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媽祖廟在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深圳藝考學校選哪個 2024-12-23 14:13:44
西寧至北京多少公里 2024-12-23 14:12:00
福州市圓帶輪哪裡有賣 2024-12-23 14:11:58

廣州媽祖廟在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2-02 11:33:27

① 媽祖廟在哪兒

媽祖廟是發源於中國福建沿海莆田地區的媽祖信仰的廟宇。不僅中國,世界各地有很多地方都有媽祖信仰的,所以媽祖廟在各地都有的。只不過有的地方叫媽祖廟,有的地方叫天後宮罷了。
據《世界媽祖廟大全》提供的最新數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媽祖廟近5000座,信奉者近2億人。
但不知,你想知道哪個地方的媽祖廟。

② 廣東有媽祖廟在哪真的是有這樣的傳說嗎有那麼靈嗎

您好!廣東很多地方都有媽祖廟的不清楚你是要問哪裡的?
廣州:
南沙天後宮,緊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於大角山東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築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在天後廣場正中就是石雕天後聖像,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築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後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後聖像高達14.5
米,屹立在天後宮廣場正中。整座天後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煙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深圳:
深圳赤灣天後宮,坐落在深圳市小南山麓,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建於宋代末年,營造氣勢宏偉,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成為當時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後廟宇,凡朝庭使臣出使東南亞各國,經過這里時必定停船進香,以大禮禱神庇佑。

③ 廣州南沙媽祖廟在哪裡

地鐵4號線到蕉門站,有3、4、5號公交車直達天後宮媽祖廟的

④ 媽祖廟在什麼地方

湄洲媽祖祖廟位於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宮下村東北面。

宋雍熙四年(987),媽祖升天後,人們為紀念她,在湄洲島建廟祭祀,這座廟宇就是最早的媽祖廟。據文獻記載,當時的廟宇僅「落落數椽」,但「祈禱報賽,殆無虛日」。

後來經過三寶等人的不斷擴建修葺,到天聖年間(1023—1032),湄洲祖廟得到受媽祖庇佑的人們的不斷「鳩資擴建」,「廊廡更加巍峨」。此時的祖廟已初具規模。

明朝,湄洲祖廟又得到進—步擴展。鄭和下西洋時,因媽祖庇佑有功,奉旨遣官修整湄洲祖廟。宣德六年(1431)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之前,親自與地方官員備辦木石,再次修整湄洲祖廟。

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侯施琅增建梳妝樓、朝天閣、佛殿、僧房。接著祖廟又建觀音殿、中殿、土地廟等。清乾隆之後,湄洲祖廟已頗具規模,有99間齋房。

(4)廣州媽祖廟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分布地區:

1、福建地區

莆田地區是媽祖信仰的發源地,莆田的媽祖廟數以百計,莆田市內各類媽祖宮廟達800多處[1],湄洲島上有近20座。

福建沿海地區和山區:沿海地區:福州、廈門、泉州、長樂、平潭、福清、晉江、惠安、漳浦、東山、寧德、羅源、霞浦等沿海地區有五、六十座。

山區:仙游縣10多座,永定縣、上杭縣、浦城縣、安溪縣、邵武等山區都有媽祖廟。

2、廣東地區

舊時梅州各縣縣城及沿江鄉鎮多有建設天後宮(媽祖廟),宋代起源於東南沿海的天後信仰明清時期開始在梅州傳播。天後宮主要分布在村落水口處、江河沿岸和街市三種場域。

3、香港

香港曾是漁港,香港現存媽祖宮廟102座,主要分布在鯉魚門、銅鑼灣、油麻地、長洲、九龍一帶,其中最早的媽祖廟是位於佛堂門天後廟(又稱 「北堂天後廟」,俗稱 「大廟」)。

4、澳門

澳門與媽祖信俗同樣歷史淵源深厚,澳門地名的葡萄牙語稱作MACAU,就是粵語「媽閣」的音譯,已有500多年歷史。因其地有天後宮(建於1488年),當地人稱之為媽閣或媽祖閣。

