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方言
我是福州人。但是福州話沒有說什麼美女的,如果你真的要說的話是:
「zong nv」這個是特提翻譯的,福州話聽不出是什麼的。
一般只是說和漂亮的,「女三丫zuong」
「你長的很靚 」
⑵ 福建省福清地區的話和我們一般聽到的閩南語的話一樣嗎
福清話和閩南話不一樣喔
獨特的福清方言
由於福清歷史上居民遷徙頻繁,特別是近現代海禁打開後,不僅與內地往來頻繁,與海外交流也多起來,這必然影響到福清地方的語言狀況。在福清境內通行的主要方言有福清話、南話和興化話。福清話即福清方言,南話即閩南方言,興化話即莆田方言。
福清與福州相距60公里,其方言屬閩語閩東區侯官片方言,從方言分區上說與福州話具有許多方言共同特徵,屬同一類方言,主要有:
(一)口語里保存不少古音和古詞:例如:「來」字,《詩經.君子於役》中的「雞棲於時,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古代「來」應讀成「梨」,這樣才與「時」合韻,而現代「來」在普通話中讀成「lai」,與古代讀法完全不同,只有在福州和福清方言中,「來」讀成「梨」,保留了中原古音。類似例子還在「中」、「轉」、「沉」等字,福州和福清方言都與中原古音相近。
(二)福清方言和福州方言的聲韻母相同,它們都有15個聲母:柳邊求氣低,波他曾日時,營蒙語出喜。都有36個韻母:春花香,秋山開,嘉賓歡歌須金杯,孤燈光輝燒銀針,之東郊,過西橋,雞聲催初知,奇梅歪遮溝。其中「金」與「賓」,「梅」與「杯」,「遮」與「奇」相同,實際上只餘下33個韻母。只要能讀准上述15個聲母和33個韻母的福清方言讀音,憑借《戚參將八音》,就會讀准聽懂福清方言。
(三)福清方言和福州方言都保留了中原古音的人聲調式。
但是由於福清地處沿海,背靠山區,山高地闊,與地處風輕水暖閩江畔的福州不同,生活習俗與交流環境不同,福清方言與福州方言有如下幾點差異:
(一)福清方言的齒間清擦音,如上述中聲母中的「時」,「喜」,而福州方言中應讀成舌尖前擦音。
(二)調值:福清方言與福州方言都是七個調類,但在調值上正好相反,尤其是陰平、陽平兩個調的調值,使人一聽即能分辨出福清話與福州話。福州方言輕且軟,而福清方言則重且鎮。
⑶ 八閩文化·八閩文學與方言·福建方言
八閩文化·八閩文學與方言·福建方言
福建方言的形成是與中原漢族遷徙入閩的歷史密切相聯的。福建在東漢以前是閩森宏越族雜居的地方,土著居民有自己的語言,漢族人雖然也有到福建定居的,但人數很少,對土著語言影響不大。到了三國鼎立時,孫吳百姓大批進入福建,聚居在閩北、閩中地區,他們帶來的語言第一次較有力地沖擊了當地的土著語言。
因永嘉之亂入閩的中原漢族人數較多,他們帶來三世紀河南中州一帶的漢語,成為閩方言形成的基礎。唐高宗時期,河南光州固始縣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率軍入閩征蠻,後來定居於漳州一帶,他們帶來了七世紀的中州漢語。唐掘帶末五代,河南光洲固始人王潮、王審知率兵入閩,建立閩國政權,他們則帶來了十世紀的中州語言。盡管這三次大規模入閩漢人均來自中州一帶,但由於入閩年代相差數百年,加上各地區社會生活的差別,因交通不便交往不多以及與當地土著語言融合程度不同等原因,造成了閩東、興化、閩南三個方言區的方言雖同源於中州,但語言差異較大,以致不能相互通話。宋亡前後,跟隨宋端宗南下的數十萬軍兵,後來都定居在閩、粵各地,對閩方言的發展變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閩客方言的形成是客家人南遷的結果。唐末戰亂,居住在河南、安徽、江西中部等地的客家人大批南遷至閩西,其數量大大超過原居住在閩西地區的漢人,客家人因此逐漸取代了判春蘆當地漢人,成為閩西的主要居民,客家話也就成為當地的主要方言。
