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最著名的古村落在哪裡
福建共有12個村落入選,第七屆全國生態 旅遊 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發布的 2017年《最美古村落》榜單 。
這12個村落分別為:
福安市溪潭鎮廉村、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龍岩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清流縣賴坊鄉賴坊村、武夷山市武夷鄉下梅村、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長汀縣三洲鄉三洲村
福安市溪潭鎮廉村
廉村全景
廉村作為八閩進士第一村,唐宋以來,先後出了幾十名進士,更是養育了福建第一位進士——薛令之。因薛令之為官廉潔正直,肅宗敕封他所在的村為「廉村」,水為「廉溪」,山為「廉嶺」,從此,廉村「三廉」聲名遠播。而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莊,更僅此一個。
因交通便利, 歷史 上廉村曾是閩東北的物流集散中心,同時也是穆陽溪流域的經濟文化中心;如今的廉村,已成為中國 歷史 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
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
晉江金井鎮福全村,地處晉江東南,2007年6月被公布為「中國 歷史 文化名村」。其實早在宋代,福全港就是泉州海外貿易的港口之一。
晉南重要的軍事重鎮福全所城,現在依然可見。城周六百五十丈,基廣一丈三尺,高二丈一尺。以1米左右長、24厘米見方的花崗岩條石壘砌外牆,角石壘砌內牆。城內舊有十三境,街道縱橫,居住一千多戶人家,二十幾個姓氏。有「百家姓,萬人煙」之稱。據說出於軍事防衛的需要,北門街、西門街、泰福街、文宣街、廟兜街、南門的前街和後街等都連接如丁字形,被稱為「丁字街」。
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
連城芷溪村是連城縣廟前鎮的一個萬人古村,八百年 歷史 造就眾多官商大宅,九廳十八井建築此村全國最多,素有客家大宅門之稱,文風鼎盛,人材輩出。走在密集的古街里,猶如走進古畫《清明上河圖》一般。這里人來人往,熱鬧繁華,商鋪、酒館、作坊應有盡有。古宅200多棟,區區四姓人就有華麗宗祠74座,全國罕見。
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
擁有800多年 歷史 ,是目前我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相媲美。30幢高堂華屋、21座宗祠、6家書院和一條千米古街組成了它特有的文化氛圍,被譽為「民間故宮」,榮登「中國十大最美村鎮」。
走在千米古慶納豎街,地上鋪著整潔精緻的鵝卵石,沿街兩旁都是老式店鋪、茶館、肉鋪、中葯堂等,這里是培田主要的商業集市。古代客家人要到汀州考秀才,常常成群結隊地通過這條古街步行至汀州府,所以有人把這條街稱為「秀才街」。如今雖盛景不再,但依然留著過去商貿繁華的印跡。
龍岩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
中心村內遍布上百座三層以上的方形土樓,建築年代久遠、數量多、規模大、樓層高,而且匯聚了明清的建築藝術、宮廷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精神。典常樓是我省現存最華麗的方形土樓,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豐樓建造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是福建現存最茄肢古老的土樓之一。
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
「四菜一湯」土樓群
上看像朵花,下看布達拉——田螺坑土樓群,是福建土樓中最具特色的典型代表。當然,除了藝術造型外,土樓還別有講究,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也因其獨具特色的建築形體組合,被中國古建築保護專家組組長羅哲文稱為「世界建築奇葩」。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顧問史蒂汶斯安德列稱田螺坑土樓群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譽大山區建築模式」。
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
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是第四批中國 歷史 文化名村、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這個海拔802米的古村落四面環山,村居依山沿溪構築,前有雙溪夾流,後有層巒疊嶂,恰似飛鳳落洋。這里澗水環繞,古民居、古廊橋令人目不暇接。
讓漈下村民引以為豪的除了秀美的鄉村景緻,還有濃郁的 歷史 風情。該村是涉台古村,戍台名將甘國寶祖居地,是古代宗法制度及涉台法緣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集村落文化、名人文化、武術文化、農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態文化於一體。如今,這些已悄然帶動村莊 旅遊 產業的發展,成為周邊居民周末自駕 旅遊 的目的地。
清流縣賴坊鄉賴坊村
賴坊古民居
