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大學美術類在哪個校區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坐落廈門鼓浪嶼。
福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帶轎
學校創建於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
學校設有27個學院(含1個獨立學院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現有畝虧在校普通本科學生蠢耐肆36786人,各類在校博、碩士研究生12926人。
專業及師資力量介紹
學校現設90個本科專業;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校現有教職工3219人,其中專任教師2135人。共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405人次(281人),其中國家級人才104人次(66人)、省級人才301人次(215人)。
在高層次人才(團隊)中,擁有院士16人(含15名特聘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8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名,國家級高層次引進人才23名,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
以上內容參考 福州大學—學校簡介
② 福州大學位於哪個區
福州大學位於福州市的閩侯縣,閩侯縣不屬於區。
福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
設有23個學院(含1個獨立學院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設89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培育(重點)學科、11個博士後流動站、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合作交流:
學校深入開展對外合作交流,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以及境外50個國家、地區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學校現為閩台合作辦學國家改革試點重點項目單位,對台交流合作向縱深發展,成建制雙向聯合培養模式成為閩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點。
以上內容參考:福州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③ 福州大學在哪
福州大學在福州市閩侯大學城新區學園路2號。福州大學怡山校區福州市工業路523號。福州大學集美校區纖汪老校區在鼓浪嶼康泰路151。福州大學集美校區新校區在集美區後溪鎮泉廈高速旁理工南路852號。福州大學銅盤校區在福州市閩侯縣鼓樓區軟體大道89號。
福州大學,簡稱福大,創建於1958年,是GJ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GJ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GJ教育部、GJ國防科技工業局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三所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之一,福建省一流大學建逗豎判設高校,入選GJ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山改育培養計劃高校。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GJ、11計劃、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GJ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GJ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高校GJ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
④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總共有幾個校區(各專業新生在哪個校區)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總共有1個校區,即校本部校區,該校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設立, 福州大學 為主體舉辦的民辦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是福建省省級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
一、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總共有幾個校區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總共有1個校區,地址是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楊橋西路50號。
二、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簡介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於2003年7月,由國家「 雙一流 」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 福州大學 為主體舉辦,並按新機制、新模式運作,實施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
學院牢牢把握******辦學方向,遵循「明德博學,臻於至善」的院訓精神,圍繞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注重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提高服務區域、行業需求能力為引領,學院從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平台搭建三方面著力構建了「三位一體」的應用型大學建設基礎,努力建設以工為主、有特色、有影響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打造福建省工科人才培養的搖籃。
學院現有16個教學單位、44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經濟社會發展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經、管、文、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型綜合性大學。在校生規模超過13000名。
學院共享 福州大學 優質教師資源,構築了「福大教師和自有教師為主力軍,雙師雙能型教師為生力軍」的創新型師資隊伍結構,建設一支教師、工程師等資格兼具,教學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兼備的「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
學院倡導教師開展應用型科研,以教師科研帶動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師科研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近五年學院教師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1項。近五年,學生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40餘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百餘項。
目前,學院擁有省級一流本科專業4個、省級應用型學科3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省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3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級示範性應用型專業群1個、省級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專業群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2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重點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省級重大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6項、省級一般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4項、省級新工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項、省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5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
學院不斷強化與境外高水平大學的合作交流,建立教學科研合作平台,共同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提升合作辦學層次。實行與美、德、加、英、日、澳等地13所高校學分互認、課程互認,共同實施「2+2」、「1+3」、「3+1+1」聯合培養模式。閩台合作方面,與台灣4所高校建立了聯合辦學關系,深入開展教師訪學、學生交流、科研合作等。
同時,學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平台,搭建校外實踐實習基地,邀請工程師和企業高管帶項目進校授課實訓;開展校軍合作,與駐閩陸、海、空部隊共建,進一步完善軍訓、軍事理論、國防教育教學;推動校政、校地合作,努力提高社會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