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綉花補褲哪裡最好
擴展閱讀
廈門的省道是什麼 2024-10-23 09:14:32
北京拓展有哪些 2024-10-23 09:01:02
廣州什麼地方有賣水泥 2024-10-23 09:01:01

福州綉花補褲哪裡最好

發布時間: 2024-10-23 06:38:04

『壹』 福州哪裡有漢服

惠安女的服飾就是一種很獨特的漢服
惠安東部崇武大岞一帶,婦女按古老傳統裝扮,服飾獨具一格,歷千百年雖略有衍化,卻風格猶存。
衣褲除太青蘭、蘋果綠、黑色以外,還有白底柳條花紋或上下綠白拼接而成的,顏色甚為鮮艷。上身穿斜襟衫(截衫),又短又窄,衣身、袖管、胸圍緊束,衣長僅及臍位,肚皮外露,現出身段的曲線美;袖長不到小臂的一半且緊束,上衣下擺弧度為橢圓形。下身褲子多是黑色的,褲筒甚為寬大,褲頭只到臍下。
褲帶上的銀褲鏈是惠東女奇特裝飾的重要內容。她們穿上寬筒的黑褲時,通常都用四至八條編織帶(一般都是用色彩鮮艷的塑料絲編織,圖案精巧)扎緊褲頭,以銀褲鏈懸掛在臀部上,把腰部、臀部構成的曲線美襯托出來;已婚婦女則用多條銀練子扎褲頭,銀褲鏈先前只有一兩股,最多也只三股,後來逐漸加多,增加到五股、七股,如今最多的達九股。那些銀褲鏈一般是結婚時男方必送的禮物之一。
頭上的裝飾主要是頭巾和斗笠。頭巾有不同的顏色和小朵花紋圖案,或蘭、綠底白花的,或紅底白綠花的,戴上頭巾時多綴上大小不同、式樣各異的塑料花。圓形尖頂黃斗笠上裝飾四個綠色塑料扣子,綴上幾朵塑料花,有的還在斗笠裡面夾上彩色照片或流行歌曲的卡片等等。頭巾捂住雙頰下頷,把臉包得只露出眼、鼻、口狹小一部分,而頭笠又戴得很低,熟人也很難一下子認出斗笠下的人是誰。早年有些婦女頭戴前伸黑頭罩,上作雙角獸狀,鬢插三支劍形銀簪。
因為不論夏天或冬天,她們總是把頭包緊,而讓肚皮露出來,褲子又特別寬大,民間稱之為「封建頭,==肚,節約衫,浪費褲」。
惠女出門時多數人都戴上精製的銀手鏈,把折疊整齊的小花帕一半綴於腰側襯衫口袋,一半露出外面;手中提著精美的小竹籃子等。
隨時代發展,惠女服飾也在改變中,不過那種奇特的格調和韻味卻經久不衰。
惠女服飾的起源
惠東人群是土著(古越族)的殘余,是經過歷代漢化而演變成漢族人的。
惠東婦女服飾的起源,應是一種紀念本族歷史文化象徵,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以弱勢群體無意識的形式泛散而上的。我們所能追溯到惠東婦女服飾的整體樣式定型於唐朝,此時的惠東人群漢化已經有一個相當階段了,漢文化的影響不可避免,宋代可能成熟,而明朝就有文字記載,在張岳《惠安縣志》中曾記有:「衣服稍美者,別藏之,有嘉事遞服以出……」明清兩個朝代對服飾樣式沒有多大的影響變化,只是在紋樣上豐富了惠東婦女服飾
惠東婦女服飾主流源於南蠻集團的「苗瑤系」。可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尋找到一些影響的因素,而這些因素的研究表明了惠東婦女服飾:有彝族的影響,如百褶裙、綉花翹頭鞋、帽子、挎包、手鐲、手環;有苗族的影響,許多學者也從風俗及蝴蝶媽媽崇拜里找出某些例證;有傣族的影響,如短衣、竹帽、腰飾;有瑤族的影響,如紋樣等……
據最新考證,崇武人種有蒙古血統,所以惠東婦女服飾顏色有蒙古族喜愛的顏色———綠色、黑色、藍色,如澄江漢族包頭巾等;還有壯族和布依族的百褶裙、布依族的袖子、水族衣服顏色。
從清朝官服、民服上可以看出一種影響存在於惠東服裝,特別是馬甲或者一個多紐絆的背心,由於這個時期為晚清,因此對近代惠東婦女服裝影響較大。
綜上,惠東婦女服飾主流是起源於古百越諸族,沿著自身與古百越互動的道路走上富有自己的服飾特色的道路,在歷史傳承過程中,不斷汲取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飾因素,並發生一定的變異。(據黃堅《惠東婦女服飾的傳承與變異》.
泉港女紅衫褲
泉港區峰尾、後龍、南埔、山腰翟或,不管青、壯、老年婦女,只要丈夫還健在,平時都有穿紅衫或紅褲子(未出嫁姑娘穿粉紅色,寡女穿紫色)的風俗。遇到喜慶曰子,如春節、正月初九天公生曰、元宵節;孩子出生、滿月、四周月、周歲;兄弟或子女結婚,父母姑姨等上輩以及丈夫生曰或豎壽棺;新屋奠基、上樑、釘桷;大厝落成或遷入等,泉港婦女更是渾身上下都穿紅衫紅褲。
傳說北宋之後,惠安北部(今泉港區)大部分鄉村的人們為了紀念楊家將中的楊延德,在許多宮廟中為他塑像,敬奉祭祀。這楊延德(本地尊稱「王太師爺」)塑像黑臉大耳,身披紅袈裟,在香燭燈光照耀下,十分鮮艷奪目,令人心生歆羨。不久,本地的地方戲劇將其絢麗色彩移植到裝扮上,凡是王侯將相府中有喜慶之事或大團圓等,夫人或小姐都穿大紅或淺紅衫褲,配上掛紅、結綵、張燈等,越發隆重熱鬧,更增添了喜慶歡樂的氣氛。