賴坊村是一個有著千年 歷史 的客家村落。當地現存的明清時期古民居100多座,2007年被福建省政府批准為省級 歷史 文化名鄉;2008年被國家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 歷史 文化名村。同時,這里保留下來的傳統民俗,真實反映了宋末以來,客家人在閩西山村生產生活的真實情況,是農耕文明的活化石。
武夷山市武夷鄉下梅村
小橋,流水,人家,風雨廊,美人靠,展示出下梅水鄉風情
大美武夷山,奇秀甲東南。中國 歷史 文化名村——下梅村,就坐落在武夷山腳下。
明清風格的古民居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為一體,外觀古樸,鄉土氣息濃郁,形成別具特色的建築群,900多米的人工運河穿村而過,沿河兩河建有涼亭闌桿美人靠,古街、古井、古碼頭、古建築、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風淳樸的民情風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清代中後期,下梅還曾是通達俄羅斯的萬里茶道的起點,帶動了沿途200多個城市的發展,促進了中蒙俄三國的經濟交流。
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
城村漢城遺址一角
城村是漢閩越王城遺址所在地,位於武夷山南麓。城村周圍寨牆四合,居民分別由4座大門出入。村中36條小巷縱橫交錯,迂迴曲折。村內尚存有許多古民居,大多是一進式的三合院,都有磚雕門樓,外觀十分古樸。城村附近的閩越王城遺址,是中國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古城遺址,也是追尋神秘的閩越古文明的一扇窗口。王城傍城村而存,城村因王城而名。
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
漫步古茶樓下,仍能感受到濃郁的文化氣息
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的東北部,「藏」著個小村子——桂峰村,村裡有數百株四季桂花,常年芳香四溢。走進小村,明清時代的繁華街區躍然眼前,數十座不同年代、風格各異的古建築,讓你仿若穿越時空。而小村附近的層層梯田,與村落裊裊炊煙、村中勞作的人群,組成一幅濃濃的山水田園畫。
桂峰村已有700多年的 歷史 ,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孫蔡長在此肇基,承祖訓避世築居、耕讀傳家。這里曾是內地達官貴人、商賈小販往返福州的必經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轉站。很多專家學者來桂峰參觀後贊嘆:「厝厝均有文化,滿街都是 歷史 」。
長汀縣三洲鄉三洲村
「先有三洲,後有汀州。」自古汀江水運碼頭,穿越千年風塵歲月。累積這方水土富庶,積淀古進賢鄉追求。舟楫往來,商賈雲集,風雷激盪,氣吞萬里如虎。枕山、環水、面屏,一座座祠堂,一幢幢古建,一條條巷道,一處處磚牆,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斗拱森森,美輪美奐,穿越時光隧道傲視風雲。迎神廟會、抬神打醮,「花燈鑼鼓挑一擔」,演繹人傑地靈的千年傳說。
此次 《最美古村落》榜單是完全公益性質的,評價標准主要為:
1、有悠久的建村 歷史 ,中華傳統文化沉澱深厚;
2、保存有一定數量的房屋等古建築,且建築物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工藝水準、藝術價值、觀賞價值較高,即 旅遊 開發價值較高;
3、有一定的知名度。
(閩南網 陳輝達)
2017年最後一個月,也就是上個月,我正好去福建拍了一個 旅遊 視頻,順便去游覽了慕名已久的桂峰古村落,這個古村位於福州西部幾十公里處,依山傍水,景緻非常美麗,而且 歷史 久遠,至今仍保持著原始淳樸的生活氣息,生活在這里的大多數仍是原來的村民,今年開始經營 旅遊 ,目前有很多民宿客棧還有農家樂餐廳,小吃,特產店,周末或假日來這里游覽一番,別有一番情調。
桂峰村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四面環山,是中國 歷史 文化名村,被譽為「山中理窟」。
桂峰村環境優美,自然美景和人文建築頗多,有些渾然天成,有些人工雕鑿,都凸顯著桂峰村古舊的 歷史 感,婀娜多姿,清新脫俗。
桂峰村內有千年古寺,石橋,和許多古建築,再加上桂峰村氣候宜人,山清水秀,吸引了古今許多文人墨客。
桂峰村中蔡氏祖廟和蔡氏宗祠,蔡氏祖廟位於村中心,高大寬敞,建築雖並不豪華,卻能看出其精心設計,在蔡氏子孫當中佔有重要位置。
祖廟背倚青山,面朝綠水,古樸典雅,建築簡單大方,美觀而不簡陋,現存建築基本完整。
桂峰村的古建築還有石獅厝,後門嶺民居,歷經拜年仍然煥然如新,高大宏偉,斗拱翹角,裝飾華麗。
都說古建築是 歷史 的影子,同時也是體現古村落的古樸典美的主角,桂峰村無論是民居,石橋,街道,亦或是寺廟祠堂都無不體現桂峰村的古典美。
相對於古建築,桂峰村四周的自然景色,也是十分不錯,走上桂峰村周圍的山,可以俯視整個村落,將所有紅牆青瓦盡收眼底。
桂峰村 歷史 悠久,從唐宋時期就有人到次居住,不少學士發現此地山靈水秀,其中最有名書法家蔡襄及後裔,在此地結廬而居。
不少專家學者來到此地,猶如涉足 歷史 的長廊,猶如仙境一般,不禁感嘆滿街都是 歷史 的痕跡。
我雖不是芷溪人,小時去芷溪半天都轉不出村,'現在到芷溪玩,不用門票。其它古村落是收門票的喲
⑵ 福州梁厝歷史文化街區好玩嗎遊玩攻略推薦
福州梁厝歷史文化街區是福州人民最喜歡去的網紅打卡點,保留了大量梁氏祖宅,感受山水田園的美麗,福州梁厝歷史文化街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詳情見下文,一起來看看吧!
