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經的福州強大到趕超上海,現在還有那個實力嗎
作為福建省會的福州,無論在歷史上還是今天,似乎名氣都略遜於廈門與泉州。如果說到海上絲綢之路,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泉州,今天說到去福建哪裡玩,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廈門和它附近的鼓浪嶼。在今天的福建,GDP排名第一的是泉州,而工資相對較高的則是廈門,說到台海關系,我們想到的也是廈門。
福州身為福建省會,相較於中國其他省會城市,它的存在感並不是那麼的高。殊不知,歷史上的福州是福建重要的港口,也有過鮮為人知的輝煌。
繁榮的天津港
福州從秦代開始一直都是整個閩地的政治中心,而福州港更是因為靠近閩江而成為福建地區最大的港口。雖然泉州曾一度超越了福州,但福州還是憑借自身的基礎在明代再次完成了反超。只是隨著時代的更替,曾經的福州港因為列強的滲透以及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它最後的衰落。
參考文獻譚其驤;《長水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鄒逸麟:《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陝福建專刊上),2009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貢行者)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Ⅱ 在北京,上海,福州這三個城市中,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景
海西?
一個叫法,如此而已。
如果我們有了海西就能從此騰飛,人家有長三角、有珠三角,還早幾十年就有了薯余,還是完全空早不一個重量級的。
經濟危機有什麼意義嗎?意思是,京滬兩地因為危機墮落了,福州因為危機和海西騰飛了?
一點可比性都沒有~~~!絕對。
愛福州,也正視事實。福建的建設就是和臨近的江浙滬都差得遠,遑論京滬斗手雀。
Ⅲ 中國最發達的10大城市是哪裡啊
中國最發達的10大城市排名由前到後分別是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重慶。
1、上海,簡稱「滬」或「申」,中國第一大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是中國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所在地。上海是中國最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和國際大都市,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亦為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GDP總量居中國城市之首。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上海正致力於在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
2、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銷空,中國第二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虧稿瞎會所在地。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6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餘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3、廣州,簡稱穗,地處廣東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中國的南大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國家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會展中心,中國南方的政治、軍事、文化、科教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社會經濟文化輻射力直指東南亞。廣州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稱。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廣州外國人士眾多,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國華僑最多的大城市,與北京、上海並稱「北上廣」。
4、深圳,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省級城市之一,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國際重要的空海樞紐和外貿口岸。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相當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是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深圳是中國南部美麗的濱海城市,有遼闊的海域連接南海和太平洋。 深圳毗鄰香港,市域邊界設有全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2012年經濟總量居中國大陸第四位。
5、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中國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和生態城市、國際航運融資中心、中國中醫葯研發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
