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州義序機場在哪
義序機場
開放分類: 機場、軍事設施、福州市
義序機場位於福州南郊高蓋山下,距市中心8.5公里。該機場系民國30年(1941年)日軍第一次侵佔福州時,強征民力修建而成。1944年前,福州再度淪陷,日本侵略者為其軍事上的需要,在福州南台島義序修建小型軍用機場,以作殊死頑抗。於是吞占農場。佔地6000多畝,強派民工。每日有數千勞工在日軍皮鞭刺刀下做苦役,半年後草草修成一條用磚塊砌成上面鋪蓋一層泥土,寬僅50多米,長約3000米的簡陋跑道。後因形勢急劇變化,日軍惶恐撤離離閩海前,將跑道炸毀。抗戰勝利後,民國福建省政府當局加以維修,1946年8月省府政設廳著手對機場修建工程進行調查規劃與估算。機場可用面積1470米,寬不到1百米,跑道嚴重破損,加上春夏之交暴雨泛濫,烏龍江洪水淹沒機場。決定先修跑道,將原有碎磚滾壓夯實後再鋪築成塊石跑道。為使飛機升降時免遭防洪堤阻礙,將跑道再延長75米,使飛機能以150坡度升降。在防洪堤與福夏公路銜接處加築暗渠,填上土方,使汽車可直達機場。為防洪水,還在機場四周挖面積6375平方米的水渠,以泄洪,並在外圍築土堤防場外洪水侵入。還設有泄水漏洞和水閘。等水退時開閘泄放渠水。1947年10月,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交通部民航局與福建省政府協商協成進一步修建協議,決定由交通部公路局福廈公路工程處負責修建。11月30日福州義序機場修建工程全面施工。歷時3個多月,還加修了2個各長20米、寬16米的機坪。機場經過這次修整後,粗具規模,能供C47型小飛機起降。
民國34年,日軍第二次侵佔福州撤退時加以破壞,福建省政府隨即進行整修,為土質跑道。民國36年1月,義序機場由民用航空局上海辦事處接管,成立廈門航空站福州分站。民國38年(1949年)2月,該機場交由國民黨空軍供應大隊管理,未駐部隊。福州解放時,留在機場的人員、設備被人民解放軍接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華東軍區於1950年11月對機場進行整修,進一步碾壓跑道,可起降螺旋槳飛機。1955年機場進行擴建,跑道改為鋼筋混凝土,並加長加寬,可起降噴氣式戰斗機和輕型轟炸機。有較完善的通信、導航、氣象等保障設施。自1958年空軍航空兵部隊入閩以來,該機場一直是航空兵常駐機場,成為與台灣國民黨空軍進行空中斗爭的重要基地之一。
1981年又擴建了機場跑道和場面,並配備了先進日夜航、導航設備,可供三叉戟和波音737等客機晝夜起降,機場面貌有了很大改觀。為加快福建省改革開放步伐,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福建省委省政府決定進一步擴建福州機場,主要項目有:擴建客機坪24523平方米,新建機場2次雷達,改建擴建候機廳,擴建通往福州機場道路2500米等。對進一步發展福建省經濟擴大對外交流,改善客運狀況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軍民合用機場。1996年以後,隨著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的興建與使用。義序機場完成其歷史使命。目前義序機場是軍用機場。
㈡ 福州歷年地震史
史志曾對區內歷史地震活動影響作過記載,最早見於《資治通鑒》記載的五代後唐明宗長興四年(933年)福建地震,在此後1000年(至1970年)的各類歷史資料中,共查出福州地區地震情況記載近百條(附表1)。最強的為明萬曆二年(1574年)福州—連江發生的53/4級地震,震中烈度達七度,其次是清道光五年九月(1825年10月)永泰43/4級地震,估計震中烈度達六度,除此之外,還有多次4級左右有感地震的記載。1971~2001年,福州地區共記錄3.5級以上地震8次,其中1988年10月31日福清4.0級、1999年9月24日福州3.8級地震,震中及其周邊地區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一、中強地震
一般情況下5級左右地震就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或災害。據史籍記載,福州地區歷史上曾發生2次破壞性地震。
(一)明萬曆二年八月初四日(1574年8月19日)福州—連江地震
震中位置:北緯26.2°,東經119.4°。
震級:M=53/4。
地震情況:此次地震震中烈度達七度(圖2-2),福州、連江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地震影響范圍較大,福建大部分地區有感。
福州:八月晝暝,空中有聲如雷,地大震,方山(即五虎山)巨石墜於田。聲從西北至東南而沒,諸郡皆然。
