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有什麼建築是方的
擴展閱讀
天津木材物流待遇怎麼樣 2024-11-24 13:02:35
廈門湖邊哪裡最大 2024-11-24 13:02:19

廣州有什麼建築是方的

發布時間: 2024-10-12 19:22:02

『壹』 廣州歷史建築群

一、廣州的著名標志性建築有哪些,都在什麼區的

海珠區:廣州塔、琶洲會展 天河區:中信廣場、西塔、花城廣場的博物館、歌劇院 越秀區:中山紀念堂、五羊雕像、鎮海樓 荔灣區:陳家祠、白天鵝 白雲區:廣州體育館 花都區:白雲國際機場 廣州主要著名建築物簡介: 1、廣州塔 廣州塔(英語:Canton Tower)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昵稱小蠻腰,位於廣州市海珠區(藝洲島)赤崗塔附近,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海心沙島隔江相望。

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 。是中國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僅次於東京晴空塔。

廣州塔塔身168米–334.4米處設有「蜘蛛俠棧道」,是世界最高最長的空中漫步雲梯 。塔身422.8米處設有旋轉餐廳,是世界最高的旋轉餐廳 。

塔身頂部450~454米處設有摩天輪,是世界最高摩天輪 。天線桅桿455米~485米處設有「極速雲霄」速降游樂項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樂項目 。

天線桅桿488米處設有戶外攝影觀景平台,是世界最高的戶外觀景平台,超越了迪拜哈利法塔的442米室外觀景平台,以及加拿大國家電視塔447米的「天空之蓋」的高度。 2、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

中山紀念堂於1929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

1963年對紀念堂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屋頂全部採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築,外形庄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採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 3、陳家祠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

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布局嚴整,裝飾精巧,富麗堂皇,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4、鎮海樓 鎮海樓,又名望海樓,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園)小蟠龍岡上,為廣州市標志性建築之一,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

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檐5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釉鰲魚花脊,朱紅牆綠瓦砌成,巍峨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 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

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海」。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

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

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

1950年改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料。2013年3月,鎮海樓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琶洲會展 2004年3月15日,中國對外貿易中心與廣州市人民 *** 簽訂備忘錄,外貿中心正式取得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的經營管理權。目前,外貿中心經營管理著廣州市最大的兩個展館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琶洲展館(即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和流花路展館,兩館室內展廳面積總和達25萬平方米。

其中,琶洲展館首期佔地4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9.5萬平方米,一、二層展廳13個,展示面積約13萬平方米,室外展場面積2.2萬平方米,於2002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會展中心。 6、廣州西塔 廣州西塔亦稱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位於珠江新城的核心金融商務區,中國廣州市珠江新城西南部,東臨珠江大道,西靠華廈路,南接華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周邊五星級酒店與高檔寫字樓林立,與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大劇院、廣州市圖書館和廣州市第二少年宮構成珠江新城5大標志性建築。

其獨特的區域高度及功能組合成為廣州城市一個最具魅力、最具商務能量的標志性建築,為廣州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7、廣州大劇院 廣州大劇院是廣州新中軸線上的標志性建築之一,是目前華南地區最先進、最完善和最大的綜合性表演藝術中心。

坐落於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旁,以璀璨的文化地標身份,為中國大膽探索著劇院經營管理新模式和改革發展道路。 廣州大劇院由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性、英籍伊拉克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是她進入中國的處女作和成名作 。

廣州大劇院宛如兩塊被珠江水沖刷過的靈石,奇特的外形充滿奇思妙想。全球頂級聲學大師哈羅德·馬歇爾博士,為廣州大劇院精心打造的聲學系統,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其傳遞出近乎完美的視聽效果,獲得全球建築界及藝術家的極高評價,為中國奪得眾多殊榮。

二、廣州有什麼著名的古建築

1、西漢南越王墓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

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發掘時,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趙眜」玉印,證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西漢南越王墓已開辟為博物館。 2、花塔 花塔在廣東省廣州市六榕寺內。