福建方言以豐富復雜而著稱,中國漢語方言按一般的劃分有八大類,即北方方言、吳語方言、湘語方言、贛語方言、客家方言、粵語方言、閩北方言、閩南方言、其中福建就佔了三種,即客家方言、閩北方言、閩南方言。
福建境內的漢語方言,就大的區別來說,主要是閩方言和客方言兩大系統,外加被稱為北方方言島嶼的北方方言。閩方言內部互相不能通話的有十多種支系以及小片方言達三十種以上,其中主要有五種次方言區。閩東方言區:以福州話為代表,包括福州、閩侯、長樂、福清、平潭、永泰、閩清、連江、羅源;以福安話為代表,包括福安、寧德、周寧、壽寧、柘榮、霞浦;以福鼎話為代表,包括福鼎。莆仙方言區:以莆田話為代表,包括莆田、仙游兩縣市及福清南部、惠安北部。閩南方言區:以廈門話為代表,包括廈門、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同安、金門、安溪、永春、德化、漳州、龍海、長泰、華安、南靖、平和、漳浦、雲霄、東山、詔安;以龍岩話為代表,包括龍岩、漳平;以大田話為代表,包括大田、尤溪。閩中方言區;以永安話為代表,包括永安、三明、沙縣。閩北方言區:以建甌話為代表,包括建甌、松溪、政和、建陽、崇安;以浦城話為代表,包括浦城。福建客方言,包括閩北客話區:以邵武話為代表,包括邵武、光澤、建寧、泰寧。閩中客話區:以將樂話為代表,包括將樂、順昌。閩西客話區:以長汀話為代表,包括長汀、連城;以上杭話為代表,包括上杭、武平、永定;以清寧話為代表,包括清流、明溪、寧化。閩南客話區:以平和話為代表,包括南靖、平和、詔安。
福建方言的紛繁復雜還表現在方言區內部的封閉和交叉關系。如閩東方言區雖以福州話為代表,但又可分為福州話、福安話和福鼎話三片。而地處北部的霞浦、福鼎等縣,因地當閩南漁民揚帆北上的停泊處,所以境內瀕海地區也多有講閩南方言的人。同時,由於閩東方言與閩南方言的相互影響,使福鼎話形成了許多和福州語、福安話不同的特點。再如閩南方言區的龍岩話,因與閩西客話為鄰,深受客話影響,使本屬閩南方言的龍岩話與廈門話有許多不同的特點。福建境內有些縣,由於四方雜處,產生了數種互不相通的方言土語,有的地方還存在著過一重山、一條水就不能通話的現象。如閩西的連城縣、閩中的大田縣,根本就沒有一種能通行全縣的方言和土語,只有普通話才是彼此能夠進行交際的共同語。
福建漢族方言在保存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特點方面,在漢語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閩方言形成的歷史悠久,它保存著上古漢語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的許多痕跡,即使是較晚形成的客方言,也保存許多中古漢語的特點。如清朝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的著名論斷,可以在福建方言中找到大量的例證。如「飛、蜂、肥、飯、放、斧」等字,普通話讀為唇齒音「f」,中古漢語為輕唇音聲組的字,今天在閩方言、客方言白讀音中,仍讀為「b」、「p」。又如「中、竹、抽、暢、除、蟲、直」等字,今天普通話讀為「zh」、「ch」聲母,但在閩方言、客方言的白讀音中,許多地方聲母仍讀為「d」或「t」。又如現在普通話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沒有入聲,但閩方言、客方言中仍完整地保留著中古漢語的入聲。