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地名~倉山區臚雷
臚雷村,臚雷二字,有些許陌生。
若說陳景潤,你不陌生。
若說陳紹寬,你不陌生。
他們來自福州城門鎮臚雷村,
一座曾有七百年歷史的古村。
可曾想過?
十年,彈指一揮間,
老屋、小河、石橋、村道、古榕,
在造城運動中,
在塵土飛揚中,
皆成瓦礫廢墟。
當廣廈拔地而起,臚雷村難尋蹤跡。
城鎮化快速推進,村成了行政定義。
遙想陳氏先祖,在唐末入閩避難,
於南宋末年間,為躲避蒙古鐵騎,
福州東門易俗里出發,跋山涉水,
橫渡閩江,翻越臚峰,
為子孫繁衍生息,苦尋風水寶地。
那日,陳氏先祖陳令圖站在臚峰之巔,
往南眺望,山峰南麓,沃野千里,
有河往南蜿蜒曲折,入烏龍江。
陳氏先祖終尋得風水寶地。
此處依山傍水,三面環山,南面臨水。
地形可藏風聚氣,蘊意此地可納福納財,物華天寶。
河流南下入烏龍,蘊意子孫可鵬程萬里,福祿雙擁。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
陳氏開始在此繁衍生息,
因村在臚峰山脈內,簡稱臚內,
福州話「雷」通「內」,亦稱臚雷村。
在七百年的時光,
從陳氏先祖開始,耕讀傳家,聚族而居。
族人陸續光耀門楣,
明清兩代,秀才、舉人、進士達46人;
民國至今,臚雷村在歷史上熠熠生輝。
一個小小的臚雷村。
一朝二部長,
二世兩將軍,
三代雙院士。
陳可忠,求學生涯
就讀於清華大學、深造於耶魯大學。
一生輾轉多所民國國立大學,奔走學術與教育間。
一生致力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歸來時,以教育興國為使命,推動中國科學發展。
抗戰時,主持國立編譯館,翻譯西方科學文獻。
建國後,在台灣協助梅貽琦建設台灣清華大學。
離開大陸後,老先生再未歸來,
與臚雷村總是隔著一灣海峽,
或者總是隔著一片汪洋。
在大陸,卻有他的故事。
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
他的陳氏定理,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領域上披荊斬棘,
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那塊寫著「陳氏定理」匾額還掛在陳氏祠堂里,
那是一種榮耀,
這種榮耀也是種傳奇,激勵一代又一代學子。
陳紹寬,曾任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
清末至民國,一生致力於海軍發展。
抗日時期,四方奔走,積極抗戰。
江陰海戰,陳將軍海戰最後一役,
民國海軍在此一役,全軍覆沒。
對抗日軍虎狼艦隊,以弱敵強,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敗猶榮。
那一戰,史稱江陰海戰。
從八一三淞滬抗戰開始,
陳紹寬率海軍,
沉民船商船封江,主動出擊日艦隊,
致力於後方布防。
與日軍苦戰周旋三月,
12月3號,江陰淪陷,
民國海軍全軍覆沒。
這場仗,敵我雙方實力懸殊。
陳將軍毅然而然,挺身而出。
這場仗,雖敗猶榮,
因為這場仗,
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周旋三月,
這三個月,
為民國政府撤退提供寶貴時間,
為淞滬前線70萬陸軍做擋箭牌。
為宜昌的大撤退提供寶貴時間。
致敬海戰中犧牲的中國軍人,
12月3號江陰淪陷,12月13號南京淪陷。
在此哀悼南京大屠殺的難民。
謹記國恥。
那年1945,日本無條件投降,
民國政府委派陳紹寬代表中國海軍出席日本的受降儀式。
解放前,國共內戰,
陳紹寬深思熟慮後,抵制內戰,
