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州白雲區住宅區(小區)目錄
共有的小區177個(詳情打開下面「廣州小區網」的鏈接)
同德花園 僑苑新村 明德苑 又一居花園
雲景花園 白雲花園 時代玫瑰園 祥景花園
春蘭花園 康盈雅園 東方明珠花園 華園新村
頤和山莊 御鹿華軒 駿景花園 金碧新城
元邦航空家園 竹韻山莊 中意花苑 紫來居
澤德花園 中唱流星花園 雲逸苑 依雲小鎮
瑤台苑 粵溪苑 雅圖居 瑤台花園
雅圖花園 雲天翠庭 頤年園 雲山錦綉家園
雲山詩意人家 倚綠山莊 源林花園 遠景新苑
御景花園 逸景居 雲景名都 雅駿花園
盈富居 雲東小區 雅怡花園 雲東花園
雍翠園 盈翠華庭 新景花苑 新市花園
星匯晴軒 祥華閣 西城苑 曉翠花苑
同逸苑 萬方園 萬科藍山 萬科園
體育花園 田心花園 托斯卡納 桐林美墅館
同德上步花園 棠崗樓 騰龍閣 松雲雅苑
山水庭苑 山畔雍庭 松南閣 時代花園
四季花城 擎山苑 僑德花園 南湖山莊
梅苑小區 南國家園 南湖半島花園 南湖半山豪廷
名人苑 美景苑 嶺南新世界 嶺南花園
綠景花園 朗駿苑 隆康花園 荔富居
樂得花園 羅沖圍住宅樓 景雲居 康盈閣
康雅花園 佳通苑 景泰名苑 景松苑
江南世家 聚景雅居 金鹿山莊 金滿花園
錦滿樓 嘉景園 京華雅居 佳地新都小區
金德苑 嘉德園 晉福閣 金碧雅苑
金碧綠洲 華秀苑 金碧海岸花園 嘉柏居
荷塘月色 海棠居 和潤花園 匯僑新城
匯美苑 和馨雅居 宏華樓 宏航苑
恆駿花園 匯怡苑 匯鑫閣 恆德苑
廣信金蘭花園 白天鵝花園 富力城 海德花園
廣信春蘭花園 廣信白蘭花園 廣和花園 榕溪花園
楓溪苑 怡心苑 芸映居 怡新花園
濂泉居 富力陽光美居 富力桃園 富力碧濤灣
富林居 富景居 富和花園 德心花園
東方明珠花苑 城西花園 翠逸家園 德寶花園
春庭花園 春暉閑庭 翠福居 白雲尚城
翠島居 白雲高爾夫花園 百事佳新村 百順台花岸
白雲堡豪苑 白雲半山花園 百榮園 貝麗花園
保利白雲山莊 京溪村 藍天花園 麗康居
聖地摩坊 領地海納天河花園 中強雅苑 新恆基御品
時代糖果 萬科金域藍灣 順豐翠園 保利西子灣
元鳳華庭 尚山佳境 聖雅堡 怡富尚苑
恆大御景半島 雲裳麗影 合一國際(鋆林花園) 保利紫薇花園
『貳』 廣州大學好嗎
1廣州大學簡介
廣州大學座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南經濟文化中心和改革開放前沿廣州市,位於廣州大學城的西南端。廣州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於1958年開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27年 公立 綜合 廣東省教育廳
1廣州大學師哥師姐說
1、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吃穿住行都很方便的這邊,休閑也方便啊,周圍有幾個大公園,越秀公園、雕塑公園、草暖公園、蘭圃公園、麓湖景區等等老城市,文化積淀不錯感覺不管是工作、上學還是居家,這里都挺合適的
2、環境自然是好的,畢竟離市區遠,空氣不錯,綠化也比較好,有個中心湖,很多人都喜歡去那裡拍拖的娛樂的話,最多的應該都在廣州大學里的商業城了,KTV、酒吧、酒店、KFC、美食街、還有買衣服飾品的……應有盡有……、應該不會令你失望的
3、說實話,其實學校就服裝設計專業比較出名,其他專業都差不多的,主要看你自己怎麼學學校不大,但是環境還好,宿舍有四人,六人,八人的
4、管理類就業都好,考起來競爭也比較激烈,廣大的名氣很大,畢業後就業肯定沒問題
5、教學質量的話還是不錯的,有很多老師都是很中大的研究生或博士,實驗室還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只有兩個,另一個是中大的宿舍環境是很好的了,有468人間,如果不是貧困生一般都會分到4人間,有空調,很涼的食堂有3個,還有一個教師專用的,不過學生也可以在那裡買飯,那個在教學區,還有一個美食中心,裡面有很多種類的快餐,價格比飯堂貴一點,但也好吃一點英文系還算可以吧,英語專業的都是外教教的
『叄』 廣州大學怎麼樣
廣州大學座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南經濟文化中心和改革開放前沿廣州市,位於國內一流大學園區--廣州大學城的西南端。學校瀕臨珠江,三面環水,綠草如茵,環境優美,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廣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00年由廣州師范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並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原廣州大學(私立)創辦於1927年,復辦於1983年,原廣州教育學院創辦於1953年,原廣州師范學院創辦於1958年,原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創辦於1984年,原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創辦於1985年。廣州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於1958年開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近年來,廣州大學以合並組建和搬遷大學城為契機,弘揚優良傳統,銳意開拓創新,秉持「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服務榮校」的辦學理念,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學校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較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63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2097人。學校現設有商學院、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師范學院)、人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地理科學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旅遊學院(中法旅遊學院)、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社科部、計算機科學與教育軟體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紡織服裝學院等25個學院(部)。學校設有69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九大學科門類。學校現有2個博士點,42個碩士點及教育碩士、工程碩士、體育碩士、藝術碩士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