塔建於粱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後毀於火災。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重建。

之後又多次修繕。 1980年全面修葺時,於塔壁間發現印有北宋年號的磚銘。

磚木結構,平面八角形,外觀九層,內部連同暗層共十七層,高57.6米,樓閣式。塔身為井筒式結構,第一層直徑12 米,並有副階。

塔內樓梯作穿塔壁繞平座式,各層塔身外層都有迴廊圍繞,各層層檐以綠色琉璃瓦覆滅頂,檐頂微翹,形如飛鳥展翅,在陽光下彩釉生輝,朱欄碧瓦,丹柱粉壁。整座塔身鋒如九朵雕花迭成,燦爛鮮艷。

塔頂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鑄造的9.14米高千佛銅柱,柱身密布1023尊浮雕小佛,還有九霄寶盤、九層九霄寶輪、一層雙龍寶盤及八根鐵鏈等整串構件共重5 噸。此塔壯觀華麗,鋒如沖霄花柱,挺拔俊秀。

花塔矗立於廣州市中心,為廣州市增色不少,可鳥瞰全市風光。六榕寺內的巨型銅佛像、銅觀音像,都是具有藝術價值的古文物。

3、光孝寺 光孝寺,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據《光孝寺志》記載,初為公元前二世紀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

三國時代,吳國虞翻謫居於此,辟為苑囿,世稱虞苑。虞翻死後,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幾次更改,初名制止寺,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稱五園寺,唐代稱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漢時稱乾亨寺,北宋時稱萬壽禪寺,南宋時稱報恩廣孝寺,不久後改廣字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

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該寺由宗教部門管理。 4、鎮海樓 鎮海樓,又名望海樓,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園)小蟠龍岡上,為廣州市標志性建築之一,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 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檐5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釉鰲魚花脊,朱紅牆綠瓦砌成,巍峨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

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 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海」。

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 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

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料。

2013年3月,鎮海樓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陳氏書院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

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 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它集中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巧妙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

陳家祠的建築雕塑飾件多達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磚雕41件、銅鐵鑄和壁畫13件。陳家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祠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所在地,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館內除長期設有《廣東傳統雕刻藝術》、《廣東象牙雕刻藝術》、《廣東刺綉》、《百年陳氏書院》、《舊廣州家居》等展覽外。

還不定期展出各種廣東民間工藝品,如石灣藝術陶、廣州織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廣綉、套色蝕花玻璃等。 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6、豫章書院 豫章書院創建於南宋時期,當時在朱熹理學的影響下,這里成為江西地區傳播朱程之學的基地。元明兩朝書院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元朝,因元統治者將理學作為治國安民之道,對書院採取了提倡、扶植和加強控制的政策,此階段,豫章書院和全國其他書院一樣得到一定的發展。 明朝初年,明統治者對書院採取的是不支持不禁止的政策,書院處於停滯狀態。

明萬曆年間,因為 *** 的禁書院政策而一度被迫停辦。後來江西巡撫凌雲翼、潘季訓修葺後。

三、廣州建築的歷史

中國近代建築: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提到中國古代建築,你可能馬上會想到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或者是蘇州的園林、安徽的民居;提到中國現代建築,你可能馬上會想到深圳、上海這幾年拔地而起的豪華賓館、高級寫字樓。

可是,關於中國近代建築,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許多人可能對"近代建築"這個名詞感到陌生----"中國還有什麼……近代建築?"當我告訴你:上海外灘的建築,就是中國近代建築的一種典型的代表時,你會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些'洋樓'嗎!" 一般人所說的"洋樓",泛指解放前外國人居住的"小洋樓"、使用的"大洋樓",多見於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洋樓"的內涵要豐富得多,中國近代建築也不是上海外灘的那種"洋樓"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

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

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

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

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

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

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 *** 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

"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 *** 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

