際經濟質量並不算高。一個不足500萬人,坐擁全省最好資源、產業的省會城市,人均GDP不足8萬元,實難講發展得有多好。雖然早就規劃了幾大千億集產業群: 電子信息 、 汽車 產業集群、鋁及帆仔鋁加工產業、醫葯食品產業、磷煤化工產業 ,時至今日規模仍然偏小。在去年的重點行業增加值比重中:僅磷煤、鋁加工、特色食品和煙草等傳統產業就佔了57%(385個億),可見傳統產業兆做仍然發揮主導作用。
另外貴陽的短板也不少,除了毫無區位優勢外,另外在科教文衛、交通樞紐上都處於劣勢。北邊又被300公里開外的重慶虹吸。在這種面臨不少發展難點的情形下,得益於佔比將近6成的商業和服務業,用10年時間將GDP做大3倍,還是能夠稱得上發展得最快的。
合肥
如果以10年為一個期限來看待國內城市發展的話,個人認為發展得最好且快的還是合肥和重慶。 特別是合肥,經濟質量極高,吸引能力極強。在過去的10年間,常住人口由510萬增長到如今的809萬,增加將近300萬人口,僅次於深圳、廣州和成都。而當年465萬人的南昌如今仍然只有556萬。從發展速度來看,以800多萬人的基數還能將人均GDP做到10萬元,總量更是增長了2.7倍。在經濟結構中,工業和商業佔比合適,46.2:50.3,說明工業和服務業齊頭並進,可持續發展能力強。
最後來看,國內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現已日趨放緩,地區之間的差異也在逐步減小,但同時城市間面臨的競爭在加劇。下個10年在整體經濟放緩的情形下,各城市將更難輕易打破目前的這種國內城市間的位次和格局。
強者恆強。
如果以第一 財經 發布的商業魅力排行榜為依據的話,我國二線城市有以下30個,這30個二線城市當中,過去10年發展最快的城市是貴陽。貴陽是貴州省會,這些年來貴陽經濟發展迅速,其2009年GDP只有972億元,而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3799億元,年均增長13.6%。
除了貴陽,安徽省會合肥經濟發展也非常快,在安徽推行的「強省會」戰略下,合肥經濟強勢崛起,2009年合肥GDP只有2102億元,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7823億元,年均增長12.3%,並不遜色於貴陽。貴陽經濟規模較小,更容易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其實「新一線城市」這個概念只是近年來才提出來的,在此之前,全國公認的一線城市只有北上廣深,像重慶、天津、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線城市,在過去也算是二線城市。如今在這15個新一族轎衡線城市當中,過去十年發展最快的是重慶,其2009年GDP只有6530億元,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20352億元,年均增長12.2%,雖然不及貴陽、合肥發展快,但鑒於重慶經濟體量遠大於合肥、貴陽,因此GDP差距是越來越大的。但重慶近年來經濟發展放緩,經濟增速目前保持在6%~7%之間,已經很難再像過去十年發展那麼快了。
天時,國家開始實施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兩大利好政策疊加,實在是百年難遇的發展良機。武漢是國務院批準的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與上海重慶一樣是長江經濟帶的三大戰略支點,更關鍵的是,中部崛起戰略開始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標志著東部開放,西部開發之後,中部地區改革開放正式拉開帷幕,武漢厚積薄發,後發先至,從此將一飛沖天。
地利,武漢處於京津-廣深,滬寧杭-蓉渝 兩大戰略通道的交叉點,四小時經濟圈覆蓋全國90%的人口和經濟區,南北兩大交通線聯絡全國所有的前十大城市,可謂天元區位。
政通,武漢2017年和18年分別招商引資超過25000億和18000億,2018年新開工的百億級項目達24個,涵蓋晶元,光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大數據,生物醫療,新能源等六大戰略新興產業,開通地鐵里程超過300公里,快速路里程全國第二,建成區面積全國第五,150米以上高樓世界第五。
人和,在武漢的院士長江學者等六類高端人才數量全國第四,新增的院士千人學者四青人才數量全國第三,每年武漢留下大學畢業生一二十萬人,武漢高等學歷人口數量達到約三百萬人,每四個人里就有一個大學生。每年賣房超過二十萬套,新房銷量連續八年全國前三,連續四年全國第一。每年說武漢留不住人才?腦子有包!