這樣一來,婦女穿紅衫褲,就被視為是富貴、幸福的象徵。於是,泉港婦女紛紛仿效,穿起紅衫紅褲來,成為當地服飾的一大奇觀,並且形成風俗,一代代地沿襲下來。
鷓鴣姨服飾
泉州豐澤區東海鎮鷓鴣山附近的蟳埔村,古為鷓鴣巡檢司所在地,村民以漁為業。婦女從小下海捕魚撈蝦捉螃蟹,挑到城鎮沿街叫賣,人稱鷓鴣姨、蟳埔阿姨,現稱蟳埔女。她們因特定環境、特定生活,形成別具一格的服飾習俗。
鷓鴣姨上身穿褐色粗布斜領、寬袖、長襟的漁民衣,其色系染帆布用杜仲或豬血染成,耐用耐洗;下穿略寬黑色布褲;長發後梳,盤到腦後,綰成一大圓髻; 鮮花穿線串成小花環,俗稱「簪花圍」,簪戴在綰髻四周,髻中橫插一根象牙筷子。
對鷓鴣姨服飾,尤其是「簪花圍」習俗的來源,有幾種說法:
楊八姐遺風說
有研究者認為與宋· 楊文廣平閩十八洞有關,是宋·楊八姐服飾的遺風。
但廈門大學歷史系葉國慶教授《平閩十八洞研究》認為,史無楊文廣平閩事,「平閩十八洞」是借宋將楊文廣之名,其實是演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暨部將李伯瑤、馬仁等58姓入閩,平峒蠻、辟草萊、開辟閩疆之事跡。蟳埔女服飾受楊八姐服飾的影響是沒有根據的。
宋元阿拉伯人遺俗說
有研究者認為,蟳埔姨的簪花圍是宋元時代遺留下來的阿拉伯人的風俗。
但元朝汪大淵、明朝鞏珍、費信都曾到過阿拉伯國家,見過阿拉伯人的服飾。他們所見阿拉伯婦女的服飾是「穿長衫」,頭「辮發」、「編發」、「編發四垂」、「編發盤頭」、「拳發」、「丫髻」,並沒有簪花的記載。頭上「蓋頭卒不能見其面」、「用絲嵌手巾蓋頭,只露其面」、「用青紗蔽面,布幔兜頭,不露外貌」。
宋元時期居住在中國的阿拉伯婦女的服飾,宋·庄綽《雞肋編》載:「廣州波斯婦,繞耳皆穿六帶環,有二十餘枚者。」元時回回人,喜穿頭篷、纏頭或蓋頭,婦女用頭袖作蓋頭布,喜用珠翠裝飾,與中世紀阿拉伯人裝飾無異。也不見有簪花圍的記載。說蟳埔女「簪花圍」是宋元時期阿拉伯人遺留下來的風俗也難以令人信服。
古代婦女裝飾遺風說
以鮮花簪首作為一種民俗事象,早在漢代已經出現。四川成都楊子山西漢墓出土的女俑,就在發髻正中插一朵碩大的菊花,菊花兩旁還依附數朵小花。
漢代以後,簪花之俗在婦女中歷久不衰,所簪之花大多為時令鮮花。如:
茱萸:梁·簡文帝《茱萸女》詩:「茱萸生狹斜,結子夏御花。遇逢纖手摘,濫得映鉛華。雜與鬟簪插,偶逐鬢細斜。」
薔薇:梁·劉緩《看美人摘薔薇》詩:「釵邊爛熳插,無處不相宜。」
梅花:梁·鮑泉《詠梅花》詩:「可憐階下梅,飄盪逐風回。度簾拂羅幌,縈窗落梳台。乍隨纖手去,還因插鬟來。」
石榴:梁·簡文帝《和人渡水》詩:「婉婉新上頭,湔裾出樂游。帶前結香草,鬟邊插石榴。」
杏花:唐·朱揆《釵小志》:「阮元姬插鬢用杏花。」
棠利:唐·元稹《村花晚》詩:「三春已暮桃李傷,棠梨花白蔓菁黃。村中女兒爭摘將,插刺頭鬢相誇張。」
玫瑰:五代·李建□《春詞》:「折得玫瑰花一朵,憑君簪向鳳凰釵。」
茉莉:五代《燼宮遺錄》:「後喜簪茉莉,坤寧有61餘株,花極繁。每晨摘花簇成球,綴於鬟髻。」
一般情況,春天多簪牡丹、芍葯,夏天多簪石榴、茉莉,秋天多簪菊花、秋葵等。也有簪宮花的,宮花是用羅、絹、通草等原料製成的。
節令不同,所簪花也不同:
上元夜:「婦人皆載珠翠、鬧娥、玉梅、雪柳。」「鬧娥」,剪綵做成花或蛺蝶、蟲的形狀。「玉梅」,以白絹做成的梅花。「雪柳」,以絹花裝簇的花枝。
端午節:「茉莉盛開,城內外撲載朵花者,不下數百人。」
立秋:「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重陽節:「都人是曰飲新酒,訊萸簪菊。」
除了婦女簪花,唐朝已有男子簪花的現象,到了宋朝已曰益普遍,而且還成為某些典禮的儀節。
《宋史·輿服志》載:「中興,郊祀,明堂禮畢回鑾,臣僚及扈從並簪花,恭謝曰亦如之。」可見當時參加重要典禮的百官及隨侍人員都要簪花。
在民間婚儀中,按照宋朝婚俗,新郎可以「戴花一兩枝,勝一兩枚。」勝即花勝,古代的一種首飾。
宋朝朝廷宴會,「嘗以春秋之季仲及聖節、郊祀、籍田禮畢,巡幸還所至設宴,惟從官預,謂之曲宴。」皇帝要給群臣賜花,由中使為之插戴。朋友之間的便宴也可以簪花。如果遇到國家大災之年、瘟疫、忌辰等,則不可以簪花。
簪花除了有審美之外,還有避邪的象徵意義。「茉莉花能驅鬼,戴上菊花能長壽」等。
簪花是中國古代婦女裝飾的遺風,在泉州高甲戲《桃花搭渡》的唱詞中有「四月圍花圍,一頭簪兩頭重。」泉州地區的惠安洛陽、南安豐州、晉江河市、雙陽,很多婦女至今還保持「簪花圍」的風俗。