後辭官,離開南京南下福州,
隱居臚雷鄉,粗茶淡飯。
直至新中國,擔任福建副省長。
當今日漫步於臚雷村,
再難見村中的古榕下閑時群聊的老人,
再難看見在利濟河中嬉戲打鬧的小孩,
陳氏祠堂的戲台上多了一層灰,
很久沒有閩劇的戲班在此唱戲。
陳紹寬故居門口再也看不到村中趕集。
如今的臚雷,放眼望去,盡是高樓,
似乎滿眼盡是繁華。
以前的臚雷村,
一磚一瓦皆有故事,
沿著蜿蜒巷道步行,
村中的雜亂無序的電線,在電線桿間纏繞,
卻是指引回家的路。
村道旁的水泥紅磚的房,偶爾看到灶台煙,
門口的老人靜坐著。
臚峰守著臚雷已數百年,小河流淌也百年,
一代又一代的守候。
臚峰陳氏祠堂的拗九節,百名廚師齊上陣,
一年又一年千叟宴。
後來,城鎮化運動如火如荼,
火車南站選址在臚雷村,
從那時候起,村內塔吊如林,
望之所及,磚瓦房皆成瓦礫廢墟,
渣土車穿梭於其中,
塵土飛揚,古榕孤立於工地之上。
後來,以火車南站為中心,
打造南站商圈,
臚雷村的地開始城市化,商業化。
當臚雷路橫貫在火車南站西廣場前,南北走向。
臚雷村不復存在,
南站西廣場還保存著陳紹寬故居,
庵前一路的東側保留著陳氏祠堂。
陳紹寬故居與陳氏祠堂隔著一條臚雷路,遙相呼應。
有一規則,村與城達成一種默契,
城鎮化進程中,
城中村的祠堂必然保存。
祠堂在那,你尚有根可尋,知道自己曾來自哪裡。
祠堂是一座村的精神支柱,是一座村的魂。
城市化,多少城中村消逝在我們視野,
它無形地撕裂人與人之間親密的紐帶。
有時想,村民之間的情感其實很簡單,
在豬肉鋪前為一塊排骨砍價,
在水果鋪了攤上自然的吆喝,
在農村便利店買煙酒的賒賬。
身披睡衣腳踏拖鞋那是標配……
在城市化,也許再難看到,
當祠堂留下,尚有念可想,
精神的紐帶還未被撕裂,
哪天累了,哪天想臚雷村了,
還可以到那祠堂走走。
看看祠堂建築上飛檐翹角,
看看祠堂二十四孝圖浮雕,
看看祠堂中那榮耀的匾額。
哪怕祠堂門口,苔痕上階綠,
哪怕祠堂門前,照壁牆破裂,
哪怕祠堂後面,霓虹燈閃爍,
哪怕祠堂前面,眼前盡是繁華。
你都會想起,
這里曾是一座村,
這里曾是故鄉。
對於老一輩,
也許從未想過,
離家鄉那麼近,
卻有無盡鄉愁。
遺憾的是,
下一代的孩子,
不懂近在咫尺的鄉愁,
不懂城鎮化帶來的傷感。
也許那時,
孩子們都長大,
住著臚雷新城,
走在臚雷路上,
上著臚雷小學。
總有一天,
走在臚雷村的牌坊下,
或者在臚雷亭休憩時,
不經意間的一問,
「為何叫臚雷,這里曾是村?」
長輩會帶著晚輩去一趟臚峰陳氏宗祠,
參觀一趟陳紹寬故居,
長輩告訴晚輩,
這里的曾是臚雷村,
這里的陳氏先祖們曾經榮耀過。
⑵ 福州小年吃什麼
1:福州小年吃什麼——甘蔗
福州人祭灶還要專門供甘蔗,而且一定要完整地保留甘蔗頭。這是因為相傳在宋朝時,吉庇巷(今吉庇路)有一個叫鄭性之的窮書生,祭灶那日買不起供品,看到別人家中丟掉的甘蔗頭,就撿了起來。
回家後,他點上香,用那截甘蔗頭當供品,又剪了一匹紙馬,在紙上寫道:「一匹烏騅一條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謂道文章不值錢!」那日灶公上天後,把此事告訴了玉帝,玉帝聽後十分同情鄭性之。第二年,他便中了狀元。如今福州人愛用帶頭的甘蔗祭灶,寓意吉利。
2:福州小年吃什麼——灶糖灶餅
按照老福州的習慣,外公、外婆要在祭灶這一天向外孫、外孫女送灶糖灶餅以及花花面殼(面具),此俗富含民間親情,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這個習俗已經漸漸淡漠。
3:福州小年吃什麼——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年節食品。年糕多為方塊狀,顏色有黃、白兩色,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
