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佛山算發達城市嗎
佛山算較發達城市,不屬於發達城市
佛山位列於二線城市的第15位,在總的排名則是第30名,所以是二線城市。
另外,如果這個還不夠,則可以看多一個數據:
說明:1、以下數據由宜居城市研究室對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進行統計整理,數據來源於各市政府2012年國民經濟統計公報和2012年年度工作會議;部分數據為政府預估值;2、2012年澳門和香港數據已出,台灣經濟總量已公布,具體到各市縣數據還未出,所列數據為2011年。3、數據引用或轉載請註明來源:宜居城市研究室(最後更新日期:2013年5月10日) 【所屬專題:2012年中國城市GDP和人均GDP】
排名 城市 2012年GDP 較2011年增長率 (省、直轄市、特區)相關新聞:2012年中國城市人均GDP排名
1、 上海市 20101.33億元 增長 7.5% (滬)
2、 北京市 17801.02億元 增長 7.7% (京)
香港 20401.00億港元(約16598億元)增長 1.4% (港)
3、 廣州市 13551.21億元 增長10.5% (廣東1)
4、 深圳市 12950.08億元 增長10.0% (廣東2)
5、 天津市 12885.18億元 增長13.8% (津)
6、 蘇州市 12011.65億元 增長10.0% (江蘇1)
7、 重慶市 11459.00億元 增長13.6% (渝)
8、 成都市 8138.94億元 增長13.0% (四川1)
9、 武漢市 8003.82億元 增長12.0% (湖北1)
10、杭州市 7803.98億元 增長9.0% (浙江1)
11、無錫市 7568.15億元 增長10.0% (江蘇2)
12、青島市 7302.11億元 增長10.6% (山東1)
13、南京市 7201.57億元 增長12.0% (江蘇3)
14、大連市 7002.80億元 增長10.3% (遼寧1)
15、佛山市 6709.02億元 增長8.0% (廣東3)
16、沈陽市 6606.80億元 增長10.0% (遼寧2)
17、寧波市 6524.70億元 增長7.8% (浙江2)
18、長沙市 6399.91億元 增長13.0% (湖南1)
19、唐山市 5861.63億元 增長10.4% (河北1)
20、鄭州市 5547.00億元 增長12.0% (河南1)
新北市 827.1億美元(約5342億元) (台灣1)2011
21、煙台市 5281.38億元 增長10.3% (山東2)
台北市 817.4億美元(約5277億元) (台灣2)2011
22、東莞市 5010.14億元 增長6.1% (廣東4)
23、濟南市 4812.68億元 增長9.5% (山東3)
24、泉州市 4726.50億元 增長12.1% (福建1)
25、南通市 4558.67億元 增長12.0% (江蘇4)
26、哈爾濱市 4550.10億元 增長10.0% (黑龍江1)
27、長春市 4506.60億元 增長12.0% (吉林1)
28、石家莊市 4500.20億元 增長10.4% (河北2)
29、西安市 4369.37億元 增長11.8% (陝西1)
30、福州市 4218.29億元 增長12.0% (福建2)
如果佛山東莞不是在珠三角那個位置,那個gdp和產業鏈以及民間富裕程度扔其他省去妥妥的強二線城市,因為沒有特大城市的虹吸,城市建設和產業聚集必然提升一個台階,跟德陽換一個位置說不定能吊打成都。
然而他在珠三角就變成了一個城市建設與經濟實力嚴重不匹配的狀態,鎮強市弱,都沒有一個密集超高樓的市中心。城市外觀看上去跟那些大造新城新區的所謂強二線工地城市差了一大截。整個區域有什麼項目都在廣州深圳建設,還要幫著扶貧粵西北,一個有本土500強企業的城市,居然被「同城」了。
經濟上的二線,城市建設的四線。
當然如果把他真跟德陽換一個地方,那他經濟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水平。
佛山的狀況,體現出的就是中國其它城市的不足,在一個城市旁邊,資源無法支撐起第二第三第四個大城市。