還有頭飾
泉州城四郊,包括晉江、南安、惠安農村部分婦女,保留「簪花圍」習俗。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含笑、玉蘭或小朵鮮花),用麻絲線穿掇繞成環,圍繞在發髻周邊,多至三、四環,色彩相同。還簪插玉簪、銀梳、金絲練和「佛仔線」,雙鬢腳又簪掛大朵鮮花,把滿頭青絲裝飾得明艷照人。據傳是宋元時代阿拉伯人風俗延續下來的。

『貳』 上海哪裡買衣服便宜

在上海沒有這條路,應該叫七埔路,在上海的閘北區.那裡的衣服很便宜,是上海最大的服裝批發地,但也做零售.只是式樣新,但做工不是很考究,每天人山人海,南來北往的人很多,也很亂.如果你是一個女孩最好找個伴,可以替你看著錢包.
如果要買質量不錯,有實惠的新潮服裝,
1:你可以到人民廣場附近的地下名品街去看看.這個地方叫,迪美商城,是設在地下的,面積大,環境,裝修都好,
2:還有淮海路附近的襄陽路市場,是露天的.在這兩個地方,你可以討價還價,並買到與服裝相配的飾品.
南京路也不錯,中低檔消費.
如果你改變主意,手頭有多餘的錢逛逛淮海路,和徐家匯的大商場,你可以買到精品的.
補充:
七浦路服裝市場
地址:閘北區,河南北路,附近(海寧路,天潼路)
主要交通:1、從申川線(上海火車站)上車至(山西北路站)下車
2、從92...在上海沒有這條路,應該叫七埔路,在上海的閘北區.那裡的衣服很便宜,是上海最大的服裝批發地,但也做零售.只是式樣新,但做工不是很考究,每天人山人海,南來北往的人很多,也很亂.如果你是一個女孩最好找個伴,可以替你看著錢包.
如果要買質量不錯,有實惠的新潮服裝,
1:你可以到人民廣場附近的地下名品街去看看.這個地方叫,迪美商城,是設在地下的,面積大,環境,裝修都好,
2:還有淮海路附近的襄陽路市場,是露天的.在這兩個地方,你可以討價還價,並買到與服裝相配的飾品.
南京路也不錯,中低檔消費.
如果你改變主意,手頭有多餘的錢逛逛淮海路,和徐家匯的大商場,你可以買到精品的.
補充:
七浦路服裝市場
地址:閘北區,河南北路,附近(海寧路,天潼路)
主要交通:1、從申川線(上海火車站)上車至(山西北路站)下車
2、從929路(上海火車站)上車至(海寧路站)下車
3、從63路(恆豐路站)上車至(四川北路站)下車
補充:
中檔次的淮太,徐家匯太平洋,淮海路的百盛,巴黎春天,南京路的梅隆鎮伊勢丹等等
如果喜歡日本品牌,就去南京東路的伊都錦
我個人比較喜歡靜安寺的久光,南京東路的伊都錦
追問:
非常感謝你,
回答:
「襄陽街」。我去了以後發現還不錯,給你講講吧。那裡是露天的市場,然後店鋪一家挨一家,大都賣的是當下流行的服裝和那些所以謂A貨的高仿品。有女士的最愛的LV、PRADA、GUUCI...也有男人的精品polo...大到施行箱,小到一塊手錶,東西真是應有盡有。當然也有不帶牌子的普通衣服,做工當然不會很精細,但是30-40塊錢的價位會讓你覺得當是穿上過過癮也值了!還是告訴你一個砍價的秘密,就是他說的價錢你折到30-40%就好了!因為那裡好比北京好一點,他開的價不會那麼離譜。我上次買了一件POLO的毛衣給我朋友,他說180,最後60買下!所以最後多少錢買到就你看你的嘍!!

『叄』 各地過節日的民風民俗

德昂人也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屆時,每家的晚輩年輕人要准備一盆熱水,端來放在堂屋中央,把家裡的父母等長輩請出來坐在堂上,向他們叩頭請罪,請他們原諒晚輩的一年來不孝順的地方。長輩們也要檢討一年來在為晚輩樹立榜樣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後,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同時互祝來年在和睦、勤勞的氣氛中度過。如果父母去世,兄長、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為洗手洗腳的對象。
這個習俗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後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著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春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利市"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純脆是以示吉利。 澳門人把大年初二叫作"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必備發菜、生菜、鯉魚,意在取其生財利路。從"開年"這天起,三天內澳門政府允許公務員"博彩"(賭博)。 "開年"過後,澳門又完全回到中國傳統春節習俗中,直至元宵佳節,也是煙節爆竹,玩龍舞獅,歡天喜地。

『肆』 福州「灰爐頭」地名的由來

1.鴨牳洲

——這是閩江上的一個浮洲,洲上有很多的鴨寮。落日水鴨齊飛,秋水長天一色。福州人喜吃鴨卵(鴨蛋),說是「壓亂」的太平蛋。水鴨牳瘦骨嶙峋,卻是最好的滋陰補品。

2.雞角弄

——方言把公雞叫成「雞角」,那條弄子住著雞販子。最熱鬧的是早晨,籠子里的雄雞(福州話叫「超雞角」)啼鳴,此起彼落。福州的男孩子長身子的時候,會吃那麼一兩只的雞角;福州的女子坐月子也有吃雞角的。到了民國,這條在西洪路的弄子成了刑場,周圍的人會聽到壯士落頭時的高呼。

3.打鐵壋

——紅紅的爐火,錚錚的錘聲,這條街生硬有力。據說鐵鋪打的最好的是鐵釘,而且是造船的船釘,三四寸的大鐵釘。我們或許忽略了這個地名的價值,福州船政文化該是從這里起步的。

