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哪裡有性成熟檢查
擴展閱讀
杭州宜家在哪個區 2025-01-10 20:04:53
福州小學英語去哪裡學 2025-01-10 19:50:25

福州哪裡有性成熟檢查

發布時間: 2024-12-01 08:53:16

1. 在海鮮市場看到的類似於烏龜一樣的帶個大殼的水產品,請問是什麼

中文名稱: 鱟
外文名稱: Limulus
別稱: 三刺鱟、兩公婆、海怪、馬蹄蟹、鱟魚、中國鱟、王蟹、六月鱟
門: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綱: 肢口綱(Merostomata)
目: 劍尾目(Xiphosura)
科: 鱟科(Limulidae)
屬: 鱟屬(Tachypleus)
分布區域: 棲息於20-60米水深的砂質底淺海區,喜潛砂穴居。
最古老的甲殼動物——鱟(hòu) 又俗稱:爬上灶、夫妻魚、鴛鴦魚,東方鱟。
分類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肢口綱(Merostomata)—劍尾目(Xiphosura)—鱟科(Limulidae)—鱟屬(Tachypleus) 鱟的身體分為以關節相連的3部分:寬闊馬蹄形的頭胸部,小得多的分節的腹部和一根長而尖的尾劍(尾節)。頭胸部上表面光滑,隆起,側面有一對復眼,中脊前端有一對能感受紫外線的單眼。頭胸部的腹面有6對附肢:第一對稱為螯肢,專門用以捕捉蠕蟲、薄殼的軟體動物和其他獵物;其他5對附肢圍繞於口周圍,其功能為步行和進食(步足),每個步足的基節內側有長刺,用以剝離食物並將其滾入口中。最後一對步足基節後面有一對退化的附肢,稱為脣瓣。 食物進入磨胃(砂囊)後被磨碎。體內有一個大型的器官,稱為肝胰腺,可將消化酶分泌入長形的胃腸內。主要的排泄器官為一對長形的基節腺,開口於第4對步足的基部。頭胸部的神經節癒合成環狀,圍繞食道。生殖腺多分支,分布於體內大部分區域。頭胸部附肢之後有一個橫行的板狀片(厴),覆蓋著書鰓。書鰓有節奏的拍動並激起水流,以進行呼吸。雖然鱟可以背朝下拍動鰓片以推進身體游泳,但通常將身體彎成弓形,鑽入泥中,然後用尾劍和最後一對步足推動身體前進。 鱟有四隻眼睛。頭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兩只小眼睛,小眼睛對紫外光最敏感,說明這對眼睛只用來感知亮度。在鱟的頭胸甲兩側有一對大復眼,每隻眼睛是由若干個小眼睛組成。人們發現鱟的復眼有一種側抑制現象,也就是能使物體的圖像更加清晰,這一原理被應用於電視和雷達系統中,提高了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為此,這種億萬年默默無聞的古老動物一躍而成為近代仿生學中一顆引人矚目的「明星」。 鱟形似蟹,身體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質甲殼。身體由頭胸部、腹部和劍尾三部分組成。頭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較圓厚,往後趨向扁平,後面延長在劍尾,沿腹部外緣並排著側緣棘,構成鱟的特殊體形。鱟雌雄異體。以及呈長紡錘形,位於頭胸部背甲心區下面的圍心腔內;心臟的背面和側面在8對心孔。暗褐色的鱟,長得像瓢一樣。頭胸部上頂著一個寬闊的背甲,背凸腹凹,如馬蹄形。它有兩對眼睛,一對復眼生在頭胸甲兩側,一對單眼長於背部前端。頭胸部的腹面不分節,有六對附肢,一般如鉗狀,只有第六對像耙子一樣,用來挖土;成年雄體的第二對末端是彎鉤狀的,以便結尾時抱住雌體。鱟有一個很長很鋒利的尾劍,是用來防衛的武器。 從拇指大小到成年要15年,雌鱟要蛻殼18次,雄性19次。
鱟的身體分為以關節相連的3部分:寬闊馬蹄形的頭胸部,小得多的分節的腹部和一根長而尖的尾劍(尾節)。頭胸部上表面光滑,隆起,側面有一對復眼,中脊前端有一對能感受紫外線的單眼。頭胸部的腹面有6對附肢:第一對稱為螯肢,專門用以捕捉蠕蟲、薄殼的軟體動物和其他獵物;其他5對附肢圍繞於口周圍,其功能為步行和進食(步足),每個步足的基節內側有長刺,用以剝離食物並將其滾入口中。最後一對步足基節後面有一對退化的附肢,稱為脣瓣。
