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建和安徽 那個經濟好
2,福州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
福州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 等稱號。
合肥和福州發展實力比較,你覺得合肥現在怎們樣呢?
(天路旅行)
福建和安徽哪個城市經濟好比較發達
福建啊,福州。安徽最好的就合肥和蕪湖了,跟福建沒法比。
我省GDP增速回落創十年新低
與2013年相比,各地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山西、雲南回落幅度最大,均較2013年回落4個百分點;遼寧、黑龍江、天津的回落幅度也較大,均超過了2個百分點。
安徽GDP增長9.2%,較上年回落超過1個百分點,增速創下了十年來新低。2013年安徽GDP增長10.4%,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放眼全國,重慶GDP增長10.9%,增速居全國第一;山西省則以4.9%的增速墊底。
在增速普遍回落的同時,各地的預期增長目標也大都進行了下調。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財政收入增長8.5%左右。
人均GDP與發達省份差距明顯
在經濟總量方面,廣東省GDP達6.78萬億元,依然保持全國最高;江蘇以6.51萬億元緊隨其後,這兩地是「6萬億元俱樂部」僅有的兩個成員。排名第三的山東GDP達5.94萬億元,距離突破6萬億也只有一步之遙。
緊隨北京之後,安徽成為第14個「兩萬億俱樂部」成員。這也是繼2009年我省GDP突破萬億元大關之後跨上的第二個萬億元台階。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國已經有八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等。按照國際經驗,人均GDP邁入1萬美元是一個重要的門檻,這既意味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台階,也意味著轉型升級的壓力加大。
據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按年均常住人口計算,安徽人均GDP為34427元,比上年增加2743元;根據年平均匯率,摺合5604美元,比上年提高488美元,這說明我省與發達省份的差距依舊明顯。
中國城市GDP排名(前100)
1.上海25300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2425萬)
2.北京2300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68萬)
3.廣州(廣東1)1810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7500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1077萬)
5.天津17200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1516萬)
6.重慶16100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3001萬)
7.蘇州(江蘇1)14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000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1033萬)
9.成都(四川1)108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萬1442)
10.杭州(浙江1)10100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889萬)
11.南京(江蘇2)9600億元,同比增長9.2%(人口:821萬)
12.青島(山東1)940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871萬)
13.長沙(湖南1)8600億元,同比增長9.7%(人口:731萬)
14.無錫(江蘇3)8500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650萬)
15.佛山(廣東3)820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720萬)
16.寧波(浙江2)80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781萬)
17.大連(遼寧1)7800億元,同比增長3.8%(人口:669萬)
18.鄭州(河南1)7450億元,同比增長9.6%(人口:937萬)
19.沈陽(遼寧2)7280億元,同比增長3.5%(人口:828萬)
20.煙台(山東2)63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2萬)
21.濟南(山東3)628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6萬)
22.東莞(廣東4)620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831萬)
23.泉州(福建1)615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829萬)
24.南通(江蘇4)612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0萬)
25.唐山(河北1)605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53萬)
26.西安(陝西1)600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862萬)
27.哈爾濱(黑龍江1)5750億元,同比增長6.9%(人口:1001萬)
㈡ 同樣是二線省會城市,合肥和福州誰更有發展潛力
最近幾年很多省會都發展的很好,其中同樣是二線省會城市的合肥和福州,對比起來合肥的知名度比福州的要高,更有發展潛力。每次提起合肥和福州這兩個省會城市的時候,很多人往往對合肥的印象更加深刻一些,這是為什人呢?
合肥之所以有很高的發展前景,跟它的科技發展也有一定的關系。在合肥,科技方面的發展有了很強的突破,而且這方面的突破還給合肥的經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合肥可以憑借著這份科技的發展潛力,就可以讓它的未來變得越來越好了。而且現在正是科技發展的時代,它的不可取代性是必定的,合肥的關注度因此也會越來越高。反觀福州,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一直是在默默的發展,自然不如有突出力量的合肥,所以在以後,合肥一定會更有發展潛力的。
㈢ 合肥和福州同為省會城市,為何知名度,卻相差巨大呢
我國有許多省份,發展速度從快到慢都有所不同,也有發達的省份,例如,我國福建和安徽省的發展是平均匹配的,但是,為什麼合肥和福州(也是省會城市)的人氣為何如此不同呢?
