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虎山的特產
五虎山上古產柑橘、荔枝等珍果和貢品名茶「露芽茶」。唐天寶六年(747年)曾敕改為「甘果山」。
山上柑橘,味甜美,被稱為神果。至今,懸崖峭壁縫隙尚可找到當時遺留的野生柑橘。
荔枝名種「滿林香」,明徐勃《荔枝譜》記載:「皮微黃,味甘,其香位(佳)於眾品。」可惜此品種今已無存。
據唐朝《國史補》及陸羽《茶經》載,遠在唐朝,方山就以盛產露芽茶著稱,為全國貢品名茶十四品目之一,明朝以後,由於福州茶業逐漸衰落,方山茶園隨之荒廢。80年代以來,茶園重新墾復,種有新茶三、四百畝。 福州市區乘坐30路或31路公交車可到福州五虎山。
『貳』 余甘果地理分布
余甘果的原產地廣泛,包括中國、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分布面積最為顯著,產量頗豐。這些植物已經成功引種到全球多個地區,如埃及、南非、肯亞、古巴、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地。
在中國,主要的分布地集中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如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等地。其地理分布范圍橫跨東經70~122度,北緯1~29度的廣大區域,北界延伸至我國川、滇、黔的交界地帶,南界則延伸至印度尼西亞。余甘子在海拔80~2300米的區域都能生長,顯示出極強的適應性,尤其適合熱帶和亞熱帶乾熱河谷的生態環境。
余甘子植物對光照和水分條件有獨特的喜好,喜光耐旱,不耐寒霜,對年均溫度有較高的要求,需達到20度以上,降雨量則以1000毫米左右為宜。它的根系發達,主根深長,側根廣泛,具有出色的蓄水和固土能力,即使在貧瘠土壤中也能茁壯成長,因此被視作荒山綠化的理想先鋒樹種。
(2)福州甘果山是哪裡擴展閱讀
余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因其吃起來「先苦後甜」得名。 目前市場上也有野生牛甘果賣和水果型牛甘果兩種。與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纖維少、營養豐富、產量高、效益好等特點,而且吃起來更加甘甜爽口。
『叄』 福州地理怎麼劃分
福州建城有兩千多年了,在有人類活動的大約五千年裡,福州先民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地理風水遺產,本著「溫故而知新」的心態,從福州的城市建設歷史中,可以管窺福州往昔的地理風水,對我們今日選擇居住之地,也許有點幫助。
福州地處太平洋西岸,晚更新世以來海平面的變化,對福州的影響較大,所以在談地理風水前,要專門聊一下福州的海平面。在距今35000年前,古海平面在-50米處;距今29000~28000年間,古海面在-110~-100米深處;距今28000~25000年間,海面回升到-90米;距今25000~23500年間,海面又下降至-100米處;距今23000~20500年間,古海面位於-130~-140米處;自18000年前開始,海平面又急劇下降,至15000年前達到最低點,為-150~-160米。中國東海大陸架大部分脫水露出海面,大陸向東延伸數百公里,台灣和本省島嶼均與大陸連成一片;從15000年以來,海面開始回升,在回升過程中曾有幾次停頓,形成數級水下階地;距今14440年,海面回升到-115米;14000年前回升到-100米;12000年前回升到-50~-60米;11300年左右,上升到-18米以上。海水已影響到閩江口地區,當時閩江河谷較現在低15~20米。
