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哪裡有古巷
擴展閱讀
北京生物隔多久可以備孕 2025-01-20 00:55:14
廈門同安哪裡看龍舟賽 2025-01-20 00:55:13
福州夜場美女住哪裡 2025-01-20 00:33:47

福州哪裡有古巷

發布時間: 2024-05-25 02:14:48

㈠ 小弟急求一篇作文,關於福州三坊七巷的,可以是觀後感,其它都可以,字數在800到1000,謝謝!

福建省 福州市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 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算"三坊七巷"街區。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
「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
「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街」指南後街)。
三坊七巷全貌「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 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三坊七巷圖「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在首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評選」中,我國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街區———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獲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
2009年7月19日,「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後街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

衣錦坊

衣錦坊衣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據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朝的「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名祿錦,後王益祥致江東提刑任,更名衣錦。」宋時稱「祿錦」,明朝更為「衣錦」,其實都是說坊內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現在衣錦還鄉,榮耀鄉里,所以坊名也改過去稱「通潮」,則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這個坊巷的溝渠里去。
坊中16號為清嘉慶進士鄭鵬程居宅,其中的衣錦坊水榭戲台最具特色。這是一個木構單層平台,四柱單開間,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為閣樓。於此觀看戲劇演出,水清、風清、音清,具有聲學原理和美學價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現存的水榭戲台。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為文儒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據《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台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也在坊內。陳承裘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清代的著名詩人、《石遺室詩話》作者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內有光華閣是為入室弟子課業的地主。陳寓隔壁是現代著名法學家柯凌漢教授的住宅,這條坊就因歷代文儒輩出而聞名。

光祿坊

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祿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閩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歷史上,光祿坊內有一座法祥院,俗稱「閩山保福寺」(在今光祿坊公園內)。當時曾任過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台」四字於石上。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光祿坊的名字就從此而來的。
光祿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有萬曆間舉人、畫家林有台,提學孫昌裔,以及學政許豸,其子許友、許賓,孫許遇,曾孫許鼎、許均,玄孫許良臣、許藎臣,都是詩人、書畫家。清康熙年間有林侗、林佶兄弟。林侗是考古學家,著有《來齋選古》、《來齋金石考》等。林佶精詩文,著有《朴學齋詩文集》,又善書法,他手寫的刻本《漁洋山人精華錄》、《堯峰文抄》、《古夫於亭雜錄》、《午亭文編》非常有名,被稱為「林佶四刻」,在中國印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還有詩人、著名藏硯家黃任,琉球國冊封使齊鯤、同榜兄弟兩進士——劉齊衢和劉齊銜、博物學家郭柏蒼、近代小說翻譯家林紓、著名作家郁達夫等等。還出過不少才女,如黃任之女黃淑宨和黃淑畹,齊鯤之女齊祥棣,郭柏蒼之女郭拾珠姐妹,她們或精書畫,或工詩文。
光祿坊名勝以光祿吟台最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勝,以及宋至清摩崖題刻多處,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光祿吟台西荔枝樹下,原有石刻「鶴磴」,是紀念林則徐晚年放鶴處。還有清代大木構造、寬敞明亮的劉家大院(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末古樸木構房的黃任故居,高牆窄道的早題巷,明代石板鋪設的老佛亭橋,都保存了明清建築的特色。
因原來光祿坊旁的房屋都比較老舊,目前該地正在進行整體大修工作,預計2010年國慶節前全部完工。

楊橋巷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楊橋而改名。民國時因城市建設需要,已被擴建為馬路,所以後來便更名為「楊橋路」。在楊橋路與南後街交叉處的林姓大宅,是林覺民烈士生前的住處,這一烈士故居,後來賣給作家冰心的祖父謝鑾恩。冰心小時候在這里居住過,《我的故鄉》中,亦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巷道擴大為道路後,林覺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可參見詞條「福州冰心故居」),有相當部份被保存下來。
楊橋巷(南)有座「雙拋橋」,規模不大但傳奇多。一是此橋所處內河溝道,是東西兩水「合潮」的地方,「萬里潮來一呼吸」的內河奇觀,在此感受得最為真切。二是雙拋橋邊兩岸相向而長的一對榕樹,在空中竟枝葉連理,相擁成陰,於是就有個青年男女殉愛的凄美故事,傳之久遠,以至後人已說不清先有愛後有樹、先有樹後有橋,還是相反。近聞有海外作家將之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絕唱相提並論,更添了幾分悲情。不過,由於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設的緣故,雙拋橋已經由「橋」慢慢變成了一座街邊的「亭」,成為路人歇腳品茶的場所。