⑤ 媽祖廟分布在天津,上海,廣州的共同自然環境條件有哪些

就是靠海。天津的在以前是海河三岔口。也是出入海的地方。漁民出海前要先祭拜的。

⑥ 廣州和佛山哪裡有媽祖廟怎麼走門票多少等等說說

南沙天後宮就是媽祖廟咯。地鐵4號線蕉門站下再轉南沙公交可到。

⑦ 媽祖廟在福建\廣東各地的分布

【作者簡介】廖楊,蘭州大學民族學博士研究生。蘭州,730000
【內容提要】媽祖文化作為中國民間信仰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港澳台地區也很流行。港澳台媽祖文化的形成除了受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影響之外,還與港澳台多閩粵移民和中國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的封賜褒揚及文人儒士的宣揚有關。港澳台的媽祖文化基本上是一種「移民」文化,它既具有中國民間信仰文化的特點,同時又由於所處的特殊環境具有自己的文化特點,其中主要表現在媽祖文化與當地政治、經濟的互動方面。
【關 鍵 詞】香港/澳門/台灣/漢族/民間文化/媽祖信仰
【 正 文 】
對於媽祖的信仰,人們一般稱之為媽祖文化。媽祖文化是中國民間信仰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港澳台由於其特殊條件而形成的媽祖文化,既與中國民間信仰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又具有它們自己的文化特點。本文試對港澳台媽祖文化的概況、成因、特點及其意義略作概述,藉以拋磚引玉,進一步加深對港澳台漢族民間文化的探討和研究。
一、港澳台的媽祖信仰概況
港澳台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港澳台的民間文化與大陸的民間文化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歷史淵源關系。
考古發現及其研究的結果表明,香港的史前文化屬於古代百越族群的原始文化。「從港九離島發現的多處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遺址以及摩崖石刻,顯示了古百越民族的原始文化與我國東南沿海文化的密切聯系;李鄭屋村的漢墓和屯門山的杯渡駐錫遺存,尤其是宋代鄧符協卜居錦田,創辦力瀛書齋的史跡,表明兩千年來中原華夏文化在港九的傳承和影響」。(註:楊奇主編:《香港概論》(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163頁。有關香港的史前考古文化及其族屬, 可參閱鄒雲濤等整理:《金應熙香港今昔談》,龍門書局,1996年,第228—232頁。)香港九龍被英強占以前為廣州府屬沿海之地,那裡的民間文化與嶺南民間文化基本相同,保留著媽祖祀拜的傳統。宋咸淳年間,香港地區始建天後祠廟,清末時已有廟宇60多處,其中一半以上敬天後。(註:李露露:《媽祖信仰》,學苑出版社,1994年,第125頁。 )至本世紀80年代末,全港媽祖信仰者多達25萬人,這大概與香港對捕魚和海上貿易的依賴有關。「天後如此受香港人的尊敬,因為香港是海島,是漁村,海航路的風雲變幻,行船捕魚的危難險阻,據說都是靠海上保護神天後娘而得以安然通過的。」(註:陳可昆:《風物漫話》(下),香港風情叢書,海天出版社,1996
年,第6頁。)現今香港的天後廟不下24間,主要分布在佛堂門、鯉魚門、香港仔、銅鑼灣、筲箕灣、油麻地、赤柱、長洲、坪洲等沿海地方,其中以佛堂門大廟灣一間最負盛名。其次是始建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的赤灣天後廟。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辰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香港善信前往朝拜。元朗十八鄉的天後廟每年還舉辦大規模的會景巡遊活動。現今港九幾十座天後廟的香火依然鼎盛,不僅反映了歷史上的港九為海隅漁村的特性,同時亦反映了港人信奉媽祖的社會現實。
澳門歷史上隸屬於珠江三角洲濱海縣邑香山縣。據康熙、道光、光緒各朝《香山縣志》和民國《香山縣續志》所載,明清兩代的香山境內至少有10座媽祖廟。1553年葡人到澳之前,澳門就已建有媽閣廟。相傳澳門西文稱macau或macao即因媽閣廟得名。據粗略統計,澳門自明以降共有8處天後廟,其歷史多在500年左右。(註:關於澳門媽祖廟最早建立的時間,學術界尚無一致意見。有的研究者認為是在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年)(參見李鵬翥:《澳門古今》,三聯書店香港分店、澳門星光出版社,1986年,第20—21頁。);有的則認為比此更早,即在福建漳州人到達澳門之初(1458年)(參見徐曉望:《福建人與澳門媽祖文化淵源》,《學術研究》1997年第7期)。 )澳門的媽祖信仰不但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弱化,相反卻有增長的勢頭。「如今媽閣文化在澳門已是根深葉茂,連非漁民的澳門人,每逢節日,都要來媽閣廟拜神求福。」(註:魏美昌:《澳門縱談》,澳門基金會出版,1994年,第155頁。)