8000年前,海面為-5米左右;7000~6000年間,海面達到現在高度;6000~5000年間,海面升到最大高度,比現在海面高3~4米,福州盆地成為海灣;距今約2600年起海平面逐漸下降,直至今日的位置。這次海侵,稱為「長樂海侵」,盆地內沉積幾米至十幾米厚的淤泥層,福州盆地內許多以「嶼」命名的地名,如前嶼、後嶼、台嶼、橫嶼、南嶼、盤嶼、國嶼等,以及甘蔗曇石山的貝丘遺址也都證明這一史實。
而據考古學家的論證,商周至漢初時期,現在的福州市區還是一片內海和沼澤地,屏山、烏山、於山等還是島嶼,所謂於山,就是當初越國的一個分支於越移居在此而得名。如果時光可以倒流,那時的福州大概可以用「福州灣」來形容,就像今日的湄洲灣、羅源灣一樣。西周晚期(約前770年間),閩族人已在福州中部丘陵壑地之間(今台江區吉祥山一帶)活動。可惜那時的吉祥山不過是福州灣內的一座小島,地方狹小,甚至可能常常被閩江的洪峰淹沒,所以成不了先民們的定居地。
倒是「福州灣」的北部、現新店一帶是平坦的高台地,這里的地形就成了先民們落腳的第一站,也奠定了福州城的第一塊基石。據查,閩越先民所建的古城遺址位於新店蓮花峰下古城山南側至池邊村北側,由八一水庫畔的岩溪和半頂水庫畔的半頂溪夾峙,今天,比較靠近那裡的別墅有翠湖山莊及其水庫對岸的古城山莊。古城遺址東距福飛路150米,以今天的觀點,至多是山寨一類的規模,當然,不生產時下流行的「山寨機」。
位於福州市郊區新店鄉的古城村距福州市區約5公里,城址呈長方形,南向偏東10度,南北長而東西狹窄。東、西、北三面城牆殘存,南牆已盪平。城寬310米,長約600多米,可辨認的城牆殘段合計275米,殘牆厚10.5米,高1米左右。城牆為夯土建築,褐色粘質,質堅硬。50年代初,部分城牆還有一人多高,後逐漸毀於建房和平整土地。70年代在平整土地時,當地群眾還出土了一批布紋飾瓦片。當地人把城牆以內稱為「古城裡」,把西城址外稱為「古城外」,把城東南側一塊平地稱為「校場」。城址北側200多米有座高128.9米的山丘,名曰「古城山」。1988年1月,在古城山南麓靠古城一側的山坡上,出土一件漢代方格紋硬陶罐。該遺址於1986年列為福州市郊區文物保護單位。
新店遺址自1996年10月至今歷經多次考古發掘,發掘出的眾多文物都能證明該古城還是福建省迄今已發現的最早城池。這一帶可以看成是福州發展的龍頭。東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 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威王所敗,越國瓦解,其後裔臣民散居東南一帶,部分入閩,逐漸與土著閩族人融成閩越族。這次的人口遷移,對於福州古城的發展無疑是有推動作用的,比如冶煉技術,對農業發展自然利好多多。
滄海桑田,隨著地殼的變化、四周山體泥石與山洪的沖淤和閩江帶來沙土的沉積,現在市區的陸地漸漸形成。而越王無疆也七傳至無諸,無諸先是自立為閩越王,秦時被廢為君長,高祖五年(前202年),因反秦有功,無諸被漢高祖復封為閩越王。據推測,當時的古城舊址的發展極其緩慢,可能是因為肅殺的北風或是四周山體泥石與山洪的威脅。所謂「樹移死,人移活」,無諸也不例外,他在今屏山東南麓冶山一帶築城建都,稱冶城,為福州城垣之始。
冶城北有森林茂密的越王山,因它像屏風一樣擋住北面寒氣,又稱屏山。其東麓為冶山,又名泉山,是一座小山。該地山環水繞,百泉匯集於池,傳說歐冶子在此鑄劍,故稱歐冶池。池面十幾里,四周林木繁盛,土地肥沃,既可防洪澇,又可灌溉周圍田地。冶城具體方位大致南至今鼓屏路湖東路口,北至屏山,以歐冶池為中心,四面環山,東面今七星井一帶較平,土地肥沃,可以耕種。冶城建立後,閩越國即禁止在屏山樵採,保持樹木水源,使屏山成為冶城風水寶地。以今天的觀點看,冶城大概與"水泊梁山"類似,無諸也算是「佔山為王」,同時也接受了漢高祖劉邦的「招安」,後來宋江給「盜版」了。
