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紫菜哪個好吃
擴展閱讀
廈門麻辣香鍋什麼品牌好 2025-02-06 05:52:15
杭州強電改造多少一平 2025-02-06 05:47:49

福州紫菜哪個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8-25 21:03:42

⑴ 福州有哪些好吃的

1、佛跳牆

:佛跳牆可是福州的首席名菜,已有據說100多年歷史,食物種類繁多,將各種山珍海味匯聚一堂,魚翅、海參、干貝、香菇、鮑魚等20多種原料煨制而成,食物都是上等食材,烹制過程同樣需要嚴格操作(放在古代,可以說是皇帝待遇了吧......)

這樣製作出的佛跳牆可以葷香濃郁,湯濃鮮美,各種材料互相滲透,味中有味,而且營養價值極高,有補氣養血、防治虛寒等功效,簡直是美味中的美味啊!

2、雞湯氽海蚌:

"香味俱佳之品"是文學家郁達夫對「雞湯氽海蚌」的高度評價,這道菜的鮮美也是廣為人知的。作為福州的名菜,將海蚌作為原料,洗干凈後切成薄片,在滾燙的開水中氽至六成熟後,加紹興酒腌漬,最後淋上雞湯即可。雞湯色澤清淡,味道倒很是濃郁,蚌肉脆嫩鮮美,實為上品。

3、淡糟香螺片

:淡糟香螺片是福州獨具地方特色的一道名菜,也為閩菜中非常著名的刀工菜之一,刀工菜,顧名思義就是非常考驗刀工的、一般人做不出的一道菜,嘻嘻,雪白的螺片搭配著殷紅的糟汁,口感脆嫩鮮爽,馨香淳美。到福州這個沿海城市,不嘗一嘗這道美食,那小編只能說:白來了!

4、荔枝肉:

這是道福州家喻戶曉的家常菜,也是一道傳統名菜,至今已經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大家都知道福州荔枝這個水果,也很多人以為荔枝肉是以荔枝為原料,其實不是!

荔枝肉就是普通的豬肉,它是以豬瘦肉仿荔枝形燒制而成,一般會在豬肉上用刀刻上十字形,經過油炸後豬肉會自然卷縮,以香醋、白糖、醬油等調料調制而成。形似荔枝,其口感也和荔枝有共同之處,酸甜可口,後來也常用番茄沙司調味。在飯店裡通常會加少量色素使荔枝肉更加色澤亮麗,但在家裡製作時無需這一步,番茄沙司就能做到。

這是福州市民最喜歡的一道家常菜,因為製作簡單,喜歡的網友可以在家裡試著做,這樣不出門也能吃到福州美食啦!

5、紅糟醉香雞

:紅糟醉香雞也是福州傳統名菜之一。白嫩田雞煮透後,切塊腌制。醉汁是將味精、精鹽、紅糟、五香粉、紹酒、白糖、雞湯混合攪勻而成。此菜色澤紅潤透白,軟嫩醇香,甜酸爽口,葷厚鮮美。

當然,田雞是很多人接受不了得,但是小編不得不說,很多不吃田雞的人,很喜歡紅糟醉香雞!

