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暑假想帶孩子去福州玩,哪些地方好玩並且適合孩子呢親們推薦一下
推薦以下地方去遊玩。
一、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衣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楊橋路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路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楊橋而改名。民國時因城市建設需要,已被擴建為馬路,所以後來便更名為“楊橋路”楊橋巷。
㈡ 福州洪山橋介紹
福州洪山橋位於福建省福州市西郊,跨越閩江北港,是目前國內跨度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桁架式T型剛構橋。本橋的最大特點是主橋採用上承式預應力混凝土桁架T構,T構之間設掛梁,衍架自重輕,阻風力小,材料用量省,在台風晌灶地區橋型選擇中具有相當優勢。
簡介
洪山橋位於福州市洪山鎮,橫跨閩江北港兩岸,連接了鼓樓區和倉山區金山工業園。原在下游1公里處有一座石橋,經多次水毀,消螞明萬曆六年(1578年)移址上游,重建石樑木面橋。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橋毀重建。因橋孔狹小,常遭水害,將西岸一孔拆除一墩,加大跨徑,以利泄水和通船。清多次修葺改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將橋墩全部改用大條石疊砌,並做分水尖,上部全用石樑石板,兩邊設石欄桿,於乾隆四十年(1773年)完成。橋全長394.5米,橋面寬3.8米。1954年,改為鋼筋混凝土橋面。1985年建成新洪山大橋,舊橋廢棄。
橋梁建築信息
總長363.36m,分跨為2×20 67.5 110 67.5 2×30(m);橋寬2×1.5 12.2(m)。主橋採用三向預應力上承式桁架T型剛構,剛構之間和剛構與邊墩之間用25m長的掛梁連接。
下部結構橋址處地質復雜,且經常受潮水頂托,分別採用3種基礎:江中主墩採用鋼筋混凝土空心墩,底節為鋼殼浮運沉井基礎,其餘分別為築島沉井基礎和擴大基礎。
洪山橋於1985年12月竣工。
更多關於建築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拿謹埋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㈢ 福州哪裡好玩
1、福道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簡稱福道,是國內最長的森林步道,貫穿左海公園、梅峰山地公園、金牛山公園、國光公園,全長19公里。
步道採用全國首創的鋼架鏤空設計,四周環繞著青翠的山林,空氣清新,風景非常棒。
2、鎮海樓
鎮海樓是是古代福州城的最高樓,是城正北方向的標志。鎮海樓始建於明代,在這六百年內歷經滄桑,屢毀屢建,現在的鎮海樓是在2006年開始重建的。鎮海樓雄踞於福州中軸線的屏山之巔,是遊客俯瞰福州城最棒的眺望點。
3、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一張名片,是福州老城區拆遷後僅存的一部分,是福州這座城的歷史之根、文化之源。
三坊七巷形成自晉、唐,在清朝、民國時期走向輝煌,走出不少對中國近代史影響深遠的人物。
三坊七巷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著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4、西湖公園
西湖公園是福州保留最完好的一座古典園林,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
西湖公園始於晉,為郡守嚴高所鑿,引西北諸山溪水,才成西湖。歷朝歷代,西湖都是福州的游覽勝地,文人墨客對西湖的美景都贊不絕口。
