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赤沙村的姓氏源流
在海珠區,赤沙村是姓氏較多的村莊之一。根據赤沙村玉虛宮(北帝廟)於乾隆丙午年(1726年)重修時刻有本村十五姓的居民。除了周、李二姓已經消失之外,現存有莫、簡、陳、黃、徐、馮、潘、蘇、郭、曾、張、何、吳,共十三姓氏。 各個姓氏先後從各地來到赤沙,可惜由於村中各個姓氏都沒有族譜,又缺乏其它的文字記載,無法敘述各個姓氏從何地、何時來到赤沙村。這里只能根據一些老人的回憶和附近相同的族譜以及其他有關材料,略記述於下:
莫氏,世居琢郡(今河北涿縣一帶)為名門望族。爾後,莫氏的一支由河北遷江西,再由江西遷福建蒲田。後讓仁公於唐宣宗時被封官於廣東封開,為嶺南開族始祖,是為一世。讓仁公生宣卿為二世。宣卿聰慧勤讀,於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中狀元及第,為嶺南第一個狀元。莫宣卿年僅三十四歲,英年早逝,現今在封開縣鑼鼓崗有其「狀元墓」。至七世之用公初任閩蒲縣令,後任廣東南雄府判。他的三個兒子愚、魯、鈍分居各地:愚公居番禺橫沙,鈍公居東莞焦利,魯公居於南海沙頭老村儒林鄉。椐莫氏老人憶述,他們向來與黃埔橫沙有密切往來,認為他們是同祖。橫沙古時屬番禺縣管轄。由此看來,赤沙莫姓屬橫沙愚公一支。
馮氏,世居北平,始祖玄雄五子翼之字廷弼,在朝內官封至大理寺正卿評事。在南宋時,避亂南徙至廣東南雄,娶白氏為妻,生五子。後南宋滅亡,元軍南下,廷弼在京,生死未卜,由白氏帶五子擇地安身。五子長大後分居各處:長子元龍居番禺,次子應龍居新會,三子攀龍居鶴山,四子化龍居黃埔,五子振龍居增城。後稱這為「五龍入粵」。本書采訪寫作時,在各姓氏老人座談會上,也有「五龍入粵」之說,又說在抗戰時曾派人到鶴山尋祖,相傳他們來自鶴山。從這些情況分析,赤沙村的馮氏可能屬於分居鶴山的三子攀龍分支的後裔。
潘氏,遠祖在唐代自溧陽遷河南榮陽,再遷福建泉州,又遷興化、長樂、瓜山。赤沙村潘氏的遠祖是由河南入閩的第一代殷皇公,官封「潮州別駕」,第九代為宋代名儒福建瓜山潘炳,再傳至第二十八世思字輩,這就是番禺始祖思誠公的輩分。據2002年9月,石牌、棠下、珠村、豐樂、貝崗、赤沙等十個村莊潘姓組成的尋根小組調查,認為赤沙村潘氏是福建閩侯縣南通鎮瓜山村思字輩的後裔。雖然在族譜中未查到始祖思誠公的名字,但他們分析,認為思誠公已於前二代由福建入粵,居於南雄珠璣巷。其後裔是在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璣巷遷至番禺。所以,在瓜山的族譜中沒有記述。
黃氏,是軒轅皇帝七世之孫,至唐代109世祖昌,封官為南雄太守,入藉珠璣巷,史載「因官而居此」。後又經歷數代,其時的居政公三個兒子,由珠璣巷分居三地:長子源深繼續居於南雄,二子源輔遷居廣州天河,三子源贊遷居番禺龍江。赤沙村的黃氏可能屬於番禺龍江源贊這一支系。
蘇氏,村民都說赤沙蘇姓是「東坡蘇」,亦即東坡原籍四川眉山,是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曾朝廷當禮部尚書。後於宋紹聖元年(1094年)被貶至廣東英德、惠州、海南儋州。他被貶南來時,有他的幼子蘇過等親友隨從。東坡被貶,家人逃散。三子蘇迨及其妻子南遷廣東南雄珠璣巷;不久,生下長蘇紹箕。紹箕在南宋時抗金有功,官至太尉。晚年以丞相和太尉官職告退,重返南雄珠璣巷,後遷廣州,死後葬於白雲山。所以,蘇東坡在廣東留下不少後人。如今在番禺的南邊村,就是蘇東坡後裔定居和衍生地之一,還有蘇氏大宗祠和蘇氏祖屋。據《蘇氏家譜序》說:「我族始以上之祖,原南雄珠璣巷人也」。
簡氏,據簡氏老人憶述,他們屬於簡文會這一支系。在廣州市盤福路有簡氏祖祠,現為廣州市二十七中學校址。在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有簡文會狀元墓。此二者均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據《簡氏宗枝源流》載:簡氏始祖一山之子名文會,唐朝滅亡後因避亂「由古名范陽涿州宦遊嶺外,旅南雄」。涿州即今河北一帶。又據番禺、香山(中山)簡氏族譜稱,他們分別在宋度宗、宋徽宗年間,由南雄珠璣巷遷來的。赤沙村的簡氏也可能在這個時期由南雄遷入赤沙。
陳氏,原居河北陳縣,宋仁宗時因戰亂,分居各地。其中一支始祖文紀綱,遷廣東南雄珠璣巷。元初又由珠璣巷南遷順德、南海、番禺各地。據陳氏老人憶述,赤沙村的陳姓屬官州分支。過去也常到官州拜祖。
徐氏,古代受封於徐,近於東海。後分支越來越多,散居各地,其中一支於宋紹興年間(1132年至1162年),移居廣東南雄珠璣巷,又因戰亂而紛紛南下;另徐族老人憶述,他們一部分人是從浙江經汕頭而到過赤沙的。他們的祖先與琶洲、台涌是同族三兄弟,彼此關系一直密切。
吳氏,唐代已南遷廣東南雄珠璣巷,至宋咸淳年間,因戰亂而分散廣州、番禺、恩平、新會等地。姓氏座談會上,老人憶述,吳姓來赤沙是較早的。證據是在1957年,在芽菜涌的深泥中,挖出一條龍船,10多丈長,比現在的龍船寬,這條龍船已經腐爛,而龍船一般要好幾百年才腐爛,說明這條龍船已很古老了,從中也可領會吳姓來得較早這個論斷。