占盡天時地利,兼有政通人和,武漢終將厚積薄發一飛沖天
二線城市發展最快的是佛山和泉州。
這兩個城市在十年前還都是三線城市,如今都成為了萬億級的大都市。無論收入水平還是民富程度都堪稱飛速。
雖然從增速來說,貴陽和昆明才是最快的。但這兩個城市的GDP基數小、國企多,而且占據省會優勢,即便如此在經濟領域的實際發展水平也沒能跑贏佛山和泉州。那麼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兩個准萬億級的普通地級市的表現才更加出彩,而且都是依託民營經濟發展起來的。
原因其實也簡單,福建和廣東是近代史上生意做得最好商幫,而且普遍都是白手起家。泉州復刻了溫州模式,以作坊化、小廠化、低端化為路線走起了服飾和小商品為主線,這很吻合新世紀初的民眾消費點;佛山則是由當初的村鎮創業模式擴張為城市化行業,佛山早期立足於商場的主流產品是燈具,而且隨著時代發展而擴展到整個嫁妝領域。從早期的草根創業模式,一路披荊斬棘形成如今的產業鏈集群。走出了比當年東莞更具規模化的市場。
目前就拿第一 財經 的那個排名來說,中國位於二線的城市足足有30多個!下面我們來看看那個二線城市發展最好,有望晉升新一線!
二線城市
二線城市,多為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東部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中心城市!二線城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商業活躍度較強,對大公司、大品牌和優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是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
目前二線城市較強的有,寧波、昆明、福州、無錫等這些城市不是經濟強市,就是經濟實力快要突破萬億的城市!
二線城市未來發展排名
從這些二線城市中,小白菜第一比較看好福州、南通這兩座城市今年必定GDP會突破萬億,成為萬億俱樂部成員!
第二認為蘇南三傑的無錫和常州,無錫和常州本來就是經濟強市,加上人均GDP在全國也能排進前20。而無錫前幾年一直都是新一線城市呢!
第三看好寧波和徐州,寧波不必多說。做為副省級城市,發展潛力巨大。若不是老大杭州名氣太大壓著寧波一頭,不然寧波的發展只會更快!徐州淮海經濟中心城市,戰略要地!徐州目前缺的就是國家政策,若國家加大對徐州的政治地位!徐州經濟必然會飛速發展!
在一線城市中,是新一線,其實說實話就是二線城市。無論從各個行業來看,都是如此,尤其是高 科技 行業。也是這樣的。鄭州的發展速度還是不錯的,目前應超過1萬億了。2019年,經濟發展會就加速。
二線城市發展最快是貴陽市,從城建來看,中國最高的雙子塔居然在貴陽,亞洲最大的建成樓盤(花果園樓盤,方圓十平方公里)在貴陽,貴陽的高樓指數在全國排在前十一位,而且處於上升通道,進前八沒問題,貴陽市的綠化建設在全國處於前八位,有環城森林帶(全國唯一),一千個公園,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貴陽的發展潛力巨大,高鐵已成米字型,貴陽的水質、氣候、 旅遊 業都是支撐持續強勁發展的動力!
根據國民經略出的數據,2009年到2019年,鄭州市的GDP在主要城市裡面,增速最快,達到了251%。
鄭州的發展,真的是趕上了好的時機。
一方面,米字型高鐵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商業飛速發展的基礎。舉個例子,我們之前公司的辦公室在東站商務區,你會發現,去各大城市出差的速度提升很多,這種地理位置會極大的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鄭州三產佔比近年來持續增長。
另外,被准許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以及最近中央的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都把鄭州推到了最好的發展機遇之中。全國第一個空港貨運中心,中歐班列的開通,龍湖副CBD金融島的建設,以及最近阿里,華為,海康威視等投資項目,這些成果在未來幾年會更加閃耀。
說真的,剛畢業的時候對鄭州的理解,那就是「屌絲之城」。鄭州人很會自嘲,也說明真的很有自知之明。但是變化真的是潛移默化,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鄭州已經脫離了之前的那種狀態,地鐵幾年之內必成網,城市效率改善,高架橋數量,立交橋數量非常多,之前那種堵車的狀態,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從西四環上隴海高架到東四環,不堵車的情況下,20分鍾就到。
另外綠化公園等工程,去年今年已經布局了很多項目,不遠的未來,鄭州綠城的稱號會再次回歸。
本人已經定居在這里,希望未來幾年,在新領導的帶領下,鄭州會更加美好,更上一層樓。
自從總部位於成都的,第一 財經 周刊弄出個什麼」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後,中國的城市就被分為5等,其中一線城市4座,新一線城市15座,二線城市限定為30座,很明顯,二線城市是我國城市的主要後備發展力量,自然受到人們的關注。
二線城市的名單,每年都在不停的變化,有些是從三線城市上升到二線城市的,有些則是從新一線城市掉落到二線的,為了更客觀地說明問題,我們選取2016-2020年二線城市的名單數據,來說明下二線城市誰進步最大。
還是用數據說話最直觀,也不容易引起太多的爭議。上表中,紅色字體的是二線城市中排名上升的城市,綠色是排名下降的城市,黑色是排名沒變化的城市。我們只關注紅色排名上升的城市。