6、南京,簡稱寧,華東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教第三城,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政治、軍事、科教、文化、航運和金融中心,國家交通樞紐、通信樞紐和科技創新中心。 南京是國家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中心城市和重要產業城市,長江航運物流中心,濱江生態宜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2014年,舉辦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7、杭州,簡稱杭,是中國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華東地區特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及華東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是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華東地區重要的經濟、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
8、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國家敬山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西南地區的政治、文化、科教、商貿、金融、軍事和國際交往中心,交通、通信樞紐及最大航空港,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城市之一。
9、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因武昌、漢口、漢陽三地合稱而得名,是一座現代化濱江國際性港口城市。武漢位於中國腹地中心、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巨大型城市。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國家重要的科技、工業、信息、產業、通信中心,內陸地區的金融、商業、貿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開啟中國內陸市場的「金鑰匙」,經濟發展的「立交橋」,具有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區位優勢。
10、重慶,簡稱巴、渝,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中央直轄市,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溫泉之都;國務院定位的四大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及政治、航運、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西部最大水、陸、空交通樞紐。
Ⅳ 中國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比較發達的城市主要是一線城市,排前十位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重慶。
中國發達城市大多處於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
擴展內容:
1、2017年中國城市GDP排行榜
一、上海 3.0133(萬億),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二、北京 2.8000(萬億),首都城市、國際大都市,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
三、深圳 2.2438(萬億),最年輕的一線城市,中國三十年看深圳。
四、廣州 2.1503(萬億),歷史上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的商業中心之一。
五、重慶 1.9500(萬億),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六、天津 1.8595(萬億),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七、蘇州 1.7319(萬億),自古便是富庶之地,江南魚米之鄉。
八、成都 1.3889(萬億),西南唯一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九、武漢 1.3410(萬億),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十、杭州 1.2556(萬億),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電子商務中心。
十一、南京 1.1715(萬億),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長三角及華東的特大城市。
十二、青島 1.1037(萬億),特大城市 、副省級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中國品牌之都」。
十三、長沙 1.0535(萬億),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南地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十四、無錫 1.0511(萬億),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自古就是魚米之鄉。
十五、寧波 0.9846(萬億),界第四大港口城市,長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
十六、佛山 0.9549(萬億),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十七、鄭州 0.9130(萬億),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