郎官巷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後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東能八一七北路鬧市區,西能南後街。據《榕城考古略》載:「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名興文,後改文興。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此大塔位於巷北,並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徵。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後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 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傳有一首贊譽他詩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至今仍傳為美談。

黃巷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據志載,晉永嘉年間(307-312的)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黃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書郎黃璞退隱歸居這里。黃巢軍入福州,因聞黃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過黃巷"滅燭而過",勿擾其家,從此黃巷名聲大振。。巷內歷代多住儒林學士人文薈萃,成為文化名人和社會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撫李馥、楹聯大師梁章鉅、進士陳壽棋、趙新等,都曾居巷內。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後稱新美里。巷內有一「唐黃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還有人見過。 黃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黃樓」,屬於文物保護單位。

安民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文儒坊相對,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誌》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舊有錫類坊,以宋劉藻以孝聞,後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歷史上巷內人家多為社會賢達。元行省都事賈訥居之。巷西側民居舊宅仍保留勻稱格局和古樸風韻。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駐閩辦事處設在其間。今此老宅列為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宮巷

宮巷宮巷在安民巷之南,東西兩端分別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後街相接。據清《榕場面考古略》載:「舊名仙居,以中有紫極宮得名。後崔、李二姓貴顯,更名聚英達,明得改英達。」
宮巷裡的豪門住宅結構精巧,單是室內的木雕石刻構件就今人嘆為觀止。如漏花窗戶採用縷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過木格骨骼的各種精心編排構成了豐富的圖案裝飾。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飾以重點雕刻。各種精巧生動的石刻在柱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上隨處可見。可以說是福州古建築藝術集大成者。

吉庇巷

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稱「吉避巷」。宋鄭性之中狀元衣錦還鄉時,巷中居民因凌辱過他而趕緊迴避,遂稱「急避巷」。明代以諧音改名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福州著名的「安泰樓」酒樓也就位於吉庇巷口。