4:福州小年吃什麼——米齊
尾牙以後,老福州的家家戶戶就開始做米齊。浸泡糯米,用石磨碾磨出米漿後,裝入一個大大的白色米袋(只透水,不透物);用石頭或椅子將水分壓出,讓裡面的糯米成團。
糯米成團後,逐一揪塊壓扁,包入適量紅糖糯米餡,收口搓成圓形,按在正方形的艷山姜葉上,入蒸籠蒸熟;出籠後,再用筷子逐個點上紅點,有見喜太平的寓意。
⑶ 膠州納福上城小區屬於什麼社區
福州北路社區。根據攔滲查詢相關資料顯示,納福上城位於青島市膠州市福州北路,根察數據參考青島市地域區域劃分,小區在區域管理上所屬於敗衡首福州北路社區管轄。
⑷ 三山國王是邪教嗎
有人說三山國王是邪教,甚至將杭州失蹤女童案件與三山國王聯系起來,但後來證明這是謠言。那麼,我們來探討一下三山國王是否為邪教。
1. 三山國王並非邪教或宗教,而是潮汕及台灣潮籍民眾所供奉的地方守護神。他們分別是潮州獨山、巾山、明山的三位山神,被認為具有避災納福保平安的神奇力量。據說,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劉張之亂時,得到了三山神的力量幫助,因此封此三山神為國王,故有此稱。
2. 三山首山國王起源於現廣東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形成於隋朝,是粵東地區原住民,包括潮州人(潮汕人)、海陸豐人及粵東客家人等族群的精神信仰。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展,三山國王信仰成為粵東、東南亞、香港及台灣民間信仰之一。
3. 關於三山國王的來歷,據清朝同治三年的《廣東通志》記載,獨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對峙,有三位神人出自巾山之石,自稱昆季,受命於天鎮三山,托靈於王峰之界石,廟食一方。鄉民於巾山之麓置祠合祭,水旱疾疫,有禱必應。宋太祖趙匡胤開基以後,劉拒命,王師南討,潮守侍監王某訴於神,天果然雷電以風,助王師之討伐,劉備兵敗,南海以平。宋太宗征太原時,在城下見金甲神三人,操戈駛馬,沖鋒在前。凱旋後,觀三金甲神在城上。人以潮州三山神奏告太宗。宋太宗即詔封明山神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神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神為惠威宏應豐國王,賜廟額為「明貺」。歲時合祭。另據《潮州府志》,三山國王之事跡略異。府志稱,宋代末年,恭帝被北擄去。文天祥立端帝於福州,改元景炎。元兵壓境時,張世傑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陽縣境,又被圍。情勢危急之中,忽見天氣驟變,風雷晝晦,有兵馬三支,從三面山中,由三位將軍率領,沖殺而出,驅退元兵,斯圍即解。帝與眾臣正欲向三支兵馬致謝,兵馬迅速按原路退去,頃刻間不見蹤影。風雷過後,細視周圍,三面環山,一為綠樹蒼蒼,一為白石峨峨,一為土色赭赭。於是封三山為三山國王。邑人立廟祀王,所塑神像則一為青面,一為白臉,一為赭顏。此三山即為獨山、巾山和明山。
