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學校隸屬關系:福建省教育廳電話:0591-7893069 7893070 7893065
學校所在地:福建省福州市工業路523號網址:http://www.fzu.e.cn
郵政編碼:350002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是在不斷地改革創新而發展起來的。追溯其發展歷程,經歷了礦冶系(福州大學1958年創辦時僅有的五個系之一)、地質采礦工程系(1981年)、資源工程系(1993年);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1994年我們創建了環境工程專業,1995年正式招生,當年系名更改為環境與資源工程系。從此,環境與資源工程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經過近8年的建設和發展,環境與資源工程系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現有4個本科專業:環境工程、安全工程、勘察技術與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4個碩士點: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岩土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3個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岩土工程與工程地質研究所、地球信息技術研究所;3個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安全科學與工程系、資源與城鄉建設系;一個系中心實驗室。在校本科生550多人,研究生80人。教學人員中,絕大部分是近幾年來從國外或國內重點大學引進的碩、博士。這批年富力強、熟悉專業的碩、博士人員的加盟,使環境與資源學院處在非常好的發展時期。環境與資源學院目前承擔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在環保、岩土工程、安全工程事業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專業設置
1.地礦學科本科專業設置
環境與資源學院現設有勘察技術與工程(原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專業、岩土工程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專業。
2.地學類相關學科本科專業設置
環境與資源學院設有環境工程、安全工程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土木建築學院設有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建築本科專業。
3.地學類研究生學科及專業設置
環境與資源學院岩土工程專業
本學院岩土工程碩士點以岩土的利用、改造與整治問題為研究內容,以解決工程建設中出現的所有與岩體和土體有關的工程技術問題為目的,為各類土木工程地基基礎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基本理論和技術,為減輕岩土災害提供技術支撐,為岩土環境可持續利用與發展提供科學保障。
1)其主要研究方向有:①岩土體穩定性評價與治理;②岩土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③岩土工程數值方法;④地基與基礎工程;⑤環境岩土工程;⑥軟粘土力學及地基處理;⑦岩土工程災害與環境損傷防治;⑧岩土工程信息系統。岩土體穩定性評價與治理方向主要研究內容有:深路塹高邊坡穩定性評價與工程治理、GIS支持下的岩土邊坡穩定性評價與治理信息系統。岩土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方向主要致力於在各種動荷載作用下的岩土動力特性、岩土與結構動力相互作用、基礎振動與岩土構築物抗震等內容的研究。岩土工程數值方法方向主要進行岩土工程中的數值分析技術及其相關的計算機軟體開發與研究。地基與基礎工程方向主要研究深基礎、樁基礎、深基坑的開挖與支護技術、岩土體滲流理論及工程應用。
環境岩土工程研究方向的主要內容有:①岩土工程活動引起的環境工程問題,包括岩土工程引起的周圍建築物變形、振動,岩土介質的化學污染,地下工程開挖支護中的環境負效應等;②岩土工程負效應的有效調控、制約技術研究,包括減少地震災害損失的岩土協調技術,擋土結構和深基坑開挖控制技術,廢物處置的環境岩土工程技術,城市建設與場地適宜性評價。軟粘土力學及地基處理方向主要致力於軟粘土的本構理論、軟粘土的工程力學性質,軟粘土的加固處理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2)師資結構:本專業包括一個岩土工程與工程地質研究所,2個教研室,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10人。
3)主要開設課程:彈塑性力學、高等土力學、岩土測試技術、環境岩土工程學、地基處理新技術、深基礎工程、岩土工程波動勘測新技術、岩土工程數值計算、高等岩石力學、土動力學、岩土工程信息系統、土體非線性有限元分析。
4)畢業生適應工作:可在城鄉建設、道路、交通、水利、國防等各級建築設計研究院、基礎工程公司、岩土工程公司、監理工程公司、勘察設計院、高等學校有關專業等部門從事相關的技術開發、研究以及教學工作。
4.地學類相關學科研究生學科、專業設置
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
土木建築學院: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
二、地質類教師隊伍現狀及隊伍建設
目前,環境與資源學院有教職工47人,其中專任教師27名,實驗人員7名,政工及行政人員13人。專任教師中有正教授3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學位的8名,碩士9名。45歲以下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0%。
目前有博士生導師3人,即橋梁與隧道工程博士點,簡文彬、沈斐敏;信息工程博士點,徐涵秋。有碩士生導師14人,即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點,徐涵秋;岩土工程碩士點,簡文彬、黃真萍、焦述強、熊傳祥、戴自航;環境工程碩士點、環境科學碩士點,伊武軍、李玉林、林香民、沈斐敏、焦述強、潘文彬、劉明華、苑寶玲、那瓊。
三、人才培養
1.地質類本科專業年招生情況及畢業生流向
福州大學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含應用地球物理、勘察工程、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創辦於1986年,是福建省培養本專業高級技術人才的惟一一個專業點。辦學17年來,共培養了本專業畢業生520人。畢業生主要分布在我省的城建、交通、水利、電力、冶金、資源等相關部門,從事相關工程技術或管理工作。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已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乾和中堅力量。有關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評價是:政治思想好,敬業愛崗,肯吃苦,好鑽研,學習勤奮、認真,工作踏實肯干,基礎理論扎實,業務素質好,適應環境能力強。近年來,本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位居全校前列,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
2.地質類研究生年招生情況及畢業生流向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岩土工程碩士點每年招生15~20人,畢業生主要在高等學校、建築設計院、岩土工程研究院、基礎工程公司等教學、科研、生產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四、「九五」以來科學研究簡況
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項、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16項、企業委託項目40項,總經費達850萬元。
(撰稿:簡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