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州寺廟有哪些
廣州有哪些寺廟廣州人最熟悉的寺廟是華林寺、光孝寺、六榕寺、三元宮、黃大仙廟、懷聖寺和菠蘿廟(南海神廟)。其中懷聖廟是伊斯蘭教的廟堂。
其中光孝、六榕、華林、海幢四寺稱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
1、三元宮
坐落於應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廣州市現存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三元宮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創建。初名越崗院,唐稱悟性寺,明代重修時改名為三元宮。
相傳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又名玄)為煉丹而建,初名越崗院.鮑靚之女的姑,善長醫葯,與晉代著名醫葯家葛洪結為夫妻,在此居住10年之久,「藉井泉及紅艾為醫方,活人無算」,逝世後人們在此設的姑殿以紀念。越崗院自東晉建後,幾經荒廢,於明萬曆及崇禎時重修,始用三元宮之名(一說清順治年間改建為三元宮)。三元,即道家對天宮、地宮、水宮的總稱,傳能赦罪解厄,帶來福壽.
2、光孝寺 光孝寺位於廣州人民公園之北,佔地三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廣州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一說,此話雖未必正確,但該寺是廣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該寺始建於三國,寺名屢變,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而定今名。唐代儀鳳元年(676)高僧慧能在寺中戒壇前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佛教南宗,被稱為「禪宗六祖」,為該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此後殿宇日多,對中國佛教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3、六榕寺 六榕寺花塔在朝陽北路,廣州著名的佛教古寺。建於梁大同三年(537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廣州著名的古跡之一。
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蕭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信佛君主)的母舅曇裕法師從柬埔寨求得舍利(佛骨)來到廣州。廣州刺史蕭裕為了迎接這一佛教之寶,特地在這里創造「寶庄嚴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重修時,該寺僧人供奉佛教禪宗六祖慧能,以修凈業,遂改名為凈慧寺。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於宋元符三年(1100年)路經廣州時到此游覽,看見寺內有古榕樹六棵,便題書「六榕」二字。明代稱六榕寺,並沿襲至今。
花塔在六榕寺內,原名寶庄嚴寺舍利塔。該塔是與六榕寺同時興建的,但原塔已於公元十世紀時被火焚毀。1931年重修時在內部用鋼筋水泥加固。現塔高57米,八角九級,裡面十七層,沿梯級登至塔頂,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華麗壯觀,檐角都懸掛吊鍾,整個塔好像是花朵疊成的一根花柱,塔頂好似長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所以人們一般叫它為「花塔」。
4、華林寺 位於廣州西關下九路北側西來正街一帶。隋代以前此地為珠江岸。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全國(即古印度)高僧菩提達摩東渡來到中國傳教。他首先在今西來初地處登岸,並在登陸處建西來庵。後世信徒尊奉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始祖,因而稱其當年登陸地為西來初地。 華林寺是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隋、唐、宋、元、明諸代,傳燈不絕。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首建大雄寶殿,次建樓閣堂龐察室,改西來庵為華林寺,成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該寺住持抵園和尚奉詔始建寬31米、深44米、總面積為1364平方米的五百羅漢堂,除供奉三寶佛外,還陳列著神態各異的泥塑五百羅漢像。另有一尊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木雕像,該木雕像現存威尼斯科雷爾博物館。羅漢堂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5、海幢寺 位於廣州市同福中路337號,始建於明末清初,迄今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以寺貌庄嚴、殿宇雄偉、凈域宏敞、佛緣鼎盛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廣府五大叢林之一。
該寺相傳南漢時代是「千秋寺」。後年久荒廢,變為居民叢冢。明朝末年,為富紳郭龍岳的圓地。僧人光牟、月池師徒向郭募得此地建佛堂,依佛經海幢比丘潛心修習般若波羅密經成佛之意,取名「海幢寺」。
海幢寺歷史悠久,林木參天,濃蔭覆地,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海幢春色」為昔日膾炙人口的羊城八景之一。名勝古跡和珍貴文物有海幢論鷹爪、十六羅漢、四大金剛、三須觀音、猛虎回頭石、海幢宮瓦、澹歸碗、幽冥鍾、星岩石塔等一大批,豐富多彩。加上天然和尚等高僧著述頗豐,又延師授徒以詩學,故詩僧特多,有「天然門下,詩僧六十」之美譽。因此,歷史上海幢寺不僅是弘法修禪的場所,也是名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地方。
6、仁威廟
坐落於龍津西路廟前街,舊泮塘鄉內。該廟始建於宋皇?v四年(1052年)。自宋以來,歷代鄉民皆"率其私錢"修葺或重建。清乾隆年間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進房舍。後兩進和東序則是乾隆年間增建的。仁威廟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現主體建築略呈梯形,佔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仁威廟內的木雕十分精緻,頭門均做成木雕的工藝構件,雕刻吉祥紋飾,遍施金彩。而頂部為五山風火山牆。正脊是石灣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樣。仁威廟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其木雕、石雕、磚雕各具特色,陶塑、灰塑工細勁秀,給人們留下深刻而強烈的印象。
7、南海神廟 又稱波羅廟,位於黃埔南崗鎮廟頭村。南海神廟是古代帝皇祭海的場所,創建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都派官員到廟中舉行祭典,留下不少珍貴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稱。南海神廟又是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史跡,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廟內現存文物眾多,廣州市古樹名木的第1至第8號均在神廟內 ,如位於廟西的一棵皂莢樹已有390年歷史,其它幾株木棉、海紅豆等樹齡均在200年以上。廟西章丘崗上有「浴日亭」,宋元時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即指此處,亭內立有蘇東坡詩碑。南海神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歷二月的「波羅誕」廟會是廣州地區最大的民間廟會之一。
8、黃大仙祠