四、廣東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築

廣州的光孝寺,最初是南越王趙佗(22O一265)第三代子孫趙建德的住宅,三國時吳國都尉虞翻因忠諫吳王被貶廣州,住在此地,並在此擴建住宅講學。東晉時期,西域名僧曇摩耶舍來廣州傳教時,在此建了大雄寶殿。唐宋時期,該寺改為「報恩廣教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

華林寺,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南天竺僧人達摩從海道來到廣州,並創建「西來庵」,宣揚佛法。後歷代均有增建,到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進行大擴建,改稱華林寺。

越秀山的鎮海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不過經過多次修葺後現在只有部分是明代時的材料。

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設計。

西關大屋,目前尚存的還有120多座,大多建於清末民初。

沙面的建築,多數是19世紀末期建造的。基本屬於西歐的形式和風格,它是我國保存完整的總體以英式和法式為主的西方古典建築群。此外,還有哥特式、新古典式等形狀、風格各異的建築。

五、廣州文化遺產有哪些

廣州名城有許多美麗的風景線,在這些風景線上集中了廣州主要的著名自然、文化遺產,是自然風光線、文化風景線,也是廣州旅遊的主要景觀線。

廣州的鎮海之樓與鎮城之石被稱為廣州主山的越秀山有座雄偉壯觀的鎮海樓,又叫望海樓,因樓高五層,谷稱五層樓,高28米,為全國最大的鎮海樓。明朝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為「壓紫雲黃氣之異者」,奏請朝庭批准,於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把廣州城牆擴展至越秀山時,建築了鎮海樓,說是「雄鎮海疆」,又可以「壯三城之觀瞻」。

所以,它既是城防建築,又是風水樓。明以前,廣州出現過三朝十帝,自建鎮海樓後,再也沒出現過地方皇帝和心懷異志的亂臣賊子。

「東南霸氣散如煙」,「樓外關河盡漢封」了。正如胡漢民說:「層樓晚望,白雲仍是漢時秋」。

由於自然和人為原因,鎮海樓歷史上多次被毀,又多次重修重建,不下十餘次。據說每修一次,廣州就發展一次。

人們說其「樓冠全城」。清人屈大均說,「雖黃鶴、岳陽莫能過之。」

《羊城古鈔》說它「輝煌壯麗,為嶺南第一勝覽」。《廣東通志》和《南海縣志》認為,「嶺南奇觀,此為最然」,「實為五嶺以南第一樓也。」

歷史以來,直到今天都被推崇備至。歷來古籍記載不漏,並留下很多詩詠和文章,為到廣州的國內外旅遊者必看之景點。

從風景名勝的角度看,越秀山是廣州的主山,而鎮海樓則是廣州的第一景,600年威鎮嶺南,其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因這里是「高踞仙城最上頭」(丘逢甲語),可以「風起雲飛攬九州」(康有為語),「飛樓重得壯南藩,下瞰群峰控北門。

江海繞闌天勢盡,溪山如掌霸圖存」,不僅可以體味古代王者之霸氣,而且還可以盡覽廣州山水城市之勝境,欣嘗「一泓珠海抱城流」的美麗風光。鎮海樓現在是廣州博物館,到這里可參觀廣州建城二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展覽。

頂樓正面懸掛著兩廣總督彭玉麟所撰的對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頭摩霄,目空古今;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依欄看劍,淚灑英雄。」幾分霸氣,幾多悲壯,十分膾灸人口。