媽祖亦是台灣漢族的主要民間信仰之一。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台灣縣志關於媽祖的記載有四條:一為大媽祖廟,即寧靖王故宮改建的媽祖廟;二是小媽祖廟,建於康熙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間,位於西定坊水仔尾;三為鹿耳門媽祖廟,建於康熙五十八年,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四是彭湖的媽祖廟,那時這一地區各港口幾乎都建有媽祖廟。根據各種史料記載,清代康熙五十年以後的台灣媽祖廟多分布在水路要道,尤其是在各個港口比較普遍。日據時代,盡管日本統治者對宗教信仰控制較嚴,但媽祖信仰早已深入民間。50年代以後,媽祖信仰在台灣各鄉鎮中持續發展。據1988年統計,當年全世界有媽祖廟上千座,台灣有800多座,其中僅台南一地就有116座。從台灣媽祖廟的布點來看,由南向北中心點分別為台南市的天後宮、雲林縣的北港朝天宮、彰北市的南瑤宮、台中縣的大甲鎮瀾宮等,構成了一條媽祖信仰的中心線。從媽祖信仰在台灣的發展歷史來看,台灣民眾中信仰媽祖的人越來越多,祭奉儀式也愈來愈繁雜;媽祖廟的規模不一,從民間信仰的小寺小廟到頗為壯觀的宮院,均帶有濃厚的鄉土意識;台灣媽祖被譽為「天上聖母」,又被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或「東方的維納斯」。台灣媽祖廟宇各地名稱不一,主要有天妃宮、天後宮
、媽祖廟、天後寺、聖母壇、文元堂、朝天宮、天後祠、安瀾廳、雙慈亭、紛麗殿等名稱,又因各地祭奉的媽祖像來自大陸的不同地方而有不同的稱謂。例如,來自湄州的稱「湄州媽」,來自泉州的稱「溫陵媽」,來自同安的稱「銀同媽」。台灣媽祖信仰熱潮在清代福建移民大量入台後就逐漸形成,此後呈日益增長的趨勢。在近百年的時間里,僅台灣大甲一地的進香團便從數十人發展到50000 人。台灣著名的人類學家李亦園先生指出,媽祖信仰隨閩粵漢族遷移入台後,「以若干源始的廟宇為中心形成很多信仰圈與祭祀圈,並且因而盛行進香、割香的儀式活動,至今仍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現象。」(註:李亦園:《人類的視野》,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第296、 295、296、144、145、157頁。)
二、港澳台媽祖文化的形成
媽祖信仰作為一種民間信仰,雖不能等同於現代意義上的宗教,但它在本質上與宗教是同一的。
據說媽祖確有其人,世居於福建莆田縣,但其出生地卻有兩種說法:一說生於該縣湄洲嶼,一說生於該縣賢良港。乾隆年間編修的《敕封天後志》則採取了折衷的說法,認為媽祖誕生於賢良港而飛升於湄洲嶼。湄洲嶼東南面對台灣海峽,西臨湄洲灣,北與大陸西浦半島隔海相峙,嶼上人們多以捕魚為業。面對波濤洶涌、瞬息萬變的大海,人們無法擺脫危險重重的恐懼心理,便幻想有一位慈航拯世的救世主。由於傳說中的媽祖生前涉水救人,能言人休咎,知人禍福,因此,民間便賦予其以神性,視其為支配海域的「龍女」、「神女」,並立祠奉祀。不過,在北宋初期,人們對媽祖的信奉僅局限於莆田、仙游地區。
任何文化的形成與傳承,都離不開作為文化載體的人們。港澳台媽祖文化的形成除其特殊的自然環境之外,還與港澳台多閩粵移民和中國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的封賜褒揚及文人儒士的極力頌揚有關。
香港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移民活動始於東晉。東晉未年,盧循領導的浙東義軍曾攻克廣州城。起義失敗後,盧循余部多退至現今大嶼山一帶。唐人劉恂《嶺表錄異》載:「盧亭者,盧循前據廣州,既敗,余黨奔入海島野居,惟食蚝蠣,壘殼為牆壁。」(註:(唐)劉恂著、魯迅校勘:《嶺表錄異》,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頁。 )清代東莞鄧淳在《嶺南叢述》盧亭條中寫道:「大奚山三十六嶼,在莞邑海中,水邊岩穴,多居蛋蠻種類,或傳系晉盧循遺種,今名盧亭,亦曰盧余。」此後較大規模的移民活動發生在宋朝。根據九龍莆崗村《林氏族譜》記載,宋代福建莆田有個名叫林長勝的人舉家遷往現今新九龍黃大仙附近的彭蒲圍(即今大砌村)。一連幾代靠行船為生,往返於閩、浙、粵諸地。有一次,他的孫子林松堅、林柏堅駕船出海遇颶風而船毀貨失。他倆力挽船篷,緊抱船上所祀林氏大姑神主,漂到東龍島(南佛堂)才安全脫險。他們以為這是神靈護佑使然,故於南佛堂修建了祭禮林氏大姑的神廟。林松堅的兒子林道義後來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類神廟。這個林氏大姑便是後來人們所稱的天後。宋代莆田、仙游一帶的漁民已形成媽祖崇拜。南宋洪邁稱:「興化軍境內地名海口,舊有林夫人廟,莫知何年所立。室宇不甚廣大,而