食物進入磨胃(砂囊)後被磨碎。體內有一個大型的器官,稱為肝胰腺,可將消化酶分泌入長形的胃腸內。主要的排泄器官為一對長形的基節腺,開口於第4對步足的基部。頭胸部的神經節癒合成環狀,圍繞食道。生殖腺多分支,分布於體內大部分區域。頭胸部附肢之後有一個橫行的板狀片(厴),覆蓋著書鰓。書鰓有節奏的拍動並激起水流,以進行呼吸。雖然鱟可以背朝下拍動鰓片以推進身體游泳,但通常將身體彎成弓形,鑽入泥中,然後用尾劍和最後一對步足推動身體前進。
鱟有四隻眼睛。頭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兩只小眼睛, 小眼睛對紫外光最敏感,說明這對眼睛只用來感知亮度。在鱟的頭胸甲兩側有一對大復眼,每隻眼睛是由若干個小眼睛組成。人們發現鱟的復眼有一種側抑制現象,也就是能使物體的圖像更加清晰,這一原理被應用於電視和雷達系統中,提高了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為此,這種億萬年默默無聞的古老動物一躍而成為近代仿生學中一顆引人矚目的「明星」。
鱟形似蟹,身體呈青褐色或暗褐 色,包被硬質甲殼。身體由頭胸部、腹部和劍尾三部分組成。頭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較圓厚,往後趨向扁平,後面延長在劍尾,沿腹部外緣並排著側緣棘,構成鱟的特殊體形。鱟雌雄異體。以及呈長紡錘形,位於頭胸部背甲心區下面的圍心腔內;心臟的背面和側面在8對心孔。暗褐色的鱟,長得像瓢一樣。頭胸部上頂著一個寬闊的背甲,背凸腹凹,如馬蹄形。它有兩對眼睛,一對復眼生在頭胸甲兩側,一對單眼長於背部前端。頭胸部的腹面不分節,有六對附肢,一般如鉗狀,只有第六對像耙子一樣,用來挖土;成年雄體的第二對末端是彎鉤狀的,以便結尾時抱住雌體。鱟有一個很長很鋒利的尾劍,是用來防衛的武器。
[編輯本段]生物學特性:
為暖水性的底棲節肢動物,棲息於20-60米水深的砂質底淺海區,喜潛砂穴居,只露出劍尾。食性廣,以動物為主,經常以底棲和埋木本的小型甲殼動物、小型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星蟲、海豆芽等為食,有時也吃一些有機碎屑。中國鱟在中國福建沿海從4月下旬至8月底均可繁殖。自立夏至處暑進入產卵盛期。大潮時多數雄鱟抱住雌鱟成對爬到砂灘上挖穴產卵。福州平潭每到農歷六月,就有大量的鱟爬上岸,當地有民諺稱:六月鱟,爬上灶.
春、夏兩季,通常於日落後,在大潮的沙灘上產卵。每個雌鱟由一個或多個雄鱟伴隨,在沙上挖一系列淺坑,每個坑中產卵200∼300粒,然後雄鱟用精液將卵覆蓋。一般產卵地點正好在高潮線下。數周後幼體從卵中孵出,約長5公釐(0.2吋),以貯存的卵黃為營養來源。第二幼體期的個體已有一條短小的尾節,以小型動物為食,在泥灘中越冬。第三幼體期的個體形似微小的成體。幼體經蛻皮進入下一個幼體期,此時表皮圍繞頭胸部邊緣裂開,然後脫落。每次蛻皮體長即增加約25%。到9∼12歲時約蛻皮16次達到性成熟。成體以海生蠕蟲為食,身上常覆以各種帶殼的生物。
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故鱟享「海底鴛鴦」之美稱。
美洲鱟分布於墨西哥灣沿尤卡坦半島到美國的緬因州沿岸;南方鱟,分布於印度、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圓尾鱟,分布於印度、孟加拉。泰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廣西欽洲、海南儋州、臨高、澄邁、海口地區沿海也有分布。
鱟的血液中含有銅離子,它的血液是藍色的。這種藍色血液的提取物——「鱟試劑」,可以准確、快速地檢測人體內部組織是否因細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葯和食品工業中,可用它對毒素污染進行監測。科學家也使用鱟血研究癌症.但是,對鱟抽血後,它們就被放生.
此外,鱟的肉、卵均可食用。其殼、尾、卵、肉和血均可入葯。