4.桶街

——那條街上飄散著杉木的香味,有很多的箍桶匠,做水桶、骹桶(骹,腳,方言音ka)、碗桶、米桶、潑桶(打井水的吊桶)、馬桶、糞桶。比桶大的是楻,農村裡用它裝穀子。或許,那些走街闖巷拖聲叫著「箍桶」的男人,也都是從後洲的桶街出來的。還有的箍桶匠兼卷鱟箕,那是福州人獨用的從鼎里舀湯的勺子,家家都有。

5.碗巷

——這條巷子在台江的潭尾,上游的閩清就有很多瓷窯,從木船上搬下來的民用瓷器皿,就碼放在貨棧里。小的是碗,大的是缸婆。勞心者用描金綉花的細瓷碗,勞力者捧的是藍花的粗瓷碗。福州民居的土牆,常把碗碎摻在土裡夯築。在斑駁陸離的老牆上,碗碎成了點綴,似乎是圖案,又像是「老人斑」。

6.灰爐頭

——小時看到堆的高高的海蠣殼,不知是用來燒灰的。這白灰叫「殼灰」,用來刷牆;燒灰的爐子叫「灰爐」。水桶漏了,福州人會用一種叫「油灰」的填料修補。這油灰,是用桐油熬制的,裡面就有殼灰。灰爐頭原是一個公交站名,卻被米羅街取代了,「土」敵不過「洋」。

7.糞倒樓

——「糞倒」,就是垃圾。過去,垃圾多是有機的,可做農家肥。有人在江岸蓋了草樓,堆放垃圾,做垃圾生意。糞,也是有農人要去肥田的。這些人搖了小船裝了這些「糞倒」回去,而這里就留下「糞倒樓」的地名,在蒼霞街道。

8.索麵埕

——福州話「繩」為「索」,「索麵」亦即線面。索麵細如線,是放在架子上拉出來的。這架子不放在室內,放在室外的空地上。空地,就是「埕」,音diang。索麵埕,在吉祥山附近。早時,鼓樓的「布司埕」才是索麵的加工處;而今「後嶼索麵」成了名牌。索麵泡鴨卵,就是福州的太平面。索麵長,故有久長的寓意。

9.排尾

——舊時,閩江的江面除了各種船,還有柴排(木排)、竹排。看急流撐排,排工的氣度,總給人一種沖鋒陷陣的感覺。那種敬佩的心情,至今猶存。長長的排,沿著江邊停靠下來,從頭到尾,望過去,就有排頭,也有排尾。排尾就在今天二橋到三橋之間的沿江路上。

10.馬房

——倉山有跑馬場,那是洋人玩的地方。馬場上的馬平時都養在一處,那處自然建有馬房,因此也留下地名。

『伍』 福州的民風民俗

福州節日民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稱履端、元旦,今謂春節,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長的民間節日。黎明時分,各家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新年。這個節俗傳統禁忌甚多,說第一句話,做第一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說「恭喜」、「發財」、「平安」等吉利話,對方也報以相應的好話。當日不掃地、不打水、不挑擔、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發、不說不吉利的話。全家起床後,便穿新衣服,或穿質地最好的衣著。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線面、雞肉、鴨蛋),以祝太平、長壽;有的吃年糕(紅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孫一年平安。初一,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則給以壓歲錢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遠門,初二、初三人們可以訪親拜友,互賀新年。正如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說的:「族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這便是古時福州新正的景觀。有出嫁女兒的人家,要辦春酒,邀女兒、女婿及外孫回娘家飲宴團聚。水上船家(�民)的婦女,頭戴紅花,藍衫青褲,布底青鞋,結伴登岸,挨家串門,用福州話唱詩賀年:「姑嫂雙雙賀新年,紅紅傘燈掛廳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門前。」「舊年過了又新年,生意興隆賺大錢;恭喜發財平安過,送奴�粿過門前。」這叫「討�詩」,又是賀年詞,賀年討�以示吉祥。春節期間,福州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火樹銀花,歡聲笑語,到處呈現一派節日氣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級黨政領導在節前或節日期間,持禮物到軍烈屬、離退休幹部及老勞模等府第拜年。各有關部門組織春節游園、各界聯歡會、文藝晚會等活動。那些有迷信色彩的舊俗逐漸消失。九十年代初,大多數居家都安裝電話,一般親戚好友用電話互拜新年,減少節日交通擁擠。

初四清晨,家家戶戶,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鑾視事。各行各業開假,放鞭炮,商店開門營業,工廠開工,機關開始上班。九十年代後,作習時間進行調整,現在是初八上班。一些服務行業,則春節仍在營業。

元 宵 節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亦謂上元佳節。福州元宵花燈,始於漢代,至宋代被列為京都燈節的上品。《武林舊事》記述入京的福州燈采「純用白玉,晃耀奪目,如清冰玉壺,爽澈心目。」福州的桔燈、菜頭燈、蓮花燈等,形態別致,色澤鮮艷,獨具福州鄉土生活氣息,引人注目。
據王應山《閩大記》載:福州「沿門懸燈,通宵游賞,謂之燈市。」這一習俗,也始自宋代。其時家家戶戶,張燈懸門,十里燈街,紅光輝映。州縣官吏,每逢元宵,倡導大鬧花燈,「官民同樂」。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劉瑾當福州太守,為了觀賞花燈,下令挨家挨戶捐燈十盞。郎官巷詩人陳烈,憤然在鼓樓掛上一盞詩燈:「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從此,官府不再強令百姓捐燈。歷代燈會時間也有變化:唐宋多為正月十四至十八日;元代朝廷不提倡大規模燈會;明代為十三至二十二日;清代為十三至十七日。民國後則無定規。