靈異素著。凡賈客入海,必致禱祠下,求杯蛟陰護,乃敢行。」又雲里中豪民吳翁等合力建造新廟,「不日而成,為屋數百間,殿堂宏偉,樓閣崇麗,今甲於閩中。」(註:(宋)洪邁:《夷堅志》支景卷9,涵芳樓叢書本,第3頁。)宋代以降,福建等地的漁民蛋戶遷港者日眾,他們大多仍以航海捕撈為生業,並帶來了原有的文化習俗。在他們的影響下,香港地區一向依賴海洋為生的漁民們也寄望於天後的護佑。可以說,香港的媽祖文化主要是通過福建移民傳入的。
從澳門西文名macau或macao的命名來看,福建人與澳門的媽祖文化關系密切。時至今日,莆人仍稱澳門為macau, 發音近似於閩南語「媽港」。澳門原屬香山縣(今廣東中山市),其主要部分位於該縣入海的半島頂端。澳門城市成長於明代。有的研究者認為,最早到澳門定居的是福建莆田和廣東潮州、汕頭人。福建為廣東鄰省,自唐末五代始,福建人口增長超過了廣東。宋代福建經濟、文化比較發達,成為全國最發達的省份和人口過剩的區域之一。五代以後已有閩人移居香山縣境的記載,及至宋代,縣志中已有一些閩人官仕香山的反映,其中尤以宋代香山縣令洪天驥著名。此外,宋代閩人移居該縣的也很多。谷都南湖鄭族、仁良都南湖鄭族、良都長洲黃族、仁都邑城高族等等,成為當地的大族。南宋的最後兩個統治者在張世傑、陸秀夫的扶持下航海到泉州。他們曾徵用當地許多船隻和水手組成一支大規模的船隊,漸次行至香山、新會沿海,後來結集於崖山。《廣東通志》載:張世傑等人「奉帝幸香山,以馬南寶宅為行宮,復駐淺灣」,元將敗張於香山島。研究者一般認為,淺灣指澳門十字門一帶的海灣,而香山島則為澳門附近島嶼的古稱。張世傑敗於元後,成千上萬的南宋遺民流散當地,許多人定居香山,其中當有不少閩籍遺民。入明
後,香山仍為地廣人稀之地,閩人繼續移居香山,其中以客家人最為顯著。這些客家人大多來自福建西部的汀州,他們先是移居廣東梅州,而後陸續遷移各地,成為廣東漢族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也盛行媽祖崇拜的習俗。葡人初到中國騷擾廣東失利後,廣東實行海禁。於是,「安南、滿刺加諸番舶,有司盡行阻絕,皆往福建漳州府海面地方,私自行商,於是利盡歸於閩,而廣之市井皆蕭然也。」(註:(明)嚴叢簡著、餘思黎點校:《殊域固知錄》卷9 《佛郎機》中華書局,1993年,第323頁。 )廣東海禁而福建未禁使得漳州人等在澳門比較活躍。明代嘉靖名臣龐尚鵬在奏疏中寫道,澳門「其通事多漳、泉、寧、紹及東莞、新會人為之,椎髻環耳,效番衣服聲音」(註:龐尚鵬:《題為陳末議以保海隅萬世治宏事》,陳子龍等編:《明經世文編》卷357,中華書局影印本,第3835頁。)。 說明澳門開埠之初的福建漳州人、泉州人及浙江寧波人、紹興人均很活躍,並能用「番語」與葡人經商。《澳門記略》載:「相傳明萬曆時,閩賈巨舶被颶殆甚,俄見神女立於山側,一舟遂安,立廟祀天妃,名其曰娘媽角。娘媽者,閩語天妃也。」(註:(清)印光任、張汝霖:《澳門紀略》上卷《形勢篇》,澳門文化司署,1992年點校本,第24頁。)
這反映了福建大船常往來於八閩與澳門之間。該書還提到澳門「商儈、傳譯、買辦諸雜色人多閩產,若工匠、若販夫、店戶,則多粵人」(註:(清)印光任、張汝霖:《澳門紀略》上卷《形勢篇》,澳門文化司署,1992年點校本,第23頁。),說明晚明至清代澳門多閩人。
澳門的媽祖信仰隨著福建移民的到來而到來。由於家鄉的關系和作為媽祖文化的載體,他們可能成為澳門積極引進媽祖香火的傳播者。道光《香山縣志》載,該縣的「月山古廟,在黃角山,宋咸淳間建,祀天後」(註:(道光)《香山縣志》卷1《建置志·壇廟》。)。 咸淳為公元1265~1274年,時值南宋末年,已為劉克庄所雲「廣人敬妃,無異於莆」(註:劉克庄:《後村居士集》卷36《到任謁諸廟》。)的時代了。明清以降,媽祖信仰在香山縣境紮根,並且發展很快。嘉慶《香山縣志》雲:「天妃像在官船廠,備倭官船灣泊之所,延德中千戶盛紹德立,後廢,嘉靖二十四年指揮田倪重建。」(註:(嘉慶)《香山縣志》卷3《政事志·壇廟志》。)該書卷八《祥異》又雲:「天妃廢宮, 在河泊所前,洪武中千戶陳豫建,田十八畝有奇。」香山四面環水,那裡人們的生活與水運密切相關,因而當地人對被奉為航海保護神的媽祖是很崇信的。明末崇禎年間香山縣《大欖天妃廟碑記》雲:「粵與閩境相接,而妃之靈爽又每駕海島而行,故粵不論貴者、賤者,貧者、富者,舟者、陸者,莫不香火妃,而妃亦遂愛之如其手足。吾所居之里,出入必以舟;亦為山澤之藪,群盜乘以出沒,而妃之相之者,纖悉不遺。故其間或官、或土、或農、或商
