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州的地理特徵
福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部的閩江口,東經118°08'~120°31',北緯25°15'~26°29'之間。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從漢代至今都是中國東南沿海貿易良港,素有"福海寶地"之譽。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區位於盆區中央。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總人口660多萬,其中城區人口243萬。現轄鼓樓、台江、倉山、馬尾、晉安五個區和福清、閩侯、羅源、連江、長樂、平潭、閩清、永泰等二市六縣。居民以漢族為主,還有畲、滿、苗、回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暖濕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❷ 福建有哪些優良的港口及深水面積和深水岸線還有主航道水深
廈門港:廈門港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條件優越。地理坐標為 118 ° 04 ′ E , 24 ° 27 ′ N 。港灣外圍大小金門等島嶼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內水域寬闊、水深浪小、不凍不淤。岸線匯流排 154 公里 ,適於建港的岸線 31 . 6 公里 ;現有錨地面各 18 . 99 平方公里,規劃錨地面積 52 平方公里。進港航道全長約 40.3 公里 ,水深達到 -14 米 , 10 萬噸級船舶可乘潮出港。
泉州港:州港現轄有4個港區16個作業區,即: 湄洲灣南岸港區(沙格、鯉魚尾作業區);泉州灣港區(崇武、後渚、內港、石湖、祥芝作 業區);深滬灣港區(梅林、深滬作業區);圍頭灣港區(圍頭、石井、東石、安海、水頭 作業區),以及正規劃建設中的湄洲灣南岸港 區斗尾作業區和泉州灣港區秀塗作業區。泉州灣口為逆時針迴旋流。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為東流,流速約1.54米/秒,灣內逐漸變成往復流。灣內潮流一般是順深水水道流動,主流經小墜島與祥芝角之間。灣口至秀塗,大潮潮流流速為1.63-2.21米/秒。交通狀況泉州市區順濟橋下約200米左岸。距晉江入海口約10公里,外港(後渚)位於洛陽江入海處右岸碼頭山下,距市區11公里,距泉州灣口約15公里。
江陰港:
風況:年平均風速4.4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台風多出現於每年8月,風速17米/秒,但對港口裝卸作業影響不大。
江陰港 -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025.6毫米,每年7月降水最多,達414毫米。
江陰港 - 霧況:
年平均霧日29.6天,一般從早晨至上午8時消散。
江陰港 - 氣溫:
年平均氣溫15.2℃,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14.2℃屬常年不凍港。
江陰港 - 潮汐:
屬不正規半日潮海潮,有日潮不等現象。平均最高潮位4.04米,平均最低潮位2.40米,平均潮差1.63米。
江陰港 - 潮流:
屬往復型或單向變化。長江洪水充速2.5米/秒。
三都澳:主航道水深29至115米,深水面積173千米,深水岸線173平方千米。.
❸ 請問福清市是什麼樣的地方
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為全國著名僑鄉。地理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5°18'—25°52', 東經119°03'—119°42'。面積243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5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11平方千米。轄7個街道辦事處、17個鎮: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城頭鎮、南嶺鎮、龍田鎮、江鏡鎮、港頭鎮、高山鎮、沙埔鎮、三山鎮、東瀚鎮、漁溪鎮、上逕鎮、新厝鎮、江陰鎮、東張鎮、鏡洋鎮、一都鎮。人口123萬。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福清市位於省會福州南翼,東臨台灣海峽,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一個城市,最近處與台灣新竹市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對台、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1990年12月撤縣建市,是全國首批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農村城市化試點縣市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之一。
