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附近有什麼歷史景點
擴展閱讀
杭州強電改造多少一平 2025-02-06 05:47:49
雲南回廈門要多久 2025-02-06 05:32:45

廣州附近有什麼歷史景點

發布時間: 2023-07-14 06:53:38

1. 廣州有哪些歷史文化古跡景點推薦

在廣州有哪些歷史遺跡景點值得前去遊玩參觀?接下來就為小夥伴們詳細介紹一下吧!大家可以趁著周末的時候前去遊玩參觀歷史古跡,快來看看有哪些景點推薦吧!詳見下文。

1、中山紀念堂

紀念堂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整座建築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後左右四個宮殿式重檐歇山抱廈建築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攢尖式屋頂。重檐歇山頂的中央,高懸著一磨大石柱,拱托著彩繪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細。那五盞巨大的長方形掛重穗嵌玻璃把中山紀念堂點綴的異常美麗,輝煌。

2、陳家祠

陳家祠為廣東省陳氏的合族祠堂,又稱陳氏書院。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設計。整座建築坐向南,
佔地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6400平方米。為三進五間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築組成。陳家祠以其巧奪天工的裝飾藝術著稱,它薈萃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鑄鐵"著稱友頌隱,
號稱"百粵冠祠"。

3、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重要見證。南海神廟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深五進,中軸線上由南而北分別有牌櫻態坊、頭門、儀門、禮亭、大殿、後殿,兩側有廊廡、西南小崗上有浴日亭。現存建築多為清代結構。

4、東濠涌

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北園酒家旁小路

地鐵5號線小北站A口步行前往

東濠涌,一個廣州人都知道的地方,從護城河到臭水溝再到如今的城市景觀帶,東濠涌的演變,可謂跌宕起伏。東濠涌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全長約4.5公里,一彎清水穿流廣州中心城區,原屬舊廣州城的護城河,是僅存的古六脈渠之一。

但由於水患不斷、涌底淤泥堆積、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忽視污水處理等問題,東濠涌一度成為臭氣熏天的「臭水渠」。為了保護古城護城河的文物遺存、整治東濠涌污染問題,讓河涌邊再現「黃發垂髫,怡然自得」景象,東濠涌啟動綜合治理工程。

如今的東濠涌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廣州城中的一片「秘境」,清澈的河水涓涓細流,兩岸花團錦簇、綠葉搖曳,打造成親水平台。

河涌兩岸還建有公共廣場公園,沿線配套建設綠道,使其成為鬧市中難得的「綠色走廊」。由涌邊上兩座民國建築改建而成的東濠涌博物館、仿古亭子、幽徑小路、蜿蜒河流、「渡河」石墩??歷經城市改造後的東濠涌,全力保護了廣州舊城護城河文物遺址,再造廣州「六脈通渠」文化特色,喚起大家對廣州的「水城記憶」。

5、平和大押

廣州市白雲區均禾西一街好廳1號

建議自駕

與東濠涌的默默無名相比,平和大押則相對更出名。它位於廣州市白雲區,佔地面積超1000平方米,是廣州著名的當鋪遺址之一,也是廣東省最完整的當鋪建築,號稱「當年廣州最豪華當鋪」。平和大押歷經百年洗禮,經過活化翻新後,被改造成一所商業博物館,不僅開放了鋪面大廳,就連後座六層樓高的碉樓式倉庫也全部開放參觀,讓市民遊客更全面地了解廣州城市歷史文化。

鋪面大廳復刻了百年前人們做典當時候的工作場景,裡面的一桌一椅一門一窗都飽含嶺南特色。倉庫首層展示白雲區大部分歷史建築的模型與介紹,第二到第五層,則復原了當時貨倉的擺放風格。第五層能俯瞰整個倉庫內部空間,第六層是_望塔,透過狹長的窗口能看到附近十里的風光,十分雄偉壯觀。

經過活化後的平和大押,重新煥發了文物的活力,讓這座經久不衰的「豪華當鋪」,承載更多歷史和文化價值。

6、廣州人民廣播電台舊址

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北街73號

地鐵1號線沙面站E口步行前往

廣州人民廣播電台舊址建於民國1924年,曾為民國政府廣播事業管理處,也是原日本舊金銀行的舊址及廣州人民廣播電台舊址。

曾以粵語、普通話、客家話、潮州方言播出,主要播放人民政府發布的政令、文告、簡要新聞、文藝節目等,見證了新中國廣東廣播事業的起步與發展。時至今日,經過活化再造,這里變成ART73號藝術生活空間,含展廳、花園、美術館、咖啡廳、會議室等多形態空間。

一層含大廳、後花園和In
Arcade廊廳,InArcade廊廳是全國第一家歐美原版古董版畫畫廊,內部沒有重刷成精美蹭亮的牆面,而是保留了斑駁質感的牆體,帶有明顯的歲月痕跡,與掛在牆上的藏畫形成獨特的視覺沖擊。廊廳內部多以展示與售賣16-19世紀的歐洲古董版畫,偶爾還會舉辦知名現代藝術家的版畫展覽,實現現代與傳統的對話,讓藝術變得觸手可及。

