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佛山龍舟賽在哪裡舉行
佛山龍舟賽在潭頭村舉行。「潭頭杯」疊滘龍船漂移賽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疊北社區潭頭村舉行。潭頭水道呈C形,橋側彎位有木樁,龍船在上演C彎大挪移。疊滘龍舟競賽始於明,盛於清,河道平均寬度6米,故不能並船角逐,只能單船計時競渡,在狹彎賽道比速度技巧,最短時間到終點者勝。2017年「疊滘彎道賽龍船」被列入佛山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舟賽概況: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2011年5月23日,賽龍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㈡ 端午節哪些地方賽龍舟啊
端午節賽龍舟的地方很多,在有水面的地方一般都有這樣的活動。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中國各地的賽龍舟】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1、江浙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
2、福建
泉州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與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獨惠安崇武較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節也有賽龍舟,但與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於台風季節即將到來之前在海上舉行的祝神驅魔活動。據傳後來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賽龍舟,而改在陸上游龍舟,遊行時要唱《阿螺歌》,其歌詞大意是請求神靈消災滅禍,但近百年已沒再舉行。由此看來,崇武的賽龍舟、游龍舟和「采蓮」習俗一樣,都是民間信仰中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王之神威,避惡消災保平安。
3、苗族
苗族的賽龍舟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
4、傣族
是每年傣歷6、7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潑水節」舉行,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賽時,由一人敲鑼指揮,水手按鑼聲節奏劃槳前進。也有女子參與此項活動。
5、台灣、香港地區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走向國際的賽龍舟】如今,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
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相傳於世。****************************************************
【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采雜葯。」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 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綉對聯、花草等,還有綉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么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麗。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註:「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著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著錦綺彩竿,作為標志。龍舟向著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程稍嚴格一些。近年來,國內外都出現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
劃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游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劃著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浙江餘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雲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遊船式競渡。如《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是劃著龍船、搖船在水上奏樂、遊玩。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杭州「龍舟六隻,戲於湖中」。湖上有龍舟,只是畫舫遊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於游戲之類。《舊唐書》中記穆宗、敬宗,均有「觀競渡」之事。《東京夢華錄》卷七,記北宋皇帝於臨水殿看金明池內龍舟競渡之俗。其中有綵船、樂船、小船、畫艙、小龍船,虎頭船等供觀賞、奏樂,還有長之四十丈的大龍船。除大龍船外,其他船列隊布陣,爭標競渡,作為娛樂。宋張擇端《金明池奪標圖》即描繪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閣觀龍舟,看御射監勇士跑馬射箭。清代則在圓明園的福海舉行競渡,乾隆、嘉慶帝等均往觀看。