現在是福州市民的最佳休閑去處,從早到晚遊客不斷,非常熱鬧。
5、烏山
烏山又稱烏石山,是福州的三山之一。山上有著奇特的自然景觀,36奇景。
還有著數量眾多的人文景觀,有200多段摩崖石刻,最著名的還是唐代書法家李陽冰的篆書,堪稱一絕。
㈣ 福州市有什麼名勝古跡
【於山】
一名九仙山。在福建福州市中心。相傳戰國時古民族「於越」
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積11.9公頃,形如巨鱉,最高點鰲頂峰海拔58.6米。山上原有攬鰲亭、倚鰲軒、步鰲坡、接鰲門等六鰲勝跡,還有九日台、集仙岩、平遠台、獅子岩、煉丹井、九仙洞等二十四景。現存廟字有萬歲寺、戚公祠、大士殿、九仙觀等。有宋至近代摩崖題刻一百多處。碑廊陳列有宋、元、明、清歷代碑刻。
【大士殿】
一名觀音閣。在於山山頂。原為宋嘉福院遺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改建為萬壽亭,內供「萬壽無疆」穹碑,為州城百官祝釐之所。乾隆二年(1737年)改為大士殿。辛亥革命光復福州戰役,以於山作為總攻陣地,革命軍前敵總指揮部設在殿內。1911年n月9日拂曉,革命軍在此開火為號,炮打將軍署和旗兵聚居的旗下街,們獲將軍朴壽,殺於殿西丹井附近,殿內有乾隆「御題大士出山圖」碑刻,敘述觀音菩薩「從男變女」的故事。
【定光塔】
俗稱白塔。在於山西麓。磚構,七層八角,高41米。初建於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據碑刻記載,在辟基時發現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故名。初為外圍環木的六層樓閣式磚木塔。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雷火焚毀,二十六年(1548年)重建,把殘存磚軸內削低四分之一,木梯改裝在磚軸內,成為磚塔。唐代原木塔的石座尚存。塔南定光塔寺,唐天枯二年(公元905年)創建,兩年後,為祝賀朱溫即位,改名萬歲寺,俗稱白塔寺。現存殿字均清代重建。
【戚公祠】
在於山白塔寺東。戚繼光(1528—1587)明代傑出軍事家。
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寧德橫嶼、福清牛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勝仗。班師回浙時,福州官紳在於山平遠台設宴餞別,勒碑紀功。後人在台旁建祠,後廢。現祠是1918年重建。祠廳建在石崗上,旁有五株蒼松,前為平遠台,崗台之間跨有天橋;廳東怪石迭壘,中有一石如榻,上鐫「醉石」二字,相傳為戚公醉卧處。石畔為醉石亭,亭北有蓬萊閣,又有榕壽岩、補山精舍諸勝。
【於山摩崖刻石】
在於山上。有宋至近代摩崖題刻一百餘處。主要集中在鱉頂峰、戚公祠、蓬萊峰、金粟台等處。其中有宋代元絳的「金粟台」篆書,明代張諱的「平遠台」行書,督舶太監尚春的詩刻,清代官府鎮壓農民起義領袖蔡牽、朱憤的紀事刻石等,都具有藝術和史料價值。
【開元寺鐵佛】
在福建福州市經院巷。寺建於梁大情二年(公元548年),初名靈山,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改今名。鐵佛迭掌盤足坐於蓮台上,外披泥貼金,法相庄嚴。高5.3米,人立其肩,手摸不及頂。鑄建年代未見文獻記載,明中葉以前,曾被誤認為後唐年間王審知所鑄的三萬斤銅佛,後才發現非銅實鐵,曾異撰聯雲:「古佛由來皆鐵漢,凡夫但說是金身」。清初《榕城紀聞》雲: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初一日,重建鐵佛殿,在佛座下開出銀塔一座,上題:「宋元豐癸亥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劉瑾。」據此,鐵佛當鑄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是研究古代冶煉技術的實物例證。
【烏石山】
