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江陰哪個縣大
擴展閱讀
廈門四大行最好的是哪個 2025-02-04 20:35:16

福州江陰哪個縣大

發布時間: 2023-09-06 15:38:06

⑴ 福建福清江陰經濟開發區的江陰簡介

江陰原為海島,位於福清市西南30公里處,成柳葉形,楔入興化灣頂部。據傳,明武宗七年(1512年),正德皇帝下江南遊歷棉亭「第一山」(今屬新厝鎮),時值秋夜,月光如水、見島之明宅山上玉石生輝,賜名「玉嶼」,故江陰又雅稱「玉嶼」。1970年在西北角築海堤接漁溪鎮後朋村陸地;1978年在東北隅築堤與江鏡柯嶼、墨山村相接;1995年在西南隅又築海堤連接新厝鎮雙嶼村,至此孤島變為半島。半島南北走向,長18.46公里、寬3.54公里,總面積69.75平方公里,是全省9個海島鄉鎮中的第一大島。
唐聖歷二年(699年),福清置萬安縣,江陰屬常德臨江里。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江陰鄉,鄉址先在塘連村,後移潯頭村,全鄉計108個自然村。民國16年(1927年),改鄉為區,設江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1950年9月,改江陰鄉為第八區,區址塘邊村;1956年4月,撤江陰區,歸漁溪區管轄;1958年9月,江陰屬漁溪人民公社;1961年7月,從漁溪人民公社分析出,成立江陰人民公社;1984年9月6日,改公社為鄉;1990年10月11日,撤鄉建鎮。2000年,該鎮轄有庄前、梨港、嶼礁、莆頭、高嶺、下壟、北郭、嶺口、小麥、田頭、門口、赤厝、下堡、潯頭、下石、何厝、占澤、南曹、東井、後陳、龍門、潘厝、後庄23個行政村,4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萬餘人。鎮政府駐潯頭北端。鎮區已鋪設寬18米的水泥街道3條,總長3215米。
清初江陰秀士翁頤軒賦詩雲:「海光山色百里春,三十三山立島中,五道短嶺接高嶺,群山競秀六座峰,七條綠溪水孱潺,八嶼浪花笑東風,九礁雄奇環海市,十處渡道八方通。」江陰,就是坐落在這樣一片海光山色之中。主要的山峰、溪流、港灣如下:
雙髻山在江陰西北部,海拔429米,是江陰最高山峰。因狀如婦女雙髻而得名。西北半山腰處有千年古剎九鯉寺、霞堂寺。
瓊峰位於雙髻山向西南延伸一公里處,海撥382米。西北側為懸崖,山體作「人」字形,「龍井」聖水,瓊田古寺坐落其中。
高嶺溪集雙髻山東麓、橫山門山北麓之水,自高嶺村後山壟向東北流入東港,全長3公里多。
球尾灣在東南海濱,南北灣口均呈「U」型。灣邊有一片松軟寬闊的沙灘,可容納萬人游泳憩息,是野營露宿的理想地帶。
下壟港居鎮東北隅,深水岸線長1.8公里,水域面積57.6萬平方米,水深16~18米,是與福清市融僑經濟開發區配套的良港。
壁頭港又稱江陰港,位於鎮南端的興化灣北端。東瀕龍高半島,西南臨湄州半島,東南口有南日群島屏障,可以滿足船隻泊穩需要。港區水域面積100平方公里,水深18~25米,平均潮差5米。主航道深水岸線無淤泥,乘潮20萬噸級貨船可出入。港區陸域廣闊,地域平坦,有20多平方公里腹地。已建成新江公路,直通福廈高速公路新厝段。
江陰半島交通十分便捷。江陰大堤又叫嶺下公路堤,位於江陰西北部,填海於逕江東西岸,全長600米。大堤建成後江陰變孤島為半島,對繁榮江陰經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漁(溪)——江(陰)公路全長21公里,直通福廈公路漁溪段;鎮西公路由鎮區至漁江公路嶺下大堤,全長18.5公里,可直通福廈公路漁溪段;鎮南公路由鎮區至壁頭港區碼頭,全長3.5公里;新(厝)——江(陰)高級公路由新厝鎮至江陰港區碼頭,全長12.5公里,直通福廈高速公路新厝段。
江陰半島港口優勢突出,東北部的融僑集裝箱碼頭是國輪外貿起運點;南部的壁頭港是我國少有的深水良港,能改造成10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泊位,環繞江陰港區可連片建設3~30萬噸泊位30個,開發後年吞吐能力可達7500萬噸以上,相當於現有福州港的7.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