廣州黃大仙祠始建於清代己亥年(1899),1910年代遭受戰亂破壞,但從遺跡可見,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匾額、門飾、石獅等,裝飾以精緻雕刻。
1915年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黃大仙的畫像、靈簽和葯簽到香港,於1921年建成香港黃大仙祠,因而深受海內外華人信仰和祀奉。
廣州黃大仙祠於1997年11月9日由廣州嘉游旅遊景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正式動土復建,並於1999年2月6日開放給公眾參觀。至今已接待超過數百萬人次。祠內存有原黃大仙祠珍貴的文物,另設有黃大仙主殿、 觀音殿、呂祖殿、孔聖堂、財神殿、關帝殿、斗姥殿、陳列區、嶺南式園林花圃、億年奇石、素菜館及商場和廣場等設施提供遊客用膳、購物和休憩。
9、番禺南沙天後宮
南沙天後宮緊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於大角山東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築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在天後廣場正中就是石雕天後聖像,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築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後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後宮佔地278畝,投資近5000萬元。
天後聖像高達 14.5 米 ,屹立在佔地 1.5 公頃 的天後宮廣場上。整座天後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煙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另外還有北京路的大佛寺,白雲山的能仁寺,惠福西路五仙觀,海珠區五鳳村漱珠崗上的純陽觀,等等。。
『貳』 廣州有哪些寺廟
六榕寺:廣州市越秀區六榕路87號
光孝寺:廣州市越秀區海珠北路177號
華林寺: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北側西來正街
海幢寺: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337號海幢公園內
光塔寺:又稱懷聖寺,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路
三元宮:廣州市越秀區應元路11號
黃大仙祠:廣州市荔灣區芳村百花路1號
仁威廟:廣州荔灣區龍津西路廟前街
五仙觀:廣州市越秀區惠福西路
大佛寺: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
天後宮:廣州市南沙區大角山
南海神廟:廣州市黃埔區南崗鎮廟頭村
華峰寺:廣州市蘿崗區禾豐村
純陽觀:廣州市海珠區五鳳村漱珠崗
圓玄道觀: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九潭村
能仁寺:廣州市白雲山上
『叄』 廣州哪兒有燒香拜佛的地方
廣州可以去燒香拜佛的寺廟有:光孝寺、海幢寺、大佛寺 、六榕寺和華林寺。
1、光孝寺
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 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該寺由宗教部門管理。
『肆』 廣州有哪些比較著名的佛教景點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佛教在廣州流傳千載,香火旺盛。六榕寺、光孝寺、華林寺、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
(一)六榕寺
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六榕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初名寶庄嚴寺。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興盛的時期,當時還出現了一個歷史上最狂熱推崇佛教的皇帝,他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蕭衍。在他的影響下,全國各地都建了大量的寺廟,後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指的是這一歷史事實。六榕寺就是在這種氣氛中興建的。北來元符三年(1100年),大文學家蘇東坡由海南貶所北歸,路經廣州到該寺遊玩時,應寺中僧人道琮之請為寺題字,他見寺內六株榕樹綠蔭如蓋,盤根錯節,氣勢不凡,即欣然書下「六榕」二字,後人敬重蘇東坡遺墨,將「六榕」刻字造一木匾懸掛於寺門之上,又於永樂九年(1411年)將凈慧寺改稱六榕寺,舍利塔稱六榕塔,又名花塔。 六榕寺山門前門楣上懸掛的「六榕」二字牌匾,是蘇東坡所書。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同時,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以塔顯」之稱。凈慧是六榕寺的別稱。
(二)光孝寺
位於越秀區光孝路,是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廣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的佛教名剎。光孝寺坐落於光孝路,是廣州市四大叢林(光孝、六榕、華林、海幢)之一,其始建年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光孝寺的建築規模雄偉,為嶺南叢林之冠。它不僅在佛教歷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而且開創了華南建築史上獨有的風格和流派。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有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1961年,光孝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海幢寺
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海幢寺既是弘揚佛法之所,又是廣州旅遊勝地之一。寺內曾有「古寺參雲、珠江夜月、飛泉卓石、海日吹霞、江城夜雨、石磴叢蘭、竹韻幽鍾、花田春曉」八大景點。
(四)華林寺
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西來正街,始建於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華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中印文化交流地,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首。隋代以前此地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竺(即古印度)高僧菩提達摩東渡來到中國傳教。他首先在今西來初地處登岸,並在登陸處建西來庵。後世信徒尊奉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始祖,因而稱其當年登陸地為西來初地。華林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隋、唐、宋、元、明諸代,傳燈不絕。1963年3月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公布華林寺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由於華林寺沒有大雄寶殿,所以五百羅漢堂就成了主殿。而達摩堂建成之前它又是寺中唯一的殿堂。
『伍』 請問廣州有什麼寺廟
廣州有大佛寺、六榕寺,光孝寺,都在越秀區。不過韶關的南華寺最殊勝啦。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真身即供奉於此。
地址: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東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
另外不必緊張,夢到死人要發財了。
『陸』 廣州哪裡可以找到井
現在比較少了吧!其他市區應該有!