Ⅱ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2008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上海市 12001.16億 北京市 9006.20億 廣州市 7050.78億 深圳市 6765.41億 蘇州市 5700.85億 天津市 5018.28億 杭州市 4103.89億 無錫市 3858.00億 青島市 3786.52億 佛山市 3588.50億 寧波市 3433.08億 成都市 3324.36億 南京市 3275.00億 東莞市 3151.01億 武漢市 3141.50億 大連市 3131.00億 沈陽市 3073.93億 煙台市 2878.97億 唐山市 2779.14億 重慶市 2666.82億
各項競爭力前十名城市 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廣州、高雄、蘇州、杭州、天津。
增長前十名的城市為:鄂爾多斯、煙台、河源、清遠(三個城市並列)、臨沂、包頭、烏海、營口、東莞、汕尾。
規模前十名的城市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東莞。 效率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新竹、高雄、中山、深圳、台中、東莞、佛山、上海。
效益前十名的城市:新竹、高雄、鄂爾多斯、台北、台南、台中、香港、煙台、中山、基隆。 結構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台北、北京、深圳、廣州、澳門、天津、杭州、高雄。 質量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澳門、高雄、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基隆、深圳、東莞。
人才本體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門、杭州、無錫、武漢、南京、大連; 企業本體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佛山、上海、深圳、香港、東莞、寧波、杭州、南京、蘇州、中山;
主要產業本體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上海、香港、杭州、北京、重慶、澳門、深圳、廣州、廈門、蘇州; 公共部門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威海、澳門、青島、南通、寧波、杭州;
生活環境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東莞、澳門、廈門、杭州、哈爾濱; 商務環境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深圳、東莞、天津、澳門、珠海、威海、寧波、廣州;
創新環境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上海、香港、北京、澳門、深圳、佛山、青島、杭州、廈門; 社會環境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沈陽、上海、珠海、威海、中山、澳門、廈門、大連。
Ⅲ 佛山、濟南和福州這三座城市中,你覺得哪一個發展潛力較大
眾所周知,我國在前一陣公布了2019年各等級城市排名。其中,十五座新一線城市當中,僅有一座二線城市成功逆襲,取代了無錫的位置。成為了新一線城市。它就是來自雲南省的省會昆明市。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很多同樣極具實力的二線城市,在未來的2020年當中,都極有可能沖擊新一線城市。其中,呼聲最高的三座城市為佛山、濟南與福州。在這三座城市當中,你覺得誰的經濟發展更好呢?誰是最有可能成功逆襲的那座城市呢?
福州,最後就是來自福建省的省會福州。說起福州市,大家對其經濟發展其實還是比較陌生的。但早在2013年,福州可是我國十五座新一線城市之一。可見,福州市的底蘊還是極為深厚的。對於福州這座城市,你覺得它的未來發展潛力會是什麼樣的呢?
