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州寺廟有哪些
廣州人最熟悉的寺廟是華林寺、光孝寺、六榕寺、三元宮、黃大仙廟、懷聖寺和菠蘿廟(南海神廟)。其中懷聖廟是伊斯蘭教的廟堂。
其中光孝、六榕、華林、海幢四寺稱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
1、三元宮
坐落於應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廣州市現存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三元宮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創建。初名越崗院,唐稱悟性寺,明代重修時改名為三元宮。
相傳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又名玄)為煉丹而建,初名越崗院.鮑靚之女的姑,善長醫葯,與晉代著名醫葯家葛洪結為夫妻,在此居住10年之久,「藉井泉及紅艾為醫方,活人無算」,逝世後人們在此設的姑殿以紀念。越崗院自東晉建後,幾經荒廢,於明萬曆及崇禎時重修,始用三元宮之名(一說清順治年間改建為三元宮)。三元,即道家對天宮、地宮、水宮的總稱,傳能赦罪解厄,帶來福壽.
2、光孝寺
光孝寺位於廣州人民公園之北,佔地三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廣州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一說,此話雖未必正確,但該寺是廣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該寺始建於三國,寺名屢變,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而定今名。唐代儀鳳元年(676)高僧慧能在寺中戒壇前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佛教南宗,被稱為「禪宗六祖」,為該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此後殿宇日多,對中國佛教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3、六榕寺
六榕寺花塔在朝陽北路,廣州著名的佛教古寺。建於梁大同三年(537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廣州著名的古跡之一。
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蕭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信佛君主)的母舅曇裕法師從柬埔寨求得舍利(佛骨)來到廣州。廣州刺史蕭裕為了迎接這一佛教之寶,特地在這里創造「寶庄嚴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重修時,該寺僧人供奉佛教禪宗六祖慧能,以修凈業,遂改名為凈慧寺。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於宋元符三年(1100年)路經廣州時到此游覽,看見寺內有古榕樹六棵,便題書「六榕」二字。明代稱六榕寺,並沿襲至今。
花塔在六榕寺內,原名寶庄嚴寺舍利塔。該塔是與六榕寺同時興建的,但原塔已於公元十世紀時被火焚毀。1931年重修時在內部用鋼筋水泥加固。現塔高57米,八角九級,裡面十七層,沿梯級登至塔頂,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華麗壯觀,檐角都懸掛吊鍾,整個塔好像是花朵疊成的一根花柱,塔頂好似長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所以人們一般叫它為「花塔」。
4、華林寺
位於廣州西關下九路北側西來正街一帶。隋代以前此地為珠江岸。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全國(即古印度)高僧菩提達摩東渡來到中國傳教。他首先在今西來初地處登岸,並在登陸處建西來庵。後世信徒尊奉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始祖,因而稱其當年登陸地為西來初地。
華林寺是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隋、唐、宋、元、明諸代,傳燈不絕。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首建大雄寶殿,次建樓閣堂龐察室,改西來庵為華林寺,成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該寺住持抵園和尚奉詔始建寬31米、深44米、總面積為1364平方米的五百羅漢堂,除供奉三寶佛外,還陳列著神態各異的泥塑五百羅漢像。另有一尊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木雕像,該木雕像現存威尼斯科雷爾博物館。羅漢堂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5、海幢寺
位於廣州市同福中路337號,始建於明末清初,迄今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以寺貌庄嚴、殿宇雄偉、凈域宏敞、佛緣鼎盛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廣府五大叢林之一。
該寺相傳南漢時代是「千秋寺」。後年久荒廢,變為居民叢冢。明朝末年,為富紳郭龍岳的圓地。僧人光牟、月池師徒向郭募得此地建佛堂,依佛經海幢比丘潛心修習般若波羅密經成佛之意,取名「海幢寺」。
海幢寺歷史悠久,林木參天,濃蔭覆地,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海幢春色」為昔日膾炙人口的羊城八景之一。名勝古跡和珍貴文物有海幢論鷹爪、十六羅漢、四大金剛、三須觀音、猛虎回頭石、海幢宮瓦、澹歸碗、幽冥鍾、星岩石塔等一大批,豐富多彩。加上天然和尚等高僧著述頗豐,又延師授徒以詩學,故詩僧特多,有「天然門下,詩僧六十」之美譽。因此,歷史上海幢寺不僅是弘法修禪的場所,也是名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地方。
6、仁威廟
坐落於龍津西路廟前街,舊泮塘鄉內。該廟始建於宋皇?v四年(1052年)。自宋以來,歷代鄉民皆"率其私錢"修葺或重建。清乾隆年間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進房舍。後兩進和東序則是乾隆年間增建的。仁威廟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現主體建築略呈梯形,佔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仁威廟內的木雕十分精緻,頭門均做成木雕的工藝構件,雕刻吉祥紋飾,遍施金彩。而頂部為五山風火山牆。正脊是石灣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樣。仁威廟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其木雕、石雕、磚雕各具特色,陶塑、灰塑工細勁秀,給人們留下深刻而強烈的印象。
7、南海神廟
又稱波羅廟,位於黃埔南崗鎮廟頭村。南海神廟是古代帝皇祭海的場所,創建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都派官員到廟中舉行祭典,留下不少珍貴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稱。南海神廟又是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史跡,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廟內現存文物眾多,廣州市古樹名木的第1至第8號均在神廟內 ,如位於廟西的一棵皂莢樹已有390年歷史,其它幾株木棉、海紅豆等樹齡均在200年以上。廟西章丘崗上有「浴日亭」,宋元時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即指此處,亭內立有蘇東坡詩碑。南海神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歷二月的「波羅誕」廟會是廣州地區最大的民間廟會之一。
