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州有哪些故事傳說和對聯謎語
海日宜晞發
天風為振衣 陳寶琛題福州歲寒樓別墅海天閣
細看洞中景
方知眼界廣 福州永泰方廣岩聯,林素園撰
眼中滄海小
衣上白雲多 福州鼓山聯,林世壁撰
宅入先賢傳
門聽長者車 梁九山復集杜句改署福建福州黃巷老屋門聯
座對賢人酒
門聽長者車 梁九山手書杜句作福建福州黃巷老屋門聯
萬裏海天臣子
一堂桑梓弟兄 明葉文忠(向高)撰京師福建福州會館燕譽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福建福州林陽寺——明·葉向高
百丈松楸馴鹿土
千秋圭節卧牛眠 福州:林則徐墓,在福州北郊馬鞍村
半夜絲桐彈霽月
一樽竹史醉清風 陳寶琛題福州雙門樓聚春園菜館
碧澗生潮朝自暮
青山如畫古猶今 福州:朱熹題西禪寺,在福州怡山
材擬圭璋方特達
文歸雅正薄艱深 乾隆題福建鰲峰書院鑒亭,位於福州
藏書豈為兒孫計
有志都教館閣登 福州北後街環碧軒藏書樓聯龔易圖撰
長空有月明兩岸
秋水無波行一舟 [清]林則徐題福州西湖宛在堂
春來賞雨延秋月
曉起劙桑夜課蠶 陳寶琛題福建觀文書院,位於福州
登丘望海無涯思
摩石聽松一適時 陳寶琛題福州歲寒樓別墅海天閣
地出靈泉潤海表
天生石鼓鎮閩中 ——福州望州亭
福建紳衿一馬尾
漳州道府兩頭牛 嘲福州船政局兼馬尾船長沈幼丹、漳州知府
公劉曾畫生民策
司稼常擔粒食憂 黃乃裳題沙撈越「新福建福州總公司」
古佛由來皆鐵漢
凡夫但說是金身 福州:曾異題開元寺,在福州經院巷
海到無邊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福州:林則徐題鼓山
郊原雨足雲歸岫
台閣風清月在天 福州:葉季韶題西湖桂齋,在西湖步雲橋旁
進退一身關社稷
英靈千古鎮湖山 林則徐題福州小西湖李忠定公祠
君欲欺心神未許
汝敢昧己我難瞞 福州:湧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雲峰麓
屴崱峰高千壑秀
靈泉勝跡一水幽 福州:鼓山屴崱峰,俗稱絕頂峰,可觀日出
流連不盡登臨興
俯仰猶思去往情 福州鼓山聯,佚名撰
龍門世澤華跗盛
鯨海威名草木知 梁同書壽尹文端(繼善)之子為福建福州將
人世大難開笑口
肚皮終不合時宜 福建福州華嚴寺彌勒龕——近·陳寶琛
桑拓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黃莘田福建福州小西湖
山川寄跡原非我
天地為廬亦借人 福州:林兆恩題金山塔
似我空為門外漢
伊人宛在水中央 福州:且菽園題西湖宛在堂
苔壑泉流松蔭境
龍峰山抱水環腰 福州苔泉聯蔡襄撰
一、朱熹與晦翁岩
話說那一年,朱熹前往長樂講學,路經石龍嶺時被一群歹人劫去衣物。這下朱熹算遭殃了,身無分文,舉目無親。當轎夫,當搬運工,一個文弱書生怎能幹這等苦差事?只好化名李鐵口在潭頭街擺了個看命攤。這朱熹早年研究過麻衣相法,上曉天文,下曉地理;能知過去未來,能斷吉凶禍福。沒想到今天卻派上用場,用它來混口飯吃。
一個外鄉人,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意哪會好?朱熹擺了一天攤,只給兩個人定時、合婚,掙得錢只夠吃飯,連旅店都住不起,晚上只好寄宿在土地廟中。 第二天,朱熹剛在街邊擺下攤,掛起招牌,迎面來了個戴黑巾穿藍衫的書生,年紀20掛零。這書生叫劉砥,是額頭鄉首富。朱熹眉頭緊皺,嘴裡吱吱唔唔不敢出聲。到現在他的早飯還沒吃呢,肚中早唱起「空城計」了,真想賺兩片銅板混碗飯吃。那書生哪知朱熹的心思,忙安慰道:「先生,你就直說吧,君子看命聞凶不聞吉。」 朱熹故意猶豫好大一陣,才嘆了聲氣:「貴造命相很壞,印堂發暗無光,嘴唇尖削如鼠,是雙蛇鎖口。恕我直言。」話到嘴邊又忍住了。他艱難地咽下一口從腹中泛上的酸水,又接下說:「不出三天,家中必有大難,命定求乞,三十四歲當死。」書生聽後扔下幾枚銅板,冷冷一笑:「我家有良田千畝,豈能成為乞丐?看命嘴,犬放屁。」說完拔腿就走。街上頓時圍過來一大群閑人,朱熹從地上撿起銅板,怕砸招牌忙上前將那書生攔住:「公子留步!我李鐵口禍福直斷。如若不靈,三天後再來潭頭街砸我招牌。我當街從你胯下爬過。」 這一席話果然鎮住了半街人,這是哪路神仙?這么厲害?我們不妨也試一試?
