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的土特產有哪些
福州土特產
1、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產量近10萬噸,約佔全市水果產量的-半。 福桔上市期在農歷春節前後,由於色澤艷紅、果美汁甜,又與「福、吉」諧音,備受群眾喜愛。福桔產地多分布閩江下游兩岸。深秋初冬時節,閩江兩岸層層綠樹,枝頭綴滿紅果,色彩斑斕絢麗,人們譽之為「閩江枯子紅」。
由於盛產桔子,福州古時常制桔燈,寓以吉利、高升之意。桔燈的製法是,在大顆福桔近蒂處平切,取出瓣肉,留下桔殼,用紅絲線穿過桔殼堤掛,再用小鋼絲紮成燭托放人燈中,插上小蠟燭,點燃後即成新穎別致、小巧玲瓏的桔燈。古人有不少詠桔燈詩,如「阿儂巧制赤球輕,到眼圓光分外明。記得看燈時節近,紅絲高揭照人行。」著名女作家冰心曾作-篇散文《小桔燈》,寄託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2、福清光餅
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不想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干糧,大大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光餅」。
在福州,人們通常把餅面沒有芝麻的叫「光餅」,有芝麻的叫「福清餅」。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們則把餅面有芝麻的叫「光餅」。要論「津津有味」,比較起來,還是福清人做的光餅略勝一籌。福州人做光餅,從前一向用木炭烘爐,現在為圖省事,多半改用電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餅,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鮮,而且有趣,誇張點說,簡直可稱之為融音樂與舞蹈為一體的勞動藝術。
福州市區賣光餅的小店,都是門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餅卻是由作坊做好分發給小販去賣。所以,在福清,沿街到處都可見賣光餅的小攤。那小攤上的光餅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頭一景。從前,光餅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風水輪流轉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樓、大酒店,也把光餅切個蛤口,夾上糟肉、粉蒸肉、雪裡紅、苔菜,澆點醋蒜汁,當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點心待
3、脫胎漆器
福州三寶之一,質地輕巧堅牢,造型古樸大方,裝飾豐富多彩,產品有磨漆畫、屏風、花瓶、茶具、煙具、文具等。自1898年以來多次獲巴拿馬、芝加哥、巴黎等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
福州漆器始於南宋。據傳清乾隆年間,漆匠沈紹安在一座寺廟里發現大門的匾額雖然木頭已經朽爛,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卻完好無損。細心的沈紹安從中得到啟發,回家後不斷琢磨試驗,繼承發揚了傳統漆藝,創造出了最早的脫胎漆器。沈紹安因此成為福州脫胎漆器的鼻祖。
福州脫胎漆器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與北京的景泰藍、江西的景德鎮瓷器並稱為中國傳統工藝的"三寶",享譽國內外。在歷史上,它曾被收藏為宮廷珍品,新中國成立後又被列為珍貴的國家禮品贈送外賓,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青睞,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各省市,而且遠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各方人士曾用"珍貴的黑寶石"、"東方難得的珍品"、"髹飾之光"、"人間國寶"等詞句來形容福州脫胎漆器的精美。
福州脫胎漆器是繼承我國古代優秀漆文化發展起來的。它品類之多在全國漆器行業首屈一指,大的如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漆畫大屏風、彩繪大花瓶、脫胎仿古銅大獅等,小的如煙具、茶具、餐碗、盤、碟、罐等,共有18類1200多個花色品種;它質地堅固輕巧、造型別致,裝飾技法豐富多樣,色彩明麗和諧,可謂集眾美於一體,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郭沫若生前曾作詩備加贊譽,稱贊福州脫胎漆器是"天下諒無雙,人間疑獨絕"。
4、福州角梳
在福州的手工藝品中,如今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依然保持平民本色」的惟有角梳了。走進尋常一家工藝品店,大都有角梳賣,價格也不貴,20元上下,讓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種享受。人們說,用角梳梳頭,可以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溫潤而不掛發,還有加速頭皮血液循環,能增強免疫力,清炎涼血,鎮痛止癢,防止靜電,不脫發,祛屑護發,舒筋活血,安神健腦,促進頭發生長等獨特的保健作用。
福州角梳的選料和製作工藝更是十分講究,選料只選質地堅實、不易彎裂、不傷皮膚的「南 牛」(南方水牛、黃牛)和 「北羊」(新疆、內蒙古綿羊)的角,選蹄也只選取生性水牛蹄,經過鋸、開、劈、鑿、流、打坯、等工序製成初坯,再經過改、辦、復、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這還不算完,還要按照梳勢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等,貼上金銀箔方為成品。
1976年在福州新店出土的南宋貴族王升墓中,發現牛角制的黑色半圓形角梳六個,可見福州角梳至少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19世紀30年代,福州的角梳業進入鼎盛時期,大小店號達一百五十家,鄒振記角梳庄的「飛鷹牌」、「 李厚記角梳庄」的「航海牌」 ,「潤光厚角梳庄」的「童牛牌」角梳最負盛名。1933年,在美國芝加哥百年進步博覽會上,「童牛牌」角梳與脫胎漆器、紙傘同獲金獎,被並稱為「福州三寶」。
5、福州紙傘
南方多雨,傘因此成了福州人居家必備的工具之一。福州有一俗話叫「包袱傘」,意指福州 人出門的包袱中必有傘,可見傘與福州人生活的關切程度。福州的紙傘業繁盛於清代,到了清末民初,全城紙傘店最多時達三百餘家,其中以位於中亭街的「楊常利」傘店最為著名,楊常利的 傘既能遮擋炎炎烈日而不發泡、不爆裂,還能抵擋傾盆大雨沖淋而不脫骨、不漏水,甚至傘面繪制的圖案色澤也不會變。