此外合肥因有著包拯家鄉之稱,每年都有很多人來參觀,而福州有廈門省的旅遊城市廈門,這使大多數人流連忘返,凝視,人們對孤船的關注較少,總體而言,合肥比福州更著名,您如何看待這兩個城市?您對哪個城市的未來比較樂觀?
生活總不完美,總有辛酸的淚,總有失足的悔,總有幽深的怨,總有抱憾的恨,生活也很完美,總讓我們淚中帶笑,悔中頓悟,怨中藏喜,恨中生愛,看生活是否完美,就要淡視那些不完美,放大那些可能的完美,只要你的心完美,這個世界就完美,所以我們修煉的,就是一顆熱愛這個世界的心,最好的方法是旅遊。
㈣ 同樣是二線省會城市,合肥和福州的知名度為什麼相差巨大呢
除此之外,合肥市能夠得到如此之高的知名度,與其中國三大科教中心城市的稱號也會有著很大的關系。畢竟一座城市未來的經濟發展能夠最多遠,與它的科技發展水平基本是持平的。而我國長達五千年的歷史發展早已驗證了這一點,所以,合肥市的知名度比福州市的知名度要高其實也是相當合理的。對於這兩座省會城市而言,你最看好哪座城市的未來發展呢?你覺得誰能夠先一步進入新一線城市水平呢?
㈤ 合肥城建水平超越了哪些城市
合肥城建水平超越了福州,珠海,無錫,南昌等城市。
合肥異軍突起,城建水平來到第二十二位,比福州、濟南還要高,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合肥曾經是一座縣城規模級別的省會。
在全省支持建設發展下,現代化規模也越來越好。水平自然高。而且榜單中的神芹30強城市,幾乎清一色的都是省會城市,這也符合當下強省會政策的戰略要求。
只有三座地級市上榜分別是:蘇州、無錫、珠海。所以這么看來,城市等級的慶搭高低也影響著城建水游差畢平的高低。
㈥ 福州合肥哪個城市比較好
我認為是福州、
因為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支持海峽西岸建設。福州作為主要的城市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更好
合肥雖然是安徽的省會,但是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很多地方可能比不上福州
因為福州一直都是福建的省會。已經建設的比較完善了、
㈦ 它叫合肥,用14年時間超越了福州西安等34個對手,堪比第二個深圳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分析合肥14年以來走過的歷程,是如何一步步超越福州西安等34座城市的,按照合肥目前的增速,1-2年之內便會超越佛山。合肥為何能夠成為後起之秀,為何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呢?或許大家可以在這篇文章之中尋找到答案。
合肥在這十幾年時間里取得了全國矚目的發展成就,科研中心城市、自由貿易試驗區、新一線城市、世界製造業大會永久會址、交通樞紐城市等等稱號均落戶合肥。實際上,合肥在九十年代還排在全國百名開外,堪稱是「最弱的省會城市」,它如今排在全國前二十,中間揮灑了多少汗水,恐怕不為人知。合肥的發展基調在2006年重新確立,變更原來的均衡發展方向為建設一個強大的省會城市,自此,合肥開始了它的開掛人生。
2006年,合肥GDP總量為1121.29億元,排在全國第54的位置,那一年佛山排名全國第11位,東莞排名全國第16位,福州排名全國第30位,西安排名全國第35位,南昌也排在全國第48位。合肥是如此的暗淡無光,此時的福州西安不會想到,十幾年後將會被合肥超越,東莞更是不知道自己將會被拉開幾條街的距離。也正是這一年,安徽放棄了皖江城市帶發展計劃,也放棄了全省均衡發展的路線,開始著重發展合肥。
關於合肥成為省會這件事,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建國以後,安徽人民都在討論要將省會定在哪座城市,當時有兩種方案,一是定在合肥,二是定在蕪湖。1952年,確立合肥為省會,但討論的熱度依舊很高。直到1958年,教員視察合肥,認為合肥的位置相當不錯,居皖之中,便定了下來。事實證明,教員的眼光非常准,處於安徽中心的合肥,如今動車從合肥出發,至省內任一城市均只需要一個小時到達。
2007年,合肥首度超越南昌。合肥以1401.55億元的總量超越了總量為1389.89億元的南昌,兩座城市在全國的排名分別為47和48。其實差距並不大,但是這一年是分水嶺,往後南昌也難以望其項背,合肥的發展速度南昌可望不可即。2008年,合肥超越金華,兩座城市的GDP總量分別為1776.86億元和1704.91億元,分別排在全國第45和46的位置。2009年,合肥超越了嘉興、洛陽和包頭。此時,還是沒有人注意到這座全國排在40位以外的城市。