又有夜龍舟。在浙江武進,過去有夜龍舟,在四面掛起小燈以競渡。四川五通橋從1982年起出現了夜龍舟,在舟上裝電燈,配焰火,漂浮河燈,輝煌奪目。浙江少數地方還於水上設堆堆浮焰,讓張燈結綵的龍舟從焰中穿過。
又有旱龍舟,是在陸地上進行的模擬龍船比賽的活動。如《南昌府志》載:「五月五日為旱龍舟,令數下人異之,傳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錢祈福,競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義縣,過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認為可除邪祟。另廣東的佛山、東莞、信宜都有旱地劃龍舟之俗,實際上是一種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時的旱地龍舟最為壯觀。又如《徽州府志》載:「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為之,襲畫狀似鰍,以十二人為神,載而游緒市。」另有把小型旱龍船給小兒做玩具的。
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般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流傳於廣西北部桂林、臨桂等地的龍船歌,在競渡時由眾橈手合唱,有人領呼,表現內容也多與龍舟、端午節俗有關,歌聲宏遠動人。《廣西民間音樂選集》中收有臨桂縣(4龍船歌》組曲,如號子般的節奏鮮明、熱烈,唱起來必定十分動人。
㈢ 廣州哪裡有劃龍船
看拉可以記的給分哦,找的好辛苦的哦,呵呵在海印橋至廣州大橋之間的珠江河段 另外,由廣州市政府主辦的2010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將於2014年6月2日舉行,本屆龍舟賽是繼1995年以來的第19屆龍舟賽。屆時將會有多支來自國內和國外的隊伍參加傳統龍舟賽和國際標准龍比賽,另還有眾多隊伍參加彩龍競艷表演賽。由於龍舟賽在2007年被正式確認成為廣州亞運會比賽項目,所以本屆的國際龍舟賽就格外引人注目。開始的時間一般是下午,但建議你早上10點後就要去南方大廈、海珠廣場一帶珠江邊占個好位置 =================================================================== 可以告訴你的一點是:目前由於今年亞運會有龍舟項目,所以龍舟邀請賽可以說是亞運前一次很好的演練,所以政府很重視,目前還在籌備和招商中,只確定了時間
㈣ 2010年端午廣州哪裡有賽龍舟看
2010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
地點:在海印橋至廣州大橋之間的珠江河段
時間:2010.6.26
·廣州市各村賽龍船
·初一珠村龍船景6月12日(星期六)
·初二大塘·官洲·文沖·珠江·下沙龍船景6月13日 (星期日)
·初三車陂·棠下龍船景6月14日(星期一)
·初四南灣·廟頭龍船景6月15日(星期二)
·初五泮塘·員村·獵德·楊箕·寺右龍船景6月16日(星期三)
·增城區
農歷五月十二日 新塘龍船景 6月23日(星期三)·新塘東江河面 看點: 遠近各鄉的龍舟將不約而同蜂擁而來·千橈戲水·萬漿齊歡·吶喊聲震天·鑼鼓聲動地·鞭炮聲喝彩聲響成一片
·番禺區各村龍船景
初一 石基鎮石崗村 6月12日(星期六)
初二 石基鎮傍江村·石樓茭塘村 6月13日(星期日)
初三 石基鎮新橋村·石樓鎮 6月14日(星期一)
初四 市橋沙墟村·新造鎮 6月15日(星期二)
初五 石基海傍村 6月16日(星期三)
初六 市橋鎮沙頭村 6月17日(星期四)
初七 市橋鎮蓮湖村 6月18日(星期五)
初八 市橋鎮北海村 6月19日(星期六)
㈤ 明天佛山端午節哪裡有賽龍舟看幾點鍾
佛山五區賽龍舟指南,現在還有得看的,快去看看很熱鬧呢~
禪城
1.張槎街道第六屆龍舟賽
時間:6月30日
地點:汾江河張槎歐洲工業園C區堤段
亮點:張槎龍舟賽每年都會吸引數十支隊伍參加,賽事當天,張槎企業家、港澳同胞、鄉親父老大團聚,吃龍船飯,獨具特色。賽事不僅保持了八仙飄色(水上彩燈船)的表演,今年還新增大江彩龍表演以及大灣區友誼賽環節,邀請港澳同胞同台競技。
貼士:觀看人數較多,駕車前往的市民,要根據交警指示停放車輛。
2.南庄3人男子草艇賽
時間:6月18日
地點:南庄鎮湖涌村委會內河涌段
亮點:「扒草艇(湖涌)」已被列入佛山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當天,將有數十艘草艇水上飛馳約2小時,場面激烈。
貼士:位於涌羅村的榕樹綠道是最佳觀賽區,百年榕樹依水而生,綿延成綠道,視野開闊,既可遮陽又能擋風雨。
南海
1.桂城疊滘龍舟賽
時間:6月18日至21日
地點:疊北東勝、疊北潭頭、疊南聖堂、疊南茶基附近水道
亮點:疊滘龍舟賽分為四個賽區,東勝賽區水道呈S形,蜿蜒曲折;潭頭賽區水道呈C形,橋側彎位處有大木樁,加大出入彎難度;聖堂賽區水道呈L形,彎位處有石角;茶基賽區的水道雖然是直道,但有暗彎。各種高難度挑戰,驚險刺激!