福清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長樂——南澳大斷裂帶大致經融城至漁溪斜貫中部。西北部屬戴雲山脈東向支脈,多低山丘陵,山間谷地有洪積——沖積平原,全市最高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東南部以台地、低丘為主,融城——海口,及江鏡、漁溪為沖積——海積平原;南部龍高半島楔入福清灣、興化灣中。海岸為具有沙泥灘的回升侵蝕漏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島嶼100多個,港灣眾多。河流多獨流入海,主要有龍江:幹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獲蘆溪支流風跡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還有漁溪、逕江、大壩溪、沾澤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澤湖;人工湖有東張水庫(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東皋、占壩水庫。年平均氣溫 19.6℃;1月平均氣溫10.8℃,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氣溫38.7℃,極端最低氣溫-1.2℃。平均年降水量1326毫米,無霜期346天。境內耕地3.09萬公頃,有林地6.1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66.8萬立方米,毛竹116.5萬根,森林覆蓋率47%。可利用草場5300公頃。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41萬千瓦,可開發1.42萬千瓦。礦藏有花崗岩、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砂、鐵砂、泥炭、鐵。海岸線348千米,島岸線84.24千米。
唐聖歷二年析長樂縣南鄉置萬安縣,天寶元年改福唐縣,五代梁開平二年至後唐同光元年曾名永昌縣。五代閩龍啟元年更名福清縣。元元貞二年升為福清州,明洪武元年更為縣。歷屬泉州、福州、長樂郡、長樂府、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1949年8月16日解放,歷屬閩侯專區、晉江專區、閩侯專區、莆田地區、福州市。
改革開放20多年特別是建市10多年以來,百萬福清人民領開放風氣之先,借政策驅動之利,揚僑台區位優勢,著力鍛造農業和外向型經濟堅強「雙翼」,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創造了「福清效益」、「福清速度」,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省10強縣市第3位,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呈現迅猛增長的勢頭。
基礎設施情況
福清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交通四通八達,公路密度居全國前列,大真線、海城線橫貫玉融大地,沿海一縱大通道正在規劃中。國道福廈線和福泉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把福清與省會福州及廈漳泉等省內經濟最活躍區域連成一片。正在籌建中的福廈鐵路經過福清的路段40多公里,境內設有多個站點。水電資源較為豐富,建成全國縣級最大的水利工程——閩江調水工程,建成城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城頭——高山110千伏輸電線路、多座22萬伏變電站及一批鄉鎮供電設施,成為全國農村電氣化建設達標縣(市)。
福清建設碼頭和港口的條件優越,海岸線長達348公里,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優良港灣眾多。1993年9月,福州港最大噸位的業主專用碼頭——3萬噸級元洪碼頭,在福清東部松下港落成,二期工程2004年開始動建。1994年9月,國務院批准該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允許停泊外國籍船舶。
江陰港區位於我省最大海灣——興化灣北岸中部,灣內港區風浪較小,常年不凍不淤。江陰港岸線長達8.37公里,縱深可達1.5公里,可建3-30萬噸泊位30餘個,年吞吐量可達7500萬噸。港區水域寬達9-15公里,10米以上深水區域寬度達1-3公里,最大天然水深達19米,可滿足2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的靠泊和調頭需要。且後方陸域寬闊,多為淺灘、鹽田和低小丘陵旱地;靠海岸側又有40平方公里的平坦旱地,及近百平方公里的淺灘,可供開發工業區用地。