簡稱烏山,又名道山。在福建福州市中部,與於山東西相對,乃城內三山之一。游覽面積11.9公頃,最高點香爐峰(桃李石)海拔86.02米。怪石嶙峋,林蔭壑勝,環山寺觀櫛比,山間亭榭交錯。有三十六奇景。唐代即為游覽勝地。其中天章台、沖天台、霹靂岩、天台橋等六處,均屬三十六奇;1955年修建了三座不同形式的亭子:居東的八角亭,即唐宋八大家曾鞏為之作記的道山亭;居中的方亭,為紀念明代抗倭保城有功的黎鵬舉而建,名黎公亭;居內的圓亭,則紀念陳振龍從呂宋引進番薯種,名先薯亭。此外,還有沈公祠、道山觀、彌陀寺、呂祖宮等。
【烏石山摩崖題刻】
在烏石山上。岩石巉崎,洞壑清幽,摩崖題刻二百餘處,分布全山各角落,以鄰霄台、天章台、道山亭等地較為密集。著名的為唐大書法家李陽冰大歷七年(公元772年)所書的篆書《般若台》,以及宋代程師孟、陳襄、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題刻。元代間有用蒙文書寫的。明代多詩刻,其中太監的題刻為清人所不取,《烏石山志》均未收錄;但對研究明代太監活動,特別是督舶太監的活動,頗有史料價值。
【西湖】
在福建福州市區西北隅。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鑿引西北諸山之水聚此,為農田灌溉之用。五代閩時,在湖濱建水晶宮,此後漸成為州人游樂場所。宋辛棄疾詞雲:「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因而有小西湖之稱。1914年辟為公園,當時可供游覽的陸地面積僅54.3畝,解放後幾經擴大,已達215.15畝。湖中有開化、謝坪、窯角三嶼,湖濱有荷亭和大夢山,以柳堤和玉帶、飛虹、步雲三橋通聯,構成一幅整體畫圖。園中濃蔭覆蓋,幽香陣陣,更有宛在堂、桂齋等占跡掩映其間,湖面輕舟碎影,水謝卧波,湖光山色,令人陶醉。福建省博物館設在園中。
【大夢山】
一名廉山。在福建福州市西湖之濱。廣袤2華里,高不及40米。舊時,蒼松蓊鬱,排翠崇岡,輕風徐拂,遠近聞聲。」大夢松聲」為福州西湖前八景之一。今則松竹滴翠,花木似錦。山巔有大夢山亭,東南麓有行磴引入假山洞府,盤旋而上,可登亭憑眺全湖景色。環山麓一帶地勢迂迴,西南有乎章池等古跡,系元末平章陳友定西肢園遺址,南為明代薛家池館遺址,東為明禮部侍郎薩琦祠堂,內有養龍、玉井、沙帽三池,1957年合並改建為福州動物園。園內有熊貓館、猛獸舍、水族廊、海豹池、猴山、象園等等,收羅珍禽異獸頗多。西隅有游泳池等。
【西禪寺】
原名長慶寺。在福建福州市西郊怡山。離城約3公里。怡山形如「飛鳳落坡」,又名鳳山。原為南朝梁煉丹士王霸所居,唐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建沖虛觀祀之。後廢弛。咸通八年(867年)延佛教徒居之,後兩年改名清禪,不久又改延壽。後唐長興四年(933年)改名長慶,俗稱西禪。佔地約100畝,大小建築物四十多座,大部分是清光緒年間微妙禪師往海外募金重建。規模雄偉,清末列福州五大禪寺之一。垣內寄園,花木似錦,尤擅池館之勝;垣外有古荔百餘株。寺僧年年舉辦荔枝會,吟詩作畫,「怡山啖荔」成為韻事。
【華林寺大殿】
在福建福州市區北部,屏山南麓。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吳越國王錢氏尚割據福州,其臣下鮑脩讓為郡守,在此建寺。初名「越山(屏山)吉樣禪院」,明正統間賜額,改名華林寺。原有殿、法堂、環峰亭、絕學寮等,均早廢。僅存大殿,單檐九脊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雖歷經明清兩代重修,其主要梁架、斗栱等還是初建時原物,保存唐宋建築風格,為我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是研究古建築的珍貴實物資料。
【江心公園】
在福州市台江江心中。面積3公頃,形若巨舟卧於碧波上,原名三縣洲,系由泥沙沖積而成。此洲北面波濤滾滾,百舸爭流;南面則風平浪靜,水清如鏡;地處鬧市之中,而無車馬喧嘩之擾。1975年在此籌建江心公園,環洲砌以石駁岸,以原有三株老榕為中心,栽種花木五萬株,建有榕樹坪、金魚館、臨江亭、釣魚台、品茶軒、游泳場等,頗具規模。1982年正式開放。
【嚴復墓】