鎮海樓歷史上曾先後以「鎮海層樓」和「越秀層樓」列為清代和現代的「羊城八景」而聞名中外。廣州不但有鎮海之樓,還有鎮城之石,就是海珠石。

古代珠江河面寬闊達3000米(今天最窄處只有100多米),煙波浩渺,稱為小海,故有鎮海樓之名。廣州還有鎮城之石,就是古代珠江河中的海珠石。

由河沙沖積,河床淤塞,至本世紀初,已與北岸連接,20世紀30年代修築長堤馬路時已完全埋在地下,建設了高樓大廈。今年初開挖市政工程時,被挖出來,重見天日。

專家們緊急呼籲保護海珠石!市 *** 已決定將已顯露的部分(30-60米)保護起來,供市民和旅遊者參觀。古代,屹立江中的海珠石,又叫海珠島,以鎮城之石出名。

「神人驅石立,湧出水晶」(明·倫以詵語)。明代梁儲《海珠石》詩雲:「是誰驅石到江心,天為羊城鎮古會。」

說這是廣州的鎮城之石。島上有慈度寺(又叫海珠慈度寺,建於南漢)、文溪祠、海珠炮台,民國初年辟為海珠公園,為歷史上著名的旅遊聖地,龍舟競渡之地。

傳說海珠石為異域商人遺珠所化,所以又叫走珠石。清人鄭惠南有《海珠石》詩雲:「賈胡手持摩尼珠,失手飛珠入東海。

寶物通靈莫能秘,陸離夜夜吐光彩。卷白浮出明珠園,珠女珠兒不敢采。」

實是一塊巨大的白堊紀紅色砂礫構成的大礁石,其位置在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愛群大廈一帶,長130多米,寬50多米,因長期江水沖刷而 *** 如珠,水光波映,閃閃發亮。海揣在游海珠寺時作了一首游覽口占雲:「南海麗龍不愛珠,水心擎出夜明孤」,說海珠石晚上也會發光。

又因珠江潮汐變化而似浮在海上,非常漂亮。明代詩人梁喬升說:「兀然一石江心浮,撞破紅潮兩道流。」

多麼動感的關景!海珠石又因為南宋著名詩人李昴英(又名文溪)在這里讀書而出名。島上修有文溪祠,著有《文溪存稿》。

他是廣州歷史上第一位探花,歷任大學博士、校書郎、吏部侍郎等職。所以有人說在文溪祠讀書可以中狀元。

海珠石(島)是宋代、明代羊城八景「珠江秋月(色)」和「珠江靜瀾」的核心景點,歷代有關詩詠達50多首。 古城傳統中軸線古城傳統中軸線,是從越秀山鎮海樓、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人大常委會大樓、市 *** 大樓、人民公園、海珠廣場至海珠橋,全長約5公里的古城區城市傳統中軸線。

是從南越國趙佗建越王台、越王宮、越王井開始,南漢時期有呼鸞道、游台,明代有觀音閣、鎮海樓,從越秀山至人民公園、起義路一帶,元、明、清、民國直至解放後都是官府衙門重地,歷經二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在民國時期建築了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府合署大樓、海珠橋四個標志建築後基本定型。清人陳恭尹用「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來形容廣州城的山川形勝,其所說的「峰在地」就是越秀山,「水浮天」就是珠江(古代稱海,文革前廣州市民從河北到河南過渡還叫過海)。

有專家形容這條中軸線是「一條扁擔挑起山和水」,充分說明這條中軸線的歷史份量。中山紀念堂是我國最大的紀念會堂(有5000個座位),也是世界著名的中西合璧的傳統大屋頂建築。

六、廣州沙面島歷史建築為什麼會徹底報廢了

廣州沙面島突發火災 ,歷史建築徹底報廢。

9月25日晚,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島一間民居突發火災。現場居民指,沙面北街民房火災正面角度看已經燒穿房頂,該棟歷史建築徹底報廢。

廣州消防先後有14個消防中隊,24台消防車,160餘名消防官兵投入到這場滅火。 起火建築為老舊民房,磚混結構,燃燒速度極快且易導致坍塌,無法內攻滅火。

截至晚上12時,明火已被撲滅,消防員隨即消滅殘火及進行火場清理。暫未發現人員傷亡。

沙面島在歷史上曾是英、法兩國的租界,1860年代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英法兩國選中了這塊珠江中的小沙洲(距離清朝閉關鎖國時期中國唯一的的外貿區「廣東十三行」相當近)作為租界地址,填築成島。在之後的大半個世紀里,英法兩國取得了在沙面島上的許多特權, *** 相關機構與企業大量移入,主要的領事館和政治、金融組織都建立在此,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給予附近的中國人不公平的待遇,沙面島因此成為後來中國乃至附近國家民族解放運動人士 *** 與攻擊的目標。