、或往、或來,有於海上遇危難者,群匍伏號泣呼妃。妃來則有火光從空而下,止於檣,無檣止於舟之背,或其櫓柁,眾乃起鳴金伐鼓而迎之。須臾舟鬼,火將往,眾又鳴金伐鼓而送之。諸如此類,嶺南人在在可據,大與尋常飾說鬼神而不同」。(註:(光緒)《香山縣志》卷6《建縣·壇廟》。)這說明, 由福建傳來的媽祖文化此時已在香山紮根了。據現有的材料來看,最早開發澳門的可能是福建漳州人嚴啟盛及其部眾。故有的研究者認為,澳門最早的媽祖廟——媽祖閣是由第一批到澳門經商的福建漳州人嚴啟盛及其部下建造的。
台灣漢族是從大陸移居過去的,或者說是大陸移民的後代。大陸向台灣移民,歷史上以閩人居多,閩人中又以泉、漳兩府為最。「台灣之人,閩、粵之人也,而又有漳、宋之分也」。(註:連橫:《台灣通史》(下),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413、405頁。)他們移居台灣大概可以分為三次:第一次是在明天啟年間,以顏思奇、鄭芝龍為首的海上資本集團占據台灣北港時,正值福建大旱,泉、漳兩府貧民大量入台,當時不下三千人;第二次是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實行軍屯,廣招移民,又有許多福建貧民入居台灣。除鄭氏軍隊外,新增移民二、三萬人,使台灣漢族移民增至10~12萬人,與土著居民人數差不多;第三次是1683年鄭氏政權結束,清朝統一台灣後,實行開發墾殖,又有許多大陸居民入台。嘉慶十六年(1811年)時台灣人口已達1901833人。 在向台灣移民之中,福建人(主要是閩南人)占絕大多數。據統計,1926年台灣總人口為3751600人,其中福建籍3116400人,佔83.07%。閩人渡台, 為求一帆風順和開墾成功,大多數人都隨身攜帶在家鄉崇祀的神像或香火之類的聖物。平安到達目的地後,便將小神像或香火掛在田寮或供於居屋、公厝等處,朝夕膜拜,祈求神靈護佑。到了台灣之後,他們就把隨船而來的神像供祀於廟宇中
,這就是台灣民間宗教信仰中最普遍受供奉的是媽祖之原因。由於台灣與大陸之間存在著人緣、地緣和神緣等方面的密切關系,它的民間文化多自大陸傳來或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而產生,其中又多具有閩南及廣東一帶的風格,這大概是因為台灣漢族居民多來自這些地區的緣故。總的看來,台灣的媽祖文化是伴隨著閩粵人渡台而東漸的。
歷代封建統治階級對媽祖的封賜褒揚,使媽祖女神由地方神靈逐漸成為主宰人間的神靈,加速了它在港澳台地區的形成與播行。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海上遇險,以為媽祖「神助」方能平安回國,於是上奏「神功」,帝賜「順濟」廟額,是為媽祖首次得到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褒封。南宋偏安後,對媽祖更是一封再封。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以郊典封靈惠夫人」。淳熙年間(1174—1189年),又「賜爵以妃」(註:《福建通志·壇廟》。)。
元朝商業繁盛,海外交通發達。元政府雖設專職官員管理海運,但當時海運風險仍然很大。元朝統治階級利用媽祖護海,以求完成海上漕運任務。至元十五年(1278年),加封大妃為「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濟天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又改封「南海明著天妃」為「廣佑明著天妃」。元代封賜媽祖共9次,其中5次與保護漕運有關。
明朝統治階級對媽祖的崇奉與利用更甚。洪武五年(1372年),封媽祖為「孝順純正孚濟感應聖妃。」明成祖朱棣於永樂七年封媽祖為「護國庇民靈應弘仁普濟天妃」,並規定「歲以正月十五日及三月十三日遣官致祭」;又於永樂十四年御書碑文鐫立《御制弘仁普濟天妃宮之碑》於龍江天妃宮。(註:《明成祖實錄》卷61。)
清朝統治階級為利用宗教實行愚民政策而大肆宣揚媽祖靈應。康熙十九年,閩浙總督姚啟聖奏封媽祖為天上聖母。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出兵台灣,施琅以為媽祖相助,遂「請禮部致祭,敕建神祠於原籍,紀功加封天後。五十九年編入祀典」。(註:李元春:《台灣志略》卷1。)雍正四年,御賜「神昭海表」匾額,懸於台灣、廈門和湄洲。雍正十一年,又賜「錫福安瀾」匾,並「令沿海各省一體奉致祭」。(註:轉引自林家恆:《媽祖信仰的對外傳播》,《文史知識》1997年第8期。)
