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麻風病村有哪些村
擴展閱讀
廈門卧式泵如何使用 2024-09-17 02:40:08
深圳氣候和福建哪個好 2024-09-17 02:35:59

廣州麻風病村有哪些村

發布時間: 2022-08-23 16:20:18

『壹』 我想去麻風病村,想問問在去之前我該做什麼准備,防止患上麻風病希望專家們給些意見,非常感謝。

不用什麼准備,只准備帶點錢給病人就行。現在的麻風村都是老、殘留村的治療好的病人,可以說是正常人。不會有傳染性的。可以放心去!

『貳』 麻風病村為什麼存在

麻風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以前患病,基本無葯可醫。
為了防止傳染,大家把麻風病人集中到某個地方。
雲南至今都有麻風病康復村,現在沒那麼可怕了,有特效葯。

『叄』 中國有多少個麻風病康復村

麻風病康復村在各個省份都有(比如廣東、湖南、廣西、海南等待),只是大部分都是在偏遠的山區,沒有人知道而已。我國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很多人得了麻風病,

『肆』 侯海燕的事跡

今年23歲的侯海燕,是三峽大學三年級學生,出生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清水堰村,因生於難產而留下「歪脖子」殘疾。由於家境貧寒,她從讀初中時便受到香港慈善人士的救助,直到上大學,香港明愛內地捐助辦公室仍然每年救助她的學費。
「我是靠愛心人士的資助才完成了初、高中學業,後來跨進了大學校門。」在愛心滋潤中成長起來的侯海燕告訴記者,她對來自社會的關愛一直心存感激,決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通過自己的手將這支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

「愛心超市」受到大學生們歡迎

2005年剛進入大學,侯海燕就加入了學校青年志願者隊伍,每周到圖書館幫助工作人員整理書籍。在看似簡單的工作過程中,她切身體會到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不易。
在一次聊天時,一位高年級的大學生說,就要畢業了,有許多衣服和書籍都將扔掉,十分可惜。她感到這是一筆不小的浪費。2006年6月,侯海燕找到校團委負責人,希望學校支持她和志願者們發起愛心捐助活動,留下學兄學姐們即將扔掉的有用衣物。她的想法得到支持後,他們邊籌劃創辦「愛心超市」,邊奔波在校園里貼海報,做宣傳,動員同學們將准備扔掉的衣服和書籍等募捐給「愛心超市」,然後由「愛心超市」捐給本校貧困學生和校外困難群眾。此舉得到大學生們的積極響應,100多人加入愛心社志願者行列。在一周時間里,竟募捐到6000多件衣物,同學們都把自己不想穿的衣服捐了出來。學校還專門為「愛心超市」騰出兩間房,後來募捐的衣物越來越多,學校破例再為「愛心超市」騰出了4間房。
侯海燕和青年志願者們一起,利用課時間將這些衣物一件一件進行分類和整理。大學生張亞娟說:「整理衣物是很辛苦的事情,有的衣物上面都積滿了灰塵,有的甚至有了霉味,好多人都不願意去做。課余時間本來就不多,但侯海燕硬是和大家一起抽空把堆成了山的衣物整理了出來。」沒有貨架,侯海燕就東奔西走想辦法,最後終於從設備處申請到了7個大書架,將「愛心超市」擺放得有了模樣。
隨後,「愛心超市」每逢周六和周日對外全天開放,從不間斷,侯海燕就和青年志願者們一起在這里收發衣物。前來「愛心超市」免費領取衣物的,除了校內的貧困學生,還有校外市民。現在,自願參加愛心社的大學生已經發展到220多人,由侯海燕擔任愛心社社長。「愛心超市」被找到領走的衣物就達1000多件。
「愛心超市」還攜手學生會社團部、宣傳部、組織部和外聯部等多個部門,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宣傳及捐贈活動,吸引大學師生參與其中,成為大學校園里最受歡迎、參與人數最多的公益活動,侯海燕的名字和她的事跡開始在校園里為師生們傳為佳話。

走進「麻風村」奉獻愛心

2007年暑期,侯海燕用做家教掙的錢自費來到湖南省吉首市瀘溪縣沙渡溪村,參加由「家」廣州委員會組織的麻風病康復村工作營。侯海燕與來自世界各國的2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一起走進這個「麻風村」,開展村民聯誼活動,與村民同勞動同吃住。
侯海燕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由於醫療條件的限制,這些麻風病人在大山深處進行了集中治療。如今,他們都已康復,急切渴望著回到原來自己居住的地方,但人們依然對他們心存戒備,認為他們還是傳染者。由於該病腐蝕人的神經末梢,造成他們即使康復了還帶著殘疾,造成外貌的變形以及生活和行動上的不便,所以他們只好回到原來集中治療的偏僻的村子居住。雖然每月都有生活補助,但他們更渴望心與心的交流。
在這里,侯海燕和志願者們給村民們做飯、熬湯,與他們同桌吃飯。在農村長大的侯海燕利用會砍柴、做得一手好飯的才能,為村民們熬綠豆湯,請村民們來一起喝湯、聯歡,許多村民都掉下了眼淚,說從來沒有這么開心! 她和志願者們還一起為村民修路、架橋。勞動之餘,她就坐在老人們身邊,陪他們聊天,消除他們內心的寂寞。侯海燕和志願者們還為村民們表演文藝節目,散發著青春氣息的歌聲和舞姿,讓生活在這個偏僻山村的老人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為了讓周遍的村民與「麻風村」有更多來往,大學生志願者們還邀請鄰村的村民們到「麻風村」打籃球,開展籃球賽。「不過,那次我們打輸了。」侯海燕笑著說,「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消除鄰村村民們長期以來對麻風病康復患者的歧視和偏見。」
在這個偏僻山村的10天生活,讓侯海燕深有感觸。她在日記中寫道:「也許我們的歌聲有些跑調,也許我們的舞姿不夠優美,但那又有什麼關系,老人們臉上開心的笑容,讓我感到了愛心的力量。」

