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大學能源動力是哪個學院
擴展閱讀
天津買房搖號有哪些條件 2025-02-04 02:30:52
3000的運費廈門到哪裡 2025-02-04 02:21:49
廈門旅拍什麼價位 2025-02-04 02:14:48

福州大學能源動力是哪個學院

發布時間: 2023-09-13 07:47:23

Ⅰ 福州大學各個學院代號

物信11,數計拆宏段03,軟體絕宴22,我搞ACM的,基本就這3個院的人在搞。。。你到查課表那,按學號查,看看課表就猜的出來是旅譽哪個院了。

Ⅱ 高分求:福州大學各系是從哪一年開辦本科的

福州大學各學院(陽光、至誠除外)設立之初便是本科...另外,福州大學「211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第九個五年計劃,從1995年起實施的。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成立於2001年5月18日。其前身化學化工系(1958)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學家盧嘉錫先生在福州大學成立之初親手創建,歷經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奮斗、拼搏進取而發展壯大。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於1998年經省教委批准成立。學院由原機械繫的金屬材料專業、環境與資源系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和化工系建築材料專業成建制劃歸合並組建。
金屬材料專業創辦於1974年,當時歸屬機械工程系(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1978年成立金屬材料研究室;198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在金屬材料研究室的基礎上擴建為材料研究所;1992年經評審為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金屬材料學科);1992年本學科的金屬材料實驗室被確定為福建省教委重點實驗室;1993年建立金屬材料表面技術公司;1994年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改造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並相應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培養本科和研究生)。1998年歸並新組建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前身為福州大學輕工業系,創建於1978年,1998年創立為僑興輕工學院,2004年隨著學科建設與發展的需要,整合成立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與資源學院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於2003年5月正式成立。環境與資源學院是在不斷地改革創新而發展起來的。追溯其發展歷程,經歷了礦冶系(福州大學1958年創辦時僅有的五個系之一)、地質采礦工程系(1981年)、資源工程系(1993年)、環境與資源工程系(1995年)、環境與資源學院(2003年)等發展階段。

機械與自動化
福州大學機械工程系成立於1958年,2003年6月由機械工程系組建成立了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電氣與自動化
福州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是在原電氣工程系的基礎上,經過學科重組後,於2003年6月成立的。電氣工程系的前身為福州大學電機系,創建於1958年,是當時福州大學建校首批設置的五個系之一,擔負著培養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科方面的高級人才的任務。

數學計算機
福州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前身為福州大學數學力學系,成立於1958年。1962年改名數學系。1977年設置應用數學、計算數學、計算機軟體、計算機技術專業。1984年分為數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2003年6月,為堅持理工結合的辦學特色,促進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互動發展,兩系合並成立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物理與信息
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2003年5月,是由80年代分開的信息與通信工程系(原無線電工程系)和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系等兩個系合並組建而成,其前身物理無線電系是福州大學1958年建校時最早成立的五個院系之一。擔負著培養電子、通訊等高級人才的任務。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學院的前身為土木建築工程系,成立於1958年。改革開放以來,土建系各項事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1998年8月,福州大學以土建系為主成立土木建築工程學院,2005年成立建築學院後,更名為土木工程學院。學院現設有土木工程系、水利水電工程系、交通運輸工程系等3個系以及結構工程研究所、橋梁與隧道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研究所、水工結構工程研究所和工程結構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

建築學院
福州大學建築學院成立於2006年5月18日,前身為福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從1989年建築學專業創辦至今,學院辦學已整20年。

管理學院
福州大學於1981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成立財經學院,並相繼成立了會計系、商業經濟系、計劃統計系。1994年實行學院制改革,在原財經學院框架下,將四個系進行實質性整合,並將財經學院更名為管理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
福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於2002年5月成立,是福建省首家公共管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
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創辦於 1978 年,由英語系、日語系、德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劍橋商務英語考試中心以及外國文學與翻譯研究所等組成。

人文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成立於2003年5月,她的前身是由福州大學社科部、學工部思政室和中國文化專業、經貿秘書專業等整合而成,並於1994年成立的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

法學院
福州大學法學專業始創於1993年,隸屬於人文社科系。2001年,在人文社科各學科基礎上成立了法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系和法律系。2003年,為適應學校學科調整和學院制改革需要,法律系與人文社會科學系分離,成立法學院和人文社科學院。