鱟在數億年前出現並能夠繁衍不衰,一方面是鱟自身的繁殖能力較強,另一方面因鱟肉的口感較差,而且食用後容易發生機體過敏和中毒性休克等,由於鱟具有的特殊生理毒理性質,一直以來極少被人們捕殺。然而近些年來,因有些人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吃鱟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性,一些小商販在其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在進行盲目炒作和蓄意誤導,致使這種古生物鱟資源遭到嚴重破壞。這種濫捕濫殺東方鱟和對食用者生命安危於不顧的行為,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根據世界各國醫學界的研究表明,食用鱟對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著極大的危害:
1、鱟肉內含有一種大分子非特異蛋白致敏性物質,吃鱟可引發皮膚過敏性斑疹、紅腫和搔癢,嚴重時導致過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應,中毒的死亡率較高。這種現象早在1988年《中國海洋葯物雜志》第三期,由廣西海洋研究所梁廣耀等人報道的「廣西沿海鱟類毒性調查初報」情況相一致。
2、鱟的肉質含有大量內環醯胺嘌呤類化學物質。根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嘌呤類物質在體內代謝不完全或蓄積時,是導致痛風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
3、鱟血液顏色呈藍色,是因為鱟血漿的主要成分是血藍蛋白,每1ml血藍蛋白含重金屬有機銅(Cu2+)在0.28~0.31mg(鱟脫離水面時間長短差異)。按每隻(雄、雌性)鱟平均體重比值計算,成年鱟的血漿及肉質中含這種銅自質(Cu2+)分別在 600~1300mg。據醫學研究表明:這種重金屬(Cu2+)進入人體後隨血液循環主要蓄積在肝和腎臟,對肝、腎功能不全者,可加速肝細胞壞死或肝硬化的發生發展和引發腎功能衰竭氨中毒等並發症。此外,這種 (Cu2+)質還可引發人體造血機能障礙和影響幼兒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等。 也許會有一些人認為自己也曾吃過鱟,怎麼就沒有發生過敏性反應呢?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存在個體差異的原因。雖然在吃鱟時未發生過敏性反應,但鱟血液和鱟肉中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質是不容置疑的,當這些化學物質在人體內蓄積或代謝不完全時,必定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因此,為了有效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鱟資源,確保自然界生態平衡,充分體現鱟資源的社會價值,請各級go-vern-ment和廣大群眾高度重視保護鱟資源的真實意義。同時,為了您的身體健康,請您停止吃鱟
【來源】肢口綱劍尾目鱟科動物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以尾狀刺及其腹內鱟珠入葯。洗凈曬干。
【性味歸經】
鱟尾炭:咸,溫。
鱟珠:澀,涼。
【功能主治】
鱟尾炭:止血。用於肺結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傷出血。
鱟珠:清熱解毒。用於咽喉痛。
【用法用量】
鱟尾炭:1~2錢;外用適量。
鱟珠:1~2分,水沖服。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中國禁殺「生物活化石」——鱟
北海市山口鎮漁民阿海有一身徒手入海捉鱟的本領,但現在卻無法施展了——中國go-vern-ment最近採取嚴厲措施制止濫捕濫殺有「生物活化石」之稱的中國鱟。