十八、南通 0.7734(萬億),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
十九、東莞 0.7582(萬億),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廣東四小虎」,「世界工廠」。
二十、泉州 0.7548(萬億),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2、中國一線城市(2018)
2018年4月26日,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1]昨日,《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新鮮出爐,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也正式公布,成都再次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這也是成都第三年蟬聯「新一線」城市榜首。
四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沈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Ⅳ 我想請問下福州,廈門,南京,上海,哪個城市打工生活好些
廈門環境比較好 生活節奏也沒那麼快 上海是個國核岩逗際化的城市 生活節奏快 南京也是個大城市 也還不錯 福州是個省會城市 各方面相對來說可能沒上海 南京那麼好 我覺得去上海練練還是比較好啊 都是年輕人 吃點苦沒什棗旦么的改賣
Ⅵ 中國發達城市排行榜
一線城市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城市
二線強
杭州 南京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
青島 大連 寧波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
武漢 沈陽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 成都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蘇州 佛山 東莞 無錫(經濟強市)
長沙 福州 鄭州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二線弱
太原 合肥 南昌 南寧 蘭州 貴陽(剩下的地級市省會)
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
溫州(重要的經濟城市)
烏魯木齊 昆明 呼和浩特(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城市)
淄博(重要工業城市)
准二線
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常州 南通 濰坊(新興的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邯鄲(鋼鐵及棉紡 工業城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
海口 紹興 台州 大慶 鞍山 九江 中山 珠海 威海 汕頭 泰安 吉林 柳州 東營 鎮江 濟寧 徐州 三線中
拉薩 臨沂 銀川 西寧 保定 秦皇島 滄州 鄂爾多斯 揚州 德州 洛陽 濱州 湖州 嘉興 金華 泰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門 茂名 株洲 岳陽 衡陽 宜昌 襄陽 開封 許昌 平頂山 萍鄉 宜春 上饒 新余 景德鎮 商丘 綿陽 齊齊哈爾 牡丹江 撫順 荊州 日照 鹽城
三線弱
本溪 丹東 蕪湖 遼陽 錦州 營口 寶雞 咸陽 葫蘆島 承德 邢台 張家口 連雲港 大同 榆林 延安 克拉瑪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陽 濮陽 安陽 焦作 新鄉 棗庄 聊城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麗水 衢州 安慶 撫州 天水 吉安 鷹潭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淮安 清遠 揭陽 梅州 肇慶 玉林 北海 菏澤 德陽 宜賓 遵義 大理
四線城市
剩餘的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Ⅶ 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中國經濟發達城市排名
社科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搞的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依據經濟、人民生活水平、環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等指標,還算比較權威的 1. 上海 2. 北京 3. 深圳 4. 廣州 5. 蘇州 6. 杭州 7. 天津 8. 寧波 9. 南京 10.溫州 11.大連 12.青島 13.廈門 14.無錫 15.佛山 16.東莞 17.中山 18.濟南 19.珠海 20.常州 21.重慶 22.惠州 23.成都 24.西安 25.紹興 26.武漢 27.長春 28.長沙 29.沈陽 30.煙台 31.蕪湖 32.南通 33.哈爾濱 34.泉州 35.台州 36.威海 37.嘉興 38.合肥 39.南昌 40.秦皇島 41.鄭州 42.福州 43.呼和浩特 44.鎮江 45.金華 46.石家莊 47.淄博 48.烏魯木齊 49.南寧 50.徐州 51.濰坊 52.馬鞍山 53.貴陽 54.包頭 55.鞍山 56.揚州 57.漳州 58.濟寧 59.桂林 60.廊坊 61.昆明 62.柳州 63.舟山 64.吉林 65.湖州 66.新余 67.海口 68.太原 69.綿陽 70.大同 71.衢州 72.洛陽 73.唐山 74.泰州 75.蘭州 76.萊蕪 77.日照 78.銅陵 79.南平 80.衡陽 81.淮安 82.安陽 83.嘉峪關 84.新鄉 85.泰安 86.湘潭 87.莆田 88.三明 89.銀川 90.通遼 91.臨沂 92.景德鎮 93.