江陰港區對外開放已通過國家級驗收,有交通部批準的5萬級噸集裝箱碼頭13個,3-5萬噸級的化工碼頭4個,以及其他散雜貨碼頭10多個。2002年12月,由新加坡港務局、省港務集團、新加坡太平洋公司及福清港口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江陰港一號深水泊位3萬噸級碼頭、兼靠5萬噸級集裝箱船碼頭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福清口岸貨物吞吐量達152萬噸,集裝箱吞吐量達7.1萬標准箱。目前港區已開通香港、西非、美西、歐洲地中海和日本等國際航線以及內貿內支線,可直達美國西部海岸、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內沿海各主要港口城市。2#、3#泊位5萬噸集裝箱碼頭和玉融海港碼頭已動工建設, 4#、5#、6#、7#集裝箱碼頭、建滔碼頭將於今年陸續動工,國電項目配套煤碼頭也將於今年動工建設。10-13號四個泊位是目前全省唯一獲得交通部批準的化工通用碼頭,其中10#化工碼頭正在積極籌建中。
福清口岸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在開發區、工業集中區設有福清海關、福清檢驗檢疫局、福清邊檢站、福清海事處等查驗單位,形成最完善的快速大通關環境。各查驗單位按照「實施大通關、建設大口岸、構築大平台」的總體要求,不斷深化作業改革,優化工作流程,逐步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口岸管理體制。福清海關進一步簡化物流監控手續,在加工貿易合同審批作業上採取「一條龍」服務,改進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制度,性能技術屬國內領先的H986檢測設備已投入使用。福清檢驗檢疫局推行「電子審單」,開辟「綠色通道」,對重點企業實行「直通式」快速通關機制,滿足了大企業快進快出的通關要求。福清邊檢站、福清海事處等單位也積極推行「電子監控」、就近受理等先進管理手段,大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各查驗單位之間建立健全聯檢制度、雙向溝通制度,在江陰口岸園區實行聯合辦公、一個窗口對外,有效提高了口岸整體管理效率,實現了江陰港區與融僑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的港區快速聯動。
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情況
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福清籍華僑率先倡導創辦的全國唯一以「僑」命名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於1987年,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28平方公里,已開發1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累計批准三資企業341家,總投資20.74億美元,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67億元,出口85.6億美元,其中部分經濟指標躍居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前列。全區已形成電子、塑膠、玻璃、食品等支柱產業群,擁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冠捷電子公司電腦顯示器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福耀玻璃集團產品佔中國全部出口汽車玻璃的75%,占國內高檔轎車玻璃60%以上市場份額,是所有大型汽車廠的定點玻璃配套商。經過十幾年來的高速平穩發展,融僑開發區已成為「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對外開放的窗口」。
新厝出口加工區情況
新厝出口加工區是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江陰港優勢而設立的,2004年11月27日正式開工動建,總體規劃設計17平方公里,詳細規劃為2.86平方公里,正在開發的1平方公里已經納入國家級開發區。該區區位優勢顯著,具有完備的水陸空交通網路,距江陰國際集裝箱碼頭僅1公里,福廈324國道、福泉高速公路自北而南縱貫全境,籌建中的福廈鐵路貨運站位於區內,離福廈高速公路僅1500米,距長樂國際機場58公里。該區水電優勢明顯,首期依託新厝鎮溪頭亭水庫,水資源可滿足工業區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中期規劃由東張水庫江陰供水廠和東方紅水庫建成日供水2萬噸的自來水供水廠。已建成容量為35KV和15KV兩個變電站,為工業生產和生活用電提供充足的電源。
