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州沙河大街是屬於白雲區還是天河區
是屬於白雲區。網路有資料的。
1973年5月,廣州市郊區轄15個公社(三元里、石龍、蘿崗、人和、太和、石井、竹料、九佛、鍾落潭、江村、東圃、沙河、鶴洞、新滘、珠江漁業聯社)
1987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廣州市郊區更名為廣州市白雲區,列入城區建制。
㈡ 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市場(萬佳)屬於什麼區
你要問的萬佳,萬佳就在沙河市場,沙河頂站下
㈢ 廣州沙河是什麼區
屬於天河區
㈣ 請問廣州沙河屬於哪個區
你好,廣州沙河屬於天河區。
希望可以幫到你,請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回答的動力,謝謝
㈤ 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市場屬於哪個區及具體地址
摘自「網路」,供參考。
廣東沙河服裝批發市場商圈東起廣州大道中,西至先烈東路,北到濂泉路。該市場是廣州第二大服裝批發商圈,主要經營中低檔服裝。
營業時間:沙河服裝批發早上開門的時間可以說是廣州所有的服裝批發市場最早的,大概在3.4點的時候就開始,在3.4點去拿貨的人一般都是廣州別的服裝批發市場的老闆去那裡淘貨,他們拿完貨回去之後就要自己開門做生意了,還有在那個時間段裡面要是你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碰到廠家的尾貨在甩,價格非常的便宜,一般都是按斤算的。
其它:
沙河大的服裝批發城有萬佳批發市場,沙河第一.二成衣批發市場,沙東有利批發市場南城,沙東有利國際服裝批發市場。這些服裝城都挨的非常近。
沙河服裝市場開始做生意的時間早關門的時間也比較早一般在旺季的時候可以做到中午一.兩點的樣子要是淡季的話一般在11點左右就有很多商家開始關門了。所以你要是打算到沙河拿貨的話那就要去的比較早了。一般像比較遠的進貨商都是在5.6點就開始去了。
沙河做服裝的商家一般都是自產自銷的,所以他們一般都是按照一天大概賣多少件就做多少件,所以看見自己滿意的貨要是有現貨的話就馬上拿了,這一點就很考你的眼力了,不然一些比較熱銷的款你去拿貨的時候都只能等第二天或是下訂單第二天來取。
沙河拿貨發物流的話非常方便,每一層都會有物流公司搬運工在攬活,一般幫你搬貨去物流公司是10塊錢而且他們會幫你把貨物用編制袋打好包裹,如果你要是拿的貨比較多不想帶著貨物逛的話你可以把貨存在批發商的擋口那裡不過一定要記得別把小票弄丟,等你全都拿完了要走的時候你可以把小票給搬運工讓他們幫你去取貨在一起搬下去(你可以多問批發商要一張小票)。沙河的物流快的一般是三天到,慢的一般在四天左右,價格相差 3-5毛錢/公斤。
還有就是在廣州拿貨的話一般就是兩個價位,一個是拿貨價一個是打包價,價格一般相差幾塊錢一件,拿貨一般3.2件都可以,打包的話一般在十件以上,討價還價的一般比較少要是自己覺得價位不滿意可以不要,老闆不會不高興的。所以去進貨的時候就依據自身的計劃來權衡了。
交通:地鐵6號線即將開通。火車站直接乘201或862B路公交車到沙河大街下車即到(下車就是服裝市場)
公交線路:5、7、15、29、30、31、33、34、52、180、201、202、203、205、207、210、211、260、261、 256、518、552、556、543、823。
㈥ 廣州沙河城屬於哪個區
越秀天河的交界處
㈦ 沙河路位於廣州的哪個區
你好,沙河是天河區的。
那些回答東山區的我真該懷疑他多少年沒來過廣州了,東山區已經撤銷五年多了。
㈧ 廣州沙河是一個區嗎
沙河街道辦事處是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的一個派出機構,行政轄區位於廣州市東北面:東起廣州大道北禺東西路、西至內環路沙河段,南起水蔭橫路與東山區東風公園相鄰、北至廣深鐵路沙河段。轄區面積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五萬,流動人口六萬多,是廣州市四大公路出口之一。
沙河街辦事處歷史悠久,始建於1950年7月,歷經四十多年的變遷和發展,如今的沙河,人氣旺盛、店鋪市場林立、經濟活躍,大中型專業(批發)市場有:萬佳服裝批發市場、濂泉路服裝批發市場、沙河商業一條街、沙河電器城等5個;還有星海音樂學院、廣東工業大學沙河分校等高等院校2所,以及廣東省文化廳、廣州市畫院、廣州市歌舞團等省、市級文化單位6個,此外還有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0多個駐街機團單位。
㈨ 沙河屬於廣州市哪個區
天河區
㈩ 廣州沙河、白馬、十三行分別是哪個區
1、沙河:天河區,天河區廣園東路;
2、白馬:越秀區,越秀區站南路16號;
3、十三行:荔灣區,廣州市人民南十三行路。
拓展資料:
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又叫"洋行"或"洋貨行"。明清時期,廣州的對外貿易全屬官營,而以牙行經紀這些事情,所以開設牙行的多半都能獲厚利,賺大洋。
清初的詩人屈大均在《廣州竹枝詞》中有雲:"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三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足見當年十三行的興隆旺景。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分別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設立海關,粵海關設立。它名義上專管對外貿易和徵收關稅事宜,實際上稅收營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承接包攬的項目,其中包括代辦報關納稅,商品同購銷買賣等業務。
粵海關設立通商的當年,廣州商人經營華洋貿易二者不分,開放海禁之處,並沒有設置專營外貿商行。次年四月間,兩廣總督吳興祚、廣東巡撫李士禎和粵海關監督宜爾格圖共同商議,將國內商稅和海關貿易貨稅分為住稅和行稅兩類。
住稅徵收對象是本省內陸交易一切落地貨物,由稅課司徵收;行稅徵收對象是外洋販來貨物及出海貿易貨物,由粵海關徵收。為此,建立相應的兩類商行,以分別經理貿易稅餉。前者稱金絲行,後者稱洋貨行即十三行。名義上雖稱"十三", 其實並無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