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有什麼特點
擴展閱讀
廣州芙蓉苑停車位怎麼樣 2024-11-17 12:10:24
深圳的順豐多久能到杭州 2024-11-17 12:00:29

廣州有什麼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2-08 16:36:39

㈠ 廣州十大特色

1、廣州拉腸粉

拓展資料

廣州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139]。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口味上以清、鮮、嫩、滑、爽、香、脆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140]

廣州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干炒牛河、廣東早茶等。廣州特色小吃有蘿卜牛腩、牛雜、雲吞面、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廣州飲食業由「四園」為代表,分別為東園酒家、南園酒家、西園酒家和北園酒家,再輔以諸如廣州酒家、泮溪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

㈡ 廣州這個城市有哪些特點

廣州市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和中心,是一個具有文化沉澱的人文城市,與深圳一齊都是國內的一線城市,但是對於深圳的現代化,廣州保留著自己的文化特色,是嶺南文化的匯聚地。廣州一直有食在廣州,花城,羊城,穗城這些稱呼,其中的發展機會也比較多。創業,工作都適合。
很多外地的朋友都覺得廣州人都排外,看不起外地人,其實不然,作為廣東人,我也承認當中確實有這樣的一類人,但不代表全部,就本人來說就從未對外地人有什麼偏見。
現在這個時候相對於一些長江以南的地方來說是比較多雨的,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治安的話相對以前來說是比較好的,但是亂還是有的,但過得去。
這些都是本人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㈢ 廣州有什麼特點

廣州位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氣候特點是:氣溫高、降水多、霜日少、日照多、風速小、雷暴頻繁.
氣溫高:年平均氣溫21.9℃.年內以7月份的平均氣溫最高,為28.4℃,1月份雖然氣溫較低,但月平均氣溫仍在13℃以上.氣溫的年較差15℃.多年來,極端的最高氣溫為39.1℃(出現於2004年7月1日).極端的最低氣溫為0℃(出現於1957年2月11日).

㈣ 廣州特色有哪些

1、粵菜
粵菜以廣州菜作為代表,廣州菜是在匯集我省各地優秀民間美食的基礎上不斷地吸取我國各大菜系之精華,借鑒西方食譜之所長,融匯貫通而成一家的。廣州菜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品種多樣。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口味上以清、鮮、嫩、脆為主,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時令性強,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較為常見的廣州菜色有白切雞、白灼海蝦、明爐乳豬、掛爐燒鴨、蛇羹、油泡蝦仁、紅燒大裙翅、清蒸海鮮、蝦籽扒婆參等。
2、早茶
早茶 點心「飲茶粵海未能忘。」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其他地方的問候語大多是「吃了嗎」,廣州人則往往是 「飲咗茶未啊?」(喝茶了嗎?)。飲茶構成了嶺南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廣州老字型大小的茶樓有:陶陶居、陸羽居、怕香居、南園、北園、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來居、西華居、大三元,美珍居等。
廣州人喜歡喝茶,比如飲早茶,飲涼茶,飲功夫茶等。大家喜歡在節假日呼朋喚友,去茶座品茶。品茶尚在其次,主要是吃點心,聊天。廣式點心品種多樣,製作精美,各有風味。名點、名小食、名風味食品不勝枚舉。如北園酒家的時果美點、泮溪酒家的點心宴等。
隨著改革開放,外來人口的增多,國內的其它菜系數如川菜、魯菜等也風靡起來。當然,象日本料理、韓國菜、西式酒吧,和各式快餐這種時代發展的產物則更是少不了。正是如此,才形成了廣州多元化的飲食風格
3、特色小吃
1、蘿卜牛腩:蘿卜牛腩是廣州有名的傳統小吃,以白蘿卜、新鮮牛腩,配以佐料長時間燉制而成。在一些繁華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蘿卜牛腩的清香飄滿街。在街上,你會常見到端著碗吃著蘿卜牛腩逛街的人,特別是少男少女們。
2、雲吞面:是廣州人對餛飩的俗稱,在上下九路、西華路、人民路一帶(即西關)都很多這種雲吞面的小吃店,是西關著名小吃。由於此品湯味濃郁,雲吞皮薄餡多,蛋面有彈牙之感,因而成為廣州人早餐、小點的美食。 雲吞面還有一個別稱叫細蓉。
3、腸粉:廣州的一種特色小吃,是廣州人愛吃的小食,也是廣州大小茶樓、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備之品。因形似豬腸,廣州人也稱之為豬腸粉。據說,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制,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
4、及第粥:伍湛記為民國時期著名小食店,坐落在荔灣文昌巷,它的粥類以及第粥最為出名,粥底有腐竹白果大地魚等,粥色白鮮明,米水交融,味鮮香厚。
5、雙皮奶:南信雙皮奶是南信牛奶甜品店的招牌食品。燉好後牛奶雙層凝固,色潔白,呈膏狀,半固體,光潔平滑,奶皮不離碗邊,風味甜香軟滑,營養豐富。
6、龜苓膏,廣州人自製的龜苓膏呈棕褐色,為膠狀,容器是什麼形狀它便是什麼形狀,一小缽一小缽,加蜜後顯得晶瑩,入口甜,回味苦。據說越苦越好,可以清熱敗火,多吃為宜。
7、艇仔粥,艇仔粥是一種廣東粥品,味道鮮美。
娛樂簡介
廣州做為國內最早開放的城市之一,當然也是娛樂業的先鋒。在這里有各種娛樂場所:首先有深受廣州老一輩喜受的傳統劇目-粵劇。其表演靈活細膩,唱腔流暢多變。如果真有幸能聽一聽紅線女的唱腔,真是「三日不絕」。
當然有大型的現代游樂場,經營各種緊張,精彩,刺激,的活動,帶給人們以全新的感受。如世界大觀、飛圖夢幻影城、飄雪世界等,都是集高科技與新奇於一體,吸引了眾多的喜歡獵奇的遊客。