這下朱熹時來運轉,算命攤前門庭若市……
轉眼三天過去了,劉砥一家無災無難,吉祥平安。他記起三天前李鐵口誇下的海口,特意來到潭頭街找朱熹算賬。朱熹眼尖,見劉砥找上門,心想:壞事了,三天前那番話是隨口胡言亂語,為了混口飯吃迫不得以才這樣說的。今天可得認真對付了。隔了半條街,他就向劉砥作揖:「公子別來無恙?」劉砥半天玩笑地抓起招牌說:「我今天特地來砸你的招牌。」 「該砸該砸!」朱熹急出一身冷汗。好在他腦子轉得快,眉頭一皺,話頭立即一轉:「不過,在砸招牌之膠,能讓老夫再看一次命相?」劉砥應道:「再看一次有何妨?」 於是朱熹裝模作樣又把劉砥從頭到腳端詳一番。最後一雙目光停在他的臉上。只見對方印堂發亮嘴唇圓潤。「公子,你的命相變了!」朱熹驚嘆道:「過去是雙蛇鎖口,如今變成雙龍抱珠。你這是大富大貴的命相。老夫敢斷定公子你必定做了件大好事。不然你肯定逃不過此番劫難。」
劉砥聽了也怔住了,心想:「這李鐵口果我不含糊!他記起三天前發生的那件事。世間的事就有那麼巧,你說怪不怪?」 三天前,他離開潭頭街回家。算命的話他並未放在心上。走著,走著,他來到偏僻的河邊,抬頭見前面一株大樹上懸著一件東西,搖晃著,定睛一看,高喊:「有人上呆了。」嘴裡叫喊,雙腳大步奔過去,把那人解了下來。一看,原來是位年輕的孕婦。等那女人醒過來便問她:「娘子為何輕生?」 那女人未曾開口先流下眼淚,嘆道:「今春黃河決堤,家鄉遭了水災。丈夫帶奴家到這里投親不遇。上半個月,丈夫不幸病故。埋葬好丈夫,奴家身上一文不名,只好橫下心來走這條絕路,幸遇公子搭救。」
他一想:「救人救到底,半途撒手,這孕婦與肚裡的孩子還是要死的。」於是,他將那孕婦帶到家裡,請醫生為她看病抓葯。臨走時,還送了不少錢給那女人。這件事神不知鬼不覺,這李鐵口怎麼知道呢?看來,此人並非等頭之輩。想到這,劉砥放下招牌,豎起大拇指,稱贊道:「神,神!」 朱熹搖頭苦笑:「一派胡言竟也能當真?我正准備金盆洗手呢!」劉砥向朱熹深深地鞠了一躬,「請先生賞臉,到寒舍一敘可好?」朱熹滿臉含笑,答應了,便跟劉砥來到額頭。朱熹見劉砥是個正人君子,才將自己真實的身份告訴他,還向他講述此番離奇的歷險記。劉砥見客人就是朱熹,別提有多高興。他馬上喚出胞弟劉礪。兄弟倆跪在地上各自向朱熹磕了三個響頭,正式成為朱熹的弟子。
從此,朱熹就留在額頭。他在村後額頭岩白鹿洞外築了間精舍,開館授徒。在朱熹精心教導下,劉砥劉礪兩兄弟先後中了進士,金榜題名。從此額頭鄉改名二劉鄉。朱熹開館授徒的額頭岩也改名晦翁岩。真是村以人名,人又以村而益彰也。長樂民間故事分享第二篇