國家出口加工區實行優惠政策,主要是:(1)對區內加工產品不徵收增值稅。(2)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基建物資,予以免稅。(3)區內企業生產所需的機械、設備、模具及其維修用零配件,予以免稅。(4)區內企業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及消耗性材料,予以保稅。(5)區內企業和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予以免稅。(6)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區內企業加工的製成品及其在加工生產過程中的邊角料、余料、殘次品、廢品等銷往境外的,免徵出口關稅。(7)對無商業價值的邊角料和廢品,需運往區外銷毀的,應憑管委會和環保部門的批件,向主管海關辦理出區手續,海關予以免進口許可證、免稅。(8)從區外進入加工區供區內企業使用的國產機器、設施、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以及建造基礎設施、加工企業和行政管理部門生產、辦公用房所需合理數量的基建物資等,海關按照對出口貨物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簽發出口退稅報關單。區外企業憑報關單出口退稅聯向稅務部門申請辦理出口退(免)稅手續。
江陰工業集中區情況
江陰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面積158.6平方公里,一期規劃建設67.51平方公里,由江陰港區、江陰工業片區、江陰綜合生活配套區和鋼鐵、電力等重工業項目用地、倉儲及物流區等組成。江陰工業集中區規劃定位是發展成為福州市重要外海深水港口和以臨海基礎型工業為主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江陰工業集中區緊鄰福廈交通走廊,對接324國道的疏港高速公路(40米)直接進入工業集中區,區內兩縱兩橫主幹道路網構架已基本形成;福廈鐵路江陰支線直通工業集中區,已通過論證准備動建;連接工業集中區與福廈高速公路的兩條快速疏港公路漁溪和新厝支線已規劃。
江陰工業集中區具有臨海近台的獨特區位優勢。距馬尾港113海里、上海532海里、香港360海里,距基隆150海里、台中100海里。江陰工業集中區通過鐵路、高速公路,半徑可輻射到福州、莆田、泉州、廈門等沿海經濟帶,也可以通過福州市實現對寧德、南平、三明等閩東地區及江西和浙江等地的輻射,通過海運可輻射到全國沿海城市及台灣台中和海外,是我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發展區域。
到目前為止,江陰工業集中區已簽約項目60項,入區企業計35家,總投資超過170億元(不計鋼鐵項目)。目前已有福抗葯業、美斯特凱爾醫療器械等投產企業11家,國電、福興醫葯、福興化纖等15家企業正加緊動工建設中,預計年內還將有數家企業建成投產。預計江陰工業集中區將在12年左右時間共投入1000億~1500億元人民幣,建立醫葯原料葯、基礎化工原料、石化倉儲、機械製造、鋼材和金屬加工、紙漿生產等六大重工業基地。
為鼓勵工業項目落地,根據國家土地政策,江陰工業集中區對工業用地實行差別地價。現已是儲備地的,每畝自3萬元至4.2萬元不等。其中,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或8200萬元人民幣(含1000萬美元或8200萬元人民幣)以上項目,每畝地價3萬元;注冊資本500萬美元(含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的項目,每畝地價3.5萬元;注冊資本500萬美元以下的項目,每畝地價4.2萬元。所有項目均由江陰工業集中區建設辦免費代辦土地證變更手續、繳納相關變更稅費,並負責配備水電設施至項目用地主幹道或次幹道邊緣。
江陰B型物流園情況
福州保稅區江陰物流園位於江陰工業集中區內,總規劃面積3122畝,其中一期規劃建設1016畝,二期規劃建設2106畝。規劃園區西側為港口物流園區,東側緊鄰江陰港區疏港公路——新江公路,南側靠江陰港區集裝箱碼頭區,北面為居民區。園區周邊交通網路發達,現有陸路接入福廈線,擬建的福廈鐵路新厝車站可鋪設專用線至園區。園區緊鄰江陰港區,50米港區大道從其西側通過。整個園區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江陰物流園將建成市場空間廣闊,貨物進出便捷,綜合運輸成本低廉,配套服務完善,管理運作規范,具有專業化、多功能、社會化、現代化,以及具有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和出口加工三大保稅功能的物流園,使其成為區域性、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競爭能力、依託港口與臨港工業相關產業、具有延伸性服務功能的物流園。江陰物流園正在加緊建設中,正在建設的江陰物流園海關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進入運作,目前正在上報國家審批,預計近期內可以獲批。
國家對保稅區物流園實行優惠政策,主要是:(1)對保稅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實行出口被動配額管理的外,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2)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基建物資,予以免稅。(3)區內企業自用的生產、管理設備和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維修零配件,生產用燃料,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物資、設備,予以免稅。(4)保稅區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管理設備和辦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維修零配件,予以免稅。(5)區內企業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件,予以保稅。