福州紙傘品種繁多,主要有花傘、明油傘、絲棉紙傘、藍綠硼傘、雙層花傘、絹印采畫花和絹印套色童傘等。和其它工藝品一樣,即便是小小一把紙傘,製作的工藝也是絲毫馬虎不得的。傘骨必須是閩北5年以上的青山老竹,韌性大,彈力強,經過特殊處理,能防霉、防爛、防蛀。傘面用的是本省特有的精製棉紙,拉力強,刷上純潔無污的柿油,再刷上粘性大的桐油,繪上花鳥、人物、山水等圖案,俗稱「花傘」。一把傘必須經80多道工序才算完成。不論日曬、雨淋、風吹,都不破裂、不褪色、不變形,還可防雷電。福州的傳統制傘,分為相互獨立的制傘骨、制傘、傘頭、傘柄、繪花五大部分,能完成其中之一便可稱為「全藝」,可見技術專業到何種程度。福州紙傘業中制傘骨質量最好的當數「後洲幫」,制傘柄最有名的則是洋中亭王依犬家;傘畫藝人以程家寶、林永欽、劉夢秋最著名。
如今,福州紙傘由於工藝復雜已悄悄離開繁忙現實的都市生活,但它卻作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仍深受人們喜愛而被欣賞和收藏。
6、線面
線面,福州特產,以精麵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乾後而成。福州線面主要有兩大品種:一種稱為特線面,面條稍租 , 直徑在0.7毫米以內;一種稱為「面尾」,面條較細,直徑在0.6毫米以內。
因福州民間傳說線面是九天玄女指點創制的,所以福州的線面工人拜九天玄女為「制面始祖」,家裡供奉九天玄女神像。
線面的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沸水鍋中,待線面上浮後撈起,盛放在碗內,即倒入燉好的羊肉或雞肉、上排等高湯,芬香味美。福州風俗,過生日時要吃線面煮成的壽面,一般用雞湯,再加上兩個鴨蛋,稱為「太平面」,象徵平安長壽;外出遠行或迎送賓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順風和居家平安。
7、福州橄欖
橄欖是-種味道特別的水果,初吃時只覺得又苦又澀,而回味後卻覺得清香、甘甜。橄欖別稱為「青果」。這是因為-般水果初生時是青色的,熟時變了顏色;而橄欖從生到熟。始終保持青翠的顏色。 橄欖又稱為「忠果」、「諫果」,這是因它先苦後甜的特別韻味有同於古代忠臣苦諫的性格而稱名的。橄欖還被稱為「福果」。這是海外華僑起名的,既說明了福州歷史上橄欖產量多,也表達了僑胞對鄉土(福州)的眷戀之情。 「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欖樹開始結果很少,每棵僅生產幾公斤,25年後才顯著增加,多者可達500多公斤。每結-次果,次年-般要減產,休息期一至兩年。故橄欖產量有大小年之分。
福州橄欖品種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圓、長營、羊矢等10餘種。其中檀香橄欖碰牙即碎,清香四溢,食用最佳,適合鮮運外銷;惠圓橄欖義名豬母欖、果大肉厚,適合加工成較高級的蜜餞系列產品;長營、羊矢橄欖產量多,可加工成五香橄欖、咸橄欖等產品。近年來福州的飯店酒樓中,把生橄欖捶扁,用紅糟腌後上桌,風味獨特,很受歡迎。福州橄欖產地主要分布在閩江下游兩岸,以閩候、閩清兩縣的產量最多。
8、平潭貝雕
平潭貝雕是具有獨特藝術的工藝品。利用各種貝殼的原物、原色、原紋,用拼貼、坯模、鑲嵌等方法加工而成。產品有人物、動物、山水及盆、盤、具、瓶等200多個品種,供室內陳設用。在日本展出時深受當地人士歡迎。
9、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已有近千年歷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聖花之一,秦漢時隨佛教傳入東南佛國福州,福州逐漸成為茉莉之都。由於宋代香療的普及,中醫對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認識,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環境下產生,宋朝許多史料都記載了福州茉莉花茶採摘、製作、品賞的過程。清咸豐年間,福州茉莉花茶作為皇家貢茶,開始進行大規模商品性生產。在《中國名茶志》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類唯一的中國歷史名茶。新中國成立至今,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改革開放前,中國出口的茉莉花茶均為福州出產。冰心曾寫:「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利用茶的國家,是茶的故鄉。我的故鄉福建既是茶鄉,又是茉莉花茶的故鄉。解放前,四川、湖北、廣東、台灣雖也產茉莉花茶,但它們的品種、窨制技術都是從福建傳去的。
10、壽山石雕
壽山石雕產於福建福州。福州壽山石質地奇異,學名「葉臘石」,因產於福州北郊的壽山而得名。壽山石品種繁多,或以產地取名,或以坑洞命名,或以色相命名,約百餘種。以產地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類。其中以田坑石最佳。田坑石,簡稱「田石」,零散埋藏在壽山周圍約數里長的溪流兩旁砂層中。質極溫嫩,肌內隱隱可見蘿卜細紋,色澤外濃而向內漸淡,外表常裹黃或黑色石皮。按顏色又分為田黃、田白、田紅、田黑四種。田黃石略呈透明,具有蘿卜一樣的紋條帶,呈桔黃、熟栗黃、枇杷黃或金黃色。是壽山石中罕見之珍品。其顆粒和塊度不大,歷史上最大的一塊重4、3公斤。田黃石具備石之六德:細、潔、潤、膩、溫、凝,故有「石帝」之稱。曾有人建議把壽山田黃石作為「國石」。壽山石中還有水坑石和山坑石。水坑石多呈晶瑩透明狀,富有光澤,其中「坑頭石」、「凍油石」、「水晶凍」、「魚腦凍」、「黃凍」等品種,質地優良,開采不易,亦甚名貴。山坑石中名目很多,有80多種。壽山石雕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共分圓雕、浮雕、鏤雕、薄意、印鈕五大類,品種千餘種。其中有人物、動物、花果、山水、花卉等供人們陳設的欣賞品,也有文具、煙具、花瓶、印章等實用品。
11、鼎日有油酥肉鬆
產於福建福州。相傳,清咸豐年間,有個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個地方官吏家當廚師。他手藝高超,能作多種美味菜餚,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風寒,食而無味,日見消瘦。林氏苦苦尋思,取來一塊腿精肉,放在鍋內不停地翻炒,不時加入冰糖、料酒、鹽、蝦仁等佐料。炒著翻著,忽聞一股焦味,原來湯汁已被燒干。林氏以為這下可糟了。誰知一嘗,味道卻鮮得出奇。他當即送給主人品嘗,主人連聲贊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見之大喜,也想吃,問林:「明日可有肉鬆?」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後,他潛心琢磨配製肉鬆的方法,終於在咸豐六 年創製成香醇色艷、味鮮帶甜的棕色肉鬆。地方官將林氏製作的肉鬆進貢清文宗皇帝,贈送給京中官員。宮中貴妃食後問:「還有肉鬆嗎?」內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時間,「鼎日有」廣為流傳,許多官使紛至沓來品味。林鼎鼎見此情景,乾脆辭去廚師之職,開設作坊,專營肉鬆。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聲在外,何不就掛此招牌!後來,林鼎鼎創制的肉鬆秘方日臻完善,為區別於江蘇的太倉肉鬆,便稱之為「鼎日福建肉鬆」,生意興隆。鼎日有油酥肉鬆呈深紅色,顆粒大小均勻,質酥軟,入口溶化,含蛋白質高,含脂肪低。
12、磨漆畫