據《閩都記》載:「漢高祖五年,封無諸為閩越王,都冶。」。因地處冶山附近,故名冶城。由於西周以後封建諸侯王都的面積有所限制:「大者不過三百雉」(即周圍不過九百丈)。清郭柏蒼《葭桁草堂集》:「相傳漢時海航椗於還珠門外」,冶城之南是水漫地區,因而城池是座狹小的土城,城裡主要居聚王族官吏和士兵。這座古城,據《三山志》記載:「閩越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步。」正德《福州府志》:「在今府治東北二百五步。」《閩都記》:「將軍山一名冶山,在貢院西南,閩越古城。」《榕城考古略》:「今合諸說考之,其地當在今諸古嶺以南,城隍廟以北等地也」,即今鼓屏路省財政廳、錢塘巷一帶。1989年在鼓樓區城直街21號、22號居民住宅廚房邊發現有「冶山古跡」摩崖石刻。1990年在鼓屏路發現有漢代的瓦當、瓦筒等物,在七星井一帶發現漢代遺址、遺物。綜上述,證實《榕城考古略》所記。
元代薩天錫有《越王山》詩為證:」越王故國四圍山,雲氣猶屯虎豹關。銅獸暗隨秋露泣,海鴉多背夕陽還。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日暮鷓鴣啼更急,荒苔野竹雨斑斑。」詩中雖然充滿懷古悲涼之情,卻客觀上記述了前人重視城市風水,使城市居民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當然,此時的福州盆地也還沒形成,以現在眼光來看,福州只是一個漁村吧,這個「漁村」就是今天福州的雛形,正如當初的深圳漁村,只是深圳的建設速度使其少了一份歷史的沉澱與厚重。
從此以後,福州的城垣,自漢冶城起歷經五次移擴興廢,即漢冶城、晉子城、唐羅城、五代夾城和宋元外城。我們的先人在城市建設中自古就很重視規劃和風水。從漢無諸開始就把冶城建在屏山南麓,坐北朝南,食南方風水;背靠屏山,左倚鼓山,右傍旗山,有依有靠;面對三道橫案(吉祥山、高蓋山、五虎山),主理萬民生機。我們有理由說這就是歷代領導者、建設者精心設計的一條城市中軸線,也就是今天的八一七路,由此也可以看到福州的「來龍去脈」。
這條中軸線從屏山開始,經鼓屏路、東街口、南街、南門兜、茶亭街、洋頭口、中亭街,其實貫穿了整個福州城市發展的軌跡。這種形勝歷經2200多年不變,即使近代增闢了許多新線路,也離不開這樣的態勢
無諸在此風水寶地建城後,閩越國發展很快,到漢武帝時,閩越王郢仗著國力強盛舉兵圍東甌、攻南海,向東北、西南擴張,嚴重威脅漢朝的集權統治。20年後,東越王余善舉兵反漢。漢武帝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派兵平叛,滅閩越國,拆除冶城,把居民遷往中原,福州古城一度荒廢。
沉寂了400年後,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武帝在吳建置的建安郡地,增設晉安郡,轄地相當於現在福建的東南沿海地區。太康三年,任命嚴高為晉安郡守。嚴高到任後見舊城狹小,不足以聚眾,即著手選擇新址。他原計劃將新城建在白田渡,又嫌不是坐北朝南,於是以地形圖向著名地理風水學家郭璞求教。郭璞指著舊城南面的小山阜說:「是宜城,後五百年大盛。」
據宋梁克家《三山志》載:「晉太康三年(282年),既詔治郡,命嚴高治故城,招撫昔民子孫。高顧視險隘,不足以聚眾,將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圖咨以郭璞。蹼指其小山阜,曰:『是宜城,後五百年大盛。』於是遷焉。」又明王應山《閩都記》載:「閩自無諸開國,都冶為城,所從來久遠,晉太康三年,治郡樹牧,狹視冶城,太守嚴高詢於郭璞,乃經始於越王山之南。」再清林楓《榕城考古略》載:「晉武帝太康三年,始治郡。太守嚴高狹視冶城規制,將移白田渡嫌為南向(疑係」非南向「之誤)。乃為圖咨於著作郎郭璞。璞指一小山阜,使遷之,乃經始於越王山之南,是為子城,自晉迄六朝皆仍之。」以上都是說晉嚴高遷建子城時,都曾請教郭璞。