2.大瀝鎮鹽步橋頭錦龍盛會
時間:6月17日
地點:鹽步橋頭涌
亮點:橋頭龍舟賽「盛景」吸引了附近20多支龍舟隊參賽。隨著河道逐漸收窄,比賽採取一條船計時方式進行,近年來以游龍表演為主。
3.大瀝鎮鹽步老龍探望「契仔」泮塘小龍
時間:6月18日
地點:廣州茘枝灣涌
亮點:鹽步老龍和泮塘「契仔」書寫的一段四百多年廣佛情誼,至今依然保持其濃郁的傳統氣息,為端午佳節添加節日氣氛。
4.大瀝鎮鹽步錦龍盛會
時間:6月19日
地點:鹽步新橋觀龍樓
亮點:鹽步錦龍盛會與「鹽步老龍」息息相關。五月初五,「契爺」從佛山鹽步到泮塘探望「契仔」;五月初六,「契仔」到鹽步涌拜訪「契爺」,並舉行鹽步「錦龍盛會」,延續至今,成為時代佳話。鹽步老龍省親禮制已經成功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5.大瀝鎮雅瑤錦龍盛會
時間:6月20日
地點:珠江雅瑤水道河面
亮點:1996年第一屆雅瑤錦龍盛會,來自廣佛的33條龍舟參賽,運動員3300多人,盛況空前。大瀝鎮雅瑤錦龍盛會堅持舉辦了22年,成為該村一大盛事,影響力不斷擴大。
6.大瀝鎮黃岐龍母誕
時間:6月21日
地點:黃岐龍母廟
亮點:「龍母誕」賀誕上,傳統活動包括朝拜龍母、錦龍盛會、醒獅采青、演大戲等,成了大瀝人弘揚龍母文化、促進海外同鄉相聚的重要節日。2017年,黃岐龍母誕入選佛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大瀝鎮黃岐漖表錦龍盛會
時間:6月22日
地點:黃岐漖表涌(漖表小學南側)
亮點:黃岐漖表錦龍競渡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是村民自發組織的體育活動。作為距離廣州最近的龍舟賽事,該項錦龍盛會每年都會吸引眾多的廣州龍舟隊前來參與,在傳承龍舟文化的同時,也見證了廣佛兩地群眾之間的深厚友誼。
8.九江沙頭社區西橋、樓涌經濟社龍舟活動
時間:6月18日
地點:沙頭社區西橋經濟社、樓涌經濟社
亮點:當天9時,兩個經濟社的村民分別把龍船扒到西橋牌坊、沙頭大涌人字水閘對開埠頭,為龍船裝身,兩條龍船在暢游沙頭大涌的過程中相遇。當晚,兩個經濟社60歲以上長者及龍船活動的運動員,分別在西橋文化室、樓涌文化室共聚龍船飯。
順德
1.大良端午民俗文化傳承活動
時間:6月17日
地點:大良大門居委會
亮點:舉辦「百人包粽」活動,傳承順德龍舟文化,由美團外送團隊將愛心粽送到各社區內弱勢群體。
2.「傳承端午情·樂融在中區」文藝匯演
時間:6月16日
地點:順德清暉園
亮點: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順德端午節的民風民俗,包括醒獅游龍、葫蘆絲、鹹水歌、龍舟說唱、少兒武術、少兒粵劇、魚燈舞等15個節目。現場還將通過展示架展示大良近年來在龍舟文化傳承方面創下的佳績。
3.端午節慶活動
時間:6月17日
地點:倫教678文化街親水碼頭
亮點:現場將有龍獅巡演、《屈原頌》情景劇表演、民族祭祀表演等。
4.省級非遺「龍眼點睛」習俗活動
時間:6月16日
地點:龍眼村廣場、太尉廟、點睛台
亮點:屆時,珠三角各地100多艘龍舟將前來龍眼村參加「龍眼點睛」習俗儀式,並環村而游,祈求端午龍舟大賽順利平安,祈求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現場還將展示水上飄色、龍虱、彩龍巡遊、黃連廣綉等勒流本土民俗文化。
貼士:因停車位有限,當日請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前往,注意攜帶雨具。
5.勒流江村五人農艇短速競賽、12公里農艇耐力競賽
時間:6月14日、17日
地點:勒流扶安河江村段
亮點:農艇俗稱草帽艇,是農村漁耕農作時代的主要交通工具,賽農艇也是從賽龍舟演變而來。
6.勒流黃連游龍活動
時間:6月18日
地點:黃連社區深滘等河段
亮點:龍舟經過起龍和點睛後,裝飾精美的鑼傘和彩旗。在端午節當日,大龍、小龍巡遊於河道上。晚上,大家齊齊參與各坊龍船飯或龍船宴暨敬老酒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7.容桂多彩龍舟文化節之夜龍匯游
時間:6月15日
地點:容桂南區河段
亮點:各坊社提前把自家龍舟裝飾一番,等到當日夜幕降臨時,各坊社龍舟自由巡遊。各具特色的龍舟裝飾將讓市民更生動地感受傳統文化的味道。
三水
1.白坭鎮中社村、沙咀村龍舟賽
時間:6月18日
地點:白坭鎮東岸水庫、沙咀涌
亮點:白坭鎮正在申報「廣東省五人龍舟之鄉」,轄區內賽龍氛圍十分濃厚。白坭五人龍舟以杉木打造,頭尖,腰細,尾羅窄,修長輕巧。比賽時不設舵手和鼓手,保持方向、節奏與速度全憑隊友齊心默契。因為減少了配重,龍舟速度更快,賽事也更為激烈,極具觀賞性。
高明
1.高明區龍舟賽
時間:6月23日
地點:高明區滄江河段
亮點:比賽分村居組和公開組兩個組別,共有32支隊伍參加。不少本土企業邀請省級隊伍參賽,令本屆賽事水平有所提升。
2.西黎雙龍得水慶典
時間:6月17日
地點:西黎村龍船埠頭
亮點:在揭幕儀式上,西黎村的長老宣讀祭文為兩條新龍船上釵,在點睛儀式後新龍下水。中午,西黎村將會設300桌瀨粉宴,晚上還有龍舟飯。
㈥ 端午節,廣州哪裡有劃龍船看呀
一、2010廣州龍舟賽時間:2010年6月26日(周六)地點:在海印橋至廣州大橋之間的珠江河段二、轉自天涯chun5319 端午5天的龍舟景首先初一:東圃那邊的珠村龍舟景,很多很多的龍舟都會匯集到珠村河涌探訪,而且那邊的河涌全天侯可以通行,所以當天龍舟活動上午下午都有。初二:(大概不太清楚)。好像是黃埔區廟頭,文沖景,知道的朋友後面補充吧。有補充在小洲村的。初三:程介東村(美林花園旁)、琶洲村(江邊)。車陂景(河涌)、還有棠下景(好又多旁)最為熱鬧,長長的河道都是各村龍舟往來,而且河道全天侯通行(不受漲潮影響導致水位高至橋低而不能通行),持續時間上午到下午。初四:海珠區龍潭、上涌、大塘龍舟景。天河區幾乎全部村的龍舟都在當天到這三個地方拜訪,所以龍舟活動持續時間上午到下午。初五:這個比較重要了,各地龍舟到鄰村拜訪。首先,獵德石牌景,由於受漲潮導致水位高至橋底影響,所以獵德石牌景集中在早上最為熱鬧,因為到下午1點左右水位升高導致橋底通行空間小,龍舟遲離開會導致不能離開,也進不來,所以初五早上開始去獵德石牌看龍舟最好的。而下午可以轉至楊箕、寺右,這兩個地方可能下午也受到漲潮影響而不進河涌,可能移到江月路的珠江邊招景。總結:初一(珠村),初二(不確定,哈哈),初三(車陂、棠下)、初四(龍潭、大塘、上涌)、初五(早上獵德、石牌,下午楊箕、寺右)。