軟體學院
福州大學軟體學院成立於2004年,學院成立之初是作為福建省示範性軟體人才培養基地,是為了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滿足我國高等教育結構性轉型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充分發揮福州大學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優勢和福建省軟體行業的技術、市場優勢,培養面向IT行業的高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而成立的一個學院。

紫金礦業學院
紫金礦業學院由福州大學與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創辦,是一所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由企業支持辦學建設、參與辦學過程、檢驗辦學成效的新型學院。(這個好像是近幾年新辦的)

Ⅲ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學校隸屬關系:福建省教育廳電話:0591-7893069 7893070 7893065

學校所在地:福建省福州市工業路523號網址:http://www.fzu.e.cn

郵政編碼:350002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是在不斷地改革創新而發展起來的。追溯其發展歷程,經歷了礦冶系(福州大學1958年創辦時僅有的五個系之一)、地質采礦工程系(1981年)、資源工程系(1993年);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1994年我們創建了環境工程專業,1995年正式招生,當年系名更改為環境與資源工程系。從此,環境與資源工程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經過近8年的建設和發展,環境與資源工程系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現有4個本科專業:環境工程、安全工程、勘察技術與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4個碩士點: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岩土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3個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岩土工程與工程地質研究所、地球信息技術研究所;3個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安全科學與工程系、資源與城鄉建設系;一個系中心實驗室。在校本科生550多人,研究生80人。教學人員中,絕大部分是近幾年來從國外或國內重點大學引進的碩、博士。這批年富力強、熟悉專業的碩、博士人員的加盟,使環境與資源學院處在非常好的發展時期。環境與資源學院目前承擔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在環保、岩土工程、安全工程事業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專業設置

1.地礦學科本科專業設置

環境與資源學院現設有勘察技術與工程(原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專業、岩土工程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專業。

2.地學類相關學科本科專業設置

環境與資源學院設有環境工程、安全工程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土木建築學院設有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建築本科專業。

3.地學類研究生學科及專業設置

環境與資源學院岩土工程專業

本學院岩土工程碩士點以岩土的利用、改造與整治問題為研究內容,以解決工程建設中出現的所有與岩體和土體有關的工程技術問題為目的,為各類土木工程地基基礎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基本理論和技術,為減輕岩土災害提供技術支撐,為岩土環境可持續利用與發展提供科學保障。

1)其主要研究方向有:①岩土體穩定性評價與治理;②岩土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③岩土工程數值方法;④地基與基礎工程;⑤環境岩土工程;⑥軟粘土力學及地基處理;⑦岩土工程災害與環境損傷防治;⑧岩土工程信息系統。岩土體穩定性評價與治理方向主要研究內容有:深路塹高邊坡穩定性評價與工程治理、GIS支持下的岩土邊坡穩定性評價與治理信息系統。岩土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方向主要致力於在各種動荷載作用下的岩土動力特性、岩土與結構動力相互作用、基礎振動與岩土構築物抗震等內容的研究。岩土工程數值方法方向主要進行岩土工程中的數值分析技術及其相關的計算機軟體開發與研究。地基與基礎工程方向主要研究深基礎、樁基礎、深基坑的開挖與支護技術、岩土體滲流理論及工程應用。

環境岩土工程研究方向的主要內容有:①岩土工程活動引起的環境工程問題,包括岩土工程引起的周圍建築物變形、振動,岩土介質的化學污染,地下工程開挖支護中的環境負效應等;②岩土工程負效應的有效調控、制約技術研究,包括減少地震災害損失的岩土協調技術,擋土結構和深基坑開挖控制技術,廢物處置的環境岩土工程技術,城市建設與場地適宜性評價。軟粘土力學及地基處理方向主要致力於軟粘土的本構理論、軟粘土的工程力學性質,軟粘土的加固處理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2)師資結構:本專業包括一個岩土工程與工程地質研究所,2個教研室,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10人。

3)主要開設課程:彈塑性力學、高等土力學、岩土測試技術、環境岩土工程學、地基處理新技術、深基礎工程、岩土工程波動勘測新技術、岩土工程數值計算、高等岩石力學、土動力學、岩土工程信息系統、土體非線性有限元分析。

4)畢業生適應工作:可在城鄉建設、道路、交通、水利、國防等各級建築設計研究院、基礎工程公司、岩土工程公司、監理工程公司、勘察設計院、高等學校有關專業等部門從事相關的技術開發、研究以及教學工作。