郭璞確有其人,且是歷史名人。在諸多有關郭璞的資料中,1989年版《辭海》所載較為扼要簡明,且具權威性。《辭海》載:「郭璞(276-324)東晉文學家,訓詁學家。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博學,好古文奇字,又喜陰陽卜筮之術。東晉初為著作佐郎,後王敦任為記室參軍。敦欲謀反,命其卜筮,璞謂其必敗,為敦所殺。王敦平,追贈弘農太守。擅長詩賦。今傳《郭弘農集》系明人所輯。」根據這些記載,郭璞還是一條硬漢,人品可嘉。他直言王敦謀反必敗,引起王敦不滿。王敦問他:「卿壽幾何?」答曰:「命盡今日日中。」(這里為福州話說白天為「日中」找到了依據)他明知王敦立即要殺他,還是不改口,年僅48歲的生命。
高嘯雲的《八閩新記》中《嚴高與郭蹼》篇說得更具體:「郭璞好經術,博學有奇才,只是有『口吃』的毛病,說話期期艾艾,可是下筆千言,詞賦為東晉中興之冠,以江賦與南郊賦為最有名,在賦中極言江南風景之美……」由此可見郭璞很可能來過福建,對包括福州在內的八閩大地的山水頗為了解。因此他有資格為福州城看風水。
上文講到的白田渡究竟在哪裡呢?《長樂六里志》釋及,白田山在閩縣欽仁里,即晉郡守嚴高欲徙郡治處。地產蕉草,可以為布。坑曰蕉坑,溪曰蕉溪。另據《閩都記》載,白田渡在白田山下,有馬江之左次港,稱上桐江,潮通龍門、坑田、琅尾、東渡、白田,接蕉溪、大溪二水。白田山和白田渡之間,村莊鱗次櫛比,為白田村。白田村俗稱「白田」,至今仍在口頭流布,而書面寫的是「玉田」,顯然屬地名的雅稱。《長樂六里志》有「玉田即白田」記載,便為佐證。玉田村,又是今長樂玉田鎮所在地,為大福州平原的中心地帶。可惜雖然有山可靠,卻是朝北,冬天卻是擋不住北風的。
言歸正傳,據《福州府志·卷四·城池》記載,郭璞在《遷城記》中寫道:「桑田為海,人事更改……鳥出木空,千載不昧。前有雙眉,重施粉黛。溪澗水來,盡歸於海。主揖其客,客住主在。穩首東日,高山鎮寨……」。
在這里,郭璞對福州建城的選址作了風水理論的闡釋,大意是說:滄海變為桑田,能聚集更多的人居住,可變荒蕪為繁榮。有樹才有鳥,有樹鳥才有優美的居住環境,這是千年不變的道理,絕對不能毀壞林木花鳥。城前面有烏石山和於山兩座山,就像是雙眉,必須很好保護山上樹木。林木鬱郁蔥蔥,就像重施粉黛一般,才能使溪澗里的水保持清澈,流歸大海。人類與環境,就像主人與客人一樣,主人善待客人,客人住得安穩,主人就很自在。太陽從東方升起,照耀著高山下的城鎮,這里是一片繁榮景象。
嚴高得郭璞指點後,即著手建晉安郡城。北起今鼓屏路小山阜,南至八一七北路虎節路口;東起湖東路麗文坊口,西至鼓西路渡雞口。設五座城門,城外均有護城河,規模較冶城為大,後代因城擴大,故稱為子城。
同時,嚴高疏導西北面山上的水流。他利用因築城取土而被掏深的城郊東北和西北的窪地,開鑿成東湖和西湖,繞湖一周各二十里。西湖東臨城牆,西南有大夢山、象山,西北有五鳳山環繞,農田間雜其中,既防澇又防旱。西北山上溪水匯集湖中,灌溉農田。東湖集東北山上流下之水,旱季灌溉,雨季儲水以防澇東湖在城東北,今新店、琴亭、斗門一帶,浮村山是東湖的中心,湖前、湖塍村是東湖留下地名,湖今已無存。兩湖以五鳳山的續脈龍腰山為界,如兩顆綠色明珠,調節氣候,綠化環境,生產食物。這是當時最大的水利工程,既使福州城西北面山峰成為風水寶地,龍脈所在,又使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福州城從此成為山清水秀、物產豐饒的安居福地。有鑒於此,福州目前計劃在琴亭一帶重新挖掘一個東湖,就不足為奇了,風水上應該有益(所以萬科金域榕郡也「不失時機」地加以利用了東湖)。