在福建福州市郊陽岐村。清宣統二年(1910年)嚴復生前所營建,以石構為主,形如扶臂椅,碑書「清侯官嚴幾道先生之壽域」,兩側有雲龍柱一對,墓前橫屏書「惟適之安」,規模不大,結構大方。嚴復(1853—1921)字幾道,號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早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光緒三年(1877年)留學英國,歷任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總辦、資政院議員。辛亥革命後,任北京大學校長。曾翻譯赫胥黎《天演論》等,為維新變法提供理論基礎。是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翻譯家。
【張經墓】
在福建福州市西郊原厝村黃店山。張經(1492—1555),明抗倭將領。字廷彝,號半洲,侯官(今福州市)人,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尚書。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負御倭全責,總督諸軍,次年在浙江王江涇大捷,稱軍興以來戰功第一,但被嚴嵩羽黨趙文華篡功誣陷,被害京師。萬曆中其孫伏闕鳴冤,始昭雪,賜祭葬於此。黃店山古稱芋坑山,地處閩江之濱,山明水秀。墓為白石結構,自麓至半山有十三層寬闊石台,深515米,左右分立翁仲、望柱以及馬、獅、虎、羊等石獸,雄偉壯觀。山麓原有「東南戰功第一」石坊,民國間被軍閥拆除,台石亦被盜竊。1963年重修其主要部分。
【林陽寺】
一名林洋寺。在福建福州市北峰山區,距市中心19公里。寺在瑞峰之麓,據宋《三山志》記載,後唐長興二年(公元931年)置。名林洋院。明《閩都記》稱為後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創建。明初廢,萬曆四十年(1612年)重建,改為寺,後又廢。現存寺院為清光緒間鼓山湧泉寺住持古月禪帥募資重建,稱林陽寺。整組建築群大體仿效鼓山湧泉寺,亦以天王殿、大雄殿、法堂為中軸主體建築,左右峙立鍾鼓兩樓。旁襯禪堂、僧室、客廳等,規模雄偉,為當時福州五大禪寺之一。寺西有南朝陳水定四年(公元560年)隱山禪師藏骨塔。
【林則徐墓】
在福建福州市北郊馬鞍村的金獅山麓,面對五鳳山。林則徐(1785—1850)是我國清代民族英雄。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嘉慶進士,歷任巡撫、總督。力倡禁煙,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嚴令英美煙販繳出鴉片237萬斤,在虎門當眾銷毀。英國發動侵略戰爭,他團結軍民打退英軍進攻。由於清廷妥協求和,被革職充軍新疆。後起用任雲貴總督。1849年因病辭職回籍,次年又奉命赴粵,病死潮州,歸葬於此。墓為三合土結構,寬13.2米,深24.6米,為四層台,墓前有獅子一對。道光六年林則徐為其父母所營建,計六壙,他自己夫婦及弟夫婦均附葬。墓前有御賜碑文和祭文青石碑兩座。
【林則徐祠堂】
在福建福州市澳門路。祠門向東,第一道為屏牆,左右設兩邊門,額題「中興宗袞」、「左海偉人」。第二道為牌樓形牆,設一大門,額橫書「林文忠公祠堂」,進門為一條石鋪通道,左右分列青石文武翁仲及馬、羊、虎等。道半跨有三楹儀廳,廳後通道直達碑亭。碑亭為正方形,內立三座青石碑,成品字形。一為聖旨,一為御賜祭文,一為御賜碑文,均林則徐卒時所賜,在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建祠時補鐫。詞廳在碑亭北側,外有圍牆,廳正中把林則徐遺像,楣上掛道光帝御書「福壽」匾額等。亭後有兩座三間排平屋,東西相對,中隔一堵花牆,均作客廳用,再後為一列曲尺形雙層樓房,北樓計九間排,西樓三間排原供家族子弟攻讀之用,內有「豐井」古跡。1982年冬辟為林則徐紀念館。
【歐冶池】
又名劍池。在福建福州市區北部鼓屏路東。相傳春秋時歐冶子鑄劍於此,故名。據宋《三山志》記載:「唐元和中僧惟斡浚池,得銅劍、刀環數枚,送武庫。當時,冶灶猶有在竹林間者。」古時,池周回數里,池畔有冶山、利澤廟、劍池院、五龍堂、歐冶亭等,均廢。宋黃裳《歐冶池》寺雲:「惟有越山池尚在,夜來明月古猶今。」明張時徹《劍池燕集》詩雲:「岩畔紫芝開幾許,與君今夜泛瀛洲。」現在池面僅存數畝,1983年重浚,並恢復部份亭榭。