歷代封建統治階級褒揚媽祖靈應的目的是宣揚君權神授以惑人心,鞏固其封建統治。清人陳雲章在《湄洲謁天後宮》中寫道:「宣和賜號廟貌古,淳熙以後難悉數。或稱夫人或稱妃,我朝封號恩尤普」,這便十分明了地陳述了歷代封建統治階級對媽祖的褒揚。據統計,自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媽祖共被褒封59次,封號達66字之多,成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潭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普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嘉佑天後之神」。同時還被御賜廟額4次, 甚至列入國家祀典。歷代封建統治階級出於自己的統治目的而對媽祖大肆封賜褒爵,使之更為神化,這無疑會加速著媽祖文化在港澳台的形成與播行。代表封建社會大傳統的統治階級文化雖與代表鄉民或俗民的小傳統文化有所不同,但它們卻是相互影響、互動互補的,「大傳統引導文化的方向,小傳統卻提供真實文化的素材,兩者都是構成整個文明的重要部分。」(註:《太倉州志》卷10。)(註:李亦園:《人類的視野》,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第296、295、296、144、145、157頁。)因此,作為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港澳台的媽祖文化不可能不受到封建統治階級大傳統的影響。
歷代文人儒士對媽祖女神的積極鼓吹與頌揚,又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媽祖的神異成分,成為媽祖信仰在港澳台形成與播行的助推力。
宋代媽祖信仰形成後,歷代文人儒士和達官貴人對媽祖歌功頌德、褒揚有加。撰於延佑二年(1315年)的《崑山靈慈宮原廟記》說:「今夫輕舟單舸,以行江潮,尚有風濤不測之虞。」「當其霾噎斂藏,天宇澄穆,然猶奮擊震盪。若乃纖雲召陰,勁風起惡,洪濤騰沓,快風吹撞,束手罔措。……千夫怖悚,命在頃刻。於是,吁呼天妃,應答如響,光景赫然見於檣端,而船中之人如嬰之睹怙恃矣。」(註:(宋)黃公度:《知稼翁文集》卷5《題順濟廟》。)宋紹興八年(1138年), 狀元黃公度在《題順濟廟》中寫道:「枯木肇靈滄東海,參差宮殿翠晴空,平生不厭混巫媼,已死猶能效國功。萬戶牲醑無水旱,四時歌舞走兒童。傳聞利澤至今在,千里危檣一信風。」(註:(宋)黃公度:《知稼翁文集》卷5《題順濟廟》。)宋人吳自牧亦述「其妃之靈者, 多於海洋之中,佑護船舶,其功甚大。」(註:(宋)吳自牧:《夢梁錄·外部行祠》。)盡管媽祖傳說虛無縹緲,但由於文人的褒揚和達官顯貴的倡導,媽祖傳說「上達天聽」,下入民心,因而極大地促進了媽祖文化在港澳台地區的形成與播行。
媽祖受到民間和朝廷的特別崇拜,與她經常顯靈和現身渡劫的傳聞有關。對於普通民眾來說,祭奉神靈的目的是祈求平安,他們關心的不是教義經典、教派教統等等,他們在乎的只是哪些神祗最能護佑平安降賜福祉,以及如何遵奉神祗的教諭以保證福祉的延續;對於上層士大夫或文人儒士而言,祭祀神靈則是一種儀式,「甚至是一種教化的工具或穩定社會關系的手段。這就是古來大傳統與小傳統之所以分歧之處」。(註:李亦園:《人類的視野》,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第296 、295、296、144、145、157頁。)但是,不論大小傳統社會如何分野,亦不管他們祭奉神靈的目的是否相同,但他們在奉祀神靈這一點上是一致的。這就是港澳台漢族民間小傳統甚至在遠離大陸大傳統的情況下仍然信奉媽祖的原因。
古代人們在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情況下常求神靈保佑。在海上或海邊生活的人們面對的是反復無常、威力無比的異己力量。因而他們特別希望冥冥之中有力量更為強大的神靈在危險之際來拯救自己、保佑自己。險惡的自然環境及這種環境背景下的人們心理狀態為媽祖信仰的形成提供了土壤,而歷代封建統治階級和文人儒士對媽祖的褒封頌揚使之更為神化,又助長了媽祖文化的形成與播行。總的看來,港澳台媽祖文化的形成是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與特殊社會環境合力作用的產物。
三、港澳台媽祖文化的特點
作為一種民間信仰文化,港澳台的媽祖文化既具有中國民間信仰文化的特點,同時又由於它們所處的特殊環境而具有自己的文化特點。