1.南通進步最大,5年上升了8個名次;
2.嘉興和昆明,上升了6個名次,進步也非常耀眼;
3.泉州和惠州,上升了4個名次,也很不錯;
4.溫州、石家莊、金華、徐州4市,上升了3個名次;
5.長春和貴陽,各上升1個名次,有進步;
還有一部分城市,是從三線城市新晉升上來的,這部分城市包括:中山、保定、蘭州、台州、紹興、廊坊,當然這部分城市的進步也是非常可觀的,未來可能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也是屬於比較有前途的二線城市。
以上這些二線城市之所以發展得最快,有以下幾個特徵:
1.省會城市,像昆明、長春、貴陽、蘭州、石家莊,可以得到全省的政策和資源支持
2.沿海地區,南通、嘉興、泉州、惠州、溫州、中山等,便利的沿海交通條件,外貿發達。
3.交通樞紐城市,如徐州、長春、石家莊、蘭州、貴陽等,區位優勢明顯,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商務流。
為什麼能漲得這么快,這樣大家才知道以後應該去什麼樣的城市買房。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以2015年為起點計算,全國二手房漲幅排行榜前十的城市中有8個是二線城市,很明顯在這一輪樓市周期中二線城市房價漲幅要遠遠領先於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那為什麼二線城市房價漲幅能在這一輪樓市周期中領漲全國呢?
選擇一個城市就業、安家,要綜合的考慮,比如當地物價、房價、氣候、交通等,這些一定要考慮,總之,怎麼選擇,要多權衡各方面的因素!
廣東第三大城市當之無愧是:佛山
佛山依舊是價格窪地
根據最新網簽數據,佛山禪城、南海西部及順德北部等臨廣片區,與廣州六大核心片區均價相比,僅為廣州1/3,依舊是價格窪地。
粵港澳9城佛山潛力最大
2017粵港澳大灣區樓市發展高峰會上,知名人士表示:佛山處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區域位置,經濟總量也位於灣區城市的前列,這讓佛山在大灣區中有競爭,更有潛力,大灣區城市人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融合流動的能量很大,對佛山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交通:
廣州和佛山,實質上就是一個城市,建城區完全連在一塊,佛山市中心到廣州市中心只有15公里,比通州去北京東二環還近。兩個市GDP加起來3萬多億,建城區全國最大。廣佛市絕對是中國第一大城市廣佛10條地鐵互通
在連通廣佛方面,廣州十二號線將在雲溪公園站與規劃佛山八號線換乘,意味著已納入佛山2030年軌道線網的佛山八號線將有望深入廣州白雲區,進一步加深廣佛兩地的資源交流。
目前,廣佛線已經開通,根據廣州地鐵第三期建設規劃調整及佛山地鐵第三輪線網規劃,廣佛雙方計劃新增7條線,加上在建的廣州七號線西延段、佛山二號線,兩市將共有10條地鐵線路互聯互通。
其中,廣州二十八號線規劃從佛山西站出發串聯廣州荔灣、海珠、天河、黃埔、增城五區,貫穿到達整個佛山
氣候:
由於地處低緯,海洋和陸地天氣系統均對佛山有明顯影響,冬夏季風的交替是佛山季風氣候突出的特徵:冬春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冬天溫和、夏天不熱,常年平均溫度23度居住環境很好。
佛山廣東省地圖中位於嶺南中間位置。氣候和廣東各地基本一樣。佛山是中國自古以來四大名鎮,前人選的位置很好,這里的自然災害比較少,當然是指台風和暴雨。至於飲食,有食在廣州味在順德之說。而作為廚師之鄉順德是佛山的一個區,全國人都知道禪城而作為佛山黃飛鴻紀念館等
2、80年代改革開放初,佛山和廣東一樣。都有一點排外。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現在外來人口現在已經比本地人多了。傳統的本地人不會講普通話在聽普通話方面是沒有問題了。身邊的朋友沒有歧視講普通話的。因為學校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都是以普通話為主。佛山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央,而本地人並不是很講虛榮,也可以說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
在佛山,發展最迅猛的是千燈湖金融高新區。
佛山藏著一匹大黑馬
截至2018年底,金融高新區核心區共引進項目523個,總投資規模超1010億元,資產管理規模超7500億元,吸引金融白領人才近6萬。這些數據,每一年都在跨越式增長。
你是否好奇,佛山下一個總部經濟爆發機遇在何處?這個答案你一定沒想到——佛山-新城
可佛山其實很有潛力成為中國第三大城市,看看佛山高樓榜就知道佛山有多少高樓,如果把這些高樓大廈集中起來絕對會震撼中國,震撼世界,佛山地鐵全面開通,佛山將一躍成為一線城市根據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廣佛江珠城際線路起點自廣州芳村引出,將接入南海、佛山新城、樂從、龍江,經江門、中山、珠海等地,最終接入珠海機場,線路全長約158.0公里。
優化、新增軌道6、7、10、14號線,編織打造「佛山站、佛山新城站、南海站、張槎站」樞紐,支撐佛山中心城區「一老三新」強中心發展。
E. 福州市跟貴陽市比哪個比較發達一些
經濟方面,貴州較好爛旦,福州的地勢較好,數據也是改賣僅供核歷逗參考,都屬於二線城市。
F. 福州與貴陽對比
你才窮類,你又沒來貴州看過你雜個小得嘛。我們貴州貴陽市規劃好得很,人有熱情好客,你們那邊才窮。我們貴陽市外國的在這打工的都多得很,說我們窮~~~交通還不便利啊。你看到過了得嗎?