朱熹種墨竹
在朱熹當年講學的地方長樂三溪紫陽閣外,有一片墨竹林。一叢叢竹竿漆黑如墨,婷婷玉立,婀娜多姿。據說全中國只有三溪這兒才長有墨,這墨竹還是朱熹親自栽種的呢。
當時朱熹剛從二劉輾轉來到三溪講學,見山上只有松、梅二友,便吩咐劉砥、劉礪兩兄弟從晦翁岩移來一叢綠竹,栽在紫陽閣外。每天,朱熹講學結束之後,將寫字時剩下的餘墨、洗硯水潑在閣外竹叢上。日久天長,竹子就染成黑色的了,連新生的幼竹也墨黑如漆。朱熹好生歡喜,親自點了點數,整整九九八十一株。這可是世間的珍稀品種啊!這事很快傳遍長樂,傳遍八閩大地。許多人特地跑到三溪看墨竹來了。一時三溪村遊人如鯽。好稀奇的墨竹啊,墨黑如漆的竹身襯著翠綠的葉子在輕風中搖曳,如同一群風姿綽約的妙齡靚女,真是人見人愛。好多商家財主愛不釋手,紛紛向朱熹提出要用重金購買墨竹。朱熹總是面帶微笑耐心規勸:「我勸你們還是別買的好。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物。買了你們也種不活,即便栽活了也會變種。」客人們半疑半信,只好乘興而來敗興而去。
此事傳到鄰村一個叫邱八的財主的耳朵中。這人心腸歹毒,一肚子壞水。他居然花高價請了當地幾個歹仔去偷掘墨竹。那歹仔頭叫劉二,家就住在三溪村西頭,離紫陽閣不足三百步。他大哥在與元軍作戰中以身殉國,家中僅剩一個年近花甲的老母。那劉平日游手好閑,時常和一批無賴惡少聚眾賭博、打架斗毆。村中的人們都像躲瘟疫似的躲著他。那一夜,天上星月無光,地上寒風凜冽。劉二帶豐一群歹仔,各自帶上鎬頭、鋤頭偷偷竄到紫陽閣下。誰知一行人剛攏近那片墨竹林時,只聽「嗖」的一聲,從竹林中躥出一條丈二長水桶精的大蟒蛇,嚇得那伙人七魂去了五魄,哭爹叫娘,扔了鋤頭、鎬頭沒命地跑。有的摔斷腿,有的跌折胳膊,有的砸破腦殼。劉二見事情敗露,自覺無顏見人,連夜下海當海匪去了。從此沒人再敢來偷竹了。村裡人就說這墨竹是天上神物,玉帝派大蟒蛇來保護它。朱熹懷著虔誠的心情在紫陽閣岩頭寫下「溪山第一」四個大字。字體古樸蒼勁,與閣外墨竹林相映成趣。
再說劉二的老母,聽說兒子幹了這種丟人的事後羞愧交加。好忍受不了晚年凄涼的生活和鄰里的嘲笑,在樑上拴了根吊繩一走了之。劉家沒有後代,屍體扔在破茅房中大半個上午了也沒人收拾。朱熹心地善良,親自領著學生來幫助料理後事。可是朱熹囊空如洗,這喪事又怎麼辦得起來呢?