福清近年發展概況
近年來,福清市大力實施「以港興市」、「工業強市」戰略,以項目帶動為抓手,以工業園區為載體,積極拓展福廈線、大真線、海城線「三線」,開發建設融僑開發區、元洪投資區、江陰工業集中區「三區」,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工業主體地位日益突出,形成了電子、玻璃、塑膠、食品、醫葯等支柱產業,以冠捷電子、福耀玻璃等骨幹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以「三區」、「三線」為主體的工業發展格局日趨完善,工業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2004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650億元,增長33.46%,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4.6%。2006年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96億元,增長10.4%。財政總收入23.2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62億元,分別增長13.9%和 21.5%,財政總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8%。農業總產值66.4億元,增長4.6%。工業總產值576.96億元,增長10.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09.53億元,增長7.1%,電子、塑膠、食品、玻璃、醫葯等五大支柱產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6.5%。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5∶53.7∶31.3。年末戶籍人口121.49萬人。
工業經濟
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家,共增產值 18.03億元。一批重大產業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福耀浮法玻璃三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國電江陰電廠已進入主體安裝階段;捷聯10萬平方米新廠區已開始試投產;溫州汽摩配基地項目已有12家企業動建。融僑、元洪、江陰三大工業區和龍田、鏡洋、漁溪等重點鄉鎮工業集中區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融僑開發區國家級顯示器產業園和出口加工區相繼獲批,元洪投資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工業園區。質量立市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有3家企業獲得福州市產品質量管理獎,3家企業獲評省名牌產品,天馬飼料獲評國家免檢產品。
農業經濟
設立了規劃面積2萬公頃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已動建項目24個,總投資2740萬美元。農村公路建設基本實現「村村通」目標。全面免徵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670萬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高分通過省政府驗收,小型水利設施產權改革加快推進,海域使用權證和水域灘塗養殖使用證制度全面推行,榮獲全國海域使用管理百強示範縣(市)稱號。
招商引資和對外經貿
創新招商模式,出台獎勵措施,全員招商氛圍更加濃厚,招商引資工作再創佳績。新批准設立三資企業54家,增資39家,總投資4.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3億美元(驗資口徑),增長21.3%,超額完成福州市下達的考核指標。深入開展親情招商,制定出台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鼓勵民間資金投資建設標准廠房等優惠政策,民營經濟發展再掀熱潮,內資實際到資達20.22億元,居福州地區首位。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推動企業出口持續增長,實現出口總值37.36億美元,增長9.4%。
社會事業