【羅星塔】
俗稱磨心塔。在福建福州市東南21公里處馬尾港的羅星山宋柳七娘建。據《閩部記》載:七娘嶺內李氏女,育色,里豪謀奪之,抵其夫於法,謫死閩南,七娘斥賣其產入閩,捐資造塔,以資冥福。」明萬曆間塔毀,天啟間(1621—1627)徐■倡議修復,重建為七層八角石塔,高31.5米,聳立港口。清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兩軍即齊塔下開火。當時馬江兩岸十三鄉人民。展開了反侵略斗爭。1964年經過大規模修繕,羅星山也辟為公園。
【金剛腿】
在福建福州市閩江下游閩它鎮對岸(長樂縣地),距市區30公里,處在兩岸山岩裸露、江流曲折、河道深窄的地段。金剛腿是一條形如巨人腿腳的大石條,從山麓一直伸劍江面。腿卜中空如橋梁,腿部翹起,靴底懸空,靴長約1米,滿生青苔,極其逼肖壯觀,為閩江七景之一。半山岩壁上還有古代石刻「金風濯足」四字。乘船出入閩江的人。部為這天然巨石所吸引。據傳金剛腿原有一對,另一隻已被開采建造肆萬壽橋。金剛腿是江水和海水的分界處,每當溪洪與海潮相遇時,浪濤沖擊,更是奇觀。
【南公園】
在福建福州市區東南。佔地20.000平方米。清初為靖南王耿精忠別墅。湖塘台榭,擅林泉之勝。光緒間辟出部分地建左宗棠詞堂,1912年改為公園。有桑柘館、荔枝亭、藤花軒。望海樓諸勝。近年又依其曲折湖塘壘砌堤岸,圍以欄桿,井在湖上修造兩座石拱橋,其中一座從湖畔假山石洞接通湖心小島的涼亭,成為游覽中心。臨湖建雙層樓船,登船台憑眺,全園景色盡收眼底。園旁影劇場也是公園舊地。
【馬江昭忠祠】
在福建福州市馬尾港的馬限山麓,依山傍水,面對羅星古塔。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為紀念中法戰爭馬江海戰陣亡烈士而建。前後兩進,正廳及兩院祀殉難官兵796人,前廳有石碑一方,記海戰經過。祠西為墓園。1920年重修,將墓園的九壟合為一丘,重立墓碑,上書:「光緒十年七月初三日馬江諸戰上埋骨處」。伺前有老榕兩株,清幽肅穆。一九八三年重修,墓園增設池館亭榭,詞內陳列馬江海戰文物。
【閩江金山塔】
在福建福州市西郊8公里閩江西港。江心突起一阜,削拔尋丈,形似「印浮水面」,有砥柱中流之勢。宋元年間建一座七層八面的實心石塔,高不及10米。塔周環構庵堂,古人以其比擬鎮江的金山,故有小金山之稱。後庵堂被山洪沖毀,或改建為文昌祠,或改建為塔江樓,歷代更迭不常。現存的金山塔寺為1934年重建。塔前有一座殿,塔後有一層樓,左右各有一間斗室。所有樓閣均四面開窗,佔地雖小,有外景可惜,環境頗為清幽。一水奔流,九山環抱,向為游覽勝地。明代抗倭名將張經,少時曾在此讀書,明莆田學者林兆恩(龍江)也曾借室著述。「塔影玲攏映綠波,金山事跡見詩歌」,彈丸之地,卻流傳不少名人韻事。
【閩王德政碑】
在福建福州市慶城寺(路)閩王祠內。閩王王審知(862—925),唐末割據福建,五代時封閩王。治閩三十九年,對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頗有功績。後世譽稱「開閩王」。此地原為他的故宅,閩亡,後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改為廟祀。自宋至清,每年立春日,郡守都率群僚來詞取土捏制春牛,發動春耕。碑全稱《恩賜琅琊郡王德政碑》,高4.9米,寬1.87米。唐天祐三年(公元906年)於兢撰,王倜書。碑文記述審知家世及其治閩前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貿易情況,是研究五代史的重要資料。祠內還有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所立的《重修忠懿王廟碑銘》、《乞土勝地》等碑。
【閩王王審知墓】
