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州黎明湖公園在哪裡-地址-開放時間-簡介
在喧囂的鬧市中如果想尋覓一絲靜意的話,就一定要來黎明湖公園了,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看著微風輕撫湖面,泛起陣陣漣漪,頗有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黎明湖公園介紹
坐落在烏山南麓的黎明湖公園,是一顆小巧卻亮眼的園林「明珠」,因自然景觀資源獨特,被稱為「福州小西湖」
,黎明湖公園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採用福州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綴以亭仿族台樓閣和花草假山,入目滿是青蔥蒼翠,古色古香。
棧道曲曲,波光瀲灧,引人徜徉其間,亭閣座座,風光旖旎,容人安心小憩。
穿行湖中小橋,閑走長亭古道,觀天光雲影,看花木林立,賞百花爭艷,在這里,能悠享休閑時光,體驗鬧中取靜的呢喃輕語。
藏在市區的古典園林「小美女」
走進黎明湖公園,一幅園林圖畫立刻展現在眼前,草木聯勝,相得益彰,黎明湖之美是紅與綠的協奏。
作為鬧市裡一個寧靜悠閑的好去處,黎明湖公園還被稱作「烏山腳下的世外桃源」。亭、台、樓、閣、廊、榭、軒、舫、館、橋、配合水、石、花、木,組成各種富有情趣的園景,簡直不要太美。公園內因勢造景,根據福州古建風格構造了迴廊相連的亭台樓閣,
鮮艷的朱紅色為公園增添了不少庄嚴與氣勢。環湖邊上滿是綠蔭,湖面像極了面澄凈的鏡子,倒映著園內的花花草草,美不勝收,陣陣清風拂過,綠葉隨之搖曳,悠然自得的幸福感立刻爆棚!
古風滿滿,頗具江南水鄉風情
行走在這座古典園林中,隨處都能感受到濃郁的古風氣息,四周景物,各具情趣,波光水影,盡收眼底,古香古色。亭台樓閣,觀景長廊,
臨湖棧道、石橋流水,一路逛過去,處處都是驚喜。公園內,紅磚飛檐,假山疊石,池潛錦鯉,鳥叫蟲鳴,越過小橋轉角又見小山,頗有江南園林那種山水畫卷的韻味。迴廊交錯,滿是詩情畫意,鮮艷的中國紅和林蔭相襯,走走逛逛真有點交錯時空的悠哉,運氣好的話,還能在這里,和美噠噠的漢服妹子,來一場「意外」邂逅。數米寬返敬的步道兩側,遍植樟樹、朴樹等高大喬木,沿湖一側點綴著菖蒲、美人蕉各類水生植物,拐角處還有雞蛋花、三角梅等開花植物,儼然是花與樹的大觀園。漫步在清幽的小道上,看詩意的水塘,感受徐徐拂面的微風,舒適安逸,難以言表~
臨淵觀魚、荷塘花開,鬧中取靜
年年夏季荷花開,黎明湖公園,便會成為網紅「打卡點」,黎明湖岸,半塘荷田紅花綽約,目光所及之處,無邊的翠綠鮮紅撲上眉梢。荷花的菡萏,就像一支支飽蘸了粉墨的湖筆,荷塘邊怪石堆疊,荷葉恣肆蓬勃,有兩三隻白鷺掠過水面飛行,停在荷葉上時,一顫一搖的,畫面美極了。黎明湖公園除了四時繁花之美,亭台樓閣之勝外,她不事張揚的靜美,也總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微雨中的黎明湖時時會呈現出塵之美,淡淡水光,薄薄雲影,如絲線般的雨滴淅淅瀝瀝地,飄灑在古樸典雅的亭閣上,別有一番意境。鳥兒靜靜地立在斑駁的湖石上,然後啁啾幾聲,像是在呼漏大慎喚著摯愛的伴侶,再箭一般齊飛到,烏山的古木花石里去,何其靜謐美好!臨淵觀魚,水塘花開,鬧中取靜,享受愜意悠閑的小時光,這里,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路通、水通、景通」
「升級版」的黎明湖公園,足以撐起「通達」與「集景」的形容,專注「路通、水通、景通」,如今的黎明湖公園,更便於人們前來遊玩。黎明湖公園經去年擴容改造後,成為市區公園中的「小花旦」,不僅進行了清淤和截污,還增加了補水循環設施,打通與東西河聯系,讓湖水變活。黎明湖公園出入口,也由原來的2個增至十幾個,串聯起烏山路、加洋路、斗西路、西洋路、白馬路、東西河等,公園的通達性增加了,市民也更方便出入。黎明湖公將與烏山地下「牽手」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提升項目,於2020年6月啟動,作為工程一部分,一條連通黎明湖公園和烏山歷史風貌區的人防通道也計劃重新啟用,兩園將實現連通,該工程有望在明年春節前完成,並對市民開放。烏山北坡防空洞也被賦予新的任務——作為兩園連通的北入口,它的出口與黎明湖公園北入口相連,屆時市民可在烏山歷史風貌區,與黎明湖公園間穿行
出行指南
地址:(北門)福州市鼓樓區烏山路福州市委旁;(西門)福州市鼓樓區五山路57號
交通