1942年,日本將對英國宣戰後佔領的沙面英租界交給親日的汪精衛政權(一般稱汪偽政權)。1943年,法國維希政權退出法租界,交給汪精衛政權。

同年,堅持抗日的重慶國民 *** 另行與英國訂約收回英租界。 二戰結束後,新成立的法國戴高樂 *** 正式宣布將沙面法租界交還中華民國。

1996年,沙面的建築群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國務院將沙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

一場大會就把歷史燒得乾乾凈凈了,保護文物保護歷史需要警鍾長鳴啊。

『貳』 廣州的著名標志性建築有哪些都在什麼區

海珠區:廣州塔、琶洲會展

天河區:中信廣場、西塔、花城廣場的博物館、歌劇院

越秀區:中山紀念堂、五羊雕像、鎮海樓

荔灣區:陳家祠、白天鵝

白雲區:廣州體育館

花都區:白雲國際機場

『叄』 廣州有哪些比較大的建築公司,包括國企

1 廣東梁亮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2 廣州市第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3 廣州市金輝建築置業有限公司
4 廣州市住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5 廣州市第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6 廣州華盛工程實業有限公司
7 廣州市建築置業公司
8 廣州市黃埔區建築工程總公司
9 廣州市房屋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10 廣東省第四建築工程公司
11 廣東省第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12 廣東長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3 廣東省基礎工程公司
14 廣東中南建設物業發展總公司
15 廣州市建築機械施工有限公司
16 廣州協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17 廣州市番禺區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18 廣州市花都第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19 廣州房實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20 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
21 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22 廣州恆鑫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23 廣州市越秀區住宅建設公司
24 廣州南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25 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26 廣州振中建設有限公司
27 廣東捷榮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28 廣東海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9 裕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0 廣東華盛建設有限公司
31 廣東省華僑建設工程公司
32 廣東珠江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33 廣州市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34 廣東中人集團建設有限公司
36 廣州市建安實業有限公司
38 廣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39 廣東冠粵路橋有限公司
40 廣東晶通公路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41 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42 廣東地方鐵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43 廣東省廣梅汕鐵路工程有限公司
44 廣東省航盛工程有限公司
46 廣東省源天工程公司
50 廣東十六冶建設有限公司
53 廣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6 廣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7 廣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8 廣州市市政集團有限公司
59 廣州市恆嘉建設有限公司
60 廣東省建築工程機械施工有限公司
61 廣州市寶盛建設實業有限公司
62 廣東保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138 廣東長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139 廣東築波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140 廣州市番禺區橋梁開發建設集團公司
141 廣東中原工程有限公司
142 廣東新粵交通投資有限公司
144 廣州市番安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
145 廣州海特天高信息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146 廣東飛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147 廣東省交通發展公司
148 廣東賽達實業開發有限公司
150 廣州市公路實業發展公司
157 廣東省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等等……

『肆』 廣州八大景點有哪些

廣州八大景點是:雲山疊翠、珠水夜韻、越秀新暉、天河飄絹、古祠留芳、五環晨曦、黃花皓月、蓮峰觀海。

  1. 雲山疊翠

    雲山疊翠是指白雲山風景區。白雲山在廣州城北15公里,由30多座山峰組成,面積28平方公里。白雲山是五嶺中之大庾嶺的余脈,屹立於珠江三角洲,素稱「嶺南第一名山」、「羊城第一秀」。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號稱「天南第一峰」。白雲山擋住潮濕的海風,因而常有白雲蓊鬱而起,「白雲山上白雲飛,白雲山下白雲圍」,白雲山因此而得名。

