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市合並哪個市好
擴展閱讀
上海坐飛機到香港多少 2025-02-02 03:43:36
郴州回廣州需要多久 2025-02-02 03:15:15

福州市合並哪個市好

發布時間: 2023-10-18 23:16:08

❶ 福州到現在為什麼都不把長樂並入一個區,不都說了好幾年了嗎而且福州發展的慢,是沿海省份中最落後的。

因為福州太小,已遠遠滯後於其他省會城市的擴展速度,所以前幾年福州市政府提出把閩侯和長樂納入福州,當時提案都已經通過了,可見當時福州乃至省里都有意要發展閩侯和長樂。但自從換了一任省委書記後,提出了大力發展平潭的號召,省市裡面就把工作重心都往平潭轉移了,誰還管你長樂、閩侯的死活。中國就這樣,一任領導有一任領導的「宏偉規劃」,換一任領導後,又重新瞎折騰,政策的不確定性太強,持續性、穩定性太差,朝令夕改。前一段,福州市城鄉規劃局公布新出爐的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草案,到2020年,福州市將形成一個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區)、2個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島)、2個中等城市(長樂市、連江縣)、4個小城市(閩清縣、永泰縣、羅源縣、閩侯縣)以及若干個小城鎮,並構建「一主一區兩副」的中心體系格局。
你看,現在我們長樂只能跟連江之輩混為一談了,悲哀啊。
不過大部分長樂人好像都不屑於加入福州,因為我們長樂人有天生的優越感。哈哈……個人覺得加入福州唯一的好處就是能通公交

❷ 長沙和福州哪個發達

長沙和福州都是中國較為發達的城市之一,但在不同的方面有著不同的優勢和特點。下面是兩個城市在幾個方面的比較:


經濟發展:長沙是中南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之一,擁有廣泛的製造業和服務業,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茄此和物流中心之一;福州則位於東南沿海地區,是中國閩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經濟較為多元化,以電子信息、機械製造、化工等行業較為發達。


人口規模:長沙市人口約780萬人,是湖南省重要的大城市,擁有廣泛的人才資源和人口優勢;福州市人口約740萬人,迅信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和經濟中心,也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城市之一。


城市環境:長沙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同時也面臨著一些環境問題,例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福州市位於閩江口南岸,附近有山水相依的三坊七巷、福州鼓山、西湖公園等美景,且市區內的交通運輸系統較為便利。


總體而言,長沙和福州都是中畝納輪國較為發達的城市之一,各有其優勢和特色,具體的發展情況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指標和數據進行深入研究。

❸ 福州和泉州,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而言,哪個更容易成為大城市

我是一個出生於泉州,學習工作於福州的人,泉州是第一故鄉,福州是第二故鄉,所以我可瞎段帆以比較不偏頗地發表意見。

先來說說泉州。泉州的經濟重心比較分散,南有南安晉江石獅,北有惠安及新興的台商區泉州新區。泉州市區的經濟其實蠻弱的,不像福州的鼓樓晉安,雖在中心而絲毫不遜色。

鯉城區算是廢了,古城不能開發,景點大都是免費的,豐澤還行,洛江區還在開發,泉港依託石化產業,貢獻也還行。所以說泉州市區不行。

安溪和永春發展相對差一些。泉州的每個縣市都有很強的特色,有利有弊,弊在於難以形成統一規劃。

再來說說福州。福州在近五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飛速,畢竟作為省會城市,關乎省的面子,所以有很多政策傾斜。整個城市,從基建、交通、民生都規劃得很不錯。

從中心向四周擴散,應該是城市發展規劃的正確思路。福州就是沿著這條思路走的,倉山、閩侯、馬尾、長樂,不斷地外拓。中心強,才能夠統領周邊,才能夠輻射出去。

綜上,從城市規劃的角度,我覺得福州的潛力更大。不過泉州還是可以秉持特色民營發展,也是能闖出一條大路來。

國家要多給泉州一些政策支持。

詞條菌。

福州和泉州各有各的優勢,在首先分析這兩座城市的時候,先了解下福建文化,福建人鄉情很重並且是中國少有的海洋文明省份,無論閩南還是閩東北,實際上更喜歡出去闖,在外打拚後回自己老家蓋豪華房子。這其實造就了目前福建的城市格局,沒有中心大城市但是相對各個城市發展均衡差距不大。這也是福建雖然沒有中心大城市但是人均各項指標在全國都名列前茅的原因。

