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州小升初論壇的廣州小升初的升學途徑
小升初八大途徑 大概時間:7月中旬
適用范圍:越秀、海珠、荔灣「老三區」
難易指數:☆☆
操作流程:
按照往年辦法,電腦派位是對口小學組派位對口中學組,各地段每小學組大約有3~6所中學供學生選擇。如2014年越秀區的東風東路小學、農林下路小學、育才小學、水蔭路小學、先烈中路小學對口的中學是省實中學、廣大附中、第七中學、育才中學、東環中學、梅花中學。
在進行電腦派位前,學生要填寫升中學志願表,這些資料包括了學生的電腦號、姓名、性別和升中志願。派位按志願優先原則實行。即學生的第一志願先派,派滿後往第二志願,依次到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志願。一般來說,學生都可實現在填寫志願范圍內成功派位。
優缺點:電腦派位是小學畢業生最普通的升學途徑,每區每年有上萬名小學畢業生,約2/3是通過「電腦派位」這一高科技手段,隨機決定初中去向的。它的最大優點是不受人為干擾,操作公開,監控嚴密,能有效地防止分配學位中的不正之風。但公平之中也有「不公平」,那就是電腦派位不以學生的成績為依據,有很大的隨機性,有可能會出現成績較好的學生被派到一般的學校的情況,尤其是在非推薦生的普通派位中,省、市一級初中分到每間小學的名額非常有限。
家長操作技巧:
1.電腦派位志願一般有六個,家長要報齊組內所有中學志願,如果某位同學只填報了一、二兩個志願,當所報學校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時,一旦這位同學可能不被第一或第二志願學校錄取,電腦就無法為其繼續往下「派位」。最後,只能由區教育局統一分配到學位未滿的學校,這樣就使自己失去了機會。
2.應審慎選擇並准確填報好第一志願。派位時所有學校都是從第一志願開始錄取的,錄滿以後就不可能再接收從其他志願下來的學生。假如一個學生報的第一志願是一所「熱門」學校,由於報考人數多,他落選的機會就大,落選以後如果他第二或第三志願所報的學校也很有可能已在第一志願錄滿,再也沒有學位,那麼,他就會落到第四志願的學校,甚至可能會落到最後志願的學校。 大概時間:7月
適用范圍:天河、白雲、黃埔等新區和多數縣級市
難易指數:☆
操作流程:
對口直升就是在公辦小學畢業的學生,按照小學升入對口中學和統籌分配學位的原則,實行免試、相對就近入學。以2013年天河區區屬中學招生地段為例,華康小學和華陽小學對口直升的中學是47中學(茗雅苑校區),而先烈東小學、沙河小學、銀河小學、四海小學、紅英小學、僑樂小學對口直升的中學是75中。
優缺點:對口直升是小升初最「輕松」的升學方式。如果對口中學是名校,可以一勞永逸,但如果對口中學不好,尖子生多半會參加民校招考等其他擇校考試。天河區大部分知名小學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考入民校讀書。
家長操作技巧:
在對口直升的地區,什麼樣的小學對口直升到什麼樣的中學,是提前可以知道的,要進入理想中的中學,家長只需要成為相關小學的地段生。因此,每年都有不少家長不惜花高價在名校附近購房。 大概時間:6月中旬
適用范圍:越秀、海珠、荔灣「老三區」
難易指數:☆☆☆
操作流程:
要獲得推薦生資格並不容易。省一級小學14%、市一級小學12%、其他學校10%的比例使得推薦生資格非常難拿。推薦生資格是通過考察小學畢業生的六年級三項指標來獲得的,包括綜合表現評價、三好學生和學業成績三部分。學業成績一般按學生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的40%加下學期畢業考試三科平均成績的60%計算,海珠區以往要求等級,越秀區則占總分值六成。
推薦生的學位有兩種分法。越秀和海珠13年的做法是電腦派位的第一批,這些區將片區內的省一級學校列成幾組,推薦生名額分配到各小學,由電腦按照學生志願隨機分配學校;荔灣13年全部以對口入學的方式分配到各重點學校。