上個月以來,執法部門在北海查獲了不法分子捕捉的上萬支活中國鱟,同時查獲了近三噸死鱟。「對任何形式的中國鱟經營行為,將不再審批發證。」北海市漁政部門負責人說。
廣西漁政部門最近在檢查中發現,濫捕濫殺這種珍貴動物的現象在沿海地區非常嚴重。中國鱟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
鱟是一種海洋節肢動物,出現在古代泥盆紀,4億年來形態不改,因此被稱為「生物活化石」。鱟主要產於中國北部灣和墨西哥灣,分別被稱為「中國鱟」和「美洲鱟」。由於受到海洋環境污染的威脅,鱟在日本等國沿海正在消失。但這種動物面臨的真正危險卻來自不法之徒。
中國毒理學會生物毒素專業委員會主任舒雨雁說:「血液呈藍色的鱟在醫學研究中有獨特作用。用鱟血製成試劑,再滴入注射液,若試劑立即凝固或變色,就說明注射液內含有使人發熱、休克甚至死亡的細菌內毒素。」
鱟試劑可廣泛用於注射液、放射性葯品、疫苗及其他生物製品、各種液體、食品和奶製品等的內毒素檢測和定量。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鱟的這種獨特作用,便大肆到北部灣畔高價收購中國鱟。他們將鱟血抽光,最後又把鱟肉送到餐館,讓一些食客大啖其肉。漁民阿海說,以前當地海灘上的鱟數不勝數,但由於大量濫捕濫殺,如今已不容易看見了。「漁民們已經意識到捕殺中國鱟是非法的,在海上捕到中國鱟,都要自覺放生。」據介紹,一隻鱟要15年時間才能成年,醫學工作者在采鱟血時非常注意保護生態平衡,因為一隻鱟被抽掉1/3或2/3的血仍能存活。「對沿海鱟資源進行分段開發利用,完全可以讓鱟輪流獻血,生生不息。」
北海市漁政部門最近拆除了沿海的48處漁箔,為中國鱟游到海灘產卵創造條件。由於北海水質好,無污染,特別適合中國鱟生存,有關部門正在籌劃建立一個中國鱟保護區。
在美國、日本成功研製出鱟試劑後,中國的一些科研單位對鱟進行大量研究,廈門大學和廈門醫葯研究所鱟研室(廈門鱟試劑廠前身)上海水產學院等對鱟的生物學特性及人工飼養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並發表了相關論著,為中國鱟試劑的生產奠定基礎。廈門醫葯研究所吳偉洪先生(現廈門鱟試劑廠廠長)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先後出版了四冊《鱟與鱟試劑法論文匯編》,推動了中國鱟試劑的推廣使用。因成功研製出鱟試劑,人民畫報1980年第12期還對其進行專訪。吳偉洪先生1982年原著的科教電影《藍色的血液》在第12屆西柏林綠色農業電影節上獲金穗獎。
目前僅有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少數國家能進行商品生產,而這些國家都以海上捕鱟制試劑,因連續數年捕殺成鱟,已感資源衰退。廈門大學等單位曾對鱟進行人工飼養。但因采血次數多飼養時間超過一年的鱟,出現明顯貧血等現象。鱟每年冬季會游回深海冬眠,因此鱟人工養殖難度還很大。鱟因環境影響,數量不斷減少,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已將其列入二級保護動物,我國台灣金門、澎湖及香港等也設立了鱟保護區。但是仍有不少不法分子亂捕濫殺鱟,另有部分甲殼素廠家大肆低價收購小鱟用來製造甲殼素也是造成鱟數量減少的重要原因。
國外文獻表明至少有11種遷徙鳥類及部分魚類以鱟卵為主要食物,因此鱟也是生態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鱟數量減少,將對生態造成一定影響。部分生物學家及鱟試劑廠家等已向國家建議設立鱟保護區及立法保護鱟。
如果你發現了鱟,請保護它.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鱟科動物東方鱟的肉。鱟,又稱中國鱟、鱟魚、兩公婆。分布於我國浙江舟山、福建和廣東沿海。獲得後,洗凈鮮用。食用時去甲殼、尾及膽。
[性能]味辛、咸,性平。能涼血解毒,明目。
[用途]用於痔瘡腫痛、出血,膿泡瘡,白內障。
[用法]煮食,入菜餚。
[附方]
鱟肉煮豬肝:鱟肉200g,豬肝250g。加水適量煮熟,調以油鹽。食肉和肝,飲湯。隨意服食。
鱟肉與豬肝配食,可增強補肝明目的作用。用於白內障或肝虛目昏。

