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名人扎堆做鄰居,三坊七巷這個地方有多厲害呢
金庸先生在長篇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開頭,寫了一個非常有名的福威鏢局。福威鏢局的總部位於福建省福州府西門大街。許多金庸迷紛紛前往福州,尋找林平之生長的地方。
其實,福威鏢局是金庸虛構的,福威鏢局所在的西門大街也是不存在的——倒是在福州西湖公園附近,有一個叫西門的地方。不過,如果大家到了福州的話,不妨到三坊七巷去走一走、看一看。這里古色古香的建築和街巷,讓人一不留神就以為自己身處武俠世界。
劉家大院
嚴復的故居位於郎官巷。宋朝大臣劉濤曾經居住在此,其後代皆為郎官,因而得名。嚴復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擔任過北洋水師學堂的教習,近代中國第一代海軍將領都是他的學生。不過,嚴復最擅長的還是搞翻譯工作,他所翻譯的《原富》《天演論》等皇皇巨著,猶如天雷一般炸響了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驚醒了無數沉睡中的中國人。
郎官巷的另一個名人叫林旭。林旭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慷慨就義時年僅23歲。死前,林旭視死如歸,只是掛念自己的妻子沈鵲應,「嬌妻尚在江表,莫得一面,英烈之性,必從吾死,不期酸淚如綆」。
沈鵲應是沈葆楨的孫女。
在古代,居住在三坊七巷裡的林、沈、劉、鄭、陳幾家大姓,這幾家大姓互相通婚,形成了一個親密無間的血緣共同體。與此同時,他們又與三坊七巷裡的郭柏蔭家族、葉觀國家族存在剪不斷理還亂的姻親關系,從而造就了三坊七巷裡龐大的名人群體。
這就是當我們在理順福州名人時,往往發現他們彼此之間都是親戚的緣故。
㈡ 三坊七巷簡介
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築。
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州中心城區(老城區)的三坊七巷擁有38公頃的完整保護范圍。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獲得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批準的「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榮譽稱號。
(2)林徽因故居在福州哪個巷擴展閱讀:
主要景點:
1、沈葆楨故居
沈葆楨故居位於福州宮巷26號,始建於明代天啟年間,數次易主。清同治年間,沈葆楨購置這座大房屋,加以修葺居住。
現為沈家後裔的住宅,是清代福州典型官宦人家大院。建築基本保存完整,1996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林覺民故居
林覺民的故居,也是謝冰心的故居。故居握改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楊橋東路17號,坐西朝東,三進,四周有風火牆。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有一長廊,廊兩旁種有翠竹。
第三進大運伍廳兩旁各有前後廂房。天井兩旁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覺民與妻子陳意映住在西南隅一廳一房。廳與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昔時種植臘梅)。
小廳有門東通「紫藤書屋」。在林覺民就義後,父親林孝穎為逃避清兵的追殺帶領全家躲到福州遠郊,謝家便買了此居,民國建立前後,著名作家冰心(謝陳伊函瑩)曾居此。
近代才女林徽因(建築師、教授、詩人、作家,夫婿梁思成)作為林覺民的侄女也曾在此居住。現辟為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
3、楊橋巷
楊橋巷位於福州市,在福州該地擴成馬路之前,叫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條小巷,因巷子通楊橋而俗名楊橋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稱叫「登俊坊」。
在楊橋巷與南後街交叉處有林覺民故居,現為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冰心小時候曾在該地住過,她在《我的故鄉》一文中旁皮或,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