此事傳到邱八的耳中,他馬上派大管家趕到三溪求見朱熹,提出願出每根一百兩銀子的天價購買五根墨竹。朱熹正愁無錢料理喪事,聽那大管家講明來意後卻又為難起來,只見朱熹背著手在墨竹林里溜達了好大陣後,才咬著牙開了腔:「罷,賣了!反正墨竹長在三溪。」
那大管家千恩萬謝,掘了五根墨竹後留下一張五百兩銀票就走了。當晚,地上又竄出五根墨黑如漆的幼竹。一數,總共還是九九八十一根,真是神了。朱熹購買了一具棺木,替劉二的娘換上一套新裝,還親自為死者寫了副輓聯:
老松閱世忘年歲
叢竹生孫較短長
出喪那天,村中男女老少身披孝服前來為劉二老母送行。送葬的隊伍剛出村東頭,就被跪在路中央一位披麻戴孝的男人攔住了。原來是劉二聞訊趕回來奔喪。他見父老鄉親不計前嫌為自己母親送葬,深受感動,撲在棺木上號啕大哭:「娘啊,我對不起你,對不起父老鄉親。」哭畢,他跪在朱熹面前,掏出一把匕首,當眾削下自己的右手食指,決心今後要改惡從善。朱熹忙扶起劉二。為他拭凈臉上的淚水,這時鞭炮齊鳴,紙錢飄飛,朱熹領著眾鄉親把劉二老母的棺木送入墓地。
此次喪事辦得既風光又節儉,僅用去二兩銀子。朱熹見劉二家一貧如洗,又拿了十兩銀子給劉二,讓他做點小生意。劉二聽從朱熹勸導。果然改惡從善,金盆洗水。朱熹又將剩下的四百八十八兩銀子如數交給村祠堂,交代鄉老用這些錢贍養孤寡老人。他還不收分文束修(這個字是月字底),招了十餘名貧寒的三溪農家子弟,教他們讀書寫字。每天上完課,讓這些學生幫助村中的老劈柴挑水。在朱熹的教化下,三溪的鄉風越來越好。年老孤獨的人,每日只要將菜籃掛在門前,就有人代為買菜。水缸的水快用盡時,只要將缸蓋揭開,就人有代為挑水。這種鄉風一直流傳到今天。
再說那邱八,後來把墨竹帶到臨安,當作貢品獻給朝廷,被皇上封了個七品芝麻官,候補閩清知縣。誰知那墨竹種下不到兩個月,竹竿的顏色就褪了。皇上龍顏大怒,立即降旨將邱八凌遲示眾。
三溪紫陽閣外如今仍有墨竹。不少人從這里掘了墨竹移栽到家中,大都種不活。活了的過兩三個月後,竹子也褪盡了墨色。更有趣的是從朱熹種竹到今天,一千多年過去了,那叢墨竹仍舊只是九九八十一株。一株不增,一株不減。你說奇怪不奇怪?長樂民間故事分享之第三篇
徐承禧自題求雨詩
光緒二年,長樂調來個新知縣,叫徐承禧。徐知縣剛上任,下長樂一帶就遇上百年不遇的旱災。五十餘天滴雨未下,土地龜裂河底朝天,連榕樹都耷拉著枝丫。百姓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紛紛結伴到縣衙請徐知縣為民祈雨。
徐知縣聽了民眾的呼聲後,胸中憋者股悶氣。這徐知縣是江寧(南京)六合監生,幼年時接受了當時西方的新思想,不信邪,不信鬼,自然也不相信祈雨這一民間陋俗。然而公開反對顯然違背民願。這該怎麼辦?……天氣悶熱,連從江邊吹來的風也是熱辣辣的,帶著種烤焦的煙葉的味兒。徐知縣吸了口乾燥的熱風後,驅散了胸中的悶氣,腦子開始變清醒了:天氣這么乾燥,這雨一時半刻是下不了的。天不下雨,祈雨不靈,那時就好辦事。一條在他心中醞釀許久的方案也考慮周全!想到這里,徐知縣嘴角漾出一絲讓人不易覺察的微笑:「好吧,就依你們一回。」
祈雨先要沐浴齋戒,然後腳穿芒鞋,坐上拆去遮陽蓋的四抬大轎前往三溪天龍井。天龍井離縣城有五十里路。路途遙遠。五更雞剛鳴,徐知縣就乘轎出發了,到達天龍井時,已日出三竿了。溪邊,早搭起座高達三丈三尺的祈雨壇,上面擺著不少豬頭羊頭。聽說知縣要來祈雨,老百姓爭相趕來觀看,沿溪兩岸跪滿了民眾,萬頭攢動。傳說這天龍井底下蟄伏著一條烏龍。祈雨十分靈驗。
徐知縣在一群紳老陪伴下健步登上祈雨壇,燃香拜過天地後,在烈日下跪著禱告……隨著一聲螺號長鳴,人們紛紛搬起祭雨壇上的豬頭羊頭扔到溪中。頓時鞭炮鳴鼓喧天。沿溪兩岸萬眾齊聲吶喊:「龍王爺快下雨!龍王爺快下雨!」喊聲震天動地。赤日炎炎似火燒,藍天底下不見一絲纖雲。整個大地像籠罩在蒸籠中似的,悶得人透不過氣來。徐知縣額上開始沁出串串豆粒大的汗珠,他望瞭望四周跪著禱告的民眾,心中卻火灼似的疼,連聲默念:愚蠢呀愚蠢!