2. 刺謂養殖的利潤怎樣

刺蝟是一種珍貴的中葯兼用型經濟動物,別名刺團、蝟鼠、偷瓜獾、毛刺等,不僅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有獨特的葯用功效,深受人們喜愛,需求量大,而野生資源銳減,供給不足,導致市場供需矛盾突出,所以人工飼養亟待開發。1、提供肉食刺蝟肉是蛋白含量高而膽固醇含量低,滋補功能強,葯用很多。因刺蝟繁殖快、葯用量廣、產肉低,發展刺蝟養殖對豐富農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沿海開放地區和內地大、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量越來越大,刺蝟在長江流域遭到大施捕殺,數量極其稀少,在北方地區濫捕逐年加重,野生資源日見匱乏,據測2010年前後野生刺蝟將難見蹤影。2、提供葯用原料刺蝟渾身是寶,刺蝟針、皮、脂肪、肉都是名貴的中葯,具有降氣鎮痛、可治療胃病、腎病、乳腺病、痔瘡、燒傷、燙傷、止血祛漏等功效。刺蝟的腦、心、肝、膽、腎及脂肪皆可入葯。
刺蝟(又稱為異香)其肉是難得的美味佳餚,具現代科學技術檢測,其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還含有氨基酸、谷氨酸、絲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和錳(Mn)、鐵(Fe)、鋅(Zn)、銅(Cu)微量元素及K、Ca、Na、Mg宏量元素。主要葯理作用促進食慾,提高消化能力,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刺激造血系統,使血紅蛋白、血色素和紅細胞顯著增加,是化療、術後、產婦、貧血、胃功能失調等患者最佳保健食品,也是中老年體弱、少年兒童瘦弱的最佳營養食品,是治療各種長遠病的葯用產品,開發潛力大。
發展經濟出口創匯。養刺蝟必將成為特種養殖業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滿足市場,帶動一方經濟,還可以外銷、出口創匯。
二、 生產技術方案養殖刺蝟主要採取圈養方式。因刺蝟賤,適應能力強,好養,養殖技術並不復雜,國內可資借鑒的經驗很多。基本生產流程為:建舍→壘穴→消毒→引種→驅蟲→全價飼料→疾病防治→出欄。刺蝟疾病較少,無傳染性疾病,只要飼養管理和衛生措施得當,刺蝟是很少得病的,主要疾病是腸炎、皮癬、寄生蟲等,很好治療。飼料配方也好掌握。
三、 生產規模設計年出欄商品刺蝟3000隻,需引進種刺蝟(200-300隻左右),兩母壹公,因刺蝟每年發情1-2次,每胎5隻左右,多者8隻,只要食物供給充足,管理得當,每年都可以實現2次繁殖,生產規模即可達到3000-5000隻。刺蝟在1年多齡時性成熟,多在3月份出眠,4月間發情交配,妊娠期為60天左右,幼仔成活率到96%。
四、 建場條件可利用舊房改造成刺蝟養殖場,也可選擇地勢平坦、空氣乾燥、環境安靜、交通便利、水電齊全的荒山、荒地建場。一般每對種刺蝟需1.5平方米的飼養舍,分明、暗兩部分,長、寬、高分別為1.2米、0.6米、0.65米。商品放養刺蝟按80-100隻/10平方米。因飼養舍簡單,籠養、圈養、放養密度較大,要求不高,場地不寬,所以基建投入少,可家庭養殖。
五、 原料資源刺蝟是雜食性動物,以配合飼料為主,肉類下腳、糧食及副產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滿足正常需要即可,飼料原料到處都有,且價格低廉。其基本搭配比例見養殖技術。
六、 品種來源因目前國內只有山東濟寧海德葯業刺蝟養殖基地有種刺蝟來源。三月份出眠後即可開始增加食料營養。
七、 產品銷售刺蝟的銷售形式多樣,其一是委託銷售,可在廣州、福州、北京、上海等地的集貿交易市場尋找代理人代銷;其二是自己開辟市場直銷,可與各大醫院、賓館掛鉤,也可直接尋找客商外銷;其三是賣種,根據「人無我有」的市場規則,在最初的幾年內賣刺蝟種,你才可能大有收益;其四是深加工增值。加工成中葯材、保健食品、旅遊食品等,就可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實現多層次開發增值。
八、 勞動組織場長1人,專職飼養員2人。
九、 投資核算1、建場或改造:3萬元2、引種10萬元3、飼料6萬元/年(0.3×30×12×2000)4、人員工資1.6萬元/年合計20.6萬元。
十、 經濟效益分析1、成本核算:①刺蝟仔(自繁自養);②配合飼料:按3.5:1料肉比計算1kg體重飼料費16.3元(配合飼料價1.8元/kg);③防疫費:0.06元/只;④工資福利:0.1元/只;⑤折舊:1元/只;⑥管理費:0.06元/只;⑦其它:0.6元/只。商品刺蝟喂養至1kg出欄成本價17.66元,1萬只即17.66萬元。2、銷售收入:收購價46元/kg計算,10000隻即46萬元。3、年實現利潤:46萬-17.66萬=29萬元。