連江:秋八月,地大震,有聲,起至西北,山石皆隕,屋宇傾頹。
興化府:末時地震,從東南方起至西北方止,聲大如雷,大小房屋搖動,溝水泛溢。
南平:地震,自末至申時,皆有聲。
尤溪:地大震,其聲如雷。
大田:地震,七縣皆同。
泉州:地震,紫帽山裂。
將樂:八月地震。
惠安、永春:地震。 (二)清道光五年九月(1825年10月)永泰地震
震中位置:北緯25.9°,東經119.0°。
震級:M=43/4。
地震情況:永泰地震有聲如雷,民居多損壞,估計震中烈度達六度。
二、有感地震
震級在4級左右,地震發生時,震中區附近多數人有感,此類地震稱為有感地震,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或僅出現輕微的個別損壞。至於有感的程度和范圍,與地震的深度和地震發生的時間有關。福州地區史籍記載的有感地震共91次,其中4.0~5.0級地震3次。自福建省地震台網建成以來,福州地區記錄到3.8級以上地震3次,即1988年10月31日福清縣城關東南4.0級地震、1996年5月27日平潭東南海中3.8級地震和1999年9月24日福州白廟3.8級地震。
(一)明成化二十一年十月丁未(1485年12月6日)福州地震
震中位置:福州。
震級:M=4。
地震情況:福州府地震,起自西北,有聲,羅源、連江、長樂亦震。
(二)明成化二十二年六月己卯(1486年7月6日)福州地震
震中位置:福州。
震級:M=4。
地震情況:福州府:福州、興化二府地俱震;福州府夜地震。連江:夏六月地震。興化府、莆田、仙游:地震有聲。
(三)明嘉靖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庚辰(1543年5月9日)連江地震
震中位置:連江。
震級:M=4。
地震情況:連江:夏四月地大震。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同日俱震。
(四)1988年10月31日福清縣城關東南地震
震中位置:北緯25.65°,東經119.50°。
震級:ML=4.0。
震源深度:9公里。
地震情況:宏觀震中位於福清城關東南,與微觀震中偏離約4公里。極震區烈度為五度。震時震中區及其周邊地區強烈有感,地震現場宏觀調查勾劃出五至三度三個烈度區(圖2-3)。
五度區:五度區等震線經過福清的龍溪、宏路、油塘、安民、柏渡等地,呈長軸北北東走向的橢圓形,長軸約17公里,短軸約12公里。震時室內大多數人被震驚醒,部分人感到驚慌、外逃,有的人感覺站立不穩。屋內的不穩定器物被震倒、震落。室外許多人也有感。地震時油塘村水田中的水面起波動,倪埔村池塘中的魚成群躍出水面。
區內民房有輕微損壞及落灰掉土現象。如安民村有一戶壁龕頂角掉落;北林村有一家牆體的裂縫加大,抹灰層剝落約30平方厘米;一都中學一教室的窗檯上厚2厘米的沙漿表層脫落,面積達50×47厘米;松潭、陽下、庄店等地均有零星的瓦片溜落,其中一都村有一屋脊溜瓦達7、8片;龍溪村一水井的舊水池產生裂縫等。
四度區:四度區范圍較大,北至長樂石門一帶,南達莆田江口附近,東界沿長樂樟港、松下,福清港頭、江陰一線展布,西界向東南凸出,沿長樂營前、福清琯口、莆田莊邊一線延伸。總體呈北段北北東向,南段南西西向展布的豬腰狀。長軸約72公里,短軸約35公里,面積大約2000平方公里左右。
四度區:震時室內大多數人有感,室外僅少數人有感,正在活動的人一般無感覺。人們感覺到床鋪搖動,看到懸掛著的電燈搖晃,聽到緊靠著的器皿發出的碰擊聲,門窗玻璃「嘎嘎」作響,門環、箱扣銅圈叮鐺作響,屋頂瓦片「沙沙」作響,樓板、衣櫃抖動。
三度區:室內少部分靜止的人有感,個別人感到房子搖動,看到戶外電線抖動,聽到門窗發出細微的響聲。
(五)1999年9月24日福州3.8級地震
地震位置:北緯26.10°,東經119.45°。
震級:ML=3.8。
震源深度:13公里。
地震情況:1999年9月23日21點23分起,福州東北約13公里處(鼓嶺白廟)發生小震群活動,至1999年12月31日,共發生458次小震,其中1.0~1.9級地震240次;2.0~2.9級地震33次;3級以上地震9次,最大地震為9月24日3.8級(表2-2),此次震群活動震級不大,但頻次很高,這在福州地區歷史上所少見。本次震群活動所發生的地震次數約佔1971年以來福州地區地震總數的70%。地震發生後,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並加強對該區地震地質構造、地震活動性方面的研究工作。3.8級地震發生時,震中區附近及福州市區有感。
表2-21999年9月23日~12月31日鼓嶺白廟小震群頻度統計表
震級<1.01.0~1.92.0~2.93.0~3.9合計次數176240339458
3.8級地震宏觀震中位於福州市鼓嶺白廟村,極震區烈度五度。
