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建哪個地方最有錢
福建最富裕的城市-福州。從古至今都是省會 福州。【古時候泉州廈門等地相對落後,下南洋謀生的很多】福州人除了清淡飲食之外,相對兄弟城市 愛吃甜一些。古時候吃甜的城市都是 富裕地區【包括現在蘇州.上海.佛山.等富裕城市.做菜都喜歡放糖】。糖 在古代不是一般人可以經常吃到的。福州是 福建人均居民消費 最高的城市!市轄區居民用電全省第一。也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第2城市!而且福州經商比例很大。這些都不能完全統計到人均收入裡面。尤其在 長樂 福清 連江等地,在外省投資產業 比例很大。福州地區農村 自建房也是全省最好的!別墅率 比例全省最高!民富程度 全國前列。
B. 各省最富的三大城市排名
各省最純殲知富的三大城做消市排名如下:
1、福建省最富的改冊三個城市是廈門市、泉州市、福州市。
2、陝西省最富的三個城市是西安市、咸陽市、寶雞市。等等。
C. 中國哪個地方最富裕
呵呵,樓上說的不對……
應該是港澳台地區。
內地的話應該是浙江省——這個不能看GDP,要看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當地的物價水平。浙江省的確是藏富於民。我是江蘇的,也羨慕他們啊!
至於綜合水平,看看這個吧:
2004年,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
1. 深圳----27596元; 粵
2. 東莞----20526元; 粵
3. 珠海----18347元; 粵
4. 溫州----17727元; 浙
5. 廣州----16884元; 粵
6. 上海----16683元; 滬
7. 台州----16651元; 浙
8. 佛山----16045元; 粵
9. 寧波----15882元; 浙
10.中山----15836元; 粵
11.紹興----15676元; 浙
12.北京----15638元; 京
13.嘉興----14693元; 浙
14.杭州----14565元; 浙
15.蘇州----14451元; 蘇
16.廈門----14443元; 閩
17.金華----13910元; 浙
18.惠州----13822元; 粵
19.舟山----13747元; 浙
20.湖州----13664元; 浙
21.無錫----13588元; 蘇
22.東營----12935元; 魯
23.常州----12868元; 蘇
24.泉州----12699元; 閩
25.大慶----12324元; 黑
26.江門----11958元; 粵
27.麗水----11892元; 浙
28.南京----11602元; 蘇
29.福州----11516元; 閩
30.包頭----11508元; 蒙
31.衢州----11477元; 浙
32.天津----11467元; 津
33.福州----11436元; 閩
34.威海----11112元; 魯
35.青島----11089元; 魯
36.長沙----11021元; 湘
37.南通----10937元; 蘇
38.鎮江----10858元; 蘇
39.煙台----10803元; 魯
40.濟南----10789元; 魯
41.鎮江----10699元; 蘇
42.成都----10394元; 川
43.大連----10378元; 遼
44.克拉瑪依10352元; 新
45.莆田----10231元; 閩
46.馬鞍山--10189元; 皖
47.呼和浩特10166元; 蒙
48.岳陽----10136元; 湘
49.萊蕪----10132元; 魯
50.漳州----10117元; 閩
51.株洲----10061元; 湘
52.三明---- 9968元; 閩
53.淄博---- 9960元; 魯
54.汕頭---- 9930元; 粵
55.韶關---- 9930元; 粵
56.揚州---- 9851元; 蘇
57.徐州---- 9840元; 蘇
58.烏魯木齊 9729元; 新
59.泰州---- 9695元; 蘇
60.龍岩---- 9634元; 閩
61.武漢---- 9564元; 鄂
62.十堰---- 9520元; 鄂
63.盤錦---- 9509元; 遼
64.濟寧---- 9502元; 魯
65.金昌---- 9417元; 甘
66.嘉峪關-- 9380元; 甘
67.鄭州---- 9364元; 豫
68.鹽城---- 9362元; 蘇
69.太原---- 9353元; 晉
70.南平---- 9339元; 閩
71.濰坊---- 9297元; 魯
72.肇慶---- 9261元; 粵
73.拉薩---- 9242元; 藏
74.重慶---- 9221元; 渝
75.日照---- 9083元; 魯
76.昆明---- 9046元; 雲
77.濱州---- 9008元; 魯
78.貴陽---- 8989元; 黔
79.寧德---- 8985元; 閩
80.海口---- 8981元; 瓊
81.哈爾濱-- 8940元; 黑
82.沈陽---- 8924元; 遼
83.湛江---- 8921元; 粵
84.唐山---- 8902元; 冀
85.長春---- 8900元; 吉
86.泰安---- 8883元; 魯
87.連雲港-- 8872元; 蘇
88.常德---- 8872元; 湘
89.南昌---- 8690元; 贛
90.洛陽---- 8622元; 豫
91.石家莊-- 8622元; 冀
92.合肥---- 8610元; 皖
93,湘潭---- 8602元; 湘
94.郴州---- 8567元; 湘