南後街

福州三坊七巷不僅僅是三條「坊」和七條「巷」,還有一條聞名遐邇的南後街。
三坊七巷之南後街福州南後街西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路達澳門橋,全長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它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賈雲集。
這里柴米油鹽、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業)一應俱全。還有專為文化人服務的刻書坊、舊書攤、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兩節的燈市。「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客里偷閑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清末舉人王國瑞這道詩中將南後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體現南後街以前的文化風貌。明、清時期的南後街依舊是「粉牆黛瓦石板路」、兩旁鋪面林立的熱鬧街市。至民國時,將路面拓寬,改成柏油馬路。
南後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軸, 翻修後的南後街將充滿古色古香韻味,路面的寬度將達到12米,包括中間寬7米的步行街和兩側各2~2.5米的路側帶。起於楊橋路、止於吉庇路的南後街全長只有634米,定位上,它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休閑文化商業街。
歷史上的南後街曾聚集了花燈、裱褙、書坊等許多福州傳統工藝行業。有關人士說,根據相關規劃,南後街的定位是傳統文化商業街,初步打算根據老字型大小的經營現狀選擇一部分予以恢復,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書坊、花燈等百年老字型大小,市民喜愛的傳統燈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舉辦。此外,有關部門還有意邀請壽山石刻、脫胎漆器、軟木畫等福州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在南後街設置工藝美術大師展示店,以增加傳統商業氛圍。
現在,在南後街的經營商業業態規劃上,出現了酒吧咖啡、頂尖奢侈品等「新面孔」。這些新面孔的出現,將給傳統的南後街注入現代化的因素。
南後街沿街保護性修復工程於2009年1月全面完成,目前已經開街,再現其「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的歷史風貌。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習慣上講,我們都先說三坊後講七巷,其實,從建築位置來分析應該是先有七巷後有三坊。唐代的先民們先是沿著城市的軸線--南街,建起了一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後,再隔一條南後街,向西發展,建起一組坊巷,成為以南後街為中心軸線的"非"字形結構的街區。經過千百年的風雨變遷,大多於宋代定下坊巷之名,於明清時代形成今天建築格局,成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築。
從建築空間的處理來看,三坊七巷在中軸線上的主廳堂,比北方的廳堂明顯高、大、寬,與其他廊、榭等建築形成高低錯落,活潑而又極富變化的空間格局。廳堂一般是開敞式的,與天井融為一體。特別要指出的是,為了使廳堂顯得高大、寬敞、開放,一般在廊軒的處理上著力,承檐的檁木,或再加一根協助承檐的檁木,都特意採用粗大的而長的優質硬木材,並用減柱造的辦法,使的廳堂前無任何障礙,這在北方建築及其他南方建築中,都極少見到。例如宮巷林聰彝故居之轎廳以及祠廟的戲台,均是如此處理。這是福州古建築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結構上與眾不同之外,在圍牆、雕飾、門面上都很有特色。
馬鞍牆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線型,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江南建築中,絕大多數是成90度角的直線構成的階梯形的山牆,福州僅個別建築有,包括福建的閩北、閩南、閩東也有存在,惟獨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馬鞍牆是曲線形的馬鞍牆。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翹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
雕飾
三坊七巷在建築裝飾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數對門窗扇的雕飾。普通居民樑柱多不加修飾,簡潔朴實,而在門窗扇雕飾上則煞費苦心。其窗欞製作之精緻,鑲嵌的木雕之華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難以企及的。窗飾的類型特別豐富,有卡榫式圖案漏花,有純木雕式窗扇,也有兩者相間使用。可以說是江南藝術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過精心編排,構成不同的裝飾效果,有直線型、曲線型、混合型--直線型疏密有致,曲線型富有動感,混合型變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題材有飛禽走獸,人物花卉,整個窗扇雕飾有對稱式有不對稱式。如文儒坊尤恆盛的明代古宅,在二進廂房的門窗隔扇上,透雕了較復雜的瓶花圖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滌環板上是淺浮雕的花開富貴.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鏤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飾,充分顯示了福建民間工匠的高超技藝。