㈦ 廣州哪裡有龍舟比賽
廣州有龍舟比賽的地方有:2022年5月27日-6月2日荔灣區永慶坊「五月五·龍船鼓」端午活動,番禺區5月28日-6月1日番禺線上龍舟挑戰賽,越秀區6月3日廣州動物園動物皮影賽龍舟,海珠區6月3日-6月5日海珠濕地龍船景活動(展覽+免費龍船茶)。
5月29日、6月2日將以五月五端午節傳統民俗文化為主題,邀請嶺南古琴師、傳統樂器家、獨立音樂人等藝術家舉辦端午專題音樂會,通過吟唱演奏的形式傳誦經典、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提前在「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公眾號放出搶票鏈接。
廣州龍舟比賽
廣州扒龍舟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廣州早期賽龍舟只是一種宮庭活動,南漢後主劉龔(958--971年在位)當年在廣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農歷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到了明、清兩代是廣州龍舟競渡的鼎盛期。
而古時廣州龍舟競渡與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種藝術性很強的群眾藝術活動。正如屈大均當年所形容的:舟龍長十餘丈,高六七尺,龍須去水二尺,龍額與項坐六七人,中有錦亭,坐倍之。旗者、蓋者、鉦鼓者、揮橈擊楫者,不下七八十人。
有的龍舟,上建五丈檣,檣上有台閣二重,中有五輪閣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雜劇五十餘種,童子凡八十餘人。而現在則是舟小人少。龍舟競渡變成了一種體育競技比賽活動。
㈧ 端午節哪些地方賽龍舟
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
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發展歷程
自宋以來,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開始,到五月三十日,東莞人們劃龍舟,洗龍舟水,趁龍舟景,吃龍舟餅,食龍船飯,唱龍舟歌,沿襲至今,稱為龍舟月。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萬江舉行大型龍舟錦標賽,被譽為「東莞龍舟第一景」,有詩歌雲「五月初一龍抬頭,萬江河上賽龍舟」。
「東莞龍舟第一景」之後,各地互相約定,定出自已的龍舟景日子如五月初四「汾溪景」、五月初十「新城景」、五月十四「新村景」,萬江區內各村舉辦龍舟競渡,各具特色、全民參與,直至月底,萬江人民即以「東莞龍舟第一景」為榮,保持至今,定為傳統日。
㈨ 請問廣州哪裡有遊船坐
珠江,珠江夜遊就可以了
㈩ 廣州龍舟的介紹
廣州2011端午看龍舟排期:
6.2 五月初一(周四)珠村黃村塘口宦溪蓮溪石溪廟頭
6.3 五月初二(周五)文沖小洲土華北亭南亭官洲侖頭石基赤沙北山琶洲南
6卝.4 五月初三(周六)棠下車陂程界東西村琶洲北黃埔村員村潭村
6.5 五月初四(周日)海珠區原新滘鎮的所有村.
6.6五月初五(周一)獵德石牌楊箕寺右新鳳凰小港泮塘
2011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繼續由廣州市人卝民政卝府主辦,時間初定為6卝月12日(星期日),當天11:00—14:00舉行預賽,14:30—16:30舉行開幕式、決賽和頒獎儀式,活動地點為中大北門廣場至廣州大橋之間的珠江河段。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卝念某位歷卝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采雜葯。」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lOO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 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卝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綉對聯、花草等,還有綉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么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卝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麗。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卝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卝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卝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卝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卝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卝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註:「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