福建城市的情況可以拿廣東類比,福州可以對應廣州,泉州可以對應東莞佛山,廈門可以對應深圳。其實這樣對比下,未來誰更有機會成為大城市也會有個初步的預測了吧。福州和泉州完全是兩個發展模式,泉州產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福州目前大力在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力。但是福建和廣東畢竟還是有區別,福建文化導致,這兩座城市實際上都普遍沒有凝聚力,福州這邊的長樂福清泉州那邊的晉江石獅讓這些地方撤市改區估計沒多少人願意。如果結合福建文化更進一步判斷未來。福建未來很可能長時間這兩座城市還是齊頭並進的情況,實在難出現一個類似上海一樣的大城市。泉州放大了看,閩南人口地形相對占優,廈漳泉一體化,會形成一個相對發達的經濟區。但福州,比泉州更有希望發展成大城市。

文化相同的情況,對周邊人才的吸引力就是很大的一個考慮,福州對寧德,南平,莆田,三明的吸引力比泉州對三明龍岩廈門漳州要高。除了製造業人才更傾向泉州外,其他地方人才都更願意來福州。現在地形已經不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況且如果把長樂福清連江閩侯考慮進來,福州實際上地形燃中並不差。而且福建省經歷了前幾十年閩南經濟金三角的失敗,目前重心已經放到省會建設,前幾十年閩東北經濟落後閩南除了人口和地形因素制約,其實還有政策制約,閩南要做一個發達經濟的樣板給對岸看,而閩東北自然是為另外一手做准備。現在隨著大陸崛起以及對對岸壓倒性優勢,實際上已經不需要過多考慮這方面的因素。福州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房價,房價嚴重影響省外人才的流入甚至也影響省內人才流入,要解決好高房價問題,福州未來可期。個人未來更傾向福州發展成閩東北中心大城市,泉州會像東莞那樣,以發達的製造業融入閩南經濟圈中的一個重要城市。

感謝信任並邀請我來回答,我將以個人見解來深度解答問題。首先來了解一下福州和泉州,前者是福建省會、後者是全省第一經濟強市。也許很多人不解,這是怎麼回事!讀過 歷史 的人都知道,泉州在元朝時就已經發展成世界沿海地帶第一大城市,時至今日仍延續這個輝煌,但是其格局由世界首位「降級」為福建省第一位。
在中國省會和主要城市標注圖上可以看到福建省上榜的兩座城市,分別是福州和廈門
。為何沒有泉州呢,只因廈門是計劃單列市兼福建省唯一一個特區。

那磨雹么問題的答案基本浮出水面,所謂的省會和主要城市裡沒有泉州,從理論上來說這是不科學的。

因此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省會不管發展的多麼緩慢,它仍將是國家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這與它的身份相匹配。

也是地位的象徵,從城市規劃而言,福州領先於泉州。這是最基本邏輯,就是福建省中樞暨資源調配權和統籌權的綜合體現。

然而關於更容易發展成大城市這個問題,我想澄清一下,兩者已經大城市了,下一步目標則是創建特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城市,擁有福建省最大的政治資源、教育資源,其中大學更有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優質學校做為人才儲備支撐,可以為福州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每個大城市都有痛點,首先福州的房價現在已經高達2-3萬每平方,這樣一來很多人才想要紮根福州會有一定的影響,導致學子外流現象最近也是很普遍;其次福州在整體城市規劃算是還可以,但是主城區市政道路建設真的很受吐槽,只要在福州呆過的人都清楚。

而泉州目前是福建省第一大經濟體,是由民營經濟支撐起來的GPD,整體城市規劃政治支持遠不如福州,如泉州申報2次地鐵被擦掉,最後改成城市輕軌,可見一斑。泉州在撇開政治因素外,還有一個就是政府前期在教育環節投入遠不如福州,華僑大學是泉州標志性大學,可誰知道其分校卻在廈門呢?沒有高級人才的自我輸出,光有引進人才的激勵政策是非常乏力的,泉州民營企業大都是輕工業,恆安、安踏等企業轉型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泉州目前的一個項目環灣建設是可期的,但是也期待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這個曾經的世界第一大港,東亞文化之都吧!