梁厝歷史文化街區
梁厝被稱為「三江口最美古村落」,位於倉山城門鎮三江口。除了保留完好的連片古厝以外,還有值得感受的歷史文化、人文氛圍。
遊玩特色
01.古厝
梁厝的建築很有特色,木石結構,灰瓦,低矮方正,隨處可見閩派建築特有的馬鞍歷梁牆,線條流暢,精緻至極。房屋基本都由黑白灰三色構成,點綴磚紅色,彷彿走入畫中。梁厝目前保存著唐、元、清等古建築共30多處,部分古厝被改造成茶館、花房和書院,實現了另一番價值。
02.梁氏宗祠
在梁厝現存的古建築中,永盛梁氏宗祠是最熱門的打卡地之一。梁氏段爛友宗祠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堂號「貽燕堂」還是朱熹所題。宗祠的大門兩側有一對白瓷酒盞拼鑲的白象,是梁厝的標志性圖騰之一。白象約有3米高,據說象身拼鑲的瓷盞都是由當時梁氏族人捐獻的。
03.大眾茶館
福州的茶攤文化由來已久,評話、澡堂和茶攤,可以說是福州人的「休閑三寶」。茶攤是老福州人重要的社交場所,可以談社會見聞、生活經驗,甚至還能處理家庭糾紛。得閑之日,約上三五好友,坐著喝喝茶聊聊天,看雲舒雲卷,好生愜意。
04.婚俗喜舍
在梁厝172號,有一家叫作「嘉合禧事」的喜舍。屋內就像一個小小的福州婚俗博物館,陳列著許多傳統婚嫁的必備用品。
05.梁守綱宅
被當地人稱作「梁朝進宅」,已傳八世,房齡距今三百餘年。
06.市集農耕
「舊圩新市」是梁厝的特色市集,位於梁氏宗祠握槐南側廣場。各式小攤齊全,非遺老字型大小商品、文創手作、傳統小吃應有盡有,幸運的話還能與羊駝互動。梁厝供銷社旁的草坪上,還有「一米菜園」農耕科普體驗和萌寵互動活動。
07.花田
花田的花兒隨季節變換,格桑花、向日葵、油菜花,一季一景,美不勝收。春有油菜花,夏有向日葵,秋冬季盛放波斯菊,四時之景各有不同。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
倉山區南江濱東大道城門鎮梁厝歷史文化街區
交通指南
公交搭乘67路公交,在藝術中心梁厝站下車,步行約200米;地鐵可乘坐一號地鐵線至梁厝站A出口下車即可到達。
⑶ 福建有什麼小眾卻很值得一去的景點
我老家就是福建的,雖然並不經常回去,但是每次回去都會到處遊玩,所以我對當地的景點還是比較了解的,要說小眾值得去的景點,我推薦是去培田古村,下面讓我來詳細介紹一下這一景點吧!