4. 三山國王的歷史沿革可追溯至隋朝,顯靈於唐朝,受封於宋朝。隋初,潮汕之三山(明山、巾山、獨山)出現神跡。當地人便在巾山之麓建廟奉祀此三山之神,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唐朝開始,三山神成為當地山神,潮人對三山神普遍頂禮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職能在禳災納福,為一般民眾服務為主。相傳唐代中期,韓愈貶任潮州刺史,適逢潮州水患不斷,民不聊生,於是他便向「三山國王」祈求。果然,三天後雨過天晴,韓愈隨即尊奉三山為神。到了宋朝,這「三山神」協助宋太宗打天下,使得宋師太原大捷,受到太宗趙光義的褒封:封巾山「清化威德報國王」,封明山「助政明肅寧國王」,封獨山「惠威弘應豐國王」,並賜廟名曰「明貺」。至宋仁宗明道年間,「復加封廣靈二字」。至此,「三山國王」 經皇封,提升為國家神,成為為國家皇權服務的神靈象徵。當時,其地域影響大體局限於潮汕。而在元初,張世傑奉宋少帝南奔潮州,「三山神」再次顯靈救助少帝突圍。經過歷代帝王的褒封,三山神由將軍、元帥、護國王等嬗變為「三山國王」,體現了封建王朝對忠義烈士的推崇和民眾對英雄豪傑的感佩。元朝,三山神的影響和地位,較唐、宋時期更加顯赫。潮州、梅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地民眾外,還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
5. 三山國王祖廟位於揭西縣河婆鎮西南3公里處的玉峰(又稱大廟山)東北麓。河婆古屬潮州,故稱三山國王潮州大廟,創建於隋,至今香火延續了1400多年,影響深廣。祖廟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灰沙土夯牆蓋瓦建築物,殿廊皆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極具民族特色。祖廟始建於隋,顯於唐,封於宋(宋太宗封三山神為「三山國王」),賜廟額「明貺廟」,因廟在古潮州郡,故又稱「潮州祖廟」,當地群眾稱之為「大廟」,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後代有修建,八十年代更是修葺一新,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廟前有石拱橋,入門兩側各置泥塑將軍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馬,廟正殿奉祀三山國王坐像,左偏殿祀開山祖師,魯班先師、北極玄武、出遊神木坑公王,右偏殿祀文昌帝君,月下老人、南極仙翁、出遊神指揮大使。後殿有花廳,祀三山國王夫人,左廂房祀七仙女,神農大帝、文財神爺、天官賜福,右廂房祀千里眼、順風耳、黃帝武財神爺、土地神。前進殿塑把門將軍,左孟章,右監名大將軍。所塑諸神共百餘尊,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奪天工,高大雄偉,女神清秀典雅,形態各異。劉希孟《明貺廟記》記載「潮之三邑(海陽、揭陽、潮陽),梅、惠二州,在在有祠,歲時走集,莫敢遑寧」。明、清以來,隨粵東移民所至,三山國王的香火被帶往鄰近省市,後來又漂洋過海,傳到台灣及東南亞各地。三山國王廟移民從家鄉帶來的原有的信仰而建立起來,反映了移民們為求生存、求發展而團結起來的思想意志。建神廟奉祀三山國王,舉行游神賽會,正是利用它作為團結的形象。除單一籍祀神作為團聚的舊形式,在一些地方三山國王廟還起著地方性同鄉會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作用。
6. 每年農歷2月25日為「國王生」,民眾到當地廟宇隆重祭拜。春節游神時,三山國王也是被扛上街游慶者之一。潮汕各地民眾以往還視它為「地頭爺」,新生兒女或親人病故,都進廟向國王稟報,好比登記或注銷戶口。對於台灣民眾來說,各王的封號及神誕日為:獨山惠威宏應豐國王是農歷3月16日;巾山助政明肅寧國王是農歷2月28日;明山清化盛德報國王是農歷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