06年到泉州上大學,工作!一直到14年離開!泉州地區明營經濟確實發達!但是,泉州一直在走下坡路!如今的大泉州,早已沒有當初的風光和風采!泉州真正鼎盛時期,應該是在04到10年,品牌多,工廠工人也多,產值也高,當時的晉江和石獅,可以占據中國運動的大部分和男裝的半壁江山!!如今,泉州的大品牌倒閉一大批,卻沒有新生出一大批!依託淘寶發展起來了一些本來應該被淘汰的小廠,而那些有較強加工能力,設備先進做工質量優良的大廠,基本倒閉或沒多少工人!連石獅最大的企業富貴鳥,都難逃破產的命運!如今的晉江石獅,有一半以上的廠房空置!!泉州產業鏈豐富,有服裝,鞋子,食品,石材,石雕,衛浴,瓷磚,茶葉,陶瓷等,但這些產業都很容易被其他地方替代!從長遠的角度分析,泉州沒有新興起一些高 科技 或互聯網產業,發展動力不足!感覺泉州如果沒有新的大動作,不僅會被福州超越,甚至會沒落!!!

晉江石獅南安惠安,幾個縣市的城區顯然已經和泉州中心市區連片了,現在就差行政上的改名而已。所以泉州是有特大城市之實無特大城市之名而已。(包括GDP,且泉州是藏富於民,因為主要是經濟來源於民營經濟,民間是真富而絕非僅是數字好看)

一個城市的發展不是盲目地擴大市區就能成為第一強市的,要看該地區有什麼產業鏈,我比較看好泉州,畢竟泉州的製造業基礎太好了,轉型還有引入新產業鏈都能實現再次騰飛,泉州目前可以說是同等量級GDP城市中最具有潛力和特色的城市

毫無疑問,當然是泉州,[玫瑰][玫瑰][玫瑰]俗話說「壞壞還是狀元骨」【圖1】。[玫瑰][玫瑰][玫瑰]

1、泉州曾經作為世界級大都市,聯合國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揚威世界 歷史 400年。雄厚海洋文明與文化,這是福州農耕文化與文明,永遠無法企及和模仿的!

2、人是最寶貴的因素

國家七普人口調查:地級市泉州人口規模福建省第一,875萬人【圖2】;同樣地級市福州市,如果是扣除地級單位的平潭,才僅僅791萬人?![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3、泉州擁有更為重要地理優勢,無疑給城市規劃帶來極大的便利。

泉州擁有繼漳州之後福建省第二大平原 晉江平原。而福建省困於狹窄的盆地之內。更為不利的是閩江口為世界三大風口之一,「無風三尺浪,有風浪滔天」,不適宜人類居住。

4、泉州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全球化的閩南父老鄉親的鼎力相助。

泉州為「中國第一僑鄉」,海外僑親950萬人,港澳同胞100萬人;同時擁有全國第一海外經濟實力【圖 3】。

福州恭列榜尾(第10)。

5、台灣同胞80%以上祖籍來閩南,僅僅泉州佔有45%【圖 4】;這又是福州難以追求的良好的投資力量!

6、今年泉州「中國宋元時期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圖 5】,顯

示泉州海洋文明作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普世價值【圖6】。這種文化千百年來,深深地紮根於閩南大地每一個角落和廣袤的海洋,福州卻由於缺自身身份認同,根本無從設計、模仿。

故泉州大城市規劃,如同惠安女一樣,以獨特的風采,未來前景持續看好,具擁有無限的生命力!

唉…這個要看政府的!!!

福州怎麼說都是作為福建省會城市,在政策,資源等各方面比泉州的優勢不是一點半點的

而泉州作為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泉州一沒有政策傾斜,而沒有資源優勢。大型的國企之類的更是屈指可數,真的是實打實的靠著民營經濟撐起了福建連續二十幾年的經濟第一。閩南人的愛拼才會贏,泉州人真的用實干詮釋了這首歌。

如果國家政策能夠對泉州有所傾斜,一句話,福建沒有哪個城市能跟泉州比的(包括廈門和福州,各位可以自己去查閱近三十年福建各城市的政策方針和經濟發展。不接受反駁!!!)大城市不僅規劃,還要有經濟,還要有真正的百姓幸福指數!!!