建築門
三坊七巷建築門的處理也極具特色,約有四種。一種是在前院牆正中,由石框構成的與牆同一平面的矩形師門,另一種則是兩側馬鞍牆延伸作飛起的牌堵,馬鞍牆夾著兩面坡的屋蓋形成較大的樓,像沈葆楨故居、陳承裘故居、林聰彝故居都是這種門樓。
[編輯本段]《三坊七巷宣言》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09年7月20日在福州舉辦的「老城保護與整治———三坊七巷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通過。宣言就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提出如下共識和行動倡議: 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基因,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遺產,它不僅屬於一個城市,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每個城市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
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的保護是社會發展的進步。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應不僅注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應注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應重視建立民眾與文化遺產間的情感聯系,應建立、積極、合理、有效的途徑,使文化遺產為民眾所關注與分享,使文化遺產真正為社會發展提供取之不盡的動力。
文化遺產對於經濟社會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而深刻長遠的,是不可復生的精神資本、文化資本、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文化遺產的喪失是無法補償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遺產,每個城市都有她應保護的「紫禁城」。
[編輯本段]主題展館
用於展示三坊七巷文化價值的博物館擬選地址現已基本確定,將開辟8個博物館和3個展示區:
1.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博物館,擬選址劉家大院。理由是劉家大院是福州乃至全國領先的城市公共事業的先驅,又臨近光祿坊,是三坊七巷的「客廳」。
2.福州當代藝術中心,擬選址藍建樞故居。理由這里緊貼光祿坊公園,對帶動人流,提高知名度,方便參觀都極為有利。 3.當代漆藝博物館,擬選址南後街中心地段的葉氏民居。理由是這里是福州百年老店與老行當和現代生活嫁接的中轉平台。 4.福州民俗展示與演藝中心,擬選址郭柏蔭故居。 5.戲劇戲曲演藝中心,擬選址水榭戲台。 6.茶文化世術館和國賓級接待中心,擬選址林聰彝故居。 7.明清傢具民俗博物館,擬選址二梅書屋。 8.楹聯博物館擬選址梁章鉅故居(梁章鉅是福州先賢楹聯學鼻祖)。 擬開辟的3個展示區為:「一個專項展示區」,即「七巷」中自郎官巷至黃巷之間的展示區,主要展示閩台親緣關系;「第一綜合展示區」為黃巷至吉庇路之間的展示區,主要展示林氏價值的各種文化和船政文化;「第二綜合展示區」即「三坊」中各展示點有機結合形成的展示區,主要展示文人墨客的相關文化。 此外,三坊七巷還將藉助「一水一節點兩街兩片區」的結構,構建不同功能區。其中「一水」即安泰河的濱水休閑風情帶。「一節點」規劃是擬將光祿坊的「光祿吟台」作為三坊七巷南節點。「兩街」為南後街傳統特色商業帶和南街商業更新發展帶,「兩片區」規劃是結合北入口,將郎官巷、塔巷及水榭戲台部分作為旅遊集中展示區。宮巷—安民巷有大量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保護建築,將作為博物館建築集中區;文儒坊南北段兩側作為會館會所片區,以創意和休閑為主。
[編輯本段]坊巷名人
近代以後的重要歷史事件,如虎門銷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五四運動 、 「一二·九」運動、盧溝橋事變等等,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關節點。從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這些事件中扮演了時代推手的角色。
林則徐 林則徐:「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1785—1850)是揭開中國近代史序幕的傑出政治家,又是反抗外國侵略的民族英雄。他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對西方文明成果採取積極的了解和吸收並為我所用的態度,故能成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之開風氣者」。三坊七巷旁的澳門路有林則徐祠堂。
沈葆楨:中國「船政之父」。沈葆楨(1820—1879)在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中,被推向前台。他擔任福建船政大臣,負責造船、練兵和人才培養,為組建福建水師、南洋水師而努力,成為早期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進西方科技的先驅,我國近代教育和近代海軍的創始人之一。他腳踏實地、不遺餘力地將林則徐、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付諸實踐。
曾宗彥(1850—1972):近代「陸軍之父」。曾宗彥居於安民巷。他甫任江南道監察御史,便於1898年5月,上書光緒皇帝《時艱孔迫,宜用洋操剋期練軍陸軍折》。他主張:「為今之計,莫若先盡各省已有之餉,練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即以新法精練陸軍。並提出必須「整頓軍隊,各省陸軍一律政習洋操,尤以東三省為急」。光緒皇帝十分重視,立即下諭:「今日時勢,練兵為第一大政,練洋操尤為操兵第一要著。惟須選教習以勤訓課,核餉力以籌軍實。」曾宗彥的奏摺,引發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稱其為「近代陸軍之父」。