福州元宵不僅燈市輝煌,還有擺設鰲山,供人玩賞的。「春燈絕勝百花芳,元夕紛華盛福唐;銀燭燒空排麗景,鰲山聳處現祥光。」此詩描繪昔日閩都燈市和鰲山的盛景。元宵城門開禁,鰲山向外,郊外人家入城觀賞,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從春節至元宵前夕,福州民間有送燈習俗。對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燈,「燈」與「丁」諧音,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觀音送子」燈,第二年如未生育,則送「天賜麟兒」燈、「孩子坐盆」燈,第三、四年如再未生養,便送「桔」燈,寓為「焦急」之意。生育後可送「狀元騎馬」燈、「天賜麒麟」燈等,直送到外甥16周歲為止。民間有首童謠:「正月元宵燈,外婆愛外甥(外孫),送來紅紅桔子燈,吉利又添丁。」反映了外婆愛外孫的社會風尚。楊慶琛榕城之夕《竹枝詞》雲:「天賜麟兒繪彩繒,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釵卸,又報娘家來送燈。」此詩描繪當時送燈的盛況。

元宵鬧花燈自初七開始,昔日福州南後街與南台台江汛專售紙制各種花燈。挑的有八角燈、球燈、西瓜燈;扛的有關刀燈、龍搶珠燈,後來還有飛機燈、戰艦燈等;地上走的有猴騎綿羊燈、牧童騎牛燈、狀元騎馬燈;堂上掛的有宮燈、走馬燈等。當時有首詩雲:「華燈成市將元夕,色色精工費剪裁,幾種寄供新歲玩,清光四壁照銜杯。」描出了福州燈市的盛況。

元宵之夜,有的鄉鎮街道游燈上街時,結合迎神賽會。迎神隊伍中,多隨有舞龍燈、高蹺、舞獅、地下坪、陸地行舟等民間文藝活動。有的居家百姓見迎神過境,便舉燈放炮,祈求合家平安。如今,送燈的習俗仍在一些老年人中流行。

拗九節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拗〔ōu〕九節」又稱「後九節」、「孝順節」。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歲數逢九的人,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拗九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據傳,古時候有一個叫目連的人,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麼?」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臟,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後九」,所以這粥便叫「後九粥」。以後以粥的顏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還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的母親落難的日子,於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所以,凡逢「九」歲數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兒,也要給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清明節

清明,是福州民間的一個重要節日。每年春分過後15天,便是清明節。清明節日或前後,家家戶戶去郊外踏青,上山祭祖掃墓。掃墓又叫壓紙,即為墳地鋤草,在墳頭壓上錢紙,以示此墓有後人祭掃。如帶供品亦極簡單,光餅、豆腐、面點和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節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長於南方的一種野菜,可食,味甘,性涼,搗爛壓成汁呈青綠色)壓榨成汁,滲入米漿內揉成粿皮,以棗泥、豆沙、蘿卜絲等為餡捏制而成的。清明節前後,福州飲食店均有制售。富豪之家多有自行製造,但他們不用手工造型,而用木製的印模,內刻有氏族堂號,印製出的菠菠粿格外美觀,並作為饋贈禮品分給親朋好友。
掃墓歸來,要折一松枝或柳條,插在家門口,表明本戶已為祖先祭墓了。

端午節

端午,福州俗稱五日節、五月節。因節日的家宴在中午,故謂端午節。相傳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從初一開始,家家大掃除,懸蒲插艾於門前,用以驅邪消毒。端午節吃粽子、荷包,飲雄黃酒,燃雄黃炮。孩子穿新衣、掛香袋、縛紅肚兜,口鼻塗雄黃,據說能免生瘡疹,驅逐蛇蠍。

用過節餐後,各家攜小孩到福州西湖、南台萬壽橋、閩江兩岸觀看龍舟競渡。舟有的彩繪為魚,有的彩繪為蝦,都是水族標志。初一至初五均有劃龍舟,惟初五午後開展競賽,爭奪錦標,觀者如潮。

如今,端午節的優秀傳統習俗仍然繼承,如大掃除,開展夏季衛生運動。龍舟競渡列入水上體育運動項目,每年都有組織地開展活動。福州龍舟還參加國際龍舟比賽,獲得殊榮。

乞巧節

農月七月七夕,福州叫乞巧節,又稱結緣節。七月七夕,是神話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時間。
七夕,婦女以七字為巧的象徵,向天上銀河織女乞巧時,陳列瓜果七盤,茶杯七口,焚香七柱,備針七根,絲線七色,先向織女星行七拜大禮,然後盤膝而坐,借著朦朧月色,賽穿針、比引線,誰穿引得又快又多,誰就得巧最多。宋梁克家《三山志》載:「綵樓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闌漏欲終。」這種習俗多是官府、富豪之家的小姐為之。民間則搞分豆結緣活動。家家戶戶煮蠶豆互相饋贈,啃豆談天,消除前愆,促使家人和順、親友情深、鄰里和睦。孩童學著分豆結緣,交指和好,童趣盎然。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做半段。中元節,整個七月每一天均可活動。傳說,目連為減輕其母罪孽,於是日邀十方僧眾做盂蘭會,以普渡超生其母。
中元節日,家家舉行家祭活動。除一般供品外,還須焚燒紙衣,供給祖先鬼魂在陰間享用。

中元節正值農村早稻收割後不久,人們利用農閑時間祭田地、慶豐收。因此,福州郊縣仍然保留著「七月半」做「半段」的習俗(意謂一年已過半段),但在時間上各村不一,往往是這村做完那村做,各村輪流著進行。做「半段」時,家家都要宴請許多親朋好友。有的村莊邀請劇團演戲或講評話、伬唱等活動,以示豐收喜悅。

中秋節

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團圓節。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元朝末年,蒙古貴族統治者為了鞏固其統治,不準民間使用鐵制的刀具,規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統治者無惡不作,百姓恨之入骨。高郵張士誠暗中串聯,在月餅里夾一起義的小字條,到中秋之夜,家家掰開月餅,看見傳單,紛紛奪取菜刀,舉行反抗元朝統治者的起義。從此,人們每到中秋節,就要吃月餅,以紀念這一人民群眾的斗爭節日。

