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州海珠區那裡批發蔬菜油,米謝謝急需
昌崗天光墟蔬菜批發市場
海珠區昌崗中路102號橡膠大院內
廣州市海珠區沙園社區服務商業街
經營品種:日用品類、食品類、糧食類、油脂油料類主。
地址:廣州市沙園四季五街六街北
江南西農貿市場
經營品種:蔬菜、肉類等10多個商品
地址:海珠區江南西路紫龍大街
廣州南方糧油批發中心
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南華中路413號後座
廣州市海珠區橋東農貿綜合市場
經營品種:糧食類、油脂油料類、肉類、家禽類、水產品類、干鮮果類、干鮮菜類、食品類。
地址:廣州市建基路70-82號大樓首層
海珠區上沖南後滘蔬菜批發市場
地址:海珠區廣州大道南後滘村上沖南路口附近
廣州海珠區工業大道中庄頭蔬菜批發市場
B. 實地探訪「大國糧倉」 這里的糧食「吸」氮氣吹空調
記者實地探訪“大國糧倉” 揭秘高科技儲糧技術
這里的糧食“吸”氮氣吹空調
金秋十月,正是秋糧收獲時節。在世界糧食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走進中央儲備糧廣州直屬庫有限公司和廣州市糧食儲備加工中心,實地探訪糧食如何入倉、存儲,加工後的大米又如何進入市民餐桌。
入庫:精挑細選 經過層層“考驗”
“大國糧倉”長啥樣?近日,記者走進中央儲備糧廣州直屬庫,一排排高大的平房倉映入眼簾,倉內存儲有稻穀、小麥、玉米三大主要糧食品種,其中稻穀儲量佔了七成左右。這里儲備的是原糧,主要用於調節全國糧食供求總量,穩定糧食市場,以及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等情況。
一踏入2號倉庫,稻穀散發的清香味撲鼻而來,倉內糧高6米,約兩層樓高。“這是今年新購的稻穀,8月份剛入庫,是來自江西的早秈稻。稻穀主要分為早秈稻、晚秈稻、秈糯稻、粳糯稻、粳稻5個品種。我們儲備的是秈稻,可加工為適合南方人日常食用的大米。”中央儲備糧廣州直屬庫有限公司倉儲保管科副科長林春華介紹。
糧庫儲備的稻穀大多數來自江西、湖南、湖北這三個產糧大省,也有少部分來自廣東湛江雷州半島。而粳稻是東北地區居民喜歡食用的,廣州直屬庫沒有采購,秈糯稻、粳糯稻日常食用比較少,一般也不進入儲備庫存。
夏收、秋收時節,正是新糧采購入庫的高峰期。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一粒粒稻穀的歸倉需要經過很多程序。記者了解到,送糧的車輛到糧庫門口後,要先做登記再安排扦樣,然後進行檢驗。“扦樣和檢驗”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是關繫到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逐車扦樣後要對質量指標、品質指標、食品安全指標等進行檢驗,全部指標都合格後方可進行糧食入倉。為防止車輛中摻雜不合格的糧食,在卸車過程中,現場倉儲保管人員還時時查看糧食質量,同時採用水分快速檢測儀進行過程檢測,確保入倉糧食質量良好。
保存:糧食“吸”氮氣 防蟲又防霉
“大國糧倉”早已實現了倉儲物聯網全覆蓋,倉儲人員在後台就能看見糧食的溫度、濕度等各項指標。依託6000多個感測器和監控探頭,記者在後台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見倉庫儲存的稻穀顆粒、玉米顆粒。
原來,糧堆以6米為網格,架設了4層超過300個測溫點,內外還有濕度感測器,可以實時將數據傳回公司。如果糧食指標發生了細微變化,後台可以第一時間監控到,並及時採取措施,進行通風降溫等。
廣州地區天氣高溫高濕,很不利於糧食的儲藏,但科技儲糧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糧食喜歡低溫低濕低氧,所以廣州直屬庫運用充氮氣調與綜合控溫結合的儲糧技術,形成了“冬通風,春充氮,夏控溫,秋防治”的科技儲糧模式。具體來講,冬季利用冷空氣南下時機,通過機械通風換氣將冷空氣送入糧堆,可以將糧食平均溫度降低到15℃以下;到春季氣溫回升前,密閉糧堆並充入高濃度氮氣,將氮氣濃度維持在95%以上,來隔熱保溫和保鮮;夏季高溫季節,開啟空調來控制倉內空間溫度,做好門窗等隔熱保溫,從而減緩糧食溫度上升;到了秋天就進行蟲害防治,若有蟲則殺蟲,無蟲則做好防護防治感染蟲害。
糧倉創造了“低溫、低氧、低濕”的綠色儲糧環境,實現了“安全、優質、無害、減損”的綠色儲糧目標。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季,平均糧溫保持在23℃以下。“稻穀一般是3年輪換一次,小麥則是5年,待出庫的時候,小麥品質基本沒變化,稻穀各項指標與新稻穀相差不大。”林春華解釋,例如稻穀的品質指標脂肪酸值每年上升不到3mgKOH/100g,儲存兩三年的稻穀的脂肪酸值、品嘗評分值、色澤等品質指標,還是在宜存范圍內。
出庫後的糧食去了哪裡?原來出庫的稻穀一般會銷售給大米加工廠,主要用作加工大米和河粉。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加工廠還會用舊稻穀呢?林春華介紹,加工廠在生產大米時按照配方會同時用到新舊稻穀,因為當年新收獲的大米口感比較黏,所以需要採用新舊搭配來中和,才能配比出口感好、黏度適中的大米。部分大米還被用於製作河粉,據加工廠反饋存放兩到三年的稻穀來做河粉較適宜。