冰心(1900—1999),人稱「世紀老人」,福建長樂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冰心 。「一片冰心在玉壺」。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作家,兒童文學家,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在南後街與楊橋巷交界處有她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鄉》中,留下了對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記得在我11歲那年(1911年),從山東 煙台回到福州的時候,那時我們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內南後街楊橋巷口萬興桶石店後』。這個住址,現在我寫起來還是非常地熟悉、親切,因為自從我學會寫字起,我的父母親就時常督促我給祖父寫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寫。這所房子很大,住著我們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們這一房,就住在大廳堂的兩邊,我們這邊前後房,住著我們一家6口,祖父的前、後房只有他一個人,和滿屋滿架的書。那裡就成了我的樂園……」
林旭(1875—1893):「戊戌六君子」之一。少年即穎絕秀出,為特達奇才。他追隨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歷時百日,被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守舊派殺害,年僅24歲,其英名永載史冊。
林長民(1876—1925):「五四」運動引發者。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與《國民公報》上出現《外交警報告國民》的文章,作者林長民驚呼:「山東亡矣,國將不國,願四萬萬眾誓死圖之。」言辭懇切而沉痛。事情緣於1918年的巴黎和會:彼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外交總長陸征祥奉命出使巴黎和會,總統徐世昌特設外交委員會,聘林長民為委員會主任兼事務主任。日本與英法三國秘密約定,戰後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既得侵略權益;並同曹汝霖約定,由日本出資建設「濟順」、「高徐」兩條鐵路,藉此進一步控制中國。林長民知後氣憤難平,決定向國人披露此等外交黑幕與賣國行徑,遂於1919年5月2日發表文章,並由蔡元培校長告知北大學生及北京各高校學生。一石激起千層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2所學校的3000多名愛國學生群情激昂地舉行遊行示威,「五四」運動就此爆發。
陳矩孫(1913—1987):「一二·九」運動組織者。1935年12月9日,北平數千名學生舉行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史書記載,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大規模學生運動」,之後波及全國各地。北平燕京大學學生陳矩孫時年22歲,參與組織了這次大遊行。在遊行的前一個晚上,是他將參與遊行的大部分學生匿藏在釣魚台。在「一二·九」運動前夕,他以學聯幹部的身份做了大量思想動員工作,將燕京大學的革命學生有效地組織起來,成為「一二·九」運動的中堅力量。
王冷齋(1891—1960):「七七事變」見證者。王冷齋,家住福州黃巷。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時,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區督察專員兼宛平縣長。在日軍攻擊宛平城前,他轉移民眾,避免了更大的傷亡。事變中,王冷齋調動城內警察積極配合駐軍,堅決反擊敵人,保住了城池。他還專門舉行了一次記者會,向公眾說明日軍主動攻擊盧溝橋的情形。自盧溝橋事變後,日軍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抗戰勝利後,王冷齋作為「七七事變」的重要見證者出席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被稱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王牌證人」。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嚴復
嚴復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里。1866年,嚴復考入了家鄉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學知識,五年後以優等成績畢業。1877年到1879年,嚴復等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茅斯大學,後轉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留學期間,嚴復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並且尤為贊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
[編輯本段]傳統小吃
同利肉燕老鋪三坊七巷特色菜:
牛滑·紅糟醉香雞 ·雞茸魚唇 ·荔枝肉 ·太平燕 ·佛跳牆 ·白炒鮮竹蟶 ·雞湯氽海蚌 ·香露河鰻 ·一品蟹抱蛋 ·春卷 ·蔥肉餅 ·光餅· 蝦干肉餅·蠣餅 ·七星魚丸 ·燕皮(燕絲) ·芋泥 ·鍋邊(糊) ·線面
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柱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