乘K3、16、54、77、86、97、103、106、117、122、125、171、173、303、312路公交車,市政府站下車;
乘地鐵2號線,西洋站出口。
開園時間:
6:30-22:00
特別提醒:
為保護環境,整個園區除工作用車外,所有機動車輛謝絕入園。
❷ 福州有什麼湖泊,要出名的、急急急、
全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居然在一個海島上,這就是福州市平潭島的三十六腳湖。島上居民生活用水都來源於此,總面積210萬平方米,蓄水量1290立方米,最大水深16米
1958年,福清人民在龍江中游、石竹山下建霸截流,建成了面積十五平方公里的人工平湖——東張水庫。水庫蓄水量一億八千五百萬立方米,庫水流經十五個鄉鎮、二百三十三個村和三個農場,受益面積達一萬七千公頃,佔全縣耕地面積的一半
還有福州的西湖啊,這出名啊,元旦的時候旅遊人數也有幾萬啊
❸ 福州有哪些山地、平原、、森林、江河湖和海洋資源
福州市地處戴雲山脈的東翼,倚山面海,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閩江橫貫其中,下游為福州盆地,盆地內部是沖積海積平原,城區處在盆心,北部和東部為山地和丘陵,南部是平原。福州地處中低緯度,又瀕太平洋,屬於亞熱帶海洋 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9.6℃,1月平均氣溫10.5℃,7月平均氣溫28.6℃,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雨日130-170日,年相對濕度77%。
福州市素有「福海寶地」之美譽,枕山、襟江、面海、環境優越、資源豐富。
水資源充沛,總量635.2億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閩江、鰲江、龍江、三溪、起步溪、大樟溪、梅溪。
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福州海岸線長1137千米,約佔全省1/3,直線長135千米。可供開發的海港資源主要有20多處,其中,可建萬噸泊位的有10多處。主要港口有羅源灣、黃岐港、定海港、涫頭港、馬尾港、籌東港、梅花港、松下港、海口港等,其中羅源灣是福建六大深水港灣之一,可建多個5萬-10萬噸級泊位,馬尾港是福建省最大的港口。福州沿海大小島嶼有415個,島岸線長583千米,淺海面積達1116.07多平方千米,灘塗面積達641.96平方千米,沿海灘塗是漁業養殖基地,主要種養殖品種有海帶、紫菜、貝類。近海有全國聞名的閩東、閩中漁場,盛產大黃魚、帶魚、馬鮫魚、鯧魚、海鰻、真鯛、石斑魚等上萬個品種。 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1位,水產業已成為福州的支柱產業。福州海洋新能源蘊藏量大,可利用能源主要有風能和潮汐能,可開發潮汐能裝機容量256萬千瓦。平潭縣是全國海洋新能源開發應用試驗基地,風能和潮汐能開發利用前景很大。
森林資源:福州市林地面積779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65%,現有森林總面積947萬畝,林木總蓄積量16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8%,綠化程度達88.6%。
礦產資源:福州市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地下礦產資源有30多種,其中葉臘石、明礬石、花崗石、高嶺土、硅砂蘊藏量較大,部分非金屬礦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❹ 福州的「三山、兩塔、一街、一湖、一江」分別指什麼
福州又名三山
-----------------------------------------------------------------by 7103
九百多年前宋代,福州就遍植榕樹,故又有「榕城」之稱。福州別名「三山」,城內於山、烏石山、屏山三山鼎立,白塔、烏塔兩塔以峙,閩江橫貫城區,構成「三山兩塔一條江」的獨特城市格局。
福州三山
於山:又稱九日山,位於福州城區中心,整座山形狀如巨鰲,於是有六鰲勝跡:攬鰲亭、倚鰲軒、應鰲石、接鰲門、步鰲坡、聳鰲峰。漢代有臨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現在山上還有相關的古跡,有24景,如九仙洞、九仙觀、煉丹井等。於山又稱"九日山",據說是漢武帝時閩越王無諸曾於九月九日在這里宴會而得名。「文化大革命」時期曾改名紅岩山,於山名勝古跡甚多,主要景點有平遠台與戚公祠、九仙觀與天君殿、大士殿、報恩定光多寶塔(即白塔)等。山上還有自宋代以來摩崖石刻100多處。