    自古以來,白雲山都是廣州著名風景名勝,歷來均評為羊城八景,諸如:蒲澗濂泉、白雲晚望、景泰僧歸、白雲松濤、雲山錦綉等等。不僅廣州人、廣東人、甚至海外來賓都把白雲山作為來穗必臨之地。九龍泉、蒲澗、滴水岩、能仁寺、雲台花園、北山公園、鳴春谷等數十個景點,遍布全山;漫山遍野樹木蔥蘢,所到之處,映入眼中的是無所不在的「翠」和「綠」。全景區30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95%以上,處處古樹參天,泉水汩汩,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不愧是廣州的「市肺」,「雲山疊翠」實至名歸。

  2. 珠水夜韻

    珠水夜韻是指珠江夜景。珠江,是流經廣州的一條大江。廣義的珠江是指西江、北江和東江三條河流的總稱;狹義的珠江是指從廣州市區北面的名門(流溪河)到東面的黃埔港這一段流經市區的河道,全長約70公里。珠江是廣州的母親河。自宋代至今歷代「羊城八景」都少不了珠江的景緻。如「珠江秋色」、「鵝潭夜月」、「珠江晴瀾」、「珠水晴波」等。

    雲山珠水被稱為廣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從1993年開始,廣州市政府將珠江規劃為風景游覽河段,經過多年整理,減污截污、挖深河道、整飾兩岸、規劃景觀等工程建設,珠江23公里的景觀長廊逐漸形成,江水日益清澈。兩岸瓊樓玉宇林立,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並逐步建成「珠江彩虹」工程。北岸為燈飾觀賞區,臨江8層以上高樓飾以彩燈和射燈,於人行道樹木間建180個雙面透光、整齊劃一的廣告牌,中間間以木棉花造型的燈飾。入夜,華燈初上,珠江兩岸萬家燈火,流光溢彩,華麗輝煌,各式各樣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飾絢麗奪目,一派新時代嶺南文化的風采,表露得淋漓盡致。

    令人驚嘆的是人民橋、解放橋、海珠橋、江灣橋、海印橋五座跨江大橋在燈光照耀下,如五道光芒奪目的彩虹飛落人間,配合著兩岸十里華燈,點綴著華光閃爍的遊船,這等良辰美景,世界著名的法國巴黎塞納河夜景也不過如此!

    珠江夜遊是由來已久,極具特色的游樂項目,「花城明珠」號豪華游輪已正式啟航,該船長38米,寬11米,3層高。首層內設高級咖啡廳和舞池;上層為觀光和餐飲大廳,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三層為全敞開式觀光平台,可容納250名遊客,船上安裝了兩個「空中玫瑰」激光探照燈,加上遊船上的璀璨燈飾,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水上明珠,不僅為珠江增色,而且令遊客盡情觀賞上邊所敘述的美麗夜景,領略「珠水夜韻」的真實韻味。

  3. 越秀新暉

    越秀新暉指越秀山或越秀公園。

    越秀山又稱粵秀山,為白雲山之餘脈,因有越王台遺址而得名。面積92.8萬平方米,平均海拔約65米。越秀公園除越秀山外,還包括周圍6個小山崗及東秀湖、南秀湖、北秀湖,與山麓湖畔一些文體娛樂設施合為一體。越秀山歷來是廣州重要的游覽勝地,擁有五羊雕像和鎮海樓兩座廣州標志性建築,更以湖光山色,鬧中取靜聞名。

    越秀公園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甚多。其中南部除鎮海樓和五羊雕像外,主要有明城牆、中山紀念碑、百步梯、古之楚庭石牌坊、海員亭、光復紀念亭、越秀山體育場、廣州美術館等。北部主要景點包括北秀湖、泳游場、西遊記宮、金印游樂場、聽雨軒酒家、廣州電視塔等。

    人道是,滄桑閱枯榮,不老越秀山。不錯,越秀山是不老的,永遠年青的。廣州建城2000多年, 不但地理方位未有任何遷移,歷史也未被深藏地下。在廣州老城區越秀區,特別是中軸線北京路的考古發掘中發現:原來宋元明清歷代路面,離今天路面僅一米多深!追溯歷代羊城八景更是缺不了越秀山,例如海山曉霽、粵台秋月、粵秀松濤、粵秀連峰、鎮海層樓、越秀遠眺、越秀層樓等等。越秀山是廣州建城之所在,又像歷史老人,是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枯榮興衰的見證。今天評選的新八景之一「越秀新暉」,正反映了古老羊城面貌的日新月異。