㈡ 福建有什麼好玩的

龍岩:漳平九鵬溪

九鵬溪景區位於龍岩漳平市南洋鄉,將於5月1日正式開放,距漳平市區22公里,是漳平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之一。1800公頃土地的特點是山奇、水秀、林密,徐霞客曾兩度來此游歷。

看點:南洋鄉是著名的水仙茶鄉,也是鴛鴦的故鄉。遊客可以在這里乘坐畫舫式遊船觀賞鴛鴦溪景色,聆聽天坑瀑布,漫步水上綠色茶山,在公館茶軒品水仙茶,到原始森林探秘。在景區九鵬食府還可品嘗到漳平的各種小吃,購到「九鵬溪三寶」———水仙茶、紅菇和油茶產品。

景區負離子含量極高,黃金周到此,等於在一個天然氧吧里休閑度假。

莆田:瑞雲山

瑞雲山森林公園位於莆田市涵江區大洋鄉,從福州過去2小時車程。

看點:瑞雲山被稱為莆田「林海」,春夏之交,草木茂盛,不知名的野花開得正美。景區四周峰巒起伏,怪石嶙峋,特別好看的就是景區內不少天然石頭,個個惟妙惟肖。「玉女梳妝」、「一線天」、「睡佛」、「石猴」、「生命之源」等等,當地的傳說非常多,聽來都十分有趣,其實是由於瑞雲山是中生代白堊紀地質年代的古火山口,遍山岩漿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

永興岩洞窟為宋元間造,是在石壁上鑿出的寺廟,就在石窟頂上,還有天然「鬼臉」,氣勢逼人,難怪永興岩也有「鬼岩」之稱。

由於正處於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這里的生物多樣性特徵很突出,滿山遍野的1000多種植物中,已知有200多種屬於珍稀樹種,沿途也可增長不少科普知識。

福州:黃楮林溫泉

黃楮林溫泉自去年國慶開業,有「中國溫泉第一溪」之稱,算得上福州這陣子最火爆的景區,如今已是泡露天溫泉的天堂。在林陰下,鳥鳴中,溪水旁,泡上一個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溫泉湯,讓蒸騰的熱氣洗去周身的疲勞,多愜意!