在詞彙方面,許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基本詞彙,一直被福建漢語方言繼續沿用下去,有的只是讀音上發生變化而已。如「骹」(腳),《爾雅·釋畜》:「四骹皆白」,註:「骹,膝下也。」「潘」(泔水),《說文》:「淅米汁也」。「囥」(藏),《集韻》:「囥,口浪切,藏也」。其他閩方言中筷子稱「著」、兒子稱「囝」、男子稱「丈夫仔」、鍋稱「鼎」、夜晚稱「冥」、書稱「冊」、跑稱「走」等等;客方言中稻子稱「禾」、好稱「精」、哥哥稱「伯」、暈倒稱「癲」、自己稱「自家」等等。
長期以來,瀕海的福建地區與東南亞來往密切,其中閩南方言同東南亞諸國的語言交流,使閩南方言中有一些外來語,東南亞及印度支那諸國語言也借用一些閩南方言的詞語。如閩南方言中至今借用了不少印尼語。如閩南語洞葛(文明杖),印尼語toengkat;交寅(結婚),印尼語Kanin;巴剎(市場),印尼語pasar等。另一方面,印尼語、馬來語也借用了數百個閩南話詞彙。如閩南話的頭家(老闆),印尼語為tauke;公司,印尼語為Kongsi;情理,馬來語為cengli;食(吃),馬來語為ciak。近代廈門作為通商口岸,甚至連英語也借用閩南話,如英語的tea,是閩南話茶的借詞,Sampan也來源於閩南的舢板。
方言的形成是文化發展中的歷史現象,方言之間的差異直接反映著不同區域的社會生活所形成的文化差異。不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經濟生活,不同的習俗和觀念無一不在方言中留下自己的印記。如閩南地區遠渡重洋謀生者較多,敢於到海外冒風險、闖天下,故方言中流行著「行船走馬三分命」,「敢死提去食」,「東洋無洋過西洋」的俗語。歷史上的客家人不斷遷徙,地域觀念淡薄,而群體意識則十分強烈。他們以方言作為客家群體的重要標志和維系力量,因此世代恪守著「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寧賣身,不賣聲」的古訓。他們遷徙到一個陌生之地,為求得生存,必須團結一致,共同對外,其俗語「拳頭向外打,手指向內彎」就表達了這種精神。閩北山區數百年來處於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交通不便,來往困難。這使當地農民安土重遷,恪守舊章,但求溫飽。所謂「觀音佛年年十八」,「閑事莫管,白飯食三碗」,「有菜莫食菰,有 路勿坐船」等,就反映了舊章不可逾越、安分守己、勿冒風險的心態。
在文學創作中,尤其在通俗文學的創作中,一般都離不開方言。方言的應用往往使作品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達到獨特的藝術效果。如福州評話中有一段婆媳爭吵的情節,藝人用一連串的福州俗諺,入微入化地刻畫出一個封建老太婆「拿大」的嘴臉和架勢:「我做鱟 (鱟殼做的杓子)故驚(還怕)湯燙?做老大(掌舵的)故驚暈船?溪水莽大伓(不會)流我石椿臼,毛(沒有)眉毛難道也有髭須?」方言中的許多藝術效果是其他語言難以代替的。如福州的《榴花夢》曾流傳到廣東和浙江的溫州等地,但因其作品的說唱受到福州方言的束縛,只流傳了一陣就消聲匿跡了。《閩都別記》中的鄭唐故事,雖然十分詼諧、生動,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道,但由於故事中夾雜著大量福州方言土語,所以一直只在福州話方言區流傳。
⑷ 學福州話怎麼學最快
怎麼快速學習福州話
多跟當地人交流,仔細聽別人說,隨時做好相應筆記。先從簡單的口語學起,尤其是罵人的話,最容易學會了!