雲:『何卝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卝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卝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卝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卝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卝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卝念馬援、福州的紀卝念閻卝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卝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卝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卝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著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著錦綺彩竿,作為標志。龍舟向著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程稍嚴格一些。近年來,國內外都出現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
除了比賽速度外,劃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游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劃著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卝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卝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卝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浙江餘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雲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遊船式競渡。如《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是劃著龍船、搖船在水上奏樂、遊玩。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杭州「龍舟六隻,戲於湖中」。湖上有龍舟,只是畫舫遊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情各代帝皇,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於游戲之類。《舊唐書》中記穆宗、敬宗,均有「觀競渡」之事。《東京夢華錄》卷七,記北宋皇帝於臨水殿看金卝明池內龍舟競渡之俗。其中有綵船、樂船、小船、畫艙、小龍船,虎頭船等供觀賞、奏樂,還有長之四十丈的大龍船。除大龍船外,其他船列隊布陣,爭標競渡,作為娛樂。宋張擇端《金卝明池奪標圖》即描繪此景。又明代帝皇,在中卝南卝海紫光閣觀龍舟,看御射監勇卝士跑馬射箭。清代則在圓卝明園的福海舉行競渡,乾隆、嘉慶帝等均往觀看。
又有夜龍舟。在浙江武進,過去有夜龍舟,在四面掛起小燈以競渡。四川五通橋從1982年起出現了夜龍舟,在舟上裝電燈,配焰火,漂浮河燈,輝煌奪目。浙江少數地方還於水上設堆堆浮焰,讓張燈結綵的龍舟從焰中穿過。
又有旱龍舟,是在陸地上進行的模擬龍船比賽的活動。如《南昌府志》載:「五月五日為旱龍舟,令數下人異(y6,共同拾東西)之,傳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錢祈福,競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義縣,過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認為可除邪祟。另廣卝東的佛山、東莞、信宜都有旱地劃龍舟之俗,實際上是一種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時的旱地龍舟最為壯觀。又如《徽州府志》載:「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為之,襲畫狀似鰍,以十二人為神,載而游緒市。」另有把小型旱龍船給小兒做玩具的。
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般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卝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卝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流傳於廣西北部桂林、臨桂等地的龍船歌,在競渡時由眾橈手合唱,有人領呼,表現內容也多與龍舟、端午節俗有關,歌聲宏遠動人。《廣西民間音樂選集》中收有臨桂縣(4龍船歌》組曲,如號卝子般的節奏鮮明、熱烈,唱起來必定十分動人。
另外,還應說一下女龍船。在過去,許多地方的龍舟競渡均不許婦女參加,認為婦女接卝觸龍舟很不吉利。如今各地都出現了女子龍舟隊,英姿諷爽的女人們奮勇爭光,爭奪第一,絲毫不弱於須眉男兒。