首先,港澳台的媽祖文化基本上是一種「移民」文化。從前述港澳台媽祖文化的形成狀況可以看出,港澳台的媽祖文化形成史基本上是閩粵人的航海移民史。隨著閩粵人移居港澳台,他們原有的媽祖信仰亦隨之而來。港澳台媽祖廟的香火基本上是從福建媽祖故鄉分香過去的。台灣的媽祖廟來自閩南民系,並非土產。澳門的媽祖廟也是從福建的媽祖廟分香過去的。換句話說,「澳門媽祖閣的媽祖神像,也是福建祖廟的『分身媽』」。
其次,港澳台的媽祖文化作為中國民間信仰文化的一部分,它既具有與儒釋道交融的特點,同時由於它們曾處於外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因而又具有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特點,這在港澳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
從港澳台媽祖廟的造像來看,除正殿主祠媽祖外,配殿往往還陪祠觀音和關公,兩側還塑有侍者形象。儒釋道與地方神祗崇拜熔於一爐,不同宗教的諸神共同祀奉是媽祖廟的一個顯著特徵。媽祖信仰產生於宋代。自宋以降的儒釋道的許多中堅人物都主張「三教」旨歸同源,故有「禮之中庸,伯陽之自然,釋氏之無為,共為一家」(註:《宋史》卷277《宋太初傳》。)、「儒門釋戶道相道,三教從來一祖風」 (註:《重陽全真集》卷1。)之說,盡管儒、釋、 道對媽祖信仰產生了一些滲透和影響,但一般民眾的媽祖信仰仍保留著民間信仰的基本特徵,並未完全等同於道教或儒門,只是融進了它們中的若干因素。儒釋道競相對媽祖信仰滲透和施加影響,反映了宋代以降「三教」與民間信仰相互融合的趨勢。媽祖信仰對儒釋道有關因素的兼收並蓄,則是「三教」合一潮流在民間信仰方面的具體反映。澳門媽祖閣摩崖石刻中的「布衣」詩雲:「古木涵江影,峰奇石亭。魚龍沾佛法,鳥雀帶仙靈。水鏡雲磨碧,山屏雨洗青。蓮花開世界,煙靄遍南冥」。(註:轉引自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出版,1994年,第194頁。 )這首詩簡約含蓄地描繪了澳門媽祖信仰與儒釋道交融的情景。
港澳台曾分別處於英、葡、日的殖民統治之下,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當地華人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與大陸保持正常友好的民間交往,他們只能通過原有的文化習俗來認同中華民族和「尋根」。作為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港澳台的媽祖文化不但沒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削弱,相反卻有增強繁盛的趨勢,並逐漸滲透到當地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最明顯的便是媽祖文化與當地政治、經濟的互動。
日本占據台灣時期,當地的宗教信仰受到嚴格控制。此後台灣人民又處於與大陸不同的社會制度之下,海峽兩岸的民間交往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台胞在未能回大陸探親訪祖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祭奉包括媽祖在內的民間諸神來表達他們的思鄉念親情結。隨著海峽兩岸民間往來的不斷加強,民間信仰已成為其中一個重要中介。台灣同胞護送「媽祖」到福建「省親」,是兩岸人民相互交往的一種形式。這對台灣當局開放台胞民間赴大陸探親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產生了一定的政治影響;同時又從另一個方面推動了台灣民間信仰的發展,使之從民間下層向上層社會延伸,甚至有些地方官員及政界要人也以出席或主持民間宗教的儀式來提高自己的身價。因此,包括媽祖信仰在內的民間信仰在台灣社會中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台灣媽祖祭祀廟會設商行,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媽祖文化與經濟的互動關系。
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決定了港澳地區是個漁業經濟發達的地區。媽祖信仰傳入港澳後,逐漸成為當地漁民的主要信仰。祈求海上生計平安,是港澳漁民信仰媽祖的主要動機。但就漁民從海洋中獲取資源本身來說,如果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尚未能保障他們自己的生計。漁民必須將其產品投入市場,換取勞動報酬才能維持生計。漁民通過一種復雜的交易制度與專營批發水產品的中間商——漁欄發生聯系。這種聯系沒有法律和金融方面的擔保,除了要靠彼此之間的信任來維系之外,顯然還

