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市的標志是什麼
市標——三山一水
「三山」指於山、烏石山、屏山。「一水」指閩江。意指「城內三山鼎立,閩江東流入海.
市樹——榕樹
榕樹 福州植榕歷史悠久,據宋樂史(930~1007年)撰《太平寰宇記》載,「榕……其大十圍,凌冬不凋,郡城中獨盛,故號榕城"。
宋福州太守張伯玉為防旱澇又編戶植榕,呈現"綠蔭滿城,暑不張蓋"的景象。榕樹便成為福州古城風貌特徵之一。榕樹葉茂如蓋,四季常青,枝幹壯實,不畏寒暑,傲然挺立,象徵著開拓進取、奮發向上的福州人精神。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廣大群眾的舉薦,決定命名榕樹為市樹。199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大第八屆34次會議通過以榕樹為省樹的決議。
市花——茉莉花
茉莉花 為常綠攀援灌木。原產於印度,漢時由西域傳入南方。葉對生,片呈橢圓形或廣卵形,花有白、紅兩種。常見則以白花為主,玲瓏素潔,香氣濃郁,曾被譽為"人間第一香"。
花期初夏至晚秋。宋劉克庄有"一卉能薰一室香,炎無猶覺玉肌涼"之贊。茉莉畏寒,需陽光,開花時尤需光,氣溫高,宜在疏鬆、肥沃、帶微酸土壤中生長,多以枝條扦插或壓條分枝繁殖。茉莉花可提煉天然香精和薰制花茶。根、葉、花均可入葯,有清熱、解毒、鎮痛、麻醉等功效。宋時福州已普遍栽培茉莉。現在福州城郊有許多成片栽培的茉莉園,為福州特產之一,且數量和質量都冠蓋全國。它象徵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芬香四播。以茉莉花薰制的福建茉莉花茶亦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廣大群眾舉薦,決定命名茉莉花為市花。
市果——福桔
福桔,屬芸香料,常綠灌木。單身復葉,葉翼小。春末開白色花,單生或叢生。
果扁圓形,紅色,皮呈海綿狀,層薄,易剝。味甜中帶酸。種子多為多胚性。性較耐寒。用嫁接、壓條、實生等繁殖。果肉供生食或加工,果皮、核、葉供葯用。主要產區分布在閩江兩岸。閩侯縣的南通、南嶼、尚乾和倉山區的螺洲、吳山、城門一帶產的福桔既大且甜。隨著栽培技術的改進,現在北到山區羅源,東到海島平潭,都出產福桔。福桔的收成期,恰在冬至前夕,臨近新年;因為它色地紅艷,且"桔"和"吉"同音,所以民間視"福桔"為吉祥物,成為賀年贈品。它象徵福州有福。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廣大群眾的舉薦,決定命名福桔為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