元朝泉州巳成大城市啦,現在城市的名聲還不如廈門和福州?泉州二十多年還是福建最強的經濟城市,為什麼城市的名大不起來,可以說政策冋題,各種硬體配套沒跟上。名牌學校,醫院,交通,港口等的硬體配缺少。如果政策有適當傾斜,泉州的自然條件要成為一個大城市也是很自然。

❹ 廈門和福州差距好大

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推進城市化進程。這幾年,隨著福州和廈門經濟的快速發展,福廈原有的城市地域空間已難以滿足城市發展需要,造新城,成為擴大城市空間的必然選擇。其實,造新城,在全國其他城市早就已經興起,比如鄭州的鄭東新城,北京的副中心,雄安新區等等。而福建動作太慢了,近10年福建改區寥寥無幾,只有福州2017年長樂改區成功,而去年廈門被中央批評後,才取消進出島車輛通行費,真正推動跨島發展。

總體來看,福廈未來發展格局:福州向東向南,由盆地走向濱海,廈門向西向北,逐漸往島外,由海島到內陸。福州未來看濱海新城,廈門未來看島外。

福州未來的發展是沿江向海,東擴南進,當前福州發展重點已經由市區轉至福州長樂濱海新城,正舉全市之力建設福州濱海新城。

福州長樂濱海新城位於長樂沿海地區,首石山、董奉山、南陽山三山環抱,面積188平方公里,北含國際航空港,南接松下港,面向東海,規劃人口130萬,其中核心區面積86平方公里。



而廈門要突破小島思維,必須要向島外發展,廈門翔安新區是突圍方向之一。

翔安2017-2035總體規劃:到2035年的常住人口是140萬,城市開發邊界范圍是205平方公里,其中城鎮建設用地面積是151平方公里。



之所以拿長樂濱海新城和廈門翔安比較主要是兩地布局相近,都有機場,都是剛開發新區,那麼這兩個新城未來5年,誰領風騷?

我們來全方位比較兩個城市新城,從新城定位、GDP、常住人口、鐵路、城際鐵路、地鐵、高速公路、機場、醫療、高校、中學、企業、房價等16個項目來對兩個新城進行全方位對比。


下面我們來逐項比較。

1、新城定位

福州濱海新城是國家級新區,福州唯一副中心。

廈門翔安新城定位是廈門城市副中心之一。

從定位上看,福州濱海新城更勝一籌。

2、GDP

去年長樂區950億,而翔安663億,翔安目前只有長樂70%。

3、常住人口

長樂常住人口去年達73.9萬,而翔安34.4萬人口,翔安人口不到長樂區一半。

4、鐵路

福州濱海新城福平鐵路長樂東站年底即將開通,而廈門翔安東站目前只是遠期規劃。

5、城際鐵路

福州濱海新城規劃(F2、F3)在長樂東站與福平鐵路換乘。廈門翔安規劃(R1)經過。

F2/F3和R1都未正式批准開工建設,預計5年內大概率無法建成通車。

6、地鐵

福州機場地鐵線F1(在建),今年動工,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地鐵6號線(在建) 預計明年通車。

廈門翔安地鐵3號線(在建)、地鐵4號線(在建),新機場部分線路,與機場同步建設,建成通車時間未知。

7、高速公路

福州濱海新城附近高速公路,有長福高速(長樂到福清)、福平高速(福州到平潭)、機場高速、沿海四環高速、瀋海高速。

廈門翔安新城目前周邊只有瀋海高速。

8、機場

福州機場二期(在建),昨天已經動工建設,一期吞吐量規劃3600萬,預計2022年建成。廈門翔安新機場,一期吞吐量規劃5000萬,計劃2023年建成,但是翔安新機場至今工可未批復,建成時間無法估計,最樂觀估計也要幾年後。

9、醫療

福州長樂濱海新城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上海華山醫院福建分院(三甲)年底開始試運營,該醫院是福州市人民政府、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和福建醫大附一醫院三方合作共同管理,省級醫院管理,實力雄厚,而廈門翔安新城配套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醫療配套也是遠遠弱於福州。

10、高校

福州濱海新城規劃:1.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在建);2.規劃福建職教城(13所);3.福州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已經搬至長樂)等,而廈門翔安有廈門大學翔安校區。

11、中學

福州濱海新城附近有福州第三中學濱海校區、長樂一中,而廈門翔安有翔安一中,廈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

12、企業(民營500強)

福州長樂有福建民營500強企業10+,廈門翔安民營500強企業不到3家。

13、CBD



福州濱海新城規劃CBD,金茂CBD新城(在建)

福州長樂濱海新城的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已注冊企業358家,注冊總資本達384億元。園區建成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和省級「政務雲」「商務雲」等一批大數據產業基礎設施,引進了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等國家級平台,一批信息技術、醫療健康領域的龍頭企業入駐。