95.蕪湖---- 8553元; 皖
96.西安---- 8544元; 陝
97.棗庄---- 8473元; 魯
98.玉溪---- 8412元; 滇
99.秦皇島-- 8356元; 冀
100益陽---- 8291元; 湘
101酒泉---- 8282元; 甘
102茂名---- 8269元; 粵
103鞍山---- 8262元; 遼
104秦皇島-- 8260元; 冀
105咸陽---- 8257元; 陝
106淮安---- 8209元; 蘇
107桂林---- 8149元; 桂
108營口---- 8128元; 遼
109臨沂---- 8079元; 魯
110南寧---- 8060元; 桂
111德州---- 8049元; 魯
112錦州---- 7986元; 遼
113衡陽---- 7958元; 湘
114安陽---- 7903元; 豫
115黃石---- 7865元; 鄂
116保定---- 7803元; 冀
117揭陽---- 7778元; 粵
118葫蘆島-- 7771元; 遼
119襄樊---- 7753元; 鄂
120荊門---- 7749元; 鄂
121綿陽---- 7710元; 川
122邯鄲---- 7706元; 冀
123衡水---- 7690元; 冀
124蘭州---- 7683元; 甘
125聊城---- 7665元; 魯
126平頂山-- 7631元; 豫
127荊州---- 7600元; 鄂
128宜昌---- 7592元; 鄂
129襄樊---- 7553元; 鄂
130邵陽---- 7398元; 湘
131滄州---- 7383元; 冀
132黔西南州 7355元; 黔
133遼陽---- 7307元; 遼
134大同---- 7306元; 晉
135遵義---- 7256元; 黔
136白銀---- 7252元; 甘
137孝感---- 7248元; 鄂
138婁底---- 7240元; 湘
139六盤水-- 7177元; 黔
140新鄉---- 7165元; 豫
141張家界-- 7113元; 湘
142黔東南州 7063元; 黔
143吉安---- 7031元; 贛
144撫順---- 7008元; 遼
145張掖---- 6995元; 甘
146許昌---- 6959元; 豫
147南陽---- 6919元; 豫
148懷化---- 6911元; 湘
149安順---- 6752元; 黔
150菏澤---- 6734元; 魯
151天門---- 6628元; 鄂
152恩施---- 6600元; 鄂
153張家口-- 6520元; 冀
154平涼---- 6485元; 甘
155宿遷---- 6378元; 蘇
156齊齊哈爾 6373元; 黑
157商丘---- 6274元; 豫
158永州---- 6261元; 湘
159慶陽---- 6250元; 甘
160駐馬店-- 6179元; 豫
161神農架-- 6059元; 鄂
162武威---- 5995元; 甘
163信陽---- 5964元; 豫
164定西---- 5917元; 甘
165湘西土苗 5894元; 湘
166黃岡---- 5864元; 鄂
167畢節---- 5828元; 黔
168周口---- 5642元; 豫
179隴南---- 5630元; 甘
170阜新---- 5623元; 遼
171臨夏州-- 4513元; 甘
綜合看來,前20名城市中,珠三角地區由於開放最早,因而多佔據了前十名位置,但廣東省發展非常不均衡,粵北、粵西南和粵東地區還遠未發展起來,即便進入排行榜的汕頭、韶關等地,其人均收入也已經落後於珠三角城市數倍之多。
相較於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尤其是浙江,無論傳統的工商業中心的浙東北,還是創造了改革開放模式的溫台地區,均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即便是欠發達的衢州、麗水地區,也擠進了中國最富城市前40名行列,從這種意義上說,浙江省可能是中國地區發展差別最小的省份。江蘇雖然不像浙江那麼有聲勢,但蘇南的蘇錫常等地卻是中國近年以來富得最快得地方,人均收入的年均增幅一般在15%以上,導致其排名急升。例如蘇州,2000年排名還在30位上下,目前已經攀升至15名,預計兩三年後就可進入前十名。
D. 中國城市發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排名
排行的名單中監測評價范圍不包括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
依照這些標准,入選的前20座城市廣東東莞、江蘇蘇州、福建泉州、廣東佛山、江蘇無錫、廣東珠海、福建福州、廣東中山、浙江舟山、浙江溫州、江蘇常州、浙江紹興、內蒙古包頭、浙江嘉興、內蒙古鄂爾多斯、山東威海、山西太原、山東東營、內蒙古烏海、浙江台州、浙江湖州。
中文名
中國最富20大城市排行榜
參考指標
人均GDP 人民生活水平
主要分布
廣東、江蘇、浙江居多
調查年份
2010年
內容
第1名:廣東東莞