怎麼學習福州話
要快速准確地學好福州話必須學習專業的基礎知識!一是福州拼音:韻母8個:a,x(發國際音標æ的音),o,ʘ(o的伸舌音),e,i,u,Ü;聲母沒有捲舌zh/ch/sh/r也沒有f,但是增加了「ɠ」(發拼音g的鼻濁音);拍春諳只有一種n沒有前諳後諳;音調5個除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外增加了一個短促音。二是詞後聲母混音:一個字放在詞的後面聲母往往模糊處理。三是前後變調:字處於詞前詞後句前句後有時聲調有約定俗成的變化。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就不會學成「nǎnɠǎliāng」了。
學福州話,怎麼學
福州話估計很難學.我身為福州人.很多東西有時候都不會講
怎樣才能很快的學會福州話??拜託了各位 謝謝
看攀講、 還有福州話我最霸。普通話和福州話都有說出來、很精彩。
福州話都進不了全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誰評的讓他呆福州幾年看學的懂嗎
福州話太難了,我本地人24周歲還沒學懂
福州話難學嗎
福州話是古代閩越族語言和古代南遷的北方漢族語言融合,清代又作為五口通商對外開放融入許多舶來辭,與漢語系發音迥異,非本地人學習難度較大。
怎麼才能快速學會福建福州話,有福州朋友願意交我嗎? 20分
很難學的地方方言,要長期生活在這個社會環境里才有可能學會。福州話說話的發音很特別,所以不好學,尤其是北方的朋友,更不容易學會。
如何能夠在襲鍵耐短期內學會聽懂福州話
1、堅持收看福州電視台「攀講」欄目;2、外出時如有時間盡量乘坐公交;3、日常活動時如買菜、購物時大膽使用福州話。4、同事或家人如會福州話應主動請教。5、書店有福州話字典,可買來參考發音。 本人來福州1年半沒學會,只會說「多少錢?拌面」等幾個詞,換了環境1個半月就說溜了。
怎麼樣很快的學會福建話
不存在福建話
福建的方言體系非常復雜,而且每個城市的方言截然不同。比如說內地有的省(比如湖南等)雖然不同城市也有不同方言,但都只是口音差異,基本都能互相聽得懂。
但福建就不行了。福州講福州話(福州都內是標准福州話,而都外所轄的幾個縣還有自己的方言,但會和福州話比較相近一些),寧德講寧德話(我有個寧德的同學,寧德話聽著很像泰語),泉州廈門漳州講閩南話(泉州和漳廈兩城的口音不同,他們也在爭哪個才是正統口音),龍巖講龍巖話,三明講三明話。南平講南平話。另外西部還有客家話。
總之這些語言全部不互通。只有少數詞和句子發音相近,因此兩個來自福建不同亮數城市的人用各自方言是無法交流的。
福建其實普通話普及度非常高,福州70歲以下的大部分會說國語,40歲以下的人基本全部都會說國語,當然年長的可能會有比較重的口音。30歲以下的福州人全部會說國語,甚至比很多北方人講的要標准非常多(北方人經常帶很重的兒化音)。雖然網上很多惡搞我們f h部分之類的(當然老人家講國語是會這樣),但其實我們年輕人的國語說的比很多省份的都標准無數。其實會說國語,走遍福建都不怕。
沒有特殊需求的話,也不需要特地學方言。
本人現在不知道怎麼的特別想學說福州話!
我會。。。
⑸ 福州的方言有哪些
左謝no(做什麼)
拱趴(說大話 有的地方叫聊天)
醒應蠻(神經病)
寫bun 第三聲(吃飯)
控恐(睡覺)
控恐命(用於小孩子睡覺)
偷居(讀書)
口偷居(去上學)
miang(命 一般長輩很愛小孩子就是說「miang啊」)
顛趴(男瘋子)
顛破(女瘋子)
nong(第一聲)央(傻瓜)
這些是比較常用的詞吧....
⑹ 如何教人說福州話
福州話
福州話
福州話屬於漢語的閩語分支,是閩東次方言的代表。在漢語各大語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概論
福州話主要通行於福建地區的閩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帶,涵蓋11個縣市,分別是古田、屏南、閩侯、永泰、閩清、長樂、福清、平潭、羅源、連江和福州。使用的人口約為六百四十萬。
音韻
聲母、基礎韻母及韻尾
福州話的聲母共有十六個。其中有兩個(β和�0�0)是在音變過程中才會出現的。它們分別是:
唇組聲母(4) p, p', m, β
齒組聲母(8) t, t', ts, ts', s, l, n, �0�0(?)