優劣點:推薦生是最為省錢省力的方式。但其中有些指標由老師或家長自填,缺乏監督。推薦生原是學校名列前茅的好學生,但隨著民校分流優質生源,至2014年,「推薦生」含金量降低。
家長操作技巧:
1.13年初教育局召開年度工作總結會透露,廣州將逐步取消推薦生制度。不少家長為此人心惶惶,但13年終究沒有取消,只是個別區推薦生的比例有所下降。14年推薦生也沒有取消。
2.推薦生在各區操作手法不同。荔灣區以往的做法是在民校聯考開考前,讓具備推薦生資格的學生家長確認是否要推薦生資格,家長確認推薦生資格後,等於孩子自動放棄了考民辦名校的機會,許多家長為此兩難。越秀和海珠的以往做法則是「會保留推薦生資格」,學生考不上民辦名校,還可以通過推薦生電腦派位到不錯的學校。
小升初八大途徑
擇校升學
兩種途徑
常規類的小升初方式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例如在電腦派位下,家長只能被動地等待結果;在對口直升下,結果早已沒有任何懸念;而在推薦生制度下,雖然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學校,但還是在附近的學校選擇。
如果要突破這些「限制」,家長只能擇校。截至2014年,廣州市小升初最火的擇校方式是參加民校聯考或民校單考,還有公辦學校的轉學考。兩種考試的區別在於,前者在明處,後者在暗處。 大概時間:6月23日前後
適用范圍:全市
難易指數:☆☆☆☆☆
操作流程:
往年民校聯考都相當火爆,基本上是4萬學生競逐4000學位,錄取比例在10:1左右。目前民校招考已成為除電腦派位外第二大「小升初」形式。今年,民校聯考分裂為大小兩個聯盟,大聯盟包括13所民校,具體為廣州市越秀區育才實驗學校、荔灣區真光實驗學校、廣州市荔灣區四中聚賢中學、荔灣區西關外國語實驗學校、荔灣區一中實驗學校、廣州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白雲區廣州外國語附屬中學、白雲區華師附中新世界學校、番禺仲元實驗學校、番禺執信中學、中大附屬雅寶學校、南海執信中學和增城香江中學。大聯盟由於教育質量和地理位置不同,在錄取時分為三個層次,家長在第一層次學校失手時,還可能在第三層次學校找到機會。小聯盟包括3所民校,具體為廣州市越秀區二中應元學校、廣雅實驗學校和海珠區六中珠江中學,三所學校同處一個層次,一家失手沒有補救機會。
優缺點:民辦名校生源整齊,學習氛圍較濃,中考成績近年名列前茅。但這些學校一般學費都較貴,一學期學費過萬。在錄取環節,學生一旦被民校錄取、決定入讀,就要放棄電腦派位資格。
家長操作技巧:
1.報考三所學校為宜。廣州有30多所初中民校,一路考過去是不現實的。有校長表示,選擇學校一般是「一所公辦學校+一所聯考學校+一所單考學校」就可以了,三所學校最好高中低搭配,也就是選一所最適合自己的,選一所比自己能力高一點的,選一所比自己實力差一點的。
2.中等生報哪個聯盟要考慮清楚。民校聯考分為大小聯盟後,考生報考也「分道揚鑣」,這對於尖子生固然沒有多大影響,但對於中等生而言則不能不多加考慮。從理論上說,大聯盟因為存在多個層次,是有多次機會的,而小聯盟因為只有一個層次,是不利於中等生報考的。
3.中考新政沖刺民校招考。去年,廣州中考實行新政策,戶籍、學籍不在同一區或縣級市的學生可以二選一升學,這吸引了一些番禺、增城等戶籍的考生沖著「老三區」學籍而報考老三區的民校。今年,省市屬示範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這個政策再次為民辦學校「松綁」,地處番禺、增城等地的民辦名校將吸引更多尖子生報讀。
4.民校聯考和民校單考都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對於簡歷之類並不看重,往年不少家長都准備了孩子的「小升初簡歷」,銅版紙印刷、精心排版的簡歷隨處可見,重視程度不亞於找工。其實,這沒有太大必要。 大概時間:6月底
適用范圍:全市
難易指數:☆☆☆☆☆
操作流程:
在民校聯考的同時,往年不少公辦初中也以「見面會」等名義不公開舉辦的「擇校考」,提供的名額一般只有二三十個,最多的重點中學也不過100人。和民校聯考不同,公辦初中的擇校考基本上都以「見面會」、「交流會」、「參觀日」等名義進行,而且在時間的安排上都「巧妙地」避開了民校聯考的時間,安排在周六下午和周日上下午。公辦學校側重於數學和英語兩科,數學卷中往往包含奧數內容。曾有媒體報道,有的學校非常看重數學成績,評卷的老師甚至會直接翻開學生的數學考卷,「看最後一道奧數題,沒回答或答錯的,直接刷掉」。
由於初中仍屬義務教育階段,國家和省、市都明令禁止擇校,公辦初中的「擇校考」在實際操作中,是以「轉學生」名義入讀。普通考生想通過轉學入名校非常難,因為原校和接收學校都要同意,區、市教育部門要審核。但優秀的奧數奧英生只要通過擇校試獲得擇校資格,名校自然能幫其辦理轉學。教育人士表示,鑽「轉學生」空子,實質上已經成為初中擇校試的「潛規則」,但要堵這空子很難,畢竟一切「運作」程序上合法。
優缺點:公辦初中的「擇校考」,好處是不需放棄電腦派位。獲得資格後並不需要急著來確認和交錢,而是准許他們在知道派位結果後才決定要不要擇校,實質上作為小升初保底之用。這樣一來,如果電腦派位派中了理想的學校,就可以「省下」4萬~6萬元捐資助學費。
家長操作技巧:
1.公辦初中招生越來越早。據報道,今年部分公辦學校在距離招考還有3個月就開始「出手」,讓小學推薦尖子生。部分學校甚至下發表格,以免考、降學費保重點等方式吸引尖子。有些協議甚至規定,初中招生須與高中生源「捆綁」,此舉讓家長更加兩難。
2.公辦初中設立重點班吸引學生。根據有關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試就近入學,不得考試招生,不得開設重點班。但現實中不少公辦學校視而不見,變化名目設立重點班由小學推薦免試生。比如,一所初中開設了2個「院士班」,另一所初中開設了「大成智慧班」。
3.部分學校的「轉學考」一般安排在6月下旬,而報名則安排在5月,先要在網上報名,有些學校的網站一般不會明目張膽地設「小升初擇校生網上報名」的板塊,取而代之的是「小升初資料登記」或「信息收集系統」的網頁界面,有的網上報名窗口只在晚上開放。
4.「轉學考」開始出現培訓班。由於公辦學校的「轉學考」一直以來都是秘密進行,外界摸不到其行蹤。而隨著課外市場日益發達,轉學考分班試的考前輔導已經出現,在各大課外輔機構的小升初輔導招生簡章里,除了民校聯招輔導班外,各種針對轉學考、分班試的輔導班躍然紙上,其收費也多在1000元以上。
特長升學
三種途徑
如果說小升初領域里常規類和擇校類途徑是大多數人選擇的「陽光道」,那麼,特色類途徑則是少數人選擇的「獨木橋」,這包括三類:體育藝術特長生、華附省實等招收的奧數生、外國語學校招生的英語「牛人」。
這三類特色類途徑,雖然走的人不多,但都各有風騷。由於三者都是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之間、民校招生考試和公立學校派位或直升資格確認之前進行錄取的學校。家長們通俗地把它們稱為「提前批」。 大概時間: 5月下旬至6月中旬
適用范圍:全市
難易指數:☆☆☆☆
操作流程:
根據《2011年廣州市中小學招生考試工作意見》,小學升初中可保留一定比例的體育、藝術特長生。經審定的國家、省、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體育、藝術特色學校可按規定招收不超過當年本校招生計劃10%的體育、藝術特長生(個別集體項目學校的招生比例經市教育局審批後,可適當放寬,但不超過15%),非經審定的學校不得招收特長生。
體育藝術特長生多年來一直是獨辟蹊徑的擇校之路。但是不是體育特長生,報名有諸多限制條件,且每一個學校招收的特長生項目各有側重。以天河區去年的標准為例,體育特長生報名者須獲得由教育和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廣州市級以上(含市級)體育比賽前六名,或區級體育比賽規定項目的個人或集體項目前三名的學生。或者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以上(含二級)等級證書。