Ⅳ 在中國的哪個城市發展好
現階段上海市發展的最好,當然其他一些城市發展的也不錯! 上海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第三產業在上海的經濟佔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產業包括了金融業、房地產業、保險業以及運輸業等。位於浦東新區的陸家嘴是上海的新興金融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職能是管理公開市場操作。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設立了中國區總部、分公司和辦事處。上海已經成為全中國納稅率最高的城市,上海歷來上交的稅款達中國國內總稅款的一半。下面還有數據你可以看一下:2009年上半年中國城市GDP總量20強排名
01、上海市:直轄市 6930 6.3%
02、北京市:直轄市 5780 10.1%
03、廣州市:副省級 4040 9.2% (廣東)
04、深圳市:副省級 3970 8.9% (廣東)
05、蘇州市:副省級 3770 10.2%
06、天津市:直轄市 3580 16.6%
07、重慶市:直轄市 2230 12.2%
08:無錫市:地級市 2225 10.3%
09:杭州市:副省級2215 7.8%
10、佛山市:地級市2208 11.8 %(廣東)
11、青島市:副省級2185 10.1%
12、沈陽市:副省級2045 15.1%
13、武漢市:副省級2022 10.2%
14、大連市:副省級2005 13.4%
15、成都市:副省級1980 13.5%
16、南京市:副省級1965 10.3%
17、寧波市:副省級1940 4.8%
18、東莞市:地級市1880 2.3%(廣東)
19、唐山市:地級市1874 9.5%
20、煙台市:地級市1850 8.9%
Ⅳ 廣東最富有的十座城市都是哪
深圳深圳是國家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與北京、上海、廣州並稱北上廣深。深圳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深圳是熱門的旅遊城市,每年接待的海內外遊客人數居國內前列,深圳市內著名的景點有甘坑客家小鎮 、世界之窗、東部華僑城、錦綉中華、歡樂谷、鶴湖新居、大鵬所城、中英街、大梅沙、楊梅坑、西沖、深圳灣公園、深圳鹿嘴山莊度假村等 。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是國家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華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廣州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評為世界一線城市。廣州旅遊資源豐富,其中以羊城新八景、中山紀念堂、南越王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花卉博覽園、花都香草世界、王子山森林公園、寶墨園、廣東美術館、上下九路商業步行街、北京路商業步行街、江南西、農林下路、廣州塔等景點最為盛名。
Ⅵ 2016一線城市排名
一線城市5個: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發達城市8個: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南京(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大連(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寧波(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等發達城市15個:
成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武漢(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沈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 會)
長沙(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鄭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蘇州(經濟強市、中國地級市經濟最強市)
佛山(經濟強市)
東莞(經濟強市)
無錫(經濟強市)
煙台(經濟強市)
太原(經濟強市、地級市省會)
二線發展較弱城市:
合肥 (地級市省會)
南昌 (地級市省會)
南寧 (地級市省會)
昆明 (地級市省會)
溫州 (重要的經濟城市)
淄博 (重要的工業城市)
唐山(河北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
烏魯木齊(新疆自治區首府)
貴陽(貴州省會)
海口(海南省會)
蘭州(甘肅省會)
銀川(寧夏自治區首府)
西寧(青海省會)
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
泉州(福建經濟第一強市)
包頭(內蒙古第一大城市,經濟第二強市)
南通(江蘇經濟強市)
大慶(黑龍江經濟強市)
徐州(江蘇經濟強市)
濰坊(山東經濟強市)
常州(江蘇經濟強市)
鄂爾多斯(內蒙古經濟第一強市)