⑵ 福州小吃什麼最好吃

特色小吃類 ■魚丸: 1、塔巷有兩家都很出名的店,尤其是裡面那家「永和」,但是個人比較喜歡「塔巷口」。 2、茶亭街和交通路的交叉口處,現在搬了,但是還在附近,叫什麼名字我忘了 3、古街的貴魚丸 4、東泰路上一家專賣連江魚丸的店 5、西門路口西北角的一家,餡很好吃,皮也不算差. ■元宵: 1、在橫街,橫街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2、交通路口茶亭街上的元宵店培埋 3、台江農貿背後的巷子里 ■臭豆腐: 1、元洪美食城現炸的 2、體育中心邊上有家杭州菜館叫(滋味館)那裡的臭豆腐很好吃 ■:臭豆腐 1、橫街,橫街就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2、8中旁邊,往台江方向繼續走3分鍾,快到工人文化宮的對面街 3、利嘉城和天豐電子城之間的小弄子里 ■蝦干餅/鍋邊糊/蝦酥: 1、蝦干餅在利嘉城去舊電子城的小巷子里 2、津泰路路口對面的鍋邊糊和蝦酥也棒極了 3、蝦干餅在北大路十字路口旁 ■煎包/燒賣小籠包: 1、在楊橋路與通湖路交界口上的煎包 2、燒賣小籠包在津泰路肯德基對面叫李卿包點店 3、塔巷裡有家門口擺了三個灶的那家蛋煎餅最好吃。 4、鼓東路離鼓屏路40米處牛雜店剛煎出來的生煎包子很好,可以評得上級! ■其它: 1、井大路廣州食街椒鹽田雞腿 2、鼓東路五月香棕子店很不錯 3、鹵田螺,溫泉派出所旁邊 4、二中對面的知者來各種肚煲 5、東泰路重慶小吃店的冰粉 6、井大路的香辣蟹 7、銅盤路蒙古人烤肉店 8、華林路紅房子啤酒鴨 9、倉山影院對面西京風味樓:七彩干貝羹、松子魚、京醬肉絲(既原來的香噴噴) 10、屏東小河邊的食為天的麻辣泥鰍也非常值得一試 11、體育中心南側的杭州菜館的爆鱔片、蒓菜湯都是全市唯一的 12、八中後門的鮮壹味,吃鮮撈的,味道好速度快(老闆娘明顯對男客人比較熱情客氣) 13、台灣鵝肉大王交通分店的燒鵝非常棒! 14、省婦幼保健院食堂門口有位老伯賣鹵味的,味道一極,每天只賣到早上十點多,限量發善 15、空軍招待所旁的清真飯店(他們的牛,羊進貨渠道直接由青海運來,味道獨一無二。) 16、馬尾君竹路往公安局方向的路口(青州村村口附近)有家狗肉店的黑狗肉 17、屏東小河邊逍遙飯庄的辣椒炒八爪魚、著名的雜燴湯(看似普通實則內含玄機:有南北干貨、時鮮菜蔬、閩江河鮮、北峰野味等等近30種 18、環南新村路口客家牛肉館,那裡的香辣牛肉絲一級棒(坐51、5、808、966、西二環、電建二公司站),有一個藍天量販超市,那間牛肉店就在超市的斜對面 ■主食: ■面/米線/粉干: 1、貫一面館 2、牛肉拉麵在楊橋路空軍招待所大門邊的正宗清真館!甭提有多好吃,那個味道臊到極致! 3、省府路上的過橋米線很不錯,西洪路老福州也行 4、粉干還是台江麥當勞後面的那家好 5、台江吉祥山阿胖拌粉干,福州最有名的老小吃店 6、台江公安局對面的安平拌粉干很不錯的 7、817北路8中附近的阿龍豬血化,一碗豬血,大腸泡粉干 8、學軍路上有一些依堅豬血撈化,不錯哦。 9、浦東車站旁邊有上家破破的店,名字就叫浦東飯店,撈化一級棒~! 10、渡雞口(北大路和鼓東路的交結處)附近,有家尚干依心拌面!很有名的! 11、醫大對面的「阿土」也不錯,就是湯偏咸 ■粥: 1、道山路上竹園(皮蛋瘦肉粥最好吃了吖!~) ■餃子: 1、鼓東路的天天過年餃子館,名不虛傳! 2、梅峰賓館旁的餃子觀 3、三角井的天津百餃園 4、東湖賓館旁的東北餃子 5、省府路上的一嘴餃,裡面的粥與餅子不錯哦 6、鼓西路有一家東北餃子人家(又菇三鮮餃最好吃),另外還有一些特色的北方菜。 7、西洪路的「孫大媽」也不錯,去西洪路逛街一般會在那解決晚餐 ■飯: 1、最好的荷葉飯是一個小巷子里的黃記 (津泰路麥當勞對面夜市穿過之後路口對面的) ■中式 牛雜/牛滑/牛排: 1、牛雜在達道路亞細亞對面 2、牛滑有家叫輝輝的店做的(已從交通路搬至五里亭) 3、亞細亞對面的武仔牛肉店的牛排 4、廣達路,高橋路口斜對面,六建牛排館 5、鼓東路上有家牛陸中游雜不錯,鼓東路與早銷鼓屏路交界大概40米 6、依強牛滑店的牛滑 ■西式牛排: 1、綠怡牛排館 2、大洋和華林路的鬥牛士 3、井大路慶城路交叉口「香舍」個性餐廳的氣氛不錯! 