喉組聲母(4) k, k', h, �0�7
福州話的基礎韻母有九個。它們分別是:a, ɑ, e, �0�3, o, �0�0, �0�3, �0�4, u, y, i。
福州話的韻尾雖然僅存塞喉的韻尾/�0�3/,但是在音韻變化以及語流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另外一個韻尾/k/的存在。所以「究竟是一個還是兩個」這就是「仁者見仁」的問題了。
聲調
福州話共有九個聲調,其中有兩個聲調(半陰去、半陽去)只在音變過程中出現。它們分別是:
陰平 調值是55或44
上聲 調值是33
陰去 調值是 212 或 213
陰入 調值是24
陽平 調值是53
陽去 調值是242
陽入 調值是5或4
半陰去 調值是21
半陽去 調值是24
音變
漢字在詞彙和句子中會發生一些的音變,這些音變包括聲母變化,韻母變化和聲調變化。這些變化有的時候是單個進行的,有的時候是三個共同發生的。雖然這些變化多數都有規則,但是大多數比較復雜,特別是聲調變化的規則多達56條。
76歲老人耗時15年編出6767字福州話字典
為了編一本字典,一個人,花了15年,一筆一畫寫出了三本共十多萬字的草稿。多少人有這樣的恆心和毅力?家住王莊新村的黃國棟老人就有。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常說,人活一世,總要給後人留點東西。
一本字典
能教人自學福州話
走進黃老的卧室兼書房,一本翻開的書吸引了記者的眼光,書頁上寫滿了我們常見的漢字,旁邊配的拼音讀法卻是我們沒見過的。
原來這就是黃老手工製作的福州話字典。
「你們看到的拼音,其實是這個字在福州話里的讀音。」
黃老的字典里收錄了6767個福州話里的日常用字,「基本上生活中使用的福州話漢字,在我這本字典里都可以找得到。」
老人還在正文的前面特地編出了一套福州話基本拼音方案,只要會拼音,就能毫不費力地拼出字典中任何一個字,也就能說出福州話來了。
「這就是我發明的福州拼音,也算是一個創新吧。」說到這里,老人露出了笑容。
工作十五年
只想給後人留點東西
黃老幾句話,就把字典的用法和編排講得清清楚楚,他編字典可沒說起來那麼容易。
「我把《現代漢語詞典》里的福州話中常用的字按順序一個個搬下來,做上福州方言的拼音標注、註解,再配上部首、頁碼。一天能編上五六個就已經很多了。」
十五年,黃老光草稿就寫出了3套,十多萬字。
而一個人完成這些工作的他,退休前竟然是個機電工程師。
「我雖然在印刷廠做了幾十年工程師,但一直對文學和鄉土文化特別有興趣,我還是連江青芝詩社社員、省東南詩社社員、《福州十邑名祠大觀》文史編輯呢。」
喜歡福州鄉土文化的黃老,編字典的初衷也很簡單,「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僅不會說福州話,連聽懂都很困難。我就是想給後人們留下一些可以學習的東西。」
黃老有個心願
找人幫我完成最後的工作
去年年底,黃老正式完成了字典前言、正文、注釋和附錄部分。
「現在,我這本字典基本上算正式成書了,就差一個部首檢字表。」可是今年已經76歲的黃老越來越感覺有點力不從心。
「做檢字表要找到每個字在字典里對應的位子,再標注出來,我的精力和記憶力都大不如前了。我真的很想能有人幫我一把。」
字典完成後,黃老還希望能有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本字典。
「我只想為福州方言的傳承做一點貢獻,不會計較個人的物質酬勞。」
福州話字典
在黃國棟老人之前,已經有人編寫過福州話字典,福州陳兆奮老人收藏有一本美國人麥利和編寫的《福州方言辭典》,迄今已有136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