知縣祈雨過後三日,依然赤日炎炎,不見半點雨絲。第四天一早,縣衙門外出現了一道白字詩:
徐老真不通,祈雨祈南風。
白天好曬霉,夜晚好涼風。
這首白字詩很有韻味,百姓爭相觀看。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不到半天時間傳遍整個縣城。衙差急忙揭下這首白字詩呈給徐知縣。徐知縣微微一笑,望也不望一下白字詩,連擊數下巴掌:「妙哉!此乃天助我也!」竟樂得手舞足蹈,站在一旁的衙差也跟著傻笑。
見衙差轉身要走,徐知縣忙又將他喚住:「且慢走!」語畢,他從幾案上抓起把狼毫筆,隨手也寫下一詩,叫衙差貼在原來地方。那詩是這樣寫的:
百姓你莫癲,本縣不是仙;
祈雨體民意,靠人不靠天。
徐知縣的詩同樣吸引了不少百姓圍觀,並且也很快傳誦開了。通過此番祈雨,人們也從中受到一次很好的教育,明白老天是靠不住的。徐知縣見時機成熟了,開始著手實施他的方案。他召集來了各村鄉紳,發動下長樂一百另八鄉民眾自籌銀子修浚陳塘港,清理東、西兩湖。原來長樂雖然地處閩江南岸,但正中央綿亘著一座長達百餘里的董峰山,擋住了閩江滾滾東流之水。下長樂數萬十畝土地平日灌溉全靠陳塘港,東、西兩湖。陳塘港多年失修,四處漏水,東、西兩湖淤積嚴重,原先一千餘畝的湖面現今剩下不足三百畝,一遇天旱,數十萬畝望天田便顆粒無收。徐知縣一接任,就准備修浚陳塘港,清理東、西兩湖。但此時大清王朝尾了。官貪民困,各地兵荒馬亂,國庫空虛,寅吃卯糧。官府哪裡能拿出這一大筆錢來?只好交這一計劃暫擱下了。沒想到這場大旱幫了徐知縣的忙。
紳老們聽徐知縣暢談興修水利的一席話後齊聲稱贊,更為他的一片愛民之心所感動。各村紛紛捐著出祠堂銀。徐知縣當場捐出一年俸銀。銀子不夠,官府又張貼布告:凡受益田地,每畝收捐銀半兩,沒錢的可以等下季收成時用稻穀抵替。很快就湊足了銀子。眾人拾柴火焰高,下長樂一百另八鄉民眾僅用三個月時間就修浚了陳塘港,清理完東、西兩湖。第二年,盡管仍是大旱之年,下長樂一帶郊原水足,田園豐收。金峰市場上一斗米只賣四個銅錢。
列位現在要問:那第一首詩白字詩是究竟是誰寫的?這一首詩也是徐知縣寫的。他會寫好幾種字體,寫成後讓師爺找人在夜深人靜時貼到衙門外。第一首詩算投石問路,第二首詩如同煽風點火。因為這時百姓已開始覺悟了。就這樣,徐知縣沒花官府一文錢就為長樂民眾辦了一樁實事、好事。至今長樂人民仍然懷念這位心地善良的清官。長樂村西,有一條小溪。溪上有一座小橋,千百年來,當地人都叫它「降龍橋」。說起它的來歷,卻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不知那朝那代,在溪邊的一座祠堂里,一位老秀才教著十多位蒙童。這些蒙童都是十二、三歲光景,正是貪玩的年齡。其中有二位生得與眾不同。一位面如重棗、眼如銅鈴,其父為他取了一個單名——霸。另一位姓金,本村人氏,也是一個單名,叫做恩。長得是眉如刀劍、鼻如山樑,透著一股豪俠之氣。二人平時十分要好。
話說某年四月的一天午後,老先生犯春困,不覺在教案上打起盹來。李霸見有機可乘,便對金恩說,我們何不出去嬉一會。金恩正有此意。於是二人便悄悄溜出大門,來到綠茵茵的小溪灘上玩耍起來。正玩得興頭之上,李霸忽然跳了起來,不顧溪水寒泠,涉過齊膝深的小溪,往對岸沖去。原來,對岸沙灘上卧著一個如鵝卵大小的蛋。李霸撿起蛋,滿臉洋溢著笑意,回到了金恩的身旁。金恩感到好奇,定要仔細看看。一個不願,一個要看,漸漸地爭奪起來。李霸東躲西藏,慌亂無措中,把蛋連殼吞咽下肚。然後做著鬼臉,朝著金恩晃動雙手,一臉得意。