『柒』 廣州那裡有寺廟````
廣州市寺廟簡介
六榕寺留蘇東坡真跡
景點簡介
廣州市中心中山六路西北,建於梁大同三年(53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廣州著名的古跡之一。
六榕寺蘇東坡手跡
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蕭衍(中國最著名的信佛君主)的母舅曇裕法師從柬埔寨求得舍利(佛骨)來到廣州。廣州刺史蕭裕為了迎接這一佛教之寶,特地在這里創造「寶庄嚴寺」。北宋端拱二年(989)重修時,該寺僧人供奉佛教禪宗六祖慧能,以修凈業,遂改名為凈慧寺。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於宋元符三年(1100)路經廣州時到此游覽,看見寺內有古榕樹六棵,便題書「六榕」二字。因此,六榕寺大門對聯"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無樹記東坡"便不難理解了。其中的"博士"實指王勃;如今六株榕樹已經沒有了,所以"六榕"實際上是歷史古跡,僅留追憶罷了。門前"六榕"二字是蘇東坡手跡。明代稱六榕寺,並沿襲至今。
六榕寺蘇東坡手跡
六榕寺花塔雄矗寺院中央,高57米,11角形,外觀9層內分17層。塔東為山門、彌勒殿和天王殿、韋馱殿,還有蘇東坡畫像和有"六榕"的石刻等古碑10餘方。塔之西為大雄寶殿,高14米,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內供奉清康熙二年(1663年)以黃銅精鑄的三尊大佛像。佛各高6米,重10噸,儀態慈祥,它是廣東省現存最大的古代銅像。大殿南側現重建了說法堂,榕蔭園內有六祖堂、觀音殿、僧舍齋堂、功德堂、藏經閣等。
六榕寺蘇東坡手跡
該塔是與六榕寺同時興建的,但原塔已於公元十世紀時被火焚毀。1931年重修時在內部用鋼筋水泥加固。現塔高57米,八角九級,裡面十七層,沿梯級登至塔頂,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華麗壯觀,檐角都懸掛吊鍾,整個塔好像是花朵疊成的一根花柱,塔頂好似長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所以人們一般叫它為「花塔」。塔頂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鑄造的千佛大銅柱,連上面的九霄盤、寶珠及下垂的鐵練總重達5000公斤。
寺內還保存有宋代所鑄唐代僧人六祖的銅像,這也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六祖姓盧,號慧能,廣東新興縣人,是佛教達摩禪宗的第六代祖師。
六榕寺以"六榕花塔"為特色標志,1997年被評為廣州市十大旅遊景點。
--------------------------------------------------------------------------------------------------
交通信息
乘地鐵一號線在公園前站下,或乘56、58路公共汽車在六榕寺站下,或乘5、7、29、85、86、88、102、104、107、124、180、203、217、243、244、253、273、519、552路公共汽車中山六路站下可達。
--------------------------------------------------------------------------------------------------
其他信息
·門票:8元
·開放時間:8:00-17:00
·電話:83392843
陳家祠——瑰麗的民間工藝建築寶庫
景點簡介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現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所在地,位於荔灣區中山七路陳家祠地鐵站旁。
書院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動工興建,歷經四年竣工落成,是當時廣東72縣陳姓合族宗祠。始建時用作廣東各縣陳氏子弟來省城應科舉時學習及住宿場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陳家祠
全院佔地近1.5萬平方米,院東新辟有1.7萬多平方米的綠化廣場。主體建築寬80米、深80米,以「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杪」布設,穿插六院八廊,規模宏大,廳堂軒昂,庭院幽雅,全院的門、窗、屏、牆、欄、梁架、屋脊等處處均配上精美的各式木雕、石雕、磚雕、灰塑、陶塑、銅鐵鑄等藝術品,與雄偉的廳堂渾然一體。主體建築正 門兩邊的外牆上,6幅大型磚雕《梁山聚義》、《梧桐杏柳鳳凰群》等,其畫內建築物雕工精細、層次分明,人物神態各異、形象生動,花鳥栩栩如生,其磚雕技藝為近代罕見,可說是驚世之作。
陳家祠
尤具特色的還有第二進後側長廊上的柚木屏門雙面鏤雕,分別雕有歷代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三顧茅 廬」、「赤壁之戰」等20幅木雕,被贊譽為「木刻鋼刀雕就的中國歷史故事長廊」。
