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有值得一去的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一種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古石刻藝術。它在山崖石壁上刻下書法、造像或岩畫,源於遠古時代記事之法,自北朝盛行,直至隋唐宋元,長盛不衰。中國保存多處重要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布於山東、陝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和福建等地。石刻字體多樣,包括篆、隸、楷、草、行,內容廣泛,涵蓋文學、人物生平、歷史、醫葯、水利等領域。
泰山摩崖石刻,共計1000餘處,其中《記泰山行》刻石,又名唐摩崖,刻於唐開元十四年(726年),位於岱頂大觀峰崖壁之上。
武夷山中摩崖石刻,約有700餘處,遍布山中,是山景與人文藝術的完美結合。
徐州子房山摩崖石刻,由石刻藝人謝仲華先生歷時二十年雕琢而成,面積大約四五百平米,是匠心獨運的傑作。
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薛家村1社張家灣北部山腳下的千佛寺摩崖石刻,正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是研究佛教藝術的重要資源。
福州東郊鼓山的摩崖石刻,自宋以來,名人墨客留下各種字體石刻549段,1949年後更有郭沫若等知名人士題名。
青田石門洞摩崖石刻,作為浙江省內年代跨度最長、刻勒密度最高的摩崖碑刻群,共有80處摩崖題刻,25通碑刻,是研究歷史、藝術的寶貴資料。
摩崖石刻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也是歷史的見證,記錄了不同時代的文化風貌和思想變遷。這些石刻藝術不僅展示了精湛的雕刻技藝,更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和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