配送:加工後當日可達市區商超
北有中儲糧廣州直屬庫,南有廣州嶺南穗糧穀物公司(廣州市糧食儲備加工中心),該公司是嶺南商旅集團旗下廣州糧食集團下屬企業,承擔著廣州市區兩級地方儲備糧承儲和輪換經營任務,肩負著廣州地區的主糧供應和應急保障安全重任。在這里加工後的成品米面,市民在8字便利店、朴朴超市、勝佳超市、興安超市等商超均可以購買。
走進廣州市糧食儲備加工中心,記者看到一排排巨型的立筒倉、淺圓倉,還有運輸車輛忙碌的身影。“目前秋糧收購進入高峰,我們正在積極開展優質糧食收購工作,稻穀每天入庫量約有200噸。”嶺南穗糧穀物公司總經理劉子立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廣州市糧食集團已經采購了各類糧油總量超過40萬噸,有小麥、稻穀、大米等多個品種。采購的品種根據大灣區居民的實際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小麥品種主要是國內主流高低筋優質小麥以及進口的加麥、澳麥等;稻穀品種主要有用於煲飯的優質秈稻穀和用於米粉製作的早秈稻穀;大米品種以絲苗、美香粘、象牙粘等秈米為主。隨後,根據秋糧的上市時間,糧食集團還將繼續在廣東、湖北、江西、廣西等地收購符合大灣區居民喜好的稻穀,確保穩定的市場供給。
廣州市糧食儲備加工中心內有多個高超30米的稻穀立筒倉,單個倉能存儲幾千噸稻穀。入庫的稻穀存放於准低溫倉,將糧溫控制在21℃-23℃。而大米的儲存要求更為嚴格,大米低溫倉庫需要將糧溫嚴格控制在17℃-19℃。
走進大米低溫庫,一袋袋大米堆積成山,裡面傳來一陣陣涼意和濃濃的米香,這里包括政府戰略儲備糧。“在低溫條件下存放的大米,可以保持新鮮、營養、健康的品質,儲備大米每年要進行4次動態輪換。”劉子立介紹。此外,中心還配有強大的小麥和稻穀加工能力,能隨時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保障糧食市場的穩定供應。大米車間配置了一條日加工稻穀300噸的生產線和兩條日加工200噸的精製米生產線,可年產大米12萬噸。
那麼加工完的大米多久可以到達終端市場?廣州市糧食集團在市區設有2個糧食准低溫配送倉,可存放成品糧油約7500噸。在糧油市場穩定的情況下,每天從加工中心運到配送倉的大米約200噸。當糧油市場發生波動,可立即啟動糧油應急供應機制,每天從加工中心運到配送倉的大米超過500噸以上。配送倉都配置了相應的物流車隊,日運力超2000噸,物流配送響應時間在12小時以內。
“米面糧油產品從配送倉配送到街市商超客戶僅需12小時,即上午加工打包好的新鮮大米,市民晚上就可以在商超購買到。”廣州市糧食集團儲備分公司總經理王小堅介紹。以海珠區海珠倉為例,這里有3個准低溫糧倉,裡面儲存了不同規格的大米、麵粉、食用油等,從加工中心運來的新鮮大米將在這里中轉。“我們每天按照客戶需求的品種、數量,通過系統生成每份訂單,交倉管員揀貨裝車配送到終端客戶。每天從加工中心運來的糧油產品只作短暫存放,一般每7天就周轉一次,確保供應到市民家中的糧油產品品質新鮮。”王小堅說。
保鮮有術
糧食喜歡低溫低濕低氧,所以廣州直屬庫運用充氮氣調與綜合控溫結合的儲糧技術,形成了“冬通風,春充氮,夏控溫,秋防治”的科技儲糧模式。
科學輪換
稻穀一般3年輪換一次,小麥則是5年,待出庫的時候,小麥品質基本沒變化,稻穀各項指標與新稻穀相差不大。
鏈接
選購大米有竅門
“根據市場調研和反饋的銷售數據來看,廣州市民偏愛南方秈米,消費佔比超80%,粳米選購佔比約10%。在家庭消費中,大家首選小顆粒的絲苗、油粘類,而粳米多用來煲粥。”廣州市糧食集團技術研發部何東升介紹。其實不同大米在營養和烹飪方式上差別不大,但口感上差異較大。秈米尤其是優質南方秈米,米粒細長、通透,成飯口感香甜軟糯且有彈性,顆粒分明有嚼勁;粳米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米飯黏性較高,部分南方人吃了後感覺難消化。
大米如何選購?何東升建議先看生產日期,離生產日期越近的產品越新鮮;盡量不購買散裝大米,散裝大米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必定會落入灰塵,同時難免有人抓一把來聞一聞,一不小心就會留下細菌;適量購買,大米是有生命的有機體,打開包裝後的大米極易受儲存環境影響,為確保在最佳品鑒期食用,建議適量購買;好大米硬度較高,表面通透,爆腰粒少,色澤均勻呈自然米白色,黃粒米和腹白粒米少。
大米喜歡低溫低氧環境,在家庭保管大米方面,林春華建議將大米拆包裝後要用密封袋封好,放在陰涼的地方,可以放入冰箱保存。大米一般不要存放超過半年,否則容易生蟲。
《廣州日報》2022年10月15日第A6版
C. 2021年廣州展會有哪些展品
根據展會的不同,展品不同。具體如下:
1、2021年廣州國際模具展覽會:
2021年8月4~6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廣交會展館)展出。展品包括:金切精密及特種加工機床、工具 、測量;模具及模具製件;模具鋼及模具材料;CAD/CAM/CAE集成及信息化管理與互聯網技術;自動化集成技術及裝置、機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