磨漆畫是以漆作顏料,運用漆器的工藝技法,經逐層描繪和研磨而製作出來的畫。磨漆畫在借鑒傳統漆器技法的基礎上,溶入現代繪畫藝術手法,將「畫」和「磨」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製作出來的畫具有色調明朗、深沉,立體感強,表面平滑光亮等特點。其製作方法是:先以生漆和瓦灰按脫胎工藝技法在木板上上漆打底、磨製光滑,然後用調配好的色漆在底板上層層描繪出各種紋樣。利用上漆的厚薄不勻,使畫面產生富於變化的明暗調子,從而具有立體感。在作畫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表現物體,還可以根據畫面內容的需要,採用寶石、螺鋼、蛋殼、金、銀、錫等材料進行鑲嵌,使畫面層次更加豐富。最後,經打磨並罩上透明漆,用細瓦灰與生油推光。正因為"磨"體現了天晨漆畫的獨特工藝,故稱為「磨漆畫」。磨漆畫的創作題材有人物、走獸、山水、花鳥、魚蟲以及仿古圖案等。由於畫面多用黑漆磨光,所以表面呈現出寶石般的烏亮光澤,古樸渾厚,富麗堂皇,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 福州磨漆畫的製作形式有掛框、掛聯、屏風、套盤等室內裝飾工藝品,還有適合於廳堂館所懸掛和陳列的大型壁畫和小型屏風等,具有質地堅固而久、耐耐熱、揩試方便、歷久常新等特點。
13、福州軟木畫
福州三寶之一,以栓樹皮為材料,快刀作畫,雕鏤粘結成亭台樓閣、樹木花草、小橋流水、迴廊曲徑以及人物鳥獸等掛屏、屏風、大小擺件。
福州軟木畫問世於本世紀初,發源於福州東郊西園村。相傳在辛亥革命後的1913年,有人從德國 帶回一幀類似「木畫」的作品。當地民間雕刻藝人陳春潤、吳啟棋、鄭立溪等深受啟發,遂在福建工 藝傳習所工讀時,用從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進口的栓皮櫟樹的木栓層作主要原料,把這種質地輕松、富有彈性且紋理細潤的軟木切削成薄片,運用我國各種傳統雕刻技法,以刀代筆,用手工加以精雕巧鏤,製成紋理纖細的復雜畫面,並利用畫框內有限的空間,使景物的形象立體化,安排上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各種亭台樓閣等。
軟木畫色調古雅純朴,形象逼真,畫面猶如宋人筆意,意境深邃,遠奧高古,清奇可愛,具有「叢山數百里,盡在一框中」的藝術效果。
軟木畫品種繁多,有雄偉壯觀的屏風、掛屏、大擺件、小擺件以及與實用結合的產品、旅遊紀念品等,達二三百種規格,四五百個花色品種,作品行銷全國各地及歐美、日本、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14、馬藺草編
馬藺草編,福州市著名特產,由形狀呈三角、細長而柔軟的馬藺草編織而成。品種有床席、沙發席、草帽、手提包、遮陽笠等,具有細致、光潔、堅韌耐用、散熱性強等特點。
近數十年來,福州馬藺草編織品,已多次參加了福建省及全國工藝展覽,並被用來裝飾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台灣廳。
15、福州漆筷
福州漆筷:福州漆筷廠生產,系以上等毛竹或優質楠木、櫸木製坯,以國內特產的生漆打底、附面,並採用福州脫胎漆器製作技藝製成。本品早在清代末年即由福州台江六柱橋一帶私人作坊生產。
16、福州佛跳牆
「佛跳牆」是一種高檔次的菜式。原名"福壽全",是福州名菜館聚春園於清代同治年間首創。主要由鮑魚、海參、魚翅、魚肚、魚唇、蹄筋、火腿、瑤柱、冬菇等28種原料配製而成,加上紹興酒等,貯入酒壇中,拌泥密封,以文火煨制10多小時而成。味美至極,芳香四溢,是秋冬兩季的佳餚。難怪清時一秀才吟詩贊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一名由此而來。17、永泰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產,福建名產之一,選擇成熟的芙蓉李鮮果,採用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福建福安市是芙蓉李之鄉,芙蓉李面積、產量居全國之冠,栽培已有千年歷史。芙蓉李是李果的一種,還有胭脂李、柰李等。李干、蜜餞加工銷售已成為永泰農業產業化的「重中之重」。
芙蓉李,果皮淡綠色,果肉深紅,甜酸適口,品質上乘;平均單果重50克,7月間成熟,可鮮食,也可加工成各種蜜餞。永泰芙蓉李干,色澤豐潤,味甜鮮美。
18、福州魚面
魚肉製作,耐煮,鮮 ,味美,福州特產。產自寶島台灣只有一水之隔的福州黃岐島。
福州魚面,是用純魚肉打制而成的魚肉面條。
材料:鮮鰻魚,太白粉
製作:先是刮取黃魚、鰻魚等色白質細的魚肉。然後剔刺去皮,稍蘸番薯粉(太白粉)或散粉用棒敲打成薄片,接著烤熟後或切成菱形、方片,或切成掛面、細絲面等形式,曬干收存,用時入湯煮。
特色:松軟香脆,則柔滑如面,味鮮爽口。烹食魚面一般多以上湯再配以適當的調味料。泡熟之時 , 熱氣騰騰 , 鮮香撲鼻 , 食之爽滑無比 , 鮮味無窮 ,令人百食不厭 , 實屬上乘佳品。
19、福州閩清糟菜
名揚海內外的閩清糟菜,酸甜可口,味道鮮美,清香撲鼻,開胃開脾。它特別適合作為早餐佐菜,同時它還是燉排骨、肉骨湯、魚湯的上等佐料,尤其是用糟菜燒煮的上排湯,味道更是鮮美。糟菜還是閩清特產三寶之一。
閩清糟菜來歷,閩清六都附近白岩山,山高林密,溝深洞多,三五十里方圓古木參天,蔭翳蔽日,野獸多,猴子也多。莊稼菜園常受糟蹋,人畜不得安寧。農家為防獸驅獸,人人都會打獵捕獸,自製扒撥箭、絆獸索、張貓機等誘捕野獸。一天,有個農民在菜園中安張貓機,本來想逮野貓山兔,誰想把猴子套上了。猴子吱吱亂叫,當農民趕到時猴子已掙脫逃跑。猴子見人趕來,便起報復心。當天晚上招來群猴,把這菜園的蘿卜、芥菜拔個精光。一時吃不完,就放在懸崖頂上晾曬,曬干後,用帶咸酸味的樹汁和泥搓軟,腌藏在砍斷的毛竹里,表面用黃泥封緊,亂草遮密。不久,毛竹里的腌菜被人家發現了,人們嘗到別有風味的「酸甜菜」,贊不絕口。這事傳開了,大家深受啟發,加工出更香甜可口的腌菜:將鮮嫩芥菜曬干,用酒糟和食鹽抹菜搓軟裝入瓮中擠壓緊密,再用黃土密封瓮口,再將瓮翻倒扣蓋在草木灰上,半年後取出,就是芳香撲鼻、膾炙人口的腌菜了。因主要用紅糟腌,故俗稱「糟菜」。
20、福州肉燕
福州肉燕燕皮是用精選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復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折疊起來,略干為鮮燕皮。繼續晾乾為干燕皮,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包餡前,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後加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人常將「扁肉燕」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餚,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平安之意,故稱「太平燕」,「燕」與「宴」同音,又稱「太平宴」。
「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慶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21、福州芋泥