紹興(浙江經濟強市)
濟寧(山東經濟強市)
鹽城(江蘇經濟強市)
邯鄲(河北經濟第三強市)
臨沂(山東經濟強市)
洛陽(河南經濟強市、古都)
東營(山東經濟強市)
揚州(江蘇經濟強市)
台州(浙江經濟強市)
嘉興(浙江經濟強市)
滄州(河北經濟強市)
榆林(陝西經濟第二強市)
泰州(江蘇經濟強市)
鎮江(江蘇經濟強市)
崑山(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江陰(全國百強縣第二名)
張家港(全國百強縣第三名)
義烏(浙江經濟強市 縣級市)
金華(浙江經濟強市)
保定(河北經濟強市)
吉林(吉林經濟第二強市)
鞍山(遼寧經濟第三強市)
泰安(山東經濟強市)
宜昌(湖北經濟第二強市)
襄陽(湖北經濟第三強市)
中山(廣東經濟強市)
惠州(廣東經濟強市)
南陽(河南經濟強市)
威海(山東經濟強市)
德州(山東經濟強市)
岳陽(湖南經濟第二強市)
聊城(山東經濟強市)
常德(湖南經濟強市)
漳州(福建經濟第四強市)
濱州(山東經濟強市)
茂名(廣東經濟強市)
淮安(江蘇經濟強市)
江門(廣東經濟強市)
蕪湖(安徽經濟第二強市)
湛江(廣東經濟強市)
廊坊(河北經濟強市)
菏澤(山東經濟強市)
柳州(廣西經濟第二強市)
寶雞(陝西第二大城市、經濟第四強市)
珠海(特區、廣東經濟第十強市)
綿陽(四川第二大城市)
四線城市:
株洲(湖南經濟第五強市)
棗庄(山東經濟第十五強市)
許昌(河南經濟第四強市)
通遼(內蒙古經濟第四強市)
湖州(浙江經濟第八強市)
新鄉(河南經濟第五強市)
咸陽(陝西經濟第三強市)
松原(吉林經濟第三強市)
連雲港(江蘇經濟第十二強市)
安陽(河南經濟第六強市)
周口(河南經濟第七強市)
焦作(河南經濟第八強市)
赤峰(內蒙古經濟第五強市)
邢台(河北經濟第七強市)
郴州(湖南經濟第六強市)
宿遷(江蘇經濟第十三強市)
贛州(江西經濟第二強市)
平頂山(河南經濟第九強市)
桂林(廣西經濟第三強市)
肇慶(廣東經濟第十一強市)
曲靖(雲南經濟第二強市)
九江(江西經濟第三強市)
商丘(河南經濟第十強市)
汕頭(廣東經濟第十二強市)
信陽(河南經濟第十一強市)
駐馬店(河南經濟第十二強市)
營口(遼寧經濟第四強市)
揭陽(廣東經濟第十三強市)
龍岩(福建經濟第五強市)
安慶(安徽經濟第三強市)
日照(山東經濟第十五強市)
遵義(貴州經濟第二強市)
三明(福建經濟第六強市)
呼倫貝爾(內蒙古經濟第六強市)
長治(山西經濟第二強市)
湘潭(湖南經濟第七強市)
德陽(四川經濟第三強市)
南充(四川地級市)
樂山(四川地級市)
達州(四川地級市)
盤錦(遼寧地級市)
延安(陝西地級市)
上饒(江西地級市)
錦州(遼寧地級市)
宜春(江西地級市)
宜賓(四川地級市)
張家口(河北地級市)
馬鞍山(安徽地級市)
呂梁(山西地級市)
撫順(遼寧地級市)
臨汾(山西地級市)
渭南(陝西地級市)
開封(河南地級市,古都)
莆田(福建地級市)
荊州(湖北地級市)
黃岡(湖北地級市)
四平(吉林地級市)
承德(河北地級市)
齊齊哈爾(黑龍江地級市)
三門峽(河南地級市)
秦皇島(河北地級市)
本溪(遼寧地級市)
玉林(廣西地級市)
孝感(湖北地級市)
牡丹江(黑龍江地級市)
荊門(湖北地級市)
寧德(湖南地級市)
運城(山西地級市)
綏化(黑龍江地級市)
永州(湖南地級市)
懷化(湖南地級市、湘西第一大市)
黃石(湖北地級市)
瀘州(四川地級市)
清遠(廣東地級市)
邵陽(湖南地級市)
衡水(河北地級市)
益陽(湖南地級市)
丹東(遼寧地級市、中國口岸第一大市)
鐵嶺(遼寧地級市)
晉城(山西地級市)
朔州(山西地級市)
吉安(江西地級市)
婁底(湖南地級市)
玉溪(雲南地級市)
遼陽(遼寧地級市)
南平(福建地級市)
濮陽(河南地級市)
晉中(山西地級市)
資陽(四川地級市)
都江堰(四川縣級市)
攀枝花(四川地級市)
衢州(浙江地級市)
內江(四川地級市)
滁州(安徽地級市)
阜陽(安徽地級市)
十堰(湖北地級市)
大同(山西地級市)
朝陽(遼寧地級市)
六安(安徽地級市)
宿州(安徽地級市)
通化(吉林地級市)
蚌埠(安徽地級市)
韶關(廣東地級市)
麗水(浙江地級市)
自貢(四川地級市)
陽江(廣東地級市)
畢節(貴州地級市)
五線城市:
拉薩(西藏自治區首府)
克拉瑪依(新疆經濟第二強市,地級市)
庫爾勒(新疆第二大城市,縣級市、州府)
昌吉(新疆縣級市、州府)
哈密(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伊寧(縣級市、州府)
喀什(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阿克蘇(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石河子(新疆兵團第一大城市)
晉江(福建經濟發達縣級市)
增城(廣東經濟發達縣級市)
諸暨(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丹陽(江蘇經濟發達縣級市)
玉環(浙江經濟發達縣)
常熟(江蘇經濟發達縣級市)
崇明(上海經濟發達縣)
餘姚(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奉化(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海寧(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瀏陽市(湖南縣級市)
大理(雲南縣級市、州府)
麗江(雲南地級市)
普洱(雲南地級市)
保山(雲南地級市)
昭通(雲南地級市)
西昌(四川縣級市、州府)
雅安(四川地級市)
廣安(四川縣級市)
廣元(四川地級市)