翔安新城CBD商務中心區總佔地面積約1000畝,總建築面積約246萬平方米。截至目前,翔安新城CBD商務中心片區已成功出讓 21宗地塊(34個子地塊),全面動工建設,部分項目業主已陸續搬入。


14、房價

長樂濱海新城房價1-2萬,廈門翔安新城房價2-3萬,福州房價更具性價比。

15、產業

長樂有福建民營500強10多家,而翔安不超過3家。長樂製造業,特別是紡織業、冶金業發達,而且還有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區,數字經濟也開始迅猛發展,產業有優勢。

展望未來5年
總體來看,福州濱海新城占據很大優勢,無論是經濟、人口、交通還是產業等等,福州濱海新城都比廈門翔安新區更具競爭力,再過五年時間,福州長樂機場二期、福平鐵路、城際鐵路、地鐵基本成型。而廈門最主要的是要依賴於翔安新機場的開工批復,如果遲遲無法批復,那麼上面很多配套基建就無法實施,造新城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福州濱海新城不斷壯大了。

❺ 福州最好的區排行

鼓樓區、台江區等等。
1、鼓樓區:位於福州市中心,是福州市政治、文化、商業中心,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同時還汪褲有很多著名的景點和美食。
2、台江區:瀕臨閩江,是福州市的商業和交通中心,擁有眾多的景點和商業中心,也是福建省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3、倉山區:南北縱貫福州市區,有很多文化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還是福州市最主要困消簡的生態開發區之一。
4、晉安區:位於福州市東北部,有不少高校和科技園區,是福州市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5、馬尾區:福州市南部,境內有不少的工業園區,同時也是閩南、閩中橋數地區的經濟交通樞紐。
6、閩侯縣:位於福州市的東南部,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跡,還擁有很多的園林景觀和古建築。
7、閩清縣:位於福州市的西部,是福州市最大的綠色蔬菜供應基地之一,擁有著很多世界級的生態資源和文化景點。

❻ 福州和廈門哪個

廈門比福州更加繁華。

當然是廈門繁華了。廈門是經濟特區,也是全國非常熱門的旅遊城市。福州雖然是省會,和廈門比還是差了一點。廈門市境內的旅遊景點非常多,並且都是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國內外的遊客主動到廈門旅遊,廈門是著名的海濱城市,國內可以與之匹敵的海濱城市暫時是寥寥無幾的。

廈門雖然經濟發展比不上福州,但是廈門整體的產業優勢還是很明顯的,主要就是金融產業和房地產產業還有軟體產業很發達,所以很多人才都會聚集在廈門境內發展。福州總體的宜居環境相較於廈門還是會遜色一些。

廈門完勝福州的內在原因:

1、廈門整體是一座精英化的城市,比起福州商業體系更加完善。

2、廈門整體的宜居程度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歡來廈門居住。

3、廈門的教育水平在省內也是排名非常靠前的,福州的部分學校沒有可比性。

❼ 福州市的兩個縣級市,福清與長樂對比!全面點!

肯定是福清咯,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福清的經濟水平比長樂好很多,
福清幫
在國外也很出名

❽ 福州和泉州,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而言,哪個更容易成為大城市

福州市和泉州市各有各的優點,在最先剖析這二座城市的情況下,先掌握下福建文化藝術,福建人故鄉情非常散鍵叢重而且是中國難得少有的海洋文明省區,不管閩南地區或是閩東北,事實上更喜歡出來闖,在外打拚後回自身老家蓋奢華房子。這實際上造就了現階段福建的城市布局,並沒有中心大城市可是相對性每個城市發展趨勢平衡差別並不大。那也是福建雖然沒有中心大城市可是平均各項指標在全國各地都遙遙領先的根本原因。

而泉州市目前是福建省第一大經濟大國,是通過民營企業支撐點下去的GPD,總體城市整體規劃政冶適用遠不如福州市,如泉州市申請2次地鐵站被擦下去,最終改為城市輕軌站,可見一斑。泉州市在拋開政治因素外,還有一個便是政府部門早期在文化教育階段資金投入遠不如福州市,華僑大學是泉州市代表性高校,可誰曾料想到其校區卻在廈門市呢?並沒有高端人才的自身導出,光有人才引進的激勵政策是十分睏乏的,泉州市民企大都是輕工行業,恆安、李寧等企業沖櫻轉型升級必須很多的專業性人才。泉州市現階段的一個項目環灣基本建設是可期的,不過也希望我國的全力支持下這一從前的世界第一大港,東亞文化之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