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二三四級疫情怎麼分
一級突發事件的一級響應,就是指這件事情非常嚴重,比如像新冠疫情一開始的時候,因為它大面積地傳播,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了公共安全。
因此一級響應是指全國統一一盤棋,所有的對策都是由中央來統一管控。各個公共場所要關閉,居民要在家進行隔離等等。所以一級響應是最高級別。
到了二級響應的時候,就不需要全國一盤棋,各個省根據各個省的情況來制定具體的對策。比如在三四月份的時候,有很多偏遠的省份,像青海、西北地區,甚至東北地區,病例幾乎是零,總的發病人數也非常少,他們的風險非常低,所以就率先降為二級。
在這個時候,全省統一部署,各個單位做出來相應的對策,公路開放,高速公路也開放,正常的工作生活慢慢恢復,逐漸復工復產。到了二級響應,一般的工廠要開放、寫字樓要開放。
到了三級響應的時候,風險就更低了。這個時候如果廣東省的廣州市、深圳市風險最高,還尚有病例發作的時候,就不能降為三級。
或者降為三級以後廣州、深圳的對策會非常嚴格,公共的電影院、娛樂場所不能開放。但是有些地區如果已經沒有病例,風險也很低,就可以開放餐館、開放娛樂場所。
到了第四級應急響應的時候,就是各個市縣自己來做決定,此時基本上就沒有風險了。
分級響應
一級響應
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二級響應
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立即組織指揮部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由省人民政府決定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並向各有關單位發布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
三級響應
發生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地級以上市、省直管縣(市、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立即組織各單位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事件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決定啟動Ⅲ級應急響應,並向各有關單位發布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
『貳』 山竹台風什麼時候登入廣州
2018年16日17時。
第22號台風「山竹」(強台風級)的中心已於2018年16日17時在廣東台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相當於162公里/小時),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
16日下午至18日,華南及湖南、貴州、雲南有大到暴雨,廣東、香港、澳門、廣西、海南島、貴州、雲南東南部和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過程累計降雨量250~400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降雨量40~60毫米,局地超過80毫米。
(2)廣州一級響應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台風特點:
1、強度強
「山竹」2018年9月7日20時起編,11日8時加強為超強台風,15日5時仍為超強台風級別,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65米/秒)。
2、強風范圍大
山竹」雲系龐大,直徑范圍達1000公里,七級風圈半徑達到350-600公里,遠超「飛燕」同期。
3、風雨影響嚴重
2018年16日-18日,華南中西部沿海風力將達14-16級,陣風達17級以上;廣東南部、香港、澳門、廣西南部、海南島、雲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海南島北部和雲南東南部暴雨災害風險高或極高。
『叄』 廣州六區出台暖企政策,支持復工復產
2月6日,廣東省政府印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政策措施》,隨後各城市陸續出台對應的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措施,廣州市的「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15條」預計為企業減負72億元。連日來,廣州各區積極響應,截至2月10日復工前,廣州已有6個區出台惠企、暖企措施。南都記者對比發現,各區措施各有側重,與區的產業結構、財政實力密切相關,但給企業「送溫暖」的初衷是一致的,也體現了各區政府在疫情之下恢復經濟的決心。
財政兜底
黃埔對科研企業最高獎1000萬
截至2月4日,全國共52家機構生產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其中8家來自黃埔。正是由於黃埔區的科研企業佔比較高,也較早復工參與抗擊疫情,因此黃埔區是廣州最早發布暖企措施的行政區。
2月5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布暖企親企穩企八條措施(下稱「暖企8條」)。「暖企8條」最大的特點是實在,真金白銀給企業發放獎勵或補貼。如對提前復工生產疫情防控應急保障物資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並按設備購置金額的80%給予補貼。對2020年第一季度新入統的生產性投產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在一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大型骨幹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獎勵。