㈤ 廣州文化有什麼特點

. 花城
廣州地處亞熱帶,長夏暖冬,一年四季草木常綠,花卉常開,很早就享有花城的美譽,廣州人種花、愛花、賞花和贈花的歷史悠久。西漢時期,陸賈出使南越國時,就發現嶺南人愛種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後,廳堂房內也都擺滿了花,便贊譽這里都是「彩縷穿花」的人。漢代的廣州,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興起,已引入海外各種花卉,唐代廣州的花卉已全國聞名,著名詩人孟郊曾描繪廣州冬季仍然處處有花草的奇景:「海花蠻草延冬有,行處無家不滿園」。這時期海外的茉莉花、指甲花、素馨花等洋花的種植已很普遍,並開始出現花卉的買賣市場,當時廣州賣花姑娘以彩繩穿起各種花卉出售,吸引了中外遊人。清代中葉,廣州已形成國內首創、聞名海內外的「迎春花市」。每年除夕前三天,廣州市中心的藩署前(今北京路財廳前)一帶形成花市,數里長街,吐艷爭芳,人潮湧涌,廣州「花城」的美譽名副其實,在國內城市中,這一別稱和美譽也僅廣州獨有的。花市至今仍延綿不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近幾年,廣州的迎春花市越辦越大,已分別在8個市屬區舉行,形成了花街總長數十里,幾百萬人同游花街的壯觀景象。「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朵朵紅花鮮,朵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睇唔哂。阿媽笑,阿爸喜,人歡花靚樂開懷……」這首廣州兒童歌謠《行花街》形象地唱出了廣州家家戶戶喜逛春節花市的盛況。
吃完團年飯,內地人的節目恐怕基本上都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廣州人則舉家游花街,人們置身於歡樂的花花世界中,賞花、品花、買花,在花街中徜徉漫遊,享受著一年一度與群芳同在的美好時光。難怪不少外地人舍棄了合家歡聚的機會,留在廣州過年;許多人專程千里趕來,也都想一睹廣州花街的芳容。
有一首詩是這樣形容廣州花街的:「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語喧聲入彩門。疑是層巒采蜜使,幻成百萬賞花人」。廣州有一個區叫「芳村」,區內有一條街叫「花地」,芳村以花聞世,素有「嶺南第一花鄉」的美譽。今天芳村仍是全國聞名遐邇的花卉產區和全國著名的花卉集散地。。
廣州人愛花、養花、賞花、贈花的傳統和情趣,直接帶動了廣州的花卉產業。廣州目前已擁有花卉種植面積近10萬畝,花卉品種2000多個,花卉年產值20多億元,佔全國的15%以上,這些指標均超過上海、昆明、北京等國內花卉大市。廣州是全國最大的花卉主產區,全國盆栽觀賞植物的生產、供應中心,全國花卉主要集散地和進口花卉的調運中心,廣州的花卉貿易居全國第一,廣州花卉價格左右著全國的價格。芳村花卉博覽中心和花都南方花卉交易中心是全國最知名的花卉市場。
「羊城世界本花花,更買鮮花度年華」。要專門領略一下花城特色,首先要早上5時去芳村的花市天光墟;再到增南路看沿路的幾十個園藝花圃和花卉博覽園;參觀白雲山的雲台花園;以及西苑盆景、蘭圃和各公園的花卉展覽。每年春天的木棉花開時節,一江春水綠,兩岸木棉紅,十丈木棉花燦爛,珊瑚吐艷紅遍天,又見花世界,紅海洋,令人贊嘆不已。每年春節舉辦的迎春花市,是花城所獨有的,不可不看。秋天的菊花展和元旦花車遊行也頗具特色。上邊提到的茉莉花、指甲花、素馨花、梅花、芍葯、吊鍾花、桃花、木棉花、菊花、劍蘭、水仙和雞冠花等12種花中,有一種是廣州市花,那就是木棉花。木棉樹是一種喬木,十分高大,大都有七八層樓高,特別神奇壯觀的是它春天開花時是見不到一片綠葉的,當朵朵紅棉花全部掉落以後,它光凸凸的樹枝才開始抽出嫩綠的新芽。試想,一棵七八層樓高的樹上全是清一色一大片朵朵紅花,仿如紅雲,這是何等氣勢!何等壯觀!用紅的海洋形容一點也不誇張。有人說廣州是座英雄的城市,是英雄的鮮血柒紅了紅棉花。因此,廣州又稱木棉花為英雄花,稱木棉樹為英雄樹,由此而推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廣州也自然被叫做英雄城了。
4. 粵語
來廣州的人都可能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改革開放以來,直到現在,在內地,說粵語、吃粵菜、唱粵語歌已成為一種時髦和身份、地位的象徵。人們對廣東、對廣州的印象恐怕最早也是從粵語、粵菜和粵語歌開始的。