芋泥是閩菜中的傳統甜食之一,其中又尤以福鼎的八寶芋泥最為地道。它的盛名與其選材密切相關。福鼎八寶芋泥選材自福鼎土特產——省名牌農產品福鼎芋。福鼎芋以其個大、質松、味香而聞名,是製作八寶芋泥之上品。
此菜細膩軟潤,香甜可口,看似冷盤實卻燙嘴,別具風味,吉辰喜慶,筵席上多有此菜。它的出名有一段趣聞。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9年)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英美等國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冷盤,企圖讓林則徐吃冰淇淋時出醜。事後,林則徐設了豐盛筵席「回敬」。幾道冷盤之後,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亮,深褐又光滑,不冒熱氣,猶如冷盤的東西。一位外國領事舀了一勺往嘴裡送,燙得兩眼發直,其他客人都驚呆了。這時林則徐才漫不經心地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芋泥。
製作此菜,先將福鼎芋去皮,洗凈後切塊,上籠屜蒸1個小時左右,取出,用刀板壓成泥,注意此時要揀去粗筋。再將芋泥裝碗,加上白糖、熟豬油,用清水攪拌均勻,抹平後上籠屜用旺火蒸1個小時,取出。依據各人的口味,還可適當在芋泥中包些豆沙餡,風味更佳。上盤後,在芋泥上撒些肉果、棗泥、桂花、花生仁、桂圓、蜜棗、青紅絲等八樣配料,五顏六色,美觀醒目。八寶芋泥由此而得名。當地福鼎芋質地優良,資源豐富,民間普遍人家都能自己動手製作這一甜食。
22、永泰茶油
茶油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木本食用植物油,是茶樹上"油茶果"提取而成,油茶果從開花、授粉到果子成熟需整整一年,歷經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山茶花開於秋季,果實成熟於次年花開時節,採摘時分山茶花已是盛開怒放,花果並存,同株共茂,乃自然界一大奇觀,堪稱人間奇果。油茶樹對生長環境有特殊要求,生長在連綿疊嶂的群山之中,飽含天地靈氣,是純天然有機綠色食品。茶油降脂降壓、消炎抗菌、抗癌抗病毒、增強人體免疫、預防中風。 茶油烹調餚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茶油味甚美。茶油能抗紫外線,防止曬斑及減少皺紋,對消除黃褐斑、曬斑很有效果。茶油性味甘,涼,功效潤胃通腸,退濕熱,養顏生發,促進傷口癒合。
23、魚丸
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一般用鰻魚、馬鮫等魚肉搗成泥糊狀,調拌優質薯粉為皮,用精肉、蝦仁等作餡,捏成丸子。煮熟後泡以美味高湯,加上蔥花,浮於湯面,稱「七星魚丸」。它具有色澤潔白、質有彈性、肉餡香松、口味清爽等特點,素負盛名。據說這七星魚丸是海上漁婦所創,被一出洋經商的商人學到手,返回福州後如法炮製,開了家「七星小食店」,獨家經營「魚丸湯」。後有一位進京赴考的舉人進店就餐,食魚丸後嘖嘖稱奇,口佔一詩曰:「點點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遊客迷;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店主將詩裱於店堂上,從此食客盈門,生意日隆。「七星魚丸」因此詩而得名。如今福州街巷到處都有魚丸攤店。郊縣的長樂、福清等地也有食魚丸之俗。除店賣外,還有走街串巷肩挑叫賣者,他們以調羹敲打小碗招徠顧客。做為地方風味特產,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嘗魚丸為樂。
B. 福州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地方
玩:金牛山公園,沙灘,鼓山,江濱大道,西湖公園,森林公園,新動物園,還有三坊七巷;
購物:津泰路,寶龍城市廣場,萬象城;東街口(南街),六一路特藝城;
元洪城,閩都古街; 學生街;
吃:1.井大路比比香對面的大食館,水煮田雞,拍黃瓜,酸辣粉,實在好吃。水煮田雞一定要沾店裡特指的調料。
2、福州叫破店的吃店頗多,最早成名的大概要數古田支路的那家海鮮店了,現在成了雞肋,又貴味道又差了。朱紫坊的那家蹄膀店正是這樣沒名沒姓地被大家愛了很多年。找這家店,得要費點功夫,晃在美女如雲的津泰路上,小心點留意一個小岔道,轉進去,那就是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別心虛,過了橋看到局子的大門,往左一拐,一溜小吃店,中間那家才是正牌。估計是大家老是抱怨找不到地方,裡面有個小天井的就是。老闆很懂得做生意,人蠻好的。
3、東泰路鄭記重慶米線店,裡面的重慶米線味道不錯,配一碗冰粉,爽。
4、東泰路香香川菜館的桑拿田雞,螞蟻上樹不錯,尤其螞蟻上樹印象特別深刻。
5、辣不辣酸菜魚(總店在古田支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酸菜魚。
6、九頻道新疆菜館的羊肉串(已經搬到銅盤路),紅扒羊蹄,大盤雞,爆炒羊頭肉都不錯,價格也實在。
7、鼓東路上的苗家酸湯魚火鍋,那個魚怎麼煮都很嫩,湯味道很特別,就是偏貴了一點。
8、慶城市場門口榕城古街的土伯撈化。
9、別有天茶藝居的蘿卜酥餅,是我吃過最香的蘿卜酥餅,現作現吃,端上來燙手的很。另外,別有天的杭州菜也很精緻,不過在那裡喝茶實在冷清。
10、京門大酒樓的醉雞,用一個小酒壇子封著,味道很醇,也很新鮮。 京門大酒樓改做杭州菜了,體育中心的知味館也是做杭州菜的,還有天福酒店的酒樓等。
11、紅葉蛋糕的波士頓派很不錯,看起來不起眼,吃起來口感極好,一塊九塊多好像。
12、屏東東方紅附近有一個「榕樹下」,那個小店在福州也蠻有名的,那裡的豬腰鹵面我喜歡,面條做成甜的,一吃就放不下筷子了。
13、工會大廈邊上的閩清百味館,裡面的粉干煮的真好吃,加了泥鰍,糟,酸菜。
14、水煮魚吃來吃去還是東泰路的香香川菜館作得最好,一斤13元,我覺得比東泰川菜館16元一斤做的要好。
15、東方樓旁一小路,去煤炭醫院的,路口第一家湘菜館「桃苑湘菜館」,酸菜魚,芝麻牛肉,都是我每次必點的,而且每每都點上兩份。
16、湖東路的紅葉蛋糕有賣提拉米蘇,比提拉米蘇西餐廳里賣的好吃,價格也只有餐廳里的二分之一。
17、黎明大酒店樓下的全聚德,雖有假冒嫌疑,但是裡面的烤鴨味道不錯,可以買半隻,皮和肉片下來包面餅吃,骨頭架子熬湯,味道很不錯。值得一提的是,那裡的面餅比較特別,作得跟別家不太一樣。那裡價格也不算太貴,人均消費在50左右吧。
18、通湖路食鼎記有幾個特色:紙火鍋,一桶天下。
19、烏山路拐到西營里市場的路口的醉仙樓小吃是福州最好的,八寶飯、芋泥,燒賣,馬蹄糕,糯米糕…正宗福州地道小吃。大家不要走到對面的聚福園去哦。
20、利嘉城和長安飯店中間的小路上有家豬血大腸化不錯,我不愛吃豬血,可那裡的豬血確實好吃。那裡的牛雜,肉燕,牛排都不錯,以前在台江住的時候就愛吃那裡的牛雜撈化,現在都沒地方找了,也就這里的撈化有點老台江的味道了
21、鼓西路尚干依心拌面扁肉,(可惜燒了,已搬達明路和溫泉路)。
22、鼓西路靠西門路口的地方 傅記 晚上生意很好,就是綠豆湯、花生湯、蝦酥、鍋邊、粉干之類的小吃 通常9:00…10:00左右人最多,很多的士司機在那裡吃,常常堵車我喜歡那裡的綠豆湯和粉干。
23、老乾局門口一小攤賣的燒餅和鍋邊很好吃 。
24、雙子星大廈對面的福新菜場門口的小吃店的拌豬腰真是一絕。
25、洪山科技園裡面的實達科技園對面的活魚小鎮的水煮魚很不錯,放的是小辣椒,味道很香!裡面的水煮田雞也好!但是現在質量嚴重下降,可能換了廚師!