中路一、二進間的院子內的石欄桿鑲嵌的鐵鑄雙通花欄板「金玉滿堂」、「三羊啟泰」等展示了中國近代鑄鐵工藝的成就。 院內石雕、陶塑、灰塑也以表現主題的嶺南特色鮮明、工藝精美、精品琳琅滿目而稱雄嶺南。郭沫若曾賦詩贊美陳氏書院的建築藝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
陳氏書院坐落北朝南,為三進院落式布局,由9座廳堂、6個院落、10座廂房和長廊巷組成。主體建築佔地6400平方米。其整體結構布局嚴謹、虛實相間,廳堂軒昂,庭院寬敞幽雅,特別是在建築裝飾上集中體現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精華。其內外建築構件上巧妙地採用了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銅鐵鑄等工藝裝飾。圖案題材廣泛,造型生動逼真,雕刻技藝精湛,用筆簡煉粗放卻又精雕細琢。可以說,陳氏書院不愧為一座宏偉瑰麗的民間工藝建築寶庫。
陳家祠
1959年,陳氏書院被辟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傳展覽廣東地區歷代各類民間工藝品為主。兼及全國各地民間工藝品。館內辟有多個展廳,常年展出館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綉等工藝精品。其他工藝品種類更多:有廣州琺琅、金銀工藝、套色蝕花玻璃;有佛山燈色、剪紙、木刻、門面等;有潮州麵塑、稿末塑、麥桿貼畫的剪紙;還有陽江、潮汕、佛山地區的漆器,以及少數民族地區工藝等。還設有近代傢具、書畫、文房四寶、茶藝等展廳、專室。 陳氏書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評為「廣州十大旅遊美景」之首。
陳家祠
仁威廟
仁威廟是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講究富麗堂皇,並且是中國各種雕刻藝術事例匯聚的結晶。它的主體建築略呈梯形,坐北朝南。
廟內的木雕十分精緻,頭門均做成木雕的工藝構件,雕刻吉祥紋飾,遍施金彩。
-------------------------------------------------------------------------------------------------
美食信息
雙皮奶、荔灣裹蒸皇、牛肉腸、伍湛記及第粥、荔灣艇仔粥、歐成記鮮蝦雲吞、德昌咸煎餅、擂沙湯圓、陳添記魚皮、南信牛三星、羊雜湯、銀記鮮蝦拉腸
--------------------------------------------------------------------------------------------------
推薦線路
· 陳家祠—— 仁威廟——荔灣博物館(西關民俗館)——上下九——廣州石室——華林寺——抵碼頭(大鍾樓)上船珠江夜遊,可參加廣州各大旅行社的廣州一日游理由內路線
--------------------------------------------------------------------------------------------------
交通信息
·乘地鐵陳家祠站下;
·乘85、88、104、107、128、路公交車高基站下;
·乘268路公交車陳家祠站下或乘15、52、55、105、124、133、193、196、205、207、231、232、256、275、530、539、555路公交車中山八路站下。
--------------------------------------------------------------------------------------------------
其他信息
·地址:中山七路恩龍里34號 電話:81817371、818114559
·開放時間:8:30-17:30
·門票:10元,70歲以上持老人優理發證免標,學生及退休人員憑證半票。
華林寺五百羅漢堂
景點簡介
華林寺
位於荔灣區長壽西路華林寺前街,是廣州別具意義的佛教寺院。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印度名僧達摩從海路到廣州,在華林寺附近登岸並建「西來庵」,是達摩在我國最先傳播佛教之地。後人為紀念這位高僧,稱其登岸處為「西來初地」,一直沿用至今。西來庵歷代均有擴建,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701年)改稱華林寺,是當時的廣州佛教五大叢林之一。
華林寺現主要建築為羅漢堂,羅漢堂內五百羅漢像在「文革」時被毀,1997年重立木雕的五百羅漢像。另華林寺前原有星岩白石塔一座,6面7級,高7米,每層刻有花紋,具有雕刻建築藝術價值,現已移置於解放北路蘭圃中。
1963年3月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公布華林寺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圖)華林寺五百羅漢堂
五百羅漢堂
由於華林寺沒有大雄寶殿,所以五百羅漢堂就成了主殿。而達摩堂建成之前它又是寺中惟一的殿堂。