科技創新工程深入推進,全年有12個項目列入福州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和福州市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其中國家級和省級各2個,共獲得支持資金359萬元。「雙高普九」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萬元,增長9.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369元,增長6.8%,截至年底,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242.98億元。
港口建設全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86.9萬噸,增長84.7%;集裝箱吞吐量達14.1萬標箱,實現一年翻番。福州新港1號泊位已開通多條貨運干線和內貿支線,已掛靠法國達飛、地中海航運、萬海航運等10多家國內外知名船公司;2、3號泊位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已於3月正式動建,已完成投資2.8億元;4、5號泊位建設已完成招投標工作;6、7號泊位已進入招投標程序;8、9號泊位於7月簽約,各項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元洪3萬噸級通用碼頭運營良好,全年貨物年吞吐量達到100多萬噸,元載5萬噸級(兼靠3萬噸級集裝箱)散貨碼頭總投資1750萬美元,已完成投資3700萬元人民幣。
重點工程
福廈鐵路正式開工
9月30日,福廈鐵路開工儀式在福清市舉行。福廈鐵路全長273公里,自省會福州市引出,途經福清、莆田、泉州至廈門市,是一條以客為主,客貨兼顧的快速路網性干線鐵路,設計區段旅客列車速度200公里/小時,計劃總投資144.2億元,工期4年,將於2009年建成。福廈鐵路福清段全長約40公里,總投資約30億元,途經陽下鎮、音西鎮、上逕鎮、漁溪鎮、新厝鎮,擬在福清音西、漁溪設火車站。
東壁島圍墾工程海堤全線合龍
1月18日,東壁島圍墾工程北堤合龍,5月28日,東堤合龍。至此,兩條總長達4815米(其中北堤長3247米,東堤長1568米)的圍墾工程海堤順利實現了全線合龍。東壁島圍墾工程是福建省「十五」計劃重點工程之一,也是福清市有史以來工程量最大、投入最多的圍墾工程,總投資4.44億元,圍墾面積2893.33公頃,涉及龍田、港頭、三山3個鎮17個行政村。
❹ 福建省湖泊有哪些
1.泰寧大金湖 三明
2.周寧鯉魚溪 寧德
3.十八重溪 福州
4.十二龍潭 廈門
5.汀溪水庫 廈門
6.東張水庫 福州
7.九龍湖 三明
8.九鵬溪 龍岩
9.鴛鴦溪 寧德
10.萬石岩 廈門
11.九鯉湖 莆田
12.杏林灣釣魚基地 廈門
13.上清溪 三明
14.溪河水上旅遊區 三明
15.蛟湖 三明
16.東圳水庫 莆田
17.九鯉溪 寧德
18.七都溪 寧德
19.楊家溪 寧德
❺ 關於福州港口
福州港這個曾經只是一個吞吐量不足80萬噸的河口港,憑借省會中心城市和對台經貿往來以及三通的優勢,加快深水港區的開發建設步伐。如今福州港---9月7日,馬士基開始安排貨櫃從福州江陰港區中轉到世界各地,這是繼福建青山紙業落戶不久,又一個大型企業選擇該港作為集裝箱進出口門戶。近年來,福州人把握"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有利時機,准確定位,突出重點,快步行進在由河口港邁向深水海港的發展之路,正在創造沖擊億噸大港的新的歷史。
據福州港務局統計,2004年,全港貨物吞吐量完成5938.63萬噸,其中集裝箱進出口量完成70.79萬標箱,在我國沿海港口中雙雙位居第10位。對台試點直航完成798航次,進出口集裝箱量24.37萬標箱,比增7.5%。"兩馬"客運直航完成518航次,進出旅客21572人次,比增201.28%。今年1-7月,福州港完成吞吐量達3908萬噸。
跳出閩江口圓夢深水港
根據「沿海港口發展戰略」規劃,從上世紀開始,福州港重點建設江陰、羅源灣、松下3個外海深水港區,目前一個多功能、現代化、綜合性的"一港四區"國家主樞紐港規模已經形成。《福州港總體規劃》確定,江陰港區將優先發展集裝箱泊位,羅源灣港區優先發展大型散雜貨碼頭,位於長樂的松下港區主要為後方工業區物資進出口服務。
分布在閩江口兩側的碼頭,當前仍是福州的主要港口門戶,因河口航道條件限制,最大隻能靠泊2萬噸級海輪。去年,福州及周邊地區約有20多萬集裝箱"舍近求遠"運到廈門裝船。缺乏大型深水集裝箱和煤炭、石油、礦石等專業碼頭,已成為制約福州經濟發展的瓶頸,也是福州港口人的心頭之痛。為此,福州市委、市政府確立今年為「港口建設年」,按照「深水深用,淺水淺用」原則,大力建設港口深水泊位,確定了11個擬建再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建設進度,建設總投資達37.54億元,全部建成後可新增吞吐能力1699萬噸,84萬標箱。
1999年,位於興化灣江陰半島南部的江陰1#5萬噸級泊位開工建設,拉開了福州港外海大型港口建設的序幕。繼江陰港區1#泊位投入運營後,今年8月10日,2#、3#兩個5萬噸泊位進入主體施工階段,計劃2007年3月完工,3個泊位均由福州港務集團、新加坡港務集團、印尼林氏集團和福清市共同投資興建,4#、5#泊位也有望在今年內開工。該港區規劃深水泊位達30個,乘潮可通航15萬噸級船舶。目前除5個集裝箱泊位外,一個5萬噸級化工碼頭和為國電江陰火電廠配套的7萬噸煤碼頭也在積極籌建中。江陰港區擁有了5個集裝箱5萬噸級泊位後,可兼靠第六代集裝箱船,將成為福建省最大的集裝箱港區。