我們飛機都開始堵車了,交通還不便利啊。
我靠~~~~~~~`氣死人了。
我們貴州旅遊業今年的人流量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在這邊環境又好,輻射小,那些大城市環境差得很,污染又大。空氣都不好。人品差的多得很,而且又亂,經常有搶劫的情況。我看上面一樓的兄弟肯定是個鄉裡面的鄉下人見識短,還敢在這點發言,你也不怕被人攻擊哦,別的大城市薪水多但是它們的消費水平也高啊,你也不會幫別人考慮問題哦。我們貴州貴陽的消費水平相對低,但是我們工資和別的城市也就是半斤的八兩。我覺得貴州貴陽市就是比其他城市好,而且有的城市規劃還沒我們那點好,摩托車咯,單車咯什麼都有一點規劃都沒得,經常出現交通事故,貴陽規劃很好的,沒有那麼多的摩托車。統一交通工具有公交車(15分鍾來一輛)、汽車小巴、有錢的都開私家車。
貴州旅遊的地方又多,貴州遵義紅色旅遊。國酒茅台就在貴州。我們這點可好了!前面那一;樓的是鄉下人別聽他的話!
G. 在中國三十一個省中哪個城市的經濟綜合方面最好
在中國大陸三十一個省中,上海市的經濟綜合方面最好。 2009上半年中國城市經濟排名前130位
1、上海市 6612 (滬)
2、北京市 5308.4 (京)
3、廣州市 3917.3 (廣東1)
4、深圳市 3631.7 (廣東2)
5、蘇州市 3311.05 (江蘇1)
6、天津市 3154.85 (津)
7、無錫市 2350 (江蘇2)
8、重慶市 2322.26 (渝)
9、佛山市 2293.2 (廣東3)
10、青島市 2282.4 (山東1)
11、杭州市 2210.8 (浙江1)
12、沈陽市 2054.2 (遼寧1)
13、武漢市 1983.2 (湖北1)
14、大連市1968.8 (遼寧2)
15、成都市 1951.3 (四川1)
16、南京市 1911.1 (江蘇3)
17、寧波市 1819.8 (浙江2)
18、煙台市 1817.8 (山東2)
19、唐山市 1718.3 (河北1)
20、東莞市 1690.2 (廣東4)
21、濟南市 1531.7 (山東3)
22、鄭州市 1524.3 (河南1)
23、長沙市 1484.1 (湖南1)
24、濰坊市 1402.6 (山東4)
25、哈爾濱市1373.4(黑龍江1)
26、石家莊市1365.4 (河北2)
27、南通市 1350.02 (江蘇4)
28、泉州市 1289.42 (福建1)
29、長春市 1194.3 (吉林1)
30、常州市 1167 (江蘇5)
31、淄博市 1150.5 (山東5)
32、濟寧市 1127.9 (山東6)
33、徐州市 1091.46 (江蘇6)
34、溫州市 1087.49 (浙江3)
35、西安市 1076.3 (陝西1)
36、紹興市 1058.18 (浙江4)
37、臨沂市 1039 (山東7)
38、福州市 1003.2 (福建2)
39、威海市 981.1 (山東8)
40、東營市 936.6 (山東9)
41、大慶市 930 (黑龍江2)
42、邯鄲市 910.4 (河北3)
43、包頭市 900.1 (內蒙古1)
44、台州市 897.88(浙江5)
45、洛陽市 895.8 (河南2)
46、鞍山市 884 (遼寧3)
47、鄂爾多斯 870 (內蒙古2)
48、鹽城市 870 (江蘇7)
49、泰州市 845.45 (江蘇8)
50、嘉興市 841.27 (浙江6)
51、合肥市 835.2 (安徽1)
52、保定市 820.6 (河北4)
53、揚州市 820 (江蘇8)
54、鎮江市 814 (江蘇9)
55、德州市806.2 (山東10)
56、南昌市787.3 (江西1)
57、泰安市784.7 (山東11)
58、金華市772.5 (浙江7)
59、南陽市 770.4 (河南3)
60、昆明市770.2 (雲南1)
61、吉林市 731.3 (吉林2)
62、中山市 708.69 (廣東5)