走進五百羅漢堂,只見堂門前兩旁各立有一個高達殿檐、手執金剛杵、面容威猛的金剛力土鎮守著山門。殿門上方高懸「五百羅漢堂」石額。兩旁石柱刻有一副對聯:「證菩提心現應真相,登歡喜地得自在觀。」進入殿門,只見一尊笑口常開且大腹便便的彌勒佛在迎候著您。佛的背後是寺院護法神將韋馱大將軍。殿堂北端供奉著三尊大佛:釋迦牟尼佛祖居中,茲師佛在左邊,阿彌陀佛在右邊。殿堂的西牆供奉著全身地藏王。殿堂東牆供奉的是一尊木雕的千手千眼觀音立像,與地藏王相對。
五百羅漢堂殿門向南,由殿門至北端的三保佛像,為南北中軸線。東西兩邊是迴廊,在高1米多的基座上供奉著五百羅漢。原像已在「文革」中毀去,盪然無存,現在的佛像於1997年參照清光緒年間的《五百羅漢圖》及有關資料重新雕塑的,造工十分精細。雕像的材利是優質的香檀木,初由浙江工匠精心雕刻而成,再從潮州、汕頭、福建、湖北等地買來麻布、泥灰、生漆等各種材料,經接縫、打溝、裱布、上灰、打磨、上漆、貼金等1O多道工序而成,工程於1997年12月竣工。
現在,大多數新雕塑的羅漢像供奉在台基上,另有數十尊羅漢像緊密排列於「妙相庄嚴」東側的高架之上。五百羅漢喜怒哀樂,形態各異,金碧輝煌,真令遊人自不暇接、流連忘返。
達摩堂
達摩堂是20世紀90年代為紀念達摩師祖而重建的。殿堂坐北朝南,堂前石柱有一副木刻對聯寫道:「東土禪宗傳妙法,西域寶甸辟華林」,是贊頌初祖達摩由西來中國傳播宗教文化事跡的。而殿堂北牆正中的白石基上供奉著身穿袈裟、左腿趺坐、右腳曲起、形如印度僧人的菩提達摩塑像。殿堂東西牆壁上掛有兩幅雕畫,內容是敘述達摩東渡來華的傳奇故事,如「面壁九年」、「一葦渡江」、「只履舊西」等。
-------------------------------------------------------------------------------------------------
美食信息
接近上下九,有許多西關美食。
西關除了古建築外,也是美食的天堂。上下九就匯集了數十間著名的酒樓、食府。有廣州酒家、陶陶居、泮溪酒家,這些都有數十年或百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還有在荔灣廣場中新建成的"西關人家",這些地方都可以品嘗到廣州地道的菜式,講究飲食的朋友不可不去。荔灣的小吃也很著名,有老牌的南信雙皮奶、伍湛記及第粥、歐成記雲吞面……絕對可以令你大飽口福。
--------------------------------------------------------------------------------------------------
推薦線路
· 陳家祠—— 仁威廟——荔灣博物館(西關民俗館)——上下九——廣州石室——華林寺——抵碼頭(大鍾樓)上船珠江夜遊,可參加廣州各大旅行社的廣州一日游理由內路線
--------------------------------------------------------------------------------------------------
其他信息
·聯系方式:020-81393175
·乘車線路:2、3、6、61、82、204、號公共汽車可達該寺(在帶河路站下車)。
·景區門票:免票
·開放時間:8:00-17:00(節假日照常開放)。
光孝寺
景點簡介
光孝寺座落在廣州市區的光孝路北,是嶺南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的一座名剎,民諺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之說。光孝寺也是古代中外高僧經常駐錫的佛教道場。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策源地之一。寺內有福楹聯寫道:「禪教遍寰中茲為最初福地,抵園開嶺表此為第一名山」。概括地說出了光孝寺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光孝寺的歷史源遠流長。公元前二世紀,寺址是南越王趙他的玄孫趙建德宅居之地。三國時,吳國貴族虞翻流放南海,居此講學,時人稱為「虞苑」,因苑中有不少河子樹,又名訶林。虞翻死後,家人贈宅為寺,名「制止寺」,這里作為寺廟的歷史從這時開始。
內容簡介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比丘尼踏著的,便是嶺南名剎廣州「光孝寺」的地面。
這里,原本是南越王玄孫的宅居三國虞翻流放南海,居此講學,為「虞苑」。虞死,贈宅為寺,名「制止」東晉隆安元年,改名「王圓寺」唐貞觀年間,王圓寺重修,又易名「 明法性寺」宋時,又名為乾明禪院、崇寧萬壽寺、廣孝禪寺等直至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才改為今天這個名字光孝寺,已用了800多年光孝寺也是幾經風雨的。1921年,一度改為「警官學校」、「美專學校」。抗戰時,成了「偽救國軍司令部」解放後,華南歌舞團的舞蹈學校又設在這里。佛,與兵為伍,與繪畫、舞蹈相合也夠苦了。1979年,政府撥款60萬重建大雄寶殿、六祖堂1986年,光孝寺歸還佛門。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天這里發生了一場有趣爭論,慧能來到這里,堂內的蟠動了,一僧說,是「風動」:一僧說,是「幡動」。說「風動」者,論無風幡不自動。說「幡動」者,論有風山何以不動。慧能播言: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自己心動這,便是有名的「風幡」典故悠悠揚揚,如這鍾聲,一直響到今日。