為鼓勵應急科研攻關,黃埔區對突出貢獻的企業給予10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上級科技部門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科技攻關項目應急立項的,採用前資助方式進行配套支持,對國家級科技項目,最高給予500萬元扶持。增城「暖企穩企二十條」對研發新冠肺炎治療葯物突出貢獻企業最高獎1000萬。
出台措施早、獎勵額度高的,還有花都區,2月7日廣州花都區出台六條「抗疫暖企」政策,為鼓勵企業加大研發、開展創新攻關,花都區對注冊納稅、同比增長速度超過10%且研發投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最高予以企業地方經濟貢獻超出上年度30%獎勵,單個企業不超過1000萬元。
白雲區把工業企業貢獻獎勵門檻從10億元降至1億元,能享受到的工業企業覆蓋范圍更大、惠及面更廣:對2019年工業產值100億元、50億元、10億元、5億元、1億元以上的工業骨幹企業,2020年第一季度產值增速10%以上的,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此舉預計財政支出將接近3000萬元。
減免租金
白雲鼓勵各界減租預計達10億
在減免物業租金方面,相比其他地區,目前白雲區的減免力度最大、范圍最廣,減免對象基本覆蓋到區內各類經營主體,包括個體工商戶。除了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性物業減租外,針對區內集體企業和村社集體物業多、體量大的特點,白雲區推動對承租集體經營性物業的企業進行租金減免,並鼓勵社會各界也通過協商適當減免租金,初步估算減免物業租金達到10億元。黃埔區鼓勵孵化器(區級以上)減免企業租金,對疫情期間累計減免企業租金超過100萬元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同時,部分區提出減、延工商企業水電費。白雲區對生產經營活動受到重大影響的企業,支持供水、供電部門採取水電費延期繳納等措施,為企業減輕負擔。番禺區對區內工業企業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月度內的用水價格(含污水處理費)實行7.5折優惠。
銀企支撐
南沙27家銀行下調貸款利率
各區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資金支持和融資條件,南沙「擔保十條」最關注企業金融業務需求的,切合南沙打造國際金融島的發展定位和金融實力。「擔保十條」由去年12月新成立的廣州南沙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開通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對因疫情受困及參與疫情防控的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提供疫情專項擔保服務和政策性融資擔保服務,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降低擔保費率,增加授信額度並延長擔保期限。
同時,交通銀行南沙分行、招商銀行南沙分行、華夏銀行分行、東莞銀行南沙支行等27家銀行分/支行,針對疫情防控企業,進一步下調貸款利率,執行優惠利率和費用減免,按照從簡原則提供小額信用貸款支持。廣州銀行等區內多家銀行給予利率優惠,最高可申請下降100個基點的貸款利率。東莞銀行推出「防疫貸」;華夏銀行推出「復工貸」、「放心貸」專項產品,為企業復工提供保障。
花都區依託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發揮多家銀行的綠色分行優勢,力爭2020年中小企業貸款增長30%。同時,對企業綠色貸款給與最高100萬元財政補貼。白雲區提出支持白雲金控加大融資擔保力度,在疫情防控期間提供不低於10億元的專項融資擔保額度;支持白雲民泰村鎮銀行設立兩億元專項信貸資金,用於白雲區的疫情防控融資需要。
主動服務
番禺免收相關證件辦理快遞費
多個區的政策均提到給企業「送溫暖」。如番禺區扶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措施提到,加大產融對接、人才補貼等區級特色政策幫扶力度,「一企一策」解決受疫情影響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番禺推出「最多跑一次二維碼」創新措施,至3月31日前,企業經營服務和建設工程類證件郵政速遞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
暖企定少不了對企業人才的關懷,「穩崗就業」是關鍵一項。黃埔「暖企8條」提出,對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只要堅持不裁員、少裁員,在廣州市的政策返還失業保險費50%的基礎上,黃埔將按照1:0.5進行配套,即企業可以獲得失業保險費75%的返還。增城「暖企穩企20條」支持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緊急組織和招聘員工復產和擴大生產,給予其200元/人·天的用工補貼,最長補貼期限90天;按照政府采購數量確定補貼員工人數,單個企業最多補貼100人;中小企新招員工穩定就業3個月企業最高可獲30萬元補貼。
花都「抗疫暖企6條」和增城「暖企穩企20條」均提及降低企業出口成本。花都區對疫情防控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出口的企業,協調海關、銀保監會等上級部門,降低費用收取標准,提高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貼。增城對出口額3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不超過保費50%的補助。對外貿企業因疫情影響取消境外參展的,給予展位損失費不超過50%的補助。
焦點
產業園區
多園區減免租金 與入駐企業共克時艱
