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葵蓬大概封多久
擴展閱讀
杭州市河庄路屬於哪個區 2025-02-05 19:27:56
杭州工作多久可以轉正 2025-02-05 19:12:08

廣州葵蓬大概封多久

發布時間: 2023-07-19 02:27:35

『壹』 廣州芳村區有什麼河涌名走向歷史越詳細越好

萬里書卷
芳村現存的水利設施——水閘(160張多圖版)
@小街大巷廣州仔·2016-09-06 12:27

漫步廣州
第四回
芳村現存的水利設施——水閘

原芳村區2005年與荔灣區合並為新荔灣區,但是平時依然會將原芳村區稱作芳村,而不是講荔灣區,畢竟「芳村」二字已經稱呼習慣了,難免會有感情。所以,本人講芳村的事,一般都是講原芳村區范圍內的事。
上面一段話不過是我吐槽一下而已,各位不要太介意。
芳村至2004年底,擁有38條河涌,總長50.8公里,縱橫交錯,彼此相通。而解放初期,芳村臨江的地區多以水田或圍田為主。解放後頭一年夏季遭遇洪水,許多堤圍漫頂崩塌,淹沒農田,甚至遠離珠江的居民住宅區都受到洪患影響。
所以從1950年開始,逐步修建堤圍,並在河湧入江口出修建排澇水閘,使芳村地區免於洪患影響。
60餘年過去了,芳村的排澇水閘越來越多,有些已經重建了,有些已經變成現代化設施,有些還保留著5、60年代時的外觀。
下面,請各位看一下芳村地區現存的水閘設施。

鶴洞涌(攝於2016.07.08)
鶴洞水閘(暫無法拍照)
鶴洞涌東出口
接入珠江

廣州市郊區鶴洞公社東塱電排站(攝於2016.01.07)
雖然如今已翻新
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地方可以看出原貌
那十幾個字反映出當初芳村地區的沿革

東塱水閘(攝於2016.01.07)
可以看出右邊的水閘是後來增建的

50年代東塱水閘完工慶典舊照(翻拍自《芳村文史)》

東裕圍水閘(攝於2016.01.07)
當地居民舊稱為蔗基水閘
這一帶原為蔗基村,今蔗基不用,改為東裕圍
這個水閘也是沙洛涌的北出口閘門

(攝於2013.04.08)
水閘前都會建有簡易水泥橋
方便河涌兩岸居民往返

沙洛水閘(攝於2016.01.07)

位於沙洛涌南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三支香水道
臨近江邊的沙洛碼頭

廣州市郊鶴洞沙洛電排站(攝於2016.01.07)
位於沙洛水閘北面
外觀基本保持當年外貌

水閘背面

沙洛泵站(2016.01.07)
近幾年才興建

(攝於2016.07.08)

南漖水閘(新、舊攝於2012.12.27)
位於南漖涌南出口
接入三支香水道
臨近江邊為南漖碼頭(已停運)
附近還有廣州市登記文物保護單位
(南漖門樓、武帝古廟、風雨亭)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市界碑),古炮

舊水閘已於近年被拆除

新水閘仍然用於調節河涌的排澇(攝於2016.01.07)

南漖泵站(攝於2016.07.08)

東沙水閘(攝於2016.01.07)
位於東沙涌南出口
接入三支香水道

東沙泵站(攝於2016.01.07)

沙涌水閘(攝於2013.04.08)
位於沙涌東出口
接入珠江

舊水閘周圍加建的建築已拆除(攝於2016.01.04)

沙涌泵站(攝於2016.01.04)

大涌口水閘(攝於2016.01.04)
位於大涌口東出口
接入珠江
河涌南岸曾建有大涌口碼頭
往返於河南、河北

廣州市郊區鶴洞公社涌口電排站
(攝於2015.06.28)
位於毓靈橋東面,沖口涌南岸
現已升級為荔灣區文保單位

舊照(翻拍自《文普增編》)

下市水閘(2016.05.31)
位於下市涌東出口
接入珠江

不遠處曾為下芳村碼頭
後在堤岸整治時停航

下市舊水閘(已拆)(攝於2016.5.31)

聯合圍水閘(已拆)(攝於2013.04.08)
河涌改為暗渠,與信聯路平行
後因修建洲頭咀隧道出口被拆除

西塱水閘(攝於2016.01.07)
位於西塱涌西出口
接入花地河

西塱泵站(攝於2016.01.07)

