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 芩村燒雞
岑村燒雞,在岑村教練場附近的火爐山腳下有得吃.
可以乘坐135,234,78,32,20,46路車前往
2. 廣州哪裡有吃燒雞的地方
廣州有一個很有特點吃燒雞的地方。一個晚上,哥開車拉著一家人直奔過去。
我沒想到那地方如此遠,哥哥在食不厭精方面比我還有毛病。 車拐來拐去,沿著新廣從公路長驅,在太和收費站前不遠,立著一個龐大的牌坊,這里可巧妙避開收費站。穿過牌坊,沿著粗凹顛簸的沙亭崗村路進入這個村。沒有人,小村已沉睡,路兩旁,田地廣大,樹木森森。有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築,是村裡的祠堂,青灰的磚,古雅的雕梁畫棟。
這個村彷彿不歡迎外人,路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個減速坎。我們前面有幾輛粵A牌的車扭扭地移動。哥哥說,「可能和我們一樣,也是去那附近吃的。」廣州在吃,名不虛傳。
曲折走完沙亭崗村路,向右拐,轉九太路,行不遠,路左側有一串串內打光的廣告燈箱,第一家叫「荔明珠燒鵝燒雞」,就這里了。
這是一戶農家大院子,種著很多荔枝樹,有幾條或卧或走的狗愛理不理地撩了我們一眼。院子邊搭著幾個蒙古包式的大簡易棚,棚四周垂著藏藍的布幅。夜的廣州,已有深深的涼意,竹棚內,很冷。哥拉著我去看燒鵝燒雞的場面。沿路有很多裝水果的木箱,高高地堆著,這就是燒雞用的柴。我看到久違的磚砌的大爐台,有三個灶口,一個灶口裡有熊熊的火直竄空中。這是燒雞的第一道程序,燒爐膛。在這個過程中,師傅現殺雞,將其放入加了很多調味料的鹽水中腌。十來分鍾後,火止,將柴扒出爐膛,架著鐵鉤的雞被懸在爐膛邊的鐵環上,爐膛內的高溫和熱氣烘烤著一絲不掛的雞。我聽到吱吱的雞油掉在膛底的聲音,看著一團團白色熱氣沖涌而上。雪白肌膚的雞漸漸變作微黃和脆黃,絲絲的香氣油油地漫開,潤著夜色。
回到棚子里,我們點的其它菜已經上來了,炒田螺,尖椒炒雞雜等等。我不停地吃尖椒驅趕著寒意,跑這么遠,又這么冷的天,就是為了一隻雞,如果它味道一般,不知道哥要怎麼向父老交待?
那隻被久久期待的雞端上桌了,它外皮金黃,被細細地斬開。取一條白話中稱為雞臂的雞腿,未入口,就有淡淡柴的煙熏香飄在齒前。小心地咬,在外皮的脆響中,混和各種香料味的恰到好處的鹹味四外走動。再咬,我的天,很多年沒有感受這么細嫩的雞肉了,不是飼料雞粗麻布的口感,不是45天就結束生命的雞劈柴的堅硬,而是在農村廣大天地里自由跑來跑去、自主抓蟲子的土雞妙不可言的口感,軟,細,香,潤,象玉鐲倏的滑過美人裸臂時玉鐲本身的快感。
可能因為在海南幾年我吃了太多文昌雞,吃傷了。出海南後,我對雞沒了興趣。但今天,土土爐膛里烤的土雞土土的口味再次點燃了我對雞熄滅多年的熱情,我一口氣吃了很多。在忽然變得爽爽的晚風中,一家人風卷殘雲地消滅了這只雞。我身上已有溫溫的暖意,再吃一碗黃鱔煲仔飯,口口都是和美。
哥說,最妙是夏天的晚上,在這里坐在荔枝樹下吃燒雞,邊看星星閃爍,還可免費摘荔枝。雞香果香狗吠聲,夜色清新,果如此,不辭常作嶺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