藝術特長生報名者要符合的資格更多。這個資格有兩種方法獲得,一是藝術考級證書,二是學生所在學校樂隊或個人參加省市區的藝術比賽,獲得省市級比賽的二等獎及以上或區一級一等獎以上獎項。由於參加比賽獲得獎項的機會極少,因此,想走藝術特長生之路的孩子,幾乎都將希望放到藝術考級上。藝術考級證書,就是考取理想學校的資格審查第一步。資格審查通過後,再由教育局等組織考試、復試,最後確定是否考取。
優缺點:體育藝術特長生可以作為「小升初」繞開「電腦派位」進入名校就讀。是小升初的一條捷徑。錄取後,需放棄電腦派位。適合於有藝術、體育、科技有特長的學生。以越秀區為例,去年「小升初」共招收829名特長生。
家長操作技巧:
1.藝術考級證越來越冷落。由於教育部明確表示「社會藝術水平考級的等級不得作為學生獎勵或升學的依據」,去年開始,藝術特長生報名,學校更看重學生的獲獎情況,各種獲獎證書中,認可度最高的是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各種比賽。考級證則受到冷落,一些家長將考級證書遞到老師面前,老師都不會翻看一下。在眾多比賽的獲獎證書中,不少比賽是培訓機構主辦的,而招生工作意見規定,凡民間組織開展、沒有教育行政部門參與舉辦的活動不給予資格認定。
2.特長生有藝術類、體育和科技類特長生三種類型。前兩者報名的人多,後者較少。目前,市屬學校招收特長生的時間表已敲定。2011年4月17日、24日上午8:30~12:00,廣州市第一〇九中學(藝術特色學校)面向越秀、海珠、荔灣等區小學畢業生舉行藝術特長生招生開放日及辦理報名手續。 奧校或奧班
大概時間:3月、4月報名,5月公布錄取名單
適用范圍:全市(或全省)
難易指數:☆☆☆☆☆
操作流程:
目前,華師附中奧校已開始招收今年的初一學生,一共兩個班80人。報名時間為3月19日至4月19日,招生對象是智力超常、身體健康,全面發展,各科學習成績優秀並有數學特長,通過2011年全國數學「華羅庚」金杯賽初賽並獲得決賽資格;或者獲得全國小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二等獎以上(縣級)的學生(如:祖沖之杯、育苗杯、希望杯、小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等),且有廣東省戶口的2011年小學應屆畢業生。將測試語文、數學(數學Ⅰ、數學Ⅱ)、英語(含聽力),總分:440分。5月下旬公布初一錄取名單。
優缺點:在小升初中,華杯賽是一個業內認可的賽事。一等獎獲得者基本上百分百可以獲得優質初中學位。除華附奧校外,省實也面向全省招生,廣大附中、16中、7中等公辦學校都對奧賽獲獎者情有獨鍾。通過奧賽進入名校是數學尖子生走的一個羊腸小道。
家長操作技巧:
1.想通過奧賽出線,肯定要學奧數。學奧數的方式多種形式,正式一點的,可進區奧校和市奧校,業餘一點的,可進各種培訓機構。但學奧數的前提是孩子真的喜歡,如果不是那塊料,還是早點放棄此類出線的想法。
2.奧數雖然受到社會的質疑,但其生命力依然強勁,尤其在小升初領域。據悉,「華杯賽」參賽選手若能獲得一、二、三等獎,在小升初時,學校一般會有優惠政策,如近幾年育才實驗學校對在全國「華杯賽」獲一等獎的學生加15分,二等獎的學生加10分,三等獎的學生加5分。 大概時間:4月底至5月中旬
適用范圍:全市
難易指數:☆☆☆☆☆
操作流程:
廣州市近幾年興起的各類型外國語學校,正成為廣州「小升初」的一條新路。2010年2月,廣州外國語學校106名嘗「頭啖湯」的英語「牛人」開學,9月,又有300名新生入駐校園。根據安排,今年4月23日~24日、4月30日~5月2日、5月7日~8日,廣州外國語學校將面向全市小學畢業生舉行初中招生開放日及辦理報名手續。