裕安圍南水閘(2016.01.11)
位於裕安圍東面

裕安圍北水閘(2016.01.11)
位於裕安圍涌北出口,接入劍沙涌

劍沙水閘(攝於2016.01.11)
位於劍沙涌西出口
接入花地河

白鶴沙南水閘(攝於2016.01.11)
位於珠江水產研究所西北面
接入花地河

白鶴沙北水閘(攝於2016.01.11)
位於白鶴沙涌西出口
接入花地河

這里江邊的灘塗舊時有大量白鶴棲息
後於50年代修建芳村堤圍被破壞

東漖泵站(攝於2016.01.12)
位於東漖涌西出口
接入花地河
水閘北面舊時有一座魁星閣(文昌塔)
後被拆

茶滘泵站(攝於2016.01.12)
位於茶滘涌西出口
接入花地河

茶滘電排站(攝於2016.01.12)

葵蓬一隊水閘(2014.11.27)
位於葵蓬一隊北面
接入葵蓬涌

葵蓬一隊電排站(攝於2016.06.27)

葵蓬水閘(攝於2012.01.12)
位於葵蓬涌西面

南塘泵站(攝於2016.06.27)
位於南塘涌南出口
接入葵蓬涌

煤場水閘(攝於2016.06.27)
位於廣州市葵蓬與佛山市大瀝鎮交界
牛肚灣涌北出口
接入葵蓬涌

煤場舊水閘(已拆)(攝於2016.06.27)

西滘水閘(攝於2016.6.27)
位於西滘涌東出口
接入花地河

西滘泵站(攝於2016.06.27)

聯桂水閘(攝於2014.2.12)
暫不知水閘名稱,暫定聯桂
河涌已改暗渠

(攝於2016.01.12)

滘口水閘(攝於2016.04.23)
位於滘口涌北出口,接入珠江

滘口水閘(攝於2016.04.23)
位於滘口村牌坊

郭村水閘(攝於2016.04.23)
位於郭村東面芳信路

郭村泵站(攝於2016.04.23)
位於郭村東面芳信路

漖表水閘(佛山市)(攝於2016.04.23)
位於廣州市郭村與佛山市漖表村交界

五眼橋水閘(攝於2012.09.16)
位於五眼橋南面,接入五眼橋涌

(攝於2016.07.25)

五眼橋西約水閘(攝於2015.05.14)
位於五眼橋西約北面
接入五眼橋涌

山村橋泵站(攝於2014.02.12)
位於山村橋西南面

步漖水閘(攝於2014.11.20)
位於增漖涌東出口
接入花地河

步漖電排站(攝於2014.11.20)

步漖泵站(攝於2016.06.24)

西滘水閘(攝於2016.06.24)
位於西滘南面廣佛河道

大和泵站(攝於2016.06.24)
位於大和涌北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

江尾泵站(攝於2016.06.24)
位於江尾涌北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

江尾電排站(攝於2016.06.24)

江尾水閘(攝於2016.06.24)

西三水閘(攝於2016.06.24)
位於西三涌西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

西三拍門(攝於2016.06.24)

西浦水閘(2013.10.08)
位於西浦涌西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
附近有芙蓉三約舊埗頭遺址

(攝於2016.06.24)

西浦水閘(攝於2016.06.24)

西浦泵站(攝於2016.06.24)

蟠龍水閘(2013.09.12)
位於蟠龍村東面
接入大沙涌

龍溪水閘(攝於2016.5.30)
位於大沙涌西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

龍溪舊水閘(已拆)(攝於2016.5.30)

龍溪泵站(攝於2016.5.30)

龍溪水閘(2016.5.30)

水口電排站(攝於2016.06.24)
位於水口涌東出口
接入花地河

菊樹泵站(攝於2016.06.24)
位於菊樹涌東出口
接入花地河

棉村水閘(攝於2016.06.24)
位於棉竹涌東出口
接入花地河

赤崗泵站(攝於2016.02.18)
位於赤崗涌東出口
接入花地河

赤崗舊水閘(已拆)(攝於2016.02.18)

赤崗拍門(攝於2016.02.18)

赤崗電排站(攝於2016.02.18)

生北涌北水閘(攝於2016.02.18)
位於生北涌北出口
接入赤崗涌

生北涌拍門(攝於2016.02.18)

生北涌泵站(攝於2016.02.18)
位於生北涌南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三支香水道)

生北涌電排站(攝於2016.02.18)

生北涌水閘(攝於2014.10.07)

(攝於2016.02.18)

生南涌水閘(攝於2016.02.18)
位於生南涌南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三支香水道)

生南涌泵站(攝於2016.02.18)

沙尾泵站(攝於2016.03.14)
位於大沙涌南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

三興圍水閘(攝於2016.03.14)
位於三興圍東面
接入大沙涌

獵口涌泵站(攝於2015.05.30)
位於獵口涌南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

海中水閘(2015.03.18)
位於海中小學外

竹腳水閘(攝於2015.05.30)
位於博覽園C涌西出口
接入廣佛河道
萬里書卷(gzwh-wl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