26、福州總院食堂的蔥爆羊肉很好吃(四樓) 。
27、在金雞山公園入口有一家武夷農家的邵武菜挺正宗。
28、火車站鐵路小學旁味全狗肉味道很好,一夫妻開的小店,冬天吃爽死了,要早去,晚了沒肉。
29、達明路的「食頂天」,店鋪不大,上下兩層,但裝修滿有特色。晚上遲去了一般沒有位置。裡面菜一般都在6~8元一盤,味道比較好。換了好幾次廚師,水平下降了很多,菜量偏小,輔料偏多,重要的內容沒多少。 推薦菠蘿牛柳。
30、屏山菜市場對面公交車站旁的鹵味很不錯。那裡的鴨爪很好吃了。
C. 福州哪裡有好吃又便宜的小吃
特色小吃類 ■魚丸: 1、塔巷有兩家都很出名的店,尤其是裡面那家「永和」,但是個人比較喜歡「塔巷口」。 2、茶亭街和交通路的交叉口處,現在搬了,但是還在附近,叫什麼名字我忘了 3、古街的貴魚丸 4、東泰路上一家專賣連江魚丸的店 5、西門路口西北角的一家,餡很好吃,皮也不算差. ■元宵: 1、在橫街,橫街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2、交通路口茶亭街上的元宵店 3、台江農貿背後的巷子里 ■臭豆腐: 1、元洪美食城現炸的 2、體育中心邊上有家杭州菜館叫(滋味館)那裡的臭豆腐很好吃 ■:臭豆腐 1、橫街,橫街就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2、8中旁邊,往台江方向繼續走3分鍾,快到工人文化宮的對面街 3、利嘉城和天豐電子城之間的小弄子里 ■蝦干餅/鍋邊糊/蝦酥: 1、蝦干餅在利嘉城去舊電子城的小巷子里 2、津泰路路口對面的鍋邊糊和蝦酥也棒極了 3、蝦干餅在北大路十字路口旁 ■煎包/燒賣小籠包: 1、在楊橋路與通湖路交界口上的煎包 2、燒賣小籠包在津泰路肯德基對面叫李卿包點店 3、塔巷裡有家門口擺了三個灶的那家蛋煎餅最好吃。 4、鼓東路離鼓屏路40米處牛雜店剛煎出來的生煎包子很好,可以評得上級! ■其它: 1、井大路廣州食街椒鹽田雞腿 2、鼓東路五月香棕子店很不錯 3、鹵田螺,溫泉派出所旁邊 4、二中對面的知者來各種肚煲 5、東泰路重慶小吃店的冰粉 6、井大路的香辣蟹 7、銅盤路蒙古人烤肉店 8、華林路紅房子啤酒鴨 9、倉山影院對面西京風味樓:七彩干貝羹、松子魚、京醬肉絲(既原來的香噴噴) 10、屏東小河邊的食為天的麻辣泥鰍也非常值得一試 11、體育中心南側的杭州菜館的爆鱔片、蒓菜湯都是全市唯一的 12、八中後門的鮮壹味,吃鮮撈的,味道好速度快(老闆娘明顯對男客人比較熱情客氣) 13、台灣鵝肉大王交通分店的燒鵝非常棒! 14、省婦幼保健院食堂門口有位老伯賣鹵味的,味道一極,每天只賣到早上十點多,限量發善 15、空軍招待所旁的清真飯店(他們的牛,羊進貨渠道直接由青海運來,味道獨一無二。) 16、馬尾君竹路往公安局方向的路口(青州村村口附近)有家狗肉店的黑狗肉 17、屏東小河邊逍遙飯庄的辣椒炒八爪魚、著名的雜燴湯(看似普通實則內含玄機:有南北干貨、時鮮菜蔬、閩江河鮮、北峰野味等等近30種 18、環南新村路口客家牛肉館,那裡的香辣牛肉絲一級棒(坐51、5、808、966、西二環、電建二公司站),有一個藍天量販超市,那間牛肉店就在超市的斜對面 ■主食: ■面/米線/粉干: 1、貫一面館 2、牛肉拉麵在楊橋路空軍招待所大門邊的正宗清真館!甭提有多好吃,那個味道臊到極致! 3、省府路上的過橋米線很不錯,西洪路老福州也行 4、粉干還是台江麥當勞後面的那家好 5、台江吉祥山阿胖拌粉干,福州最有名的老小吃店 6、台江公安局對面的安平拌粉干很不錯的 7、817北路8中附近的阿龍豬血化,一碗豬血,大腸泡粉干 8、學軍路上有一些依堅豬血撈化,不錯哦。 9、浦東車站旁邊有上家破破的店,名字就叫浦東飯店,撈化一級棒~! 10、渡雞口(北大路和鼓東路的交結處)附近,有家尚干依心拌面!很有名的! 11、醫大對面的「阿土」也不錯,就是湯偏咸 ■粥: 1、道山路上竹園(皮蛋瘦肉粥最好吃了吖!~) ■餃子: 1、鼓東路的天天過年餃子館,名不虛傳! 2、梅峰賓館旁的餃子觀 3、三角井的天津百餃園 4、東湖賓館旁的東北餃子 5、省府路上的一嘴餃,裡面的粥與餅子不錯哦 6、鼓西路有一家東北餃子人家(又菇三鮮餃最好吃),另外還有一些特色的北方菜。 7、西洪路的「孫大媽」也不錯,去西洪路逛街一般會在那解決晚餐 ■飯: 1、最好的荷葉飯是一個小巷子里的黃記 (津泰路麥當勞對面夜市穿過之後路口對面的) ■中式 牛雜/牛滑/牛排: 1、牛雜在達道路亞細亞對面 2、牛滑有家叫輝輝的店做的(已從交通路搬至五里亭) 3、亞細亞對面的武仔牛肉店的牛排 4、廣達路,高橋路口斜對面,六建牛排館 5、鼓東路上有家牛雜不錯,鼓東路與鼓屏路交界大概40米 6、依強牛滑店的牛滑 ■西式牛排: 1、綠怡牛排館 2、大洋和華林路的鬥牛士 3、井大路慶城路交叉口「香舍」個性餐廳的氣氛不錯! 4、新星牛排館是福州最早的牛排館,新貴族音樂餐吧是它的分店,環境要好得多 5、省府路那家染房的牛排很好 6、北部灣牛排館 7、外貿中心酒店的扒房夠品味 8、六一路口與湖東路交叉口夜未眠西餐廳。那是福州首家24小時營業的西餐廳,有不賴的環境。小包廂居然是用粉色簾幔來阻隔,(其實就是蚊帳)倒是與台燈相得益彰。 ■地方風味菜: ■閩菜: 1、東街口黃巷的鄧記荔枝肉、醉排骨,黃悶田雞和松子魚 2、八一服務社酒樓的荔枝肉 3、朱紫坊裡面破店的福州家常菜 4、福新路和信家對面新天都的福州菜 5、古田路市場後面水部的破店 6、津泰路上,鼓樓公安局旁邊的一家破店,別走錯,是中間的那家,那家的鹵豬蹄很好吃 7、溫泉路上的天外天 8、灣邊的河鮮 9、茶會吃仙的海鮮(往裡走的那家總店) 10、溫泉支路的青青閩清菜館 11、溫泉路溫泉澡堂對面有家,百味飯店閩清山味菜做得很好 12、元帥廟林記家常菜的肘子肉很不錯 13、康山中學那條路上一家目魚罐等小吃太棒了,福州最有名的老小吃店 14、沙縣小吃在屏西新村裡的沙縣小吃城,但是個人覺得醫大「本鼎」邊上那家挺正宗的 15、溫泉路福安富春小吃的當地小吃 16、達明路上的那家忠惠小吃口味也不錯,福州菜哦。 ■川菜——水煮活魚: 1、東泰路的東泰川菜館,16元/斤;(魚片薄,嫩,口味一流,就是價格貴) 2、東泰路的曉薇川菜館,10元/斤; 3、菜香根(六一路邦輝桑拿對面)的,連湯都能喝(不是紅油湯) 4、渡雞口的老重慶 5、慶城寺與井大路交界口的鄉之味牛排火鍋城10元一斤 6、井大路唐姐火鍋城總店(鰱魚頭是買一送一哦) 7、井大路好口福的水煮活魚 8、南門(古田路36號,省電廣對面)金麒麟飯館8元一斤 9、北大路的東平園川菜火鍋,13元/斤; 10、湖東路的聚友川菜,15元/斤; 11、茶匯小區廈航對面的劉二川菜館,11元/斤 12、東泰路的重慶名小吃 13、東泰路的香香川菜館」(靠津泰路的那家),放很多芝麻,香 14、東泰路川府川菜館。6.8元/斤。味好便宜。推薦哦。 15、梅塢斜坡走到一半,有一家辣妹子湘菜館,裡面的水煮魚不錯,特別是水煮魚的湯,太棒了 16、橋亭活魚小鎮很不錯噢! ■其它川菜: 1、東泰路的東泰川菜館,滾石鴨珍,水煮田雞 2、長樂路巴國布衣布衣雞,巴國長排,水煮牛肉 3、井大路鄭記重慶豆花魚庄的干沾牛肉 4、東泰路上的重慶名小吃的肥腸魚」 5、西洪路川川麻辣燙 6、東方紅旁的曾師傅川菜館(味美價廉) 7、瑞閩對面東泰路上第二家。 8、四川譚魚頭火鍋,在沖浪遊泳池附近,味道不錯,環境也很不錯 ■湘菜: 1、福三中對面---湘王府 2、屏東中學旁邊的東方紅(神仙豆腐、剁椒魚頭、寸骨、干鍋田雞) 3、湖東路的毛家飯庄,吃毛氏紅燒肉最正宗 4、湖東路省圖附近的瀟湘館 ■上海菜: 1、五一先施後面的黃淮人家的上海菜 2、力寶天馬大廈後面的君子蘭的上海菜 3、協和醫院對面的避風塘的廣東、上海菜 4、別有天茶藝居的滬菜,貴了點,但確實好 5、好香角的上海菜 6、福新路金光大道 ■東北菜: 1、鼓東路紅燈籠東北菜 2、仙塔街食通天隔壁的東北餃子館里的醬骨架 ■其它: 1、華林路紅房子旁的天然居目魚筒骨鍋 2、溫泉支路上的深圳第一雞里的奇味土雞鍋 3、五一廣場石山水邊上的「紐約街肥牛火鍋城」 4、東街北京飯庄的北京烤鴨 5、井大路的西北風味 6、於山腳下避風塘,主營是潮州菜。鐵板日式鱈魚,最可愛的數金籠田雞 7、鑫皇酒樓,(在省府路的省府禮堂內)那裡的美味胖魚頭和玫瑰雪花飄(湯)很不錯的。。還有駝鳥肉 8、井大路廣東食街的廣東菜吃不膩 9、楊橋路空軍招待所旁的西北風味 10、溫泉支路的唐人記 11、牡丹大酒樓的羊腿 12、元洪美食城江西瓦罐湯分店 13、鼓東路牛太郎(比對面的北國之味好) 14、體育中心阿里郎的韓國菜 15、溫泉大飯店對面華福賓館的譚家魚頭 16、井大路湖東路口的大魚頭:江西菜 17、自助餐,會展中心的金源國際大酒店,三文魚任你吃,雞翅比肯德基還好吃 18、省政府對面千紙鶴里的招牌菜紅燒三文魚頭值得一嘗 19、鼓東路和尚賓路的交叉路口那裡有家,苗鄉酸湯魚,味道做的不錯 20、還有華林路(省高級人民檢察院對面)的南京怪味樓福州店 甜食: 1、珍珠奶茶,去楊橋路樂客茶坊 2、花生湯在台江麥當労対面的小巷裡,那裡的芋泥也不錯 3、大世界的冰橄欖很有特色 4、鮮奶蛋糕是茶亭公園對面的紅葉蛋糕 5、津泰路上的品糖軒 6、湖東公正酒家下的超雅蛋糕