63、廈門市 696.4 (福建3)
64、太原市 683.9 (山西1)
65、南寧市 671 (廣西1)
66、呼和浩特658.1(內蒙古3)
67、聊城市 646.7 (山東11)
68、濱州市 627.4 (山東12)
69、江門市 612 (廣東6)
70、惠州市 603.2 (廣東7)
71、棗庄市 583.4 (山東13)
72、滄州市 582.48 (河北5)
73、茂名市 560 (廣東8)
74、宜昌市 558 (湖北2)
75、平頂山 550.8 (河南4)
76、岳陽市 539.6 (湖南2)
77、廊坊市 535 (河北6)
78、焦作市 515.8 (河南5)
79、湛江市 511 (廣東9)
80、許昌市 509 (河南6)
81、湖州市 505.63 (浙江8)
82、汕頭市 501 (廣東10)
83、安陽市 496.7 (河南7)
84、襄樊市 488 (湖北3)
85、常德市 484.1 (湖南3)
86、淮安市 483.62(江蘇10)
87、新鄉市 472.47 (河南8)
88、周口市 471.2 (河南9)
89、柳州市 465.13 (廣西2)
90、漳州市 455.6 (福建4)
91、商丘市 453.31(河南10)
92、邢台市 448 (河北7)
93、珠海市 447.8 (廣東11)
94、衡陽市 446.5 (湖南4)
95、株州市 440 (湖南5)
96、烏魯木齊437.5 (新疆1)
97、信陽市 437.1 (河南11)
98、菏澤市 428 (山東14)
99、榆林市 424.11 (陝西2)
100、連雲港 418 (江蘇11)
101、駐馬店 413.4 (河南12)
102、蘭州市 411 (甘肅1)
103、贛州市 410 (江西2)
104、通遼市 392 (內蒙古4)
105、綿陽市 388.59 (四川2)
106、貴陽市 385.1 (貴州1)
107、蕪湖市 380.8 (安徽2)
108、營口市 380 (遼寧4)
109、日照市 378.1(山東15)
110、赤峰市 373.5 (內蒙古5)
111、桂林市 371.61 (廣西3)
112、秦皇島 370.57 (河北8)
113、安慶市 353.3 (安徽3)
114、開封市 353 (河南13)
115、揭陽市 350 (廣東12)
116、咸陽市 347.5 (陝西3)
117、錦州市 347.4 (遼寧5)
118、德陽市347.3 (四川3)
119、郴州市 342.3(湖南6)
120、撫順市 342 (遼寧6)
121、寶雞市 342 (陝西4)
122、龍岩市 336.8(福建5)
123、臨汾市 330.3(山西2)
124、清遠市 329 (廣東13)
125、曲靖市 326.6(廣西4)
126、馬鞍山326.1 (安徽4)
127、肇慶市 318.4(廣東14)
128、九江市 314.9(江西2)
129、本溪市 310 (遼寧7)
130、張家口 304 (河北9)
H. 請問去其他城市找工作,怎麼選擇判斷呢比如貴陽和福州哪個好,一個是我現居地,一個是我戶籍地。
如果你決定尋找工作,選擇哪個城市可以通過以下因素進行評估:
就業機會:研究城市的就業市場,了解是否有符合你專業和技能的工作機會。
生活成本:春遲豎考慮該城市的生活成本,包括住房、交通、食物和醫療保健等。
工作環境:研究工作環境,了解該城市的辦公室文化,以及員工扒大的工作負荷和壓力程度。
城市設施旦備:考慮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包括體育、購物、教育和娛樂設施等。
家庭情況:如果你有家庭,考慮你家人對該城市的感受,以及他們在該城市生活的適應性。
考慮以上因素,再綜合個人情況、喜好和需求,可以幫助你決定貴陽和福州哪個更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