刺蝟養殖技術

刺蝟的皮稱異香、仙人衣,是重要的傳統中葯材,具有降氣鎮痛、涼血止血、行氣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反胃吐食、疝氣腹痛、腸風痔漏等症。刺蝟肉是含高蛋白的上品佳餚,烤吃可補下元,理胃氣,增強食慾。刺蝟的脂肪可治嚴重拉(瀉)血,塗擦可治禿瘡疥癬,有殺皮膚寄生蟲之功效。刺蝟的腦、心、肝、膽、腎鞭浸酒飲之,可提神醒目,消除疲勞,健身壯骨。
刺蝟俗稱刺圍,是一種葯用小獸,經濟價值很高。隨著野生資源的減少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增長,飼養刺蝟具有極好的開發潛力。
一、飼養場的建造
刺蝟的適應性很強,對環境要求不嚴。但刺蝟有喜靜怕光、晝伏夜出的習性,場地宜建在較安靜的地方。建場時必須建一院落,院牆高約0.8~1米,院內窩室分為相連的里窩與外窩兩部分,內窩室為巢窩,鋪放乾草、松樹葉或秸稈;外窩室為活動場所,用土堆成假山,種上花草、灌木等,以便頂部夏季遮陰和冬季保暖,使之盡量接近野生環境,供其覓食、尋偶、棲息。一般10平方米場舍可養30~50隻。
二、飼養與繁殖
刺蝟為夜行性動物,傍晚前後一次性投喂飼料和清水即可。飼料可人工配合混拌均勻、煮熟。
飼料配方:玉米粉30%、麥麩20%、細米糠10%、魚粉5%、蔬菜30 %、骨粉2%、碘鹽1%、土黴素粉1%、氨基酸1%、微量元素適量。
如將野外剛捕來的刺蝟進行人工馴養,動物性飼料要佔日糧的80%,以後酌情逐步增加植物性飼料的比重。投喂的飼料必須新鮮、干凈,瓜果蔬菜要洗凈後投喂。如從市場買來的瓜菜還要先放在水池內浸泡一小時,再洗凈配喂,以防農葯中毒。同時,飼料要品種多樣化,飼料單一會引起刺蝟間相互咬斗和拒食。
刺蝟的日飼料標準是:體重50~150克的日料為50克,體重150~300 克的日料為75克,300~600克的日料為150克左右。刺蝟在一年內以夏季食量最大、生長較快,冬季入眠,則進食很少。
家養刺蝟應一雄一雌同窩。一般在4~5月份自然發情交配,年產1~ 2胎,2~4歲的刺蝟均有繁殖能力。母刺蝟發情期躁動不安,陰部有分泌物,孕期為60天左右,每胎產仔4~6隻,最多的產8隻。刺蝟受精35天後體重增加,45天左右後行動遲緩,會陰部輕度水腫,臨產前尋草建窩。剛產下的仔有軟刺而無毛,約20小時後軟刺豎起,並發出「吱吱」的叫聲。初生體重13~15克。仔蝟產下3天軟刺變硬,逐漸增多,10日齡睜眼,20 日齡長出牙齒並能行走,30天左右能吃食。哺乳期40~50天,3個月的小刺蝟平均體重可達320~350克,約平均增重100克左右。哺乳期和哺乳後的100天之間,是刺蝟生長最快的階段,要精心管理,以保證和提高皮張的品質和張幅。當刺蝟長成後,將皮剝下晾乾到當地葯材部門出售。
三、疾病防治
刺蝟常見病有腸胃炎、皮癬和蛔蟲病。患腸胃炎的刺蝟刺無光澤,行走無力,拉稀、拒食,這時可減少飼料投喂量,喂土黴素,每隻每次一片碾碎拌入飼料中投喂,日喂3次。也可注射慶大黴素,每次肌注2.5萬單位。患皮癬的刺蝟,脫白屑皮,可外擦癬葯膏、膚輕膏,也可用醋浸煙絲24小時後加入敵百蟲葯(碾碎摻入)塗擦患部。患蛔蟲病的刺蝟食慾不振,睏倦無力,可服喂蛔蟲凈,日喂2次,每次1片,連喂兩天。對未患蛔蟲病的刺蝟,也要每年驅蟲兩次,以保證刺蝟的健康生長和提高繁殖力。
檢查刺蝟是否健壯,一看棘刺的光澤度,二看身軀是否豐滿,三看刺團松緊。棘刺有光澤,身軀勻稱豐滿,刺團松緊適當的,說明健壯無病,可選種繁育。

參考網站: http://www.yang.com/typz/395.html

3. 福州話叫「han"的白色貝類,普通話這種貝類學名叫什麼呢 (福州人喜歡血淋淋地生吃它們)

學名就叫「蚶[hān] 」或「蚶子」。蚶子是蚶類動物的總稱,是雙殼綱中比較原始的類型。蚶子的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產品。詳見網路《蚶子》。

福州人常吃的,口味比較好的叫 二都蚶,又名馬來西亞蚶。二都蚶,福州話口語發音類似【妮都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