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坐廣州地鐵就能游的古鎮老街
以前廣州人想去游古鎮,想去逛老街,兜兜轉轉幾次車,在車上就已經浪費了幾個小時。而現在的廣州,地鐵四通八達,想去古村老街,坐地鐵就能夠到。
(一)1號線
1.老東山新河浦:這里是廣州的舊豪宅區,廣州人舊有「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的說法。廣州市現存最大規模的中西結合的低層院落式近代建築群就位於此。民國時期,新河浦地區是華僑、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這里的住宅樓房以西洋式花園別墅格局為主,清水紅磚牆、民國水刷石、西洋式風格是主要的建築特色。還有四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分別是春園、簡園、逵園和培正路的明園。如今透過這些外牆斑駁的小洋樓,還能領略到昔日「東山少爺」的優雅和高貴。
2.恩寧路:恩寧路是昔日西關最繁華之地,擁有「八橋之盛」。且一度被譽為「廣州最美老街」,是廣州騎樓的精髓。恩寧路為何取名「恩寧」二字?據考究,過去恩寧路的一頭有一條恩洲村,另一頭是一條寧溪村。修建這條路時,必須穿過這兩條村。後經雙方協議,最終就命名為「恩寧」。恩寧路177號是大名鼎鼎的八和會館,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的行業會館,也是粵劇這塊文化瑰寶在荔灣發展、成熟的見證。恩寧路的永慶坊,一走進裡面彷彿走進百年前的老時光,長不足百米,寬不過兩跨,麻石路、青磚牆、趟櫳門……北京有南鑼鼓巷,上海有田子坊,成都有寬窄巷子,在廣州,就有永慶坊。這是一個值得慢慢發掘品味的地方。
3.聚龍古村:在廣州有「北有陳家祠,南有聚龍村」之說,「聚龍村」又叫做「鄺家村」,是一個已經有120多年歷史的清代民居建築群古村。台山富商鄺氏被這里的風景吸引,而且被風水先生連連稱贊,於是把這里買下來。在建房的時候岩底還神奇地冒出朱紅色的水,被風水先生稱為「龍出血」,就取名叫做「聚龍」。這些古老的屋宇,在建築上有點像西關大屋。村子裡的樓房設計大同小異。無論是石板的地面、古樸的青磚樓房,都在向我們訴說著100多年來的風雨。雖然這里地方不大,但是百聞不如一見,只是打個地鐵的距離,有時間帶相機不妨過來記錄時光的軌跡。
(二)3號線
1.沙灣古鎮:它始建於南宋,如今800多歲,歷史人文底蘊深厚,美食遍地開花,甚至很多是在廣州老城區都找不到的特產美食。因地處古海灣半月型的沙灘之畔,故名」沙灣」。來到這里,你會發現,每一處街景都散發著濃濃的古鎮淳樸氣息,街口的大榕樹、荷塘邊的石凳、嶺南特色的村屋……無一盡顯著雅緻與古典,卻又不失趣味。街巷錯落縱橫,路口與路口連接的另一處,又是一個未知的風景。如果你愛旅行,愛路上的風景,那麼,你會沉醉於此。沙灣古鎮超級有特色的蚝殼屋,走累了靠在牆邊時,可不要被嚇到。
(三)4號線
1.黃埔古村:黃埔村又叫黃埔古港,是當時重要的港口之一,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在這里,你能看到特別的廣府建築——鑊耳屋。相鄰的巷子里都是鑊耳屋的建築風格,整齊地排列著,很有特色。這里的古巷名也很有書卷味——清風里、來燕里、淳庸巷、橫辰里、中正里、申明大街。除此之外,這里還有許多的紀念館和歷史博物館,歷史風味濃厚。
2.深井古村:建於明末清初,有著七百多年歷史,是廣州保存得比較好的古村落之一。深井古村的建築吸收了客家式的碉樓和西洋石柱、門樓、花紋圖案等建築特色,幾種建築風格交融,顯示出當時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3.大嶺村:這里村落布局良好,傳統建築遺存豐富,還有優美的風景。是廣州目前唯一一個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典型的嶺南古村落,保存較為完好,還能看到祠堂、門樓、牌坊、麻石巷、古樹、蚝殼牆等等建築特色。這里還有許多荷花池,還未開發,因此十分僻靜幽深。此處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柳源堂、龍津橋等景點也值得一逛。
(四)5號線
1.南灣水鄉:這是一座有著600年歷史的水鄉,因為其嶺南建築完整且特色突出,南灣水鄉成為了《三家巷》、《危情姊妹》、《大話黃飛鴻》、《外來媳婦本地郎》等等片子的取景地。全村皆是麻石街巷,其中最講究的就是南約大街,麻石打橫鋪設,兩旁是鍋耳式青磚石腳的古屋,古風怡人。南灣村的的蟠龍橋和彩龍橋雙橋,一舊一新照相輝映,雙橋之間,秋風古堤十分愜意。著名宗祠麥氏宗祠也在這里,其中初泰麥公祠門頭石匾還是李鴻章親筆所題。此外還有龍泉古井、常春岩、護龍古廟、文昌塔、千人會堂等十幾處景點。
2.橫沙書香街:因為這里有清朝時期遺留下來的53家私塾祠堂,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書香街。「日新家塾」、「留香家塾」、羅氏大宗祠」、「德星羅公祠」、「長春巷」、「朝陽里」……不管是私塾、祠堂還是小巷,都大致保持了舊時風貌。
(五)廣佛線
1.嶺南新天地:想去玩文藝復古的小鎮,不要一兩千,不用五六百,只要7元。就能從公園前地鐵站到祖廟地鐵站。嶺南建築風格,花崗岩、青石板遍地都是,而且這里綠化很好,不怕曬。街道設計也是很吸引人的,中西結合,各種混搭風格,但是毫無違和感。最令人意外的是嶺南新天地裡面的彩虹,其實是彩色繩子編織成一道道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