突然,滿臉得意的李霸現出痛苦之色,兩眼發赤,汗如雨下,口中連連狂叫,直痛得在地上打滾。狂亂中,李霸滾進溪中。不知為何,李霸的身子一碰到溪水,疼痛就消除了,只是感到口渴的要命。他便大口大口地喝著溪水,不過一頓飯的功夫,整條小溪便被他喝得見了底。望著被自己喝乾的溪底,李霸意猶未盡地站了起來,整個身上噼啪噼啪地響著,頭上冒出了角,身上長出了鱗。口中連連嚎叫:「我要變成巨龍也!」金恩由同情到驚呆,現在已經十分鎮定。看到李霸這好同窗變成這副怪樣,發怒道:「你好好地也就罷了,如作惡,我定要學好法術,把你除掉!」李霸變成虯龍後,便一刻也停頓不住,騰身而起,呼呼地向著北方而去。所過之處,狂風大作,大雨傾盆,大樹折斷,房屋倒塌,人煙之處一片哭聲。不過幾個時辰,虯龍便來到了江西五嶺山,潛伏在深山中修煉了。
再說金恩眼見李霸變成惡龍,騰飛而去,肯定去深山修煉,將來必成禍害。於是他立下決心,要尋師學藝,為民除害。第二日,金恩即拜別先生和父母鄉鄰,往峨眉山尋師去。金恩一路餐風露宿,直走了半年多,來到四川峨眉山地界。
金恩聽人說峨眉山是一座仙山,上有神仙高人。心想,今日來到仙山,肯定能尋到師傅,便把一顆半年多懸掛著的心放了下來。在山腳摘些野果充飢後,找一個叢草厚處躺下身子,便沉沉地睡了過去。不知睡得多少個時辰,迷糊中,只覺一陣狂風刮過身邊,金恩「嗖」地一下坐直身子,只見一隻猛虎,朝他撲將過來。金恩本能地一躲,然而朝著山坡滾了下去,躲過了猛虎鋒利的一爪。猛虎因長時間未曾進食,今天碰到如此美味,怎肯輕易放過。便「嗖嗖」地從高坡上往下猛撲。就在金恩眼看被猛虎撕咬的緊急關頭,一位白發老人從天而降,驅走了畜生。金恩驚飛的魂魄剛收進胸腔,顧不得道謝救命之恩,朝著白發老人倒地便拜。原來,這位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得道的峨眉老祖。當峨眉老祖問清金恩的身世和來到峨眉的緣由後,面露喜色道:「看你雖然瘦小,卻天資聰穎,又有為民除害之志,我且答應你。」金恩歡天喜地地隨師傅峨眉老祖來到一處險峻的洞穴,安下心來學習法術。
金恩在峨眉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知不覺已過了三年。這三年中,李霸變成的虯龍也在刻苦修煉。在江西境內,穿山進谷,掀起多少惡浪。所過之處,洪水漫天,淹沒了多少良田,毀壞了多少莊稼,使萬千百姓流離失所。
一天,峨眉老祖屈指一算,發現虯龍作惡太過。心中有意叫徒弟金恩前往除害,便由身邊小童叫來金恩。待金恩拜過師傅,峨眉老祖對金恩言道:「金兒,你在山上學道已有三載,下面虯龍作惡太甚,你願不願意下山,降伏惡龍,為民除害?」金恩大喜過望,心中想,三年夙願就要實現,哪有不允之理,便連連點頭一口應承。峨眉老祖見徒兒應允,便吩咐小童拿出秘藏寶物,一為斬妖劍,一為鐵蜈蚣,贈與金恩:「你帶在身邊,如此,如此,趕快去吧!」
金恩當即拜別師傅,不過幾個時辰,騰雲來到江西地界。只見村莊里房屋成片坍塌,瓦礫成堆,良田毀壞,成為沙灘,百姓們衣不蔽體,艱難度日。真是滿目瘡痍,慘不堪言。看到如此景象,金恩除惡之念更加迫切。於是,駕著雲頭四處探查。一日,來到一處高山之顛,睜著朗目張望,只見離此約有五里之地的正前方一處山谷之上,濃雲密布,轟隆之聲不絕於耳,金恩斷定惡龍十有八九在此,於是一個跳躍便飛向虯龍藏身之谷。只見溪邊、山邊人畜斷首離肢,山羊、麂、鹿等動物橫七豎八,溪流中的水也染成了血紅一片。正當金恩四處張望之時,忽聽一聲巨吼,山嶽震動,森林呼嘯,一條巨龍從溪中翻騰而起,朝著金恩張牙舞爪沖來。金恩大吃一驚,定了定神,只見此條巨龍正是同窗李霸當初所變。便大喝道:「李霸,你這畜生,現變為巨龍,也該想想前身,爾等如此作惡,該當何罪!」虯龍一見金恩,想起當初變身之時金恩所說的話,心中大為恐慌,今日相遇,金恩必定有備而來,便壓住恐慌之心,斗膽答道:「我們乃有同窗之誼,凡事可以商量,不要失去舊情,我成今日光景,也怪你當初搶怪蛋急迫。此是天意,望你見諒。」
