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原縣的歷史簡介 100字左右
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遼寧省撫順市,位於撫順市北端,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地處東經124°20′至125°29′,北緯41°48′至42°29′之間。全縣下轄9個鎮、5個鄉:清原鎮、紅透山鎮、草市鎮、英額門鎮、南口前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大孤家鎮、夏家堡鎮、土口子鄉、北三家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鄉村總人口約26萬人。有漢、滿、蒙、回、朝鮮等13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清原鎮。
全縣有林面積366萬畝,森林總蓄積量212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6.7%,林下資源極為豐富,其中山野菜年自然生長量達2萬多噸、野果2.4萬噸、野生食用菌5000噸、野生編織植物10萬噸;野生葯材近560種,資源量達17萬噸。
縣內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和探明的金、銅、鐵、水晶石、硅石等25種,其中主要礦產儲量:金17噸,銅37萬噸,鐵1646萬噸。
清原是渾河、清河、柴河、柳河四大河流發源地,已建成水庫55座,可開發水力水電容量28.24萬KW。
全境內山巒重疊,景色宜人,旅遊資源豐富。境內長白山余脈的滾馬嶺,已建成集觀光、森林浴、滑雪為一體的省級渾河源頭森林公園。紅河風景區被人們譽為「東北小三峽」,遊玩於山水之間,別具情趣。
清原交通便利,沈吉鐵路貫穿縣境;縣城距撫順市98公里,距沈陽146公里,境內有各級公路32條,總長971公里。通訊實現了光纜化、程式控制化,移動通訊網遍及城鄉,有線電視網覆蓋全縣城鄉。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本縣地處遼東山地丘陵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吉林哈達嶺山脈在縣境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最高峰莫日紅山海拔1013米。南部為連綿起伏的群山峻嶺,屬龍崗山山脈,海拔在800米左右。中部為渾河谷地,平均海拔在200-400之間,起伏不平,是本縣主要耕作區。
氣候特點
清原縣處在中溫帶亞濕潤區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氣溫3.9-5.4度,最冷出現在1月,最熱出現在7月,一月平均氣溫-16℃,最低氣溫-37.6℃;七月平均氣溫22.8℃,最高氣溫36.5℃。大於10度的年活動積溫2497.5-2943.0度。無霜期120-139天,平均日照2433小時,年降水量700-850毫米,降雨量集中在6、7、8月份,植物生長季在4-9月。
水文狀況
清原縣境內河流、水庫眾多,遼河的一級支流渾河、清河、柴河與松花江的源頭之一柳河發源與清原縣境內,境內河流密布、水源充沛,共有主、支流103條,總流長183公里,水質清純甘洌,出境水斷面全部達到國家二類水質標准。清原縣擔負著涵養和供應沈陽、撫順、鐵嶺、遼陽、鞍山、盤錦、營口等遼寧中部城市群及吉林省海龍、輝南、樺甸、吉林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使命,是遼寧省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和用材林基地,全國九大重點水源地之一。
渾河在境內主河道全長111.9公里,為清原縣的最大水系,占境域內總面積的59.8%,佔下游大夥房水庫的51%。清河、柴河、柳河水庫的庫容都超二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分布廣,開發潛力較大。已發現和探明的有金、銅、鐵、硫化鐵、蛭石、硅石、螢石、鉀長石、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雲母、粘土、草炭土等25個礦種。現有主要礦產儲量:金17噸,銅37萬噸,鐵1646萬噸,石灰石5934萬噸,大理石2.2億立方米,硫化鐵67萬噸,草炭土605萬噸。
水資源:清原是渾、清、柴、柳四大河流發源地。年平均降雨量810.8毫米,地表水流量10.5億立方米。現已建成中小型水庫55座,庫容10,450萬m3,據初步勘查設計,全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8萬kw,開發水力發電站21座,裝機容量28.24萬kw,年設計發電量59521萬kw.h。目前已建成水電站7處,其中紅河二級水電站裝機5000kw,年發電1481萬kw.h。
森林資源:全縣有林面積366萬畝,其中人工林169萬畝。主要有柞、樺、楊、紅松、落葉松等202個樹種。森林總蓄積量2,129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70萬立方米,年採伐量2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7.7%。 清原已成為遼寧省重點商品材基地和水源涵養林基地。
野生植物資源:清原山多林密,野生資源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山野菜主要品種有蕨菜、刺嫩芽、猴腿、廣東菜、大葉芹、水芹菜桔梗等,年自然生長量2萬多噸;野果有山梨、山核桃、山裡紅、山荊子、山葡萄、獼猴桃、山李子等,年自然生長量2.4萬噸;野生食用菌有小灰蘑、榛蘑、松樹傘、黃粘團、榆蘑、趟子蘑、掃帚蘑、大腿蘑等,年自然生長量5000噸;野生編織植物有胡枝子、白柳條、油條等,年自然生長量10多萬噸。
中葯材資源:清原特產名貴中葯材有山參、園參、牛黃、鹿茸、林蛙、蝮蛇、五味子、月見草、刺五加、貫眾、細辛、黨參、木通、龍膽草、黃柏、馬兜鈴、貝母、紫草、黃芪等560種,資源量達17萬噸。
[編輯本段]地名由來