寺內有兩座鐵塔,東鐵塔和西鐵塔。東鐵塔是五代南漢大寶十年鑄就,西鐵塔是五代南漢大寶六年鑄就。東鐵塔是七層四焦,高635米,是我國僅存的年代最早、體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鐵鑄佛塔。
一年一度的光孝寺水陸大法會是十分盛大的。一般七天,多者為四十九天參加法事的僧人或幾十或上百,誦經設齋、禮佛拜懺、追薦亡靈,供品多為飲食。為「超度」水陸一切鬼魂,普濟「六道四生」。光孝寺,是一個給人希望的地方。
近年來,光孝寺在海內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准備用5年時間分五期工程逐步重新修建殿堂,第一期工程是修建頭山門、長廊、鍾樓、鼓樓和千菩薩殿,已經破土。五期工程全部完工後,在佔地3萬多平方米的寺內,屆時,一座千年古剎將重展風貌,重現昔日的歷史原貌,又展現嶺南寺廟建築特色。
廣州光孝寺熱心幫助瑤胞群眾,1996年捐資12萬元,為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山聯鄉修建公路。今年該路已建成通車,瑤胞群眾推舉鄉長到光孝寺送上一面錦旗,上面寫首:「幫民鋪富路,助民奔小康。」
1996年10月30日,光孝寺隆重舉行新成法師進院升座慶祝典禮。是日,千年古剎裝扮一新,到處張燈結綵,幢幡迎風,梵音悠揚。光孝寺監院明生法師率全寺僧眾在山門口恭請新成方丈進院升座,新成法師於山門說偈行進院禮儀後,於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前上香、說偈,隨後轉向大雄寶殿,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市六榕寺住持雲峰法師在大雄寶殿為新成方丈送位;在法堂,退居方丈本煥老和尚為新成送座。當天,兩萬名各界人士及信眾盈庭滿院,盛況空前,整個慶典儀式圓滿。
新成法師現年78歲,為了傳持如來家業,重振佛門宗風,不顧年事已高,四處奔波,內理僧團傷事活動,又兼省、市佛協工作和十多處寺廟管理工作,任勞任怨,孜孜不倦。與此同時,新成法師還一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投入賑災救災、「希望工程」以及資助教內修建寺院、辦學辦刊等事業,貢獻卓著,受到了佛門四眾弟子、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交口稱贊
桂殿蘭宮:道教神廟仁威廟
景點簡介
仁威廟是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講究富麗堂皇,並且是中國各種雕刻藝術事例匯聚的結晶。它的主體建築略呈梯形,佔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廟內的木雕十分精緻,頭門均做成木雕的工藝構件,雕刻吉祥紋飾,遍施金彩。而頂部為五山風火山牆。正脊是石灣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樣。它的精美的木雕、粗獷的石雕、剔透的磚雕,曾被譽為「桂殿蘭宮」。
仁威廟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北帝)的吉廟,取「仁威並施」之意,始建於1052年,有940多年歷史,是現存廣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它以其精美的木雕、粗獷的石雕、玲瓏剔透的磚雕等嶺南古建築藝術著稱,曾被譽為「桂殿蘭宮」,名聲遠播海內外。廟宇建築庄嚴古樸、富有鮮明的嶺南傳統古建築工藝特色,是廣州明清建築風格的代表,也是廣州市目前整體結構保存較完整的道教古建築,具有重要的文物和道教文化價值。
仁威廟歷代多次進行過重修、重建,其中清朝乾隆年間和同治年間進行過規模較大的重修。整座廟宇坐北朝南,原有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深五進、尚保留有碑記20多塊。1993年8月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市級文物單位。
歷史上,仁威廟一直是廣州市西部和南海、番禺、順德等地信仰道教群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新中國成立後,仁威廟的宗教活動仍延續不斷,「文革」後,仁威廟得到修復,廣州市道教信徒多次要求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2002年12月,經廣州市、荔灣區政府批准,仁威廟移交給廣州市道教協會,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管理開放。仁威廟成為廣州市繼三元宮、黃大仙祠、純陽觀之後的第四間經政府登記開放的道場。