ART73藝術生活空間二層是含有多個茶室和廊軒,三樓則是李偉廣美術館,中間夾帶光影長廊,四樓為廊泮軒,整座建築每一層的藝術空間不盡相同、各有特色,一度成為廣州新晉打卡點,吸引眾多鍾愛藝術的遊客前往一覽究竟。

7、吾鄉石屋

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鄧村吾鄉石屋

建議自駕

位於廣州增城鄧村的吾鄉石屋有著200多年歷史,是廣州唯一一處由古村落改建而成的嶺南特色精品民宿,經重新活化後煥發出全新的活力與風貌。

「修舊如舊」是貫穿整個翻新工程的核心理念,石屋由200多年歷史的客家圍屋古村落修復改建而成,極具中華傳統文化特色,村中的祠堂、碉樓、合院、青磚褐瓦、屋檐雕花等都完美保留。改造後,村中的武威祠堂成了接待處和書室、茶座,旁邊的碉樓被活化為科普展覽館,其餘的民居則被改造為民房。

吾鄉石屋涵蓋茶室、書室、戶外泳池、親水平台、炮樓影院、活動室、會議室等空間,讓市民遊客能在此沉浸式放鬆,度過愉快的時光。這里的每一處細節都蘊含嶺南風情,完整的保育重現了它的韻味,讓更多人知道並且愛上這里。

廣州還有更多經過活化發展的優秀文物古跡,讓我們在輕松玩樂的過程中,一起探尋吧~

2. 廣州紅色景點有哪些

廣州紅色景點有:黃埔軍校舊址、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廣州起義紀念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等。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堂和海軍學校校舍。民國十三年6月16日,創辦的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為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後更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因地址位於黃埔長洲島,通稱黃埔軍校。

相關信息介紹: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位於廣州市越秀區陵園西路2號大院2號,館舍佔地面積2588平方米,建築面積3826平方米,陳列面積800平方米。是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國家二級博物館。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先後榮獲「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第一屆(2015—2016年度)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2018—2019年廣東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做法推介「最佳教育推介獎」、「博物館優秀青少年教育項目」優秀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黃埔軍校舊址

3. 廣州歷史文化景點

推薦景點:番山、流花橋、城隍廟。廣州位於中國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喚跡芹緣,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這里是粵食之鄉、購物天堂,文化交匯之地,也是一座歷史與現代感並存的「南國之城」。

番山

公元前219年,志在一統天下的始皇帝在滅六國後,也未忘記這南疆邊隆的荒蠻之地,五十萬大軍揮師南下直搗嶺南。然而出師不利,秦軍入越後即遺頑強抵抗,主將居雎也亡於越人亂箭之下。任囂繼任主將,終於公元前214年平定了嶺南。戰後,任與這五十萬秦軍留在了越地,築城成邊。秦王朝還特意從中原征調一萬五千名女子移民嶺南,與成邊將士成婚生子,繁衍生息。任囂駐守南海郡後,依番禺二山,瀕江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

廣州從此開始了兩千兩百年的建城歷史。公元前208年,即陳勝吳廣起義後的第二年,任囂病逝,趙佗繼任南海郡尉。依任囂臨終囑托,封五嶺關,憑險據守,後又起兵兼並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國,定都番禺,自稱「南越武王」。並在原任囂城基礎上拓建城池,人稱「趙佗城」。近年來考聞遺址、造船工地遺址,以及南越王墓等等,其龐大的規模和華麗的裝飾讓人嘆為觀止。工作者在這一區域內發掘出許多過去南越國故址,如宮署遺址、御花園遺址、木構水閘遺址。

南越國直至公元前111年為漢武帝所滅,歷時九十三年。千餘年後的公元917年,劉岩在廣州稱帝,建立了廣州歷史上的第二個國家「南漢國」並在任囂城基礎上仿唐長安擴建都城,同時大興士木修建宮殿別苑。禺山在此次拓城中幾近被削平,番山也僅存一丘,並在山上積石為洞(初名「朝元洞」,後更名為「清洞」),辟為南漢皇室游樂宮苑。宋時,廣州第一學府遷至番山腳下,後經累朝修擴建,至清乾隆年間已頗具規模,號稱「嶺南第一儒林」。

流花橋

興王府西北處古有一芝蘭湖,南漢劉皇曾在此廣建樓台宮室,設「芳春園」。園中有一木橋,相傳當年宮女梳妝後,將殘花擲於水中,漂浮至橋下,故得名「流花橋」,後芝蘭湖淤塞,改為水產農作物的州輪種植地,橋下河涌也改為暗渠。今在流花橋故址還存有座清代石橋橋面,上書四字,「流花古橋」。

城隍廟

城隍廟是舊時各州府城廓必備神廟之一,內奉冥界地方最高長官,能護佑一方平安的保護神城隍。相傳早在魏晉時,城隍神就已隨道教傳入嶺南。據《廣州城坊志》記載「吾粵城隍之祀,唐已有之。」當年劉岩即帝位,建南漢國後,也於王宮城東築了這座都城隍廟,以求安邦護國。自宋以後,各地城隍逐漸人格化,多由當地亡故的英雄或名臣擔當。如北京祀楊椒山、杭州祀周新、上海祀秦和畢裕伯、西安祀紀信、紹興祀龐玉、南寧祀蘇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