目前,外國語學校還有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越秀外國語學校、西關外國語學校、開發區外國語學校等,42中改名為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後,目標也是發展成為一所具外語特色的省一級中學。據了解,外國語學校招收小學畢業生一般是在5月份左右,由各個學校組織英語素質檢查,學生報名參加檢查測試之後,主考的學校將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擇優錄取學生。
優缺點:報讀外國語學校是小升初的又一條捷徑。英語特色生一經區教育局批准為提前錄取,則視為本人自願放棄藝術、體育和科技類特長生、本校對口直升生、第一批電腦派位生和第二批電腦派位生資格。
家長操作技巧:
外語類學校有越來越熱的趨向,想考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家長,最好提前在廣州市小學生英語競賽(簡稱「小英賽」)中試試牛刀。「小英賽」的含金量僅次於「華杯賽」,許多外國語學校都會搜羅各個區的「小英賽」獲獎者。
B. 小學考二中要多少分
一般六年級滿分為300分,語文數學和外語各100分,對於比較好的二中而言,需要200分以上才能進入二中;如果學校比較一般,則對分數沒有要求。二中周圍的學生理論上都能上二中,不需要分數線。若二中是好的學校,會對分數線有一定要求。
因為小學和初中階段實行的是義務教育,每個學生有讀初中的權力。不同的地區考試的科目以及分值會有所不同。
(2)小升初考試如何考上廣州二中擴展閱讀:
錄取分數線
1、最低線
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別劃定,由於條件各異,分數線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與最低相差超過100分。如2004年山東省最低分數線理科為374分,同年青海省最低分數線理科是240分,相差140多分。
無論差距多大,但是各地確定分數線的辦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據當年招生計劃和考生成績,依據人數來劃定。一般按略多於計劃數劃定,多數是計劃數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來,排到該人數時的分數,就是當年該省的最低控制分數線,只有達到該分數的考生才有資格被錄取。
2、投檔線
投檔分數線又稱院校調檔分數線,一般是按招生計劃數1:1.2以內的比例投檔確定。同一批錄取的院校中,它們的投檔分數線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況決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檔分數線可能高出控制分數線很多,生源不好的則低一些,但原則上它不能低於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C. 廣州小升初積分入學條件
廣州小升初積分入學條件介紹如下:
85分。黃埔區小升初積分入學一般要最低85分,符合黃埔區積分入學條件的並且在規定的受理時間內通過審核的申請人都可以正常填報志願。
積分入學申請時間,初中一般為每年5月,小學為每年7月(具體受理時間以各區公布的為准)。
積分入乎搏枝學的歲敏缺點:
需要按分數排名,並非申請就能成功,積分入學名額有限,按分數高低進行排名,所以並不是申請了就能成功的。不能一次性解決入學問題。
積分入學分為幼升小和小升初。幼升小成功通過積分入學入讀公辦學校後,在小升初,還是要再次參加積分入學。孩子在中考時,如果沒有廣州戶口,錄取分數線還是會比戶籍生的高,甚至達100多分的差距。
各區政策不一,不好掌握。每個區積分入學的政策不一樣,學位分配不一樣,申請難易程度也不一樣,因此,在申請前准備並確認好相應條件與所需材料,並了解好所在區域各校的學位情況。
D. 廣州小升初4種入學途徑,白雲區升學辦法及辦理程序
廣州小升初4種入學途徑
目前,一般情況來說,廣州小升初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途徑:
1電腦派位或對口直升
廣州市戶籍的學生在小升初的時候劃分到對口的中學,其中越秀、海珠、荔灣主要是電腦派位的方式,天河區是對口直升。
具體的電腦派位表和對口直升表詳情如下所示:
優勢:保證人人有書讀,不用折騰
劣勢:生源沒得選擇
2公校特長生
特長生這條路主要是通過孩子的體育或藝術特長考進比較好的公辦初中。不過根據國家政策規定,2020年取消特長生招生,所以2019年是最後一屆了,一定要抓住機會哦!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有體育或藝術特長,符合特長生報考條件,那麼就可以去報考執信、省實、二中這些比較好的公辦初中。
但這些大家很熟悉的老牌公辦初中一般招收特長生的名額非常少,不超過招生人數的6%,所以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
最近這幾年由於公辦初中取消了擇校生的名額,他們為了生源更整齊,也會在特長生錄取中掐尖,招收文化成績比較好的學生。
優勢:考上部分公辦名校
劣勢:要提前准備,競爭越來越激烈,既要有體育或藝術特長,又要有漂亮的文化成績
3公辦外國語學校
前幾年,公辦外國語學校是報考最火爆的學校,因為生源是經過考試選拔的,有保證,再加上是公辦,免學費,所以公辦外校的考錄比最誇張時達到38:1。
天河外國語學校,2013年第一年招生時連自己的校區都沒有,需要借用47中的教室上課,即使如此,第一年招生就有5000多人報考,最後招了200多學生。
而如此選拔出來的生源在去年中考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中考平均分740.5,超過了華附奧班的中考平均分。
近幾年,外國語學校取消了筆試,招生方式改成「指標+電腦派位」了。
簡言之,就是外國語學校按照招生人數3倍的指標平均分配到各個學校,獲得指標的學生再統一搖號出最終的錄取名單。
市屬的外國語學校,其實就廣州市外國語學校這一家,先把指標分配到各區,然後再分配到各個學校。區屬的外國語學校就直接把指標分配到自己區里的學校。
那到底什麼學生能夠獲得外國語學校指標生的名額呢?主要還是看學生的英語成績,每個學校的做法都不一樣,但一般都是綜合五年級下學期,六年級上學期兩個學期的英語成績來決定是否能獲得指標。
優勢:生源經過選拔有保證
劣勢:即使拿到指標,最後也得聽天由命,運氣成分較大
4民辦學校
這條路是除了「途徑一」外參與人數最多的。
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民校生源都是經過選拔的,中考成績有保障。
大家要知道,小升初擇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中考,因為中考真的是實打實地看分數,每所高中都是按分數從高到低錄取的,根本沒得選擇,成績才是硬道理。
2.民校可選擇的餘地大,一般靠勤奮努力都能考上心儀的學校,不像公辦學校或公辦外國語學校那樣有聽天由命的成分在。
因為民辦學校這幾年都是通過面談來錄取學生,考生在考前需要經過一系列培訓和模擬演練才能適應正式的面談。
所以如果決定要考民辦學校,至少要在五年級的時候就報讀一個課外輔導班進行系統復習,報輔導班除了可以對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外,還可以獲取大量招考信息。
此外,報考民辦學校也要有漂亮的平時成績,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很關鍵,這是報名的門檻,所以對於這兩次考試或者五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大家都要認真對待。
優勢:生源有選拔,中考成績有保證
劣勢:早准備,家長和孩子都很折騰,孩子拼成績,家長拼信息
按照戶籍生,和分戶籍生兩種生源情況可以把以上四種入學途徑重新洗牌。
戶籍生、非戶籍生入學途徑
1戶籍生升學途徑
廣州戶籍生
在戶口所在地上學的,稱為廣州本地戶籍生。
廣州戶籍對升學的影響:
在小升初階段,學生參與電腦派位對口直升等升入公辦初中一般有戶籍要求;某些公辦外國語學校的招生也需要看戶籍情況。
1、電腦派位或對口直升
2、公辦市屬外國語學校(廣州外國語學校)
3、公校zx
4、公辦區屬外國語學校(南沙、增城、從化、番禺沒有此類學校)
5、民辦學校
戶籍生的升初中途徑比較多,也就意味著在選擇的時候,要權衡的因素也更多。不但要考慮初中學校三年後的出口成績,而且要考慮戶籍和學籍利益能否最大化的問題。再加上學費、住宿、辦校風格等其他方面,這過程都需要家長多方考量權衡,選擇最適合自己孩子的。
那麼,2019小升中戶籍生,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初中?我們建議考慮下面幾個原則。
原則1:戶籍與學籍
先看戶籍,戶籍好的話學籍可以分選;戶籍不滿意則選擇一個好學籍
目前來看廣州市教育資源比較好的戶籍學籍所在地就是「老三區」、番禺和未來的天河。因此,戶籍在以上幾個區,尤其是「老三區」的戶籍生,在升初中的時候不必擔心高中資源,因為中考報志願的時候,可以在「戶籍升學」和「學籍升學」中任選其一。
同理,如果戶籍在從化、黃埔、增城等優質高中資源較少的區,那麼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升初中的選擇,可以優先選擇「老三區」、番禺等區。
原則2:成績中上優先考慮公辦ZD班
由於戶籍生享有示範性高中「指標到校」的權益,指標到校是按照該校戶籍生比例來分配的,也就是說戶籍生越多的學校,按比例分配到的示範性高中的指標就越多,無論這間初中的整體成績是否在廣州市排名靠前。
在這樣的前提下,成績中上的戶籍生,在普通公辦初中里往往能夠在排名上占優勢,得到示範性高中指標的可能性更大。
原則3:學校整體水平優先於單班水平
很多家長在鎖定目標的時候,很喜歡問老師:「選A校的xx班好,還是B校好?」這個時候需要考慮的原則就是,如果A校的整體中考平均分相比B校,哪個更好?一般來說,整體平均分更高的證明整個學校的水平更為穩定,周圍的同學水平相當。
這里也建議部分家長,不要因為某校承諾可以讓孩子進xx班,就不考慮別的因素。
原則4:同等初中能靠成績,就不靠特長
這一原則與非戶籍生相同,擁有特長固然好,但是中考的特長生納入自主招生范圍,而各個學校的自主招生都是要先看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在同等特長的情況下,文化課將是重要參考。這樣一來保持特長之餘還要保持文化課的相應優勢,無疑是一條艱難的路。
根據一些高中在讀家長的經驗,在高中階段,特長生要花時間參與學校的訓練,同時要兼顧文化課成績,對孩子的意志力和精力是較大的考驗。
2
非戶籍生升學途徑
沒有廣州市戶籍,但是屬於政策性照顧借讀生的,可以申請政策性照顧借讀生,並且可以享受跟戶籍生一樣的升學方式。
1.政策類升學(僅限四類政策性照顧生);
2.公校擇校;
3.報讀民辦學校;
4.積分統籌入學(各區名額不等,一般是統籌入招生戶籍生後,還有剩餘學位的指定的幾所公辦學校)
根據2019廣州最新中考政策,非戶籍生異地中考由目前的「四個三」放寬到」兩個有」(有三年初中完整學籍、父母一方或監護人持有廣州市有效居住證明),同時公辦普通高中招生非戶籍生,由以往的8%增到15%~18%。在新政對非戶籍生更加友好的情況下,更多的非戶籍生將選擇繼續留在廣州升學。
小學升初中階段, 非戶籍生有少量機會,去到部分公辦初中,也可選擇民辦初中, 家長和學生對初中學校的選擇,也直接關繫到三年後中考升學, 因此,非戶籍生小學升初中優質學位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原則一:選擇一個好學籍
根據中考新政,符合「兩個有」條件的借讀生,可以報考面向全市招生的12所省市屬普通高中,和學籍所在區的區屬公辦高中。根據現有各區高中優質情況來看,老三區以及番禺這四個區享有的優質高中學位,多於其他區,結合教育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三年天河區,將新增大量優質學位。同一等級學校,優先考慮這些優質學籍區學校。