  4. 天河飄絹

    天河飄絹是指中信廣場和車站瀑布這兩個景點。

    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在哪裡?是在從瘦狗嶺、火車東站、中信廣場、天河體育中心、珠江新城中央大道、海心沙島一直延伸到珠江南岸的赤崗。中軸線上最美的一處地方,無疑就是它的第二段火車東站綠化廣場之水景瀑布飛流直下以及瓊樓玉宇中信廣場。尤其是被稱為「廣州黃果樹」的東站水景瀑布,被廣州市民情有獨鍾選入「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天河飄絹」。

    緊鄰瀑布的南面是當今國內名列第三的城市綠化廣場。它佔地約1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7公頃。其中有古色古香的南越王墓制式花壇,種植嶺南地區的名花異卉。其實,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綿長,瀑布與中信廣場只是其中的第二節點,恰似一段緞帶。待將來整條中軸線建成,這段「天河飄絹」將不斷延伸,與之聯結的還將有「新城飄絹」、「赤崗飄絹」或別的什麼「飄絹」,從而聯成更長、更美的飄絹。

    中信廣場是廣州第一高樓,是廣州標志性建築之一。廣場由一座高80層的主樓和左右兩座各高38層的副樓,以及高5層的中信購物城裙樓組成,佔地2.3萬平方米。主樓高391米,比白雲山主峰摩星嶺還高出20米,不愧是華南第一高樓,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大廈。 中信廣場是廣州市民和遊客心目中鳥瞰大都市廣州風光的最佳首選地點。

  5. 古祠留芳

    陳家祠又名陳氏書院,位於中山七路。顧名思義,它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的族祠和書院,該祠籌建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落成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古祠佔地1.5萬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門前有頗大的廣場,門內有前、後、東、西四院。主體建築寬80米、深80米,布局為三進三路兩廂杪,穿插六院八廊,規模宏大,廳堂軒昂,庭院幽雅。整座建築的門、窗、屏、牆、欄、梁架、屋脊均配以精美絕侖的各式木雕、石雕、磚雕、灰塑、泥塑、陶塑以及銅鐵鑄等藝術精品,與雄偉的廳堂相輝映,渾然一體。

    值得一提的是,歷代羊城八景中,從不見陳家祠的蹤影!在廣州眾多的古廟、古寺中我們只見諸如「光孝菩提」、「景泰僧歸」、「五仙霞洞」等,陳家祠一直無緣「羊城八景」。它在廣州眾多古跡中崛起,是近些年,特別是廣州三年一中變以後的事情。陳家祠具有極其濃郁的嶺南地方特色,尤其是它的「三雕」、「兩塑」是舉世無雙的藝術珍品,因而近年來到廣州的外國遊客,參觀最多的一個景點就是陳家祠了。它被選入「新世紀羊城八景」當之無愧,理所當然。

  6. 五環晨曦

    「五環晨曦」是指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位於天河區東圃鎮黃村,是廣東省政府為承辦第九屆全國運動會而興建的一座現代化體育場館。中心佔地面積10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8萬平方米。設計上採用了飄帶造型的獨特設計,新穎、浪漫,形如飄帶。屋頂自由飄逸的「緞帶」造型又像中國巨龍翱翔半空,寓意著廣東在新世紀的騰飛。

    中心南部是奧林匹克體育場,佔地面積14.56萬平方米,可容納8萬觀眾。該體育場於1998年12月動工,2001年9月竣工,是在國內同類場館中建設速度最快、規模最大、最早採用飄帶式屋頂設計,技術含量最高的,而且電子顯示屏效果名列全國第一,舞台規模最大。