培田古村
培田古村被譽為「福建省民居第一村」。它擁有800年歷史的村落,是國內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相媲美的客家建築文化經典之作。
培田的建築風格迥異於永定土樓,相較於永定土樓的封閉和堅固,培田民居則顯得開放和優雅,其精緻的建築,精湛的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是中國客家建築文化的經典之作,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國南方庄園」,有「民間故宮」之美譽。
1、景區票價:50元/人
2、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
3、景區資質:國家4A級景區
4、景區地址:中國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宣和鄉
二、乘車路線:
1、飛機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全國各地皆可直達。隨後坐動車到達龍岩(1小時),出站後在火車站廣場可直接乘坐大巴車到「朋口鎮」,約1個多小時,然後轉乘到「培田古村落」的中巴車,20分鍾即到。
連城冠豸山機場:上海可以直達,由連城坐培田專線。
2、火車
龍岩站:位於福建省龍岩市,可乘動車到此,出站後在火車站廣場可直接乘坐大巴車到「朋口鎮」,約1個多小時,然後轉乘到「培田古村落」的中巴車,20分鍾即到。
冠豸山站:位於連城縣朋口鎮,可乘普通車到此,出站後在火車站廣場對面乘坐到「培田古村落」的中巴車,20分鍾即到。
三、游覽方式:
游覽培田古村,如果時間不是很多,又想細品民宅,可重點觀繼述堂,官廳,雙灼堂,南山書院等幾個重要景點。若想細細領略培田古村,可以村中住上一晚,因為當地明清古建築保存的較為完善,細考之下,會有很多驚喜發現。
在古村之中,便能輕輕鬆鬆消磨過一天的悠閑時光。第二天的話,可以在古村周邊的田園走走,村外馬頭山有馬頭庵,再走走馬頭庵左邊通往連城的古官道,般若堂的右邊的林間小道都很不錯。
四、特別推薦景點:
1、容膝居
在培田村的古建築中,有一座很別致的「容膝居」,據說這是專為婦女構建的。房間不大,三開間,中間是用來講課的廳堂。這是婦女受教育的地方。由此可見培田村的客家人,對婦女的教育也相當重視。
2、南山書院
培田村的南山書院,被當地人稱為「入孔門牆第一家」。該書院建於500多年前,曾經為這個小小的山村培養過140多名秀才。
3、石牌坊
在培田村的村頭村尾,各有一座石牌坊。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通其間。古街並不寬大,一些古老的店面前常掛出一幅「酒」旗或「茶」旗。這里有客家人喜愛的著名的老酒(糯米酒)和當地出產的茶葉。
旅行tips:
1️⃣培田古村落在眾多古村落中的,它算是非常古樸的,沒有過多的開發,商鋪都是村民賣點手工做的伴手禮以及開的餐館,行走此間,感受到的都是800多年的客家文化。
2️⃣村子其實很小,走馬觀花地走一圈,半小時也就是夠了。
3️⃣村尾和村頭都可以到半山腰觀景平台,村尾過去更近,就十來分鍾,過橋後往右一直走,會看到一個觀景平台的指示牌,往上爬大概5分鍾的時間。
4️⃣村子裡晚上蚊蟲還是挺多的,帶上蚊子噴霧;雖是金秋十月,但依然很熱,山裡很悶,穿短袖就好,還需要做好防曬。
⑷ 福州閩侯,哪個村比較好玩
閩侯號稱「八閩首邑」,旅遊的地方還是很多的,我挑幾個主要的給你介紹一下:
1、甘蔗鎮:曇石山博物館,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是福建最早人類的遺跡。
2、荊溪鎮:三疊井,是在山澗中前行,看石頭看水看瀑布。
3、荊溪鎮:有龍台山莊等多個農庄的,不同季節可以讓人採摘各類水果。還有馬術、真人CS等。
4、南通鎮:十八重溪,因18條支流而得名。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典型的季節河、成群的野生彌猴為該景區的三大特色。
5、南通鎮:龍泉山莊水上樂園可以玩水,附近有兔耳山挺不錯的。
6、南嶼鎮:旗山國家森林公園。與鼓山齊名,號稱「左旗右鼓」,有野生獼猴出沒,很親近遊客,可以喂東西給它們;山腳下有規模宏大的萬佛寺,幾年前迎新接過西安的佛舍利。
7、南嶼鎮:旗盤寨。有野外生存訓練項目,有教練帶著玩的,比較適合單位的集體出遊。
8、白沙鎮:白沙灣生態農庄有植物迷宮等20多個項目,福州軍博園;還有就是3-5月可以在梧桐下村看油菜花。還有一些古民居也挺有韻味的。
9、大湖鄉:雪峰寺,雪峰山與鼓山、旗山三山鼎峙,環抱福州,合稱福州「三絕」,雪峰寺是福州五大禪林之一,在春天舉辦牡丹花節。
⑸ 福州周邊鄉村一日游推薦地點
福州周邊的風景村落有沙縣下茆鎮漁浜村、泰寧縣山城鎮雞溪村、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等。如果要說去那裡怎麼玩,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有意思的地方。詳情請看下文。
1、沙縣夏茂鎮俞邦村
夏茂鎮余浜村是一個革命老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被譽為「沙縣第一小吃村」。村子環境優美,充滿田園風味,還有十棵古樟樹。是休閑旅遊享受「最氧三明」的絕佳去處。
玉榜村有一條小吃街叫「尋根尋味」,經營鹼面、扁肉、甜蒸餃、涼粉、巴贊、芋頭餃子等各種夏茅小吃。到了玉榜村,一定要去夏茅特色小吃民俗文化中心。他會告訴你的。除去著名的扁肉、面條、蒸餃、燉鍋等「四大金剛」,沙縣有記載的小吃有240多種。在這里享受你的假期吧!
