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清朝末年廣州首富是哪個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看櫻花島 2024-12-27 20:38:11
天津大專有哪些招聘2021 2024-12-27 20:31:24
廈門中級證書多久能落戶 2024-12-27 20:26:49

清朝末年廣州首富是哪個

發布時間: 2022-09-10 18:17:00

⑴ 讓外國人漂洋過海來借錢的清朝最後一位首富最後的結局如何

清朝最後位首富到底多有錢,連外國人都跑來借錢,結局卻讓人惋惜

2001年,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統計了全球1000年來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人來自於中國,清朝的伍秉鑒就是其中的一員。被譽為廣州世界首富的他,在1834年時私人資產就已達到2600萬銀元,當時的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是4000萬兩,伍秉鑒家族所擁有的財富相當於清政府當時年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鴉片戰爭爆發,靠著向朝廷捐獻巨款換得三品頂戴的伍秉鑒,發現自己已經沒能力拯救事業。不少朝廷大臣將這件事情怪罪到他的頭上,而多他只能靠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財富換得短暫的安寧。沒過幾年,身心疲勞的伍秉鑒就病逝於廣州,曾經富甲天下的怡和行在清政府的步步蠶食下,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⑵ 中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世界首富,並且當時在國際上頗有名聲,究竟是哪一個富豪

這位世界首富叫伍秉鑒,他是福建人,去廣東做生意,主要是中西貿易,他的私人資產達到兩千六百萬銀元,豪宅可與大觀園相比。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世界前十的富豪榜中沒有什麼中國人出現,在歷史上出現過一位中國人,他曾是世界首富,他叫伍秉鑒,又名伍敦元,是福建人,清代廣州十三行的商人,伍秉鑒的祖輩是茶農,並非是有錢人家,伍秉鑒有他自己的企業,叫作「怡和行」,經營絲織品、茶葉、瓷器,他做的是中西貿易。



伍秉鑒的怡和行是經營茶葉、瓷器等正經生意的,但是伍家所擔保的外國商人為了賺錢,卻在貨物中夾雜著鴉片,伍家主動交出鴉片,但是林則徐還是將伍家許多人押走審訊。鴉片戰爭爆發,十三行商人們包括怡和行,都紛紛捐出資產幫助政府,但是無可奈何,還是無能為力。而後伍秉鑒病逝,十三行也開始沒落。

⑶ 清朝商人伍秉鑒為什麼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林小靜

伍秉鑒是世界首富的說法來源於1834年的《華爾街時報》,文章稱伍秉鑒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估計資產達2600萬銀元,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幾乎等於當時清政府全年收入的一半。2001年,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評選出過去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名單上有六個中國人的名字: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其中,伍秉鑒是唯一不以權勢而能擁有傾國之富的商人,被認為是19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畫像曾經長期被懸掛在英資香港匯豐銀行總部大廳,《華爾街日報》評價他說:「出生於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鑒,繼承父業與外商從事買賣,又進一步貸款給外商並以此獲得巨額財富。」美國學者馬士也評價說:「在當時,伍氏的資產是一筆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

(廣州十三行)

伍秉鑒也非常注重搞好和其他行商的關系,雖然是競爭對手,但他卻秉持「利益均沾」的原則,1811年,伍秉鑒擔任英國公司羽紗銷售代理人,事後卻將利潤按比例分給全體行商。層有一位行商黎光遠因經營不力破產,按當時朝廷的規定,要被充軍伊犁,伍家便籌款捐助他在流放地的生活。從1811年到1819年,伍秉鑒向瀕臨破產的行商放債達200餘萬銀元,使多數資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於他。伍秉鑒在行商群體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他被推舉擔任十三行公行的總商。

在」一口通商」時期,伍秉鑒能夠廣州十三行行商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離不開清政府的扶植,他先後利用賄賂、捐贈等各種手段與官府建立密切關系,伍家幾代人都有官銜與封蔭。第一次鴉片戰爭清廷戰敗後,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於是下令廣州行商歸還條約規定的外商債務300萬兩白銀,伍家又獨擔100萬兩,行商公認繳134萬兩,其他行商攤派66萬兩。不過也正是《南京條約》的簽訂,廣州「一口通商」的優勢已不在,廣州十三行優勢全無,行商隨之日益衰落,有的走向破產,伍秉鑒也不例外。可以說伍秉鑒的成功是清朝「閉關鎖國」政策下的產物,而一旦清朝的這一政策被打破,他所取得的榮譽也一並消亡。