棗庄 94.九江 95.濱州 96.焦作 97.許昌 98.龍岩 99.連雲港 100.遵義 101.韶關 102.赤峰 103.岳陽 104.承德 105.營口 106.南充 107.蚌埠 108.樂山 109.鶴壁 110.宜昌 111.鶴崗 112.北海 113.漯河 114.阜新 115.臨汾 116.湛江 117.株洲 118.朔州 119.雙鴨山 120張家口 121.錦州 122.長治 123.梅州 124.白山 125.天水 126.鹽城 127.葫蘆島 128.白城 129.保定 130鄂 州 131.平頂山 132.撫順 133.本溪 134.白銀 135.菏澤 136.瀘州 137.荊州 138.宿遷 139.宜賓 140.曲靖 141.孝感 142.防城港 143.襄樊 144.滄州 145.寧德 146.邯鄲 147.商丘 148.內江 149.齊齊哈爾150.貴港 151.上饒 152.運城 153.六盤水 154.七台河 155.婁底 156.黃山 157.郴州 158.駐馬店 159.東營 160.晉中 161.渭南 162.滁州 163.肇慶 164.自貢 165.隨州 166.淮南 167.伊春 168.淮北 169.撫州 170.黃石 171.揭陽 172.安順 173.開封 174.汕頭 175.邵陽 176.攀枝花 177.雞西 178.咸寧 179.欽州 180.朝陽 181.安慶 182.南陽 183.贛州 184.牡丹江 185.德州 186.陽泉 187.邢台 188.通化 189.忻州 190.濮陽 191.晉城 192.宿州 193.鐵嶺 194.巢湖 195.宣城 196.漢中 197.保山 198.亳州 199.延安 200.池 州參考資料: http://www.lnlt.cn/
Ⅷ 北上廣深哪個最繁華最發達
1.上海
2.北京
3.廣州
4.深圳
港台兩個城市,香港居於上海之前,台北居於廣州之前北京之後。整個台灣島是中國排名第二,廣東省第一,核心為香港。
省市排名
1.廣東省(包括港澳、海南島)
核心為香港、廣州、澳門、深圳
2.台灣省
核心為台北、高雄、台中、台南
3.上海市
4.北京市
5.江蘇省
核心為蘇州、南京
6.浙江省
核心為杭州、寧波
7.山東省
核心為青島、濟南、煙台
8.天津市
9.遼寧省
核心為大連、沈陽
10.四川省(包括中央直轄市重慶)
核心為成都、重慶
11.湖北省
核心為武漢
12.福建省
核心為廈門、福州
13.陝西省
核心為西安
14.黑龍江省
核心為哈爾濱
15.河南省
核心為鄭州、洛陽
16.湖南省
核心為長沙
17.安徽省
核心為合肥
18.河北省
核心為秦皇島、唐山、石家莊
19.廣西壯族自治區
核心為南寧、北海
20.吉林省
核心為長春
2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核心為烏魯木齊
22.江西省
核心為南昌、景德鎮
23.山西省
核心為太原
24.雲南省
核心為昆明、玉溪、大理、麗江
25.內蒙古自治區
核心為呼和浩特
26.甘肅省
核心為蘭州、天水
27.貴州省
核心為貴陽、遵義、花溪
28.寧夏回族自治區
核心為銀川
29.青海省
核心為西寧
30.西藏自治區
核心為拉薩
Ⅸ 上海gdp跟福州比
上海:2021年gdp43214.85億,實際增速8.1%;福州略遜於上海,增速為百分之六點五
Ⅹ 中國十大經濟最發達城市排名
1、上海市 16872.42億元 增9.9% (滬)
2、北京市 13777.9億元 增10.2% (京)
3、廣州市 10604.48億元 增13.0% (廣東1)
4、深圳市 9510.91億元 增12.0% (廣東2)
5、蘇州市 9168.91億元 增13.2% (江蘇1)
6、天津市 9108.83億元 增17.4% (津)
7、重慶市 7894.24億元 增17.1% (渝)
8、杭州市 5945.82億元 增12.0% (浙江1)
9、無錫市 5758.00億元 增13.1% (江蘇2)
10、青島市 5666.2億元 12.9%(山東1)
11、佛山市 5638.47億元 14.0% (廣東3)
12、武漢市 5515.76億元 14.7% (湖北1)
13、成都市 5508.30億元 15.0% (四川1)
14、大連市 5150億元 15.2%(遼寧1)
15、寧波市 5125.82億元 12.4% (浙江2)+2
16、沈陽市 5015億元 14%(遼寧2)-1
17、南京市 5010.36億元 13.1% (江蘇3)-1
18、長沙市 4547.06億元 15.5%(湖南1)+2
19、煙台市 4358.46億元 14.1%(山東2)+2
20、唐山市 4300億元 13% (河北1)-2
21、東莞市 4246.25億元 10.3% (廣東4)-2
22、鄭州市 4000億元 13%(河南1)+1
23、濟南市 3910.80億元 12.7%(山東3)-1
24、哈爾濱市 3665.9億元 14.0%(黑龍江1)
25、泉州市 3564.76億元 12.8% (福建1)+1
26、南通市 3417.88億元 13.0%(江蘇4)+1
27、石家莊市 3401億元 12.7%(河北2)-2
28、長春市 3369.7億元 15.6%(吉林1)
29、西安市 3241.49億元 14.5%(陝西1)
30、濰坊市 3090.9億元 12.9%(山東4)
31、福州市 3068.21億元 14.0%(福建2)
32、常州市 2976.68億元 13.1%(江蘇5)+1
33、溫州市 2925.57億元 11.1% (浙江3)-1
34、大慶市 2900億元 %(黑龍江2)+6
35、徐州市 2866.93億元 13.9%(江蘇6)
36、淄博市 2866.75億元 13.7%(山東5)-2
37、紹興市 2782.74億元 11.0% (浙江4)-1
38、合肥市 2702.5億元 17.5%(安徽1)+3
39、鄂爾多斯2580億元 22%(內蒙古1)
40、濟寧市 2542.80億元 12.9%(山東6)-3
41、台州市 2415.12億元 13.1%(浙江5)+3
42、包頭市 2400億元 16%(內蒙古2)-4
43、臨沂市 2400.0億元 12.9%(山東7)-1
44、東營市 2359.94億元 13.2%(山東8)-1
45、洛陽市 2321億元 %(河南2)+1
46、嘉興市 2296.00億元 13.7%(浙江6)+1
47、邯鄲市 2250億元 %(河北3)-2
48、鹽城市 2250億元 13%(江蘇7)
49、揚州市 2207.99億元 13.4%(江蘇8)+1
50、南昌市 2207.11億元 14.0%(江西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