與春節有舞龍也有舞鳳一樣,端午有龍舟也有鳳舟。鳳舟的來源如上述,是源於遠古的烏舟、鷁舟。古代宮廷中有鳳阿(如《天卝府廣記》中記明代宮廷便有),民間有鳳船競渡。《粵囊》載:「龍舟以吊大夫,鳳船以奉天後,皆與五日為勝會。庚午之夏,番禺石橋村入聚萬金,制鳳船,長十丈,闊丈三,首尾高舉,兩舷重翼為舒斂,背負殿宇,以奉天後,游各水鄉。」196卝4年後香卝港又出現了鳳艇賽。這種鳳艇艇身稍短,可坐16名隊員,飾有鳳頭、鳳尾,由女隊員競渡。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比賽形式,合龍鳳呈祥之意。
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順德縣志》載:「大良之龍風船妙極華麗。」但今已不見了。湖南汨羅縣的龍舟,前裝龍頭,後置鳳尾,鳳尾是用包有紅紙的竹篾成扇形插於船尾,如矩尾一般,也可稱為龍鳳船。龍鳳船,似乎是龍船與鳥船相融合後留下的痕跡。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卝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卝主革卝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卝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卝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卝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卝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卝九卝年(1736年),台卝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卝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卝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卝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卝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卝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卝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鄒圩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臟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住了一條小蛇。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魚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裡閃著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卝皇卝大卝帝處罰,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這鎖要打開,除非得到人的陽氣。」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里不停地翻卝動,並從口裡不停的噴卝出卝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鄒圩清水河),河水為鄒圩帶來了五穀豐登。為了紀卝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卝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1984年,原國卝家體委決定將龍舟賽列為體育比賽項目,舉辦了「屈原杯」龍舟賽。
龍舟賽歷卝史悠久,傳入國外後,深受各國人卝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1983年,我卝國首次派隊參加龍舟大賽,一舉奪得全部兩項冠軍。1984年國際龍舟大賽在香卝港舉行,有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新卝西卝蘭、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洲、澳卝門、香卝港等16個隊參賽。中國隊又奪得冠軍。龍舟賽在我卝國南方地區開展的比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龍舟節」。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卝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卝會末期。泉州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與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獨惠安崇武較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節也有賽龍舟,但與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於台風季節即將到來之前在海上舉行的祝神驅魔活動。據傳後來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賽龍舟,而改在陸上游龍舟,游卝行時要唱《阿螺歌》,其歌詞大意是請求神靈消災滅禍,但近百年已沒再舉行。由此看來,崇武的賽龍舟、游龍舟和「采蓮」習俗一樣,都是民間信卝仰中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王之神威,避惡消災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