中秋節俗,福州人家備供品,燒紙衣,以祭祖先。夜設家宴,舉家歡聚,飲酒賞月。這個節日,民間還有尊老愛幼的習俗,晚輩饋贈大月餅(即禮餅)給長輩,長輩則饋贈小月餅給晚輩,在節日內互表良好祝願。中秋節俗,按《福建通志•風俗》志記載,閩都各地略有不同。福州城內「中秋士女登烏石山進香,夜燃神光塔燈,是夜婦女連臂出遊,謂『走百病』」;永泰縣「中秋望月,紳士祝魁星」;閩清縣「中秋造月餅,設酒賞月,食栗與芋,童子備�粿,用瓦片砌塔相拜祝」;《長樂縣志》述「中秋從略,各家不過具飲而已。」

中秋「擺塔」,是節日的一大樂趣。農家兒拾瓦片,砌瓦塔,至夜以柴點燃,火光四照,盤詩賞月,互相娛樂。城內人們購泥塑或陶瓷的人物形象,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歷史人物,並有燭台、花瓶、香爐等陳列展出,供人觀賞。富貴人家有的在廳堂搭架「擺塔」,少則三層桌,多則十層桌,最高層擺以泥塔或鐵塔,低層陳列一雙秧盆,青蔥吐綠,以示豐收。中間各層則排列歷代名人和戲曲人物,整個庭院燈燭輝煌,增添佳節氣氛。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因九為陽數,日月並重,故稱「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來源於後漢桓景登高避禍的故事,據《三山志》載:福州九仙山(於山),是漢閩越王無諸重九登高的地方,無諸與漢高祖劉邦是同時代的人,比桓景早200年。《八閩通志》載:「重陽,郡人率以是日登高,飲菊酒以延年,插茱萸以避邪。」(茱萸為中葯,味苦、性溫,有散寒、溫中、止痛和祛惡等葯效。)據說,閩越王當年盛菊花酒的大石樽,清嘉慶年間還在於山,後來不見了,但仍有「九日台」遺跡可尋。福州的九月九,除了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等,還有放紙鷂(〔tsai ieu〕風箏)的習俗。據說,放紙鷂也來自桓景與費長房的故事。一次,桓景求費長房取除邪去瘟的葯,走迷山路,後經鴿子引導,才找到費。後人為紀念此事,將紙糊的鴿子帶到山上放飛,流傳久了,就有了放紙鷂的習俗。
舊時,福州登高、放紙鷂的地點主要在於山、烏山、大廟山等。那時,大廟山有一塊登高石,據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人稱「天星落地」。九月九時,大人帶小孩到大廟山,在登高石山上一登,便會長高,因此,吸引了福州四城門的人都往這里跑,每逢重陽節,通往大廟山的兩條石階路都被擠得水泄不通。

九月九登高,「高」和「糕」是諧音,因此,節日期間,福州還有一種特製的糕點,稱「九重粿」,即粿有九層,中間夾七層糖色,寓意節節高和登高消災之意。

每逢佳節倍思親。福州的重陽節,還有掃祭祖墳的活動,這與清明的祭墳,合稱春秋二祭。現在福州的郊區或郊縣,仍保留九月九掃墓的習俗。

重陽節發展到今天,人們又賦予它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把登高與全民健身運動結合起來,把祭掃祖墳與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結合起來,有的還把它與海外僑胞牽線搭橋、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全國人大還通過了以每年重陽節為老年節的決定。節日期間,各單位、團體還舉行各種形式的登山、健身等體育活動

冬至

冬至,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舊時,人家在此節日前夜,老小聚在廳堂,圍坐案桌搓米時。用糯米磨漿壓至半干搓成丸子,入鍋煮熟,撈起粘上糖豆粉便是「�」。案桌上放置紅桔數粒,紅箸一束,紙花一對,泥塑男女孩童(童兒牳)合,瓶插紅色菊花。搓時焚香點燭,小孩用福州方言唱童謠:「搓�矢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討依嫂,依弟單身哥。依嫂帶身喜(懷孕),爹媽齊歡喜。孩兒段(掉)落腳桶下,依哥馬上做郎罷(爸)。」冬至搓�時含有祈求添丁增福之意。當晚搓的�待翌晨冬至正日當早餐。

祭灶

祭灶,農歷十二月廿四日。按福州習俗,陰歷十二月廿三日為官家祭葷灶之日,廿四日是普通民家祭素灶之日,而水上居民(�民)則於廿五日祭灶。
祭灶,原是古代夏日祭火的一種儀式。火的出現,使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是值得大大紀念的。但後世把祭灶變成「灶神」崇拜,說灶神是可以「上天祈福、落地佑民」的「司命之神」。這個衍變過程,大約始於漢代。據《後漢書•陰丑傳》載,有一個叫陰子興的孝子,臘日(十二月廿三)早飲,見到灶神出現,連忙拜求,並宰了家中的黃羊祭祀,「自是以後,暴至巨富……故後常以臘日祭灶,而薦黃羊焉。」這個傳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越說越神,說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駐戶大使」。一年一度,在農歷十二月廿四日,灶神上天向玉帝報告戶主善惡情況,上天的日子為十天,到第二年正月初四下凡。在灶神動身之前,家家戶戶都要為其餞行。祭葷灶的以雞、鴨、魚、肉、灶糖、灶餅、美酒等供之;祭素灶除灶糖灶餅外,還有甘蔗、荸薺、紅棗、花生、金針、木耳等。在祭供時,孩童們便唱著童謠:「祭灶祭糊塗(諷刺灶神糊塗官),灶前一隻銅香爐,元寶是儂褙,金褲是儂糊,灶君上天講好話,灶媽落地保佑儂,保佑儂爹有錢賺,保佑儂媽有錢長,保佑儂哥討兄嫂,保佑儂讀書變聰明。」祭供將畢,將舊的灶神圖撕下火化,貼上新的灶神圖,以示送舊迎新。在祭灶節前,外公外婆要給男女外孫送灶糖灶餅,有幾個男女外孫,就得送幾包,每包還要附送一張「花面殼」(假面具)有唐僧、沙和尚、孫悟空、豬八戒等,孩子們有吃有玩好不熱鬧。