4.地學類相關學科研究生學科、專業設置

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

土木建築學院: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

二、地質類教師隊伍現狀及隊伍建設

目前,環境與資源學院有教職工47人,其中專任教師27名,實驗人員7名,政工及行政人員13人。專任教師中有正教授3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學位的8名,碩士9名。45歲以下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0%。

目前有博士生導師3人,即橋梁與隧道工程博士點,簡文彬、沈斐敏;信息工程博士點,徐涵秋。有碩士生導師14人,即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點,徐涵秋;岩土工程碩士點,簡文彬、黃真萍、焦述強、熊傳祥、戴自航;環境工程碩士點、環境科學碩士點,伊武軍、李玉林、林香民、沈斐敏、焦述強、潘文彬、劉明華、苑寶玲、那瓊。

三、人才培養

1.地質類本科專業年招生情況及畢業生流向

福州大學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含應用地球物理、勘察工程、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創辦於1986年,是福建省培養本專業高級技術人才的惟一一個專業點。辦學17年來,共培養了本專業畢業生520人。畢業生主要分布在我省的城建、交通、水利、電力、冶金、資源等相關部門,從事相關工程技術或管理工作。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已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乾和中堅力量。有關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評價是:政治思想好,敬業愛崗,肯吃苦,好鑽研,學習勤奮、認真,工作踏實肯干,基礎理論扎實,業務素質好,適應環境能力強。近年來,本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位居全校前列,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

2.地質類研究生年招生情況及畢業生流向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岩土工程碩士點每年招生15~20人,畢業生主要在高等學校、建築設計院、岩土工程研究院、基礎工程公司等教學、科研、生產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四、「九五」以來科學研究簡況

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項、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16項、企業委託項目40項,總經費達850萬元。

(撰稿:簡文彬)

Ⅳ 福州大學有哪些學院

福州大學現有19個以全日制本科生培養為主的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信息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軟體學院、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建築學院、紫金礦業學院、八方物流學院、工程技術學院等,至於至誠學院,陽光學院都是獨立學院

Ⅳ 福大先進製造學院屬於福大嗎

屬於。你看看2020年福州大學的研究生招生計劃。
新成立先進製造學院,2020年首次招生
——訪福州大學研招辦
摘要:

福州大學2020年工程碩士招生分8個類別;物流工程、工業工程並入工程管理招生,招應屆生,考試科目為管理類聯考科目;今年新增建築學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建築學不再招收學術型碩士;新成立先進製造學院,2020年首次招生,設置電子信息工程系、智能製造系等5個系。

1. 2020年計劃招收多少名研究生?
研招辦:2020年我校面向全國預計招收3500名左右碩士研究生,其中,預計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966名,包括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約1355名(含推薦免試生)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約1611名(含推薦免試生),預計招收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約527名。招生專業目錄中各學院招生人數均為預計招生計劃數,實際招生計劃將在國家分數線確定後,學校根據國家實際下達招生數,綜合分析各專業上線生源數量和招生專業培養條件確定。

2. 2020年招生政策有哪些新變化?
研招辦:(1)根據教育部關於對工程專業學位類別進行調整的相關文件精神,我校2020年工程碩士招生分8個類別,分別是:0854電子信息、0855機械、0856材料與化工、0857資源與環境、0858能源動力、0859土木水利、0860生物與醫葯、0861交通運輸,一般設置原工程領域為方向,部分學院也根據學科實力在類別下適量增加新方向。物流工程、工業工程並入工程管理招生,招收應屆生,考試科目為管理類聯考科目;我校今年新增085100建築學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建築學不再招收學術型碩士。

(2)我校新成立先進製造學院,2020年首次招生,辦學地點在福州大學晉江科教園。學院設置5個系,包含電子信息工程系、智能神岩碼製造系、先進材料系、生物與資源系和工程管理系,旨游哪在進一步提高福州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棗卜養質量,實施跨學科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構建「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機制,積極探索我校具有晉江特色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新模式(概稱「晉江模式」)。該模式以「跨學科、多資源、重實踐、提能力」為主要內涵,充分發揮校地合作優勢,推進政、校、企戰略協同,建立與政府、企業、行業緊密的實質性合作培養機制,探索校企聯合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人才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