金恩聞聽此言,更是火冒三丈。心想,李霸現乃巨龍,早已失去人性,哪還有聽規勸之心。便不再饒舌,咬牙切齒,舉著三尺青鋒斬妖劍,朝著虯龍三寸喉部猛力刺去。這邊虯龍把頭一擺,避開劍鋒,須發戟張,眼如銅鈴,爪若鋼鉤,瞭牙外露,張牙舞爪,口噴毒液,朝著金恩盤飛而至。金恩使出峨眉劍法,上下左右,有如一團火球,護住身心,並不時覷隙朝著虯龍致命處劈刺。一人一龍奮力拚搏,一直鬥了三百餘個回合。直斗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金恩越戰越勇,斬妖劍顯出神奇,一道金光,直射虯龍雙眼。虯龍只覺眼前金光直逼,頓時頭昏目眩,天旋地轉。心中所念,如不及早抽身,必將斃命於此。於是,虛晃一槍,一聲長吼,趁機掉頭而去,使出吃奶之力,順著浙江方向,緊裹團團烏雲,騰空而跑。
金恩在蛾眉山吃了三年苦頭,苦練收魔法術,為的是今天能一舉殲滅虯龍,眼看就要大功告成,那由虯龍自由來往,於是,駕起祥雲,朝著虯龍逃跑方向緊緊跟上。虯龍慌不擇路,循著舊路,向東直奔,經玉山,過衢州,直向龍游而來。在龍游上空見有一條小溪蜿蜒曲折,忙從高空落下,潛入小溪,順流而逃。所過之處,掀起了多少風浪,傷及了無數眾生。此情此景,更觸怒了金恩,他加速法力直追。怎奈虯龍逃命心切,又加上山溪蜿蜒曲折,虯龍遇水如虎添翼,漸漸地把金恩甩在了後面。
峨眉老祖雖在萬里之外,這邊金恩斗虯龍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瞭然於胸。此時他看到金恩被虯龍遠遠的甩開,如不及時設法,虯龍定會尋機隱藏,銷聲匿跡,到時三年的心血化為烏有,豈不對自己的名譽大大損傷。於是急忙喚來執法小童,如此這般吩咐一番。執法小童聽從師傅教導,火速來到長樂村西,取來一塊紅岩石,鎮在村口,伸出食指,遙空劃動,紅岩石上頓現閃耀著金光的五個大字「泰山石敢當」。執法小童布置好「泰山石」,來到小橋上,在橋墩上帖上「靈符」,然後盤坐在橋上,口中念念有詞。
執法小童剛布置完畢,虯龍剛好飛到。他正欲穿村而過,只見村口一道金光擋住了去路。虯龍定神一看,金光之中一塊石碑高大屹立,「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顯出無比威力。虯龍知道不妙,一個轉身,直向小橋而來,竟欲穿過橋洞,遁水而去。不料執法童子雙手合十,口中吐出震耳的咒語,擋住了去路。虯龍一個翻躍,盤轉身子,向後撤退。此時,金恩已經追到。虯龍見前有追兵,後有護將,只有提起精神,一聲巨吼,騰起長身,伸出巨爪,從高空直向金恩狂抓而下。金恩看到虯龍這架勢,心中一驚,知道虯龍乃是拚死戰法,便急忙架起斬妖劍,護住頭部,取出鐵蜈蚣,投向空中。虯龍一見鐵蜈蚣,情知不妙,再斗下去也是枉然,便落到地面,點頭投降。金恩把虯龍鎖住,關在小溪邊的翠屏洞中。
至今,金恩使用的鐵蜈蚣還插在橋梁中。從此,長樂橋被人們叫作「降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