4、新星牛排館是福州最早的牛排館,新貴族音樂餐吧是它的分店,環境要好得多 5、省府路那家染房的牛排很好 6、北部灣牛排館 7、外貿中心酒店的扒房夠品味 8、六一路口與湖東路交叉口夜未眠西餐廳。那是福州首家24小時營業的西餐廳,有不賴的環境。小包廂居然是用粉色簾幔來阻隔,(其實就是蚊帳)倒是與台燈相得益彰。 ■地方風味菜: ■閩菜: 1、東街口黃巷的鄧記荔枝肉、醉排骨,黃悶田雞和松子魚 2、八一服務社酒樓的荔枝肉 3、朱紫坊裡面破店的福州家常菜 4、福新路和信家對面新天都的福州菜 5、古田路市場後面水部的破店 6、津泰路上,鼓樓公安局旁邊的一家破店,別走錯,是中間的那家,那家的鹵豬蹄很好吃 7、溫泉路上的天外天 8、灣邊的河鮮 9、茶會吃仙的海鮮(往裡走的那家總店) 10、溫泉支路的青青閩清菜館 11、溫泉路溫泉澡堂對面有家,百味飯店閩清山味菜做得很好 12、元帥廟林記家常菜的肘子肉很不錯 13、康山中學那條路上一家目魚罐等小吃太棒了,福州最有名的老小吃店 14、沙縣小吃在屏西新村裡的沙縣小吃城,但是個人覺得醫大「本鼎」邊上那家挺正宗的 15、溫泉路福安富春小吃的當地小吃 16、達明路上的那家忠惠小吃口味也不錯,福州菜哦。 ■川菜——水煮活魚: 1、東泰路的東泰川菜館,16元/斤;(魚片薄,嫩,口味一流,就是價格貴) 2、東泰路的曉薇川菜館,10元/斤; 3、菜香根(六一路邦輝桑拿對面)的,連湯都能喝(不是紅油湯) 4、渡雞口的老重慶 5、慶城寺與井大路交界口的鄉之味牛排火鍋城10元一斤 6、井大路唐姐火鍋城總店(鰱魚頭是買一送一哦) 7、井大路好口福的水煮活魚 8、南門(古田路36號,省電廣對面)金麒麟飯館8元一斤 9、北大路的東平園川菜火鍋,13元/斤; 10、湖東路的聚友川菜,15元/斤; 11、茶匯小區廈航對面的劉二川菜館,11元/斤 12、東泰路的重慶名小吃 13、東泰路的香香川菜館」(靠津泰路的那家),放很多芝麻,香 14、東泰路川府川菜館。6.8元/斤。味好便宜。推薦哦。 15、梅塢斜坡走到一半,有一家辣妹子湘菜館,裡面的水煮魚不錯,特別是水煮魚的湯,太棒了 16、橋亭活魚小鎮很不錯噢! ■其它川菜: 1、東泰路的東泰川菜館,滾石鴨珍,水煮田雞 2、長樂路巴國布衣布衣雞,巴國長排,水煮牛肉 3、井大路鄭記重慶豆花魚庄的干沾牛肉 4、東泰路上的重慶名小吃的肥腸魚」 5、西洪路川川麻辣燙 6、東方紅旁的曾師傅川菜館(味美價廉) 7、瑞閩對面東泰路上第二家。 8、四川譚魚頭火鍋,在沖浪遊泳池附近,味道不錯,環境也很不錯 ■湘菜: 1、福三中對面---湘王府 2、屏東中學旁邊的東方紅(神仙豆腐、剁椒魚頭、寸骨、干鍋田雞) 3、湖東路的毛家飯庄,吃毛氏紅燒肉最正宗 4、湖東路省圖附近的瀟湘館 ■上海菜: 1、五一先施後面的黃淮人家的上海菜 2、力寶天馬大廈後面的君子蘭的上海菜 3、協和醫院對面的避風塘的廣東、上海菜 4、別有天茶藝居的滬菜,貴了點,但確實好 5、好香角的上海菜 6、福新路金光大道 ■東北菜: 1、鼓東路紅燈籠東北菜 2、仙塔街食通天隔壁的東北餃子館里的醬骨架 ■其它: 1、華林路紅房子旁的天然居目魚筒骨鍋 2、溫泉支路上的深圳第一雞里的奇味土雞鍋 3、五一廣場石山水邊上的「紐約街肥牛火鍋城」 4、東街北京飯庄的北京烤鴨 5、井大路的西北風味 6、於山腳下避風塘,主營是潮州菜。鐵板日式鱈魚,最可愛的數金籠田雞 7、鑫皇酒樓,(在省府路的省府禮堂內)那裡的美味胖魚頭和玫瑰雪花飄(湯)很不錯的。。還有駝鳥肉 8、井大路廣東食街的廣東菜吃不膩 9、楊橋路空軍招待所旁的西北風味 10、溫泉支路的唐人記 11、牡丹大酒樓的羊腿 12、元洪美食城江西瓦罐湯分店 13、鼓東路牛太郎(比對面的北國之味好) 14、體育中心阿里郎的韓國菜 15、溫泉大飯店對面華福賓館的譚家魚頭 16、井大路湖東路口的大魚頭:江西菜 17、自助餐,會展中心的金源國際大酒店,三文魚任你吃,雞翅比肯德基還好吃 18、省政府對面千紙鶴里的招牌菜紅燒三文魚頭值得一嘗 19、鼓東路和尚賓路的交叉路口那裡有家,苗鄉酸湯魚,味道做的不錯 20、還有華林路(省高級人民檢察院對面)的南京怪味樓福州店 甜食: 1、珍珠奶茶,去楊橋路樂客茶坊 2、花生湯在台江麥當労対面的小巷裡,那裡的芋泥也不錯 3、大世界的冰橄欖很有特色 4、鮮奶蛋糕是茶亭公園對面的紅葉蛋糕 5、津泰路上的品糖軒 6、湖東公正酒家下的超雅蛋糕