羅源灣北岸經交通部批準的規劃深水岸線全長25公里,可分布66個深水碼頭泊位,建港條件十分優越。由魯能集團投資1.98億元、年吞吐量達80萬噸的羅源灣港區獅岐3萬噸級多用途碼頭,僅用297天就建成並正式開港通航。獅岐碼頭是羅源灣深水港區建設的第一個項目,也是福州港機械配備最齊全、裝卸能力最大的多用途泊位。此外,羅源灣碼頭集裝箱中轉配送中心工程近日也進入施工階段;為華電可門火電廠配套的5萬噸級(兼靠10萬噸級)煤碼頭年底將投產,該電廠一期兩台60萬千瓦發電機組明年投產發電。松下港區一個5萬噸級和一個7萬噸級散雜貨泊位今年內也將完成主體工程施工。
發展現代物流沖擊億噸目標
閩江口內港區的馬尾物流園區,隨著閩江入海口兩岸一批萬噸級碼頭泊位的陸續建成投產和一大批有實力的國際港口物流企業的入園,有效地帶動了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福州保稅區的發展,促進了向社會提供倉儲、運輸、配送、加工、保稅、信息交換等現代物流服務業的發展。良好的深水建港條件和大手筆的多元投資,使福州港迅速由小變大的同時,福清、長樂等地臨港工業區也日益壯大,總投資4.7億美元的外商獨資僑聯(福州)鋼鐵公司不久前在江陰工業集中區開工。
隨著同三線、京福線等高速公路的相繼建成和福廈、福溫鐵路的即將動工興建,福州港港口的集疏運條件將進一步改善,港口的經濟腹地范圍將進一步向內陸延伸。8月下旬,福建省政府批准了江陰港區B型海關保稅物流中心開建,使福州保稅區延伸至江陰港區,這是該省進一步發展保稅加工、倉儲配送等與港口貨物運輸相關的產業,建成內外貿並重的國際貨運樞紐型物流園區的又一決策。消息傳出,即有多家境內外物流企業或相關企業進行咨詢,有意落戶。
福州市港務局副局長張榕介紹,今年港口生產將再上新台階,計劃全港貨物吞吐量完成6800萬噸,力爭7200萬噸;集裝箱進出口量計劃85萬標箱,力爭90萬標箱。按《福州港總體規劃》和目前港口建設發展速度,福州港力爭至"十一五"期間,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力爭實現200萬標箱。可以預見,一個以能源、原材料、集裝箱和其它外貿物資中轉運輸為主,逐步發展成為具有運輸組織、裝卸倉儲、中轉換裝、臨港工業、現代物流通信信息、綜合服務、國防安全和保稅、加工、商貿、旅遊等多功能、現代化的綜合性港口,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完善配套政策落實保證措施
由於歷史原因,整個福建港口群基礎設施與廣東、浙江相鄰地區比,還相當薄弱,臨港經濟正在起步,港口硬體明顯落後。如福州港目前擁有的各種設備中有的早就應該更新換代了。雖然在省、市大力推進"海峽經濟區建設,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的新形勢下,福州港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四個港區建設高歌猛進,但距全面騰飛還任重道遠。
據了解,當前困擾福州港建設最突出的問題是資金不能按時到位,航道建設資金缺口矛盾也十分突出,一些縣級市為了招商周期拉得過長,此外在前期審批、征地方面也遇到一定的困難。加上體制、人才等方面原因,使福州港口建設速度受到肘制。為此,福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港口領導小組,將港口建設,帶動臨港工業發展列入各級政府重要的議事日程,形成了市、縣兩級政府領導重視港口建設發展的良好局面。尤其在省交通建設以港口發展為核心的戰略下,全省港口集疏運體系將舊貌換新顏,港口硬體環境將大大改善。
福州港有關專家認為,福州港的建設還應進一步完善各項配套政策,充分落實保證措施,否則將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他們建議:借鑒其他省市口岸大通關經驗,進一步理順港口管理體制,加大進出口貨物的海關、商檢、金融等現代物流發展機構協調力度;省市主管部門盡快出台相關政策,推進港口投融資改革,實現資金來源多元化,建設地主港,解決好港口建設項目審批中涉及岸線審批和海域使用等有關問題;設立全省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加大對港口和航道建設扶持力度,保證與碼頭泊位配套的公用基礎設施運轉正常;認真貫徹《港口法》,幫助解決港口企業在資金、信息、生產、安全、環保、人才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不知道能不能幫你
❻ 福州有什麼湖泊,要出名的、急急急、
全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居然在一個海島上,這就是福州市平潭島的三十六腳湖。島上居民生活用水都來源於此,總面積210萬平方米,蓄水量1290立方米,最大水深16米
1958年,福清人民在龍江中游、石竹山下建霸截流,建成了面積十五平方公里的人工平湖——東張水庫。水庫蓄水量一億八千五百萬立方米,庫水流經十五個鄉鎮、二百三十三個村和三個農場,受益面積達一萬七千公頃,佔全縣耕地面積的一半
還有福州的西湖啊,這出名啊,元旦的時候旅遊人數也有幾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