清原遠在清代曾為各縣邊境之地,匪賊常出沒於此,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在建縣設治時,為正其本,清其源,故命名為清源,後因與山西省的清源縣重名,便於一九二八年改「源」為「原」。命名清原,含有「大地清平」之意。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清原戰國時屬燕國的遼東郡,秦及漢初襲舊。
西漢昭帝始元五年 (公元前八十二年)為玄菟郡高顯縣地,後屬平州玄菟郡;三國西晉隸屬無變。東晉南北朝屬前燕、前秦、後燕。
從北燕至隋為高句麗所據。
唐初屬新城地。
唐高宗總章元年始屬安東都護府。後為渤海扶余府的轄境。
遼初屬優州,會同二年(938年)始為東京道咸州東境地。
金初此地屬東京咸平縣。天德二年(1150年)起屬咸平路成平縣。
元初屬開元路開元府,至元二十四任(1287年)屬遼陽行省開元府,元真二年(1296年)屬遼陽行省開元路。
明洪武始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開元三萬衛所轄。正統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屬建州衛地,其餘所屬不變。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後金政權建立後,此地為明、後金割據區。
清初,康熙起奉天府屬開原縣。
清代為開原、興京兩縣相間之地。
民國初年底開原縣境,後因此地位於柳河、興京、海龍三縣交界處,距縣城較遠,難以控制,便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析開原、海龍、柳河、興京以及鐵嶺五縣各一部分,置設治局,同年八月升為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為清原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樂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清原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
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公布省公署官制,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仍隸奉天省為丙類縣。
東北光復後,建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縣人民政府。
1946年國民黨佔領此地,本縣為安東省所轄。
1948年清原縣重新解放,劃屆遼東省管轄。
1954年清原縣又劃歸遼寧省所轄。
2. 清原縣有多少人口
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遼寧省撫順市,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鄉村總人口約26萬人。位於撫順市北端,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地處東經124°20′至125°29′,北緯41°48′至42°29′之間。全縣下轄9個鎮、5個鄉:清原鎮、紅透山鎮、草市鎮、英額門鎮、南口前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大孤家鎮、夏家堡鎮、土口子鄉、北三家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有漢、滿、蒙、回、朝鮮等13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清原鎮。
3. 清原縣屬於哪個市
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於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
4. 清原縣縣傳說概述
清原滿族自治縣概況
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撫順市,位於撫順市北端,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地處東經124°20′至125°29′,北緯41°48′至42°29′之間。全縣下轄14個鄉鎮。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鄉村總人口約26萬人。有漢、滿、蒙、回、朝鮮等13個民族。
清原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5個鄉:清原鎮、紅透山鎮、草市鎮、英額門鎮、南口前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大孤家鎮、夏家堡鎮、土口子鄉、北三家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
本縣地處遼東山地丘陵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吉林哈達嶺山脈在縣境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最高峰莫日紅山海拔1013米。南部為連綿起伏的群山峻嶺,屬龍崗山山脈,海拔在800米左右。中部為渾河谷地,平均海拔在200-400之間,起伏不平,是本縣主要耕作區。渾河、清河、柴河、柳河均發源於本地,水量充沛,水質清澈。
本縣處在中溫帶亞濕潤區內,屬大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5.1℃。一月平均氣溫-16℃,最低氣溫-37.6℃;七月平均氣溫22.8℃,最高氣溫36.5℃。年平均降水量863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無霜期135天左右。
農業以栽種水稻、玉米、大豆、煙草為主。白柳條、黃杏條為省內重點產區。境內高山林茂,樹種繁多。水量豐富,是遼寧省水源重點涵養地區。山野菜資源量大,蕨世、剌嫩芽、猴腿等有大量出口。山果類資源山楂、山梨、山葡萄為釀灑的上好原料。野生中草葯材有幾百種,五味子為遼寧特產,國內外享有盛譽。野生菌類蘑菇、木耳視為珍品土特產。
清原縣是遼寧中葯材生產大縣,全國遠規定的633種大宗葯材,清原就有104種,其中人參、遼細辛、遼五味、北龍膽等都屬中葯材佳品。目前。