現在,一些人家仍有祭灶的舊俗。灶糖灶餅更名為年糖年餅,成了福州春節市場年貨之一。

除夕

相傳,「年」是一個惡魔,每年除夕,就出來捉弄人。故在除夕之時,家家戶戶貼新符(春聯)、放鞭炮以驅「年」。福州還仿效舊時鄭唐燒火炮驅「年」除災的節俗。

進入十二月,人們便忙於釀酒、備年貨。十五日後,開始打掃屋宇房舍,謂之掃堂、筅堂。外出的親人紛紛返回,同家人團聚。廿五日後開始蒸年糕,備雞、鴨、魚、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謂之分年。女婿向岳父母送年禮,謂之送年。除夕之夜,紅燭高燒,合家歡樂,共飲晚宴,謂之做歲。是夜再拂掃廳堂,放鞭炮,煮隔年飯。隔年飯用木製蒸飯甑裝盛,周圍插朱紅筷子十雙,貼紅紙,扎紅繩,並撒上「五子」(紅棗、花生、瓜子、桂圓子、栗子),擺在廳堂案桌上。家中主要門戶、窗簾、箱籠傢具、貴重器皿物件壓上「金銀紙箔」,意味著這家金銀財寶多到從門縫里溢出,象徵著明年發大財。

大年三十長輩還有給小孩發「壓歲錢」的習俗,從初一到十五都可以拜年。歌謠「拜年拜年,沒桔也要錢。」一個春節下來收益還不少呢!

舊時,三十盲晡(三十晚上)是債主討債、債戶躲債最緊張的日子。舊時欠債不能過年,就是不能過三十晚上。家住城外的債戶跑到後洲尚書廟,家住城內的則跑到城隍廟看戲躲債。50年代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逼債之事早已消聲匿跡。現在年貨供應,花色品種,應有盡有。機關、工廠、商店張燈結綵,街道兩旁,彩燈萬朵,火樹銀花,大家歡天喜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生活習俗

服 飾

衣 服

從清朝至民國年間,福州男性穿著多為長袍、長衫。長袍上自肩部、下至足跗。開襟於右,前幅與後幅綴以紐扣。前內有小幅布,中縫一小袋,叫暗袋,可藏少量物品。作為外衣的長衫,是中老年男性的便服,常換常洗,多以棉布製作。其色常見的有藍、灰和月白。有身份的人夏天多穿麻織或綢織的長衫。短衫則指女性的外衣,套在襖的上面的稱為襖輪。長衫以樸素大方為上,短衫則以新穎絢麗為佳。

馬褂,是男性的短外衣,套在長袍或長衫外面,有領,對襟齊腰,綴以紐扣5粒。馬褂不用布料而多以團花青綴制面。後來在左襟側處縫一小袋,以藏掛表,叫做表袋。另一種可代馬褂的「甲仔」,又叫背褡、背心。它是無袖的短衣,套在長袍或長衫外面,故有馬甲之稱。抗日戰爭以後,穿長袍、長衫的日漸減少,長衫馬褂的更少。孫中山創造的中山衣則取而代之,並廣泛流行。

中年以上的官宦豪紳,寒冬出門穿長袍之外,還披一外衣,其長自肩及膝後,無領,無袖,以帶系之於頸,此即「披風」,亦叫「斗篷」。清代至民國,城鄉勞動者不論男女多穿對襟及膝的短衫、短襖。衫則單衣,襖則是兩重以上縫制的,有夾襖、棉襖、皮襖,按時令而更換。男襖所用的料子多為棉織品,女襖則多用絲織品。舊時婦女的禮服是襖與裙,合稱裙襖。女子結婚時,要穿大紅色的蟒裙蟒襖,嫁妝中要辦一套內衣,叫做緊身襖褲。過去婦女,以青裙為便服,紅裙為禮服,白裙為喪服。逢年過節,或家中有喜慶,或參加親友的宴會,都要穿紅裙,年老依然。丈夫死後,終身就不再穿紅裙,再醮的婦女,也不得穿紅裙。孀婦要到兒女長大自立以後,可穿綠色或淺綠色的綉花裙。一般的裙,長可及脛,多以絲織品製成,或刺綉彩色的圖案。以折迭多者為尚,即所謂百褶裙。農村婦女,在田野勞動時,都穿著紅布裙,以示有福。民國以後,穿裙者漸少。但男女從事勞作時,則以布作巾,圍在襟前,以防污衣褲,叫做圍身裙。清代,中上層婦女盛行穿旗袍,身著上下連屬的衣服,形如長袍。至民國時,旗袍款式時有改變,有高領的,有矮領的,有硬領的;長有曳於地的,有至於脛的,有短僅過膝的,甚至有不及膝的;有長袖的,半袖的,有無袖如背心的。50~70年代,旗袍幾乎絕跡。80年代後又流行起來,其式樣趨於洋化。

男女的下衣謂褲。有長褲、短褲、外褲、內褲。舊式的褲,都沒有袋子。上端統稱褲,也叫褲頭,多用高約半尺左右的白布縫接褲。著褲時另用一條帶子把褲頭綁在腰部,叫褲頭帶。腳管,無前後幅之分,左右亦可通用。褲裙俗叫褲斗,一般是合縫的,兩褲管聯成一體,叫密斗仔。

民國中期,公務員和中高級知識分子,盛行穿中山衣與西裝;中學男生穿黃色和黑色學生服,女生穿藍衫青裙;青年農民時興對襟便服,顏色以青、灰、白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公職人員中,男性盛行中山裝,女性盛行列寧衣。冬天則穿列寧式短棉襖,顏色多是灰色或淺藍色。1954年提倡學習蘇聯,講究穿著,青年婦女穿花連衣裙(稱「布拉吉」),農村中青年農民仍著對襟平裝,出門做客或辦事時方穿中山裝;婦女則時興用「一九藍」、「洋花布」做的大襟短衣。