巴中(四川地級市)
遂寧(四川地級市)
天水(甘肅第二大城市)
酒泉(甘肅地級市)
嘉峪關(甘肅地級市)
武威(甘肅地級市)
張掖(甘肅地級市)
石嘴山(寧夏地級市)
吳忠(寧夏地級市)
北海(廣西地級市)
百色(廣西地級市)
虎門鎮(全國第一大鎮、廣東東莞市建制鎮)
長安鎮(廣東東莞市建制鎮,全國人口經濟大鎮)
鰲江-龍港鎮(浙江建制鎮、浙最南端中心城市)
以及其他省份的地級市及經濟強縣(縣級市)
六線城市:
除以上以外的所有縣級市和經濟強縣、城市規模大縣。
Ⅶ 哪五座地級市是我國最具經濟實力的
眾所周知,我國前五十座經濟強市之外,共有24座普通地級市位列其中,其中,蘇州、無錫、佛山、泉州、南通的成績最為突出,毫不遜色於各大副省級城市,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五個地級市,所以,比較這五個城市,你覺得哪一個城市具有發展潛力呢?總而言之,哪個城市更勝一籌呢?
Ⅷ 中國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比較發達的城市主要是一線城市,排前十位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重慶。
中國發達城市大多處於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
擴展內容:
1、2017年中國城市GDP排行榜
一、上海 3.0133(萬億),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二、北京 2.8000(萬億),首都城市、國際大都市,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
三、深圳 2.2438(萬億),最年輕的一線城市,中國三十年看深圳。
四、廣州 2.1503(萬億),歷史上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的商業中心之一。
五、重慶 1.9500(萬億),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六、天津 1.8595(萬億),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七、蘇州 1.7319(萬億),自古便是富庶之地,江南魚米之鄉。
八、成都 1.3889(萬億),西南唯一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九、武漢 1.3410(萬億),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十、杭州 1.2556(萬億),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電子商務中心。
十一、南京 1.1715(萬億),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長三角及華東的特大城市。
十二、青島 1.1037(萬億),特大城市 、副省級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中國品牌之都」。
十三、長沙 1.0535(萬億),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南地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十四、無錫 1.0511(萬億),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自古就是魚米之鄉。
十五、寧波 0.9846(萬億),界第四大港口城市,長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
十六、佛山 0.9549(萬億),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十七、鄭州 0.9130(萬億),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
十八、南通 0.7734(萬億),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
十九、東莞 0.7582(萬億),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廣東四小虎」,「世界工廠」。
二十、泉州 0.7548(萬億),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2、中國一線城市(2018)
2018年4月26日,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1]昨日,《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新鮮出爐,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也正式公布,成都再次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這也是成都第三年蟬聯「新一線」城市榜首。
四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沈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