相對於行政區,產業園區是更微觀的經濟主體,也是生產製造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廣州不少產業園區主動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條件、提供優惠。
日前,廣州市產業園區商會聯系廣州市多家產業園區運營商,摸查園區在防疫期間及後續企業復工准備的相關工作和存在困難。據了解,全市已有超過20個產業園區運營方收到入駐企業的減租需求。
面對減免租的倡議,園區運營商根據自身實際制定應對措施,適當給予租金優惠,與入駐企業共克時艱。番禺星力動漫產業園為緩解企業租金壓力,率先提出減租一個月的優惠政策,時代商業、潤慧科技園等運營商對於園區內的商鋪2月份的租金減半徵收,廣州1978電影小鎮則從1月25日到2月8日減免園區商戶一半的租金,清華科技園按照總部的統一政策減免1月31日至2月9日期間50%的租。黃埔納金等園區、增城低碳產業園等部分園區也正草擬防疫期間企業優惠方案。
多個孵化器、眾創空間陸續出台租金減免辦法。廣州科技企業孵化協會1月31日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與創業者共克時艱的倡議書》,倡議各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各類創業孵化載體結合自身實際,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以適當減免房租或延遲繳納房租等不同形式和辦法,為入駐企業和創業團隊減輕負擔。記者了解到,廣州市金發科技創新社區與廣州瑞粵汽車電子創新園發布消息,免收(部分)在孵/在園企業2月租金。
廣州市產業園區商會秘書長羅明如強調,「園區運營方也是企業,而且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不少園區預期今年的出租率會較上年下降,因此產業園區的困難和需求也需要得到重視,建議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扶持措施,讓園區運營方和園內企業共同健康發展。
批發市場
人群易聚集 復市要求嚴 開業率不高
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的廣州專業批發市場,正迎來了艱難時刻。因體量大、從業人員多,再加上跨地流動頻繁、人群容易集聚,批發市場疫情防控難度大,所以開業要求尤為嚴格。2月10日以來,在諸多行業復工復業氛圍漸濃之時,大量批發市場仍很沉寂,開業時間「遙遙無期」。
批發市場復市要求嚴格
在廣州市商務局發布的《廣州市商務局關於商貿企業和商務樓宇復工復業的工作指引》(以下稱《指引》)中,批發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除外)屬於審慎核實類企業,如果要復市,需從嚴控制風險,審慎核實。商戶客戶流動大、人群容易聚集帶來的高風險,廣州市商務部門還專門發布了《批發市場復市指引》。
復市指引要求嚴格,必須在防控疫情方面達到一定條件。而且,批發市場在開市前要向所在街道提交復市核實表、疫情防控承諾書。街道對符合條件的出具核實意見,經所在區同意後方可復市;對於材料不齊備的,一次性告知補正;對現場核實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復市。
多個服裝批發市場未開業
2月10日是廣州復工復業第一天,市區不少商場都恢復正常營業。但批發市場則是另一番景象,記者到達中大布匹市場發現,道路兩旁店鋪關閉,街道鮮有行人,車輛也很少,這與往日的熱鬧相比,形成鮮明對比。
早在1月31日,中大國際創新谷管理服務中心就發布《致准備前往中大紡織商圈及五鳳、鳳和村務工人員的一封信》,因防控疫情,中大紡織商圈推遲開市,商圈周邊的五鳳、康樂、鷺江村園區、廠房在未准復工之前,全部已停水斷電。商圈附近的康樂、鷺江等村社已實行封閉管理,僅保留個別路口通行,禁止外地車輛和非本村人員進入。2月5日,中大國際創新谷管理服務中心再度發布《關於中大紡織商圈不限期延遲開市的通知》,紡織商圈不限期延遲開市。至最近,商圈依舊處於停業狀態。
據統計,2019年中大紡織商圈及五鳳、鳳和村來穗務工人員超15萬人,屬於人口比較密集地區。中大國際創新谷管理服務中心表示,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是當前加強防控疫情的重要舉措之一。所以在未解除疫情一級響應之前,應盡量不去人員密集場所。
中大布匹市場不是單例,全國知名服裝批發集散地之一的流花商圈也是如此。10日中午,南都記者到達白馬服裝市場看到,市場仍處於關閉狀態,管理員用圍欄將多個出口圍住,只留下一個出入口供工作人員進出。附近的服裝市場也多未開業,保安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暫未決定復市時間。
廣州傳統商貿業發展起步早,至今形成了布料、茶葉、服裝、化妝品、皮具皮革等多個專業批發市場,市場體量大,集聚程度高。目前,全市批發市場開業率不高,已經開業的少數市場,人流量少,市場內部營業的店鋪也並不多。
復市時間一推再推,尚無明確開業日期。一位制衣廠老闆表示,復市時間還不確定,但一直要付租金,這讓他頗為無奈。廣州近日出台措施,對承租市屬和區屬國有企業物業用於線下商業實體店經營的中小微企業,減免2020年2月和3月房租或鋪租;市內也有產業園區為園區內中小企業減免租金。該商戶表示,自己要去看一下是否符合政策,如果不在政策范圍內則成本壓力倍增。
有業內人士指出,疫情對廣州紡織、服裝貿易等行業會產生一定影響。何時復工、訂單是否能正常履行成為一大問題。另外,行業的經營甚至外貿業務在今年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影響。
農產品批發市場多已開業
值得一說的是,農產品批發市場不包含在審慎核實類企業中,因其是生活必需品類市場,需全力保障復工復業。南都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了解到,截至元宵節當天,廣州全市36家生活必需品批發市場中已有29家開業,開業率超八成。
其中,全市重要農產品批發市場廣州江南果菜市場,春節期間是全市肉菜市場、超市重要貨源之一。自2月4日以來,江南果菜市場蔬菜每天的交易量超過7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