    體育場內設21個色彩各異的看台小區,猶如萬片色彩斑斕的花瓣,匯合成廣州市的市花木棉花,蔚為壯觀。整座建築富於動感和象徵意義。無論觀眾座在哪個位置,場內的所有景象均一覽無余,歷歷在目,享受觀看競技的歡樂與激情。

    體育中心已建成各種體育競賽設施和輔助設施,如足球場、田徑場、馬術場、射箭場、棒球場、壘球場、曲棍球場,以及體育科技中心、新聞會議中心、葯檢中心、體育俱樂部、會所、商場、賓館及其他大型休閑、娛樂、康復設施等。這些設施構成集競技體育、群眾體育、旅遊觀光、休閑娛樂、醫療康復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體育文化中心。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已經光榮地完成了承辦第九屆全運會的歷史使命,今後將繼續為廣州承辦更多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作出貢獻。

  7. 黃花皓月

    「黃花皓月」是指黃花崗公園或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黃花崗位於廣州先烈中路,是為紀念在1911年4月27日由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

    陵園坐北向南,規模宏大,氣魄雄偉,佔地13萬平方米。正門寬32.5米,為三拱仿凱旋門式建築,門額上刻孫中山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金色大字。進門為長230米的寬闊墓道,其中段有泮池、石拱橋,盡頭為七十二烈士陵墓。陵墓呈正方形,每邊長17 .5米,石砌圍欄四周有鐵欄桿。墓中央建 有一墓亭,亭內立「七十二烈士之墓」墓碑,亭頂如懸鍾,寓爭取自由警鍾之意。墓前右側碑亭內立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碑」,刻有72位烈士姓名,旁側還有後來尋獲而補刻的14名烈士姓名的墓碑。墓後是章炳麟題書的「締結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坊頂層中間用72塊長方形石頭橫列堆切成崇山形獻石堆,象徵72位烈士,頂端佇立一高舉火炬的石雕自由女神像。此外四周還建有許多紀念性建築物。沿中軸線排列著廣場、牌坊、墓道、月池、祭台、墓冢、紀功坊,連同墓道,構成墓園的整體。園內遍植各種開放黃花的植物,如黃素馨、黃穗冠、黃芍葯、黃梅、桂花以及黃花夾竹桃等,四時黃花常開,象徵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黃花崗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個重要紀念勝地,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以「黃花浩氣」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

  8. 蓮峰觀海

    「蓮峰觀海」是指番禺蓮花山風景區。

    蓮花山風景區坐落於番禺區東部。蓮花山主峰海拔105米,由40個小山崗組成,因山上婷婷玉立美麗的蓮花石而得名。素有「蓮花勝境」之美譽。

    蓮花山上有古採石場遺址,歷史可追溯至西漢,開采面積達500多畝。當年南越王墓所用的12種石料中有8種是這里開採的。這個「人工無意奪天工」的古石場遺址,奇峰異洞林立,懸崖峭壁嵯峨,千姿百態,奇麗壯觀,形成蓮花岩、象鼻山、神鏡、天池、南天門、雲梯、金魚池、蓮花洞天、濺玉、觀音岩、飛鷹岩等勝境。

    蓮花山是自宋代開始評選「羊城八景」以來,首獲稱號的番禺景觀。它不僅使番禺成為廣州城區的體現,更是突破山水城市,邁向「山城海田」大格局發展的標志。蓮峰觀海,意味著廣州市終於站到了海邊。

參考資料

羊城八景.網路[引用時間2017-12-25]

『伍』 廣州地標建築廣州圓要被賣了,誰會接受這個「最丑建築」

“廣州圓”大廈一直以來都是廣州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標建築,然而,在2022年4月13日,有一個網友發布了一則關於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轉讓優質債權資產的公告,在這個公告當中的債權抵押物就包含了廣州的地標性建築-廣州圓大廈。

這個“廣州圓”大廈於4月13日公布為債權抵押資產,目前還沒有進行正式的拍賣,所以誰接受這個“最丑建築”還是不得而知的,不過能夠買下這個建築的人,很有可能是生活在廣州本土非常富有的企業家。