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閩南在哪裡在哪個省
1、閩南是一個地區,指的是福建省的南部。
2、閩南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和原漳州府龍岩縣(今龍岩市新羅區)的絕大部分地區和龍岩漳平市、三明市(地級市)的大田縣和尤溪縣的部分地區。北接福州莆田,南與廣東潮汕地區相連,西與原汀州府界交界。
3、福建簡稱為閩,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從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來說,閩南並不包括客家地區(客家人為主的汀州府,龍岩地區除了新羅區、漳平市外等),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
Ⅱ 閩南人的分布范圍
1. 包括狹義閩南人和浙南溫州平陽、蒼南等地的一些居民:不少當地居民是在明清時由閩南遷入浙江,使用的語言是受吳語溫州話影響的浙南閩語。
2. 也包含被閩南化的客家人等地的人與台灣古閩越族後裔原住民平埔族,被閩南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南靖、詔安、平和、雲霄等縣西部。
3. 還有數量龐大的被閩南化的馬來人: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開始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中南部。
4. 巴巴娘惹也包刮少數在唐宋時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一般上巴巴娘惹都是指古代中國移民後裔。這些唐宋明後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
5. 男性稱為峇峇(巴巴),女性稱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巴巴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巴巴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
6. 巴巴娘惹是馬來獨特的文化,專指中國人和馬來人的後裔。據說最早是由鄭和下西洋時的中國人和當地的馬來女子結合產生的一個特殊的族群。
7. 巴巴娘惹文化---傳統華人文化這些巴巴人,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
8. 某些巴巴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對於華人的一些傳統節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視,過春節,作為子孫或年幼的一輩,得跪著磕頭、敬茶及祝安。
9. 逢春節、清明、農歷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講究,要擺三牲及飯菜等,要擺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餚上供。
10. 銀衡 福建南部的居民:包含中國統治的泉州、漳州、廈門,及福建龍岩市新羅區與漳平市、福建中部的莆田、仙游的居民:該地莆仙話本屬閩南語系,只因地近福州,受到福州話較多影響,莆仙話與其他地方的閩南話仍有許多相通的詞彙,而且莆田是許多福建移民的原鄉,莆田湄洲島也是閩、台著名海神媽祖的故鄉。
11. 因為閩南人與福州人同處於福建省,閩東閩南兩地亦有人口往來,福州人即閩東人亦有部份閩南民系的成份,但進入福州的閩南人則被人數較多的福州人同化,閩東民系與閩南民系的關系仍然非常親密,古代沒有民系之說,而南移政權的人口多在淅江以及福建,福州為福建政治中心,閩東一帶的閩民系受南遷吳越民系影響,影響到語言有些不同,但閩東閩南關系,姓氏,來源仍然非常親密。
12. 廣東閩南人是由福建移居廣東的閩南人,包括明代、清代及以後由福建莆田及泉州、漳州移居粵東、及粵西的閩南人,潮汕地區的原居民和由福建莆田及泉州、漳州移居粵東的人亦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所以潮汕人就是廣東閩南民系。
13. 明朝中期實施海禁,但廣州仍能作有限度的通商,使在宋元明初的世界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的經營貿易的閩南人南下廣州以及廣東沿海,明朝福建閩南地區移民廣州、粵西沿海以及潮汕,但亦被附近主要為廣府地區的廣府話又稱廣州話(即標准粵語)同化,在廣東粵西粵東沿海亦有大量福建閩南移民,不少和鋒源做當地人通婚,影響了當地的民系。
14. 明清時期,閩南人口大量南下廣東,特別是莆田,使福州人南下莆田,至今莆田話變成閩南福州話夾雜的方言。
15. 此外,梅州亦有由莆田南下的閩南人,如曾憲梓。
16. 南宋末年,因逃避戰亂以及閩南沿海的天災、人口過剩,幾十萬的閩南莆裂正田、泉州、漳州、廣東潮州人移民到現在的海南島,現海南漢族絕大部分人均為閩南後裔,操閩南方言海南話。
Ⅲ 閩南是什麼意思
閩南指閩南地區。
閩南地區,包括中國福建省東南南部沿海的泉州、廈門、漳州三個設區市及所轄縣區,閩南地區語言以閩南語為主,也稱閩南金三角或廈漳泉大都市區。
泉州港在宋元時期是世界第一大港,閩南人分布廣泛,台灣,新加坡都有四成的閩南人,海內外使用閩南方言的人超過4000萬,不少被閩南人同化的族人和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閩南這個詞是在20世紀後半期福建方言專家才提出的,之前閩南地區人遷徙到外地都自稱福建人,東南亞、廣東人、廣西人等外省人以及外國人也稱閩南人為福建人。
(3)閩南人是福州哪裡人擴展閱讀
閩南代表文化
1、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台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2、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後、天後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這一信仰的主體據說是由真人真事演變而來的。考察媽祖的生平得知,這一信仰來自民間傳說。首先是傳說,然後是傳說的歷史化和神化,最後形成普遍的媽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