每天都很忙碌的愛心使者

一個隨父母從四川移民到夷陵區姜家灣村的孩子,讓侯海燕至今掛念著。這個孩子名叫夏予蒼,是侯海燕在義務支教時曾經翻山越嶺上門去輔導過的學生。
2006年,身為青年志願者愛心社姜家灣小學義務支教組隊長的侯海燕,利用周末和假期時間帶著隊員們前往前往夷陵區姜家灣小學義務支教。為了讓這些農村小學的孩子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他們把支教工作做到了學生家裡。可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他們就搭乘客車,從學校到縣城,再從縣城到村莊,至少要轉二次車後,再步行山路來到學生家中,從學校出發到抵達常常需要2到3小時。他們以「二幫一」的形式,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況,給他們輔導功課,和他們交心談心,幫他們樹立遠大理想,讓學生家長感激不盡。在支教過程中,侯海燕和同學們發現,不少孩子初中畢業後就輟學出去打工掙錢去了。於是,他們在輔導孩子的同時,向農村家長做宣傳,動員他們盡力讓孩子多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如今,愛心社支教小組已發展到75名志願者,先後承擔起與市八中、博愛康復特殊學校等的支教工作,支教活動開展得有生有色。
侯海燕每天總是很忙碌,她說:「除了學習,要做的事情太多,只好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一件件寫在紙上,做一件劃掉一筆。」熟悉她的同學方勇說,她把自己的日程總是安排滿滿的。
「哪裡有愛心活動,哪裡就有她的身影。」常常與侯海燕合作開展愛心活動的三峽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方勇說:「侯海燕不僅善良,富有愛心,而且點子多,很負責,她發起的活動,大家都願意參加。」在班上,她一直擔任生活委員。每個學期末,她都會做一個學期開支明細表,讓每位同學過目。如有疑義,即刻解決。
去年9月開學時,侯海燕主動申請當上了新生班導師助理。開學之際,本來就很忙的侯海燕走進每個新生寢室,陪剛剛安頓下來的新生們聊天。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新生們有了學姐的幫助,侯海燕耐心地告訴他們教室在什麼地方,在大學生活要注意的問題等等,陪伴新大段關鍵時期。
作為「綠色科技社」的副會長,侯海燕還與協會的其他幹部多次組織各種科技和環保知識專題講座、環境調查、主題論壇以及環保宣傳等活動,並多次聯合環保協會、四緯營銷策劃協會等校內其他兄弟社團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她的努力下,該社團連續榮獲「校優秀社團」、學院特色團日「最佳創新獎」以及「優秀社團二等獎」等稱號。侯海燕先後被大學評為優秀青年志願者、優秀幹部、三好學生和畢業生大型募捐活動優秀組織者,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大學獎學金。
侯海燕說,參加公益活動並沒有影響她的學習,相反,她在緊張的學習中找到了更高效的學習方法,她將竭盡全力將這個愛心的接力棒一直傳遞下去。

『伍』 麻風病康復村

麻風病康復村在各個省份都有(比如廣東、湖南、廣西、海南等待),只是大部分都是在偏遠的山區,沒有人知道而已。我國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很多人得了麻風病,那個時候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也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就把那些病人全部隔離起來,漸漸人多了就形成了村子。而現在居住在麻風病康復村裡的人大部分就是那個時候的病人(但是他們現在已經康復了)和他們的後代。國家有幫助治療,而且對那些康復者進行補助(每個月有固定的補助資金,只是每個村子的都不一樣而已)。麻風病只要經過治療一周以後就不具有傳染性了,而且不會遺傳,所以麻風病康復村裡的人現在和常人差不多,只是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沒得到及時治療而落下了殘疾。只要是健康人都能去吧,我就去過很多次,而且和那些麻風病康復村裡的村民一起聊天吃飯,裡面也有不是麻風病康復者的村民,他們是因為父母得過病而出生在村子裡,也有是因為伴侶得過病,為了陪伴伴侶,也一起搬了進去,這些人生活在村子裡幾十年仍然是健健康康的,一點事也沒有,只是外界對麻風病仍然有歧視,所以那裡的村民極少出村,就算出去買生活用品或者食物,也很少提及。現在有一個叫家工作營志願者協會的組織是主要集中在麻風病(又稱"漢森病")康復村進行志願者活動的。家工作營里的志願者多數為在校大學生,他們會在五一十一或者寒暑假進麻風病康復村進行一系列的志願者活動,然後和那裡的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情誼,幫助那些村民改善生活條件和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社會地位。如果想看看他們的具體活動,可以進這個博客看看http://52sunshinecamp.blog.163.com。

『陸』 中國有多少麻風村

我於2017年9月8日,帶10名學生去探訪了順德馬洲醫院(麻風病村,現改名頤居苑),據我了解,廣東韶關還有一個,湖南石門有一個,四川有一個(還剩下9人),麻風病村還存在,但麻風病人已經沒有了,在上世紀八十所代,我國麻風病人全部治癒,再也沒有麻風病人了,現在只有曾經患過麻風病已經康復了的殘疾人。他們現在都已進入晚年,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他們年紀最小的72歲,最大的95歲。
他們都已經治癒了麻風病,現在一般都是有老年病,進在一個個走向另一個世界。他們是被我們遺忘了的一代人,同時也是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人,也是相當可憐的,需要我們照顧的人。他們年輕時,與正常人一樣為我們這個社會創造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