烏山:從唐朝至今,一直是榕城聞名的風景勝地,三山之中以烏山風景最佳,被稱為三山之首。烏山名勝自東往西大致可分為烏石塔、古廟群、道山亭、石林園、石壁觀音、凌霄台等。唐朝李陽冰、曾鞏、宋朝趙汝愚、朱熹、李綱、蔡襄、元朝薩都剌及明朝葉向高等都留下字跡。 烏山素有36奇觀之稱,從山東南麓拾級登山至天香台,又向西折至「沖天台」。相傳唐刺史崔干游山,所攜青田白鶴在此地沖天飛逸,後人建「放鶴亭」。亭子後崖石上鐫有「古放鶴亭」4字,台側亦有程師孟篆書「沖天台」,道勁有力。沖天台畔有兩方夾峙的巨崖,崖頂凌空飛越一天然條岩,稱天台橋。此橋險絕,據說只有「肯捨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屏山:又名平山,俗稱樣樓山。其山加屏,拱衛州城,因而得名福州屏山海拔62米,福州屏山面積50公頃。福州屏山又名平山,俗稱樣樓山。。據史書載:漢代閩越王無諸曾於前麓建「冶城」,故又稱「越山」、「越王山」。至今市內屏山之麓華大路一帶,遺留下越王時期的古跡甚多。山之北面亦名「龍腰山」。後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築南北「夾城」,將屏山南段圍入城內。
福州兩塔
白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建造的,於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傳說在辟基時,發現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時塔內砌磚軸,外環木構樓閣,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層磚心木塔。每層的斗栱、雲楣、棟梁、欄桿都經過精雕細刻,塔壁和門扉還繪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 年),塔被雷火焚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時,改為七層八角磚塔,高41米。嘉靖二十七年重建時,改為七層八角磚塔。因為外面塗上白灰層,故稱白塔。山腰有一方形的萬象亭,亭畔岩石盤立,重疊成趣。椅欄西望,烏山聳翠,古塔峭拔。南宋詞人辛棄疾在 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時,重陽登九仙山,有《西江月》一詞:「貪數明朝重九,不知過了中秋,人生能得幾多愁,只有黃花依舊。 」
烏塔:原名「崇妙保聖堅牢塔」。它的前身系唐貞元十五年所建「凈光塔」。唐乾符六年被毀。閩永隆三年,閩王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備在舊址上重建九層寶塔,方到七層,王延曦被臣屬所殺,工程遂告結束。塔為八角七層,每層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四十六尊。四層、五層、七層,嵌有塔名碑、建塔塔記和祈福題名碑等。 聳立在福州市區烏山東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東面於山的"白塔"構成福州著名的"三山兩塔"中的"兩塔",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築。烏塔所在的烏山也是福州著名的風景區,有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塔會館、慈善堂、鄧拓故居、林枝春故居等。
福州中的"兩塔"是烏塔、白塔
一湖
俗話說"天下西湖三十六",也就是說不只杭州西湖一個,在福州也有一個西湖,而且歷史同樣非常悠久.福州西湖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始建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是當時福州郡守嚴高建福州子城時,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遂成一湖,用以灌溉農田,因湖在子城之西,故稱西湖.
一江
應該是香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