曾氏,北宋年間已南遷廣東南雄珠璣巷。至宋高宗建炎三年已酉(1129年),因傳聞王妃胡氏瘋顛出走南雄溺水而死,王室行文查訪,令萬餘人逃竄避難至於廣東各地。據村中姓氏老人憶述,他們是在黃埔長洲過來的,與番禺曾邊村人同祖。 張氏,據《張氏族譜序》說:「吾張氏遠祖九齡世居曲江,至於五世綱涉居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張九齡是唐代傑出詩人,其時封官南雄。南宋戰亂而分散廣東各地,主要是番禺、新會、南海等。赤沙村張氏老人回憶,說他們是從黃埔大沙地過來的。 郭氏,在赤沙村有上郭、下郭,據上郭老人憶述,他們因宋代戰亂避難,從山西南下的。原先在廣州芳村東漖,
不久遷至赤沙。下郭原在東莞,後遷至赤沙圩步沙,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火燒圩步沙,便搬到赤沙村現住的地方定居。據《郭氏族譜》所述,郭氏遠祖南金公在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1000年)被封廣東連州知縣,於是從江蘇揚州南遷至南雄和廣州,成為中山、順德、廣州和東莞各地郭氏始祖。下郭原住東莞,是否與此有聯系?
何氏,據《何氏水本源紀》載,唐時有名為諱鼎者,其父子皆為唐大中進士,此起經四十一代,因宋時戰亂南遷廣東南雄,這便是廣東各地何氏之始祖。赤沙何氏可能與此相同。
除了上述各個姓氏村民之外,在赤沙村,還有一個來自各地的村民群體。他們不是以大姓群居,也沒有自己的祠堂,但他們彼此之間及與全村村民都和睦共處,和諧生活,是赤沙村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他們大部分都住在五社的大圍,所在人們通稱他們大圍人。大圍人姓氏很多,有梁、黃、曹、原、蕭、葉、林、霍、唐、李、彭、鄧、徐、郭等。
他們在不同的年代,來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是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為避戰亂,為謀生計,從南海、順德、東莞、番禺等沿海地區劃著小艇,隨海漂流。或在海邊捕魚捉蝦,或上岸做些雜工,過著食無定時、居無定處的漂泊生活。
有的來自番禺的大山,這些人有原、梁、黃、李、彭、葉、林等姓,約三十多人。他們是陸上人家,但在故鄉無田無地無以為生,不得不離鄉別井,流浪遷徙。因為他們來自大山,通稱大山人。
Ⅱ 廣州天德潘公祠在什麼位置
廣州天德潘公祠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臨江大道與獵德大道交匯處。
廣州天德潘公祠是為了紀念明代廣州府南海縣潘氏先祖潘振承而建立的祠堂。潘振承,字文岩,號天德,是十三行時期的粵海關監督,也是清代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人物。他在任期間,積極推廣海外貿易,為廣州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天德潘公祠原位於廣州西關恩寧路,因城市建設和保護文物需要,於2010年進行原貌遷建至珠江新城臨江大道與獵德大道交匯處。新的天德潘公祠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建築風格和歷史文化內涵,還融入了現代設計理念,使之成為一個兼具古典韻味和現代氣息的公共建築。
如今的天德潘公祠已經成為廣州市的一個重要文化景點,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它不僅是對潘振承等歷史人物的紀念,更是對廣州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的傳承和展示。
Ⅲ 廣州寶華路及路名的歷史
清代廣州首富潘氏駐寶華
清康熙年間,「寶華坊」有一大盛事——清代廣州四大首富之首潘氏,自福建遷入。潘氏《族譜》載:「由閩同安縣徙粵」,「居太平寶華坊」。
清代廣州四大首富為潘(振承)、盧(觀垣)、伍(秉鑒)、葉(上林)四大家族,其中又以潘氏居首。
潘氏乃外貿世家,祖孫三代均為廣州商界首領,祖父潘振承、父親潘有度先後出任十三行總商;鴉片戰爭抗英,孫輩潘正煒捐軍餉二十六萬兩,又帶頭發動廣州城郊48鄉土紳百姓成功抗擊英軍入城,有「毀家紓難」之譽。其時家財達2000萬銀元之巨,相當於1億法郎以上。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寶華區已成為廣州高級住宅區。
上世紀30年代,寶華區辟出一條南北走向之寶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