在福建福州市北郊戰坂鄉蓮花峰的斗頂山。王審知(862—925)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唐末,從其兄王潮起兵,入據福建,封閩王。他治閩三十九年,促進了福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墓原在鳳池山,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遷葬於此。蓮花峰是郡城主峰,旗鼓分列,面對五虎,氣勢宏偉。陵園內原有殿堂牌坊以及蓮花、永興兩院(寺),閩亡,均廢。明宣德四年(1429年)又遭屯軍盜掘,今僅存三層墳台及翁仲、石獸等。台上有兩座並列的長方形磚墩,1981年重修,發現墩下為墓室,左室有閩王墓誌銘,右室有夫人任氏墓誌銘,均翁承贊撰。墩後圍有墳壁,上為封土,封頂有唐閩忠懿王墓碑,是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重修時所立。
【迥龍橋】
亦名飛蓋橋、沈公橋。在福建福州市郊閩安鎮邢港上。建於五代年間,四墩五門,花崗石砌造,長66米,寬4.8米,墩為兩頭尖船形,墩間各鋪石樑板五條。橋上護有石欄桿,欄柱36根,柱首雕刻有雄獅、海獸、蓮花等,造型古拙生動。南宋淳祐間重修後,改名為飛蓋橋: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鎮官沈某重修,改名沈公橋。現存結構多為唐宋時期遺物。「閩中橋梁甲天下」,但五門以上唐橋尚屬罕見,是研究福建古代造橋技術的重要實物例證。橋的兩端各有廟亭一座,均清代重建。西北端為玄帝亭,旁立宋觀文殿學士鄭性之所書「飛蓋橋」和清「沈公橋」石碑,東南端為聖王廟,內祀齊天大聖,重檐九脊頂,背負盤石山,拾級登山,可觀賞邢港九曲、七星獻壽等景緻。
【桂齋】
在福建福州市西湖荷亭側。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則除了父憂在籍守制,倡議重浚西湖。浚湖工程結束,利用節余在荷亭北皇華亭故址建宋李綱祠堂(今廢),並在祠旁架屋三椽,植桂兩株,取李綱晚年住所名稱,亦叫桂齋。咸豐元年(1851年)即林卒的次年,6月12日,州人士遵林遺囑奉其像祀於此。民國間在齋旁建室一間,稱「林文忠公讀書處」,並新建一座禁煙亭。
【煙台山】
在福建福州市區閩江南岸,梅塢與麥園頂中段的藤峰。因元末至清初設有煙墩以為報警之用,故名。1962年建為公園。園內有長廊、茶室、閱覽廳、游泳池等。穿插種植木棉、南洋杉、美洲松等名貴樹種。由於一阜臨江,地勢較為高峻,視野開闊,能縱覽榕城全貌。北望三山兩塔雄峙;俯瞰閩江航運繁忙;更有萬壽、閩江兩座大橋,宛若長虹。夏晚江風習習,遠眺萬家燈火,猶如繁星點點,是消暑勝地。山麓梅塢,古時種植萬株梅樹,有「瓊花玉島」之稱。明徐熥曾留下「十里花為市,千家玉作林」佳句。清初毀於戰火,現在已是市肆林立。
【崇福寺】
在福建福州市北嶺下,距城約8公里。創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原名崇福院,後廢。明末清初重建,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始具規模,後逐漸發展,梵宮林立,殿宇巍峨,至清末成為福州五大神寺之一。寺在象峰之麓,岡巒環抱,松柏參天,有清澗一曲繞寺而過,環境十分清幽。現存殿宇,多為光緒年間所重建。
【崇妙保聖堅牢塔】
俗稱「烏塔」,誤稱「凈光塔」。在福建福州市區烏石山東麓,五代閩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閩王王延曦為自身及眷屬、臣下祈福,在唐代凈光塔遺址上興建。原計劃造九層,未完工,延曦被殺,閩亡。現存塔為八角形,七層檐,高35米,用花崗石砌造。轉角設倚柱,每層疊澀出檐。第一層開一門,其餘各層開二門,不設門的地方都設佛龕。塔心有曲尺形通道供登攀。造型雄偉端莊,與於山定光塔東西相對,有「榕城雙塔」之稱。清道光間塔身傾斜,1957年重修。塔上浮雕佛像及碑刻,是研究五代閩歷史與藝術的珍貴資料。塔旁「敕建貞元無垢凈光塔」碑,是前身塔所遺。
【清真寺】