參考文獻:

小廣:《19世紀世界首富伍秉鑒》,《黃金時代》,2006年第06期。

賀痴:《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鑒的財富人生》,中國致公出版社,2010年10月。

編輯:施祺

⑷ 廣州有哪些鮮有人知道的「之最」

1.廣州的世界首富——伍秉鑒(清代)
2.中國最早的「摩天大樓」—— 廣州南方大廈(1922年建成)
3.中國第一家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於1996年1月15日)
4.國內最早使用公眾行動電話的城市——廣州
5.國內最早開通的電話報警服務台——廣州110
6.中國第一座4層轉盤式立交——區庄立交橋
7.廣佛地鐵——國內第一條城際地鐵
8.泮溪酒家——中國最大的園林酒家
9.廣州第一張羊城通發行於2001年12月
10.中國客流量最大的火車站——廣州南站
11.廣州最高的樓——周大福金融中心(530米)
12.廣州國際會展中心是亞洲最大、國際第二大的會展中心,面積僅次於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
13.廣州最高的山峰——從化石門國家森林公園的「天堂頂」,海拔1210米
14.長隆夜間動物世界是中國首個夜間動物園
15.廣州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也是世界上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16.北回歸線橫貫廣州,同時廣州市也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城市
17.中山大學康樂園與北大的未名湖、武大的珞珈山並稱三大中國大學最美麗景觀
18.廣州塔是中國第一高塔、亞洲第二高塔、世界第四高塔
19.廣州塔塔身168至334.4米處設有「蜘蛛俠棧道」,是世界上最高、最長的空中漫步雲梯
20.廣州塔422.8米處設有旋轉餐廳,是世界上最高的旋轉餐廳
21.廣州塔450——454米處設有摩天輪,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輪
22.廣州塔天線桅桿455至485米處設有「極速雲霄」速降游樂項目,是世界上最高的垂直速降游樂項目

⑸ 伍秉鑒為何可以在粵商中脫穎而出成就世界首富

伍秉鑒是福建人,生於廣州。他的父親伍國瑩曾是十三行總商潘啟官的賬房先生。伍秉鑒所創立的怡和行,以及積累的巨額財富一直是個謎。

清代的怡和行具有很大的生意,嘉慶年間他接辦其兄伍秉鈞的行務,進而為十三行首席行商。

後來清朝政府改革行商制度,他與盧文錦同任總商,進而成為總商之首。

伍秉鑒到1834年時,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富甲天下。

伍家的怡和行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伍秉鑒在西方世界有重大的影響。

亨特在獲悉伍秉鑒去世時說,這位舉世聞名的公行最後的頭人,於1843年9月4日卒於廣州河南,享年74歲,他和拿破崙、威靈頓都生於1769年,旗昌洋行為了紀念他,特將一艘船命名為「浩官號」。

英國人則將他與林則徐的蠟像,一同陳列在倫敦名人蠟像陳列館。貿易起家,最終成為富甲天下的人。

事實上,十三行的行商們很多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1822年十三行商館區的一場大火,足足燒了七天七夜,燒毀了價值4000萬兩白銀的財物,洋銀熔入水溝,長達一二里路呀!

總而言之,伍秉鑒就是這樣成為世界首富的,他確實有錢,他的家產有2600萬兩銀子之多。

其實,他也確實是商業奇才,其商業發展領域不拘於國內,而是放眼於大洋彼岸,企圖建立世界性的商業帝國,使怡和行成為了真正的國際財團。

⑹ 清朝時期的世界首富是誰,他名下有多少資產

談到清朝的富豪,對很多人來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和珅,在和珅被抄家後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究竟多有錢呢?在《清朝野史大觀·和珅家財》等野史有這樣一段話,「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歲)入而強」。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初的《縱橫一千年》中一共出現了6個中國人的名字,除了伍秉鑒和和珅,還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宋子文。但是伍秉鑒是唯一一個純粹的商人,他在那個官商合流的年代能夠憑一己之力坐上世界首富的位置,實屬不易。