據悉,在廣州市、荔灣區宗教部門的指導下,廣州市道教協會日前成立了仁威廟重修委員會,擬投入資金對仁威廟進行全面維修,使仁威廟辦成一個集嶺南特色、歷史文物、道教殿壇於一體的宗教和旅遊勝地。
-------------------------------------------------------------------------------------------------
美食信息
雙皮奶、荔灣裹蒸皇、牛肉腸、伍湛記及第粥、荔灣艇仔粥、歐成記鮮蝦雲吞、德昌咸煎餅、擂沙湯圓、陳添記魚皮、南信牛三星、羊雜湯、銀記鮮蝦拉腸
--------------------------------------------------------------------------------------------------
推薦線路
· 陳家祠—— 仁威廟——荔灣博物館(西關民俗館)——上下九——廣州石室——華林寺——抵碼頭(大鍾樓)上船珠江夜遊,可參加廣州各大旅行社的廣州一日游理由內路線
--------------------------------------------------------------------------------------------------
交通信息
·8路車總站
--------------------------------------------------------------------------------------------------
其他信息
·地址:中山七路恩龍里34號 電話:81817371、818114559
·開放時間:8:30-17:30
·門票:10元,70歲以上持老人優理發證免標,學生及退休人員憑證半票。
三元宮簡介:
三元宮坐落於應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廣州市現存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三元宮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創建。初名越崗院,唐稱悟性寺,明代重修時改名為三元宮(道教以天、地、水為三元)。 三元宮的整體布局是:以正對山門的三元殿為中心,坐北朝南;殿前拜廊東西連接鍾鼓樓,殿後為老君殿;兩側自南而北,東為舊祖堂、齋堂、客堂、呂祖殿,西有缽堂、新祖堂、鮑姑殿等建築。各殿堂建築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三元宮主殿三元殿寬20.27米,深16.85米,建在北面高一級的石台基上,與鍾、鼓樓和拜廊連成一片,在廣州古建築中獨一無二。 三元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流行的上元誕、中元誕、下元誕的宗教民間節慶的主要活動場地。
『捌』 廣州天河區,哪裡有寺廟或道觀之類的
廣州四大叢林
華林寺:華林寺站、帶河路站
六榕寺:六榕寺站
光寺寺:西門口站
海幢寺:海幢公園站、海珠區委站
另外還有大佛寺:大南路站、北京路口站
能仁寺:白雲山腳
『玖』 廣州有那些寺廟分別在哪裡
一、六榕寺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
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二、廣州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在北京路西側、廣州百貨大樓正南方)。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
三、花都華嚴禪寺
花都華嚴禪寺原名觀音寺,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8),歷史上信眾群集,香火興盛,近百年來幾經興廢。該寺位於花都區芙蓉大道西側華藏山(又稱仙姬山)。
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處。2001年10月11日,經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正式發文批准華嚴寺為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
四、能仁寺
能仁寺始建於1824,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山,其創建人是吟堅和尚。自上而下有慈雲殿、甘露泉、大雄寶殿、虎跑泉、六祖殿、玉虹池、石橋、牌坊等建築或古跡。
廣州著名旅遊勝地白雲山上一景,在玉虹洞,為佛教寺院。於清道光四年(1824)由吟堅和尚始建,當時僅有「茅屋數椽」。
五、海幢寺
海幢寺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
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
『拾』 廣州白雲區哪裡有寺廟
解天通神的廟宇
————呂祖閣呂祖文化解天意通神聖