D.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福建特產有什麼?下面我為您帶來福建特產在哪裡買,歡迎閱讀!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 篇1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
福州:寶龍城市廣場 、 八一七路、永輝超市、三坊七巷、南後街、台江步行街、五四路、八一七路、中亭街、各大超市特產店均有銷售。
廈門:鼓浪嶼、廈門中山路、曾厝垵、八市、廈大、南普陀、家樂福超市、沃爾瑪超市、樂購超市、中閩百匯、各大特產店均有銷售。
泉州:泉州中山路、西街、東街、中閩百匯、永輝超市、新華都、各大特產店均有銷售。
福建特產有什麼?
福州魚丸
福州魚丸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漢族小吃之一。具有天然、營養、保健的美食特色。口感好,筋力佳,久煮不變質,松漲率好,色澤潔白玲瓏晶亮,質嫩滑潤清脆,富有彈性,味道鮮美,具有特殊的海鮮風味。
同安封肉
同安封肉是福建同安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閩菜系。此菜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在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並且有把「封肉」安排在筵席的中間段的習慣,如果你在筵席上吃到「封肉」,那就說明筵席已經過半了。僑胞回鄉探親時,也一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菜。
鼓浪嶼餡餅
「鼓浪嶼餡餅」,正宗中華老字型大小,是廈門馳名中外的傳統糕點,是閩南地區的傳統食品之一。餡餅香酥嫩糯,冰涼爽口,甜而不膩,熱酥油潤,是最佳佐茶食品、點心,也是旅遊佳點和饋贈親朋的珍品,每逢春秋旅遊季節、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佳日,更受消費者喜愛。軟軟的小點心,酥酥的,老少皆宜。
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原產福建平和縣。是栽培柚類的名品。琯溪蜜柚果大無核質優,適應性強,高產,商品性佳,可謂柚中之冠,平和琯溪蜜柚系福建省平和縣著名的地方傳統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朝乾隆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同治皇帝贈賜「西圃信記」印章一枚及青龍旗一面,作為貢品標識和禁令。
貓仔粥
貓仔粥是福建詔安特有的一種漢族傳統名吃,名蜚中外。它以米飯、海鮮、家禽肉等為原料,經獨到的烹飪技巧,聚於一。粥清見底,蝦紅、魷白、魚血、雞黃、肉赤,色澤相映,數葷一素,清鮮醇美,風味獨特。
芋餃
芋餃是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傳統的漢族麵食。不選用芋頭而用芋子,其質細膩、軟糯,嫩滑,濃稠,有粘性。做成後,芋餃肉餡非常鮮美,芋餃麵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絕煮芋餃的湯汁,吃起來既糯又柔,滑溜可口。 芋餃的做法很奇特,全是用手捏成。新昌人吃芋餃少說也有幾百年的歷史。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成為當地人的佐餐食品。
安海土筍凍
安海土筍凍是福建省傳統的漢族小吃。不但滋味濃厚甘美,而且還有非常獨到的健保療病功效,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永春醋、甜辣醬、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蘿卜絲、辣椒絲、番茄片。
茯苓糕
茯苓糕,又名「復明糕」,是閩南漢族民間傳統手工食品。它來源有這樣一段傳說。
武夷山大紅袍
武夷山大紅袍是武夷山最負盛名的茶,被譽為「茶中之王」,生長在九龍窠內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經茶師評定,大紅袍茶沖至9次,尚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沖至7次,味就極淡。從而奪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聞海內外。
青梅酒
青梅又稱果梅、酸梅,屬於薔薇科果樹之一。青梅原產於中國,是我國亞熱帶特產水果,在我國廣東、福建和浙江等地都有大量種植,後傳入日本及東南亞地區,現在世界上主要的產梅地是中國和日本。
德化陶瓷
德化陶瓷又稱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漢族傳統瓷雕塑燒制技藝之一。德化縣地處福建省中部,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稱中國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國漢族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德化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因窯址位於福建省德化縣而得名。
仙游紅木傢具
仙游縣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品之鄉」,具有悠久的實木工藝傢具的製作歷史,其傢具製作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北宋時期中國南方隨著南方經濟的進一步開發,我國經濟重心逐步向向南方發展,仙游縣依託武夷山豐富的自然資源手工藝品製作開始逐漸發展起來,時至今日御典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紅木傢具生產基地。
漆線雕
漆線雕發源於福建泉州,是漢族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一,是閩南地區獨有的傳統工藝。自唐代彩塑興盛以來,漆線雕便被應用於佛像裝飾,俗稱「妝佛」,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一種特殊行業廣泛流傳。漆線雕做工精細雅緻,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中國一絕。
魚皮花生
魚皮花生,是廈門生產的一種優質名牌品種,馳名中外的地方特產。 魚皮花生是花生的復製品,因其表皮糕粉坯里摻有魚皮膠,故稱為魚皮花生。 魚皮花生有誘人的香味,而且營養豐富,是品茶佐酒佳品。魚皮花生源於日本。本世紀二十年代,居住廈門的台灣省人用手工仿製出售。
杜潯酥糖
杜潯酥糖已有百年歷史,以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科技,科學配方精製而成,採用先進生產技術,精心選料,製作精良,以其獨特的酥、香、脆而聞名!營養豐富、香酥可口、油而不膩、自然純正、風味特佳。名揚海內外。
洪瀨雞爪
洪瀨雞爪是福建省閩南地區漢族傳統風味小吃,產於福建省南安市洪瀨鎮。泉州的洪瀨鎮鹵味雞爪而出名,所以這種小吃又被簡稱為「洪瀨雞爪」。不過,這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小吃,背後卻有一套嚴謹的製作工藝,所以才有雞爪透骨香、筋道濃郁的口味。
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漢族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佛跳牆富含營養,可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乃進補佳品。
蚵仔煎