關於粵語,有人曾作過「廣州人在外地人中的印象」這樣一個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幾乎將近1/3的外地人一提起廣州人首先聯想到的是廣州話,即粵語,成為排在第一位的印象。可見,粵語影響之大,它遠非一般地方方言所能比擬的。
粵語又稱為廣州話、白話,它通行於廣東、廣西東南部以及香港、澳門,使用人口超過7000萬,為現代漢語方言的七大方言之一(漢語7大方言為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粵方言、閩方言、客方言、贛方言)。廣州是粵語的中心,廣州市區的方言,是所有粵語區(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標准語,廣州話在整個粵方言中最具權威,有著粵方言「普通話」的地位。而且,長期以來,廣州一直是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使得以廣州話為代表的粵語在整個嶺南地區都具有了「普通話」的作用。
嶺南是漢語方言最復雜、差異也最大的地區。除了粵語,主要還有客家話和閩語兩大方言。粵語的形成也十分復雜,具有明顯的「移民」色彩:既有古越族、南方少數民族和古漢語的基本成份,又夾雜著相當成份的客方言、閩方言、湘楚方言、贛方言,同時還有相當數量的現代漢語,英語和東南亞語也融入其中。
一種語言中的外來語狀況與這個民族對外部世界進行交流的過程大體是一致的。對外接觸的面愈廣,交流得愈深,外來語的傳入也就愈多。廣州自古就有對外貿易和對外交流的傳統,改革開放後,廣州又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從開放的規模和深度來看,在整個中國都獨占鰲頭。粵語中外來語之多和頻繁使用,是中國其它地方難以比擬的。
大家都知道,普通話有4個聲調,廣州話的聲調卻有有9個。由於聲調豐富而且富於變化,廣州話聽起來很動聽,很悅耳,粵語歌更是獨具魅力、經久不衰。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廣州、廣東經濟的發達,粵語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曾幾何時,全國各地,北至黑龍江、南到海南,從北京、上海到西安、成都、烏魯木齊,幾乎是所有大、中、小城市甚至鄉村都辦起了廣州話學習班,都興起了學習廣州話、學唱粵語歌的熱潮,學習廣州話,會說那麼幾句廣州話已成了一種時髦的象徵。當然,更多的人學習廣州話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當時,全國流行這樣一句話:「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要到廣東來發財,自然就有必要學會粵語。總之,在全國七大地方方言中,到目前為止,除了粵語,似乎沒有哪一種地方方言,被其它地方如此趨之若騖地學習。這些年,廣州話學習班甚至辦到國外去,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均舉辦廣州話學習班。據說,在有些國家,作為華人,你可以不懂英語和普通話,但只要會廣州話就能生存了,在這里,只會普通話的人是難以謀生的。這表明,在國外的華人、華僑大部分都是廣東人,據說全世界4千萬華僑和外籍華人中,廣東人佔了3千萬。有一年美國國際音樂艾美獎將全球唱片銷售量最大的個人獎頒發給唱粵語歌的香港四大天王之一張學友。這意味著,全世界個人音樂唱片銷售量最大的語言區,既不是全世界最多國家使用的英語,也不是全世界最多人口使用的普通話,而是粵語。粵語和粵語歌的流行和影響由此可想而知。連全世界通用的英語和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都甘拜下風,這種現象對國內乃至全世界任何一種地方方言都不敢想像。這種看似不可思議、匪夷所思的現象,其實也是事出有因的:第一,憑心而論,粵語作為一種語言,本身就十分動聽,它聲調比普通話還要豐富得多,普通話4個聲調,而粵語竟有9個聲調;第二,改革開放以來,以發達的經濟優勢為背景,粵語和粵語歌在內地逐漸流行起來;第三,世界近4千萬華僑、華人中,70%是廣東籍人,這些人當然忘不了鄉音。