⑧ 媽祖廟在哪裡

媽祖廟在莆田市湄洲島。

媽祖廟,即「湄洲媽祖祖廟」,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始建於北宋雍熙四年,是媽祖文化的起源地。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現存建築多為清代結構。

媽祖廟建築群以前殿為中軸線布局,依山勢而建,形成了縱深300米、高差40餘米的主廟道,從山門、儀門到正殿由323級台階連綴兩旁的各組建築。在祖廟山頂,還建有14米高的巨型媽祖石雕像。

(8)廣州媽祖廟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千百年來,媽祖文化隨著漁民、船工、商賈的不斷傳播,遍布世界38個國家和地區,全球信眾近3億人。湄洲媽祖祖廟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全球媽祖信眾的朝聖中心,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的橋梁和紐帶。

媽祖信仰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廣為盛行,台灣民眾信仰媽祖者更是高達千萬人。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增進擴大,台灣民眾前往湄洲島媽祖祖廟拜謁人數眾多,湄洲島年接待台胞達10萬多人次。

⑨ 世界三大媽祖廟都分別坐落在什麼地方

世界上三大媽祖廟分別是: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天津天後宮、台灣北港朝天宮。

1、湄洲媽祖祖廟

坐落在「媽祖信俗遺產地」莆田市湄洲島。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媽祖林默的廟宇,其建設年代為世界之最。建造於999年的還保存完好的莆田平海天後宮,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媽祖的分靈宮廟。

1992年10月,湄洲島被辟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湄洲島還與媽祖的名字連在一起。 2006年05月25日,媽祖祖廟和祖廟的「媽祖祭典」分別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一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2、天津天後宮

始建於元朝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比天津設衛建城還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城」一說。

3、台灣雲林的北港朝天宮

是台灣規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媽祖廟,也是全台媽祖信徒的聖地。

(9)廣州媽祖廟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媽祖廟的祖廟:

湄洲媽祖廟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媽祖廟(宮)的祖廟。經過千百年的分靈傳播,隨著信眾走出國門,媽祖也從湄洲逐漸走向世界,成為一尊跨越國界的國際性神祇。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媽祖廟(宮)2500多座。根據1987年台灣報刊統計的數字,台灣省的媽祖廟(宮)有800多座;香港、澳門地區有57座。

國外有135座,分布在日本、韓國、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印度、菲律賓、美國、法國、丹麥、巴西、阿根廷等17個國家。全世界媽祖信眾約有2億人,單台灣省就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信奉媽祖。

媽祖傳說:

傳說媽祖每次在海上救難後,都要給每位遇險者一碗熱氣騰騰,芳香撲鼻的興化壽面,吃後不但會驅寒暖身,而且能逢凶化吉.久而久之,興化壽面即被稱為「媽祖平安面」。

且聞名遐邇,成為保佑平安吉祥的首選食品.每逢親友來訪,壽誕喜慶,逢年遇節,家人團聚,都要吃「媽祖平安面」,以求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農歷三月十五日是台灣的醫神保生大帝誕辰。保生大帝台灣民間俗稱「大道公」,宋代福建同安縣白礁鄉人,因其精通醫術、救人無數,被尊奉為神。

⑩ 廣州番禺南沙天後宮地址在哪裡 怎麼去 好玩嗎

廣州南沙天後宮在哪裡?南沙天後宮地址在南沙開發區大角山。整個天後宮可分為天後宮廣場和宮殿建築群兩個部份。被譽為「天下天後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 番禺南沙天後宮好玩嗎?重建的南沙天後宮坐落於廣州市南沙大角山東南麓,面對煙波浩淼的伶仃洋,矗立著美麗善良的巨型天後聖像。建築的特點則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這里草木蔥蘢,繁花吐艷,還有楊柳依依的池塘,高聳的南嶺塔,雅緻的小山亭。曖日晴煙,涼風習習。樹上的鳥兒自由歌唱,花間的彩蝶翩翩起舞。一派祥和景象,令遊客流連忘返。 ①可坐(廣州)地鐵8號線到終點站萬勝圍,轉乘4號線,到黃閣汽車城站下,轉乘360路公交車;或者坐到金洲站然後轉乘公交4路、5路直達天後宮;或者到蕉門站下,轉乘3、4、5號線南沙公交直達天後宮(建議搭3號公交,經過的站台比較少,可節省近一半時間) ② 乘市橋至南沙班車在南北台站下可達。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廣州旅遊景點,廣州旅遊路線,廣州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