其實,真正使福州興旺的是築城後的永平至永嘉年間(291~313年) 為爭奪中央政權而持續16年的「八王之亂」,導致政權覆滅,戰禍連綿,驅使中原士族和民眾南逃避難,其中一部分輾轉入閩。這是北方漢人首次大批入閩,史載「自永嘉不竟,中原板盪,江左衣冠右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遷入閩中。」這就是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北方漢人同時帶來了蠶絲業,從此,福建也有了彩緞生產。
此後,隨著城市的繁榮,福州城不斷擴大。特別是唐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出現「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的慘狀,大批北方人經由浙江、江西進入福建。僅貞元十四年(788年)「奔閩之僧尼士庶」一次便達5000人。第二次的北方人南遷,給福州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到唐中和年間(約882年)經濟繁榮,人口大增,福建觀察使鄭鎰再在東南隅進行拓修,北至今鼓屏路小阜,南至今八一七北路上的虎節路口,東至今湖東路麗文坊口,西至今鼓西路渡雞口。設6個城門,城門外均有護城河,南名虎節門,門外有大航橋,俗稱大橋,橋在今八一七北路虎節路口。東南名安定門,門外有仁愛橋,橋在今開元路南端與妙巷東端之間,即今衛前街。東名康泰門,上建有東山樓,門外有東康橋,橋在湖東路中山路口之間,即今麗文坊。西豐樂門,門內宜興門,門外有宜興橋,在今鼓西路渡雞口。西南名清泰門,上有清泰樓,門外有雅俗橋,俗稱楊橋,橋在今達明路雅亮里與葛厝弄附近。拓建後的子城,面積比舊城擴展,城內官衙鼎立,郡衙在北居中,北靠城邊,南設儀門,門在今鼓屏路湖東路口。同時,在烏石山西麓鑿南湖,後引西湖水流入南湖,灌溉城西南田地。
子城擴建期間,唐光啟元年(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隨王緒農民軍入閩,有眾3萬餘人,此後陸續有中原人士南下歸屬,並就地娶閩越族遺民女子為妻,人口迅速繁衍,又一次實現大規模的民族融合。據《閩縣鄉土志》載:「及唐季王氏來閩,隨之者有36姓」。第三次的北方人南遷,更加開拓了福州的城建。
唐天復元年(約901年),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築羅城,故羅城又名「威武軍城」,把子城圍成內城。城呈不規則圓弧形,方圓約40里,城高20尺,厚17尺,把晉安郡城包在城內。北面將冶山圍入,成為全城制高點。南面以安泰河為限。羅城以大航橋河為分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經濟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北中軸大道兩側辟為衙署;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築高牆,這些居民區成為坊、巷之始,以後逐步形成「三坊七巷」的布局雛形。羅城城牆全部用磚砌築,城磚都印有「威武軍式樣製造」的字樣。磚的大小「以開元尺為准,長一尺八寸,厚三寸」。設8個城門,南利涉門,即今安泰橋北岸;東海晏門,即今東大路五一路口澳橋西端;東南通津門,即今津門路的高節路口;東北延遠門,即今中山路北端貢院前附近,俗呼北院後;北永安門,即今北門錢塘巷永安境;西善化門,即今西門兜善化坊口;西南清遠門,即今光祿坊澳門路澳門橋北;西北安善門。