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民辦幼兒園前景如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共有幼兒園15.04萬所,同比增加1.22萬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2976.67萬人,同比增加318.86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僅為56.6%。而目前,我國學齡前(1-6歲)兒童已達1.3億人,而每年仍有2000萬至3000萬的嬰兒出生。龐大的嬰幼兒群體,給有限的幼兒教育資源形成沉重的壓力。以深圳為例,2010年在深適齡入園兒童約11萬餘人,而全市幼兒園學位共10萬余個,約有1萬個左右的缺口。而廣州僅天河區,2010年幼兒園的學位缺口就達2048個,預計到2013年,該區幼兒園學位缺口或達8754個。「學前教育面臨的困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對幼兒教育投入的不足。隨著70後、80後結婚生育,又一輪生育高峰襲來,幼兒教育面臨更嚴峻的壓力。資金和師資力量的匱乏,都是阻礙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劉瑞柏指出。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我國幼兒園園長及幼兒教師共有130.53萬人,師生比例1:23。而獲得國家資格認證的育嬰師,僅有2000餘名,缺口高達30萬。而「不願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們,更是竭盡全力把孩子往有名氣、質量好的優質幼兒園擠。據統計,2010年全球早教市場的規模高達2800-6200億美元,未來幾年仍將以7-8%的高速增長。我國的早教市場在1998年開始萌芽,經過10多年的發展,早教機構已經走過了一波迅速擴張期,形成以東方愛嬰、紅黃藍等為代表的本土早教機構和以金寶貝、天才寶貝等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繁榮的早教市場。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1.3億多學齡前(1-6歲)兒童,每年仍有2000萬至3000萬的嬰兒出生;若以大中城市每個嬰兒月平均用於教育的費用為150元計,那麼全國學前教育總的市場空間約為500億。美國著名的早教機構金寶貝國際早教中心,進入中國市場8年來,金寶貝在華已經擁有200多家教育中心,覆蓋了全國30個省區近150所城市。2010年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3000.85萬元,錄得利潤111736.66萬元。截至2010年,國內最大的早教機構「天才寶貝」,擁有近2萬名學員和1200名員工,其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20多個城市共開設了近40餘家教學中心,年收入近2億元。而中國首家成功上市的早教機構笑笑教育,2010年實現569.9萬澳元約合3703萬元人民幣的不俗業績。目前,民辦教育機構已成為占據我國學前教育產業市場超六成份額的主力。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我國民辦幼兒園共10.220萬所,占幼兒園總數的68%;民辦園在園幼兒達到1399.46萬人,佔在園幼兒總人數的47%;民辦園教職工數達到116.84萬人,占幼兒園教職工總人數的63.18%。專家認為,民營資本和民營企業的進入,不但提升了學前教育機構的專業水準和服務質量,還極大地提振了市場的活力,帶動了行業的整體繁榮。除了傳統早教服務,這些企業還摸索、開創出許多切實可行的經營策略。企業機構通過經營幼兒園、學前班或親子園等,提供幼兒養成教育服務,通過向家長收取保育費、代辦費、教育費、管理費、伙食費、置裝費等,覆蓋成本,獲取盈利,並開展經營興趣班或培訓班,如幼兒英語培訓班、音樂教育班等對幼兒某方面技能的培訓或智力開發向家長收取培訓費。此外,品牌學前教育機構還通過特許加盟或連鎖加盟的方式,吸引其他投資主體加盟本品牌,迅速擴大市場。在此模式下,品牌學前教育機構向加盟主體收取加盟費及會員費等,而加盟主體可以通過收取學費、教材費等獲得收益。而生產學前教育用品,如幼兒教育教材、幼兒教育音像製品、教具等,也成為這些企業機構獲得收益的創新來源資本是逐利的。雖然教育領域的投資在收益和回報還有待加強,但投資學前教育的安全性和長久性都有保障。「當前正值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傳統幼教機構面臨轉型和改制之季,恰恰也正是各路資本和企業介入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