在福建福州市安泰橋下。據寺碑稱,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不合史實。按此地原為五代時閩王王繼鵬的太平宮,後晉天福元年(936年)改為萬壽院(佛教寺),元至正間始歸伊斯蘭教,改造為清真寺。《閩都記》雲:國朝初建,名「真教寺」,俗呼「禮拜」,色目人禮拜誦經於此。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毀於火,是年冬重建,越八年始落成。重建的寺,屬東方建築形式;大殿單檐五脊頂,深廣均五間,成正方形,為禮拜堂。前有華表,左右兩廡為茶廳、房廊、廚舍等。現存大殿為1955年重建,改為工字形。寺內有永樂聖諭、嘉靖重建清真寺記等石碑。是福州唯一的伊斯蘭教寺。
【鼓山】
別稱「石鼓」。在福建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延表數十里,有屴崱、白雲、鼓子諸峰,最高點海拔969米。以山巔有巨石如鼓,故名。山中湧泉寺是福建著名寺院。寺東靈源洞、聽水齋、白猿峽一帶,岩石嵯峨,摩崖密集,譽稱「石鼓都會」。寺西蒼松翠柏,曲徑通幽,有鼓山十八景、白雲洞諸勝。山上屴崱峰俗稱「絕頂峰」,可觀日出。寺西南為登山石板路,長3公里,石磴達二千五百餘級,沿途青松夾道,有觀瀑、半山、更衣等五亭」,1954年另闢盤山公路,自市中心有車直達寺前。1979年義建造松濤樓,接待遊客。
【鼓山十八景】
俗稱十八洞。在鼓山湧泉寺西,獅子峰下。岩壑幽奇,山徑盤曲,蒼松成蔭,攀登遠眺,福州市、郊全收眼底。宋時建望州亭,今廢。附近有岩洞,廣16米,深7米,洞內有一壑清泉,洞前插一片石壁,占人取達摩面壁之義,名「達摩洞」。洞周有石灶、仙猿岩等勝跡。清咸豐四年(1854年)辟八仙、降虎諸岩洞,鋪設通聯的石礆、石徑,使游覽線延展2公里以上。三十來處岩洞和景物分別題有標名,達摩洞口的石壁上則綜合品題,有達摩面壁、仙猿守峽、玉筍成林、福壽合圖等富有詩意的十八佳句,「十八景」因此而得名。近年來又整修通道,增建樓閣廊亭。
【鼓山摩崖題刻】
在鼓山上。山上岩壑幽奇,鐫刻在岩壁上的摩崖題刻約有四百段,多分布在登山古道,屴崱峰、白雲洞、十八景、靈源洞等地,尤以靈源洞一帶最為密集。明謝肇淛《鼓山志稿》說:「宇內名山銘刻之多,未有逾是山者;入靈源洞里許,削壁林立,殆無寸隙。」靈源洞有摩崖題刻二百餘段,真草隸篆俱備,宛如一座書法寶庫。著名石刻有宋代蔡襄、李綱、趙汝愚、朱熹,以及當代郭沫若等題刻。
【千佛陶塔】
在鼓山湧泉寺。計一對。燒造於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原立任福州市南台島龍瑞寺,1972年移此,分立在天王殿前,東名「庄嚴劫千佛寶塔」,西名「賢劫千佛寶塔」。塔為陶質,上施釉,作紫銅色。仿木構八角形樓閣式,計九層,高6.83米,座徑1.2米,自下而上寬度逐層縮小。系分層燒造,然後拼合而成。塔壁共貼塑佛像一千零七十八尊,檐角下懸有鈴鋒,塔頂壓寶葫蘆,塔座塑有獅子、力土和各種花卉圖案,井有題識,記燒造時間以及施捨者和工匠姓名。以陶燒造的大型寶塔,為國內罕見,是研究宋代建築藝術的珍貴資料。
【白雲洞】
在鼓山西北隅,距湧泉寺約7公里。洞在懸崖陡壁間,廣約16米,深5米。堵為佛堂、僧舍。有石為天,不施片瓦。洞外雨絲紛垂,淋不到窗欞;白雲繚繞,迷濛滿洞。從洞口俯視,危岩如削壁,長澗若深淵。古人雲:「白雲之奇,不在洞而在徑。」即指從山下登洞的沿岩險徑。登此洞需穿過三座危岩阻梗的三天門,爬越一段兩側深澗的龍脊道。沿途有化龍橋、印月潭、龍舌岩、天梯、觀瀑台、吼雷湫、時佛嶺等諸勝。
【湧泉寺】
在鼓山半山腰的白雲峰麓。海拔455米處,佔地25畝。此地原為一積水潭,五代粱開平二年(公元908年),閩王王審知填潭建寺,請名僧神晏來居。宋真宗賜額「湧泉禪院」,明永樂五年(1407年)改稱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毀於火,天啟七年(1627年)重建。現存主要建築物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鍾鼓樓、白雲堂、明月樓、聖箭堂、藏經殿、回龍閣等,均清及近代重建。規模雄偉,列為清末福州五大禪寺之一。寺以藏經、藏版馳名國內外。有明代南北藏、清代龍藏、日本續藏等,還有明清兩代本山高僧元賢、道霈等著述和其他翻刻計七千五百多冊,尚存明清經版萬余方,和苦行僧刺血書寫的佛經六百七十五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