「文化大革命」期間,男女青年流行軍裝,中老年衣色仍以黑、灰、藍為主,式樣仍以中山裝為多。

80年代後衣著變化較大,男女青年衣著講究,款式新穎,質量也隨著提高,服式無一定規范,或長、或短、或寬、或窄、或素、或艷,不一而足;褲管時窄、時寬、時長、時短,因人而異。青年女子四季服飾多彩多姿,時常變化,時穿長裙子,時穿短裙子,時穿超短裙、時穿健美褲。衣料從化纖類發展為呢、羽、皮、嗶吱之類的高檔製品。中老年男子從中山裝轉化到茄克衫與西裝,衣料也逐漸趨向高檔。

鞋 襪

民國前後男女老幼多穿鞋。男鞋黑色圓口或尖口,雙鼻或無鼻,圓頭低幫。夏季居家則多穿木屐拖鞋。女鞋多用紅色布制,尖頭翹鼻,鞋幫綉花,後跟加寸許厚,形似高跟。民國禁止纏足後,女鞋與男鞋相似,鞋面加橫帶紐。二、三十年代後,穿皮底布鞋、膠鞋、皮鞋的日漸增多,多數女性穿高跟皮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50年代以膠底布鞋、軍鞋和皮鞋為主。60年代隨著塑料工業發展,各種塑料鞋、塑料拖鞋進入市場,夏秋季人們以穿塑料拖鞋為主,木屐漸次被淘汰。80年代,青年男女和幹部、職工,大多穿用款式新穎、色調多種的皮鞋。

舊時男女皆穿布制的襪子,纏足婦女以薴糹齊織成寬五六厘米、長二米左右的裹腳布(俗稱「腳帶」)纏腳。四、五十年代後,針織襪、絲襪、尼龍襪取代布襪。

帽 子

近、現代流行於民間的帽子是小帽,又叫瓜皮帽、碗帽,系男性的便帽。以六辮合縫,環成圓形,有平頂、尖頂之別。帽的質料,春冬用緞,夏秋用紗,皆黑色。帽頂綴以絲辮成的結,如花果之蒂,圓而短。富人以珊瑚或瑪瑙代結,有的在帽沿前面的正中綴以小方形的翠玉為飾,到抗日戰爭時期便已消逝。高帽,二、三十年代隨著西裝從國外傳入。在公職人員和知識分子中穿西裝多戴高帽,有的穿長衫、長袍也戴高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50年代,盛行灰色軍便帽。「文化大革命」中盛行戴黃色軍便帽,有些女青年也戴此帽。80年代後,老人、小孩因禦寒戴各式呢質、紗線或毛線編織的帽子,少數人旅遊戴鴨舌帽。

首 飾

簪、釵、耳墜、戒指、手鐲為舊時婦女的主要首飾。簪、釵、耳墜,富者為金質,一般為銀質,貧者為銅質。戒指一般均為金質,手鐲多為玉質,也有銀質、銅質的。未婚女子首飾不多,一般僅耳墜、手鐲。讀書學生一般不戴首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農村某些地區外,一般不戴首飾。80年代後,女子開始戴戒指、項鏈和耳環等,款式無奇不有。

發 飾

清代,男留長辮,已婚女子挽髻,童養媳雙側梳「蚱蜢髻」。城鄉婦女均流行戴花。據說戴花既可襯映容顏的嬌美,又可體現「戴花益子」,為吉祥的象徵。所戴的花,主要有鮮花、通草花兩種。通草花以中葯通草為主要原料製成,簡稱草花,通稱象生花。所戴的花多插於發髻上,或夾在前額的縫間,或扎於後垂的發辮中。鮮花一年四季,凡常見的花卉,或取其色,或取其香,隨時宜而選用。逢年過節或家有喜慶,要戴「紅笑」(色彩絢麗)的花,不戴素淡的花。

福州茉莉花多,花季又長,香氣濃郁,為婦女所喜愛。白玉蘭花,也經常被採摘佩戴。有的花一般人禁忌不戴,如桃花、夾竹桃,雖美麗,但被視為輕薄妖冶,習俗相沿,從無人戴。婦女在孝服期間,不能戴鮮花。年輕的寡婦更為禁忌,但等兒女長成的,才可戴素淡的鮮花。清朝康熙間,福建按察使周亮工在《閩小記•閩女》中提及有關戴花的習俗。由此可見300年前福州婦女戴花的打扮,還保留著古樸的民風。

通草花,為福州手工藝美術品之一,是用通草和彩色的綢、絨和布等製成的不謝之花。中老年婦女在年節或喜慶要戴「四季花」或「孩兒長春花」。四季花是把不同季節的花合在一整體,取四季常春意;孩兒長春花是用紙制的全裸的男嬰坐在花叢之上,意為兒孫滿堂。福州郊區有些村莊的婦女,在發髻中間插著三把刀劍形的簪,稱為三條簪或便簪。三條簪多用銀制,或用白銅,每條重約七八錢至一兩,山區僻壤貧婦則削草製成。簪的形狀扁平如劍,上尖,劍身鏤刻花紋。中一簪劍刃向上,旁兩簪左右交叉,刃皆向外,插於發髻之間。未嫁女子兩額之下留發下垂,叫為「披肩」;既嫁,則梳發髻,插三條簪。民國19年(1930年),福建省政府代主席方聲濤,以三條簪為「蠻俗」,下令嚴禁,強制執行,遂不復存在。它是歷史上流傳最為久遠的福州農村婦女一種最奇特的頭飾。

辛亥革命(1911年)後,梳髻的婦女少了,少女剪短發者增多,戴花的習俗也不行時了。男子開始剪辮子,有的短發,有的剃光頭。留短發分頭的多為對半開,也有四六、三七開,一般左少右多。「五四」運動後,知識界婦女也開始剪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男子大多留分頭,女子多梳齊肩雙辮。「文化大革命」中,中青年男子時興留短發平頭,女子則時興梳一條羊角小辮。80年代以後,婦女基本上都留長發,中青年婦女多燙發。以後青年女子逐漸時興馬尾巴式束發,或披腦後,或歪左右。少數青年男子也有留齊肩發和小鬍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