8、黃大仙祠
廣州黃大仙祠始建於清代己亥年(1899),1910年代遭受戰亂破壞,但從遺跡可見,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匾額、門飾、石獅等,裝飾以精緻雕刻。
1915年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黃大仙的畫像、靈簽和葯簽到香港,於1921年建成香港黃大仙祠,因而深受海內外華人信仰和祀奉。
廣州黃大仙祠於1997年11月9日由廣州嘉游旅遊景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正式動土復建,並於1999年2月6日開放給公眾參觀。至今已接待超過數百萬人次。祠內存有原黃大仙祠珍貴的文物,另設有黃大仙主殿、 觀音殿、呂祖殿、孔聖堂、財神殿、關帝殿、斗姥殿、陳列區、嶺南式園林花圃、億年奇石、素菜館及商場和廣場等設施提供遊客用膳、購物和休憩。
9、番禺南沙天後宮
南沙天後宮緊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於大角山東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築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在天後廣場正中就是石雕天後聖像,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築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後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後宮佔地278畝,投資近5000萬元。
天後聖像高達 14.5 米 ,屹立在佔地 1.5 公頃 的天後宮廣場上。整座天後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煙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另外還有北京路的大佛寺,白雲山的能仁寺,惠福西路五仙觀,海珠區五鳳村漱珠崗上的純陽觀,等等。。
B. 廣州有哪些比較著名的佛教景點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佛教在廣州流傳千載,香火旺盛。六榕寺、光孝寺、華林寺、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
(一)六榕寺
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六榕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初名寶庄嚴寺。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興盛的時期,當時還出現了一個歷史上最狂熱推崇佛教的皇帝,他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蕭衍。在他的影響下,全國各地都建了大量的寺廟,後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指的是這一歷史事實。六榕寺就是在這種氣氛中興建的。北來元符三年(1100年),大文學家蘇東坡由海南貶所北歸,路經廣州到該寺遊玩時,應寺中僧人道琮之請為寺題字,他見寺內六株榕樹綠蔭如蓋,盤根錯節,氣勢不凡,即欣然書下「六榕」二字,後人敬重蘇東坡遺墨,將「六榕」刻字造一木匾懸掛於寺門之上,又於永樂九年(1411年)將凈慧寺改稱六榕寺,舍利塔稱六榕塔,又名花塔。 六榕寺山門前門楣上懸掛的「六榕」二字牌匾,是蘇東坡所書。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同時,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以塔顯」之稱。凈慧是六榕寺的別稱。
(二)光孝寺
位於越秀區光孝路,是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廣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的佛教名剎。光孝寺坐落於光孝路,是廣州市四大叢林(光孝、六榕、華林、海幢)之一,其始建年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光孝寺的建築規模雄偉,為嶺南叢林之冠。它不僅在佛教歷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而且開創了華南建築史上獨有的風格和流派。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有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1961年,光孝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海幢寺
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海幢寺既是弘揚佛法之所,又是廣州旅遊勝地之一。寺內曾有「古寺參雲、珠江夜月、飛泉卓石、海日吹霞、江城夜雨、石磴叢蘭、竹韻幽鍾、花田春曉」八大景點。
(四)華林寺
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西來正街,始建於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華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中印文化交流地,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首。隋代以前此地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竺(即古印度)高僧菩提達摩東渡來到中國傳教。他首先在今西來初地處登岸,並在登陸處建西來庵。後世信徒尊奉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始祖,因而稱其當年登陸地為西來初地。華林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隋、唐、宋、元、明諸代,傳燈不絕。1963年3月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公布華林寺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由於華林寺沒有大雄寶殿,所以五百羅漢堂就成了主殿。而達摩堂建成之前它又是寺中唯一的殿堂。
C. 廣州有哪些寺廟
1、南海神廟。當您來到廣州東面黃埔的廟頭村時,一座古老而宏偉的廟宇聳立在您的視野中,它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古代廣州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南海神廟。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唯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建築群。
(3)廣州出名的廟有哪些擴展閱讀:
光孝寺,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據《光孝寺志》記載,初為公元前二世紀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時代,吳國虞翻謫居於此,辟為苑囿,世稱虞苑。虞翻死後,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幾次更改,初名制止寺,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稱五園寺,唐代稱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漢時稱乾亨寺,北宋時稱萬壽禪寺,南宋時稱報恩廣孝寺,不久後改廣字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