⑶ 福清有什麼特色美食推薦的嗎

福清十大美食和那麼多小吃,全吃過才算福清人!

福清美食家
2017-06-23
訂閱
如果說美景是一個城市的外表,美食就一定是一個城市的靈魂,話說咱們福清雖然不大,但好吃的東西也不少。說起家鄉的菜,最先在你腦海里出現的美味佳餚是哪一道?

這位福清阿姨把福清各地的美食都唱出來了↑↑↑↑

關鍵詞:福清十大美食

來過的你,在福清的你,想來福清的你,或是福清人的你,都吃過這十大美食嗎?排名不分先後的哦,美食是沒有辦法分出高低的!

◆◆◆

金針燉高山羊

主要原料為高山羊並添加金針、枸杞等其他輔料進行燉煮。其中高山羊是我省地方優質羊種,生場地在原福清縣高山公社,故而得名。高山羊肉質鮮美、膻味輕,具有和胃、補虛、壯身、消炎、癒合傷口之功效,有「羊肉之冠」的美稱。

◆◆◆

石竹湖砂鍋魚頭

石竹湖砂鍋魚頭寓意豐年足雨,富足有餘。選用獲頒國家《無公害農產品標志證書》的東張水庫(石竹湖)紅鰱魚作為主料。每天早晨四五點鍾,漁夫從石竹湖裡捕撈三至四斤之間的頭大身小的野生紅鰱魚,並未每條魚製作一張「身份證」。經過特定工序,放入砂鍋,採用石竹山上流下的天然泉水,加上秘制的調料,經過長時間熬制而成。

如此獨具匠心,成就的美味也自然香氣濃郁,令人垂涎不止。乳白色的湯汁可口又滋補,魚肉肉質細膩,鮮而不腥,肥而不膩,輕咬一口便感腴嫩汁濃,綿延的滋味回味無窮,滿足之喜悅溢於言表。

◆◆◆

江陰油炸海苔

海苔原料中纖維含量很高,含有各種有益於促進腸道消化和抗癌的糖類,熱量很低,幾乎沒有令人發胖的風險,乃以澱粉包裹,加入調料,放至熱油中炸制酥脆,咸鮮可口,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街頭美食。

◆◆◆

玉屏海蠣餅

把大米、黃豆浸泡到一定程度,洗凈瀝干,加適量水,磨成細膩稠漿,捲心菜洗凈切碎,海蠣和肉洗凈切片,肉片腌漬上味,加上好紫菜,是為蠣餅餡。把特製的蠣餅瓢擱在鍋里(長柄朝上),放油燒熱後取出,在蠣餅瓢里抹上一層漿,加上調好的餡,再塗一層漿在上面,下油鍋烹炸,待自動「脫瓢」浮上油麵,翻動至兩面黃熟,撈出,稍涼即可食用。