看點:黃楮林景區內,有歷經千年溪水沖刷而成的300多米溪道,形成了十幾個大小不一的天然溫泉池,隨著天氣漸熱,如今的黃楮林遊客不僅可享受溫泉,還可以跳到小溪里,在潺潺流瀉的溪水中嬉戲。

在五一,這里還會推出「植物精華浴」、「水晶珍珠SPA浴」、「嫩膚泡泡浴」、「鮮花浴」四種新泡法。

泉州:

石獅海洋世界

西沙灣惠女風情園

石獅海洋世界已開放6年了,這回剛剛完成了第一次改造,在石獅黃金海岸,這艘建在海洋中的「大船」,今年五一將重新開放。

看點:新的石獅海洋世界裡,有總共5000多尾魚類,新引進的虎鯊、豹紋鯊、珍珠鰩、黑鰩等等不說,為了仿造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大堡礁,這里培養了28米的活體珊瑚礁群。遊客還可以在50多米長的海底隧道中,欣賞人鯊共舞表演。

4月16日正式開放的西沙灣惠女風情度假園,是國內「泡沙浴」不多的地方之一。

看點:在崇武海邊,先泡十分鍾海水,充分吸收海水中的鈉鹽後,再躲進沙坑中,用30℃左右的細沙蒸上10分鍾,舒筋活絡,還對脾胃很有好處。

對有意追星或正做演員夢的人來說,到這里過五一,也是不錯的選擇。24集電視劇《小城故事》劇組選擇了這里做拍攝地,五一節前就進場,不僅能親眼見到金馬獎影後楊貴媚、影視明星寇振海等人演戲,還可能當場做群眾演員。

三明:泰寧金龍谷

泰寧「申世」成功不久,世界地質公園內看點很多,最新也可說最出色的,要算今年3月1日對外開放的金龍谷,它也是泰寧修的第一條地質科考路線,聯合國專家稱之為「世界少見」。

看點:從城關行車,半個小時就能到這里,山谷內,長達五公里的丹霞山體次第出現,沿途的崖壁全是洞穴,大小不一,凹凸有致,風化作用下,留下洞套洞、洞穿洞的雄壯景觀,這里有三個「世界之最」———最大的「浴霸」、最大的「啤酒杯」,還有最大的「土牆」,都是來形容這些奇岩怪石的。

除了丹霞洞穴、巷谷、線谷、赤壁等數十種地質景觀,還有蔚為壯觀的「山崩」、「地裂」景觀。「山崩」下遍地沒植被的岩石,就是1993年12月那次大面積岩層脫落的見證。

南平:武夷山下梅村

下梅村在武夷山景區以東4公里,如今是和古漢城遺址齊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若不想遠行,要看江南水鄉和明清建築風格,這里就是個不錯的去處。

看點:村落不大,按八卦布局,據說沒人引領,難以出村。下梅的旅遊剛剛開發,感覺是銹跡斑斑,卻渾身蘊涵著歷史的氣息。

村中水陸相錯,一條900米的人工小運河,將村莊劃分為南北兩片街,下梅村還是武夷山最早的茶市,至今仍保留有典型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築30餘幢,古巷20餘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深宅之外高大的風火牆,又形成了一條條迂迴曲折的巷道,風韻十足。

㈢ 福州市三坊七巷拆除了大家的想法是什麼

三坊七巷
福州省福州市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區。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居民3678戶,人口14000餘人。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佔地40公頃,人口約1.4萬人,現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
「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桂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衣錦坊
衣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據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朝的「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名祿錦,後王益祥致江東提刑任,更名衣錦。」宋時稱「祿錦」,明朝更為「衣錦」,其實都是說坊內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現在衣錦還鄉,榮耀鄉里,所以坊名也改過去稱「通潮」,則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這個坊巷的溝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為文儒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據《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台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也在坊內。陳承裘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清代的著名詩人、《石遺室詩話》作者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內有光華閣是為入室弟子課業的地主。陳寓隔壁是現代著名法學家柯凌漢教授的住宅,這條坊就因歷代文儒輩出而聞名。
光祿坊
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寧時,光祿坊內有一座法祥院,俗稱「閩山保福寺」。當時曾任過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台」四字於石上。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光祿坊的名字就從此而來的。
光祿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閩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閩山保福寺遺址
楊橋巷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巷古名登俊坊蒼,因西能楊橋而改名。在楊橋路與南後街交叉處的林姓大宅,是林覺民烈士生前的住處,這一烈士故居,後來賣給作家冰心的祖你謝鑾恩。冰心小時候新加坡在這里住過,好居《我的故鄉》中,亦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巷道擴大為道路後,林覺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當部份被保存下來。
郎官巷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後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東能八一七北路鬧市區,西能南後街。據《榕城考古略》載:「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名興文,後改文興。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此大塔位於巷北,並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徵。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後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 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傳有一首贊譽他詩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至今仍傳為美談。
黃巷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據志載。晉永嘉年間(307-312的)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黃巷。唐代崇文館校書郎黃璞退隱歸居這里,黃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無毀,滅炬而過。」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後稱新美里。明代侍郎薩琦亦居此巷。巷內有一「唐黃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還有人見過。
安民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文儒坊相對,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誌》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宮巷
宮巷在安民巷之南,東西兩端分別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後街相接。據清《榕場面考古略》載:「舊名仙居,以中有紫極宮得名。後崔、李二姓貴顯,更名聚英達,明得改英達。」
2006年05月25日,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築群作為明至民國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㈣ 福州的三坊七巷指什麼