此外,我們還建造了一些游覽項目,如在水中游泳、親子樂園、水趣木池、趣味吊橋等。
2、讓純泰寧縣杉城鎮際溪村
泰寧縣績溪村以丹霞地貌為主,寨下大峽谷和世界地質公園示範景區李嘉言景區就在這里。轄區內到處都是美麗的山峰,點綴著岩洞,靜靜的流水,錯落的村落,淳樸的民風,田園風光盡收眼底。它是由「一個丹霞山鄉和一條岩脈」建成的
下寨大峽谷是泰寧建設的第一條地質考察路線,盯念是「世界地質公園示範景區」。三條青翠的峽谷,是青年時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西村因其傳統農耕文化和深厚的岩洞文化內涵,被定義為「農耕讀書李家」。李佳菜地是一個圍繞農村生活打造的農業體驗項目。
有閱讀休息點,遊客可以利用閑暇時間,享受閱讀樂趣,體驗農耕文化。
2010年至2012年,龜峰有蔡氏宗祠、蔡氏宗祠、石室厝、樓平堂等39處典型明清古建築。是我省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被專家譽為「每一個措措都有文化,所有的街道都是歷史」。
走進圭峰,就像走進了一幅格調高雅、筆法細膩的山水國畫。走過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巷,還能感受到空氣中飄散的桂花香。桂峰村位於福建中部的戴雲山脈深處,因在全國各地種植桂花樹而得名。
3、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
林舍村位於福建省三凱滑困明市清流縣東北部,距縣城35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面積約3.6平方公里。1000人以上的有236戶。村裡有大量的革命遺址和文物,紅色資源豐富。是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福建省美麗休閑村、福建省首批黃金旅遊村、福建省鄉村振興示範村、福建省革命老區基地村。
林舍村有一家尼居吉。廟內供奉的「五穀真仙」金像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穀真仙廟。中國桂花文化園共徵集桂花品種138個,種植6萬余株,是中國品種最多、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主題園。
4、清流縣林畲鎮林畲村
這個千年古村就是集中村,集中村擁有中國傳統村落和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的雙重美譽。走近吉中村,猶如置身於一幅色彩斑斕的歷史畫卷中。自宋塗家祖治平以來,千年古村吉中村歷經滄桑。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有一個相對完整的保存古老的城堡和村莊,古老的街道和橋梁,古老的寺廟和祠堂,傳統資源
⑹ 福建古村落有哪些福建古村落自駕路線推薦
對於福建,我們並不陌生,在這里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地方,這里有著美麗的山川,青山碧水,秀麗怡人,在群山的壞繞,和碧水的岸邊,這里有著許多安靜的古村落,依山傍水,十分愜意。
這里的人們樸素熱情,生活簡單悠然。如果這個十一,想要領略一些古村落的美麗,感受一下歷史悠久的自然環境,那麼你就來福建的這些靜謐的古村落景觀吧!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尤溪桂峰村
桂峰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桂峰古稱為桂嶺,海拔550多米,為半高山谷地。這個被譽為「山中理窟」、「雲霞仙境」的歷史文化名村,群山環抱,雲霧繚繞,山清水秀。
最具有詩情畫意的是位於村中心的「印橋皓月」景區,四周酒肆、商店、作坊林立,酒香、肉香、花香沁脾。置身其間,彷彿看到過去繁華的景象。
石橋周邊種有四株金桂、兩株紫荊,桂花樹頭的石墩砌成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方形狀,稱為日、月、鏈毀書、印,象徵著美景如日月一樣永恆,寓意財富、權力源自於知識。
