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建鼓樓區屬於哪個市
福州市。
根據網路地圖查詢得知,福建鼓樓區屬於福建省福州市。位於主城區西北部,是福建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福州市的核心城盯橋區。
福建鼓樓區景點:華林寺大殿:「永不湮滅的輝煌,江南最古老木凱圓猛構奇作」華林寺大殿,原名「越山吉祥禪院」,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屏山南麓,始建於北宋乾德二年。鎮海腔敬樓,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福飛南路139號,地處福州屏山之巔,始建於明洪武四年。
❷ 誰知道福州鼓樓、台江、晉安、倉山是怎麼劃分的怎麼知道自己是到了哪個去的
鼓樓一般指東到六一路,西到閩江洪山橋,北到汪液粗北二環路,南到高橋路、西洋路、斗池路一線。
台江一般指東到東二環(東南向一直埋山到鰲峰洲五孔閘),西至上浦路金山大橋,南至閩江,北困鎮至高橋路、西洋路、斗池路一線。
晉安一般指北二環以北至蓮花山、六一路以東至鼓山鼓嶺,南至光明港。
倉山主要指南台島,也就是從閩江烏龍江上游分界線到下游分界線之間的區域。
❸ 三坊七巷在福州哪個區
三坊七巷在福州鼓樓區。
三坊七巷位於福州鼓樓區楊橋東路,屬於市中心地帶。一條南北喚念此向老街,左右兩旁的小巷子皆為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西三片稱「坊」,東七條稱「巷」,古名三坊七巷。
老街擁明清古民居近300座,那時就是福州士大夫、名門望族的居住地,包括清總理船政大臣沈葆楨、林則徐後人、民國名人林覺民、嚴復等故居,大咖出沒之高碧地。
三坊七巷建築特色
三坊七巷和迅傳統民居建築主要以木結構作為建築內部結構,而最令人過目不忘的則是其獨具特色的裝飾木雕,這也是受到明清江南風格的影響,在工藝精美的裝飾木雕的點綴之下,三坊七巷顯現出當地具有的審美氣息以及別具一格的建築風格。
在中國傳統民居建築裝飾方面,藝術形式眾多。譬如雕刻、泥塑、刺綉、竹編等,並且隨著不斷遷移變化的歷史文化,人們也實現了裝飾藝術的豐富與創新。其中在三坊七巷當中以木雕作為最重要的建築裝飾手法,尤其是對門窗扇的雕飾更是精巧華美。
在木雕窗飾上有榫接式圖案漏花、純木雕式窗扇等各種樣式,通過工匠的精心設計,利用直線型、曲線型等造型為榫接式漏花雕刻創造出美輪美奐的裝飾效果。而在榫接式的基礎之上,還有透雕式、浮雕式等各種技術手法。
❹ 倉山區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倉山區屬於福建省福州市。
倉山區,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地處福州市主城區南部,四面臨江,轄整個南台島。北隔閩江分別與鼓樓、台江、晉安、馬尾、隔江相望,東面與馬尾港隔海相距7.61海里,南臨烏龍江與長樂、閩侯相連。介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之間,區域面積142平方千米,加上洲地面積逾150平方千米。
倉山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因為在鹽倉前而得名,倉山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山北麓開始建鹽倉,該地俗通稱鹽倉前,藤山遂又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
歷史沿革:
唐代,倉山境域隸屬於閩縣及侯官縣。宋代至明中期分屬於閩縣和懷安縣。明萬曆八年(1580年),懷安縣並入侯官縣,倉山境域分屬閩縣和侯官縣。以龍峰山和望北台為界,以東屬閩縣,以西屬侯官縣。
民國二年(1913年),閩縣與侯官縣合並成立閩侯縣,倉山境域屬閩侯縣。民國六年(1917年),福州省會警察廳成立,倉山境域行政上屬閩侯縣和省會警察廳第五署雙重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福州市國民政府成立,同時成立倉山區公所。
1996年1月,福州市區劃調整,晉安區的倉山、蓋山、城門、建新、螺洲5個鎮劃歸倉山區,轄區擴至整個南台島,面積擴至142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