東莞市(官方外文名稱為Dongguan,傳統粵語外文名稱為Tungkun)是中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該市西臨珠江口,與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中蠢壤。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一,更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一員。東莞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現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386個村委會、205個居委會。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萬升肢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174.8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520.11萬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約100萬人,海外華僑約30萬人,是著名的僑鄉。
第2名:江蘇蘇州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蘇州是江蘇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是江蘇常駐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經濟最發達、現代吵培世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第3名:福建泉州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行政區,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第4名:廣東佛山
佛山簡稱「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廣東第三大城市,1951年6月26日成立。這里是黃飛鴻、李小龍的故鄉,也是珠三角的經濟重地。
第5名江蘇無錫
無錫市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與蘇州接壤,西與常州交界,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
E. 中國十大經濟最發達城市排名
1、上海市 16872.42億元 增9.9% (滬)
2、北京市 13777.9億元 增10.2% (京)
3、廣州市 10604.48億元 增13.0% (廣東1)
4、深圳市 9510.91億元 增12.0% (廣東2)
5、蘇州市 9168.91億元 增13.2% (江蘇1)
6、天津市 9108.83億元 增17.4% (津)
7、重慶市 7894.24億元 增17.1% (渝)
8、杭州市 5945.82億元 增12.0% (浙江1)
9、無錫市 5758.00億元 增13.1% (江蘇2)
10、青島市 5666.2億元 12.9%(山東1)
11、佛山市 5638.47億元 14.0% (廣東3)
12、武漢市 5515.76億元 14.7% (湖北1)
13、成都市 5508.30億元 15.0% (四川1)
14、大連市 5150億元 15.2%(遼寧1)
15、寧波市 5125.82億元 12.4% (浙江2)+2
16、沈陽市 5015億元 14%(遼寧2)-1
17、南京市 5010.36億元 13.1% (江蘇3)-1
18、長沙市 4547.06億元 15.5%(湖南1)+2
19、煙台市 4358.46億元 14.1%(山東2)+2
20、唐山市 4300億元 13% (河北1)-2
21、東莞市 4246.25億元 10.3% (廣東4)-2
22、鄭州市 4000億元 13%(河南1)+1
23、濟南市 3910.80億元 12.7%(山東3)-1
24、哈爾濱市 3665.9億元 14.0%(黑龍江1)
25、泉州市 3564.76億元 12.8% (福建1)+1
26、南通市 3417.88億元 13.0%(江蘇4)+1
27、石家莊市 3401億元 12.7%(河北2)-2
28、長春市 3369.7億元 15.6%(吉林1)
29、西安市 3241.49億元 14.5%(陝西1)
30、濰坊市 3090.9億元 12.9%(山東4)
31、福州市 3068.21億元 14.0%(福建2)
32、常州市 2976.68億元 13.1%(江蘇5)+1
33、溫州市 2925.57億元 11.1% (浙江3)-1
34、大慶市 2900億元 %(黑龍江2)+6
35、徐州市 2866.93億元 13.9%(江蘇6)
36、淄博市 2866.75億元 13.7%(山東5)-2
37、紹興市 2782.74億元 11.0% (浙江4)-1
38、合肥市 2702.5億元 17.5%(安徽1)+3
39、鄂爾多斯2580億元 22%(內蒙古1)
40、濟寧市 2542.80億元 12.9%(山東6)-3
41、台州市 2415.12億元 13.1%(浙江5)+3
42、包頭市 2400億元 16%(內蒙古2)-4
43、臨沂市 2400.0億元 12.9%(山東7)-1
44、東營市 2359.94億元 13.2%(山東8)-1
45、洛陽市 2321億元 %(河南2)+1
46、嘉興市 2296.00億元 13.7%(浙江6)+1
47、邯鄲市 2250億元 %(河北3)-2
48、鹽城市 2250億元 13%(江蘇7)
49、揚州市 2207.99億元 13.4%(江蘇8)+1
50、南昌市 2207.11億元 14.0%(江西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