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閩錄》雲:二年,後諸郡志相沿),王審知把橢圓形的南北端加以擴大,把羅城夾在裡面,故稱「夾城」 ,名南北月城,方圓26里。南北夾城建成後,包括羅城略呈圓形,南端由利涉門擴展到今南門兜的寧越門,北端由永安門擴展到越王山(屏山)東麓的嚴勝門、遺愛門。夾城又叫做南月城、北月城,周圍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南月城大門2個:寧越門(今南門兜)、美化門(原闊埕街),並開浚護城濠和江湖相通。北月城也有2個大門:嚴勝門(今華林寺東段)和遺愛門(今北門兜)。當時城南還有1座內城門,名叫水步門,在原水部菜頭橋。北城還有2城門,一名井樓門,在今井大路七星井附近;一名迎仙門,在今西門兜。夾城建成後和羅城連成一起,把屏山、烏山、於山3個制高點都圍在城中,提高福州的防禦能力。當時還建築7座佛塔(現僅存定光塔和堅牢塔,即俗稱白塔和烏塔)和鼓山白雲峰湧泉院(明永樂年間改名湧泉寺)。
北宋開寶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錢昱出於加強防禦又增築的東南夾城。南自光順門(合沙門)而西,城329丈,門樓6間,敵樓30間;東自東武門(行春門,今稱東門)而北,有安道、臨江2門,樓3門,敵樓皆5間;便門2個(湯井門、船場門),敵樓9間,城274丈,開沿城河2900尺;自東武門而南,門樓3間,敵樓24間,城310丈,開沿城河3600尺,城高1.6丈,厚8尺,下用堅石為牆基,上壘以磚壁,復為屋蓋。在福州歷代城垣建設中第一次出現建敵樓。從當時外城的幾座城門的舊址,可以看出其擴展范圍。南面擴至合沙門,名遠南,後改光順,今洗馬橋北邊;東南擴到通仙門,今通仙境;東至春門(亦名東武門),今晉安橋西側;東北擴至湯井門,今湯井兜和船場門;西南擴至怡山門,在迎仙門外,今西門兜。
宋太平興國三年(987年) 宋太宗統一福建,宋王朝顧慮有反,下令廢毀城垣,僅余殘牆高數尺。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程師孟知福州,於次年動工修建福州城,在子城舊址加以修復。程師孟修復子城時,將西門擴展到今鼓西路元帥廟河沿,取名豐樂門,門外為定遠橋,並將都倉(今稱舊米倉),圍在城內,又在城上建樓閣9座,即:蕃宣樓、西湖樓、五雲樓、三山樓、清徽樓、泰山樓、堆玉樓、緩帶樓、坐雲樓。同時疏浚護城濠,架橋12座:虎節門大橋、清泰門雅俗橋、發苗橋、義和橋、宜秋橋、長利橋、仁愛橋、樂游橋、群樂橋、開通橋、便民橋、宜興門橋。元朝再次下令廢毀福州城牆。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北方人口紛紛南遷,形成福州歷史上第四次移民高潮。據宋《三山志》記載,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福州戶數已從太平興國年間的94475戶,增加到321284戶,200年內增加226809戶,增加2~3倍多,其中主戶211500戶,客戶109692戶,客戶也佔主戶的半數。人口增長壓力之下,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又於外城加以增築。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命駙馬都尉王恭修建福州舊城。王恭詳細考察福州風水(又一位風水先生),認為要使城內生態完好,必須把屏山、烏山、於山三山環於城內,於是以石砌牆,北跨屏山主峰,外城繞烏山、於山二山建城牆,廣袤方十里,基本上呈圓形,風水奇佳。重建時,先在屏山巔修建一座作為各城門樓樣本的譙樓,故名「樣樓」。從樓中可望大海,又名鎮海樓。城牆的東、西、南三面則按宋代的外城遺址修復。南面的城垣圍繞於山、烏石山麓,方圓10里,四周邊長3340丈。城牆高2.1丈多,厚1.7丈,城上有敵樓62座,警鋪98座,堞樓2164個,女牆4085個。