蚵仔煎發源於福建廈漳泉地帶,是閩南,台灣,潮汕等地經典的漢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區人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沙茶麵
沙茶麵東南亞廣泛流行的著名的湯類麵食小吃,在中國的沙茶麵分有閩南的沙茶,廣東潮汕的沙茶等風味,其妙處在在於沙茶醬的製作,用沙茶醬再製作湯頭,而其中以廈門的沙茶麵為典範,閩南美食大師楊繼波老先生的沙茶麵配方的唯一傳授徒弟廚師技師王大全繼承傳統使之發揚光大。沙茶醬主料有蝦干,魚干,蔥頭,蒜頭,老薑等十幾種食材構成,經油炸香酥再研磨細,製成沙茶醬待用。
七匹狼香煙
七匹狼香煙隸屬於福建龍岩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原龍岩卷煙廠)的核心品牌,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優卷煙品牌之一。
金駿眉
金駿眉之所以名貴,是因為全程都由制茶師傅手工製作,每500g金駿眉需要數萬顆的茶葉鮮芽尖,採摘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內的高山原生態小種新鮮茶芽,然後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萎凋、搖青、發酵、揉捻等加工步驟而得以完成。金駿眉是難得的茶中珍品,外形細小緊密,伴有金黃色的茶絨茶毫,湯色金黃,入口甘爽。
安溪鐵觀音
鐵觀音是福建安溪漢族茶農發明於1725-1735年間。發源於安溪縣西坪鎮堯陽山麓(王說)。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廠下垂,嫩芽紫紅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這是純種特徵之一。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漢族傳統名茶,屬於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紅袍茶。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 篇2
四堡漾豆腐
來到閩西連城縣,一定要品嘗當地的四堡漾豆腐,這是閩西客家的特色佳餚。這款菜選用當地特產的豆腐為原料,將豬瘦肉和嫩牛肉加入少許紅菇、香菇、蔥白等剁成肉醬,取團狀肉餡塞入方寸大的豆腐塊中。再將肉餡朝上的豆腐放入鍋中,加上雞湯、豆豉用文火燜熟。再撒上胡椒粉、小蔥花,待湯水全被豆腐汲收,就可以起鍋品嘗了。在盤中的豆腐似搖似動,是之謂「漾豆腐」。
汀州河田雞
俗話說:「沒吃河田雞,不算到長汀」。
長汀是汀州故地,白斬河田雞是汀州最負盛名的名菜,被譽為「汀州第一大菜」。據《中國菜譜》載:「河田雞起源於福建長汀縣河田鎮」。民間傳說唐開元年間河田雞被選送到長安,列為斗雞之雄,每每取勝。
長汀民間烹制河田雞的'方法多種多樣,有香酥雞、油淋雞、白露雞、八寶全雞、鹽酒雞。其中以薑汁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向來被列為閩西客家菜譜之首。河田雞成為長汀城鄉百姓招待客人的佳餚,以示對客人的尊重。汀州人年節喜慶下的宴席當中也必定有這道菜,否則不排場。海內外客人來汀州也必定要品嘗這道菜。
白斬河田雞選料以當年未下蛋的雌雞為佳,先將生雞宰殺,取凈內臟,徹底洗凈血污;以精鹽少許擦遍雞全身表裡(護皮勿破)腌一小時;將蔥白、嫩姜及精鹽少許,共剁為汁裝碟備用;將整雞置盆內加蓋,加入冷水蒸鍋密封蒸一個小時,取出待涼後切成二指寬雞塊,整齊裝盤。做得好的白斬河田雞色澤金黃油亮,聞之肉香撲鼻,食之鮮香脆爽,滑嫩不膩。這種白斬河田雞既保持了河田雞本色原味,又有姜蔥的香辣,別具一番風味。河田雞的雞頭、雞爪、雞翅尖更是下酒好料。俗有「一個雞頭七杯酒,一對雞爪喝一壺」之說。
段母包餅
據傳清光緒年間,長汀有一位神童段林雪,他10歲能詩,13歲時考取秀才。他的家境很貧寒,有一年元宵節,街上的卷餅香氣撲鼻,段林雪很想吃。母親胡氏便買了幾張卷餅皮,包了一些蔥蒜將就著給他解饞。他問:「這是什麼菜?」胡氏回答:「手帕子包『拉雜』。」成年後段林雪想起往事,便賦詩道:「家家團聚過元宵,戶戶齊把春卷包,憶我齠齡窮苦日,笑問手帕何物包。」
卷餅
卷餅的做法類似於北方人吃的烙餅,但更復雜些,這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要製作。 先用麵粉攤成大大的薄餅,之後將冬筍絲、香菇絲、肉絲、菜心絲、豆芽炒成美味可口的菜餚,用面餅將菜捲起來後放入花生油中炸到酥脆就能吃了。
客家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其製作與風味別具特色。
「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缽,基本原料是茶葉、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桔皮,有時也加些草葯。將原料置入缽中擂成醬狀茶泥,沖入開水,撒些碎蔥便好了。這種飲料不但解渴,又可充飢。
在當地,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擂茶中,豆米花生、粉條乾果、菇筍、肉類、芝麻、米花等都是擂茶的好原料。客家人熱情好客,吃擂茶往往見者有份,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
閩西八大幹
長汀豆腐乾 上杭羅卜干
連城地瓜干 永定菜乾
武平豬膽干 寧化老鼠干
明溪肉脯干 清溪筍干
汀州燈盞糕
汀州燈盞糕因形似古代扁圓形的豆油燈盞而得名。它是將大米和黃豆浸泡後磨成米漿,調入細鹽、味精、蔥花再用湯匙舀到特製的圓勺內,沉入煮沸的油鍋中。米漿在沸油中迅速膨脹成圓球形,很快就熟,至底面金黃時即可,入口酥脆,因其迅速膨脹的過程如同變魔術一般,又稱為「魔術糕」。
永定芋子包
用紅芋薯粉制皮,用肉、菇、冬筍為餡製成包,蒸食。鮮香滑軟,冷熱均宜。
客家捶圓
又叫波圓,即肉圓,主要有品種有豬肉圓、牛肉圓、牛筋圓、魚圓、蝦圓、雞圓等。客家捶圓口味純正,既有韌性又很爽脆,既有嚼頭又不打渣,人們形容捶圓的彈性良好常常會說是「跌落桌上跳三跳」。其中永定的牛肉圓及下洋的牛筋圓以味道鮮美受到贊譽。肉圓既是一道常菜,飲宴也不可缺,主要是取「圓」字寓「團圓」和「圓滿」之意。
上杭魚白
上杭魚白是上杭縣的特產,又稱燒魚白。是用魚肉和肥肉打成的肉泥,配上地瓜粉、鮮荸薺和蔥白等一起製成的。色香兼備,是別具一格的絕妙佳餚。
涮酒
涮酒是閩西人獨特的火鍋吃法,就是將肉片、魚片之類的放進摻有米酒的開水鍋里略煮一下就吃,主要有以下兩種:
涮牛肉酒是取牛舌峰、百葉肚、牛心冠、牛肚尖、牛裡脊肉、牛蜂肚、牛心管、牛腰、草肚壁等九種肉放進鍋里涮著吃,又稱涮"九門頭",意喻一台漢戲中最主要的旦、花、丑等九種角色。
涮豬肉酒 一般是涮豬肝、豬心、豬腰、豬粉腸、豬舌頭、龍骨邊的嫩肉等。
涮酒的肉很講究切法,不同的肉要分別切成花狀、片狀、條狀、塊狀,爾後把摻有米酒的水盛在鍋里或酒壺里燒開,同時把辣薯(一種去濕理氣的草葯)、生薑、香藤根加入酒水中一起煮沸,就可以涮肉吃啦。其風味不僅鮮嫩脆爽,而且會使人感到舒筋提神。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 篇3
南日鮑
南日鮑魚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於莆田市秀嶼區南日。南日鮑魚是鮑魚中的一種,俗稱「牛眼睛」。
蝦蛄
蝦蛄,俗稱「螳螂蝦」。特別是脊龍里裝著滿腚肥膏的蝦蛄,味道十分之鮮美。
子魚
莆仙沿海盛產子魚,仙游楓亭、涵江哆頭、湄洲文甲等地出產的子魚卵都一樣鮮美。子魚貴在其子。每條母魚在繁殖期腹內的魚卵體約占體重的1/3,魚卵質地細嫩,味道香美。
咸蟹
鮮肉多膏的咸蟹是莆田人的最愛。它不但味美,且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 篇4
1、蜜沉沉酒
蜜沉沉酒是福安市法人特產。它是用優質糯米,經多道工序釀制而成,香甜醇厚,榮獲國家銀質獎。
2、晚熟荔枝
晚熟荔枝盛產於霞浦、寧德、福安等沿海縣(市)。閩東晚熟荔枝4月初開花,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具有果肉厚而多汁,核小,味甜微酸的特點。
3、芙蓉李
芙蓉李系福安、霞浦等縣(市)特產。最宜鮮食,果皮較薄,可不削皮,果肉淡紅色,清脆多汁,甜酸適口。芙蓉李又宜加工成果乾或精製蜜餞,福安傳統的名果乾——李干,微咸適酸,曾遠銷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國家。