「三坊七巷」文化
「三坊七巷」文化源於福州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於福州市中心城區(鼓樓區),是從南後街兩旁從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總稱。「三坊」即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即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基本格局形成於唐代後葉,到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中葉發展到了鼎盛,總佔地約45公頃,現存古建築200多座,坊坊相連、巷巷相通,粉牆黛瓦、布局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被譽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中國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許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與之密切相關,其間蘊涵的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閩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潛沖和的底蘊。

㈤ 紱忓窞鍝浜涙櫙鐐規瘮杈冮傚悎鎷嶇収鎵撳崱錛

紱忓窞錛屼綔涓虹忓緩鐪佺殑鐪佷細鍩庡競錛屾嫢鏈変赴瀵岀殑鏂囧寲閬椾駭鍜岃嚜鐒舵櫙瑙傦紝鏄涓涓閫傚悎鎷嶇収鎵撳崱鐨勫ソ鍦版柟銆備互涓嬫槸涓浜涘湪紱忓窞姣旇緝閫傚悎鎷嶇収鎵撳崱鐨勬櫙鐐癸細
涓夊潑涓冨販錛氳繖鏄紱忓窞鏈鏈夊悕鐨勫巻鍙叉枃鍖栬楀尯錛屾湁鐫鏄庢竻鏃舵湡鍙婃洿鏃╂椂鏈熺殑寤虹瓚椋庤矊銆傝繖閲岀殑鍙よ椼佸彜宸楓佸彜灞嬨佺煶鍧婇棬絳夐兘闈炲父閫傚悎鎷嶇収錛屽挨鍏舵槸絀跨潃浼犵粺鏈嶉グ鍦ㄨ繖閲屾媿鐓э紝鍙浠ユ媿鍑哄叿鏈夊彜鑹插彜棣欓庢牸鐨勭収鐗囥
榧撳北錛氶紦灞辨槸紱忓窞鐨勬爣蹇楁ф櫙鐐逛箣涓錛屽北涓婃湁浣涙暀鍚嶅衡斺旀案娉扮呭猴紝浠ュ強鍙浠ヤ刊鐬版暣涓紱忓窞甯傚尯鐨勮傛櫙鍙般傜櫥涓婂北欏訛紝鍙浠ユ媿鎽勫埌鍩庡競椋庡厜涓庤嚜鐒舵櫙鑹蹭氦鋙嶇殑緹庢櫙銆
涔屽旓細浣嶄簬榧撳北鑴氫笅鐨勪箤濉旓紝鏄涓搴у巻鍙叉偁涔呯殑鐮栫煶緇撴瀯浣涘旓紝濉旇韓闆曞埢綺劇編錛屽懆鍥寸幆澧冨菇闈欙紝鏄鎷嶇収鐣欏康鐨勫ソ鍦版柟銆
瑗挎箹鍏鍥錛氱忓窞鐨勮タ婀栧叕鍥鉶戒笉鍙婃澀宸炶タ婀栭偅鑸鐭ュ悕錛屼絾涔熸湁鐫鑷宸辯殑鐙鐗歸瓍鍔涖傚洯鍐呮箹鍏夊北鑹層佷涵鍙版ゼ闃侊紝鍥涘e彉鎹㈢殑緹庢櫙閮芥槸鎷嶇収鐨勫ソ緔犳潗銆
闂芥睙涓ゅ哺錛氭部鐫闂芥睙涓ゅ哺鏁fワ紝鍙浠ョ湅鍒拌稿氱幇浠e寲鐨勫ぇ妗ヤ笌瀵瑰哺鐨勭伅鍏変氦鐩歌緣鏄狅紝鐗瑰埆鏄鍦ㄥ滄櫄錛岀伅鍏夌拃鐠錛岄潪甯擱傚悎鎷嶆憚鍩庡競澶滄櫙銆
紱忓窞鍥藉舵.鏋楀叕鍥錛氳繖閲屾湁鐫涓板瘜鐨勬嶇墿縐嶇被鍜屾竻鏂扮殑絀烘皵錛屾槸鑷鐒剁埍濂借呯殑澶╁爞銆傚湪榪欓噷鍙浠ユ媿鎽勫埌鍚勭嶇豢妞嶃佸皬婧鍜岀戝竷錛屽挨鍏跺湪縐嬪o紝婊″北鐨勬灚鍙剁孩閫忥紝鏇存槸鎽勫獎鐨勫ソ鏃惰妭銆
鐑熷彴灞辨櫙鍖猴細鐑熷彴灞變笉浠呮湁鐫涓板瘜鐨勫巻鍙查仐榪癸紝濡傜儫鍙板北鐏濉斻佸彜鐐鍙扮瓑錛岃繕鍙浠ヤ刊鐬板埌闂芥睙鐨勫.闃斿拰娓鍙g殑綣佸繖錛屾槸緇撳悎鍘嗗彶鏂囧寲涓庢搗娓椋庡厜鐨勬媿鐓уソ鍘誨勩
紱忓窞鍗楀叕鍥錛氳繖閲屾槸紱忓窞甯備腑蹇冪殑涓鐗囩豢媧詫紝鏈夌潃婕備寒鐨勬箹娉婂拰鍥鏋楁櫙瑙傦紝鏄ュぉ鐨勬椂鍊欐ū鑺辯洓寮錛屾槸鎵撳崱鎷嶇収鐨勫ソ鏃舵満銆
鏅嬪畨娌蟲箍鍦板叕鍥錛氫綔涓哄煄甯傛箍鍦板叕鍥錛岃繖閲岀敓鎬佸氭牱錛屾槸鍊欓笩榪佸緳鐨勯噸瑕佸仠姝囧湴銆傝嚜鐒墮庡厜浼樼編錛屽彲浠ユ媿鎽勫埌姘撮笩瀣夋垙銆佹棩钀戒綑鏅栫瓑鑷鐒舵櫙瑙傘
紱忓緩鍗氱墿闄錛氳繖閲屼笉浠呭彲浠ヤ簡瑙e埌紱忓緩鐨勫巻鍙叉枃鍖栵紝鍗氱墿棣嗙殑寤虹瓚鏈韜涔熸槸鐜頒唬涓庝紶緇熺粨鍚堢殑浜х墿錛岄傚悎鎷嶆憚鑹烘湳鍜屾枃鍖栫被鐓х墖銆
浠ヤ笂灝辨槸紱忓窞涓浜涢傚悎鎷嶇収鎵撳崱鐨勬櫙鐐癸紝姣忎釜鍦扮偣閮芥湁鍏剁嫭鐗圭殑欖呭姏鍜岀壒鑹詫紝鏃犺烘槸鑷鐒墮庡厜榪樻槸浜烘枃鏅瑙傦紝閮借兘婊¤凍涓嶅悓椋庢牸鎷嶇収鎵撳崱鐨勯渶奼傘

㈥ 三坊七巷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色可以幫介紹下么

穿梭在大街小巷當中,繁華的都市告知著我們時代的變革,似乎每一刻都告知著古時的韻味早已經消散了。不過中國的古巷依舊還有許多是被好好保護起來的,甚至乾脆直接在現代化的大都市之中,就這么隱藏在其中。福州的三坊七巷,便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此地的古樸韻味保護在國內數一數二,同時還能將現代化的東西融合在其中。福州三坊七巷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並且在這里藏了半部中國近代史

現今的古巷,想要好好的生存,最好的方式便是與大城市結合,而三坊七巷也確實做到了這點。在古色古香之中,與我們息息相關。

尋找福州古韻,遇見三坊七巷

地址福州——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