五度區:五度區為走向北西的橢圓形,沿白眉、新土嶺捷坂、雞冠山一線分布,嘉湖、恩頂村為五度異常區。區內人們普遍聽到強烈的地聲,室內外均有上下震動感,室內的人驚慌外逃,門窗作響,屋瓦有聲,屋頂塵土掉落,部分檐瓦和壓瓦石塊掉落,桌上花瓶等器皿震倒。如白眉村兩處煙囪掉磚,個別抹灰牆出現裂縫,一石壘豬圈被震倒。
四度區:四度區范圍較廣,包括前洋、牛項、公平、民義、南洋、過侖、鼓嶺坪、大洋名、梁厝、鵝鼻等地,震時區內人們普遍聽到地聲,室內大部分有感,部分人驚慌外逃,門窗、屋瓦有聲,屋頂塵土掉落,室外個別人有感。
福州、亭江為三度區,震時室內個別人有感,並聽到地聲。
三、水口水庫誘發地震
水口水庫壩址位於閩清東橋鎮的閩江幹流上,1993年3月31日水庫下閘蓄水,5月23日福州地震遙測台網記錄到第一次0.6級水庫誘發地震,震中位於古田縣灣口附近。7月23日又連續發生兩次3級以上地震並伴隨一系列小震活動,此後地震活動出現起伏變化,並逐漸增強。自1993年3月31日至今,共發生地震1500多次,最大為1996年4月21日的4.1級地震。水口水庫誘發地震引起了省市領導及地震部門的高度重視,加強了對水口庫區地震監測和前兆台網建設,嚴密監視庫區地震活動的發展趨勢,並組織有關專家對水口庫區周邊地震地質構造、歷史地震、水庫地震活動特徵等進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水口水庫誘發地震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水口庫區歷史上屬少震弱震區。庫區20公里范圍內,從1971年至蓄水前基本無弱震活動,其周邊地區的福州、永泰、長樂、閩侯、連江等地也僅記錄到5次≥3級地震,最大地震為1991年6月5日閩清3.5級地震。庫區100公里范圍內歷史上曾發生3次中強以上地震,即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尤溪53/4級地震、明萬曆二年(1574年8月19日)福州—連江間53/4 34級地震和道光五年(1825年10月)永泰43/4級地震,各項研究表明庫區周邊地區存在發生5級左右的地震構造背景。
(2)震中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大壩上游的灣口—前洋村一帶,范圍約13平方公里。震中展布優勢方位約北東30°~35°。
(3)地震震源深度較淺。主要分布於11公里左右,基本穩定在4~10公里之間,極少數深度達14公里,明顯淺於周邊地區構造地震的震源深度。
(4)地震與水位變化密切相關。高水位下水位急劇變化後往往誘發較大地震。水口水庫地震與庫水位的對應關系大體分兩種情況,一是在蓄水初期(大致在1994年3月前)水位還未達到正常運營高度時段,水位急劇升降隨後發震,發震時間滯後水位急劇變化時間較短;二是水位基本達60米以上正常高度後,水位急劇升降後誘發較大地震,但發震時刻滯後水位變化時間較長,隨著蓄水時間的推移,這一蓄水初期的特徵已逐漸消失。
(5)庫區單個地震活動較少,小震活動以一組一組群發為主,對庫區地震序列分析表明,無論是分時段還是全序列,均顯示該水庫地震具有構造地震的前兆震群或前震序列性質。
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庫區發生多次群發式應變能釋放相對集中的小震活動,每次活動都有3級以上較大地震發生。經過一年左右的相對平靜,於1996年4月21日發生4.1級地震,這是目前為止庫區發生的最大一次地震。
4.1級地震震中烈度為五度(圖2-4),宏觀震中位於灣口—前洋一帶,極震區有灣口、前洋、坑兜、嵩溪、柳埕等自然村。
五度區:五度等震線經過水口鎮所在地,向南西反向延伸到高州,拐向北北東至柳城,西轉向東,過後望、湯兜村後於水口閉合,呈橢圓形狀,走向北東,長軸約12公里,短軸約8公里,五度區大部分在古田縣境內,占總面積約75%,南平和閩清約佔15%和10%。震時室內、外大多數人聽到打雷似的地聲,感覺到地面顛簸,少數人驚慌外逃,床鋪、門窗等搖晃作響,桌、櫃上的碗碟等相互碰擊有聲,懸掛物晃動。區內民房局部遭受輕微損壞,如磚房牆面掉泥灰,牆壁出現裂縫,舊裂縫加劇、屋檐處零星掉瓦,廟宇門前牌匾被震落等,一些年舊失修的舊土牆傾斜加劇,出現開裂。
四度區:四度區等震線東抵閩清東橋,西達尤溪西濱、洋中一帶,南到閩清白雲,北至古田縣城以南。呈北東東展布的橢圓形,與五度區的長軸走向有20度左右的偏轉。長軸約33公里,短軸約24公里,總面積約700平方公里,震時室內大部分人感覺房屋在震動,室外僅少數人有感。
三度區:三度區范圍較大,大約2000平方公里,區內少數人有感。
㈢ 液壓貨梯升降機那個廠家好
1、濟南金萬通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液壓升降機、移動式升降機、導軌式升降平台、液壓貨梯、登車橋等。
成立時間:201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