工業有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造紙、紡織、食品、釀造、制葯等部門。地下礦產有金、銅、鐵、梳化鐵、硅石、理石、至石、石灰石、煤炭、雲母等20餘種,擁有礦點100餘個,其中紅透山銅礦規模最大,為省內聞名企業。
境內沈右線鐵路黃穿中部。國級干線公路與沈吉線鐵路並駕齊驅。縣級公路發達,又有專用線通往各個礦區。
距清原鎮西地16公里處的紅河電站,風景優美,融山、水、洞、崖、島峽於一體,集奇、險、壯、絕、趣於一身,每年吸引了大批外來遊客觀旅遊。
縣人民政府駐清原鎮
此地在西漢昭帝始元年間屬玄菟郡高顯縣地,後屬平州玄菟郡,南北朝至隋為高句麗所據,唐初屬新城地,唐渤海時期為渤海扶余府的轄境,遼初屬優州,會同二年(938年)始為東京道咸州東境地。金初此地屬東京咸平縣。天德二年(1150年)起屬咸平路成平縣。元初此地為開元跌汗元府轄地,至元二十四任(1287年)屬遼陽行省開元府,元真二年(1296年)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洪武年間為遼東都司開元三萬衛所轄.正統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屬建州衛地,其餘所屬不變,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後金政權建立後,此地為明、後金割據區。清代為開原、興京兩縣相間之地。民國初年底開原縣境,後因此地位於柳河、興京、海龍三縣交界處,距縣城較遠,難以控制,便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析開原、海龍、柳河、興京以及鐵嶺五縣各一部分,置設治局,同年八月升為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為清原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樂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清原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公布省公署官制,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仍隸奉天省為丙類縣。東北光復後,建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縣人民政府.一九四六年國民黨佔領此地,本縣為安東省所轄,一九四八年清原縣重新解放,劃屆遼東省管轄,一九五四年清原縣又劃歸遼寧省所轄。
清原縣遠在清代曾為各縣邊境之地,匪賊常出沒於此,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在建縣設治時,為正其本,清其源,故命名為清源,後因與山西省的清源縣重名,便於一九二八年改「源」為「原」。命名清原,含有「大地清平」之意。
5. 遼寧清原縣屬於哪個市
現在是撫順的 但是現在撫順和鐵路區號都是改成024了 和沈陽區號一樣 以後很有可能也劃歸給沈陽
這樣的話 清原自然而然的就是沈陽的了
6. 清源是哪個省哪個市的
清原縣屬於遼寧省撫順市。
清原縣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並且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於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全縣總面積為3932.96平方公里。
清原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與河谷交錯,中部沿渾河河谷平原向西逐步低緩。境內山脈屬長白山龍崗支脈。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餘座。最高山峰有南部的龍崗,海拔1100.1米;次之為北部的莫日紅,海拔1013.4米。最高海拔為1100.1米,最低海拔136.2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7. 遼寧清原是哪個市
是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這里有很有名的渾河峽谷漂流,最近幾年還要在清原縣灣甸子鎮建一個大型滑雪場,清原是個狠好的地方。
8. 清原是什麼級別城市還是縣還是區
清遠是地級市
9. 清原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9年,清原縣轄14個鄉鎮,分別是清原鎮、紅透山鎮、南口前滿族鎮、大孤家滿族鎮、夏家堡滿族鎮、草市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英額門鎮、土口子滿族鄉、北三家滿族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鄉鎮:
1、紅透山鎮
紅透山鎮西距撫順市區60千米、沈陽100千米,國道202線,高速公路東西穿過,距離出口東西各10公里,交通便利。紅透山鎮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西部,是一座依山傍水、城鄉一體的美麗小鎮。
2、南山城鎮
南山城鎮是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的一個下轄鎮,位於清原東部山區,屬高寒地區,與吉林省的梅河市和柳河縣毗鄰。
3、灣甸子鎮
灣甸子鎮在長白山余脈龍崗山腳下,是渾河發源地,距清原縣城27公里。鎮域耕地面積3.8萬畝,其中旱田3.2萬畝,水田0.6萬畝。山林面積30萬畝,森林覆蓋率78.8%,森林蓄積量160萬立方米。灣甸子鎮可開發流域194條,流域面積為25萬畝。
4、敖家堡鄉
敖家堡鄉地處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西南部,距清原縣城35公里,東鄰大蘇河鄉,南與新賓縣永陵鎮接壤,北和南口前鎮相鄰,敖家堡鄉境內總面積257,985畝,其中森林面積83,550畝,耕地面積12,898畝。
5、枸乃甸鄉
枸乃甸鄉位於遼寧東部山區,是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的一個下轄鄉,距縣城20公里,轄區面積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