◆◆◆

清燉南嶺牛仔肉

南嶺牛仔肉產自南嶺草原黃牛,黃牛剛出生就放養在草原上,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回欄,其餘三季都在山上,大約生長兩年牛肉就可食用,每頭牛凈重可達200餘斤。

清燉南嶺牛仔肉採用牛身上最好的牛排條肉,配以南嶺特產地瓜燒,肉質鮮嫩,肉湯鮮香甘甜,讓人回味無窮。

◆◆◆

龍田番薯丸

番薯丸,又稱地瓜丸,福清龍田特產小吃。外形圓圓的,代表全家團團圓圓。其外皮是用澱粉加上去皮的番薯,揉搓而成,有時為了增加粘稠度,也會加入些許的芋頭,內部的餡則是由剁碎的豬肉、蔥,和紫菜、牡蠣組成。番薯丸的用料簡單,但口感卻非常好,外皮雖然軟,卻有嚼勁,再加上內部鮮美的餡,吃起來叫人慾罷不能。番薯丸在福清十分有名,但又以龍田的番薯丸為最。番薯丸的食用方法多樣,可以用水煮,加上花蛤、米粉、青菜調味;也可以直接放蒸籠上蒸,或者用油炸,都別有一番風味。

◆◆◆

新厝紅菇豆腐湯

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同鎮殿大將軍和李太監微服私訪,調查江南腐敗問題,他在福建巡視完畢,因銀子花光,決定到福州府借銀回京。當他路過福清光賢(新厝)坂頂街時,肚子餓得慌,決定在坂頂街上點心店用晚餐,康熙帝命李太監到一家名叫黃為善的點心店歇息吃飯。

紅菇豆腐湯是用紅菇、鹵豆腐、新鮮豬肚、蟶干、各種調味料煮成的湯,搭配光賢炒燜面,即麥面、海蟶、蝦仁、牡蠣、茴香豆、韭菜、芹菜、大白菜等原料搭配調味,用武火炒文火燜成。康熙皇帝盛贊口味極佳,超過御廚。

◆◆◆

東張紫菜光餅

傳統的福清光餅製做法,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主要程序包括:和面、貼餅、烘烤、起爐。傳統的福清光餅為無餡光餅,東張紫菜光餅在傳統光餅的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餡光餅。主要程序包括:和面、包餡、貼餅、烘烤、起爐。東張紫菜光餅以精麵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適當的食鹽和鹼,加水揉成面團,捏成餅狀,以紫菜、肉等做餡,拍上芝麻,中間打孔,稍醒發後,放入事先烤紅的特製的餅爐內,再用當年新採的松針點燃烘烤到酥脆再鏟下。

東張紫菜光餅至今仍採用傳統的手工方法制,因為有包餡,在每道工序上比變通的福清光餅製作有著更加嚴格的工藝要求,對人工貼餅的技術以及烤餅的溫度上有著更高的講究。

◆◆◆

港頭蟶滑粉

港頭蟶滑粉採用獨特的做法,將港頭鎮當地產的特色港頭蟶生剝取肉,保持了蟶的鮮味,肉質鮮美。湯中加入了酸筍絲,鮮嫩適口,非常美味。

◆◆◆

龍江光餅

龍江光餅以精麵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適當的食鹽和鹼,加水揉成面團,捏成餅狀,拍上芝麻醒會,隨後在餅中間戳一個小孔放入事先烤紅的特製的餅爐內,烘烤到酥脆後鏟下。光餅價格低廉,食法多樣。「光餅夾」的吃法,是對光餅的再加工,就是把烤熟的光餅剪成兩面,擱上豬肉或韭菜、紫菜、油豆腐、貝類、小魚、蝦米等餡料後捏緊食用。

「光餅夾」被譽為「中國的三明治」。此外,製造光餅時,加入適量豬油做成的「豬油光餅」,香酥可口,且耐貯存,經旬不霉不變。光餅便於攜帶、便於就食、便於保存,因此很多華僑在省親後重回海外時,常帶光餅給旅居海外的華人,讓他們嘗嘗鄉味,稍解思鄉之情。

關鍵詞:福清風味小吃

芋餜

坊間大眾化小吃類糕點,幾乎人人嘗過。其作法過程是:芋去皮洗凈切塊蒸熟搗爛,大米洗凈浸泡後磨漿,加入芋、蝦油、鹽、味精後整塊倒出並待其凝固。食用時切割成薄片呈三角形,放入熱油鍋猛火炸至餜皮黃酥,口味不錯。