4、水蜜桃
水蜜桃以福安、古田等縣(市)盛產。果子略呈球形,頂尖,桃紅色,表皮有絨毛,熟後質軟如腐狀,味極甘美,止渴消暑,且品種繁多,有雪裡紅、雪花露、瓊漿蜜、紅蟠桃、玉香液、黃肉桃等。
5、對蝦
對蝦產於寧德、霞浦、福鼎、福安等沿海縣(市)。是海味中八大珍品之一,分人工養殖和海產兩種,肉質鮮,營養價值高,是出口的熱門貨。
6、牡蠣
牡蠣產於寧德、霞浦、福鼎、福安等沿海縣(市)。粒顆肥大,肉嫩味美,是國內外旅遊者喜愛的海產品。
7、蟶
蟶產於寧德、霞浦、福鼎、福安等沿海縣(市)。蟶肉味鮮細嫩,蛋白質高,其中以霞浦縣沙江鎮沙塘村海灘繁殖的「劍蟶」(學名刻刀蟶)最為著名,是福建省沿海唯一品種。
8、泥蚶
泥蚶產於寧德、霞浦、福鼎、福安等沿海縣(市)。肉厚血紅,味道醇美。尤以寧德市二都珠蚶為最,它殼薄,大小適中,產品早在50年代就馳名東南亞。
福建特產在哪裡買 篇5
1、安溪鐵觀音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的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茶葉出產。安溪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山巒重疊,林木繁多,終年雲霧繚繞,山青水秀,適宜於茶樹生長,而且經過歷代茶人的辛勤勞動,選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樹良種,目前境內保存的良種有60多個,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占等都屬於全國知名良種,因此安溪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稱。在眾多的茶樹良種中,品質最優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數「鐵觀音」了。茶樹良種「鐵觀音」樹勢不大,枝條披張,葉色深綠,葉質柔軟肥厚,芽葉肥壯。採用「鐵觀音」良種芽葉製成的烏龍茶也稱「鐵觀音」。
2、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產於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區,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山多懸崖絕壁,茶農利用岩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種茶,有「盆栽式」茶園之稱。因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說,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為兩個產區:名岩產區和丹岩產區。岩茶中以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等著名,其它品種還有瓜子金、金鑰匙、半天腰等品種。產於武夷山的烏龍茶,通稱為武夷岩茶。因產茶地點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品質 高味醇厚,岩韻特顯。半岩茶指武夷山邊緣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岩韻略遜於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兩岸所產的茶葉,品質又低一籌。武夷山坐落在福建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面積70平方公里,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回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
3、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選用優質糯米、紅曲、芝麻、白糖為原料,按一定配方精心釀制,其釀造技術獨特。醋色棕黑,強酸不澀,酸而微甘,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且久藏不腐。同江蘇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山西老陳醋齊名媲美。 此醋舊時是民間富戶秘傳自釀食用,些許作為珍品饋贈親朋好友。家中一壇老醋往往經年不斷地添加陳釀,歷經百年,為吉祥如意之象徵。作為商品的不多。 1954年,愛國華僑、全國歸僑聯合會副主席尤揚祖出資與縣人民政府合辦永春酒廠。1958年酒廠擴展為釀造廠。在吸收民間傳統釀醋技法的基礎上,改進配方和工藝,使老醋品質更佳,產量倍增。1960年正式命名為水仙花牌永春老醋,由外貿部門經營出口。 永春老醋曾獲輕工部優質產品稱號,被選送參加第四屆亞太地區國際貿易博覽會展出,在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4、古田銀耳
銀耳作為傳統的保健食品,含有人體必需的7種氨基酸,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結構符合現代人的消費潮流。目前,國內外市場上的銀耳80%以上產自食用菌之鄉福建省古田縣,1998年古田食用菌產量達1.8萬噸(干品),總產值近4.2億元,其中銀耳產量8000噸。 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食品結構,是對人類的重大貢獻。然而,為了使銀耳增白、變脆,延長保存期,90年代初,部分加工戶零星的對銀耳進行硫磺熏蒸,開始是在屋頂平台,後來逐步轉移到農民自家責任田或租用的責任田上。在熏磺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等氣體,對周圍空氣造成一定污染,給周圍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一定影響。
5、永春蘆柑
永春蘆柑是福建省永春縣一帶傳統的名優特產之一,也是永春發展生產的當家品種。永春蘆柑具有果形碩大端正、色澤橙黃、果皮薄、果肉汁多、脆嫩香甜、風味獨特、富含維生素及其它成份等特點,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蘆柑遠銷東南亞、港澳台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稱為「東方佳果」。永春蘆柑始種於五十年代初,是愛國華僑尤揚祖先生出資率先引種的,僅三、四十年間,它已經成為一種遍植於千家萬戶的大宗產品,載譽於海內外的名優產品。現在全縣已種植柑桔10萬多畝,年社會產量100萬擔,面積、產量已經連續15年居全省第一位,被譽為「柑桔之鄉」。
6、柘榮太子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乾燥塊根。主要產於福建、江蘇、山東、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 柘榮縣產的太子參最為出名。一九八五年正式列收載到《中國葯典》。太子參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之功效,臨床常用脾虛體倦、食慾不振、病後體虛、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乾咳等症狀,近年來隨著太子參功能性保健品的開發問世,民間太子參葯飲、葯膳的普遍使用,太子參作為功能食品市場需求在逐年增加。 「柘榮太子參」是全國聞名道地葯材,以色澤晶黃、塊根肥大、氣味濃厚而享譽國內外。各主要中葯材市場太子參價格以「柘榮太子參」價格為衡量標准,主導了國內葯材市場太子參價格。 柘榮素有「中國太子參之鄉」美稱,全縣太子參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產量4900多噸,產銷量佔全國三分之二,「柘榮太子參」品質領先、質量優良,含有太子參多糖、太子參皂甙、多種微量元素及人體所需16種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