⑺ 清朝後期中國的世界首富是怎麼樣催生的

~以下內容搬運自網路~

世界首富伍秉鑒,2001年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上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六位華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這六個人中,又唯獨伍秉鑒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出現,所以伍秉鑒也是人們最關注的焦點 。
伍秉鑒(1769~1843年),字成之,號平湖,別名敦元、忠誠、慶昌,祖籍福建。其先祖於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1783年,伍國宗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並為自己起了一個商名叫「浩官」。該商名一直為其子孫所沿用,成為19世紀前期國際商界一個響亮的名字。1801年,32歲的伍秉鑒接手了怡和行的業務,伍家的事業也開始快速崛起,伍秉鑒成為了廣州行商的領頭人——總商。在經營方面,伍秉鑒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系,並依靠超前的經營理念在對外貿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鑒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而且他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並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同時他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東印度公司有時資金周轉不靈,常向伍家借貸。正因為如此,伍秉鑒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富翁」。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盡管伍秉鑒曾向朝廷捐巨款換得了三品頂戴,但這絲毫不能拯救他的事業,他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財富以求得短暫的安寧。1843年,伍秉鑒在中國的動亂中病逝於廣州,享年74歲。伍家所積累的財富是驚人的。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按照國際銀價換算,這個數目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而且,伍家在珠江岸邊的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媲美。

⑻ 散盡家產拯救了廣州城的清朝首富,為什麼一心想移居美國

散盡家產拯救了廣州城的清朝首富,一心想移居美國的原因在於外界因素和內部因素的雙重影響,這個人就是生活在清朝後期的伍秉鑒,因為鴉片的原因,他一直在國家正義和利益周旋,所以不得不給自己找好出路,當然他自己本身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畢竟當時的清朝是腐敗加危險的,出國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可以說,伍秉鑒一直都在自身利益和國家之間徘徊,不過卻沒有明確選擇一方,最後也落得一個散盡家財的悲慘結果。

⑼ 清朝首富伍秉鑒為救廣州城而散盡家財,為什麼最後落得身死

2001年,去世一百多年的伍秉鑒,躋身於世界富豪榜前50名,這個榜單是美國《華爾街日報》經過認真統計,才頒布出來的,在這些人中,中國人佔了6個,但只有伍秉鑒純粹是商人身份。也就是說他的錢都是經商所得,因此他比另外幾人更受人關注。說起中國富可敵國之人,人們一定會想到和珅、胡雪岩等人。

鴉片戰爭爆發後,伍秉鑒見和平解決鴉片問題徹底無望,於是拿出巨資幫助修建城牆,購買戰船等。但是清軍膽怯,根本不敢和洋人作戰,最終以賠款600萬的代價結束了這場戰爭。由於清政府早已千瘡百孔,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來,於是攤派到各商行的頭上,光是伍秉鑒就應承了100多萬。然而,出了錢的伍秉鑒,依然得不到清政府和百姓的歡喜。大家認定他是鴉片戰爭的「罪魁禍首」,對他詬病不斷。

盡管伍秉鑒後來又數次向清政府捐出巨資,然而依然沒有緩解大家對他的仇恨。最後,74歲的伍秉鑒在萬念俱灰中溘然長逝,結束了他傳奇卻又卑微的一生。伍秉鑒去世不久,清政府在列強的逼迫下,開放了廈門、福州、寧波等地的經商口岸。再加上清政府不斷的壓榨,最終輝煌一時的廣州商行逐漸沒落,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參考史料:《晚清首富伍秉鑒》)

⑽ 清朝「首富」的伍秉鑒,其財產為何最終化為烏有

漫漫歷史長河,留給後人的,除了豐富的精神文明,還有時刻讓人警醒的事實,就像是今天給大家說的這位。有時候,個人的榮辱興衰和身處的國家是緊密相連的,若是國家出了問題,最終為此承擔後果的,是這個國家的每一位公民。

伍秉鑒死後,「廣東十三行」開始逐漸走向沒落,許多行商在清政府的壓榨下紛紛破產,屬於清代商貿的傳奇謝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