2010年,合肥超越了臨沂、濟寧、鄂爾多斯等地市,排名全國第38位。2011年,是合肥的驕傲之年,一舉超過了徐州、長春、溫州、紹興、濰坊等五座知名城市,排名全國第32位。此時,福州排名第29位,西安排名第28位,它們已經開始有了壓力,同時,也在高速發展之中,它們的名義增速也都超過了13%。2012年,合肥排名第30,福州西安依舊分別排名第29和第28,這三座城市的角逐,也正式在這一年展開。
2017年,合肥GDP總量已經突破7000億,超越了煙台、石家莊、大連、常州、沈陽等知名城市,排在全國第24的位置。那一年,濟南排名第23,壓力倍增,只要合肥一腳油門它就會被超越。而西安福州此時排名全國第21和第22,同樣也承受了合肥的壓迫力。果不其然,2018年,合肥一舉超過濟南、福州、西安三市,排名全國第21名。這一刻,沒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逆襲,沒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高速發展,稱之為「逆襲之王」並不為過。2018年,合肥的GDP增量達到1602億元,而福州的增量為1012.4億元,西安的增量為1027.52億元,濟南的增量為594.17億元。合肥的增量當年也排在全國第五的位置,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
合肥高速發展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下來,不進則退。2019年,合肥依舊排在全國第21的位置,而濟南也強勢了一把,再度超過合肥,排名全國第20,福州西安基本保持不變。全國前20名的城市中,南通掉了下來,濟南擠了上去。2020年,合肥成功擠進了全國前二十名,讓出這個位置的城市是東莞。2020年,是一個萬億城市爆發增長年,同時有泉州、濟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六座城市GDP破了萬億。也祝賀福建喜迎萬億雙子星城市。
而合肥下一個即將超越的對手便是佛山,佛山2020年GDP總量為10816.47億元,比合肥大約多800億,不過佛山的增量較低,以目前合肥的速度,1-2年便極有可能超越佛山。
縱觀合肥這14年取得的發展成績,它是如何做到高速發展的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領導層目光長遠准確,敢於大膽投資。2008年,300億財政收入的合肥,拿了100億投資當時看起來毫無前景的京東方,連地鐵也放棄修建。合肥的這一舉措,引來了民間的無數嘲諷。但事實證明,合肥的投資目光高到無人理解,目前京東方已是全球顯示器龍頭企業,給合肥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11年,合肥借錢也要投資內存條長鑫,終於在京東方上架。2015年,合肥投資半導體,不久中興事件的出現,國家空前重視半導體產業,而其餘城市再投資發展已經慢了合肥好幾步。此外,2019年,合肥還投資了新能源 汽車 ,比如蔚來。
第二,合肥注重交通建設,能通江達海。地理位置處於安徽中心的合肥,在交通上著天然的優勢。2019年,安徽已經是市市通高鐵的省份之一,是繼福建建成市市通高鐵之後的全國第二個省份。合肥的高鐵已經構建了「米」字形架構,能直達全國23個省會城市和4個直轄市。依託高鐵建設,省內所有城市以及南京都可以在1小時內到達合肥。此外,合肥能在2小時內抵達杭州、蘇州、上海等長三角主要城市。
第三,合肥注重 科技 發展和人才的引進。作為我國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合肥在 科技 上的發展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合肥國家大科學裝置達到8個之多,為全國之首。據相關數據顯示,合肥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領域,排在全球第2;物理學領域排在全球第5;同時,合肥還是全球2020年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上的第20名,超越了香港、巴黎、柏林等城市。合肥同時重視人才,凡是來合肥就業的人才均享受住房補貼,可免費租住人才公寓三年,同時享受最高60萬的購房補貼。
合肥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的確是如傳奇一般,堪比第二個深圳。未來合肥的上限在哪裡,我們不得而知,但合肥的科研產業永不落時,崛起之路無法阻擋。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城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