米餜

以3:7或4:6的大米、糯米比例量,洗凈、浸泡後,混磨成漿,以漿袋(白棉布製成)盛之,榨乾水分,取出加入食糖(有時也加入一些番薯,使餜體更蓬鬆可口)、酵母,經充分發酵,襯之以「餜葉」,入籠蒸熟後,松軟、香甜。

鼠曲餜

以草本植物鼠麴草為主料,故名。野生於田野的鼠麴草,葉小有分叉,開黃色小花,於清明前採集。將該草洗凈煮透搗為泥漿狀,加入磨好的糯米米齊,製成餜皮,包進餜餡,搓捏成圓筒形長約5厘米。其餡多樣,較為普遍的是以「番薯錢」餡為多,還有豇(豌)豆、糯米、豆沙餡等,入籠蒸熟即可食用。

糖餜

即年糕的別稱。在年糕中加入花生米、芝麻、紅棗甚至五香粉之類,視各人所好而蒸制。因有本地產的一種「餜葉」襯托,其風味更具香甜。

豆丸圓

以糯米和大米按一定比例磨漿榨乾,搓成小圓丸煮熟,外裹以炒熟的黃豆研成粉末,加研碎的熟花生米、食糖、芝麻等即成,類似北方小吃「驢打滾」。豆丸圓為吉慶食物,民間結婚、生子、建屋落成等喜事,事主多有分發四鄰以示吉利。

番薯餃

又叫菜伯。番薯去皮切塊蒸熟,加入適量薯粉搗爛為皮,餡為炒熟花生米研細,加食糖、芝麻、適量豬油、蔥花,包成餃形,油炸或入籠蒸炊均可。

面餅蟶卷

與端午節有關。此季節恰值小麥收成,也許古人一為慶豐收,二為過節日,三為青黃不接時飢餓所迫,故形成家家戶戶煎麵餅食俗。把麵粉調成漿,成條狀攤煎於鍋,海蟶洗凈去殼,佐以蔥、蒜或豆芽菜調味後,置於面漿上捲成薄方形,煎熟即可食用。蟶卷口感甚佳,男女喜好。

魚丸

魚肉去骨、皮刮漿,加適量薯粉、水充分攪拌,內包肉餡,手工包裹成丸,煮熟加香蔥、胡椒粉、醋、味精、鹽、肉骨湯即可食用。味道極美,烹制獨特,老少咸宜,為國宴名菜。

肉丸

鮮甘薯蒸熟,去皮,與干甘薯粉混合,揉勻,再加入切碎的熟五花肉和芹菜、大蒜葉等佐料,繼續揉勻,然後掰成一小塊一小塊,再捏成扁圓柱形,入鍋蒸熟即可食用。

扁肉

即餛飩,俗稱扁食。用方或圓形薄面片包肉餡做成,為坊間較為普遍、廣受喜愛的小吃,佐以光餅,既可果腹充飢,亦是美餐,為市民所津津樂道。

炸芋絲

芋頭和麵粉調配炸制,將芋頭切成細絲,拌入調好的麵糊入鍋油炸,口感酥脆,齒頰生香。

香酥雞卷

古早福清味,所謂"雞卷",其實配料裡面並沒有雞肉,而是豬肉。也許是因為苦日子裡的人們更願意借取名之際寄託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渴求吧,所以為它貫名為"香酥雞卷"。

馬蹄糕

茶黃色的馬蹄糕採用糖水和馬蹄粉蒸制而成,配以新鮮馬蹄。呈半透明狀,軟、滑、爽、韌,回味香甜。

豆腐夾

取炸好的油豆腐乾側劃扣,填入瘦肉、包菜、馬蹄等餡料後入鍋炸,外表酥脆,內容豐富。

魚餅

手工精製而成的魚餅呈不規則的圓球形,色澤微黃富有彈性,夾雜著馬蹄獨特的清新口感,再配以胡蘿卜丁以及蔥花,外形鮮亮百吃不厭。曾有人戲稱,日食魚餅三百顆,不辭長作福清人!

這些家鄉最平常的菜,卻是我們無法忘記的味道

我們對於家鄉的感情,有一部分就是因為食物的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