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莞大朗屬於哪個區
東莞大朗屬於東莞市的下轄鎮。
大朗位於東莞市中南部,土地面積97.5平方公里。大朗有「16張國家級名片」,包括中國荔枝之鄉、中國羊毛衫名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生態鄉鎮、中國毛織文化藝術之鄉等等。
大朗是珠三角都市圈的重要支點,地處港深穗經濟走廊中部,毗鄰松山湖國家高新區、深圳市寶安區。大朗是東莞中南部交通樞紐,北至廣州市區70公里,南達深圳市區46公里,距東莞火車東站7公里,規劃建設中的穗莞惠城軌、東莞輕軌R1線橫貫而過;莞深、莞佛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並設有3個出入口,規劃建設中的番莞高速越境而過。
(1)廣州大朗公司在哪個區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大朗鎮下轄12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分別是大朗社區、大井頭社區、長塘社區、黃草朗社區、佛新社區、求富路社區、屏山社區、巷頭社區、聖堂社區、巷尾社區、竹山社區、長富社區、高英村、蔡邊村、沙步村、佛子凹村、石廈村、黎貝嶺村、水口村、松柏朗村、水平村、松木山村、楊涌村、犀牛陂村、新馬蓮村、洋烏村、洋坑塘村、寶陂村。具體介紹以下幾個社區:
1、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大井頭社區位於東莞市中南部,大朗鎮東部,距莞城24公里,是大朗鎮經濟、文化、娛樂、行政辦事中心。金朗大道、銀朗大道、美景大道、常朗路及大朗至東坑新線貫通大井頭村。
2、長塘社區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中心區,富民路、富華路、美景路等交通要道在區內縱橫交錯。總面積3.63平方公里。
3、屏山社區位於大朗鎮南部,東臨新馬蓮,南依大朗最高峰東山,西鄰水平,距大朗鎮中心約7公里。
B. 大朗在廣州的哪個區
如圖,大朗村在廣州白雲區,
C. 大朗在廣州的哪個區
大朗不屬於廣州,屬於東莞。大朗鎮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位於東莞市中南部。
大朗東接常平鎮,南連黃江鎮,西南靠深圳市寶安區公明街道辦,西鄰松山湖科技產業園與大嶺山鎮,東北與寮步鎮、東坑鎮接壤。大朗鎮總面積118平方千米。鎮中心位於北緯22°58′,東經113°52′。
大朗鎮全鎮地形東北寬,西南窄,狀呈桑葉形。東西相距從大井頭邊境至西南犀牛陂邊境長有16千米,南北相距從高英邊境至石廈仙村邊境寬12千米。
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偏高,東北部低,屬丘陵地區,海拔在6-250米間,最低處在水口排站和沙步土地坑磚窯處,海拔標高只有6米。東南部有連綿起伏的大小山崗,形成一幅天然屏障。
(3)廣州大朗公司在哪個區擴展閱讀:
1、大朗的由來:
古時因盛產蓢草(蘆蒸的俗名),故名曰「大蓢」,後便於書寫,將「蓢」寫成「朗」。
2、歷史沿革:
晉咸和六年(331年)至南北朝梁朝(551年)的古代版圖中已有大朗,以東的黃屋國(現水口村)一度是安懷縣治、東官郡治,立過懷安侯國。據《東莞縣志》記載,明代大朗大部分屬文順鄉第三都,部分屬思德鄉第九都,清代大朗大部分屬京山司第三都,部分屬缺口司第九都。
民國初屬東莞縣第三都(後於1933年撤改為東莞縣第三區),抗戰勝利後1945-1949年屬新第三區,建國初期屬第一區、第二區。1953年土改完成後,大朗成立第四區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大朗人民公社,全鎮共有11771戶,52126人。1983年改公社為區公所,1987年撤區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