㈥ 廣州特色有什麼

廣州特色有:一條江,一座中信大廈,一座新建的電視塔。大多數人是外地的,本地的全說廣東話。就這些

㈦ 廣州人有什麼特點

廣州人特點如下:

  1. 廣東方式第一式:「我走先」觀念:敢為天下先。「我走先。」一個習慣的狀語後置正像廣東人的性格,動詞永遠是迫不及待地先走一步。廣東方言的語序正好體現這個地域人群的性格:先做了再說。 廣東人走向海洋、接觸外面的世界,終於發現了老祖宗之法不足守,逐漸養成了反傳統的性格,變恪守道統為經世濟用。

  2. 廣東方式第二式:「食」觀念:務實,不談理想 。廣東人素來喜歡吃。不僅體現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像樣一點的食肆里都可以看見人頭攢攢地在吃,也不僅體現在「天上飛的只有飛機不吃四條腿的只有桌子不吃」、以至於擔了挑起SARS的惡名;更體現在,廣東人把工作、把生存歸結為兩個字:食。生活的意義被簡化為「兩餐飯」。

  3. 廣東方式第三式:「炒更」觀念:經濟至上。「更」指的是夜晚。原來指的是在工余時間兼職掙錢。很快,這個詞全國都用開了。這是計劃經濟時代大家天天盤著腿坐在機關里受窮,又不甘心才華在肚子里爛掉想出來折衷的辦法。

  4. 廣東方式第四式:「霸」觀念:市井化。涼霸、浴霸、潔霸,也只有廣東的企業會給產品起這種蠻不講理的名字了,一看就知道是洗腳上田的農夫。不過,「橋不怕舊,只要受」。叫法是否老土是否庸俗不要緊,他們的定位又不是文化人、小資,反正珠三角農民巨有錢,消費能力非常強,這批目標受眾喜歡就行了。

㈧ 廣州城市特點是什麼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1][2]。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3][4][5]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6][7]
廣州市總面積7434平方公里,轄11個市轄區,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廣州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城市[8]。廣州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9]。每年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10]。廣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700多家,總量居全國前三。廣州集結了全省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員,在校大學生總量居全國第一。

㈨ 廣州人的性格特點

廣東地處華南,其原住民外貌更多的帶有馬來人種的特點,廣東人最大的特點是能吃苦,重實干。在廣東,人人都忙忙碌 碌,為生計而忙碌,為掙錢而忙碌。為了錢,廣東人可以放棄一切,可以去受累,可以去受苦。忙,是廣東人的特徵,更是廣東商人們的突出品質。廣東商人忙,整 日東奔西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恨不得把一分鍾「劈」成兩分鍾用,從每分鍾里擠出幾張「四人頭」。北方人是先思考後行動,而廣東人是先行動後思考, 他們看重的是效益和價值,從不注重形式和外表。廣東人對空頭理論不感興趣,也沒有工夫空談哲理、人生,對政治也不感興趣。
有人說,「食在成都」,也有人說「食在廣州」,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成都小吃遍地,吃的花樣百出,而能夠在「吃」方 面與成都人相篦美的,非廣州莫屬。與成都人相比,廣州人吃得更「野」,從蛇到鼠,從猴到蟲,幾乎什麼都敢吃,這也反映了「食蛇民族」的某些野性。正是這種 不馴服的野性,使廣東人與在正統文化束縛下失去創造力的中原諸省人相比,更顯得敢做敢為,血性充沛,尤其是近代以來,因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廣東屢次得風氣 之先,成為中國最早開放的地區,因此,觀念也與內地有很大的不同,內地人崇尚官,講「關 系」,廣東人崇尚商,講「本事」。
廣東人富有開拓創新精神,喜歡標新立異。從鴉片戰爭,到戊戌變法,從北伐戰爭到改革開放,近代以來的許多有深遠影響 的大事都是由廣東人開啟的。在歷史上,近代凡是與西學有關的事和物,也大都是由廣東人最先嘗試。在轟轟烈烈的近代史上,廣東被人稱為「思想家」的搖籃,其 中康梁變法曾震動中華。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也是廣東人。由於人文的傳統,廣東商人敢為天下先。據史載,早在唐代就有廣東人到海外做生意;到了近代, 廣東商人更是足跡遍天下,廣東是我國著名的僑鄉。海南人、香港人和澳門人很多是從廣東移民過去的,性格與廣東有許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