秋高氣爽之夜,朗朗月光、濃濃花香,淙淙流水,啾啾蟬鳴,遊客到此,儼然足臨一幅仙鄉畫境。
村子很幽陪枝靜,漫步村中,那古橋、古巷、古樹、古碑刻、古書齋、古祠堂和古民居,宛如時光倒流,將人引入古韻古香的舊時光。
自駕路線:福州市區出發,全程120多公里。從「福州西」上高速,往三明方向行駛,在尤溪的「洋中」出口處高速後12公里左右即到桂峰村,沿途有路標。耗時1.5小時。
2.金井塘東村
塘東村隸屬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金井鎮一個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位於圍頭半島的西南隅,塘東村是著名的僑鄉,早在明代就有不少族人前往呂宋、仰光、安南謀生。
民國年間,尤其是抗戰期間,更多村人前往菲律賓,賺回大筆外匯,活躍了家鄉的經濟,建起一棟棟二層三層中西合璧的番仔樓。其中,著名旅菲華僑蔡本油故居便坐落於此。
到塘東,不能不看看蔡氏家廟。因為晉江自古流傳著一句「塘東崎,檗谷大,庄厝祠堂蓋南門外」的俗語。
「塘東崎」,即指金井塘東村的東蔡家廟,以其祠堂屋頂高斜峻峭,富於特色故稱,如今,這幢歷經數百年風雨的祠宇看起來依然金碧輝煌棚亂備。
塘東村早有的蔡氏祖祠,蔡氏家廟,一稱新祠堂,始建地清同治年間,民國初重修,面積大於東蔡家廟。祠內中間左右有天井五口,為晉南祠堂之特色。
自駕路線:從瀋海高速(G15)內坑樞紐往圍頭疏港高速(G1502)行駛10公里左右,到樟井樞紐往圍頭方向繼續行駛到終點,出高速後右轉,沿S308線往金井方向。
3.閩清後壠村
閩清縣雲龍鄉後壠村(古稱二都厚龍),距縣城中心8公里。後壠村山水秀美,景色宜人。
一條自東向西走向的吉溪蜿蜒全村,橫跨吉溪的12座永久性橋梁,在方便人們交通的同時,也構成了一道特別的風景。
鄉村全景背靠巍巍大湖山,有面積廣袤的高山草坡和原始次森林,擁有坑宅森林、大_吉溪公園等森林景觀。
這里素有」福州小婺源「之稱,村裡的老房子呈現出「白牆灰瓦馬鞍牆」的閩清特色建築風格。隨便走進一座民居,內部干凈整潔,擺設有序。
百年老宅典利厝、功烈軒等厝內更是保存完好,別有一番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風味。
自駕路線:自駕下雲龍高速互通後往坂東方向左拐10分鍾即可進入後壠村。
4.泉州_埔村
_埔村是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社區的一條小漁村,是古代阿拉伯人後裔聚居地。雖經歷代與當地漢族通婚,但中亞的遺風尚存,主要表現在蚝殼房和_埔女的頭飾上。
_埔女盤頭插花,戴著丁香耳墜,穿著大裾衫、寬腳褲,形成了獨特的風情。她們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並稱福建三大漁女。
泉州_埔村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刺桐港」的所在地。而_埔至法石社區沿線更有真武廟、美山碼頭、文興碼頭、美山天妃宮、文興宮、長春宮等許多『海絲』遺跡。
這里還有別具特色的民居「蚵殼厝」,外牆上密布的大貝殼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雖然現代的物質生活近在咫尺,但當地人仍然虔誠地傳承著祖輩們世代沿襲的生活模式。
自駕路線:距泉州市區10公里左右,開車到豐澤的郊區里即可到達
5.南平三樓村
三樓村歸南平市管理,水光山色,氣候宜人。三樓村建於1658年,原名上樓村,因與大橫上樓重名,且村有上樓、下樓、發春樓三個自然村,故於1979年改名為三樓。
三樓村以梯田、雲海、瀑布、古樟,以及豐富的民俗出名,近年來,在三樓村成立了延平區攝影協會基地,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的光臨。
三樓村梯田四周、村部、紅河谷山莊、民房皆有拍攝的最佳機位,可以從不同角度展現梯田風光秀。
自駕路線:開車到建溪大橋,然後到安豐橋,途徑演山、大洋、紅河谷即可到達三樓村
這些古村落,環境秀麗靜謐,空氣清新干凈,自駕來到這里,走走停停,賞花賞水,看山看景。秋天的這里更是涼爽,注意帶外套,秋天的古村落也更顯的幽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