原則二:學校出口成績更重要
非戶籍生不享有高中「指標到校」權益,所以,在選擇就讀公校還是民校上,這不是重要因素,在未來非戶籍生體量增加的競爭下,對比心儀學校的原始成績和出口成績,選擇出口成績好,加工能力強的學校才是王道。
原則三:優先考慮有好高中部的初中
如果所升入的初中有較好的高中資源,非戶籍生只要初中三年成績得到本校高中的認可,就有簽約等更多機會,可以減少中考失誤,志願填報不夠合理等造成的風險,多一個選擇,多一個保障。
原則四:同等初中能靠成績就不靠特長
擁有特長固然好,但是中考的特長生納入自主招生范圍,而各個學校的自主招生都是要先看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在同等特長的情況下,文化課將是重要參考。這樣一來保持特長之餘還要保持文化課的相應優勢,無疑是一條艱難的路。
根據一些高中在讀家長的經驗,在高中階段,特長生要花時間參與學校的訓練,同時要兼顧文化課成績,對孩子的意志力和精力是較大的考驗。
對於非戶籍生而言,由於沒有公辦初中作為保底,絕大多數家長孩子會能選擇報考民校。而在沖擊好民校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留一所相對不錯的民校作為保底。最後,報讀民校,好成績才是硬道理,五六年級的期末成績,和拓展知識同步訓練,才是民校的最好敲門磚。
廣州市白雲區跨區生(返穗生)升學辦法及辦理程序
一、跨區(返穗)生
跨區生是指具有戶籍在白雲區,在本市其他區(縣級市)小學就讀,要求回我區升初中的小學畢業生。
返穗生是指戶籍在白雲區,在本市以外地區就讀,要求回我區升初中的小學畢業生。
二、報名條件
1.具有白雲區戶籍,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居民戶口簿及有關居住證明(房產證明、購房協議、宅基地證明、集資房證明、拆遷協議等);若學生父母或其他合法監護人無房產需租住房屋的,須提供經鎮、街出租屋管理中心登記備案或區房管局認可,符合有關規定的房屋租賃合同。
2.不符合以上申請條件的返區(穗)生,原則上不予辦理返區升學手續。
三、需出具的材料
1.學生本人及監護人的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
2.學生本人及監護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或者身份證回執)。
3.學生法定監護人的居住證明(房產證明、購房協議、宅基地證明、集資房證明、拆遷協議等)原件及復印件。
4.跨區生應提供其畢業小學登陸「廣州市學籍管理系統」所列印的「學生基本情況表」 和「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導出的「學生學籍卡片」,加蓋學校公章。
返穗生應提供其畢業小學登陸「全國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導出的「學生學籍卡片」,加蓋學校公章。
5.學生本人兩張小一寸的紅底照片。
四、升學方式
獲批準的跨區生(返穗生)生由各教育指導中心統籌安排入學。
五、辦理時間、地點
辦理時間:2019年5月5日上午8:30 -11:30;下午14:00--17:00。(廣州市統一隻有一天辦理)。
辦理地點:白雲區白雲大道南383號白雲區教育局一樓政務大廳。
咨詢電話:86368205。
E. 小升初考二中2022需要多少分錄取
275分才能上二中
因為六年級升初一,孩子們都想上一個非常好的,非常理想的中學,二中是全市的重點初中,二中的孩子個個都非常優秀,他們學習成績都是全市的拔尖學42,所以說你要想上二中,必須具備優秀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因為二中是孩子們渴望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