學校教學科研成果突出,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學校堅持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2001年以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二等獎8項,市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6項。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果突出,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和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屢創佳績。2004年以來學生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共566項,參加省級以上體育競賽獲獎124項;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98%以上。2006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績評定為優秀。學校大力加強學科建設,提升科研水平。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3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市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個,省體育產業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具有國家建築設計和古建築設計甲級資質的建築設計研究院1個,省市名牌專業14個,省市精品課程26門;學校被批准為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和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04年至今,學校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353項,其中國家級89項,省部級268項,到位科研經費達4.26億元以上。獲省部市以上科研獎勵9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307篇,被SCI、EI、ISTP收錄538篇,出版學術著作269部。學校獲專利授權73項,其中發明專利29項。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全校現有在編教職工2375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369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者920人,具有博、碩士學位者925人,教學科研人員平均年齡為40歲。學校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各1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市優秀專家28人,珠江學者1人,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級人選9人,省、市「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38人,博、碩士生導師359人,優秀留學歸國人員67人。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各類基礎設施完善。學校現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127畝,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校本部大學城新校園建有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教學樓、實驗樓、演藝中心、體育館、圖書館、網路中心和學生公寓。圖書館擁有藏書246.4萬冊,數字資源量達6859.5GB,訂購中外文報刊3723種。校園網路系統完善,擁有41381個網路信息點,全面覆蓋了教學區、辦公區和生活區,數字校園建設初具規模。學校擁有各類實驗室40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4.156億元。
學校注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對外交流成果豐碩。學校先後與17個國家或地區的50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與科技合作關系。2002年,中法兩國教育部和廣州市政府積極扶持,在我校創辦了全國第一所中法旅遊學院,開創中外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新模式。2008年,學校與台灣淡江大學合作成立「工程結構災害與控制聯合研究中心」;與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合作建立了「廣州大學義大利研究中心」,並合作創建了孔子學院。學校在境內外還開辦了中澳國際會計碩士研究生項目、機電維修工程與管理本科專業、普通話教師培訓等合作項目。近3年來,有近百位外籍專家來我校講學或授課,學校接待國外專家學者千餘人次,選派286名教師或行政管理幹部出國學習和深造,近500人次出國進行學術交流與考察,執行各類國際合作項目20餘項。學校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的資格,培養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400餘人。
白雲山清孕天使,珠江水秀育英才。廣州大學是一所以歷史文化名城「廣州」命名的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高等學府,背依廣東省和廣州市兩級堅強後盾,是廣州市政府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承托著廣州人民的殷切期望。在新的發展征程中,廣州大學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服務榮校」的辦學理念和「立足廣州、面向廣東、輻射海內外、服務社會」的服務面向定位,以積極探索學校科學發展模式為主線,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為重點,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推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和諧發展,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開創學校工作新局面,建設高水平有特色地方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