也許是腳下的這塊地兒,讓我認識了對面的呂祖神仙。白雲閣、脫凡洞、仙風道院、還有那環繞的乾坤二崗夾陰陽二水,透過這衛輝城外「天外仙州」的層層雲霧,看到了天外的另一個世界。「閉上眼睛,看到的是一個世界,睜開眼睛的時候,那個世界就會悄然離去;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睜開眼睛的時候,自己也會變得撲所迷離」。人一生當中最大的悲哀就是到死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是誰!呂祖就是我們所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八仙過海中身背寶劍的那位智者呂洞賓,在神仙世界裡,呂祖稱的上是一位大神,唯有他一個人是通過自身的修煉得道成仙。呂祖是一種文化,在這里我們既不能把他完全人物化或格式化,又不能把他單方面的程序化和宗教化。如果脫去披在身上的神袍,他就是一個道德高尚的智者,坐進神龕里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普度眾生的上天神靈,在他有生之年也許他沒有做出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升天之後他在天界所做的一切那隻有上天知道,我們只是在有限的文字材料裡面尋找那些他在得到成仙的過程中撿到一些少的可憐的對生命有價值的東西,呂祖神仙的貢獻在於他成神之後,他究竟度化了多少人,我們只能用一個比較模糊的數字「成千上萬」來統計吧!歷史文字記載,由於宋、元朝封建皇帝的推崇,在全國一下子就出現了一萬三千多座呂祖祖師的廟宇,可謂是千年不滅神仙火,萬年永燃道士燈。
前面我已經寫過一篇文章,用衛輝呂祖閣呂祖社的扶乩活動作為主線,基本上闡明了我的觀點。在全國存在的廟宇里,有關呂祖度人的記載比比皆是,古城衛輝就有呂祖閣、呂祖廟、呂祖庵、呂祖社、呂公堂和散落在民間大大小小的廟宇不計其數,先說古代呂祖社的扶乩活動,也許現代人不相信神明的存在,當然不相信扶乩,把扶乩之作視為神神道道的「偽托」。《純陽三書》對「乩」字作了解釋:「何以謂之乩,『乩』字從『乙』, 從『占』;『占』字從『卜』,從『口』」。「乩者,仙凡相卜路,故乩不可忽也。」扶乩是占卜的一種形式,借凡人之手,達神靈之言,「扶乩演經」是其功能之一,最主要的還是占卜。這一點,呂祖年譜《海山奇遇》里的《乩仙記》里有記載,「乩,與稽同。卜以問疑也。後人以仙降為『乩』,批名為曰『乩仙』,亦稱『箕仙』,又謂之『扶鸞』。凡鸞仙多為呂祖語言,非常的靈驗」。在《乩沙記》里,一位扶乩的弟子要呂祖現象,問扶乩之理,呂祖回答說:「噫,子亦知覘(chan,觀測)沙之道,至精至神乎?夫覘沙者,仿於《易》之卜筮。孔子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無有遠近幽深,遂知求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是乩也,即筮道也。」又雲:「卜巫者,須要誠心正意,無思無為,不以休咎分其心,而後能通休咎。孔子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至精至神,此即赫赫明明,法身昭著也。」「爾等不見吾形,不知精神自相通合,做工夫後自覺也」。扶乩是「溝通神明,代神宣化」的道術。宋·儲詠《祛疑論》中說「心不正則不足以感物,意不誠則不足以通神。神運於此,物應於彼,故雖萬里,可驅攝於呼吸之間,非至神孰能為此?」人神溝通,關鍵是「心正意誠」。就是發展到現在,我們這里還有人在傳承這項神秘的通神技巧,世人習慣地稱之為迷信,稱扶乩手為神仙婆,加以底貶。使這項有著傳承歷史的民間娛樂活動由地上轉入地下,當有人問起時,他們嵬嵬藹藹,堅決不予承認。
解放初期和文革破四舊期間這些都作為舊的東西加以革除,使人不敢涉足,甚至有的人是提神色變。廟宇被列入四舊,給所有的古代神廟帶來了滅頂之災。我認真的研究了神廟與神仙,認為現代的人不相信人能和古仙精神感通,是在於他們沒有「做工夫」。在「做工夫」中體驗道妙,才會有比較客觀的結論,不再下邏輯推理、哲學思考式的荒謬結論。通過扶乩占卜的事,《海山奇遇·石室靈跡》里曾有三例,舉一例,使讀者對乩佔有了了解。有位姓王的書生,來請乩,呂祖降下一首詩:「光天化日,正好吟哦。種麻得麻,不慮蹉跎。馳驅雲海,寄與岩阿。前程如漆,君自揣摩。」 結果如何?「次年己卯,王就吳姓館,額有『光天化日』四字,喜曰:『乩驗矣。『種麻得麻』,謂春播秋收,將應在本年。』是科果中。丙戌挑發安徽,借補池州府經歷,調繁淮寧,檄委六安州,『馳驅雲海』雲雲俱驗。後以事被參,系獄十載,奉旨釋還,始知『前程如漆』,指入獄而言,非虛言也。」呂祖在乩語中將王生的未來休咎一一言中。這就是「乩占」,由乩占而引人信道、入道,而後在因緣成熟時開演經典,這就是降乩與扶乩的意義。扶乩而得《純陽三書》之《呂純陽祖師傳授性功秘旨》這部重要著作的范持真,原是儒生,由於生病,扶乩得呂祖神方,吃葯後病癒,於是發心入道、演道,留下了扶乩上品佳作,他自述說:「抱恙十年,不能脫體,庚午秋初,恭詣祖壇求方,幸沐祖慈,賜方以愈痼疾,遂爾皈投玄下。當蒙祖德,收錄門牆,已經十有四載,矢心研究,玄理精微,承教千千。」通過此例,就能對呂祖乩以及扶乩的重要性有明晰的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