洪武六年(1373年)福州中衛指揮李惠等又加修建,在城中增建城櫓,環城俱加屋蓋。為防禦倭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城上增設敵台36個,環城3面,挖濠深7.5尺,寬10丈,長3300餘丈。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又侵犯,因有城垣保護,曾殲滅倭寇於城下。市郊「八十一堆」,相傳就是當年倭寇葬身之地。萬曆十年(1582年)又重修,共有7大城門:南門(在九仙橋)、北門(即前夾城的嚴勝門,此門後塞,改仁愛門為北門)、東門(即前外城的行春門)、西門(即前夾城的迎仙門)、水部門(在東南面)、湯門(在東北面,即前湯井門)、井樓門(在湯門北面,即前船場門)。在石城之外的要沖地方,再加上一重半圓形的瓮城,亦有門,可關閉。還有水關4個,以溝通城內外的河道。
明代學者王世懋在《閩部疏》中寫道:「天下形勢,易辨者莫如福州府,諸山羅抱,龍從西稍衍處過行省,小山坐其中,烏石、九仙(於山)二山東西峙作雙闕。其外托東山高大,蔽虧日月,大海在其外,是謂鼓山。西山迤邐稍卑,狀若展旗,曰旗山,以配鼓。其前則印山若屏,似人巧湊泊而成者,然猶未睹水所經宿也。登道山(烏石山)以望,則大小二水,歷歷在目。大江從西南蛇行方山下,南台江稍近城而行。大江復從南稍折而東北,南台江水合之,汪洋彌漫,東下長樂入海,其山川明秀如此。」
明代學者王應山在《閩都記》中寫道:」三峰峙於域中,三絕標於戶外。甘果方幾,蓮花現瑞。襟江帶湖,東南並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山川靈秀所都耶。逢兵不亂,逢飢不荒。沙合路通河口,海濱鄒魯,而自古記之。」至此,學者認為明代福州城的選址得天時、地利、人和,為最佳風水。其關鍵在於避風藏水,城內有樹木茂盛的三山,可避風;城外有江河湖塘,可以藏水,福州成了天造地設的人間福地。
以後的清朝基本是照著明城府的布局加以完善,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總督李率泰因防火災,拆換城屋,增築垣牆,高2.4丈,厚1.9丈,計窩鋪264座,炮台93座,垛口3000多個,馬道5530丈。康熙三十年(1691年)總督郭世隆重建西南2城樓。雍正五年(1727年)、九年(1731年)相繼重修,增築女牆。乾隆十六年(1751年)總督喀爾吉善、巡撫潘思榘又重修。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福建督撫重修城垣,竣工後將其山川形勢以及壇廟、官署、坊鄉、衢路、橋梁地位繪圖注說。道光年間(1821~1850年)再次進行大修,但城的范圍都沒有拓展。
辛亥革命後,為了發展交通,城牆陸續拆毀。還珠門始建於五代龍德元年,初名鎮閩台,又名歸投門。清代經過改建,改名獅子樓,俗稱雙門樓,雙門中置有石鑿大獅3隻,面朝南方,用以壓五虎山,俗稱「三獅掣五虎」。民國時改建公路時拆毀,三獅移置鼓樓前「海天鰲柱」匾下面,1952年拆鼓樓城牆建鼓屏路時,把石獅移置南門兜環島,「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當然,從此以後,福州城的建設基本是限於停頓。
福州地理與風水有很大關系 以及相關的匪夷的事也發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